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俄农业出口公司:中国是圣彼得堡农产品最有前景的出口市场之一
当下地缘局势急剧恶化,冲突一旦爆发,对于任何一个国家来说,粮食安全都是最重要问题。近期,中国开启“广积粮”模式,相继与美俄达成一致,为中国的粮食安全保驾护航。
俄乌冲突爆发之后,全球粮食安全都受到了不同程度地影响,再加上今年大部分水稻产区因为降水量减少、天气干旱等原因,使得粮食安全问题变得更加严重。
在今年7月,印度实施大米出口禁令,不久后,阿联酋受到影响,也开始对大米的出口下达禁令。
接着,俄罗斯声明“为保障国内市场稳定”,延长了大米出口禁令。此外,巴以冲突爆发后,人们也惊讶与加沙地区接壤的埃及为什么不对巴勒斯坦民众施以援手,对此,当时有分析指出,埃及在粮食问题上自身难保,无力帮助加沙地区的巴勒斯坦人。
而我们中国作为世界上数一数二的人口大国,在地缘局势急速恶化的情况下,粮食安全也成为我们必须高度关注的议题。
因此,在与俄罗斯、美国这两个大国洽谈时,可以发现,其中都包括关于粮食的合作,对此,有观点认为,中国提前开启了“广积粮”模式,甚至不排除是在为可能的战争原因做准备。
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消息,作为俄罗斯最重要的经济中心之一的圣彼得堡方面认为,如今最有前景的粮食出口市场之一就是中国,中国是进口圣彼得堡粮食的“大客户”。
而在今年的前8个月,中国已经从俄罗斯进口了550多万吨的农产品,就在前不久,据新浪财经消息,中俄在粮食方面的合作再上台阶,签署了价值257亿美元的中俄史上最大粮食供应合同,同时还是一份为期12年的长期合同。
另一边,据参考消息网报道,在王毅外长正式开启访美行程之前,中美两国近日签署了向美国购买数十亿美元农产品的协议。值得注意的是,这是两国自2017年以来,中美首次签订的大宗协议。
不过该协议并不具有约束力,签约并不等于就是达成交易,只是确定了一种在该领域的合作意向。
从中国与美俄两国的粮食合作来看,政治条件对于合作双方来说都很重要,中美能达成大宗签约,恐怕还是两国希望双方关系有所缓和而为之,但是鉴于两国关系仍然充满着很大的挑战和风险,这次两国签署的大宗签约也只是约定,这笔买卖还不一定能真的落地。
反观中俄之间的合作,规模大、期限长,摆明了两国在当下的关系基础上,对合作充满信心。
但是依靠外部提供粮食安全保障,终究还存在着很大的风险,中国需要通过“广积粮”来保障每个中国人的饭碗,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我们的粮食在自给自足方面还有待提高。
正所谓“要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的手上”,想要在粮食安全上彻底高枕无忧,大力推进我们的农业发展才是更重要的。中国人口众多,当下地缘博弈又非常地激烈,要端稳自己的饭碗,容不得丝毫的懈怠。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