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在人们的印象中向来以悠闲的生活节奏、惬意的茶饮文化和麻辣鲜香的美食著称。“少不入蜀,老不出川”这样一句俗语不仅映射出这里安逸的慢节奏,如今更因为这样一份独具特色的生活方式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除去武侯祠、锦里、杜甫草堂、大熊猫基地这些热门的必去景点,成都的寻常巷陌间更充满着纯正川味的民俗风情,以及西南地区独特的摩登与现代,等你去发觉和感受。
被时尚新鲜元素包围的太古里成就了现代成都的缩影,散发着无限青春与现代的先锋态度;纵横交错的宽窄巷子,用青黛砖瓦谱写着这片老城区浓重的历史与文化;麻辣鲜香味道飘散满街的玉林街道,一朝满足你的全方位感官,一品地道的老成都味道。成都还有多少你不知道的一面?不如翻开这份私家指南来一探究竟。
这份爱彼迎超赞房东的私家推荐,汇集了成都本地超赞房东的游耍攻略,最巴适的吃、住、玩,可以让你像当地人一样,体验最原汁原味的老成都风情。爱彼迎超赞房东是爱彼迎官方认证的优质房东,这些热情好客的房东在为房客提供高品质住宿体验的同时,也会让他们感受到最地道的成都生活。
现代成都:太古里/春熙路
春熙路附近的街区就像是现代成都的缩影。这里坐落着国际金融中心,还有年轻人的潮流圣地太古里,街边的高端奢侈品牌与对面各色的小吃店像是进行着传统与现代的碰撞,时尚前卫的年轻人们也在这里散发着活力气息。同时,街区的南边有一片新的商业区正在崛起,遍布着许多由当地人经营的特色咖啡小店和酒吧,让人期待未来会有什么新鲜的去处等待大家挖掘?
如果想更深入了解太古里,不如直接住进这间通风和采光良好的阁楼,近距离感受这里的时髦气息,或是住进带有落地大窗户的豪华客房,俯瞰整座热闹的城市。清晨,可以追随体验达人、美食作家 Qinou 的步伐,来一场两小时的早餐之旅,探索四川街边小吃的历史、传统与文化;又或者跟随 Chantal 来一场奇妙的骑行之旅,用半天的时间体验地道的成都慢生活、热闹的集市景象,品尝不同寻常的美味。
爱彼迎体验将人们所到之处、所做之事、所遇之人都汇集到一个以人为本的平台上,让当地人制定和主导具有本地特色的体验。无论是体验成都当地美食、惬意生活,还是亲近这里的自然风光,爱彼迎体验项目都能让旅行者深入了解每一座城市独有的魅力。
从国际化的奢侈品牌到别致的精品小店,你总能在太古里找到自己的购物天地。超赞房东 Yoyo 推荐你去逛一逛 Eyes on Me(东糠市街 3 号附 18 号):“店主是一个喜欢环球旅行的背包客,在旅途中淘到了很多好看的衣服和饰品,于是便开了这家店。”她还推荐了Dressing For Fun 耍衫(红星路二段干槐树街 10 号附 1 号):“这里的衣服和风格走的是年轻的潮流路线,是成都最有名的服装店之一。”
购物结束,你可以到清新文艺的 Yeclip Coffee(镋钯街 43 号)点一杯独具成都风味的“辣咖辣咖”。超赞房东丹说:“他们的特色是加了辣椒的咖啡。到了这里,连咖啡都变得‘成都’了。”从这里出来,不妨到附近的德阳一号冰站(龙王庙正街 96 号)品尝四川的特色冻甜点——冰粉。超级房东树推荐说:“这里的冰粉口味最棒,其中玫瑰味的冰粉是我的最爱,入口便有一股浓郁的玫瑰醇香在舌尖荡漾开来。”
对于风味小吃,超赞房东洋洋推荐了春熙路龙抄手(城守街 63 号)。“每次去这里都能看到很多人在排队,它家的龙抄手、钟水饺、蛋烘糕和生煎包都是金字招牌。”而超赞房东 Min 则推荐了非常受欢迎的马旺子(大慈寺东糠市街 1 号)。“这是我最喜欢和家人朋友去的一家小店。这里的环境布置很现代化,但是菜品和烹饪方法很传统,真的就是小时候的味道。”
