巍峨矗立的雪山到苍茫无垠的沙漠,从绿草如茵的草原到雄伟壮丽的高原……西部地区幅员辽阔,涵盖12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在全国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中举足轻重。
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特别是党中央对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作出部署5年来,西部地区发展成效显著,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4.9%,不仅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坚实基础,更为国家发展提供了广阔的战略空间。
今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推动西部大开发座谈会上指出,要一以贯之抓好党中央推动西部大开发政策举措的贯彻落实,进一步形成大保护、大开放、高质量发展新格局,提升区域整体实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奋力谱写西部大开发新篇章。
cript src="https://lf6-cdn-tos.bytescm.com/obj/cdn-static-resource/tt_player/tt.player.js?v=20160723">cript>
产业加速上“新”催生蝶变效应
西安中科微精光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车间里,激光器喷射出的光束快速飞舞。短短几分钟后,火柴头表面就出现了清晰的字迹。
“科技创新为传统产业转型持续赋能,这种超快激光器可以解决传统加工方式解决不了的问题,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电子信息领域。”公司副总经理陈俊威说。
从“老笨黑粗”的传统产业到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西部地区牢牢扭住创新这个“牛鼻子”,加速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形成地区发展新动能。
这是在重庆市两江新区拍摄的赛力斯汽车超级工厂焊装车间生产线(2024年2月26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发(高彰 摄)
据统计,西部地区已打造新材料、生物医药等9个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电子信息、航空等5个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工业增加值由2019年的5.8万亿元增长到2023年的8.1万亿元。
在西南,川渝两地电子信息制造业总规模超1.6万亿元,综合实力跃居全国前列;在西北,陕西“追光计划”实施两年多来,光子产业总产值以每年50%的速度递增,企业数从不足100家增至320余家……
“数字经济”正成为西部产业发展的热词。内蒙古大力推动5G技术、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促进产业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升级;宁夏力争在2024年数字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36%以上;贵州今年要推动数字经济实现质的突破,数字经济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要达到45%以上、规模突破万亿元。
