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其来的疫情给中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经营带来沉重打击。中小企业如何度过“至暗时刻”,成为国民经济复苏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为了给中小企业减负,帮助他们渡过难关,中央到地方相继出台政策,减免房租、延期纳税、缓缴社保、返还失业保险、降低融资成本……
根据新华社报道,5月6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听取支持复工复产和助企纾困政策措施落实情况汇报。会议推出和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加大稳企业保就业力度。其中“允许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延缓缴纳所得税”成为三项会议要求之一,备受瞩目。
5月7日,中国中小企业商业协会特邀副会长夏赶秋接受红星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这一系列政策确实能够对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起到很大的帮助,缓解资金困难。他希望,全社会应该形成更加重视小微企业的氛围。
而企业经营者们则在期盼政策扶持之外,市场能够尽快复苏,消费者信心能尽快恢复。
漫画:中小企业扶持政策下半年将出台 图据ICphoto
税务从业者:
延缓缴纳所得税,意在放宽延期缴纳税款的审批
5月7日下午,红星新闻记者向北京市税务服务热线工作人员咨询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延缓缴纳所得税的相关事宜。工作人员表示,目前还在等待具体文件下发。
一位税务系统资深从业者告诉红星新闻记者,在平时也有延期缴纳税款业务,经营困难的企业可以提出申请,省一级的税务局批准就可以延期3个月缴纳税款,但审批比较严格。所以在过去,很少有企业申请所得税延期缴纳税款。疫情期间,申请延期缴纳的企业有所增加,其中不乏小微企业。据其分析,昨天(5月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的新要求,其实意在放宽延期缴纳税款的审批,帮助企业增加现金流,这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企业渡过难关。但这或许还会有文件或者细则进一步指导落实。
5月6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还提到,“延长支持疫情防控保供相关税费政策实施期限。对纳税人提供公共交通运输服务、生活服务及为居民提供必需生活物资快递收派服务收入,延长免征增值税时间。”
这名从业者告诉红星新闻者,企业增值税是一个主要税种,对疫情相关的运输服务业和生活服务业企业增值税的减免其实也是为了缓解企业压力,让企业在疫情防控和生活服务上发挥更大作用。
这名从业者称,企业增值税有多种缴纳期限的规定,但是执行过程中一般按照小规模纳税人按季度申报,一般纳税人按月申报。昨天,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到的,对于疫情相关的交通运输服务、生活服务行业的增值税免征,此前已经有了文件要求。此前的要求是从今年1月1日开始免征增值税,但截止日期依疫情形势而定。这次再提延长免征时间,其实也是为了企业更好助力疫情防控。
企业经营者:
政策扶持之外,盼望市场尽快复苏
根据2019年“小微企业”的标准,企业资产总额5000万元以下、从业人数300人以下、应纳税所得额300万元以下。武汉大豪餐饮有限公司是一家典型的“小微企业”。
该公司一位负责人告诉红星新闻记者,大豪餐饮有限公司是一家台商企业,公司在武汉经营连锁餐厅。疫情发生以后,餐饮企业受到重创,直到现在企业经营还是很惨淡。此前为了扶持企业发展,武汉市政府、台联等部门会在微信群里及时发布各类优惠政策。