超赞房东禹珩推荐夜猫子不妨直奔 Good Sauce 1%(滨江东路 158 附 2 号),这里是一家美国西部风格的小店,白天卖咖啡,晚上就变成了鸡尾酒酒吧,很是有趣。另外,如果你希望在考试之前充充电,或者单纯地在书本里放松身心,可以选择超赞房东 Lina 和丹推荐的琦竻 24 小时书店(下东大街义学巷 81 号),这里每周 7 天 24 小时都会营业。
韵味历史:宽窄巷子
宽窄巷子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清朝,这里因有宽有窄的大街小巷而得名。它最初有 42 条街道,是满清军队的驻扎之地,现如今只剩下了三个巷子,成为了熙熙攘攘的文化商业区,点缀着各色各样的咖啡馆、小吃店和精品小店。这里是大部分成都游客的必去之地,但是抛开游客不说,它仍然是成都文化和历史的缩影。常年居住在成都的超赞房东禹珩说:“住在这里,可以早晚避开人流高峰,感受最地道的成都。”
而成都人向来最讲究安逸舒适,生活的第一步当然是要住的惬意。爱彼迎的人工严选房源“爱彼迎 Plus”如今也已在成都上线。每一个符合该标准的房源都经过了严格的人工甄选,通过了包括清洁度、舒适性和设计风格在内的 100 多项认证标准。不如预约一间现代化两居公寓,配有精美的室内设计,以及随处可见的艺术品和精选书籍,或是住进洒满阳光的高雅一居室,俯瞰宽窄巷子的熙攘与繁华。
不过,在你探索这里的古街巷之前,可以先去领略一下附近最具标志性的成都韵味。包括禹珩在内的几位超赞房东都极力推荐了鹤鸣茶社:“人民公园的鹤鸣茶社就在宽窄巷子附近,已经有上百年的历史了。”超赞房东 Lucas 介绍说:“在成都无论老少,大家都很喜欢喝茶,人民公园就是本地人闲聊唠嗑的一个去处,平时人流量就挺大的。周末的话可能会需要等位置。”而且不仅如此,在鹤鸣茶社,你还可以跟随体验达人 Dongcheng 感受一番当地的川麻文化。
到了午饭时间,自然要去在当地格外受欢迎的火锅店龙森园(琴台路 60 号)。超赞房东 Min 推荐说:“这里有成都最有品质保证的火锅,清油锅底,特色味碟,菜品也很新鲜。”超赞房东 Jaye 也推荐了这里:“这是一家老牌火锅店,20 年无分店。锅底选择有很多,味道都很不错。即使不习惯吃辣也会有合适的选择,而且食材新鲜可口,分量足。”
走进巷子,照样会与美味不期而遇。超赞房东 Jane 说:“冒椒火辣(奎星楼街 33 号)的串串香很有本地特色。有机会一定要尝尝店里的冒毛肚、爆浆兔腰、农家小土豆和纠结千层肚。”超赞房东 Loulou 也极爱这家小店:“我觉得这里的小吃比串串好吃。兔脑壳有五香和麻辣两种口味,都很不错。”
晚上还可以到超赞房东 Yoyo 和禹珩推荐的纽空间(奎星楼街 55 号)坐坐,这里是一间背靠宽窄巷子的音乐俱乐部兼咖啡书店。而禹珩还推荐了设计新颖的三联书店(窄巷子 30 号)以及相邻的白夜酒吧(窄巷子 32 号):“白夜酒吧是由著名女诗人翟永明在 20 世纪 90 年代初创立的,反映了成都的诗歌情怀和浪漫主义。”
地道市井:玉林
超赞房东婷介绍说:“玉林就是一个现代化城市的市井生活地,这里没有高楼大厦与高速的马路,有的只是邻里间的嘘寒问暖和数不清吃不完的地道美食,住在这儿会有一种老成都的感觉。”
成都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认可的“世界美食之都”,还有什么比品尝美食更能体验这里的本地生活呢?你可以通过一场当地市场之行或川菜烹饪课解锁成都美食,也可以直奔街区内大大小小的餐馆,用味蕾感受成都生活。