2023年5月23日,工作人员在贵州大学省部共建公共大数据国家重点实验室算力中心机房检查设备。新华社记者 刘续 摄
西北大学副校长吴振磊认为,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西部产业基础逐渐夯实、类型趋于多元、带动效应增强,随着西部地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将有助于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释放更大潜力。同时,一批因地制宜加速布局建设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有望成为新的经济增长极,带动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再上新台阶。
“绿色动能”助力高质量发展
西部地区是我国能源资源富集地,对于保障国家能源资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随着新型能源体系加快建设,西部地区丰富的水风光资源被充分利用转化为清洁能源,送往大江南北,成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动能”。
来自雅砻江流域的清洁电能,只需3到5毫秒就可“闪送”至川渝、华东和华中等地的电力负荷中心。作为国家九大清洁能源基地之一,雅砻江流域水风光一体化基地累计发电量已突破1万亿千瓦时,绿色清洁能源发电量减排二氧化碳约8亿吨。
这是在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雅江县柯拉乡拍摄的雅砻江柯拉光伏电站(2023年6月21日摄)。新华社记者 薛晨 摄
从“沙戈荒”里的蓝色“光伏海”,到雪域高原上矗立的白色大风车,西部地区发展清洁能源的潜力和势头吸引了众多新能源企业,太阳能电池、锂电池、新能源汽车已成为西部地区产业新名片。
甘肃省嘉峪关市加快布局新能源产业,已形成年产15万吨风电塔筒、25万吨光伏支架、1吉瓦高效光伏组件的生产能力,光伏并网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193万千瓦;重庆加速形成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预计2024年汽车制造业产值将达5500亿元;世界级锂电产业基地在四川初见雏形,“锂电之都”未来可期……
这是在四川省宜宾市举行的2023世界动力电池大会上展示的新能源汽车换电系统(2023年6月9日摄)。新华社记者 胡旭 摄
与此同时,西部地区加快推进生态修复、环境治理。
宁夏银川,贺兰山运动休闲公园里,树影婆娑,波光粼粼。曾几何时,这里因矿产资源无序开发而满目疮痍。
40处点位整治修复,近1.4万亩矿坑环境得到有效治理……在地方政府对贺兰山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治理下,曾经的砂石采矿塌陷区已变身为一座集生态旅游、运动休闲和葡萄酒文化体验于一体的主题公园。
大步跨越山海联结世界
过去的西部,山高路远。如今,陆海新通道上的货船、驰骋奔忙的中欧班列,正发出西部各省份跨越山海、联结世界、向外开放的时代强音。
在重庆国际物流枢纽园区,一列装载机械设备、汽车和笔记本电脑的中欧班列在重庆团结村中心站等待发车(无人机照片,2024年5月5日摄)。新华社记者 黄伟 摄
重庆团结村中心站内,装载着摩托车配件、电脑配件等货物的西部陆海新通道铁海联运班列将自此一路向南,驶向广西钦州港,最终抵达泰国、印度尼西亚等东盟国家。借助这条贸易通道,超过1100种货物品类通达全球121个国家及地区的503个港口。
在广西钦州港码头,多艘海轮在排队卸货(无人机照片,2024年3月28日摄)。新华社记者 张爱林 摄
从内陆山城到出海门户,西部陆海新通道助推“中国西部制造”加快走向全球,也将来自世界各地的商品送至中国西部广阔的市场。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西部地区进出口总额达3.7万亿元,较2019年增长37%。
