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9月23-24日举办的“第三届中国餐饮营销力峰会”上,“2021中国餐饮(品类)十大品牌”正式揭晓。
西式快餐中,有哪些品牌获奖?西式快餐市场的相对沉寂,是消费者意愿走低还是餐企竞争力下降?未来能否重燃消费者期待?
< class="pgc-img">>本文由红餐网(ID:hongcan18)原创首发,作者:陈漠。
今年以来,火锅、烘焙、粉面、茶饮在内的多个赛道,都显得非常热闹,不是某个品牌崛起收获大量流量,突破千店、万店,就是某个品牌获得大额融资、准备上市。
反观多年前一举一动都会在餐饮江湖引发关注的西式快餐,就显得多少有些沉寂。有人说这是因为西式快餐已经吃完了“西式”红利,回归到一个正常快餐应该有的样子;也有人说是因为格局已定,没了激烈的竞争也就没了看点,也没了让投资人、消费者兴奋的点。
那么,现在西式快餐的市场到底如何呢?
< class="pgc-img">>麦肯实力霸榜,
西式快餐进入本土化时代
2021年9月23日,“2021中国餐饮品类十大品牌年度盛典”在北京国贸大酒店隆重举行。盛典现场重磅揭晓了“2021中国餐饮(品类)十大品牌”奖项,20大品类共200个餐饮品牌获此殊荣。
在“2021中国西式快餐十大品牌”榜单中,肯德基、麦当劳两大巨头继续以高指数霸占着榜单的前两名,最早跟进并以脆皮炸鸡,从二三线市场起步打出差异化的德克士拿到第三。
华莱士、萨莉亚意式餐厅、汉堡王、赛百味、派乐汉堡、贝克汉堡、快乐星汉堡紧随其后,获得“2021中国西式快餐十大品牌”殊荣。
< class="pgc-img">>对西式快餐来说,榜单的头两名几乎是板上钉钉,被肯德基、麦当劳两大巨头牢牢占据,而萨莉亚意式餐厅、汉堡王、赛百味分列4~7位,洋品牌占掉了榜单的一半。作为西式快餐的榜单,这似乎也无可厚非。
毕竟,西式快餐在80年代刚进入中国之际,无论从门店装修,还是价格上来看,对广大国人来说,都是“高大上”的存在。
那时,国人对西方世界的高看一眼,让西式快餐凭借充满西方风格的门店装修、就餐方式,很快就被贴上“洋气”“高端”的标签,成了国人请客的“牌面”、父母给孩子发放的“高级”奖励。
可以说,大多数国人的第一口汉堡,不是来自肯德基就是麦当劳,要么就是德克士,而第一口披萨多是必胜客,或者萨莉亚。后来汉堡王看到麦肯在中国的成功,才姗姗来迟,却也凭借“外国品牌”这个金字招牌打开了市场,赛百味则向国人普及了热狗这个吃食。
< class="pgc-img">>△图片来源:麦当劳官方微博
但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国人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改善,加上洋品牌和本土品牌都在市场发力,西式快餐变得越来越普遍。而当大众餐饮时代来临,标准化、连锁化、个性化餐饮发展迅猛,多元化餐饮拉高了消费者对餐饮的“审美”,不再盲目为西式快餐的高溢价买单。
“外国的月亮”逐渐褪去光芒,西式快餐真正完成从“西餐”到“快餐”的蜕变,成为上班族“别无选择”下的快餐,调剂生活的下午茶,或休闲时的小零食。与此同时,学习西式快餐的中式快餐开始崛起,更是让洋品牌们感受到了市场的压力。
褪去“洋气”外衣的西式快餐开始谋变,而谋变的策略中,更能“笼络人心”的本土化是重中之重。