超赞房东芗吟俏皮地说:“如果你只能在成都待一天,那么必须要做的三件事就是吃早饭、午饭和晚饭!早饭要感受下地道的华兴煎蛋面(玉林北路 15 号),风靡玉林 20 年试试就知道,午饭可以感受下街边豆汤饭,然后晚饭前偷偷加个餐,尝一尝陈记蛋烘糕(玉林东路附近的玉林四巷)还有他家冰粉解解馋,到了晚餐时间,玉林串串总店(玉林街 26 号附 23 号)必须有!”如果你还不尽兴,超赞房东姚路还为你推荐了老火锅店玉林青年火锅(白云街 2 号附 6 号):“如果你只能在成都吃一顿火锅,那么必它无疑,这里的口味又辣又正宗。”
晚饭后,超赞房东洋洋推荐去玉林小酒馆放松一下。玉林小酒馆是听现场音乐的最好去处,它有两家店,你可以在较小的老店(玉林西路 55 号)喝一杯,也可以到新建的面积更大的芳沁店(芳沁街 87-5 号)看一场现场表演。洋洋说:“它是成都最早的 Livehouse,很多大牌歌手都会来这里表演。”
喧闹夜生活:九眼桥/科华北路
锦江河畔的这个街区毗邻四川大学,一直以来因为这里热闹的酒吧和夜生活而闻名。在九眼桥酒吧街选一家或喧闹或安静的酒吧,点一杯酒,与直爽的当地人聊天,或是和活力四射的大学生一起舞蹈,可以度过一个轻松惬意的夜晚。而在锦江北岸还坐落着以香港著名的夜生活区命名的热闹街区——兰桂坊。
在这里,你可以住进别致的现代化一室公寓,这里距离喧闹的九眼桥只需要搭乘地铁很短的距离。来参与一场嗨爆的Pub crawl,带你一晚逛遍多个酒吧,可以与本地人或是游客喝上几杯,或是通过你自己的方式结交几位新朋友,尽享成都潇洒的夜生活。超赞房东 Yoyo 推荐了贰麻酒馆(滨江东路 68 号),不喜欢喧闹的你可以在这里享受一个充满格调的夜晚。“它位于九眼桥河边,是一个两三好友小聚再好不过的地方。微风拂面,望着夜色中的廊桥,不吵不闹的现场演出,地道的四川小吃,一切都刚刚好。”
当然,除了夜生活,这里还有很多古朴的街巷。不如跟随体验达人来一场摄影之旅,从四川大学出发,用手中的相机探寻这里的风土人情。
超赞房东 Sunny 饶有兴致的介绍说:“秋天的时候,成都的银杏叶非常美。成都市美领馆和科华北路之间的锦绣路就是著名的银杏一条街。深秋时节,整条街都会被厚厚的金黄的银杏叶覆盖。”
而另一个观景佳处就是望江公园。超赞房东婷推荐说:“望江公园里面很大,而且环境清雅,竹林成片。这里有望江楼,薛涛井,还可以在这里喝盖碗茶,几乎都是本地人去。这里环境比人民公园好,像是城市里的世外桃源,但蚊虫较多,要注意防范一下。”
傍晚,你可以在 The Sense 醒食(宏济中路 194 号)享用一杯咖啡,超赞房东 Yoyo 说:“这应该是成都最有名的社区咖啡店。”最后,你可以去电台巷火锅(科华北路 121 号)或小龙坎火锅(科华北路 54 号)犒劳一下自己,结束这一天的行程。Yoyo 说,小龙坎火锅每天从下午 5 点开始等待就餐的人就排到门外了,记得一定要早早做好准备哦。
在成都的生活,不仅有椒麻热辣,也有惬意悠闲,不如用几天时间,从日常的忙碌中抽身出来,跟着爱彼迎超赞房东和体验达人的私家推荐,到这里感受一段专属于巴蜀之地的慢生活。想要了解更多地道的当地玩儿法的同学,可以前往 Airbnb 爱彼迎官网查看完整版超赞房东成都私家推荐。
本文图片来自 Mars。
<>ug自由旅行人公会“BigHug他乡”深度分享会第十七期,邀请了成都美食界偶像天团成员呼噜熊告诉你:如何做一个地道吃货。我们将本次分享会录音进行了整理,分享给大家。
? 呼噜熊讲蓉城美食如数家珍 ?