以大开放促进大开发。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正在西部形成,为西部地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活力、带来新机遇。统计数据显示,过去5年,西部地区累计开行中欧班列3.5万列,占全国总数的50.5%;布局建设6个自贸试验区和40个综合保税区。
古丝绸之路起点西安,中欧班列集结中心。不久前,占地约100亩的哈萨克斯坦(西安)码头在这里正式投用。
“中哈物流场站项目建成投用后,两国‘枢纽对枢纽’的物流通道将形成,进一步推动中国—中亚地区开展更深层次、更宽领域、更加紧密的共赢合作。”西安浐灞国际港党工委书记孙艺民说。
北起中国昆明,南至老挝万象,纵贯山峦、横穿江河的中老铁路已成为联结域内国家的重要纽带。云南抓好中老铁路运营和沿线开发,加强与周边国家的交流合作,推动我国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不断取得新进展。截至3月12日,中老铁路已累计发送旅客3020万人次,发送货物3424万吨,其中跨境货物超780万吨。
陕西省社科院助理研究员谈润卿说,西部地区积极参与和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构建多层次开放平台,对推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举足轻重。
民生为本凝聚共同奋进力量
中铁十一局集团西康高铁长安制枕场,一根根用于铺设高铁的轨枕加快产出。
“到今年年底,枕场将完成西康高铁所有轨枕的预制任务。”长安制枕场项目负责人张建军说,西康高铁建成通车后,将使西安和安康两地间铁路通行时间从3.5小时缩短至约40分钟,极大地便利沿线群众出行。
这是2022年5月19日拍摄的和若铁路依木拉克特大桥(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丁磊 摄
隧道穿越山梁沟峁,铁龙奔驰戈壁沙漠,西部基础设施建设突飞猛进:在西藏,全区公路通车总里程十年间实现翻番,拉日铁路、拉林铁路先后建成通车,川藏铁路加快推进;在新疆,交通网络加快延伸,和若铁路与格库铁路、南疆铁路“牵手”,成为全长2712公里的世界首条环沙漠铁路线;在青海,G109小峡口改建工程唐蕃隧道下穿西和高速公路段施工全部完成,工程建设取得新突破。
基础设施条件大为改观,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西部地区总人口占全国近三成,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至关重要。
地处黄土高原的延安市安塞区南沟村,过去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脚泥,打电话要到山顶上找信号,村里几乎没有像样的产业。近年来,南沟村推动现代农业、生态观光、乡村旅游融合发展,环境好了,百姓富了。
“种苹果一年能收入9万元,我还给别的果园剪枝、压条,现在成了村里的技术工人。”村民赵永东细细算着账,“我老伴现在在村里的景区工作,一年也能收入3万元。”
据统计,西部地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9年的2.4万元增长至2023年的3.1万元,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升至59.94%。
空气含氧量只有平原的40%,每年8级以上大风天气达200天,最低气温零下40摄氏度……平均海拔5000多米的双湖县,被称为“人类生理极限试验场”。
