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哈尔滨市道里区爱建商圈内,汇丽广场A座,有一个霸气的日料店,敢称自己是无敌家。此处出场的,就是这家荷尔蒙气息爆棚的日料店,无敌家荷尔蒙日式烧肉酒场。
在会里广场内,ABCDE座我是有点傻傻的分不清楚,不过在几栋楼围成的圈内,有龙山汗蒸,葫芦娃老火锅,隐厨等等。所以,四处多寻么寻么,找几个坐标性的牌匾,就可以了。
来这里,除了正常的就餐以外,就是冲着这里的环境来的了。这家店人均消费在100-300这个区间,但如果点了它家高品质的酒水,那么人均达到1000都是有可能的。尽管人均消费不低,可是每天晚上都要等位。这既是对它家食品品质的认可,也是对环境的认可。毕竟,在餐馆就餐,也是要讲究舒心和放松的。
这家店在开业前的装修过程中,就对店内的整体构造进行了较大的改造。之所以这么确定,是因为这个位置,在这家店之前,经历了不同的项目。而每一次新店开业,我都来了,所以,我对这家门店的构造是相当清楚的。
我最喜欢改造后的区域,应该就是他家的小包房了,静谧而祥和。我从来没有想过,这里怎么可能还有空间能隔出一个包房,可是它家做到了,而且还很完美,瞬间让我喜欢上了这里。
这间包房最多可以同时容纳15人左右,据说有一伙人打破了这间小包房的就餐人数,达到了创纪录的20人。我真的想知道他们是怎么做到的,同时也说明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
整体纯木质的装修风格,特别有一种深夜食堂的感觉。晚上加班完毕,来到这里,喝上一杯清酒,吃上一口海胆,放下内心的包袱,卸掉身上的伪装,还原生活的本来面目,一切也都可以那样的美好!
店名的后缀叫做日式烧肉,那不言而喻,店内肯定是以烤肉为主。但是也不得不说,肉质的新鲜程度,以及肉本身的品质,是90%的餐饮店可望而不可及的。对于95%的专营烧烤店来说,这种水准,就如同它们与它之间,存在一条深深地鸿沟而无法逾越。
『烤肉类』
【一品牛小排】
薄厚均匀的肉片,清晰的纹理,完美的肥瘦比例,无一不是为挑剔的食客准备的。肉的新鲜程度一览无余,保证吃的安心+放心,同时也保证了鲜嫩的口感。桌子上配备了三种蘸料,但其实与此肉最相配的,只是普通的玫瑰盐与黑胡椒,是追求味蕾极致体验的最完美的组合。所以,那三蝶蘸料,就略显多余,不过也体现了店家的用心,保证了食客的选择多样性。
【精品雪花西冷】
这一条纤细完美的西冷牛排,仅仅看它的表面就已让人垂涎欲滴,同样,它的纹路也特别的清晰。店内所有的肉品,肥瘦比例高度统一,店家对于食材的极致追求,也满足了食客的极致体验。肉质鲜嫩而不失水份,经过了炭火的粹考,却依然不失嫩爽的口感,7-8成熟的成品,还原食材本身的品质。
【牛舌三点盛】
我喜欢这里,并不仅仅是因为这里环境好,也不仅仅是因为食材的品质好,更是因为,对于食客体验的完美追求。对摆盘的精雕细琢,仅少数餐饮店才可与其匹敌;对摆盘的效果呈现,也完全可以用满分来诠释。他们做的不是超越,而仅仅是做好自己。从此也可看出,他们对待食品的用心与敬畏。
【味噌牛膈肌】
这是店家新近研发的一款新品,店家对于味道的追求也是让我佩服的另一个点,总是想把最好的一面呈现给所有的人。现在,突然觉得,舌头才是这个世界上最幸福的器官,而舌尖,是这个世界上最幸福的部位。
店家将切好的肉放入盛器内进行味道的腌制,经过炭烤之后可以直接食入。如果再过多的用蘸料来修饰,会破坏已经腌好的味道。至于味道如何,建议亲自尝试一下,我能保证的是,你绝不会后悔~!