川渝蜀地可以说是火锅的发源地,因此,今天的成都美食绝对离不开火锅系列。成都目前有8000-10000家火锅,主要以牛油、清油和汤锅为主,呼噜熊将成都特色的火锅店按区域为大家罗列出来,其中也有按类型提供的清单。
★春熙路片区★大龙燚,小龙坎,大虎,袁老四,壹小馆,重庆老灶鸭肠王
★呼噜熊:大龙燚,小龙坎算是这两年成都最火爆的火锅了,以牛油锅底主打,口味重、辣,很是过瘾。外地朋友肠胃不适应的可能有危险,壹小馆算是环境较好、口味会清淡一点的火锅店。
★九眼桥红瓦寺附近★大龙燚,大虎,龙门一号,大宅门,土鸡肥肠火锅
★呼噜熊:九眼桥红瓦寺区域靠近川大区域也是火锅店密集区,大宅门这家店的冰粉和酥肉也是在成都算是相当特色的。如果来这个区域,最好去店里提前占位,曾经有人最长等过两三个小时。
★玉林紫荆片区★老码头,锦城印象,蜀九香,渝宗老灶,飘香,镇三关,渝味晓宇
★呼噜熊:老码头、锦城印象、蜀九香、飘香算是成都传火锅,渝宗老灶、镇三关、渝味晓宇算是重庆特色火锅代表。我更推荐飘香火锅,这家超过十年的火锅店,他的荔枝火锅辣中有回甜,算是老成都人的最爱。
★金沙金阳路片区★骉骉(biāo),晓宇,杀牛场,川西坝子,渝宗,四季锅
★呼噜熊:在著名的金沙遗址博物馆逛完,晚上就可以来这里吃顿火锅,15年,这个不到2公里的街道多达15家火锅店。骉骉火锅在成都东西南北中很分店,味道可以,大家可以去吃。川西坝子在成都也是相当火爆,2公里的街道内连开两家,他家有海底捞式的贴心服务,以及电话上门的外卖服务很贴心。
★特色火锅★张继甘蔗鱼,彭记火锅兔,方记泡椒鳝鱼火锅,食坊居牛杂,李雪牛杂火锅,好运又来牛蛙火锅
★呼噜熊:除了成都重庆传统火锅,还有火锅鱼、火锅兔、火锅牛蛙等特色火锅,这也是一个特色的补充。
★商务宴请★园里,大妙,香天下,皇城老妈,龙森园,锦城印象
★呼噜熊:还有一种火锅是为因公宴请的火锅店,就是大家说的逼格比较高的地方,像这个大妙火锅是当时美国总统夫人来吃的。重点推荐园里火锅,这是家主打设计师风格的火锅店,风格独特。
★汤锅★三生香,大嘴霸王排骨,高记生鱼,尽膳口福跷脚牛肉,板栗鸡
★呼噜熊:外地朋友带着老人、小朋友来吃的,或者口味比较清淡的,可以尝试这些清淡的火锅。补充一个最近很火的青年火锅,我个人还没有去吃过,朋友圈里很多人推荐,大家有兴趣可以去试一下。
串串在很多地方也叫麻辣烫,成都串串分了很多种类,冷锅串串、热锅串串、乐山钵钵鸡等类型,呼噜熊把成都比较不错的串串为大家推荐。