2022年7月,西藏实施双湖县第二批高海拔牧民生态搬迁,南部4个乡镇的牧民告别苦寒高远的藏北,前往新家。从海拔5000多米的双湖县多玛乡,搬迁到海拔3600多米的山南市贡嘎县森布日村,42岁的村民桑珠一连用几个“更好”形容新生活:“气候更好了、房子更好了、日子也更好了。”
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推动西部大开发座谈会上指出:“西部大开发作为国家战略,是一以贯之的。没有任何动摇,更没有削弱,而是不断加强和完善。我们现在还在继续推动这项工作。久久为功,自强不息,止于至善。”
在西部这片古老而又年轻的土地上,广大干部群众正同心携手,用勤劳和智慧谱写着新时代西部大开发新篇章。
文字记者:沈虹冰、刘书云、石志勇、张斌、雷肖霄
视频记者:邵瑞、薛晨、张爱林、晋美多吉、周荻潇
编辑:郝静、郝亚琳、马晶、姜子炜、邬金夫
海报设计:马发展
统筹:王洁、曹江涛
949年11月27日,陕南重镇安康和平解放。山城能够免除两军血战,一方面是解放军大兵压境;另一方面是中共地下组织策动国民党自卫团认清形势和平起义。其中的关键人物地下党员杨实、张德荣,自卫团正副团长鲁秦侠、雷云祺都是安康中学早期毕业生。他们对安康和平解放功不可没,值得永载史册。
一
1949年春,中国人民解放军在相继取得了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的胜利后,于4月21日发起渡江作战,一举攻克南京,国民党政权处于土崩瓦解之中。
在解放军西进陕南的同时,中共西北局城工部也开始派人南下安康,开展地下工作,促进安康解放。这个人就是安康中学校友杨实。
杨实,本名赵良池,1925年出生于陕西省紫阳县广城乡一个破落地主家庭。杨实没上过正规的小学,国语、算术都是由祖父赵保双在家中所教。那时离他家最近的初中在汉中城固,直到十五岁杨实才第一次走出大山沟,来到汉中的城固县中学读初中。一开始人家个个都是标准的普通话,他说的却是一口地道的紫阳方言;人家都有很好的外语基础,他却是个英语文盲,很让同学们瞧不起。结果杨实硬是凭着良好的语感和超人的记忆能力先从汉语拼音学起,一个字一个字地正音,又从背英语课文做起,一段一段地攻读。三个月后他以流利的普通话参加讲演比赛,以第一名的成绩使同学们对他刮目相看。半年之后他的英语已在全校名列前茅了,从此谁也不敢小看这个山里娃了。俗话说“高山出鹰鹞”,杨实便是紫阳大山里的鹰鹞。
两年后,杨实回到安康,从初二直接考上了安康中学高中。入校后,他很快就成了学校中最引人注目的活跃人物。他利用学校放假期间常去林牧(原名骆传贵,后去延安改名林牧)家中听董铭竹老先生(安康前清举人)讲国学、诗词等,还与林牧等在《兴安报》上办起文艺副刊。
1945年,杨实从高二直接考入了西北大学外语系。在学校积极参加中共地下组织的活动,1947年赴延安参加革命队伍。到延安不久,即进入延大高级进修班学习培训,后被分配到边区政府,担任陕甘宁边区主席林伯渠同志的秘书。这一时期陕甘宁边区的共青团组织正蓬勃发展,许多国民党统治区也开始建立地下团组织。由于革命形势发展很快,前方后方都需要大量干部,许多青年团员都肩负起重担,杨实接受了一项非常特殊的秘密任务。
二
1949年5月,我第一野战军情报处和西北局城工部获取一项军事情报,即蒋介石派华中长官司令部副司令高侠轩到川陕交界的大巴山区组织反共游击司令部。由于安康地下党组织在四十年代初遭到严重破坏,一直没有恢复起来,西北局无法了解这一敌情的具体情况。考虑到杨实是陕南人,决定派杨实到陕南从事地下情报工作。西北局城工部干部处的李万春同志找到杨实,和杨实谈了这个意见。杨实认为自己是学生出身,没有这方面的工作经验,有些为难。后来,西北局组织部长马文瑞又找到杨实,用激将法问他:“你小伙不想去,是不是害怕?”杨实当时年轻气盛,最忌讳别人说他怕死,就拍着胸膛接下了这个特殊任务。
接下任务后,杨实经过短期的准备,接受了无线电、使用手枪和密码通讯技术训练,于5月底从王家坪出发踏上了陕南之行。组织交给杨实的任务很明确:一是收集国民党在安康一带的军事情报;二是设法建立一条从西安到安康、紫阳、四川的秘密交通线。杨实经渭南到商洛,然后到河南的南阳地区,再南下湖北。原来准备从湖北的郧西进入陕西省白河县,再到裴家河去找新成立的安康地委,由于国民党军队的封锁过不去,他只好折回湖北的房县,然后经竹溪进入陕西平利县。