他也关注到了此前房租减免的政策,还有这次延缓所得税缴纳的政策。他认为,目前更有效的措施还是进一步控制疫情,尽快恢复消费者信心。他提到:“作为餐饮企业,最重要的还是人流量,现在武汉还是存在一些限制,顾客消费也存在顾虑。过去线下门店消费为主,线上消费为辅。现在正好相反,线上消费成了大头。如果市场不能恢复,消费者还是没有信心,经营下去还是很困难。”
北京一位小型文化企业的负责人告诉红星新闻记者,过去公司承接一些企业的广告业务。作为一家小型企业,客户比较固定。今年受疫情影响,很多企业停产停工,客户不愿意做更多品牌的投入,他自己的公司也面临亏损。他关注到了国务院对小微企业税收延缓缴纳的要求。他希望,税收政策的优惠能在未来有一定的延续性。
对于此前相关部门提出的一些贷款优惠政策,他认为,现在国家愿意在贷款方面帮助企业当然很好。对于企业来说,目前面临的是没有订单,没有市场的问题。这个时候贷款扩大生产对于一些企业有用,“希望政府能够引导市场进一步复苏。”他说。
专家看法:
必须进一步落实落细支持小微企业的各项政策
“更重要的是需要全社会营造一种重视小微企业的氛围。”中国中小商业企业协会特邀副会长夏赶秋告诉红星新闻记者,这一系列政策确实能够对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起到很大的帮助,缓解资金困难。但全社会也应该形成一种重视、支持、关注小微企业的氛围。
疫情爆发以后,他所在的协会做了多项调查问卷下发企业,了解企业经营困难。夏赶秋说,企业协会在这中间应该发挥作用,作为连同企业与政府的桥梁,为小微企业做好帮助、咨询和服务。
中国社会科学院上海研究院研究员、上海统计学会副会长陈新光告诉红星新闻记者,新冠疫情对中国经济产生了巨大影响,特别是小微企业由于抗风险弱而受到冲击更大。各地各部门围绕推进政策复工复产和助企纾困,精准有力。根据4月份“经济日报—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小微企业运行指数”显示:较3月份上升1.1个点至43.6,延续了3月份的上升态势,反映了小微经济延续复苏势头,向好趋势也愈发明显。
陈新光提到,相较大型企业,中小微企业复工率仍然较低。小微企业还面临着国内需求仍然不足的问题。要让小微企业得到更多实惠,稳定就业岗位,减轻疫情对农民工在内的劳动者就业和收入的影响,保障基本民生。就必须进一步落实落细国家和各地已出台的支持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纾困发展各项政策。还要进一步做好三项工作,一是通过促进消费推动小微企业。目前各地政府纷纷出台了消费券政策,作为政府面临的一大任务;二是通过优化平台渠道支持小微经济。通过技术手段如“互联网+”平台拉动教育、餐饮、文娱等行业发展,各地政府的领导参加直播,推销产品;三是维持小微企业税费减免政策。当前针对小微企业的减免增值税、缓交社保费公积金等政策对稳就业和维持企业运营至关重要。
红星新闻记者 赵倩 吴阳
编辑 官莉
(红星新闻V6.8全新上线,欢迎下载)
北冰洋到冰峰,老牌国产汽水有望在资本市场一较高下。对老字号品牌来讲,登陆资本市场可以获得资金等方面的支持,推进全国化布局。
由于自身承载着当地人的童年记忆,在营销过程中,情怀是老牌国产汽水的“利器”。情怀固然是促使消费者选择的营销点,但能否稳定消费者忠诚度,则看企业的创新力度。2021年,或许会成为国产饮料品牌的创新大年。
进军资本市场
作为陕西的代表性饮料品牌,冰峰迈出上市关键一步。陕西证监局官网显示,西安冰峰饮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冰峰饮料”)已与华创证券签署上市辅导协议,拟在深交所中小板挂牌上市,预计于2021年5月31日前递交IPO申请材料。
根据辅导申请报告信息,冰峰饮料拟通过本次IPO募集不低于4.6亿元资金,具体募投项目及资金使用仍在筹划当中。数据显示,2017年至2019年,冰峰饮料的营业收入分别为2.51亿元、2.84亿元和3.02亿元;净利润则分别为5731万元、6752万元和8144万元。
在冰峰饮料谋求上市的同时,北京区域的汽水品牌北冰洋,也在依据母公司安排,正处于注入上市公司的进程中。
作为老品牌成功“复活”的典范,北冰洋近年来被越来越多消费者熟知。2020年11月24日晚间,北京大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正在筹划以发行股份的方式购买控股股东北京一轻控股有限责任公司持有的北京一轻资产经营管理有限公司100%股权。而一轻控股拟注入的资产中,就包括“北冰洋”品牌系列饮料产品。