★冷锅串串★康二姐,冒椒火辣,老沈,掰哥,千海罐罐串串,零零
★呼噜熊:冷锅串串是吃的时候不用自己动手煮,由老板帮你烫熟,放在盛满汤汁的锅里给你端上来。像是牛肉、腰片这些你自己来的话,可能把握不好火候,老板会更有经验。重点推荐前两家,康二姐上过地方和中央电视台,冒椒火辣是成都这两年比较火的店,就因为这家店,整条街都被带火。
★热锅串串★龙户人家,结子串串,瓜串串,知乐串串,砂锅串串,牛王庙的老式煤油炉串串(墙角角)
★呼噜熊:热锅串串相反,就是自己动手拿串串来煮,缺点就是你穿什么皮草来吃很容易吸一身味道。到成都,每条餐饮街上都有串串店,但凡有人气的地方,味道都不会太差。
★乐山钵钵鸡★草堂北路乐山钵钵鸡
★呼噜熊:钵钵鸡将鸡身的一些零件,烫熟以后,让老板浇点汤就可以直接吃。吃钵钵鸡,一定要配一碗鸡汤饭,或者鸡汤白菜。
成都烧烤是到成都必吃的,种类分了好多类,本地类、宜宾类等等,列出来给大家参考。曾经成都当地政府说烧烤摊子太多影响空气质量,要取缔路边烧烤,可见成都烧烤有多火。成都烧烤太多了,酒店、街道附近很容易找到,基本菜品都比较新鲜的话,味道都不会太差。
★成都本地烧烤★曾哥,江哥,王大爷,李记糖醋烧烤
★宜宾烧烤★Bigbeer,86烧烤
★西昌火盆烧烤★凉山好汉,醉西昌
★石棉烧烤★烤肴
★乐山烧烤★牛华朱弟
★烤鱼★滋味烤鱼,烤匠
到了成都,川菜你怎么能不吃!呼噜熊为大家列了一个关于成都苍蝇馆子、商务宴请酒店以及特色馆子的清单。
★苍蝇馆子★明婷,聚源,雨田烧菜,汇川鱼馆,巷子肥肠,巴蜀味苑,三无餐馆,府庙豆汤,牛哥饭店,沈妈砂锅,光荣烤鸭
★呼噜熊:大家都知道成都有个叫苍蝇馆子,就是成都人眼里环境接地气,味道好的地方。
★特色餐馆★邱金小炒(自贡菜),脾气大(内江菜),国土宾馆乡土菜(自贡菜),自贡好吃客,销魂掌
★呼噜熊:特色菜馆都算是口味比较重的菜,自贡、内江菜,吃了以后,确实肠胃反应比较大,我带了外地朋友去,都反映很好。邱金的泡椒鱼子、脾大的泼妇蛙,还有自贡好吃客。自贡好吃客上过BBC,排在成都第一位必吃的就是他家的好吃蛙。
★传统川菜★红杏,大蓉和,张烤鸭,闻香
★呼噜熊:传统川菜就是当地亲戚朋友会带你去吃的,红杏在成都生意很好,生日宴、喜酒啥的都会在这儿办。
成都小吃种类很多,面呀、豆花、 蛋烘糕呀等等,我给大家推荐那种一次可以将成都小吃吃个遍的地方。
★小吃集散地★天府掌柜,顺兴老茶馆
★呼噜熊:这两家家的在成都算是小吃做的不错的,种类也很全,顺兴老茶馆晚上还有川剧变脸的节目。天府掌柜的小吃,金丝面、蛋烘糕都是很特色。
