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9日河南长恒,河南矿山第三届暖冬火锅节开始了,老板崔培军请5000名员工吃火锅,今年连吃10天。在现场员工们欢聚一堂,崔培军叮嘱员工们要多吃肉,别光顾着吃蔬菜,要等肉煮熟了再吃,不要着急。据了解,这是该公司老板第三年免费请员工们吃火锅,现场不仅有30多种蔬菜,而且丸子、牛羊肉管够,员工们的脸上全是笑容。在9月25日至28日,老板邀请所有员工的父母一起过中秋,发放慰问金,还交代员工:在这里一天,就要做个孝敬父母的人。
< class="pgc-img">>来源:星视频
新经纬2月21日电 (闫淑鑫)火锅食材除了拿来涮还能干嘛?在网购发达的背景下,社区小店有什么优势?
cript src="https://lf6-cdn-tos.bytescm.com/obj/cdn-static-resource/tt_player/tt.player.js?v=20160723">cript>
近期,中新经纬记者带着上述疑问,在锅圈门店体验了一天“售货员”,不仅解锁了火锅食材的更多新吃法,还切身体会到了数字化赋能下社区小店运营的高效和便捷。
以下为记者自述:
“拿出卖房的精神”
锅圈在北京一共有近200家门店,我去的这家位于北京顺义区的祥云小镇,老板高姐是内蒙古赤峰人,今年58岁的她在北京加盟了两家锅圈门店,其中祥云小镇店的月销售数据经常能进入北京锅圈门店的前五名。
门店一共有三大岗位,后厨岗、导购岗和收银岗,高姐分配给我的“工作”是导购岗。在正式上岗前,我的“师傅”张曼丽对我进行了简短培训。
张曼丽表示,作为一名导购,熟记店内食材的摆放位置以及产品特性是基本功,在顾客问及具体产品时,要能快速且准确地做出答复。为了让我更快地熟悉店内食材,她给我了一本厚厚的产品知识手册,一共34页,其中仅火锅底料就有15种。“先熟悉每种食材的位置,结合具体的位置再去记,会容易一些。”
当然,做好导购的工作,靠的不仅是记忆力,还有出色的沟通能力。张曼丽告诉我,在当导购的过程中,可以将自己想象成售楼处的销售人员,主动、热情地接待每一位顾客,“其实,卖出一套500万元的房子和卖出一盒500克的牛羊肉,过程没什么区别。”
张曼丽说,一名优秀的导购,在与顾客前期交流的过程中,就能够知道对方是更注重品质还是更注重价格。“我们好多顾客都是附近的居民,是我们的会员,要多和他们打打招呼、唠唠家常,混个脸熟,时间久了你或许就能在和他们的聊天中捕捉到更多信息。像有一些退休的老年人,他们真的不差钱,在乎的就是品质,只要你推荐的产品价位和品质成正比,他们就会买单。”
下午四点后,我在经过前期的培训和观摩后,也正式投入了“工作”。
我接待的第一位顾客是一位30岁左右的男士。在和对方打招呼之前,我在大脑中迅速过了一遍培训内容,双手递上购物篮,询问是否需要推荐,试图“捕捉更多信息”,结果发现对方是锅圈的老会员了,对店内食材的熟悉程度甚至超过了我,我所能做的就只有帮忙提购物篮了,默默在旁边等对方选购,不敢说一句话,生怕在他面前闹了笑话。
我观察到,当天到店的顾客很多都是锅圈的会员或者回头客。
“对于这类顾客,不用刻意向他们推荐产品,如果碰上了新品到店,可以主动向对方介绍。对于老顾客来说,一句简单的‘来啦’‘今天想吃点啥’也能让他们感受到我们的热情。”“同事”小李向我传授她的经验时说。
在“师傅”和“同事”的帮助下,我接下来的导购工作顺畅了很多。当天,我一共接待了四名顾客、处理了三个外卖订单,熟练程度虽不及“同事”们,但对于我来说,已经是收获满满。
火锅食材也有无限可能
曾有记者同事问我:锅圈是干嘛的?我当时的回答是:卖火锅和烧烤食材的。但在这里“工作”一天后发现,我原先的认知存在局限。
张曼丽介绍,锅圈的产品并不只是火锅和烧烤,还覆盖了饮料、一人食、即烹套餐、生鲜食品、西餐和零食等类别,一共有700多种单品,可满足顾客不同情境下的居家和露营餐饮需求。
即便是火锅食材,在这里也能看到更多可能。
“锅圈有很多食材是可以转换的,凑在一起就转换成一道中餐了。比如番茄火锅底料,首先它可以是火锅汤底,也可以用它煮我们的老郑州烩面,这样就变成了一款番茄烩面,还可以用它来炖牛腩,这样就是一道西红柿牛腩汤。类似的产品在锅圈还有很多。”张曼丽说。
我在店内也看到,几乎每种火锅底料旁都贴了一张产品详情卡,不仅介绍了火锅底料的具体信息,还展示了除火锅外,这些底料还能与店内哪些食材搭配出新的吃法。
锅圈主打“在家吃饭”概念。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数据,在中国所有零售商中,按2022年在家吃饭餐食解决方案产品零售销售额计,五大零售商占市场份额的11.1%,其中锅圈是中国所有零售商中最大的在家吃饭餐食解决方案零售商,占据3.0%的市场份额。按在家火锅及烧烤产品的零售额计算,2022年,锅圈食品为中国所有供应商中最大的家用火锅和烧烤供应商,占据12.7%的市场份额。