业内人士认为,北京市新一轮地方国资国企改革进入落地冲刺期,本次大豪科技参与的资产重组正是基于这一背景。作为北京地方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大豪科技无疑将承担更大责任。对于北冰洋来讲,曲线上市或许是一个发展契机。
主打情怀牌
无论是冰峰饮料,还是北冰洋,在当地人的眼中,都是小时候的味道。因此,这些品牌在销售过程中,“情怀牌”成为吸引消费者的利器。
对西安人来说,冰峰是带着几代人情感的本土品牌,已经有超过60年的历史。冰峰饮料官网资料显示,1984年,冰峰全年销量破千万。当时,在西安市莲湖区南小巷55号的西安市食品厂门口,等着接货的个体商贩能排出巷子口。全员倒班维持4条生产线24小时连轴转,依然供不应求。
对于北京人来讲,北冰洋属于难以忘怀的童年记忆之一,但这一记忆曾在上世纪90年代戛然而止。1994年,在招商引资浪潮中,北冰洋食品公司与百事公司合作成立4家合资公司,汽水产品被分配至其中一家。之后不久,合资公司宣布倒闭,北冰洋汽水停产。2010年,一轻集团批准北冰洋成立公司,注册资金3000万元。2011年9月,蛰伏十余年后,北冰洋汽水重返市场。
基于如此背景,在复出或者销售期间,老牌国产汽水的营销路线一直围绕在情怀这一端。在上个世纪,国产汽水一度成为人们推崇的品牌,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的代表产品。例如,北京有北冰洋汽水、天津有山海关汽水、重庆有天府可乐、武汉有和利汽水等。这类产品有一个共同点,在当地知名度较高,销售情况良好,但尚未进行全国化布局。
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表示,国产汽水所面临的困难较多,如体量小、利润低、综合实力差、抗风险能力不足等,而且品牌缺少真正的护城河。因此,要去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最快的方法就是利用资本端,比如进行IPO。“不难看出,在过去四年中,很多食品企业扎堆上市,目的也是在短时间内去降低风险,增加自身实力。”
创新能力需提升
无论哪一款产品,与时俱进才能不被时代抛弃。汽水产品也是一样,紧紧抓住消费者需求,才会有更多可能性。国产品牌中,元气森林从默默无闻到众人皆知,路径有迹可循,创新可谓其发展的主动力。
香颂资本执行董事沈萌表示,国产汽水老字号品牌要做的更多是创新而不是怀旧,因为没有任何商品能仅靠怀旧获得市场认同。从消费者结构来看,年轻人越来越多、年纪大的越来越少,主打怀旧就意味着要去紧贴越来越少的群体。怀旧只能是一时的营销噱头,而品牌自身所代表的文化和价值才是汽水企业应该考虑的重点。
在国内市场,元气森林的出现,带动了无糖饮料的发展,虽然可口可乐、百事可乐等品牌多年前就已推出无糖产品,但是依然不如元气森林为饮料市场添的一把火。品牌随着时代气质的更迭而升级是长青之道。当品牌的认知落在时代后面,就必须升级。元气森林出现后,许多品牌开始重视并推出无糖新产品。2020年11月底,北冰洋在85周年新品发布会上一口气推出13款新品,其中也包括一款低糖汽水。
冰峰饮料近几年也开始推陈出新。按照冰峰饮料官网信息,2015年,冰峰酸梅汤冰峰汽水植物饮品上市;2016年,冰峰果果玻璃瓶装上市;2018年,摩登罐装上市;2020年,冰峰茯茶、一气阿橙、低糖酸梅汤摩登罐上市。
在中国饮料市场,碳酸饮料依然拥有较大份额。农夫山泉招股书显示,按零售额计算,2014年-2019年,中国软饮料市场规模的复合年增长率为5.9%。同时,伴随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居民消费水平的不断提升以及消费结构的升级,预计这一市场将继续保持5.9%的年复合增速,2024年市场规模将达到13230亿元。
沈萌建议,未来老字号汽水品牌的创新除了产品口味和体验之外,主要在于营销。可口可乐至今没有人认为它老,核心在于将产品与年轻人通过品牌内涵文化牢牢绑在一起。老字号汽水品牌在全国化进程中,创新是要排在首位的。
新京报记者 王子扬
编辑 李严 校对 薛京宁
来源:新京报
新网客户端北京1月28日电(记者左宇坤)饮料真是害人精,不喝饮料又不行!
