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中国文化报
志愿者对文物进行认领
据统计,我国仅不可移动文物就有76万处,而散落在各地、未登记在册却具有一定历史文化价值的文物更是难以计数。文物保护的复杂情况,需要社会力量参与其中。在这方面,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进行的探索取得颇多成效,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致认可和好评。当地推出的“文物守护认领”模式,近日获得了2018年福建省志愿服务项目优秀项目荣誉。
文物守护认领:
全民参与文物保护
徐友群是一名军人,1993年在厦门入伍,25年来一直生活在厦门。在徐友群看来,认领守护万石莲寺,是冥冥之中安排好的缘分。“从当兵开始就有晨跑的习惯,万石莲寺是必经之路。每次经过这里,都会被寺中的敲木鱼声、诵经声吸引,感觉特别神圣和庄严。在2016年得知可以认领文物,立即跑到活动地点报名,当时一眼就看到认领名单中的万石莲寺,想也没想就勾选签字了。”徐友群说。
按照思明区文体出版局的规定,认领文物的志愿者,每个月要对认领守护的文物点进行两次以上的巡查,并及时做好记录和反馈。徐友群表示,每天早上到万石莲寺,先绕寺庙外围查看石柱、外墙等有无刻画和脏污的痕迹,再检查文物是否有移动和损坏,随后进入寺庙查看内部的状况,如若发现异常立刻上报相关部门。“一年多来,都是在晨跑时进行巡查,过程非常轻松愉悦,特别欣慰的是,万石莲寺一直干净整洁,基本上没有人为破坏文物的状况发生。”徐友群说。
曾晓娟家以家庭为单位认领了安业民烈士墓,守护其安全也是全家总动员。“这处文物点离家很近,家人平常有时间就到墓园,仔细检查每个角落,观察是否有涂抹乱画的状况、周边树木是否有倾倒等。”曾晓娟表示,逢年过节,全家人还会到墓园除草、捡垃圾,尽力做好文物的守护工作。
一年多来,安业民烈士墓在曾晓娟家的守护下更加安全、整洁。在这个过程中,让她触动最大的是儿子曾祺的转变。曾晓娟介绍,有次巡查时,曾祺主动捡起扔在地上的矿泉水瓶,并说:“这是英雄的家,要保证干干净净。”而且在守护过程中,曾祺通过各种方式查阅资料,了解了很多历史知识,还经常带着同学一起巡查,给他们讲述安业民的故事。“这项工作给了我们参与文物保护的机会,让我们知道文物保护应该全民参与、共同守护。”她说。
“文物守护认领行动于2016年10月发起,目前,共有近350人参与了这项行动,思明区内199处未定等级不可移动文物点的日常状况都能得到及时巡查和反馈。”厦门市思明区文体出版局副局长郭银芳说。
文物宣导:
讲好文物故事,传承城市文脉
每周六上午,在醉仙岩征倭摩崖石刻,在嘉兴寨遗址,在“鸿山织雨”题刻等文物点,总有一群参观者在兴致勃勃地听人讲解文物的“前世今生”。担任讲解员的不是导游,而是思明区文物寻根志愿宣导团队的队员。“为了让文物保护的成果惠及更多人,在文物认领守护行动的基础上,我们又开展了文物宣导志愿者服务活动。志愿者每周六上午在6条‘文物思明之旅’路线上进行讲解,迄今已经举办了20多场,吸引了近2000人次参与。”郭银芳说。
与文物巡查比起来,讲解员的工作更需要知识含量。为了促进志愿者队伍的规范化和专业化,思明区一方面邀请林聪明、廖宁、彭一万等厦门市的文史专家对志愿者进行面对面授课,另一方面定期邀请专家对志愿者进行实地教学,在文物现场亲自讲授文物背后的历史故事。“这些培训坚实了志愿者的理论修养,充实了他们的知识储备,文物宣导水平自然也得到提高与促进。”郭银芳表示。
此言不虚。认领了鼓浪屿日光岩的志愿者危跃明表示,之前只是拍拍文物照片,全面学习后,储备了不少可以讲解的文物信息和知识点。“加入志愿者队伍的初心就是想保护文物,通过培训学习,更加明白了文物不但要保护,还要传承和发展,在这方面,文物志愿者可以有很多作为。”徐友群说。
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训,再通过专家的考核后,文物寻根志愿宣导队员正式走上岗位,成为文物的“代言人”,为来来往往的参观者讲述文物背后蕴藏的动人故事,传承其中蕴涵的城市文脉。
文物业主联盟:
让第一责任人参与进来
在文物保护社会力量构建的过程中,思明区还意识到文物业主的重要性。“文物业主或者使用人是文物保护的第一责任人,把他们纳入到文物保护队伍中,能更好地从源头上对文物进行保护。”郭银芳说。
