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天津天气炎热而多雨,动不动就开启“下开水”模式。
对于每天上班的年轻人来说,不光要操心明天穿什么样的衣服、穿什么样的鞋,要不要带雨伞,还要担心下班路上雨太大,根本无法去逛菜市场,只能一路狂奔到家。
张扬是全国某知名房屋买卖平台的一名中介,从业八年的她,每天风吹日晒,磨破嘴、跑断腿,只有每天下班回到家的那么一点点时间才真正属于自己。
“我每天下班的时间不固定,比如昨天,我刚刚促成了一笔交易,双方签完合同已经晚上11点半了,一个月了,终于签了一单,我特别想好好吃一顿自己做的饭。”张扬对记者说道,由于自己无法像其他按时下班的白领一样,能每天逛一逛菜市场,所以从网上买菜成了她的刚需。
说起网上买菜,张扬了解的内容一点不比卖房少。“不同平台定位的目标群体不同”“你要买肉就下载这个,买菜就下载那个”“如果你图便宜就从这个平台买”“如果你要用的菜比较小众,就用这个”……张扬的手机有将近半屏都被饿了么、美团、叮咚买菜、京东到家、每日优鲜等买菜APP铺满,她笑称:现实中没有卖不掉的房子,网上也没有买不到的菜。
< class="pgc-img">>“我现在住在河西区,公司离家有半个多小时的车程,我一般都是在下班去停车场的路上,把卖菜这件大事解决了。”每天忙到脚打后脑勺的张扬,分享着如何节省时间和金钱的经验,“下单之前,我会先从各个平台上看一圈,从想吃什么和什么最划算之间找一个最优选择。”
每天忙忙碌碌、从网上买菜的张扬,只不过是城市中无数个为梦想打拼的年轻人的一个缩影。由于送货到家、质优价廉、不需挑拣等逛菜市场无法比拟的优势,网上买菜成了越来越多年轻人解决吃饭这一重大生活任务的首选。
网上买菜究竟有多方便?记者亲自从各大主流买菜平台下单,为还在犹豫不决的准用户做一个真实测评。
记者以天津市南开区白堤路某小区作为收货地点,分别从饿了么、美团、京东到家、每日优鲜、叮咚买菜5家主流网上买菜平台下单,从菜品种类、配送服务、商品价格、售后方式等多方面做了一个横向测评。
测评结果显示,在品类方面,由于占据着全国头部生鲜超九成的商家,饿了么菜品种类最为丰富,在搜索框随便输入一种菜品,比如猪肉、牛排、香菇等,显示出来的结果用手指划好几屏仍未到底,充分体现了平台开放的优势。美团紧随其后,其他3家平台相对较少。
在配送速度方面,几乎在同一时间下单,且同样配送距离的情况下,各平台相差无几,基本都在30分钟左右,每日优鲜稍晚7分钟。
在商品价格方面,以500克五花肉为例,饿了么活动价格为10.8元,如能与其他商品一起下单达到起送标准,还能再减6元,一斤五花肉只合4.8元,又惊喜又意外;美团的活动价格为16.9元,相比之下,已经没有价格优势;京东一份400克的同品质五花肉价格为13.9元,一斤合17.4元;每日优鲜一份250克的五花肉价格为13.9元,一斤合27.8元;叮咚买菜一份400克五花肉价格为22.8元,一斤合28.5元。
在售后服务方面,目前各家买菜APP都已开通在线客服,用户在买菜过程中,遇到问题可以随时拨打客服电话进行咨询与沟通。
记者随机采访了10名经常从网上买菜的年轻人,对于网上买菜,有7位表示“最看重价格”,有2位表示“最看重配送速度”,仅有1位表示“最看重品类是否齐全”。
值得关注的是,6月底,每日优鲜、叮咚买菜先后在美上市,多点新鲜、美菜网、钱大妈也纷纷传出了即将上市的消息。这也意味着,网上买菜已经得到资本市场的认可,未来的日子里,每一个从网上买菜、热爱生活的“小吃货”,将进一步体会移动互联时代带来的美妙体验与优惠便利。
在此之前,叮咚买菜、每日优鲜、盒马鲜生、钱大妈、清美,以及联营菜场类的菜老包、鲜我、菜加壹,以及垂类生鲜的锅圈食汇、鼎汇丰火锅超市等纷纷入住饿了么平台,寻求增量。数据显示,饿了么买菜频道全国头部生鲜商家覆盖率超过了90%,仅钱大妈一家在饿了么平台的线上门店数已超过1000家。除了美团买菜,整个生鲜电商玩家几乎在饿了么聚齐了,这也是用户在饿了么有更多选择的根本原因所在。此外,由于美团大力发展其自营的买菜业务,使得饿了么逐渐成为生鲜玩家们唯一可供选择的平台。