谁能拒绝炎炎夏日里的一杯汽水,或是凛冽冬日里的一杯热饮呢?从饮料市场的长盛不衰不难看出,很多人还是拒绝不了这份舌尖上流动的诱惑。
人们对“肥宅快乐水”的难以割舍也让不少饮品试图在资本市场绽放第二春。最近,不少老牌饮品就扎堆打算上市。
“国产快乐水”卷土重来
去年年底,一则红星+北冰洋+义利要“打包”上市的消息传来,85岁高龄的北冰洋欲借壳大豪科技奔赴资本市场。
“在上市后得到资金支持,更有利于老品牌的体制创新和市场开发,从区域品牌走向全国品牌。”清华大学品牌营销研究院孙巍曾对媒体表示。
这个从街头巷尾小店发家、扎根于特定区域民众记忆中的老品牌,看似大踏步“追赶潮流”,其实是在拼命弥补“失去的那些年”。
在上世纪80、90年代,说到汽水之王,可乐、雪碧、芬达这些现在我们耳熟能详的汽水,在北冰洋面前,只能说“都是弟弟”。
北冰洋当年有多风光呢?在1983年的第一届春晚上,台下嘉宾的面前都摆着一瓶北冰洋。
有报道称,1985年至1988年三年时间里,一瓶一毛钱左右的北冰洋,创造了1亿元的产值,利润高达1300万元。在当时的生活水平下,称得上是名副其实的“国产汽水之王”。
“王位”的失去开始于1994年,中国企业掀起合资潮,北冰洋也和百事可乐合资。与此同时,还有包括沈阳八王寺、天津山海关、青岛崂山、武汉大桥、重庆天府可乐、广州亚运汽水在内的其他6家著名国产饮料厂,都走上了与可口可乐、百事可乐“联姻”的道路。
但没想到,本是希望借助外资扩大经营,学习管理、技术的国产汽水,却被坑了一道。两大巨头趁着合作展开“围猎”,进而制霸中国汽水市场。这一过程,后来被形容为“水淹七军”。
北冰洋也在合作开始不久后被“雪藏”,这一藏就是近15年。
2011年,北冰洋重出江湖,拿到北冰洋经营权的义利公司借助情怀踏上了“收复失地”的道路。有数据显示,仅在2018年,北冰洋的销售额就高达6亿元,一年卖出1200万箱。
“情怀路”也引来了“卖情怀”的质疑。主要表现在售价上,北冰洋330ml的易拉罐装汽水售价在5.5元左右,而480ml的瓶装汽水售价则为6元左右。反观同类产品中的头部品牌百事可乐、可口可乐,每瓶500毫升只卖3元左右。
或许,北冰洋的一句广告语早已道出了它们的底气——“你喝的只是汽水,我喝的是北冰洋”。
竞争火热的“国产汽水第一股”
如果说北冰洋的借壳上市还只属于纳入上市公司,那么在国产汽水品牌中,真正意义上冲击“国货汽水第一股”的,则是同为主打橙味汽水的西安老品牌冰峰。
当吃一份炸鸡、来一瓶肥宅水成为了不少年轻人的快乐套餐,那么凉皮、肉夹馍、再来一瓶冰峰,则组成了“三秦套餐”这一饮食文化符号。
不久前,陕西证监局消息显示,冰峰饮料拟在深交所中小板上市,预计于2021年5月31日前递交IPO申请材料,募集资金不低于4.6亿元。
要说冰峰在国产汽水中脱颖而出,这也不是第一次了。
在让国产品牌纷纷饮恨的“水淹七军”大战中,冰峰也曾与百事合资成立了公司。但让它逃过一劫的关键,是与百事多签了一则协议,禁止对方在西安生产玻璃瓶饮料。