★特色小吃★人民公园老妈蹄花,小谭豆花,甘记肥肠粉,白家高记肥肠粉,张师鳝鱼面,香味面,北大铺盖面,八宝海味面,华兴煎蛋面,张老二凉粉,春阳水饺,王记锅盔,冒菜(冒牌火锅菜,西二道街无名冒菜,不是外人干拌冒菜),贺记蛋烘糕,徐胖烤蹄,烤脑花……
★呼噜熊:张师鳝鱼面算是成都最贵的面,一碗松茸炖鸡要80元,说值确实也值,他家的料用的很好。小吃确实有些多,但我只选了很少一部分。人民公园对面老妈蹄花去成都都要去,甘记肥肠粉开了有16年了,相当有特色。
★呼噜熊:这里着重介绍冒菜,冒菜在成都叫做一个人的火锅,用火锅汤底把荤素菜给冒出来,所以火锅也叫一群人的冒菜。
★小吃街★建设巷
★呼噜熊:所谓小吃街,就是小吃比较集中,在一条街上什么都有,外地朋友来了都去什么锦里、武侯祠,我不太推荐,如果大家想吃比较特色的小吃,就可以去建设巷,这里的烤脑花、蹄花都是很出名的。
吃的就到这里吧,呼噜熊再说太多怕大家会受不鸟。接下来推荐一下成都一些街道和可以喝茶的地方吧。
★摆拍圣地★太古里,U37,郎御,宽窄巷子,奎星楼街
★呼噜熊:到成都来,这些比较新的地方都是要去的。太古里有个40多层的高楼,在那可以俯瞰整个太古里。魁星楼是成都小资集散地,咖啡馆什么的一应俱全。
★喝茶推荐★人民公园的鹤鸣茶社,还有各大公园的露天茶座都不错,文殊院附近的很多老茶馆也是很好,可以去坐坐。
今天的分享会就到这里,大家有机会去成都,一定不要忘记带着呼噜熊的推荐吃遍玩遍成都,当然,加入我们的Hug自由旅行人公会分享群,直接@呼噜熊,立马约起来吧!
? 对于呼噜熊的分享,群友有话说 ?
@Jenny:[色]我看到了我钟爱的兔腰儿
@刘飞:这个群太可恶!
@黑喇嘛:最可恨的是这个什么什么熊!
@Jenny:@黑喇嘛 我们一起屏蔽他
@呼噜呼噜熊:我们是不是对外地朋友太残忍了一点
@亚楠:@呼噜呼噜熊 你们不是太残忍,是相当的残忍[偷笑]
@刘志华:太虐,看不下去听不下去了[哭][哭][哭]
@奇拉:[疯]
@李苓:还让睡觉嘛?馋虫都出来了!
@水母侠:啊哈哈,作为成都人,便是吃过半数以上
@Mr.Hug+:真幸福啊,吃过半数以上的
@小轻:你们打算去增肥多少斤[笑]
@黑喇嘛:群里要在成都开吃货分会场了!
@黑喇嘛:熊讲完了,肯定又出去吃烧烤了!
@龙哥:这是个什么群?
@我是牛叔叔啊牛叔叔啊牛叔叔啊:这是个半夜打开了会想出去吃宵夜的群
? 分享人 | 蓉城五胖之一:呼噜熊 ?
