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当道!十款旺销特色小炒!
小炒仔兔
原料:
兔肉丁,红椒圈,芹菜段,香菜段,菜籽油,盐,生抽,味精,生粉,料酒,葱姜汁,花椒面,香油。
制法:
将兔肉丁加生抽、盐、味精、生粉、料酒、葱姜汁腌10分钟;锅入菜籽油烧热,下兔肉丁炒熟,加红椒圈、芹菜段、香菜段翻炒,加盐、生抽、花椒面、香油、味精调味,炒香即可。
小炒鹿肉
原料:
鹿肉400克 青红尖椒节60克 子姜片30克 香菜节20克 芹菜节20克 盐、料酒、辣鲜露、酱油、味精、生粉、色拉油各适量
制法:
1.把鹿肉改刀成片,纳盆后加盐、料酒和生粉一起码味上浆。
2.净锅放油烧至四成热时,下入鹿肉片滑熟后,倒出来沥油待用。
3.锅留底油,下青红尖椒节、子姜片先炒香,再倒入鹿肉片、香菜节和芹菜节,边炒边加盐、辣鲜露、酱油和味精,翻炒匀便出锅。
小炒黑山羊
原料:
黑山羊肉250克,香菜梗、鲜小米椒各50克,荷叶饼12个。
调料:
姜、蒜片各10克,味达美酱油20克,豉油汁12克,老抽6克,味精5克,鸡粉8克,胡椒粉4克,色拉油100克。
制作:
1.黑山羊肉切片,加味达美酱油、豉油汁、老抽拌匀;香菜切段。
2.净锅下色拉油,烧至七成热,下黑山羊肉,大火煸干水分,入鲜小米椒、姜、蒜片炒香,调入味精、鸡粉、胡椒粉,下香菜梗翻炒出锅,配蒸热的荷叶饼上桌即可。
葡式小炒皇
原料:
大连鲜鲍6只,广西黄瓜皮100克,酸藕带100克,猪颈肉75克,彩椒50克,甜蜜豆75克。
做法:
1.将鲜鲍处理干净,用卡夫奇妙酱、芝士将鲍鱼焗好。
2.将黄瓜皮及酸藕带打开包装,飞水后将其炒干水份。
3.将猪颈肉切丁,入味,煎至金黄色。
4.将彩椒丁、甜蜜豆煸炒入味。
5.起锅爆炒料头,按顺序将原料落味爆炒、勾芡,即可装盘,再将焗好的葡式鲜鲍伴边即可。
技巧:
鲜鲍入味及焗时的火候(250度左右,焗5一8分钟)。
小炒鸡块
这是一道“可以看的菜”,用鸟笼做盛器,更有趣味;在做法上,此菜由歌乐山辣子鸡改良,将干红辣椒变为大量鲜椒和花椒,使二者的香气充分渗入鸡肉,吃起来香麻过瘾。
批量预制:
1、仔鸡5只宰杀治净(每只重约850克),将肉切成蚕豆大小的块,加葱、姜、盐、料酒、胡椒粉拌匀腌制15分钟,分批下入八成热油炸至干香,捞出沥油;藕丁4000克拉油备用。
2、炒锅滑透留底油,下入干青花椒400克、葱节、姜片各100克小火炒出香味,放入青小米辣2000克(纵向一分为二)、鸡块、藕丁、盐40克一同煸炒至辣椒表皮发白、起皱,起锅装入竹篦子中。此时辣椒和花椒的香气已全部融入鸡肉里。
走菜流程:
锅留底油烧至六成热,下入已煸炒过的鸡块400克、藕丁200克,再放入青小米辣40克、红小米辣10克,调入盐4克、味精3克、白糖2克翻匀装盘,摆入鸟笼即可上桌。
小贴士:
1、鸡块不可炸得太干,若水分流失过多,吃起来反而不香。
2、煸炒后青椒已不成形,走菜时只取鸡块和藕丁加新鲜辣椒炒制,使成菜卖相清爽。
茨菰小炒
原料:
茨菰150克,五花肉丝40克,蒜苗段20克,白菜帮、千张各50克,葱末、姜末各5克
调料:
盐、味精、白糖各4克,白胡椒粉2克,老抽3克。
做法:
1、茨菰洗净,切成非常薄的半圆形片,用清水浸泡1小时祛掉其苦涩味,捞出控干水分。
2、将茨菰片放入烧至六成热的色拉油中,小火浸炸至非常酥脆时捞出控油。
3、白菜帮洗净,切成长10厘米、宽2厘米的条。
4、千张洗净,切成长3厘米的小条,焯水。
5、锅内放入色拉油,烧至五成热时,放入葱末、姜末各爆香,下入五花肉丝中火炒至变色,下入白菜帮,生煸至成熟,下入千张丝和调味料大火翻匀,撒入蒜苗段和茨菰片,快速翻匀,出锅装入盘中。
小炒卤猪皮
做法:
1、把卤熟的猪肉皮切成条;红美人椒切成圈;蒜苗切成颗,均待用。
2、锅入香料油烧热,投入姜米、蒜米、黑豆豉粒和红美人椒圈炒香,然后下入卤猪肉皮条爆炒,其间调入盐、生抽、豉油、鸡精和味精,放入蒜苗颗炒断生后,出锅装盘即成。
特色:
猪肉皮一般用来做成皮冻,或者是卤熟后,蘸辣椒面味碟食用。而这里则是把卤熟的猪肉皮像制作小炒肉那样炒成菜,成菜软糯鲜辣,豆豉味浓。
农家小炒肉
主料:五花肉切成0.2厘米厚,8厘米长的薄片
辅料:鲜杭椒、香芹、杭椒去头、尾,一片为二。杭椒片150克、香芹50克。
配份标准:五花肉片250克。
调料:蚝油12克、老抽2克、豆豉4克、一品鲜5克、味精4克、盐5克、蒜片10克。
制作:
1、锅内加油50克放入五花肉片煸炒至吐油微卷,依次加入老抽、蚝油、豆豉、蒜片翻炒均匀倒入小碗备用。
2、另起锅加入杭椒,加入盐小火煸炒至断生,加入炒好的五花肉片,香芹依次加入味精、一品鲜翻炒均匀,出锅即可
技术关键:
1、杭椒小火煸炒至断生,如果用大火会使杭椒发黑,煸炒时间约1.5分钟,太生吃起来有生椒味。
2、五花肉的煸炒一定要炒到吐油微卷。
备注:
一勺水300克、半勺水150克、一勺油260克、半勺油130克、6两大小的手勺。
菜品服务要求:
乘热上桌不宜过凉,影响出品口味质量。
小炒脆骨
主料:猪脆骨
辅料:姜、蒜、八角、桂皮、白蔻、香叶、大葱、红椒圈、蒜苗段、十三香
调料:盐、鸡精、料酒、蚝油、十三香、味精
做法:
1、把猪脆骨治净后,投沸水锅里汆一水便捞出,待放入高压锅,再加姜片、八角、桂皮、白蔻、香叶、大葱、盐、鸡精、料酒和适量的清水,上火压7分钟才捞出,晾凉后取出来,切成薄片。
2、净锅里放适量的油,先下姜米、蒜米和猪脆骨片一起煸香,再放红椒圈、蒜苗段、盐、蚝油、十三香、鸡精和味精,炒入味便出锅装盘,即成。
小炒羊舌
原料:
卤熟的羊舌300克,青红椒块200克,大蒜、干辣椒各20克。
调料:
自制调味汁10克,蚝油、辣妹子辣酱各5克,味精、鸡精各3克,白糖、胡椒粉各2克,菜子油20克。
制作:
1、将卤熟的羊舌切0.5厘米的厚片,待用。
2、锅上火,入菜子油烧热,将大蒜、干辣椒爆香,下入辣妹子辣酱、羊舌炒香,再下入青红椒块炒匀,入其它调料调味,出锅即可。
自制调味汁:
李锦记蒸鱼豉油2瓶,家乐辣鲜露1瓶,美极鲜味汁1瓶。
爆小肠
< class="pgc-img">>原料:
猪粉肠400克 笋丝50克 芹菜节50克 小葱节50克 泡椒50克 泡椒末30克 盐、大葱、蒜、姜、鸡精、味精、料酒、胡椒粉、色拉油、泡椒油、水淀粉各适量
制法:
1、猪粉肠洗净,加姜、葱、水,用压力锅压15分钟,取出切成3厘米的节。笋丝汆水,待用。
2、将粉肠节、笋丝、芹菜节过油,下入姜片、蒜片、泡椒炒香,调入盐、鸡精、味精、料酒、胡椒粉、泡椒末,炒匀后水淀粉勾芡,淋泡椒油,点缀小葱节即可。
2
下饭脆骨
< class="pgc-img">>旺销理由:
这是一款非常简单的湘式小炒,烹调过程中加入了蒜薹和泡黄贡椒调味,起到非常好的提香作用。
制作:
锅内放入色拉油50克,烧至七成热时放入泡黄贡椒10克、红尖椒圈20克爆香,下入蒜薹段50克,中火煸炒半分钟,再下入A料(盐、味精各3克)和三胖子袋装脆骨(带有咸鲜味)300克,大火翻匀,出锅装盘。
3
小炒仔兔
< class="pgc-img">>原料:
兔肉丁,红椒圈,芹菜段,香菜段,菜籽油,盐,生抽,味精,生粉,料酒,葱姜汁,花椒面,香油。
制法:
将兔肉丁加生抽、盐、味精、生粉、料酒、葱姜汁腌10分钟;锅入菜籽油烧热,下兔肉丁炒熟,加红椒圈、芹菜段、香菜段翻炒,加盐、生抽、花椒面、香油、味精调味,炒香即可。
4
潮州精品小炒皇
< class="pgc-img">>主料:蒜苔100克,香干100克,五花肉100克,芹菜梗80克
调料:
蒜蓉5克,干辣椒3克,老抽5克,金兰油膏20克,色拉油750克
做法:
1、将五花肉入沸水中焯水,再用小火煮15分钟至七成熟,放凉后切成0.2厘米厚、3厘米见方的片。把蒜苔、香干、芹菜梗改刀成4厘米长、与蒜苔粗细相当的段。
2、将香干、五花肉放入七成热的油中小火炸1分钟至上色。
3、锅底留10克底油,下蒜苔、芹菜梗、蒜蓉、干辣椒大火炒香,再放入老抽、上色的香干、五花肉、金兰油膏大火翻炒均匀即可。
5
火爆肚頭
< class="pgc-img">>主料:猪肚头400克。
辅料:水发兰片50克、水发香菌30克、木耳20克。
调料:猪化油50克、精盐3克、料酒15克、豆粉30克、姜10克、蒜10克、葱15克、泡辣椒10克、胡椒粉2克、味精1克、鲜汤35克。
制作:
1、肚头洗净去尽油筋,剞十字花刀,切成边长约2厘米的菱形块;
2、兰片、香菌片成片;
3、精盐、味精、胡椒粉、水豆粉、鲜汤兑成芡汁;
4、炒锅置旺火上,下猪化油烧热约200°,肚头加精盐、料酒、豆粉拌匀后,入锅爆炒,散籽翻花后,迅即下兰片、香菌、木耳、姜、葱、蒜。泡辣椒炒匀,烹入芡汁,颠匀起锅装盘即可。
提示:
1、猪肚 - 又名猪胃。为猪科动物猪的胃。猪肚含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及钙、磷、铁等,具有补虚损、健脾胃的功效;
2、火爆肚头为川菜之中的传统名菜,集聚川菜传统特点小煎小炒成名,色形美观,紧汁亮油,质地脆嫩,咸鲜微辣。
6
火爆鸭肠
原料:
鸭肠300克,青二荆条辣椒300克,泡椒末50克,泡姜末50克,大葱节20克,干青花椒20克。
调料:
料酒120毫升、香油20毫升、色拉油80毫升、川盐、味精各适量。
制法:
1、将鲜鸭肠刮洗净后,切成15厘米长的段;青二荆条辣椒则切成0.5厘米的短节。
2、往炒锅里倒入半锅水烧沸,投入鸭肠快速汆水后捞出来,沥水备用。