这使得百事可乐在餐饮渠道只能销售易拉罐装,价格还比冰峰贵,最后不得不放弃西安市场。冰峰也因此成为了“水淹七军”大战中本土品牌难得的幸存者。
扛过“两乐”夹攻的冰峰,也依靠强大的经销网络和西安消费者认可,守住了阵地并赢回了市场。有市场调查显示,冰峰在西安市场的占有率约为80%。
虽然从全国来看,冰峰的营收规模不算突出,但其净利润率的表现则相当亮眼。
若把卖水生意算进来,去年上市的农夫山泉可谓国内软饮料届盈利能力最强的企业之一。根据农夫山泉披露的招股书,其在2019年的净利润率为20.6%。
而据陕西证监局备案公告,近三年,冰峰营收实现稳步增长,2019年营收进一步增长至3.02亿元,净利润0.81亿元。据此计算,冰峰2019年的净利润率高达26.82%,超过农夫山泉不少,其盈利能力可见一斑。
老牌汽水,能赢过新式茶饮吗?
除了汽水赛道打得火热,作为功能饮料市场“后浪”的东鹏饮料也传来了上市最新进展:1月21日晚间,证监会公告,东鹏饮料首发获得通过,这意味着资本市场将迎来“功能饮料第一股”。
众多饮料品牌纷纷向资本市场伸出触角,有券商人士认为,注册制有望进一步向主板和中小板拓展,A股上市门槛随之降低,这是包括汽水在内的国内企业上市良机。而国产饮品要想提高竞争力,也需要借力资本市场的融资和资源优势实现规模扩张,加固行业竞争壁垒。
但不可忽视的是,“喝什么”这个市场,早已发生了巨变。当下,以现调制的网红奶茶为代表的新式茶饮赛道正如火如荼,也获得了更多资本的青睐。
《2020年新式茶饮白皮书》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茶饮市场的总规模为4420亿元,其中新式茶饮市场规模预计到2020年底突破1000亿元。
反观碳酸饮料市场,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碳酸饮料市场规模为849.6亿元,2014-2019年的复合增长率仅约2%,行业发展逼近天花板。
与此同时,新式茶饮行业内品牌融资事件不断,奈雪的茶、喜茶以及蜜雪冰城等品牌频频传出融资消息;碳酸饮料行业内品牌在此方面则显得风平浪静。
面对新式茶饮这一资本市场“当红炸子鸡”,老牌汽水品牌们想靠“情怀牌”继续吸引资本市场就稍显乏力了。只有获取青春一代的欢心,才能永葆青春。在此情况下,“老家伙”们也在纷纷做出改变。
早在2017年,北冰洋就赶在无糖浪潮来临前推出花生核桃植物蛋白饮品“核桃恋”;2019年,北冰洋还一次性推出了13款新品,包括低糖低卡以及健康养生类产品。2020年,冰峰更是相继推出了冰峰茯茶、一气呵橙、低糖酸梅汤、摩登罐装等,紧扣消费热点。
“国产老牌汽水可以将更多的资金用于品牌年轻化和广告,另外提高产品研发水平,扩大竞争实力也是发展的关键。”香颂资本董事沈萌表示。
前有同行老对手虎视眈眈,后有新茶饮“后浪”跃跃欲试。饮品赛道还能出现下一个农夫山泉吗?
来源: 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