『刺身类』
说完了烤肉,还是得说回日料的本源,毕竟这是一家日料店,刺身怎么可能少的了呢。如果没有刺身,那这家店岂不是太不正经了。
【海胆刺身】
我在海胆这件小东西身上破功,就是在它家。之前看《我的前半生》这部影视作品中,靳东所饰演的贺函,经常去一家叫“酱子”的日料店中吃海胆,我就对其引起了兴趣,只是每次看到他的模样,都难以想象,这有什么好吃的。虽说现在吃过了,也并不清楚好在哪,但貌似我慢慢清楚,这个东西营养价值还是蛮高的。所以,别看外观不起眼,但还真不能小瞧他。
店家对海胆的处理还是蛮干净的,毕竟海胆处理起来很复杂,而且都是新鲜的海胆,没有异味,也不腥,味道也很清爽。配上芥末,也可以再来点海鲜酱油,深深地满足感随之而来。
【生蚝刺身】
生吃生蚝这件事我只在电视的纪录片中看到过,内心对于这件事情还是极度排斥的,毕竟吃惯了烤过的,对于未接触过的生食还是有一定的抵触情绪。尽管我经过电视的教育,生吃是完全可以的,但内心还是有排斥感的,好在店家处理的很用心,没有杂质,没有腥味,也没有垃圾。头一次吃,会感受到口感极度嫩滑,有一种无法驾驭的感觉。
【七品刺身】
七品刺身,是由七种不同的食材组合而成。三文鱼、甜虾、合成生鱼片……具体还有哪些还真说不上来,请原谅我这么一个伪日料迷。不过食材口感鲜嫩、细腻,保你爱不释口。
『寿司类』
【三文鱼炙烧手握】
三文鱼身上的小黑点,是源于喷枪烤制而成,急速烤制锁住了刺身内部的水份,保证了刺身的口感。
【蟹子军舰】
整齐划一的队列,鲜明的旗帜,统一的装束,无一不在体现着这支“军队”的优良传统。外观与口感的高度契合,灵魂与内在的完美统一,清新的外表下,具有嫩爽的口感。但要记得尽快吃哦,时间长了,口感会受影响。
【无敌家寿司卷】
这是他家最受欢迎、也是最受尊崇的一道寿司卷,金枪鱼、肉蟹籽、牛油果、沙拉酱,这四者的完美结合,就是你爱不释口的唯一理由。
『关东料理』
【炒和牛肠】
我能说我一直以为只是普通的牛肉吗?根本就没有发觉,这是牛肠。要不是身边朋友说起,真的一点感觉都没有。
味道很鲜美,口感嫩滑,汤汁的味道完美的渗入进了牛肠内,建议感兴趣的朋友一定要尝试下~
【武士沙拉】
所谓武士,即真的勇士。包括我在内的很多人,对于吃生肉还是有一定的抵触情绪的,这种抵触情绪并不是天生的,而是后期培养的。经历了一代代人的劝告,不要吃生肉,生肉如何如何不好,自然而然,我们对待生肉有一种天然的排斥。而我们在影视作品中常见的一个特种兵培训桥段,就是吃生肉。其实,将高品质的生肉当成刺身来吃,也是未尝不可的,对于肉类的等级,我也并不是十分清楚,但对于这家店内食材的品质,我还是放心的。不过吃掉它需要抛弃之前所有的偏见,但却会让你体验到不一样的口感。
它的扮相看起来还不错,如同小鸟钻数林一般。将生肉刺身与蔬菜合在一起放入口中,挑战自己未曾尝试过的体验。其实,这一道菜在南方已经很普遍了,只是在东北,人们还需要一定的适应期。
【蟹肉鲜奶】
这道菜做的很绝,完全可以当甜品来吃。看着不起眼,但做起来真得很费功夫,也需要细心和耐心,算是很精致的一道餐品,满足感油然而生。
【鳗鱼莆田烧】
鳗鱼做的很精致,味道也很好,肉质鲜嫩而细腻,配上微甜的莆烧汁,可以中和一些肉质本身的味道。
鱼肉表面金黄微焦,锁住了鱼肉内的水份,保证了极佳的口感。
【安康鱼锅】
汤汁味道清香鲜美,喝过后口齿留香,那淡淡的清香,却可以让人久久回味。煲汤的手艺一流,不知道后厨人员是不是具有上海人的遗传基因,自从离开上海后,再也没有喝过让人回味的鲜汤了。于我而言,汤中有什么食材不重要,味道最重要。
『饮品类』
他家的饮料可以用大而全来形容了。
这里仅仅只是一部分,更全的是在这里。
看到这里,女性朋友们应该都会爱不释口的,当然,这里面有一个特殊的味道,一般人无法接受。若有人想要挑战一下,也未尝不可。
它家的啤酒口感很醇香,味道浓郁,不上头,这一点我很喜欢~!