易观流通行业中心高级分析师何懿轩对记者表示,多方巨头入局下,社区团购快速扩张,生鲜电商受到严重威胁。同时因其暂未实现盈利,难以支撑日后庞大的开支,势必要补充弹药以备更残酷的竞争。
新金融工作室记者 孙翼飞
< class="pgc-img">>方食事,不过一碗人间烟火。
这一碗人间烟火,来自哪里?在年轻人的社交网络上,它来自翻滚沸腾的“九宫格”,来自“七上八下”的体验感。火锅的强社交、强成瘾性属性,让其成为不折不扣的“餐饮一哥”。《中国餐饮发展报告2022》显示,2022年我国火锅市场的整体规模达到6046亿元,门店数量规模达到55万家,火锅稳踞餐饮细分赛道NO·1的地位。
《2023火锅行业现状与发展分析报告》将从大盘表现、产业特征、竞争情况、发展风向四大维度,从数据、案例两大视角,梳理发展脉络,挖掘市场变化,探索行业趋向,为广大火锅经营者提供一份参考。
01核心观点
1、一年新开12万+门店,火锅市场规模稳步增长,下沉市场发展空间广阔。
门店数量方面,截至2023年4月7日,我国火锅门店总数达到482593家,近一年新开店124144。按照城市等级分布来看,新一线城市门店占比最高,达到21.22%,其次为三线、四线、二线城市,分别占比20.65%、18.27%、17.02%。
< class="pgc-img">>企业注册方面,根据天眼查的数据,二线及以下城市、县区(除一线和新一线共19个城市)外,2023年上半年,火锅相关企业新增注册约为16741家,同比增长58.5%,表现出较大的发展潜力。
但按照火锅行业往年的开店规律,9至11月份是火锅行业集中开店的时期。由此推断,上半年还未迎来真正意义上的开店高峰期。因此,餐饮界(canyinj.com)推测,烟火气中,半年烧烤,半年火锅;上半年的烧烤,下半年的火锅,会是餐饮创业的两大“顶流”入口。
2、历经市场反复锤炼,头部品牌对行业起到重要的引领作用
据相关数据显示,火锅品类在门店数量上排名前五的品牌为海底捞、王婆大虾、呷哺呷哺、邹立国火锅煎烤超市、鼎汇丰火锅超市,分别有1363家、1059家、863家、782家、629家。而火锅行业的头部效应,不仅表现在数量规模上,还表现在对行业风向的影响上。
< class="pgc-img">>最近因为演唱会门口捞人、外摆地摊频上热搜的海底捞,不断刷新餐饮服务的“上限”;因为高价富硒土豆和反攻一线城市出圈的巴奴火锅,在试错和成长的交融中摸索高端连锁火锅的新样本;呷哺呷哺在自我反思和自我突破中展现出老牌连锁火锅品牌的韧性……对于火锅行业经营者来说,这些头部企业的运营动作、发展方向均具有一定的研究意义。
< class="pgc-img">>3、细分品类你方唱罢我登场,“料”和“底料”是火锅细分的两大方向。
当下,餐饮消费高度“碎片化”,这种“碎片化”来自信息渠道的碎片化,消费层级圈层化,以及品类划分细分化。近几年的火锅行业,我们可以明显地感觉来自细分赛道的发力,且餐饮界(canyinj.com)发现,火锅品类的细分主要有两大方向:“料”和“底料”,前者的“料”指的是食材,后者的“料”指的汤底。
在“料”的方向上,有料火锅在近两年表现亮眼。随着赛道日渐成熟,一些品牌已经迅速成长为百店、五百店品牌。
深耕餐饮连锁行业,精通公域平台底层算法及流量投放,iCC自开发私域用户运营系统,服务40万家门店搭建用户运营体系,为品牌实现私域营业额超百亿规模。
< class="pgc-img">>在“底料”的方向上,当下突然爆火的糟粕醋火锅极具代表性,它本是海南的宝藏火锅,采用酿酒过程中酒糟发酵产生的酸醋作为汤料,再加上蔬菜、海菜、贝类、动物内脏等,口感鲜甜酸爽,有着独特的味型特征。而糟粕醋火锅的走红也从侧面反映出,在内卷升级的背景下,小众食材、小众口味也开始试探市场。
02报告节选内容
火锅行业的内卷和竞争升级,还表现在哪些方面?