3、净锅重新上火,倒入色拉油烧至五成热时,先下泡椒末、泡姜末和干青花椒爆香,加入鸭肠、青二荆条辣椒节和大葱节一起翻炒,其间调入盐、味精、料酒、香油等,炒匀便出锅装盘成菜。
关键:
1、鸭肠宜选用当天的鲜鸭肠,这样才能保证成菜口感脆爽、鲜香,因碱发的鸭肠入锅爆炒后,收缩比较明显,成菜也缺少鲜味。
2、鸭肠表面附裹着一层油,一定要处理干净,否则会影响到成菜的脆性。
3、鸭肠汆水后缩水较大,故在处理时要切长一点。
4、鸭肠下锅汆水时,火力一定要猛,水也要宽才行,要是火小水少,那么汆出来的鸭肠入锅受热不均匀,会影响到成菜的脆性。
5、在爆炒时,先下辣椒、花椒、泡椒,要等炒几下才放入鸭肠,这样做有利于吸收花椒的香麻味、二荆条辣椒的辣香味,以及泡椒、泡姜的乳酸香味。
7
跳赞火爆鸡
< class="pgc-img">>主料:土鸡
辅料:姜片、蒜片、葱节、朝天椒节、花椒、藕丁、青椒颗、粉丝、油酥花生
调料:汾酒、盐、生抽、白糖、味精
做法:
1.将土鸡宰杀治净后,拆去大骨再斩成小丁,纳碗后加汾酒、盐、生抽、姜片、蒜片和葱节拌匀,腌渍15分钟待用。
2.往净锅里放菜油烧热,先下朝天椒节和花椒炝香,再把鸡丁下锅爆炒至断生,接着加入藕丁和青椒颗,边炒边加盐、生抽、白糖和味精,炒香便起锅装在用粉丝炸成的“鸟巢”内,撒上油酥花生并稍加点缀后,即可上桌。
特色:
此菜是以爆炒的方式做出来,鸡肉脆爽,麻辣鲜香。
8
火爆腰花
< class="pgc-img">>原料:
猪腰一对,莴笋50克,木耳20克,菜心15克,精盐3克,葱10克,泡椒10克,姜2.5克,蒜5克,胡椒粉1克,酱油5克,水豆粉25克,料酒5克,鲜汤25克,混合油100克,味精2克
制作流程:
1、姜、蒜切成约1毫米厚的指甲片;葱、泡辣椒,切成“马耳朵”形;莴笋切成4厘米长,7毫米粗的筷子条;猪腰去筋膜,剖开去腰骚,洗干净,先斜划3毫米宽的花纹,再横着花纹直划3刀1断成凤尾形。
2、腰花装入碗内,加盐、料酒、水豆粉拌匀;另一碗内将酱油、胡椒粉、味精、水豆粉、鲜汤,调成滋汁。
3、炒锅置旺火上,放油烧至7成油温,放入腰花块快速炒散籽,再放泡辣椒、姜、蒜、葱、莴笋条、木耳、菜心,炒入香味;烹入滋汁,颠翻几下,起锅装盘即可。
味型:咸鲜味
特点:腰花形态美观,质地嫩脆,咸鲜味美。
提示:猪腰斜划深度至腰厚1/2,横着直划至腰深度2/3,切制腰花3刀1断,约长6.6厘米,粗6毫米;烹制前码味,滋汁要干稀适度。旺火高油温,快速烹制,辅料宜少。
解析:
相传此菜由著名的抗日将军张学良喜食的“温拌腰花”演变而来,川菜厨师将其由拌制转化为热炒,其快速烹制的效果令其味觉与口感都独树一帜,它由猪腰子平片成两块,去净油皮和腰臊,先反刀斜剞,再直刀剞成三刀一断的眉毛形,盐、湿淀粉码味上浆。黄瓜洗净,去瓤心,切成条。用盐、白糖、味精、酱油、醋、料酒、湿淀粉、鲜汤兑成滋汁。再将锅中放油烧热,放入腰花炒散,加姜、蒜、葱、泡红辣椒、黄瓜条炒匀,烹汁收汁,起锅装盘而成,因采用了急火短炒的烹制技法,故名。
9
小炒肉
< class="pgc-img">>食材:
五花肉,尖椒,尖红椒,蚝油,盐,老抽,植物油,盐,生抽,白砂糖,鸡精,豆豉
做法:
1.用刀将五花猪肉切成3毫米左右的大薄片;将猪肉放入碗内,加入腌料中的蚝油、盐、老抽。
2.用手将腌料抓匀,放置腌制10分钟;尖椒去蒂,从中间剖开,剔除椒蕊和椒籽。
3.将尖椒切成条状,红尖椒也如此方法处理,切成条状;大蒜、生姜切碎,豆豉用清水洗一次沥净水备用。
4.炒锅烧热,放入植物油1/2大匙,冷油放入肉片用小火煸炒;煸炒至肉片出油,并微微卷起,捞起肉片备用。
5.锅内剩下的油,放入豆豉、姜、蒜末,小火炒出香味;加入青红椒丝,盐1/8小匙,中火炒至椒丝变软。
6.倒入事先炒好的肉片,加入生抽、糖、鸡精调味;再翻炒约30秒,让菜入味后即可出锅。
10
小炒葫芦干
< class="pgc-img">>原料:葫芦干300克,精选五花肉100克,青、红尖椒条各30克。
调料:精盐、东古一品鲜酱油各10克,蚝油8克,味精、鸡粉、葱、姜、蒜末各5克,色拉油800克(约耗50克)。
制作:
1、将葫芦干入沸水焯30秒,控水捞出。
2、锅下油烧热,入葱、姜、蒜炒香,放五花肉煸炒至微黄,下蚝油、东古一品鲜酱油炒出香味,再下葫芦干,青红椒条,最后入剩余调料调味,翻炒均匀,装盘即可。
11
小炒猪皮
< class="pgc-img">>做法:
1、把卤熟的猪肉皮切成条;红美人椒切成圈;蒜苗切成颗,均待用。
2、锅入香料油烧热,投入姜米、蒜米、黑豆豉粒和红美人椒圈炒香,然后下入卤猪肉皮条爆炒,其间调入盐、生抽、豉油、鸡精和味精,放入蒜苗颗炒断生后,出锅装盘即成。
特色:
猪肉皮一般用来做成皮冻,或者是卤熟后,蘸辣椒面味碟食用。而这里则是把卤熟的猪肉皮像制作小炒肉那样炒成菜,成菜软糯鲜辣,豆豉味浓。
12
小炒黄牛肉
< class="pgc-img">>主料:黄牛肉(最好选牛里脊,黄瓜条也行)300克
辅料:青尖椒150克、红尖椒150克、蒜2瓣(约10克)
调料 酱油2汤匙(30ml)、淀粉1茶匙(约5克)、小苏打1/2茶匙(约3克)、蚝油2茶匙(10ml)、盐适量、鸡精少量、油
做法:
1、挑去牛肉的筋膜,将黄牛肉切成小薄片,切得尽量薄些,如果觉得不好切,可以将牛肉放入冷冻室冻至刚硬,这样便于切片。然后用1茶匙淀粉、1汤匙(15ml)酱油、1茶匙小苏打和1汤匙油拌匀腌制15分钟;
2、青、红尖椒切细圈,大蒜去皮切成末;
3、锅烧热,放入较炒菜多些的油(约50克),放入牛肉片炒变色,捞出沥干油;
4、锅内留2汤匙油,放入蒜末炒香,放入青红椒圈炒香;
5、将牛肉放入一起炒匀,放入酱油、蚝油、鸡精和适量的盐炒匀即可。
感谢大家的支持,各位需要什么配方可在下方留言
我会尽自己最大的能力为各位免费提供配方资料
早期的文章里有各种实体店餐饮配方,欢迎查阅
阅读是一种智慧,分享是一种美德。关注点赞转发评论就是进步,成就自己帮助别人,配方来之不易,多多转发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第 3818 期
作者 | 餐饮老板内参 余从
超5亿人次
围观新一代爆辣顶流的诞生
《江西日报》3月30日报道:春节期间,江西小炒出奇走红。截至目前,全平台发布的“江西小炒”原创稿件总阅读量已经超5亿人次!
