图片来源:摄图网)
美国通胀压力日益加剧,食品价格不断上涨,消费者对价格的敏感度越来越高。今年初,肯德基敏锐地捕捉到了市场风向的变化,适时推出了一款仅需4.99美元的一人特惠套餐,该套餐内容丰富,包含两块诱人的鸡腿肉、一杯绵密细腻的土豆泥以及一块香脆的黄油饼干,不仅满足了食客对美味的追求,更以极具竞争力的价格赢得了广泛好评。
而今,这股优惠风潮并未停歇,肯德基宣布将在本周新增两款搭配至其5美元优惠系列中,这些优惠很大程度上是为了提振通胀压力下的消费热情,同时也加剧了快餐行业内的价格竞争态势。
美国快餐行业正在经历一场价格战,除了肯德基,麦当劳、Taco Bell、汉堡王等知名品牌纷纷跟进,推出了价格类似的套餐来吸引消费者。
据CNN报道,众多消费者通过网络平台表达了对速食价格攀升的不满,尤其是低收入群体,外出用餐的频率越来越低,点餐的支出也越来越少。
4月30日,麦当劳首席执行官克里斯·肯普钦斯基在公司财报电话会议上坦言,由于日常消费面临价格上涨,消费者对自己花的每一美元都更加挑剔,这给快餐业带来了压力。
而在中国,麦当劳、肯德基等多家洋快餐品牌们也推出价格亲民的套餐和优惠活动,汉堡价格降到10元之内。
中国餐饮行业市场竞争情况
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餐饮品牌力前10的品牌分别为麦当劳、海底捞、肯德基、呷哺呷哺、眉州东坡、西贝筱面村、喜茶、正新鸡排、绝味鸭脖、蜜雪冰城。
小吃快餐门店数在过去三年高居榜首
美团的数据显示,过去三年中,小吃快餐的门店数量一直居于首位,占比接近50%。其次是饮品店、面包甜点、八大菜系、火锅和烧烤店。值得注意的是,八大菜系和烧烤连锁门店的数量占比连续三年持续增加。除了面包甜点、国际美食、其他餐饮、鱼鲜之外,其他品类的门店数量占比都比2019年有所提升。
从门店数同比增长的情况看,特色菜、烧烤和其他地方菜是2021年增长比例最高的三个品类。其中,这三个品类的连锁门店数量同比增长分别达到了33.2%、27.6%和22.1%。烧烤是餐饮市场中增长速度最快的品类之一,也是疫情期间恢复最快的品类。目前,烧烤行业的市场规模每年还在以约10%的速度扩展。
“穷鬼套餐”所处的正是近两年各家平台必争的本地生活赛道,一些专家认为,餐饮业正在迎来“拼多多时代”。他们分析了低价团购盛行背后的三大原因:一是消费环境的影响;二是餐饮竞争的加剧;三是线上平台的推动,放大了低价团购产品的传播效应。
前瞻经济学人APP资讯组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餐饮行业发展前景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
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新赛道研究、投资可行性研究、产业规划、园区规划、产业招商、产业图谱、产业大数据、智慧招商系统、行业地位证明、IPO咨询/募投可研、专精特新小巨人申报等解决方案。在招股说明书、公司年度报告等任何公开信息披露中引用本篇文章内容,需要获取前瞻产业研究院的正规授权。
更多深度行业分析尽在【前瞻经济学人APP】,还可以与500+经济学家/资深行业研究员交流互动。更多企业数据、企业资讯、企业发展情况尽在【企查猫APP】,性价比最高功能最全的企业查询平台。
新网8月8日电 据美国《世界日报》报道,目前,美国新冠肺炎疫情形势趋缓,纽约市逐渐恢复原来的模样,法拉盛缅街上人潮汹涌。许多中餐馆都恢复了营业。法拉盛老字号青岛饭店老板姜女士说,“目前,法拉盛仍然有许多饭店开门,但是不知道赚不赚钱。”
她认为,美国中餐面临困境。影响中餐馆发展有如下几个原因:人们不愿聚餐、餐馆人手短缺、原料及燃料涨价。纽约一些餐饮业人士还列出其他影响中餐发展的原因,如中餐厨师短缺、地道中餐食材缺乏、外卖平台收费较高、新冠肺炎疫情反复、餐馆招工困难。有专业人士建议,中餐馆应跟随时代潮流,充分利用技术手段解决这些问题,才能走出困境。