2000年肯德基将探索本土化提到战略高度后,盖浇饭、鸡肉卷、青团、塔可、嫩牛五方、皮蛋瘦肉粥、豆浆油条、麻辣串串、炸酱面等中式产品不断出现。2016年,百胜中国独立上市后,肯德基更是高举本土化大旗,连续开发、推出众多本土化产品,还会根据不同的季节、节日会推出相关新品。
< class="pgc-img">>△图片来源:肯德基官方微博
在西方世界地位不及麦当劳的肯德基,在中国凭借本土化,将优势越拉越大。之后,麦当劳也开始尝试本土化,推出诸多本土化产品,比如听起来有些“鬼畜”的桂林酸笋风味板烧鸡腿堡。
与此同时,很多西式快餐品牌,也开始不断加速本土化尝试。
盖浇饭系列是德克士多年的招牌,比肯德基的饭系列更早深入市场,当初米汉堡的下架甚至让很多顾客忿忿不平;必胜客曾推出过小龙虾热干面;汉堡王也推出了颇具中国气质的馋嘴翅尖(外国人较少吃翅尖);鸡肉卷则出现在赛百味、华莱士等一众西式快餐餐厅,几乎成了西式快餐的标配……
< class="pgc-img">>△图片来源:华莱士官方微博
随着“西餐”红利的褪去,为了继续保持在餐饮市场,以及对中式快餐的优势,西式快餐正式进入到了本土化的时代。
< class="pgc-img">>本土品牌抢占社区,性价比是杀手锏
而在洋品牌之外,西式快餐十大品牌中本土也有德克士、华莱士、派乐汉堡、贝克汉堡、快乐星汉堡5个品牌上榜,与洋品牌分庭抗礼。
但与洋品牌主要分布在商圈不同,本土品牌多是走“农村包围城市”路线,主打社区、学校,以性价比打出差异化实现规模扩张,抢占了广阔的平价市场。
起源于美国的德克士,晚于麦肯进入中国,后被康师傅的母公司台湾顶新收购,在麦肯的强势下,德克士放弃了一线城市的争夺,转而向三四线城市开始拓展,享受着麦肯外溢的品类优势,在麦肯尚不重视的地区,抢占了大量长尾市场,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目前已在大陆开出2600余家门店。今年3月,多家媒体报道,顶新正考虑将其在中国大陆的餐饮业务,打包在香港IPO。
< class="pgc-img">>△图片来源:德克士官方微博
而德克士的突围成功,似乎也为后来的华莱士等本土品牌进入西式快餐做了范本。
由于起步晚,而且管理、经营模式大部分都“师从”麦肯,西式快餐看上去并非本土品牌能有效存活的品类,但由于麦肯等洋品牌多看重商圈等区域的门店,在广大的学校、社区,本土品牌就找到了突入的缝隙。
尽管发展到今天,洋品牌西式快餐的价格已经算比较平价,但在广袤的下沉市场,华莱士、派乐汉堡、贝克汉堡、快乐星汉堡还是凭借诸如12块钱两个汉堡,5块钱两个派这样的“路边餐”价格,保持着价格优势。
< class="pgc-img">>△图片来源:快乐星汉堡官方微博
在学校的炸串店、奶茶铺边,社区的包子铺、粉面店旁,它们开出装修更整洁、西化的门店,以麦肯的“平替”餐食,用性价比分别开出成千上万家门店,让这些社区消费者用更低的价格、更高的便捷性,满足对西式快餐的口腹之欲。
而洋品牌和本土品牌之间,似乎达成了一种默契,你霸占商圈,我就抢占社区,随着西式快餐走下神坛,无论在三四线,还是一二线城市的社区,这些本土品牌都能找到自己的生存空间。
< class="pgc-img">>褪去“洋气”的包装,
西式快餐将走向何方?
在这样背景下的西式快餐市场格局,就显得有些许平淡——无论门店数还是品牌影响力,麦肯都稳占头牌,优势巨大;汉堡王、赛百味等国际大牌则紧随其后,吃下剩余市场;华莱士、快乐星汉堡等本土品牌,和萨莉亚这样的国际品牌,则走学校、社区的平价路线,牢牢占据下沉消费市场。
但随着整个餐饮业市场下沉的趋势,洋品牌和本土品牌之间的默契还能保持多久?