杨实到达安康后,首先秘密联系了安康自卫团副团长雷云祺。因雷抗战时期在太行山打过游击,和八路军有些交往,有一定的进步思想,双方一谈即合。
< class="pgc-img">安康老照片
>雷云祺祖籍湖北武昌,1909年出生于安康老城。1929年冬从兴安九县联中(安康中学前身)毕业后,在白河县参加陕鄂边防军,后编为杨虎城所属讨逆军第27路军。由于作战勇敢,又有文化,多次立功受奖,受到上级赏识,相继被提拔为排长、连长、营长、副团长。1936年西安事变发生时,雷云祺所部正在西安驻防。根据杨虎城的命令,他率部攻占了新城警察处。周恩来到西安后,雷云祺又奉命担任中共代表团的外围警戒。事变和平解决后,蒋介石回到南京,立即违背诺言,将张学良公开扣押,逼杨虎城辞职赴欧美考察,十七路军被调往河南抗日前线。雷云祺率所部在抗战中英勇杀敌,后因不满蒋介石消极抗日、积极反共,发动皖南事变,围剿新四军的做法,1941年春被胡宗南以“共产党嫌疑”逮捕,押解到西安囚禁三年多。1944年被保释出狱,回到安康,先后被当地政府委任为地区果园经理、农场场长,从事农业生产。鉴于他有十多年军旅生活的带兵经验,1946年又被地区专署任命为自卫营长。1948年自卫营升格为自卫团,他应团长鲁秦侠之邀,出任副团长。
杨实在安康和暑假回到安康的西北大学学生、共青团员张德荣(亦为安中校友)一起建立了地下共青团支部,张德荣任支部书记,魏毅(后曾任安康地区中级法院院长)、罗华任支部委员。地下团支部一成立,就参与了策反工作,魏毅、罗华打入雷云祺特工队,搜集情报和搞兵运;张德荣负责通讯联络。杨实在安康只待了三、四天,就回到家乡紫阳做策反工作。通过紫阳中学校长姚宜民(后曾任安康中学校长),教师王树功(安中校友),叔父赵惠生(时任国民党区党部书记),迅速建立起一个完整的地下联络网。随后策反了自卫团长胡宝玉、土匪头子阙志安,为紫阳的和平解放做出了巨大贡献。
三
安康自卫团能否接受和平起义,关键人物是时任安康县县长兼自卫团团长的鲁秦侠。
鲁秦侠,1898年出生于原安康县恒口镇王彪店鲁家村。小学毕业后,1912年考入兴安府中学校(安康中学前身)。毕业后进入陕西陆军讲武堂,在陈树藩部任排、连、营、团长,后在张鸿远部任支队长、陕西警备二旅六团团长等职。1936年12月回家省亲,适值西安事变爆发,因与杨虎城有联系,被派驻安康的中央军肖之楚拘押三月,后获释。1937年“七?七”事变后,应友人李益亭之约,赴晋南组织“抗日游击队”,参加中条山战役,脚负伤回乡治疗留家。1942年12月至1946年出任安康千工堰水利会长。1943年加入国民党,曾任县党部执行委员,参加“勘乱”小组。1946年解放战争开始后,安康专员李静谟欲掌握地方武装,巩固国民党政权,委任鲁秦侠为保安副司令、安康自卫副总队长和自卫团长。鲁秦侠以“乡官带乡兵,乡兵拿乡枪,官不离乡,兵不离枪”为条件就任。
1949年,全国解放战争形势迅速发展。号称“西北王”的胡宗南为了挽救西北败局,在安康及周边县云集了大量的军队,企图阻止人民解放军西进。安康先后驻防有五个军的国民党部队,他们互相之间勾心斗角,矛盾百出。在对待自卫团的问题上,更是持有怀疑、歧视的态度。负责城防的69军军长谭义峰,勒令自卫团从江北飞机场移防于江南前沿阵地,其实是把二千二百多自卫团官兵当作炮灰对待,这使鲁秦侠萌生弃暗投明之心。
这时,西安已经解放。逃往汉中的国民党“省政府”拟委任鲁秦侠为安康县县长,鲁秦侠开始坚辞不受。以张紫樵为首的地方有声望的绅士劝鲁秦侠以桑梓为重,勉为其难。1949年8月,鲁秦侠就任安康县县长后,作为地方父母官,鲁秦侠接受了地方人士的建议,在自卫团设立政工室,主要任务是维护地方治安,鲁秦侠请县党部书记刘旸光出任政工室主任。这时,县党部已有了国民党队伍,无法办公,实际上他也没事可做,刘旸光便愉快地接受了这个职务。