为此,思明区发起了“文物业主保护联盟行动”倡议,得到了辖内55个文物业主单位的积极响应和主动加盟,涉及的文物点有破狱斗争旧址、胡里山炮台等全国重点文保单位以及省、市级文保单位和未定等级不可移动文物点。
“胡里山炮台作为文物业主单位,第一时间积极响应,加入了联盟行动。”胡里山炮台管理处主任王勇表示,这项行动的开展让业主单位提高了对文物保护的认识,也有机会参与到保护活动中,更好地为文物保护贡献力量。
“我们将继续努力,牢记历史使命,在探索实践胡里山炮台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开发、利用方面有所作为。”王勇说,对于胡里山炮台古遗址的保护,将重点在西城门与瞭望厅修复、铁质炮和钢质炮的维护与保养、文保管理智能化建设等方面有所突破,同时将探索优化胡里山炮台古遗址的开发与利用工作,重点围绕胡里山炮台历史文化、中国古炮、中国古炮台海防三大主题,建设海防炮台数字博物馆,推动胡里山炮台古遗址国际化、标准化和数字化发展,让胡里山炮台的历史文化真正“活”起来。(记者 李佳霖)
新网北京1月30日电 (记者 应妮)“我是单霁翔,更喜欢朋友们叫我‘老单’。原来我是故宫的看门人,现在我是世界遗产的推广人。”
这是综艺节目《万里走单骑——遗产里的中国》所有花絮的开头。
从故宫“看门人”转身,单霁翔化身“导览人”,组“布鞋男团”共同探访中国的12处世界遗产地。“布鞋男团”的成员除了单霁翔,还有演员黄觉、歌手马伯骞以及德云社相声演员阎鹤祥。这个从“60后”到“90后”的组合,嘉宾间的代际差异呈现出观察世界遗产的多个视角。
日前,单霁翔接受记者专访谈一谈他的转身。
为什么选择做这档节目?
目前中国的“世界遗产”总数已达到55处,但很多项目仍是处于“深闺世不识”的状态。“我有一个愿望,让更多的人了解世界遗产。”单霁翔说。
这是单霁翔从故宫博物院退休后加盟的首档综艺。谈及加盟原因,他表示,想通过节目吸引更多受众对于遗产地的关注,让大家对遗产地有更为深刻全面的了解,体会中华文化之美,感悟中国深厚的文化底蕴。同时向年轻人推荐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吸引大家都来了解世界遗产,热爱世界遗产,一起把世界遗产传承下去。“这对于当代社会的发展,对当代人的生活,对每个人都会很有意义。”
“我写书,如果销量有四万册,就算是畅销了;我每年做近百场讲座,大概现场听众有十几万人;但是我参与综艺,比如《国家宝藏》在各个网络平台动辄千万点击量,而且还都是年轻人”,他向记者直言,正是这样强大的推广效率,让他决心投身做这样一档介绍世界遗产的综艺。
事实上,并不是没有犹豫过,亲朋好友劝过他不用这么亲力亲为,“他们跟我说,你都退休了,享清福不好吗?还有说得更直白的,让我珍惜羽毛,综艺这种节目并不是那么好做的”。但这些话,最终都没有把“实干派”的单霁翔劝住。
“难不难?”“太难了!”
在单霁翔的预想中,走到一处遗产就介绍一处的申遗过程、保护过程、现今状况,似乎也不难。直到真正把节目做起来,他感受到了“难”。
第一重难,是节目形式的创新。
此前他参与的《国家宝藏》是一档室内综艺,这一次全程在室外,跟在演播室的形式完全不同,这是需要探索的。
第二重难,是综艺感的把握。
“作为节目成员,我不是演员也不会表演,不用剧本也不会去背一些东西,我只是本真的反应,都是临场把我积累的东西往外掏。”“一个老年人,是不是真能把自己年轻一面展示出来,是不是也能够说一些生活中的话而不是台词,这对我也是个挑战。”
不能把节目做成一个说教式的纪录片、教学片,希望观众在轻松氛围中获取知识,那么何为综艺的元素?单霁翔觉得,可能就是让观众能够开心、愿意看下去,不会关电视机或关掉网页。这个度的把握,于他而言,也是仍在探索中。
事实上,记者在看过第一期的样片中,发现这位常自称“33公岁”的66岁老人竟然自带综艺感。他会和良渚遗址的清洁工阿姨搭讪,“你猜我多大?”被猜70岁时满脸不乐意的被伤害感觉,和嘉宾一起打磨玉器过程中“耍滑头”争第一,各种玩笑都拿得起放得下。同时,从良渚城的宏伟规划到良渚古城遗址考古过程中的困难艰辛,他也都如数家珍,宛如一本文化百科全书,凭借在历史和考古领域的研究和资历,成为“布鞋男团”的“定海神针”。
第三重难,则是广告的植入。
“这一点完全始料未及”,他坦言。如何去找到冠名商赞助,如何植入广告不会让观众出戏,也都是在不断探索和体会的。
为什么选择良渚第一期?