在中式快餐强势出击的情况下,一二线城市快餐市场逐渐饱和,增速放缓,市场下沉也成为很多西式快餐品牌的选择,麦肯系也早已开始凭借品牌影响力,对下沉市场的开拓。一方面将门店向低端城市延伸,另一方面是它们也开始推行“好吃不贵”的政策。
< class="pgc-img">>△图片来源:萨莉亚官方微博
尽管曾经是“豪华自助餐”,但多年过去,洋品牌们的价格其实没有太大涨幅,在1987年卖2块5的吮指原味鸡,现在的价格也不过11元,这还没加上优惠券的使用,虽然价格看上去涨了4倍多,但要知道这些年国民工资也从几十块涨到了几千块,涨了百倍。近8年,肯德基的价格基本不变,还不断推出低价营销活动。
也就是说,洋品牌其实在变相降价,“好吃不贵”也开始被它们提上战略层面,而“好吃不贵”再往深处执行,便是高性价比,那时,或许就要与本土品牌的“护城河”“相撞”。
< class="pgc-img">>△图片来源:贝克汉堡官方微博
尽管现在看来,众多走上层路线的品牌,因为市场改变而纷纷选择市场下沉,但短期内,并不会和走底层路线的华莱士等出现真正冲突。一些后进、区域性连锁品牌,也因为西式快餐市场整体的势能下降,显得冲击力不足,只能在局部范围内形成影响。
所以在西式快餐如今的格局背景下,我们似乎更希望这样的碰撞早一点到来。
因为无论洋品牌还是本土品牌,除了例行的推出新品,相比其他品类,西式快餐似乎都未能有更刺激消费者、刺激市场的事件、行为。或许这就是西式快餐“定型”的格局,各占“领地”、各有发展;或许真正的短兵相接,还能重新激起品牌的潜能,让品牌找到其他发展的可能,带来实质性的改变,从而改变西式快餐格局。
但那时候,西式快餐将走向何方?或许只有时间才能告诉我们答案。
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左雨晴
香菜、皮蛋、猪血糕,一起放面饼上会是什么味道?近日,必胜客在中国台湾地区推出的新口味“香菜皮蛋猪血糕披萨”,在网上引起了不小的热议。
网友评论。截图自微博
“这三样,每一样都在我的‘雷区’上舞蹈。”一些网友吐槽这奇葩组合的同时调侃:“像加了芝士的煎饼果子。”“下回是不是可以期待把臭豆腐放在披萨上了?”另外一些网友则直呼:“不要什么都往披萨里加啊!”“意大利人要坐不住了!”
西式快餐本土化,真的不懂中国人的胃吗?
“肉量满满”肉夹馍却是“馍夹肉”
肉夹馍、热干面、螺蛳粉……你以为你在中餐店点单吗?不,这里是麦当劳和肯德基。
一直以来,不少西式快餐品牌不断根据国人的饮食习惯、不同的地域特色等进行着“本土化”改造,一些产品在推出后逐渐成为了人们心目中的“经典款”,例如皮蛋瘦肉粥、老北京鸡肉卷、照烧鸡肉饭等。
近几年,西式快餐们本土化的脚步更是明显加快,产品不断推陈出新,花样之多只能用一句话形容:“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麦当劳近期推出的“桂林酸笋风味”板烧鸡腿堡。中新网 左雨晴 摄
例如,2019年,肯德基推出了“串串卤味”,将川式串串加入了自己的宵夜食堂;必胜客则推出了咸蛋黄系列。近期,麦当劳推出的“桂林酸笋风味板烧鸡腿堡”,尽管看起来“鬼畜”,但不少网友尝试后发现“味道意外不错”。
不过,并不是所有西式快餐本土化产品都能满足食客的胃,一些失败案例也让人们看见了“世界的参差”。
2021年,麦当劳新推出的肉夹馍便是其中之一。不少购买者发现,这款在宣传图上“肉量满满”的肉夹馍,实际上只能算得上是“馍夹肉”。即使此后麦当劳增加了肉量,也未能挡住食客的吐槽。
网友晒出的麦当劳版肉夹馍。截图自微博
“肉量少就算了,夹的还是鸡肉,完全不是印象中肉夹馍的味道。”一位消费者说告诉中新网,“这个性价比还不如去买正版。”
此外,麦当劳的麻婆和牛堡也惨遭吐槽,被网友比作是“肉末版的肉夹馍”。肯德基城市限定的热干面则被武汉网友无情地评论“莫得灵魂”。
网友晒出的麦当劳“麻婆和牛堡”。截图自微博
多数本土化产品“昙花一现”
不管是否适合国人的胃,西式快餐品牌持续推出的新品还是吸引不少顾客,赚足了噱头。但中新网发现,这些本土化产品,除了少部分能成为常规产品留在菜单上外,多数都只是“昙花一现”的限时限量产品。
例如,肯德基的嫩牛五方,自2012年下架后,被人们惦记了数年之久,在肯德基下架产品的合集中也被屡屡提及。2017年,嫩牛五方第一次限量回归时,消费者一度沸腾,但自第一次限量回归后,嫩牛五方几度重新上架,却始终未能长期驻守在菜单上。