在成都美食界活跃着一个偶像天团——蓉城五胖。
他们是把吃当做生命去热爱的五个胖子,他们之中有最不要脸的胖子、最土豪的胖子、最文艺的胖子、最帅的胖子……
他们一直在忙于吃~减肥~失败~吃~减肥~失败……
他们每个人心中都装着一个美食导航系统。
他们不仅自己每天都去寻觅各种成都美食,各种餐厅开业也邀请他们去试菜和品鉴,经过他们品鉴再推荐给大家的美食都是绝对不容错过的。
呼噜熊原籍上海,因求学在成都生活过一段时间,毕业后回上海生活,终因念念不忘成都美食,毅然决然选择到成都定居,到现在已经在成都生活了十几年。
每天的生活中,寻找和品位美食是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不是在吃,就是在去吃的路上,或者在被朋友缠着推荐哪里有好吃的。他每天的微信朋友圈更新总是能看得人直流口水。
长期浸淫于美食之都的经历,造就了他挑剔的舌头。他细致了解成都街头巷尾的特色美食,小吃、火锅,一切都信手拈来。
★什么是hug自由旅行人公会★
这里集聚了一群热爱自由旅行的人,我们的成员来自全球各地,有对世界充满好奇的旅行者,也有熟知本地文化特色的当地人。这是一个关于旅行的互助分享社区,在这里可以获得旅行分享乐趣和旅行疑难的帮助,也可以找到志同道合的小伙伴。
★什么是“BigHug他乡”深度分享会★
这是hug自由旅行人公会的定期福利,我们每周邀请全球不同地方的达人,告诉你独家旅行秘籍,抢先体验深度旅行的新鲜玩法。每周两场(通常在周一和周四晚上),每次分享会我们都会在微信公众号提前发送通知。
★点击“阅读原文”,浏览往期分享会精彩内容★
往期分享会中包括:五星级主厨对台北私房菜的推荐、新西兰打工旅行经验分享、八次进藏的骑行者的独家感悟、无人机航拍获奖者的拍摄经验分享、茶艺师关于杭州私房茶馆的推荐、云南景美人少的地方推荐、重庆资深吃货的美食清单……都是不可多得的干货内容分享。
★邀请你成为下一个分享人★
所有人都有可能成为我们的分享人,只要你对任何一个地方(国内或者国外皆可)或者任何一个领域(美食、户外、摄影等)有最深度而独到的认识,都可能成为我们的分享人。
加微信号mrhugtrip,申请成为分享人。分享你的擅长,让更多人成为你的粉丝;加入分享人联盟,认识更多达人,互帮互助。
感谢呼噜熊的热情分享,感谢各位小伙伴的认真聆听,下个分享会继续!
-END-
本文由Mr.Hug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赶紧加入我们
与好友们共同体验分享的乐趣!
><>我来讲,对一座城市的记忆,多是靠街头美食撑起来的。
虽然不是土生土长的成都人,但在成都工作也有几年时间了。
此篇美食指南里提到的饭馆,全是去不止一次,自己掏腰包的。再者,以大多店家的生意,也根本不用推广。
而我的标准,一看特色是否足。比如有不错的粤菜馆,但本地特色一般,即不写。
二看资历是否够老。动辄开五年十年的餐馆,至少是被周边民众认可的。过两年去,依然能找到以前的味道。
三看是否达到我舌头的合格线。贵餐厅得看主厨水准,在预算五六百或上千时,默认端上来的菜是被我挑剔的。但于人均三五十块的街头餐馆,我的合格线是调味和口感是否在合理范围内。
以下的二十多家餐馆,是在自己知道且喜欢的七八十家餐馆里挑出来,本次又特意去的,照片均为亲自拍摄。另写一家酒店,给游客们参考。
>_<
第一章,涮不够的火锅。
成都火锅太多,开遍大街小巷,多少年下来,也出咯一些大众喜欢的品牌。
小龙坎、大龙燚、蜀九香、川西坝子、麻辣空间,全去过。
偏爱的是大龙燚,锅底牛油混清油,辣味特别足。
< class="pgc-img">>但从锅底到食材全挑一遍,我会去龙森园。在琴台路,开够十年的火锅店,以清油锅底起家。是的,在老派人看来,牛油是重庆锅底,清油加各种药料才是成都的。如今也推出卤牛油底,味道不输别家的老油火锅。