《万里走单骑——遗产里的中国》第一集选择走进了良渚古城遗址。该遗址于2019年进入世界遗产名录,由此我国世界遗产总数达到55处,居世界第一。
节目组内部对于第一集播放哪个世界遗产是有争论的。出于收视率的考虑,不少人认为鼓浪屿或福建古楼更好玩更有看点,而良渚古城遗址现在只是个遗址公园,可看性比较低。但是,单霁翔力主第一集应该也只能是良渚:今天良渚古城以其规模宏大的城市格局、功能复杂的外围水利系统、大量精美玉器和那些原始文字,实证了中华五千年文明史,也得到国际上的广泛认可,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良渚古城遗址不但改写了中华文明史,也改写了世界文明史。“这是实证了中华文明五千年历史的地方,我想不出还有哪里可以替代。”
节目中,为了揭开良渚城水利系统的秘密,单霁翔带领“布鞋男团”走进山沟竹林寻找水坝,石坞水坝、老虎岭、长堤逐渐展现在观众眼前,一个个不可或缺的地标组成了五千年前最先进的水利系统,守护着良渚古城的繁盛与安宁。
良渚古城遗址的考古是有温度的。从发现、探索、保护到载入世遗名录,良渚古城遗址能够重新向世人展现最初的面貌,离不开背后四代考古学家长达八十多年的不懈坚持。从第一代考古人、良渚文化的发现者施昕更,到第四代以“80后”、“90后”为主的良渚考古团队,一代又一代人的传承与坚守,诉说着对良渚的热爱、对国家和人类文明的热爱,以及对考古工作的责任感。“布鞋男团”在探索世界遗产的过程中观赏当地物、对话当地人、体验当地文化,仿佛把观众一同带到了世界遗产的现场,以最直观的方式体会千年文明的历史厚重感。
如果说,世界文化遗产是旧时光的纪念丰碑,是创造性的人类杰作,那么,它们更是历史馈赠的景观地,亘古文明的见证者。跟随“布鞋男团”的步伐,观众将在节目中邂逅12处世界遗产地,包括“最悠久”良渚遗址、“最多元”天地之中、“最智慧”青城山都江堰、“最别致”苏州园林、“最灵秀”皖南古村落、“最传统”福建土楼、“最朋克”黄石矿冶工业遗址、“最浪漫”杭州西湖、“最和谐”厦门鼓浪屿、“最醇香”普洱、“最古朴”平遥古城、“最幽静”武当山。
据悉,《万里走单骑》将从1月31日起每周日20:45亮相浙江卫视,并在腾讯视频、爱奇艺、哔哩哔哩同步播出。(完)
来源: 中国新闻网
020年1月13日—19日,为期一周的第二十二届斯克利亚宾国际钢琴比赛即将在素有“钢琴之岛”之称的厦门鼓浪屿拉开大幕。
在这场由国内外著名音乐家护航的国际大赛上,来自中国、俄罗斯、美国、德国等13个国家和地区的47名优秀青年钢琴家将一展风采,书写世界钢琴演奏艺术的华美篇章。作为本次大赛的唯一指定用琴,长江钢琴将以实力全程陪伴各国选手赛出水平、赛出精彩,见证古典音乐之花的夺目绽放。
国际钢琴大赛华丽启幕
中国品牌长江钢琴担纲比赛唯一用琴
往届资料图
旨在为世界各地青年钢琴家演奏生涯提供专业平台,推动不同国家间的文化交流,使得古典音乐更受欢迎的“斯克利亚宾国际钢琴比赛”创办于1998年,自2015年开始登上Alink-Argerich Foundation排行,被认可为世界最高水准的国际钢琴比赛之一,此前均在意大利举行。斯克利亚宾每届比赛都会吸引国内外众多顶级青年钢琴家一决高下,历届冠军也都赢得了包括肖邦、李斯特、布索尼、范克莱本等钢琴大赛的奖项。
往届资料图
本届大赛由鼓浪屿管委会指导,斯克利亚宾国际钢琴比赛组委会、意大利格罗塞托国立音乐学院、俄罗斯莫斯科斯克利亚宾研究院主办,意大利华人艺术家协会、意大利华人音乐家协会、柏斯音乐集团、华侨城天视文化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协办,具瞻文化创意有限公司承办。中国长江钢琴担纲赛事唯一指定用琴。
聚合国内外名师大家