1、 拓张层面,品牌争相转向价洼地降维寻找增长空间
火锅市场从未平静过,但下沉市场也从未像现在这样热闹。
一方面,小城开大店成为火锅商家应对竞争的有效手段,且这里的大店有两种含义。一是大面积的门店,大门头,大空间,一眼看去“高端大气上档次”的消费场景,是下沉市场开锅店的杀手锏。二是大品牌,大品牌的首店效应是很多投资者眼中可遇不可求的红利。
另一方面,大牌进小城成为火锅品牌探寻新增长点的焦点方向。对于知名连锁品牌而言,“内卷”更多针对的是一、二线市场,在下沉市场内,大牌们几乎可以一路狂飙,所向披靡。
数据显示,海底捞目前三线及以下城市的门店占比已经超过40%,其中,五线以下城市,海底捞亦有1.54%的门店分布。按照海底捞目前的门店数量,海底捞在五线外的下沉市场已经开有超20家门店。
< class="pgc-img">>各大品牌转向价值洼地开店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思路:反向开店,用品牌的质感降维进入弱竞争圈层,在降低运营成本的同时以“鹤立鸡群”般的影响力对比凸显品牌形象。
2、 产品方面,火锅行业卷起“周边”
近两年的火锅店,被消费者反馈越来越“不务正业”。
小红书搜索“火锅甜品”,显示有49万+篇笔记;搜索“火锅奶茶”,显示有51万+篇笔记。抖音平台上,“火锅甜品”相关的话题总播放量超过1亿次……火锅店里,卖起了甜品和奶茶,甚至,有些火锅将甜品奶茶做成了特色。而这却正反映出火锅产品壁垒薄弱的痛点。
< class="pgc-img">>很多品牌开始尝试以“火锅+”的形式打造成泛火锅的业态来增加产品壁垒,比如火锅+卤味、火锅+甜品、火锅+饮品等。比如,凑凑火锅当年就是以“火锅+茶憇”的方式推动了火锅行业的变革,媒体报道中,凑凑火锅平均每月卖200万+杯奶茶,因此被称为“被火锅耽误的奶茶铺子”。
凑凑之外,奶茶已成为川渝火锅的标配。冰粉已经不能满足消费者解麻消辣的需求,一杯更好喝,更出片的现制饮品,成为很多川渝火锅店招揽顾客的杀手锏。同理,甜品、卤味等,亦是火锅店通过做“加法”打造产品特色的一大方向。
3、 运营层面,竞争持续加剧,品牌各出奇招
海底捞演唱会门店“捞人”的行为,可以看作是海底捞的营销动作。这一行为不仅让海底捞一举登上了热搜,还在年轻人中间赚足了好感,是典型的事件营销举措。几乎与之同期,海底捞还因为推出洗发服务而登上了热搜,被网友们亲切地称为“显眼包”。
< class="pgc-img">>▲图源:网友分享
新晋“火锅三雄”的凑凑火锅,则从门店场景上为消费者带来惊喜。目前,凑凑火锅打造了太空、台湾复古、小清新、中式古风等多个主题门店,提升门店的氛围感。
品牌出“奇招”招揽顾客的背后,是整个火锅品类历经多年发展已经进入存量时代,于品牌而言,由变革激发变量,再从变量谋求增量已经夯实或提高竞争力成为共同选择。
03
报告目录
1/大盘表现:优质赛道上演优中选优
2/产业特征:在成熟产业链中找新机会
3/竞争情况:内卷升级 商家各出奇招
4/发展风向:哪些风向隐现流量密码?