喜欢日料的小伙伴,可以来尝试下~
>★ 38.8元抵188元全场通用代金券 ★
*周五、周六不可用!
【代金券内容】
★ 188元代金券*1
(全场通用;菜品、锅底、饮料通用;不兑现、不找零;具体菜品详情详询商家)
现价: 38.8元
(门市价: 188元 )
每桌每次至多可使用1张代金券(本券锅底必点)
来源:魔都团购公众号
文:闫晓雨
灾难有时就像一面镜子,人性在它面前一览无余。
这段时间我们眼前的世界以一种超乎想象的速度在分裂、模糊,一个月,漫长的像冰冻的湖面。
每天早上醒来看着外面的阳光我都很恍惚。天气真好。难得这么好。谁都不能出去。院子里飞来飞去的总是同样两只喜鹊。和住在对楼的邻居隔空相望,男子喜欢靠在窗边抽烟,一支接一支,寂静空旷的小区偶尔卷来他的咳嗽声。
朋友圈里是各式各样的凉皮和电饭煲蒸蛋糕。疫情期间,仿佛把所有人的做饭天赋都逼出来了。
人类的悲欢或者并不相通,但人类的味觉却殊途同归。
对于记忆里的味道,来势汹汹,不由激荡起我们对于烟火人间的向往。
< class="pgc-img">>尤其是在这样封闭的状态里更是散射开来。想起美国美食家费雪的笔下的《美食家的字母表》,「不止一个从战时的监狱里逃出来的人曾经对我提到过,一堆饥肠辘辘的人如果不停地谈论记忆中的美食,就会得到一种奇异的平静与安宁。
他们一直在低声诉说,在监狱里,在四面都是围墙的小院子里,诉说着他们的姊妹曾经为他们烹制的馅饼,或是提华纳的多梅尼科做的非法鹌鹑,还有战前在米兰的“Boeucc”餐厅吃过的意大利面。他们吞咽着监狱里的马戈蒂面包以及像白开水一样淡而无味的汤,几乎感觉不到痛苦了,他们精神上的胃口已经被一种温暖和浓郁的味道所淹没。」我想现在的我大概理解了。
一个月之前。
新远带我去西单吃传说中的「约饭街」,两层基本上都是卖小吃的,年轻人很多,我们两个人手里提着满满当当的食物挤在人群里,她还威胁我,“不许剩饭哦。”还记得那天在分开之前,我们说好,等回北京还要再来吃一次。列在“待吃清单”上的店铺还很多。
这段时间,小区封了,每天吃家里的饭,虽然也好吃——但架不住花花世界的诱惑啊。
有几天晚上刷到以前拍的美食照片会饿到失眠。
火锅、烧烤、麻小、大盘鸡、日料、广东的点心、川菜里一口下去就提神醒脑的剁椒鱼头……以前觉得随随便便就能吃到的东西,现在都变得遥不可及。
< class="pgc-img">>我现在最大的心愿。
就是等疫情结束,我想带喜欢的人去把喜欢的馆子都吃一遍。
我从过往自己亲身吃过的餐厅里,挑出了50家来和大家分享。因为时效更新的问题并不能保证所有饭馆都在正常营业,建议大家在去之前,重新上大众点评搜索一下具体位置和营业时间。(仅代表个人口味,排名不分先后)
01 白房子火车餐厅
双井.百子湾苹果社区南区北门对面
< class="pgc-img">>这是一列开往春天的列车
上面承载着花朵、音乐和会跳舞的土豆
带我来的朋友说
这是特意为你找的“专门吃土豆的地方”
嘘
别被别人发现
我其实是土豆侠的秘密喔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02 种春风
朝阳区光华北一街底商8-20
< class="pgc-img">>我不喜欢用“小清新”两个字来形容她
因为她极具反差
青葱的门面,浓郁的汤汁
每个菜品我都叫不上名字
可都像你一样,令我着迷
03 囍凤楼
大望路温特莱中心
< class="pgc-img">>来这里吃饭,像是看电影