啥是江西小炒?它为啥火了?
“江西小炒”并不是哪家餐饮品牌或者说餐饮店的名字,和“沙县小吃”的模式类似,是江西人在省外开出的炒菜小店、赣菜家常小馆的统称,一个新外号。
之所以叫这个名字,是因为这些门店招牌大多以“江西小炒”“江西特色小炒”“江西大众小炒”的形式命名,“江西小炒”就是取了个名字上的交集。
江西小炒主要集中在江浙沪一带。在大众点评上搜索“江西小炒”,可以发现:上海有9万多个结果,杭州有4万多个结果,苏州有近2万个结果……就连以“糯叽叽”出名的浙江台州,都被“江西小炒”包围了,一条街接连的店铺,几乎清一色全是江西小炒。
有趣的是。去年下半年一位歌手在浙江义乌开演唱会,歌手问观众“当地有什么特产”,底下哇声一片,一致喊出“江西小炒”。届时,浙江特产是江西小炒的话题直冲热搜,带来上亿次曝光,全网冲浪人都想看看,这个奇葩的浙江特产究竟是何方神圣。
在短视频平台上搜索江西小炒,可以看到这些画面——满屏罗列好的净菜、看菜点菜、即点即炒、菜品在铁锅里翻滚。
很多江西小炒店都没有菜单,顾客今天来店能吃到什么食材,取决于老板今天买了什么食材。这几样食材如何搭配,是红烧、爆炒还是要干锅,做法取决于顾客自己的口味偏好。
◎图片来源:小红书
>这其中可以产生数十乃至上百种组合方式,机动性极高。加上眼见大厨铁锅热炒,眼见浓烟伴着颠勺撩起半米来高的火焰,耳闻菜品在锅里的滋啦声、锅铲翻动声,众多细节都力证江西小炒“现炒”,让对“预制”惴惴不安的顾客感到舒畅安心。
有网友这样力赞江西小炒:江西小炒,站在预制菜鄙视链的顶端。
所以在去年后半年,声讨预制菜声音越来越大,江西小炒热度也默默上涨。直到春节,热度引爆。过年了,在外的江西小炒老板们回家了,馋坏了江浙沪人民,有人在家扣手机打字怀念,有行动力强点的,专程开车去江西吃正宗小炒。
不吃辣的江浙沪人
为什么会爱上热辣的江西菜?
众所周知,多数江浙沪人在吃辣这方面不太行。那为什么这片土地,养活了这么多江西小炒饭馆?