< class="pgc-img">>1949年7月底,解放军从安康撤回平利县休整。这时,安康新城驻军政工室主任杜某派出个巡逻队,在新城四处寻衅滋事,更加疯狂地抓伕拉丁,青年男子随时都有被逮住成为壮丁的可能,这时学校停课,一些青年学生被家人关在屋里不敢露面。为保护地方平安,鲁秦侠让雷云祺和刘旸光拉拢拉拢这帮人,说花钱吃饭,由团部承担。以后决定以鲁秦侠团长兼县长的名义请杜某等巡逻队员在团部吃饭。本来只预备了一席,杜某却带来了十三人,一张八仙桌子挤得满满的。鲁秦侠、刘旸光和雷云祺只好在桌外轮流敬酒。当雷云祺在和客人陪酒时,鲁秦侠在团长室和刘旸光谈及目前局势,鲁秦侠义愤填膺地说:“我要唱‘徐州革命’了。”刘旸光笑着说:“你是徐达,我来唱胡大海、常遇春。”鲁秦侠惊问道:“云祺都给你说了?”刘旸光点头说是。鲁秦侠嘱咐道:“千万不能露声色,弄不好,要掉脑袋。”刘旸光说:“你放心,一切听你的指挥。”便又一起出去向客人敬酒。
11月,鲁秦侠派人向驻平利的解放军报告,请求解放军秘密派干部来安具体协商起义。11月24日,国民党第98军撤退,自卫团以执行调防为名,按解放军的意图,镇压企图抢劫破坏的散兵游勇和扰乱分子,维护城市秩序。当日晚,雷云祺向鲁秦侠、刘旸光介绍了待在团部的王国,说他是共产党派来的前线特派员,是陕南行署公安局副局长。王国除介绍自己的个人经历外,还郑重表示:“我代表组织向你们宣布,保证你们和家人身家性命及财产的安全,转告他们不要乱跑。” 11月25日,鲁秦侠以县长名义召集有名士绅及各机关团体负责人在县府开会,宣布自卫团起义,并请王国出席作报告。11月27日,解放军大部队已到安康城郊。国民党军守城部队知道大势已去,便仓皇逃窜。鲁秦侠让雷云祺立即集合自卫团全体官兵,宣布起义。雷云祺随后组织群众到县城东郊枣园子欢迎张邦英书记、刘金轩司令员、汪锋政委率解放军入城。下午,在南井巷(今培新街)操场召开群众大会,庆祝安康和平解放。解放军由柳堤(今解放路)进城入会场,刘金轩、汪锋相继讲了话,接着是唐方雷、王廷佐,最后是鲁秦侠讲话。当鲁秦侠出现在台前时,群众报以热烈的掌声,认为他为安康和平解放办了一件大事。
杨实、雷云祺、鲁秦侠作为安康和平解放的关键人物,使金州古城和数万人民群众免除了一场兵燹战火;否则,如果鲁、雷二人像天津守将陈长捷那样死硬到底,负隅顽抗,虽然最终也阻挡不了解放军的进攻,但两千多名自卫团官兵不死即伤,解放军也必然要付出巨大的伤亡代价,而且古城将被毁于一旦。所以他们对安康和平解放功不可没,值得永载史册。
来源:各界杂志2020年第8期
作者:姚维荣
月14日晚,农历正月十四,安康传统民俗文化活动——“烧火龙”在陕南民俗第一村恒口鲁家村举行,游客和附近的居民一同感受非遗文化魅力。
据了解,烧火龙是陕南安康的地方年俗之一,也是流传于陕西省安康市各县区的一种地方传统文艺表演形式。对于当地百姓来说,这一天是祈福一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重要日子,大家围着火龙,燃放烟花,在欢腾的人群包围下,火龙上下翻腾,喜迎虎年的到来。
据历史记载,“烧火龙”在秦巴地区约有300多年的历史,并一直延续至今,备受广大群众喜爱,也是每年春节期间必耍的社火。同时,如遇重大节日活动,也有随即表演的。特别是汉滨区恒口、五里、建民等地的“烧火龙”是当地元宵节活动最热闹活动之一,被陕西省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在活动现场,十几名青壮汉子头戴红头巾,各举一节用彩绘、麻布、皮纸、竹篾做成的龙身,火龙伴随着激越的锣鼓声不断飞动,蜿蜒翻腾,当地群众用硝磺、火药、柴炭、铁屑等原料制成的火筒,里三层外三层随心所欲地对火龙进行燃放,喷薄四溅的火花,五颜六色,绚烂多姿,令人眼花缭乱,火龙在人群中,蜿蜒舞动、腾挪躲闪、上下翻滚,场面十分惊险、壮观。
鲁家村的鲁先生告诉记者,“烧火龙”是鲁家村传承了几百年的民俗活动,他是第十代传承人,烧火龙的寓意就是可以强身健体、弘扬中国的龙文化,同时也是一个祈福活动,代表来年风调雨顺。
鲁家村被称作陕南陕南民俗第一村,春节期间,游客在鲁家村不仅可以参与“烧火龙”祈福活动,还可以观赏民俗园区,体验农业基地,鲁家村还有陕南的特色美食,非常的热闹。
伴着烧火龙结束,地上的炮屑见证着一场狂欢。人们三三两两结伴而回,嬉笑声绕着这座休闲静逸的山城,诉说着安康人民对这一特有风俗活动的喜爱。
华商报记者 程斌 编辑 刘青 吴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