记得要穿旗袍
《一代宗师》
《花样年华》
《旺角卡门》
花胶鸡里翻滚过的滋味,叫江湖
还有白糖糕的尘埃落定
04 富翁餐厅
三里屯太古里北区地下一层
每一个心怀暴富梦想的人,都应该去的餐厅。
05 算法Algorithm
工体北路1-1号
< class="pgc-img">>有人形容算法是“无国界风格的餐厅”
这里以城市命名的菜单会定期更换
没有风格
恰恰就是他们的风格吧
06 纯情商店街
慈云寺力原里北街2号院金地名京商业街2层209
< class="pgc-img">>一家成年人和孩子都可以来的「创意居酒屋」
工作日的夜晚喊上三五好友一起来
下饭,也出片
< class="pgc-img">>
07 望春食阁
景山东街三眼井胡同丙68号
< class="pgc-img">>春天来了,在和大家捉迷藏
这里没有门牌
但该来的人总会来
08 北27号
三里屯那里花园一层北侧
< class="pgc-img">>一碗牛奶鸡蛋醪糟,是我心里的白月光。
09 熊本食堂
交道口东大街101号
< class="pgc-img">>“鳗鱼饭是日本夏天的风物诗”
选材需挑肥美之鱼,火候需差人专门盯着
其中鳗鱼皮是最关键的部位
烤到渗出油来表皮微焦的状态最佳
若是能听到脂肪层被烤得哧溜溜的轻微爆响声时,口水都能流出来
熊本家的鳗鱼饭
表皮香脆,酱汁浓郁
埋伏在白芝麻下的腹肉质地紧致有弹性
每每吃到就冒出“活着真好”的念头啊
10 海鸥食堂
育群胡同26号院对面
< class="pgc-img">>我第一次来海鸥食堂的时候,得知这家的名字
取自一部同名日本电影《海鸥食堂》
取景在芬兰
北欧天然性冷淡风配上日系小清新冲撞出的画面
让人感受到灰烬深处的一种暖洋洋
而两位可爱的店主把这种“暖洋洋”放进了食物里
土豆泥做成的披萨底
足以覆盖所有惆怅
像我这种重度选择恐惧症的天秤座,还可以点双拼的口味哦
< class="pgc-img">>11 席上喳喳
东城区西兴隆街108号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若你喜欢怪人,其实我很美
一杯撒着辣椒的饮料
是解腻的好去处
12 海底捞火锅
这个就不用放地址啦
< class="pgc-img">>真的超怀念大半夜去吃24小时海底捞的时候啊!!!
13 哈尼个旧
鼓楼东大街钟楼湾胡同48号
< class="pgc-img">>藏在钟鼓楼后面的云南菜
烤罗非鱼、个旧豆腐、小锅米线
还有软糯陷进人心的老奶洋芋
随便点,
都不会出错
14 半山腰
侨福芳草地c座
< class="pgc-img">>我喜欢吃“酸甜”“酸辣”“酸甜辣”口的食物
这里的“酸汤虾”
简直就是味蕾的完美情人
< class="pgc-img">>
15 小云南
东黄城根北街28号(美术馆店)
< class="pgc-img">>云南人和外地人都爱吃的云南菜
16 葫芦娃火锅
三里屯;蓝色港湾;双井,均可
< class="pgc-img">>你有你的华山论剑,我有我的笑傲江湖
我们偶尔碰杯说心事
偶尔,埋头苦吃
将千言万语都熬成一锅入了滋味的动态回忆录
想到日本有句告白语是:今晚月色很美
其实吃火锅又何尝不是这个逻辑呢
嘿,我们去吃火锅吧
(潜台词是:嘿,我看你顺眼,才想和你一起吃火锅。)
< class="pgc-img">>他家必点的是番茄锅哦!!!