一位肯德基经理表示,其根源还是在制作流程上。“嫩牛五方在2012年下架之前还是常规产品。当时牛肉的半成品制作供应商出现问题也是嫩牛五方下架的原因之一。”
某肯德基门店。中新网 左雨晴 摄
“作为快餐行业,出餐快是首要要求。像豆浆、油条这种产品,制作比较简单,味道也不容易出错,一般的中餐店也能在早上限时供应。但像嫩牛五方这种原料和制作都比较复杂,配料又多,备货麻烦,所以注定不能长期存在。”
同时,他也表示,不断推出限时限量的新产品,更有利于肯德基的竞争力。“时上时新,也能一直带给消费者新鲜感。”
不过,在中研普华研究员覃崇看来,西式快餐采用中西方式结合,噱头十足,但是一些产品在实际的销售中,总会显得不伦不类:既丢失了西餐的风格,又没有体现中餐的口感。
中式快餐包抄下的西式快餐困境
覃崇认为,西式快餐品牌加速本土化的背后,是深深的危机感。“受疫情影响,全球范围内的餐饮行业都受到了冲击。中国最先从疫情中恢复过来,为了抢占更大的市场,西式快餐必定会绞尽脑汁。”
如今的中国餐饮市场,竞争残酷。以前,标准化的流程让西式快餐快速占据了市场,但随着中国快餐品牌的崛起,西式快餐早已不是消费者的首选。
“以前只有过生日时父母才会带我去吃一次肯德基,当时连麦当劳都没有。”一位家在四线城市的90后告诉中新网,“后来麦当劳、必胜客陆续在市里开店,刚开张的时候都是爆满,但现在已经无需排队了。”
某麦当劳门店。中新网 左宇晴 摄
据中商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2019年中式快餐市场规模达7557亿元,占据了快餐市场70.7%;西式快餐市场份额市场规模为2729亿元,占比25.5%。
与西式快餐相比,中式快餐的选择更丰富:永和大王、外婆家、真功夫、丽华快餐,等等;还有老乡鸡、乡村基等从下沉市场做起的品牌,在小城市的竞争力远远高于世界级的餐饮巨头,乡村基更是被称为“西南快餐霸主”。
面对中式快餐的包抄,西式快餐该如何掌握本土化的正确姿势呢?
“中餐与西餐有比较明显的区别,西餐讲究菜肴鲜嫩,标准化较高;而中餐讲究刀工、火候、口感,成品好坏更多的是靠厨师的技术。”覃崇认为,西式快餐的优势在于品牌,需结合国人口味与需求特点,引入具有中餐厨艺的厨师做研发,方能制作出符合消费者需求的产品。
你喜欢西式快餐中餐化产品吗?
源:北晚新视觉网
“炸鸡界的扛把子”肯德基开始卖串串了!是的,你没有听错
大家关注的重点还是:到底好不好吃?
对于串串的口味评价
四川人必须享有发言权!
每经小编邀请了几位的四川小伙伴来“测评”一下:
肯德基版“钵钵鸡”
RMB:59元/桶
川香燃辣撸串桶:含12串,荤素都有
每串均价4.9元,包括4串鸡心、2串鸡肫、1串牛肚、1串黄喉、2串木耳和2串油豆腐。
正方代表团:味道有惊喜,会回购!
@发仔:肯德基出的串串,再怎么也要尝一回。钵钵鸡的既视感,摸起来还是温热的,油很多,看起色泽鲜亮。每种都吃了,牛肚最香!其次是鸡郡肝,脆脆的,好吃好吃!
@KK:KFC这个钵钵鸡还是有震惊到我 !原以为会很敷衍,结果意外有诚意。是牛油味的,很重口,回口会有些甜 ,适合喜欢甜辣口味的人,但是和传统的钵钵鸡味道不太一样。
@蛋大王:钵钵鸡,我的最爱!我捋了捋这一桶,荤菜:鸡郡肝+鸡心+牛肚+黄喉,素菜:黑木耳+豆腐泡,都是我爱吃的品种得哇。分量挺足,一个人吃不完,两个人刚刚好!在家点宵夜可以有!
@张芊芊:已经迫不及待发了盆友圈,留言全是问好吃不好吃的。作为资深吃货我要公平回答一句,比起那些辣得人眼泪花er包起的钵钵鸡,这个好吃多了!
反方代表团:其他城市估计还可以,但难以征服四川人的胃
@小米春:撸串的话,偏咸,味道没有预期的好。
@小婕:KFC居然出串串了,荤素都有,最爱郡肝!豆腐泡也太入味了,吃起来咸。总的来说只是尝试并不惊艳,不如去吃一顿地道的四川串串来得安逸。
中立代表团:可吃可不吃
@脏佳佳:讲真,吃串串我可能记不得要点肯德基家的嘻嘻~
肯德基版“卤菜”
RMB:39元/桶
鸡翅尖鸡肫辣翅:含卤鸡肫、卤鸡翅尖、香辣鸡翅
香卤系列包括香翅尖、鸡心、鸡肫、手撕鸡,每份均价在14元左右。两个系列的价格略高于市场上的同类产品。可以单独购买撸串桶,也可以搭配饮品、鸡翅,以套餐的形式购买。
没想到的是
反而是卤味,赢得了一众好感
@八哥:卤鸡尖尖可以哦!这个味道我喜欢,比绝味的好吃,那个太辣太辣了。
@vivian:一口一个的卤郡肝,适合我这种懒人。上面的芝麻是点睛之笔,真香!