姜女士说,疫情改变了美国的中餐业,疫情后的中餐馆与疫情前的中餐馆明显不同。她指出,影响中餐业生存和发展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四点。
疫后谨慎 聚餐少了
一、人们比较戒备,不愿聚餐,影响饭店的堂食。她说,青岛饭店里设有几张桌子,供客人堂食。过去,食客之间的拼桌很正常,但现在熟人可以拼桌,生人却不愿意拼桌。有人甚至聚餐前还打电话问“有几个人吃饭”,若是人多就不来了。过去聚餐,饭菜放在桌子中间,大家围着坐。“现在,饭菜摆成自助餐形式,让客人自取,分别坐开。”
二、饭店员工不好请。她说,有人领取失业金后就不来上班,来了也不愿意加班,认为“健康大于一切”。“我们付每小时15元(美元,下同),还是有人不愿来。”过去,美中之间的航线很多,许多华人持有访问签证(B1/B2),赴美后会留下来打工,挣些钱再回去。自从疫情暴发后,美中之间航线减少,访客几乎消失,临时打工的没有了。
三、许多原料价格翻倍。她在美国开餐馆20多年,感觉物价一直很稳定,没有涨过价。但现在不同以往,物价经常涨价。例如,食用油过去是20多元一桶,现在是49元一桶。鸡蛋过去20元一箱,现在要60多元,有时还要90元。大白菜、番茄、茄子等,价格都翻倍了。
四、燃料价格上涨。她说,做中餐需要明火,要用电和气。现在,这些燃料价格都上涨了。她说,过去20多年,青岛饭店每月的电费气费都是6000多元,比较稳定。但是,现在电费和气费每月都在1万元以上,上涨厉害。
纽约市法拉盛中餐馆“湘当有料”老板崔先生认为,美国中餐是美国华人的一大经济支柱。不过,他认为美国中餐未来的没落是有可能的,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专业中餐厨师极缺。他说,疫情期间,由于大多数中餐馆关门,许多中餐师傅失业,而他们的家人大都在中国,因此大批的中餐师傅回国。“现在,中餐师傅很少,手艺好的中餐师傅更难找。”除了厨师外,餐馆其他员工也很难找,故餐馆养人的成本增加了。
二、地道的中餐食材很缺,而且价格在上涨。他说,他的许多食材都是从中国台湾和大陆运来。由于疫情的关系,运费不断上升,因此价格上涨。
三、外卖平台收费较高,抬高了菜品的价格。他说,中餐一直是物美价廉,但现在情况发生变化。“我们湘菜馆与纽约的几个外卖平台合作,总的感觉是有好有坏。”他指出,问题是外卖平台抽成较高,达到利润的20%,个别大外卖平台佣金甚至高于这个数字。
四、华人移民减少,长期影响中餐的发展。他说,他的湘菜馆的客人主要是华人,有湖南人,也有非湖南人,总之都是喜欢吃带有辣味食物的华人。但是,现在移民美国变难,华人移民变少,对中餐馆也有负面影响。
法拉盛金城大酒家经理佳丽说,金城大酒家已经创办十多年。2018年8月,酒店的大学点店开业。她说,这个店场地很大,能摆15桌酒席。而且,婚宴生意已经回来了。“虽然有生意,但是请不到人做。”她说,她现在最关心的是人工。
她说,从2020年3月初开始,美国中餐业面临的最大问题是新冠肺炎疫情。金城大酒家在2020年3月中旬暂停营业,到了当年的6月才复工。当时人们都不敢来上班。于是,她就尽量减少复工人数,几个人承担了所有的工作。“多请一个人,就多一份风险。”
行业辛苦 厨师减少
她说,做中餐太辛苦,不仅工作繁重,而且工时长。“现在的中餐厨师都是1970年至1990年代入行的。”但是,到了2000年以后,进入中餐行业的厨师很少,现在没有人愿意做中餐厨师。“我估计,若干年后,美国的中餐也许会消失。”
如何解决中餐人才缺乏问题?她的建议是,解决人才缺乏有两条途径。一、提高收入。若是收入高,自然有人愿意入行。二、改善工作环境。中餐馆的工作人员每天工时像其他行业一样。“这是现实问题,必须解决。”