17 米店
东四九条88号共享际楼内
< class="pgc-img">>提到米店
大家都会想起张玮玮唱的那首《米店》吧。
此米店非彼米店
最早是因为老板叫米糕
天长地久,就把“米糕的店”叫成了米店
18 尼岔
前门,杨梅竹斜街133号
< class="pgc-img">>尼岔在湖北话里,就是“你好”的意思
这是一家土家族菜
我最喜欢的是那道三色肉末茄子
19 壹同 · 乐宴创意湖北菜
东单东石槽胡同31号
< class="pgc-img">>没什么过不去的,
它过去,
我们就过来了。
20 百米粒
东四二条
< class="pgc-img">>一粒米大如须弥山。
即便我们不是任何宗教信徒
也该对自然与食物充满敬意
21 炒豆合作社
东四九条63号
没有什么是一顿烧烤解决不了的,如果有,那就是两顿。
22 汤厨
五道营胡同29号
< class="pgc-img">>开在五道营胡同,再好吃的东西都显得不出挑了
要说特别
汤厨很适合一人食
你的孤独、你的忐忑、你的言不由衷
你的衰败、你的无望、你的不知所措
都能在这热气腾腾的锅里被消化掉
再拿勺子喝几口汤,咕嘟下肚,整个身子都暖了过来
虽然不能抵御一世风寒,但我们正是依靠着生命中那些零星的慰藉
才能支撑着自己继续往下走呀
23 四喜小胖火锅
五道营胡同29号(紧挨汤厨,院内)
幸福感的另外一个名字叫,饱腹感。
24 家范儿
< class="pgc-img">>与食物赤裸相对的日子
人亦会学会诚实面对自己
25 藏红花
五道营胡同64号
五道营胡同里经久不衰的老店
如同陪伴长久的恋人
说不清哪里好,但就是谁都代替不了
26 月亮弯弯
东四六条16号
“正宗”两个字被用烂了
我更愿意形容它是一家质朴的新疆菜
里面的小姐姐们眉眼弯弯
倒是映衬得起店名
一道素抓饭,胡@萝丝滑过喉咙是童年的味道
27 四季民福
近故宫东华门
< class="pgc-img">>北京菜值得推荐的太多了
四季民福也不是什么稀罕的吃食去处
我钟意的是故宫东华门外的那家,可以坐在护城河旁
庞云日暮,水波潋滟
点份烤鸭,配上炸酱面,再来一碗康熙爷最爱吃的杏仁酪
除此之外,
四季民福的服务也很贴心,
夏天会送上免费冰镇的葡萄,冬天留着性温的龙眼给大家暖身子
< class="pgc-img">>
28 荣福记
宝钞胡同内
< class="pgc-img">>时常惦记,偶尔见面,从未忘怀
常常有人抱怨在北京吃不到地道的广东小吃
地道不地道,我也不知道
但好吃
是真的好吃啊
29 MaiFresh麦新鲜
北锣鼓巷
< class="pgc-img">>适合情侣约会的好去吃
小院,老树,美酒
菜品会随着季节更换
海鲜沙拉、法式奶油蘑菇汤、菲力小牛排
是一直以来口碑都比较好的菜
30 张妈妈川菜馆
五交道口南大街76
亲切的如同巷子里邻居家飘来的饭香
31 tomacado花厨
三里屯,朝阳大悦城,王府井,均有
< class="pgc-img">>花厨的存在,是现代人仪式感的代表
这是一家“全是花的饭店”,也是一家“可以吃的花店”
在这里
花朵不再是点缀的装饰和单薄的概念,而是真正融入了菜品设计
适合约会、聚餐和过生日
但个人来说并不日常下饭
32 老张拉面
青年路-朝阳大悦城斜对面
< class="pgc-img">>活在我身边的“深夜食堂”
33 雁舍
光华路4号东方梅地亚中心a座201
大眼归巢,游子回家
一碗泡饭是风雪夜归人的暖胃菜
34@隐厨
通盈中心4层
< class="pgc-img">>“大隐隐于市”,如是而已
(不能吃辣的小伙伴慎点
35 大德酒厂
好运街,朝阳公园路1-7号
< class="pgc-img">>上次来陪朋友过生日
无意中喜欢上的一家日料店
那天晚上
我还中了一张彩票哦
不愧开在好运街上
36 原食日记
世贸天阶北区四层
< class="pgc-img">>食之本味,为了让更多人尝到食物本来的味道
有那么一群人
他们在远离闹市的怀柔建了个自己的绿色农场
动手种菜,养鸡养鱼
后来就把整个农场的食材都搬到了饭店里
我最喜欢它家的三件套:
海胆石锅豆腐、酥皮茄子和大虾白菜
37 SUSU
东四,近隆福寺
< class="pgc-img">>还没有去过越南,没有体会过《情人》笔下的西贡
但很想带喜欢的人来吃susu
体会一下那种酸酸甜甜的感觉
38 铁粉
东四北大街373号
< class="pgc-img">>是全北京我吃过第二好吃的“冬阴功汤”了
第一是谁?