源:沈阳日报-沈阳网
为贯彻落实市第十四次党代会、市委十四届二次全会精神,确保春节期间职工健康安全、企业生产有序、就业形势稳定,结合当前沈阳疫情防控形势,市总工会决定在2月份开展以“工会行动送关爱、稳岗留工筑和谐”为主题的“稳岗留工关爱月”活动。
活动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组织开展走访慰问、送祝福、抢消费券、抽大奖、就业和维权服务等多种形式的关心关爱活动,切实把党和政府的关怀送到广大职工的心坎上。
市总工会鼓励引导广大职工特别是农民工、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留沈过年,解决春节期间企业用工短缺的矛盾,助推企业经济健康发展。此次专项慰问活动从2022年2月1日至2月28日共推出“九项内容”。
A
开展“留沈过大年,送福大礼包”活动。全市各级工会组织要结合实际,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送关爱送温暖活动,引导广大职工留沈安心过春节。通过走访慰问的形式,为春节期间在岗职工特别是农民工、新就业形态劳动者送去价值100元的慰问礼包,确保企业和职工正常生产生活。
B
开展对留沈外来务工生活困难职工进行专项慰问活动。全市各级工会组织要对留沈外来务工生活困难的职工进行摸底,且符合《工会送温暖资金使用管理办法(试行)实施细则》(沈工办发〔2020〕45号文件)第六条第六款要求的对象,开展专项慰问,确保把政府和工会的关怀送到每一个留沈外来务工生活困难职工手里,确保他们能过上一个愉快祥和的佳节。
C
开展“写春联,送祝福”活动。全市各级工会组织要在春节前组织书法家或志愿者写春联,深入企业特别是快递行业企业、重点工程建设工地等为广大职工送上新春的祝福,让他们切实感受到政府的关怀和工会组织的温暖,为春节增添健康文明、积极向上、温馨和谐的节日氛围。
D
开展线上抢消费券活动。市总工会将在2022年2月份依托“沈阳e工会”App,联合中国建设银行辽宁省分行开展工会会员抢消费券活动,领取建行借记卡66元微信消费券或建行信用卡88元微信消费券。活动期间,每天投放一定数量的消费券,领完即止。持有电子工会会员服务卡的沈阳工会会员限领1张借记卡消费券或信用卡消费券,领取成功的可到新天地超市、一栗干果、鼎汇丰火锅烧烤超市等线上线下商户消费。
E
开展线上“欢乐过年”幸运大转盘活动,下载“沈阳e工会”App,在“沈阳e工会”App首页点击上方活动轮播图片进入幸运大转盘抽奖页面,点击【参与抽奖】按钮进行抽奖,中奖后在【我的奖品】中查看。奖品设置一等奖(20名):沈阳特产大礼包;二等奖(50名):充电宝;三等奖(100名):保暖手套;四等奖(150名):电影票三张。
F
开展线上猜灯谜活动。下载“沈阳e工会”App,在“沈阳e工会”App首页点击上方活动轮播图片进入猜灯谜活动专区参与活动。活动奖励一等奖(10名):沈阳特产大礼包;二等奖(20名):充电宝;三等奖(30名):保暖手套。
活动期间,每天推出3道灯谜,职工可根据谜面提示用在线填空的方式进行回答,答对者即可参与抽奖,每位职工每天最多参与一次。
G
开展线上征集“留沈过年·晒年夜饭”视频评选活动,活动奖励:一等奖(10名):沈阳特产大礼包;二等奖(20名):充电宝;三等奖(30名):保暖手套。
H
开展就业服务活动。依托线上就业平台系统,“工会IE就业”微信小程序,为有用工需求的企业和有求职意愿的留沈外来务工人员动态实现精准就业服务。
I
开展维权服务活动。针对新就业群体和留沈外来务工人员,指导企业依法发放加班费,保障职工休息休假、享受福利待遇权利等。依托12351服务热线,提供维权服务。
沈阳晚报、沈报全媒体主任记者吕佳
本文来自【沈阳日报-沈阳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