纽约市法拉盛家乐美食坊及家乐饼屋老板安安也有同感。她说,现在法拉盛开餐馆的最大困难不是客人太少,而是工人不够,招工很麻烦。她说,由于政府对失业者发钱,许多人不想上班。同时,工人要求的薪水高了,但是他们敬业精神没有以前的人强了。
美国商业资讯公司合伙人Ivy说,现在中餐馆面临的挑战是,餐馆的人工很缺乏。她透露,由于工人难请,有的餐馆开始用机器炒菜锅,还有的餐馆准备使用机器人以及他们公司的智能产品。
法拉盛帝王御宴合伙人王先生说,他最担心的是“新冠肺炎疫情再来”。他说,这家粤菜馆早在2019年就已经签约,到了2021年3月才开业。他说,餐馆刚开业时不赚钱,因为疫情反反复复,客人吓得不敢来。后来,餐馆经营才逐渐好转,现在已经赚钱了。
餐馆的客人主要来自福建、浙江和广东。他说,为了保证安全,餐馆对卫生要求特别高。为了吸引客人,餐馆的收费低于周围的餐厅,客人对这个价位比较满意。他说,能够降低价格主要是因为他们购入的海鲜比较便宜。“我们和东王朝酒店一起进货,由于量大,价格较低,而且新鲜。”他说,疫情对法拉盛的中餐馆影响太大。如果控制住疫情,法拉盛的中餐馆没有大的问题;如果控制不住疫情,对中餐馆的影响就很大。
纽约市法拉盛“天下一家”美食城(food court)在2019年12月营业。不幸的是,开业第二个月就遇上新冠肺炎疫情。天下一家股东虞先生说,他决定将美食城改做海鲜自助餐。他表示,现在餐饮业比较困难,主要是人工、材料、房租较高。
工资依旧 饭菜变贵
法拉盛一老字号中餐馆女经理表示,现在中餐馆遇到的最大问题是“物价上涨”。她举例说,过去两个人到她的餐馆吃饭,要三个菜一个汤加上两碗米饭,价格一般在50元以内,每个人只要20多元。但是,现在如果要和疫情以前一样的菜饭,价格就要80多元。这样,两人每个人要付40多元。
她说,如果加上小费,餐费的价格会更高。“虽然多收钱对餐馆好,但我还是觉得价格高了,担心客人下次不来。”她说,现在人们的工资没有翻倍,而餐馆的饭菜价格翻倍,会影响人们去饭店的意愿。
美国商业资讯公司合伙人Ivy说,以前的餐馆的创办人都是厨师。“自己当大厨,请助理经营餐馆。”现在餐馆需要转型。她认为,经济好坏与餐饮业的兴衰关系不大。“不管经济好坏,人们总要吃饭。”她说,若是跟不上潮流,餐馆就要关门。
她说,餐馆的关门和重开都是正常的,有开就有关,有关也有开。现在,很多餐馆不知道位于何处,但是生意很好。“在有的餐馆里,客人多到要排队。”她说,这主要是现在网络已经普及,广告的触及面也无远弗届。“过去是餐馆找客人,而现在是客人找餐馆。”
新开的餐馆也有很大的变化,而且更加智能化、标准化。现在餐馆的创办人也与以前的餐馆老板大不相同。现在开餐馆的都是有学历的年轻人,甚至有人还有MBA学位。他们自己不会做饭,但却能经营餐馆。同时,餐馆越来越正规,收入都要报税。
新中餐厅 更加正宗
她说,新近创办的中餐也越来越正宗,接近中餐原来的口味。而且,中餐也越来越重视餐馆的整体包装。她说,过去创办一个中餐馆,做标志、菜单、张贴、网络都是随随便便,但现在非常认真,注意品牌建设。“创办人在找地方时,就开始请专业设计公司设计。”
全美餐饮业协会(National Restaurant Association)2022年2月1日发布2022年全国餐饮业状况报告。报告认为,随着复苏之路的继续,2022年仍是过渡年,而劳工短缺将是运营商最关心的问题。一半以上的餐厅经营者表示,餐厅恢复正常还需要“一年或更长时间”。
报告披露,2022年餐饮服务行业的销售额预计将达到8980亿元。劳动力预计将增加40万个工作岗位,到2022年底总就业人数将达到1490万。食品、劳动力和成本预计将继续居高不下,并在2022年继续影响餐厅的利润。目前,美国餐饮业出现几个发展趋势。
一、技术将有助室外用餐。在新冠病毒流行期间,餐馆无法应对场外需求。十分之八的运营商表示,餐厅使用技术提供了竞争优势,并且很大一部分运营商计划在今年加大对技术的投资。除了后台技术之外,许多运营商还将他们的资源用于网上订购、预订及移动支付。