@大脸猫毛毛:性价比可以,今天下班就回购,让我老妈出门时带给她广场舞小伙伴们尝鲜~
7月15日,肯德基宅急送在上海、成都、重庆、哈尔滨、沈阳等第一批10个城市上线“川香燃辣撸串桶+香卤系列产品”,肯德基App和宅急送小程序已经上线了“串串/卤味”分类。
这些产品的销售时间从上午9:15-次日凌晨5:44,福州、厦门为上午10:15-次日凌晨5:44,供应时间长达20个小时左右。
对于这次的中式夜宵,网友们纷纷表示:“肯德基忘了自己是洋快餐了吗?”“捞面条是肯德基与中餐的最后防线了吧!”
餐饮业内人士认为,肯德基此次选择串串和卤味作为夜宵新品,不仅是看重潜力巨大的中国夜宵市场,更是品牌融入中国的进一步深入。这两个品类更加接地气、年轻化,是强势的餐饮细分品类,而且适合连锁品牌标准化生产,便于品控。
他们表示,肯德基的入局会对本土企业带来一定压力,不过目前来看影响不大。而肯德基的定价、选品让它对普通串串店的影响非常有限。
值得一提的是,这是肯德基首次出现内脏类产品。
红星新闻记者随机抽取的10位测评人员均表示,KFC“串串&卤味”系列产品食材质量优等、包装精美、配送快捷。味道是大众化的川味,但对四川人来说口味偏淡,缺乏辨识度。
钟小姐试吃后告诉红星新闻记者,“食材新鲜扎实,食品卫生上比小作坊的好很多。口味上偏清淡,红油不够香辣,比较适合老人小孩和外地人,吃惯重口味的人会不太适应。”
瞄准夜宵市场
《中国餐饮报告2019》显示,2018年串串香门店在全国火锅门店数量中占比达到13.5%,预计到2020年市场规模将上千亿元。报告认为,随着消费群体整体的年轻化,串串还会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卤味的市场潜力也不容小觑,这个市场已经培育出周黑鸭、绝味、煌上煌3家上市公司,以它们为代表的轻食休闲卤制品,激活了年轻一代的消费潜力。2018年,中国卤味市场规模超2500亿元,卤制品已朝品牌化、年轻化、时尚化蜕变。
而串串和卤味都是夜宵的重要品类。商务部相关报告显示,60%的消费发生在夜间。中国烹饪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超过6成的消费者每周至少吃1到2次夜宵,仅有20%的消费者从无吃夜宵的习惯。夜宵外卖订单增速逐渐高于正餐,成为外卖消费的重要增长点。肯德基这次推出串串和卤味夜宵新品,已经筹备建立了独立的供应体系,就是瞄准了夜宵外卖这个消费潜力巨大的市场。
肯德基宣传海报(图片来源:红星新闻)
在几位受访的餐饮业内人士看来,定价偏高、口味中庸的肯德基“串串&香卤”系列不会给他们带来太大影响。但肯德基在供应链、资本、人员团队、研发能力、实体门店等方面的优势让他们感受到一定压力。
杨女士在成都经营一家名为“花串串”的街边小店已经10多年了,她告诉红星新闻记者,“来我这儿吃串串的都是年轻人,他们更注重口味,在食材没有问题的情况下更偏好有口碑的‘老串串’。而且‘撸串’本身就是物美价廉的聚会活动,要的就是一群人一起,好吃不贵,外卖的份额不大。”她认为,“肯德基的种类太少了,味道很一般,对我们这种店没什么影响。”
拥有多年餐饮从业经验的郭先生认为,肯德基的竞争对手不是街边小店,而是品牌企业,它进军串串和卤味市场,会给这些企业带来一定压力。“肯德基进入中国30余年了,增速放缓亟需新的增长点。这种国际餐饮巨头无论是品控、管理还是供应链都碾压大部分本土餐饮企业。推出串串和卤味这类中式夜宵,看起来大胆突兀,实际上符合现在中国夜生活的发展趋势,也具有很好的话题性。而串串和卤味不仅制作流程简单,可复制性强,而且天然适合外卖夜宵,既能发挥肯德基的企业优势,保证稳定的品质和低成本,又适合开拓外卖夜宵市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