与此同时,锅圈也将产品延伸到了更多消费场景,同时不断探索新的产品组合。
“我们有一位店长,用锅圈食材研究出了25道不同的早餐,还在店里打出了‘天天早餐不重样,只需花费10分钟’的招牌。这个菜单后来在锅圈全国门店进行推广,锅圈董事长亲自给她颁发了‘金点子’奖。”张曼丽说。
张曼丽告诉我,近两年,锅圈一直在“做套餐”“卖方案”“转中餐”,其实就是为了给顾客提供更多选择。“每个人都会有审美疲劳,顾客进来以后看你门店常年不变都是这些底料,他们也会审美疲劳。所以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将现有的这些食材不断地去进行组合、调整、做加减,然后搭配出一道新的菜品,这些调整也会让顾客眼前一亮。”
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按零售额计,中国在家吃饭餐食产品市场的市场规模强劲增长,由2018年的1479亿元增长至2022年的3673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25.5%,预计2027年市场规模将达到9400亿元,自2022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20.7%。
上述报告指出,消费者对更高烹饪效率的追求日益增加,加上对在家备餐多样化及创新的渴望,以及食品工业化及冷链物流的快速发展,预计将有力推动在家吃饭餐食产品的未来增长。
数字化赋能小店经营
经过此次体验,我还切身体会到了数字化带给社区小店的便利性。
这一天,高姐通过手机就完成了盘货、报货、进货等流程,门店的销售情况也通过线上系统实现了实时监测。
“我们通常是两天进一次货,需要进哪些货,通过手机就能随时报给总部,第二天就能收到货,很方便。”高姐说。
锅圈在全国拥有上万家门店,高效的产品流通离不开数字化。据悉,锅圈建立了数字化供应链管理,通过数字化系统追踪和处理来自全国各地门店的订单,能够提前与上游供应商沟通,以确保所有门店的产品及时供应。
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4月30日,锅圈与第三方仓储和物流供应商合作,遍布中国14个数字化中央仓库,通过数字化存货和条形码管理实现了产品的快速流通。
线上线下一体化运营,也促进了门店的销售增长。高姐介绍,外卖订单是门店重要收入来源,其所贡献的收入有时候甚至会超过到店订单。对于高姐来说,一声声“您有一条新的锅圈订单,请及时处理!”的系统提示音,带来的不仅是收入,还有希望。
在数字化赋能下,社区小店的运营变得更高效、更便捷。
(更多报道线索,请联系本文作者闫淑鑫:yanshuxin@chinanews.com.cn)(中新经纬APP)
(文中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责任编辑:薛宇飞 李中元
辉重庆行第一天。
今天下午的4点半,宇辉同行的重庆行邀请了蒋勤勤女士一起推广重庆。之前就在猜测这次的嘉宾会请谁?没想到真的是蒋勤勤,一起期待一下。
昨天晚上宇辉直播到了1点多,不知道你有没有追到最后,留下了20多万人在风中凌乱,这个直播就戛然而止了,大家还看得津津有味。昨天宇辉6个小时的直播是销售了6220万的销售额,一共144万单,成绩斐然。这次重庆行突破1亿的销售额是轻轻松松的事情。
< class="pgc-img">>宇辉昨天去了武隆天坑景区,也去吃了重庆的火锅,吃了酸辣粉,也卖了很多农产品。可以看到宇辉同行团队和各地文旅的合作越来越紧密,而且越来越熟练。昨天的直播画面画质特别好,信号也特别好。
< class="pgc-img">>昨天吃重庆火锅的时候邀请到了两个大师来做火锅的底料,据说火锅底料要炒好几个小时,而且火锅分为不同的辣度,就像酒一样。据说重庆人吃火锅是40度起步的,65度是老少皆宜,包括怎么涮毛肚、怎么涮鸭肠、涮几下都有要求的。所以宇辉就开玩笑说重庆人吃火锅可能都在那里数数,算一下、两下、三下。
< class="pgc-img">>昨天宇辉还手搓冰粉,据说手搓冰粉需要加食用的石灰粉去搓,这个也是涨了知识。
昨晚小贝和盼盼他们几个还一起跳了个四宫格的舞蹈,大家都被盼盼惊艳到了。她以前说手脚不协调,没想到跳的这么好,而且一身白衣非常的漂亮。小贝穿着一身红色的波点裙,也吸引了万众的目光。小贝跳舞一直都很好,弹琴也弹得特别好。
< class="pgc-img">>看到这群年轻人来到了宇辉同行以后,确实更加的自信阳光了,而且越来越欢乐和开心了。真是期待这个团队可以变得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