铸就权威公正赛事舞台
为保证大赛的专业性、高端性和权威性,本届大赛从赛事总监到评委,皆汇聚了国内外知名音乐大家。他们将以高尚的职业操守、高超的专业素养,为各国参赛者打造一个公平、公正的竞技舞台,为选手们施展技艺、赢得斐然成就保驾护航。
往届资料图
大赛评委包括:俄罗斯著名钢琴家,莫斯科柴可夫斯基音乐学院教授,意大利伊莫拉音乐学院教授、系主任鲍里斯·皮特鲁尚斯基意大利著名钢琴家、格罗塞托音乐学院院长,斯克利亚宾国际钢琴比赛创始人安东尼奥·克里斯托法诺法国著名钢琴家,瑞士日内瓦音乐学院教授 贝尔特朗德·吉朗德智利国宝级钢琴家、钢琴大师克劳迪奥·阿劳关门弟子艾迪丝·费雪,匈牙利李斯特音乐学院钢琴专业资深教授暨大赛评委,匈牙利圣伊斯特万音乐高中钢琴系主任古亚许· 伊斯特万中国著名钢琴家、钢琴教育家,上海音乐学院钢琴系教授,硕士生导师李民铎著名钢琴家,巴黎音乐学院、加泰罗尼亚国立高等音乐学院教授皮埃尔·瑞切,葡萄牙著名钢琴家,美国密西根大学教授,葡萄牙马德拉音乐学院院长罗伯特·安德里斯,中国著名钢琴家,中国音乐家协会钢琴学会会长,中央音乐学院教授吴迎。
厦门爱乐乐团&著名钢琴演奏家
倾力加盟,让比赛更具“欣赏性”
为了保证大赛呈现高水准的演奏,在开幕音乐会和决赛阶段,组委会特别邀请厦门爱乐乐团担纲协奏,由乐团艺术总监、首席指挥傅人长执棒。
厦门爱乐乐团
开幕音乐会上,本届大赛评委、意大利著名钢琴家、格罗塞托音乐学院院长、斯克利亚宾国际钢琴比赛创始人安东尼奥·克里斯托法诺,以及就读于匈牙利李斯特音乐学院的LIN LEON 将担任音乐会演奏嘉宾,为厦门的观众和众多音乐爱好献上精彩的演出。
世界青年钢琴家同台竞技
成就艺术生涯精彩篇章
往届资料图
以给年轻钢琴家演奏生涯提供专业展现平台为宗旨的斯克利亚宾国际钢琴比赛,此次吸引了来自中国、美国、德国、俄罗斯、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日本、哥伦比亚、波兰、塞尔维亚等13个国家和地区的47位优秀青年钢琴家前来参赛。这群就读或毕业于英国皇家音乐学院、柴可夫斯基音乐学院、中央音乐学院、科隆音乐学院、柏林音乐学院、巴黎国立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等著名音乐院校的钢琴演奏家们,将在长江钢琴之上,弹奏出时而柔和缓慢,时而明快激昂的美妙旋律,于施展精湛琴技、释放丰富情感间,问鼎荣誉之巅。
往届资料图
为期一周的大赛,涵盖了开幕式音乐会、初赛复赛决赛,以及颁奖典礼和闭幕式音乐会几大环节。初赛复赛阶段,选手需以独奏形式展现,决赛阶段将与厦门爱乐乐团一起协奏演绎指定曲目,从而角逐出一二三等奖和斯克利亚宾特别奖,获奖选手还将获得奖金(第一名3万美金,第二名1.5万美金,第三名1万美金),以资鼓励。
往届资料图
长江钢琴屡获国际大赛青睐
中国钢琴迎全面崛起新时代
国际赛场是检验钢琴品质的最好舞台。近年来,凭借世界级的品质,长江钢琴连续两届成为深圳国际钢琴协奏曲音乐周演奏用琴,登上2019年第16届柴可夫斯基国际音乐比赛舞台,助力珠海莫扎特国际青少年音乐周钢琴比赛,入选2020年第16届亚瑟鲁宾斯坦国际钢琴大师赛用琴,成为第二十二届斯克利亚宾国际钢琴大赛唯一指定用琴……屡登国际大赛舞台的中国长江钢琴,用非凡实力收获了越来越多世界各地音乐家、音乐爱好者的肯定与喜爱。
跻身世界钢琴制造领域前列的长江钢琴,以“中国钢琴”之名,在国际化发展的道路上越走越坚定、越走越通畅。在长江钢琴以实力不断书写中国钢琴发展一个又一个新篇章之下,见证的是中国钢琴在世界舞台的全面崛起,彰显的是中国高度的文化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