抱歉,我忘了那家店的名字
39 老吉堂上海私房菜
工体南路15号
< class="pgc-img">>说是私房,其实每每来都人满为患
招牌菜有很多
但我惦记的只是那一道「心太软」
红枣去核,在中间切出一个小豁口,然后夹着糯米
< class="pgc-img">>莫名的叫人想起来生活中
那些看起来凶巴巴、皱眉头的女孩子,其实内心最柔软啦
40 随心小姐-明厨房
三里屯盈科中心地下一层
< class="pgc-img">>一家少女风炸裂的店铺。
所有颠簸的心愿都在这里找到光亮。
41 STA FOOD无双面馆
三里屯soho3号商场b1-307
< class="pgc-img">>年轻的态度,从来不止于装酷
这家店从老板到服务员都弥漫出一股自我意识极强的感觉
不太会迎合客人
带有花臂的小哥哥,笑起来很温柔
豪华油泼面是无双的一个大招,西北的飒爽穿过食道抵达温润的肠胃里,说不出的满足感
劲道的面条配上佐料,龙虾、糖心蛋、肥牛、蔬菜、鱼丸、杂粮锅巴碎,
是味觉颠覆的喜宴
42 失重旋转餐厅
蓝色港湾一层湖畔美食街
< class="pgc-img">>某音上的热门推荐,吃个新鲜
汉堡是真的还不错
(但我更喜欢我家安格斯hh
43 星怡会
各大商圈
< class="pgc-img">>热门商圈必备的新加坡餐厅
逛街
不知道吃什么的时候就去他家吧
44 日和美炉
< class="pgc-img">>唯有美与食物不可辜负
竟然找不到什么词来做推荐了哈哈哈
索性给大家介绍一个秘方吧
在麻酱蘸料里倒入冰激凌
配火锅炒鸡好吃!
45 南街北巷家里饭
石佛营路十里堡1号院105
只要「一家人」在一起,吃什么饭都是香的
46 四楼书房
百子湾路后现代城4号楼b座406
< class="pgc-img">>乍一看以为是家民宿,听名字却像书店
其实是家餐厅
菜的味道我已经忘记了,但还记得
店里那只大金毛抬起头时眼里的温柔目光
47 渔芙南
< class="pgc-img">>渔芙南,很下饭
48 小春日和
近北新桥地铁,胡大背后
< class="pgc-img">>北新桥附近有家日料店名曰“小春日和”
后来我才知道所谓的小春日和,并不是指春天
而是用来形容晚秋11月中旬到12月上旬初冬的这段日子,天清气朗,和煦养人是牛油果般柔顺
仰着头晒太阳发呆的好时节
和着豚骨面的香气
愿每个人的生命中,都会有一段小春日和般的透亮景象
49 菀
五道营胡同入口处
< class="pgc-img">>我对粉其实没什么偏爱
但东南亚口味的米粉,总是让我想到李安那部《饮食男女》
里面有句台词
“很奇怪,我好像没有什么童年记忆,除非我把它们都煮出来。”
煮出来的食物,总是离人心更近一点
50 传媒大学食堂的锅盔与花甲粉
< class="pgc-img">>有段时间我在传媒大学进修影视项目类课程
最迷恋的就是西街的各种小摊
后来西街被拆
我也很少去上课了
以为再也吃不到那些小吃了
再后来知道它们都被搬进传媒大学的食堂了!
特别开心,偶尔还会拉着伍月跑去蹭饭。
< class="pgc-img">>食物是鼓舞人心最质朴的力量。
现在回想起那些日子,我都觉得特别幸福。人大概就是这样。身处其中,反倒很难全情投入。被迫抽离,后知后觉,才学会打捞生活中那些细碎的平凡的看似不起眼的温暖琐事。
某种程度上来看,灾难也是一种过滤。
过滤掉我们的自以为是,过滤掉我们的浮躁,过滤掉我们对人对事不真诚、敷衍的那一面。唤醒对生命本来的那份敬畏心。
前几天看到微博上有个段子说:“如果知道会发生这么多猝不及防的事情,我最后一次出门逛街,绝对不会只喝一杯奶茶那么简单。”玩笑归玩笑,却说出了很多人的心里话,所以等这次疫情结束,大家都别等了。
想吃什么就去买,想见谁就去见,那些藏在心里的愿望,都尽可能去努力实现吧。
作者简介:
闫晓雨,90后灵气作家,陪你成长、陪你爱的树洞在这里。
微博@闫晓雨Esse
微信公众号:小镇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