仔细了解会发现,江西小炒进驻江浙沪已久,一些店甚至都是十年八年甚至更久的老店。
江西菜在江浙的发展史和人口流动有关。江西省地形三面环山,除了背面鄱阳湖及周边的平原,省交界处多数是群山环绕之地。不过,江西东部和浙江省交界处,是东西走向的山脉,这就构成了一条地域间沟通交往的渠道。江西人外出务工创业同时,也将家乡味、江西菜带了出去。
时间长了以后,江西菜也得到当地消费者的认可,客群逐渐拓张。
但长期以来,走出去的“江西小炒”都处于有品类无品牌的状态,又不能形成足够有争议点、讨论度的话题,因而只作为一种快餐界的“常态”存在。
今天江西小炒爆火,主要有三大原因:
首先,不少消费者抵触预制,江西小炒的非标准化属性,让大家心安。
2023年以来,警惕预制、声讨预制的声音越来越明显。许多餐饮门店通过在宣传语中加入“现炒”乃至“非预制”之类的词,加强明厨明档、体现餐品烹制过程等途径,减轻消费者对菜品部分网友们总结外食经验,汇成一条鉴别预制菜的铁律——看门店接受不接受非标准化的需求,如提出个别食材。
而江西小炒看菜点菜、即选即点,还能指定烹制手法的一系列非标准化属性,制约了门店模型的复制,却也给品类带来了机遇。
其二,消费者喜食辣味,江西小炒的鲜辣、下饭属性,让大家感受到好吃。
不仅如此,江西小炒的口味也完美契合当下消费者对于快餐的需求——下饭。
也许是辣味当道,或者是酸味崛起,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下饭成为了对一道菜的“超高评价”,尽管江西小炒的味型在“咸、辣、酸、香”中不断组合变换,不变的是每道菜的目标都奔着“下饭”而去(除去炒青菜类)。
其三,同时也是很重要的一点。消费者支出趋于谨慎,江西小炒的平价属性,让大家感到钱包友好,物所超值。
江西小炒的另一大出圈标签则是“性价比”。虽然江西小炒没有大型的连锁品牌,但大家都有着默契的定价标准——普遍荤菜20多、素菜10元左右。
一位食客如果只点上一菜一饭,基本在十几、二十元就能吃到新鲜现炒、冒着锅气的一餐饭;若是两人位结伴而行性价比还会更高,拼上一荤两素,20元出头的客单价既能作为中午工作餐填饱肚子,又能当宵夜抚慰打工人深夜疲倦的灵魂。
在快餐领域,前有“月薪过万,吃不起一顿中式快餐”、后有“今天又是被快餐刺客刺伤的一天”,江西小炒以一种“不用看菜单就能对着冰柜指点江山”,完全不用担心价格的爽感,驻进消费者心中。
江西小炒还是那个江西小炒,但是时代转变,当下受欢迎的因素刚好和江西小炒的特点重合。
于是,它火了。
江西小炒火了,然后呢?
“江西小炒”出圈后,地方政府也在大力宣传。
据《江西日报》报道,“江西小炒”爆火,江西新闻客户端不断尝试将时事热点和流行文化结合,迅速推出“对味”的原创产品,通过旗下抖音、微信、微博、快手等20多个平台形成多角度分发矩阵,在网络上实现“刷屏式”传播。3月21日,江西新闻客户端推出的Vlog短视频在发出短短5天内,已收到网友留言1500余条,全平台传播覆盖量近50万人次。
官方数据显示,2023年,江西省餐饮业营业额1538.8亿元,增长17.4%,较2020年底增长63.7%。
江西小炒蹿红的速度、路径和“淄博烧烤”“天水麻辣烫”有几分相似,从去年到现在似乎是“一夜爆火”的这些餐饮品类,都是处于有品类无品牌的状态,几乎是整个品类都在共享流量红利。
但江西小炒和“淄博烧烤”“天水麻辣烫”又有着“质”的区别。
前文提到,江西小炒在地域上并非局限于当地,早在十几年前就已经入侵了江浙沪一带,在上海、杭州、江苏的十几万家门店,加之适口性强、性价比高,江西小受众群体的教育程度较为完善,培养出了大量的消费基础。
即使热度散去,江西小炒的基本盘依旧在。
但江浙沪大量“小而散”的门店,也意味着短时间内难以有头部品牌的跑出。和火锅这种能实现极高标准化的赛道不同,江西小炒菜品搭配和口味的“随机性”、“不确定性”带来的是每家门店都有自己的特色。
目前的江西小炒,其实更像是几年前的湘菜,品类标签鲜明且有着不错的发展机遇,但弱势在于标准化程度低、十分依赖厨师。
如今川菜基数大、湘菜势头猛,同是以辣为主的赣菜(江西小炒),是否能跑出一个头部品牌、是否有新的机遇?还需要餐饮人去细细摸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