二、整个餐饮业都面临人工短缺。餐厅和餐饮服务行业在2021年增加了170万个工作岗位,去年底员工总数为1450万,但餐厅仍然人手严重不足,这将继续限制2022年的行业增长。十分之七的经营者表示,他们的餐厅目前没有足够的员工来支持客人需求,预计他们的劳动力短缺将持续到明年。
三、简化菜单,提供植物食品和可持续包装。由于可以增强免疫力的食品和植物三明治在2022年十大趋势中排名靠前,厨师将增加这类食品的供应。运营商继续提供可持续的、保持质量和温度的包装选择,在2022年将占据主导地位。88%的成年人(多为千禧一代)表示,如果餐厅使用有助于保持相同温度、味道和质量的食品包装,他们会尝试订购更多种类的外卖食品,就像在餐厅里购买一样。(韩杰)
麦当劳、星巴克、雀巢及宝洁等餐饮、消费品巨头的业绩下滑后,迪士尼、Airbnb、希尔顿等旅居巨头也在最新财报中发出预警:由于可支配收入减少,美国消费者确实减少在餐饮、旅游和休闲等方面的消费了。
有分析指出,因对美国经济健康状况的质疑,加上美国消费者的储蓄消耗殆尽,持续的通胀压力促使美国家庭紧缩开支。更多企业财报显示,美国消费疲软的迹象明显。
迪士尼、Airbnb和希尔顿也发现:美国人“消费不动”了
周三,迪士尼公布第三财季业绩报告,虽然营收和利润双双超预期,并上调全年盈利指引,但主题乐园业务依旧疲软:
本土(美国和加拿大)主题乐园营收同比下降6%,至13.5亿美元,海外营收缓慢增长。
这也让迪士尼股价跌超4%。
迪士尼首席财务官Hugh Johnston表示,主题公园业务(包括佛罗里达的迪士尼世界和加州的迪士尼乐园)受到了“消费需求放缓 ”的影响,导致营业利润下降了3%。
乐园业务受到了食品和劳动力成本上涨的影响,美国消费者一直在应对食品成本和其他费用的上涨,这导致乐园的入园人数增长平缓。
由于食品通胀等原因,消费者的价格敏感度更高,他们会更谨慎地管理自己的预算。
与此同时,由于美元坚挺,不少高收入的美国游客更多地前往海外旅游,迪士尼乐园损失不少本土游客。
而且迪士尼的粉丝们也减少了对毛绒动物、玩具和其他商品的购买,导致主题公园和零售商的周边消费品效率同比下降了5%。
不仅是迪士尼,Airbnb和希尔顿酒店等企业也受到了美国消费疲弱的冲击。
本周二,短租平台Airbnb警告称,即便现在是旅游旺季,美国旅客的住宿需求有放缓的迹象,预测全年营收增长将减速。这也导致Airbnb 股价周三大跌13.4%。
而希尔顿酒店连锁集团CEO Chris Nassetta在周三发布业绩后表示,美国消费市场 “肯定在走软”。
美国消费者在花光了在疫情期间省下的钱后,现在可支配的收入减少,连旅游支出也下降了。
物价上涨,居民储蓄减少,美国消费显疲态
虽然美国通胀率从两年前的9%高点回落,但据美国政府数据显示,在过去五年中,总体物价水平上涨了20%以上,包括食品在内的某些类别的价格甚至更高。
支出被迫增加之余,美国居民储蓄还减少了。根据旧金山联邦储备银行的数据,美国家庭在今年早些时候用光了在疫情期间积累的储蓄。
叠加近期疲弱的美国就业前景,让美国人变得更加“不敢消费了”,连借钱消费的意愿也有所下降。
美联储周三公布的数据显示,6月份美国消费者借贷增加了89.3亿美元,低于预期的100亿美元。阿波罗首席经济学家Torsten Slok表示,消费信贷的放缓与消费支出放缓是一致的。
自6月份以来发生了很多事情,此时消费支出的增长似乎正在放缓,但还没到崩溃的时刻。
此前,包括麦当劳、雀巢、宝洁以及星巴克等消费行业巨头的业绩也普遍下滑,美国整体消费行业显示疲弱迹象,也是因为消费者可支配收入的减少,他们越来越注重减少消费或转向价格更低廉商品。
从餐饮到日用品,再到旅行消费都在减少,美国消费基本可以“确认走弱”了。
本文来自华尔街见闻,欢迎下载APP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