< class="pgc-img">>卤牛油锅底可以拼一老汤锅,药料加得足但不违和,用来涮菌类和嫩牛肉特别棒。不得不提他家的黑毛肚和鸭肠,质量上乘且稳定,让人舒心。小酥肉味道不错,但肥肉有些偏多,有的一整条是肥肉。喜欢笋的人可以点一盘针笋,峨眉山特产。桌上的肉类是我每次必点,蘸料仅用香油和蒜末,顶多加一些香菜叶。
另外记住,鸭肠七上八下,涮十秒即可,黑毛肚下锅一分钟内捞出。
第二章,心心念的甜水面和豆花。
我于甜水面是有执念的,每次逛街都要来一碗才罢休。
一碗甜水面,包罗着红糖和酱油的甜咸、四川特有的麻辣、芝麻和蒜的香,配上硬韧微咸的面条,入嘴难以言喻的满足。灵魂佐料是甜酱油,浅色酱油加红糖和多种香料小火熬的,各家有各家的配方。
自己在心里有排一二,若仅去一家,非张老二凉粉店,而是西大街的小谭豆花。
甜水面,甜酱油熬得略粘稠,红糖量偏大,撒花椒粉和芝麻粒,油辣味也十足。小谭豆花家的面条很出彩,粗细均匀,爽口而不僵硬,有韧劲微微黏牙。整体来讲,比较符合我的口味。
< class="pgc-img">>冰醉豆花是一绝,滑嫩爽口,微甜。
< class="pgc-img">>馓子豆花,可以理解为高配版咸豆腐脑,料足。
< class="pgc-img">>凉粉有些普通,可以接受。
< class="pgc-img">>海味面里有虾米鱿鱼丝,不多的笋片和五花肉,混大量猪油,略腻。
< class="pgc-img">>小谭豆花也有分店,亲测不如总店稳定。
另一家是名声在外的洞子口张老二凉粉店,我的意思是,虽然他家有二三十年如一日的口味,但别抱太大期望。
我五年前第一次来张老二,五年后再来,依旧是粗细不均有些僵硬的面条,手滑撒的味精。甜酱油和辣椒油的味道一直在线,但在互联网的加持下,有些捧杀的意思咯。我不会让朋友专门来此吃一碗甜水面,怕他们失望。
< class="pgc-img">>黄凉粉蛮不错,可以来一碗。
< class="pgc-img">>下一家,小名堂担担甜水面红星路店。顺带提一嘴,这家的甜水面不错,钵钵鸡也地道。
甜水面,麻酱给得多,甜酱油偏稀。甜味醒人,辣味悠长。有趣的是,他家撒味精和张老二家一样手滑,面条也相似,略僵。
< class="pgc-img">>担担面一般,有些自砸招牌。红糖豆花比较地道,但略有糊味。
< class="pgc-img">>醪糟粉子我第一次在他家点,汤汁醇而甜,粉子软糯爽滑,小惊喜。
< class="pgc-img">>最后一家,玉带桥凉粉店。虽然叫玉带桥凉粉,但在宽窄巷子旁。放心,不是骗游客的名店,而是一被墙堵住有些难找的店。
甜酱油熬得很稠,呈果冻状,香料味足,店家也是费心费力咯。撒芝麻和花椒粉,底下铺红油,看不到味精什么的。面条略细,口感偏软但筋道,不黏牙。
< class="pgc-img">>他家的凉糕和凉粉全有碱水味但不至于苦,把控得不错。
< class="pgc-img">>第三章,略遗憾的串串店。
成都串串店遍布大街小巷,特别提醒一下,大多小串串店的竹签是回收的。
另外是心照不宣的,用老油。串串讲的就是底味,各种肉类加骨头日复一日地在底油中涮,把特有的鲜味煮进去,和卤水是一道理。卫生嘛,严格来讲,鲜有过关的。
你若图干净,吃不到足味的串串。而有名的串串,若肠胃不太强,第二天有得受。
我一直喜欢的四家串串店,钢管厂五区的结子串串、科大旁的山城风串串、川大后面的重庆森林和北一环路边铁路新村里的彭记兔火锅串串。
之所以遗憾,一是未找到新的喜欢的串串店,二是因为钢管厂的串串被关咯,好像是被人举报用老油。他家的串串,底味特别足,明知道脏,竹签已经黑得不行,依旧会赶早来一顿。
重庆森林的钵钵鸡和冒脑花特别棒,这次去得太仓促,未拍照。
再就是山城风串串,直接上红锅,别点鸳鸯。
< class="pgc-img">>麻辣牛肉够嫩,小郡肝脆生生,另有软弹的兔肚和鲜黄辣丁。
< class="pgc-img">>记得点蛋炒饭,肯定会再来一碗。
彭记兔火锅串串该有20多年啦,店够破旧的,但每天爆满,多是本地人。上次去电扇坏咯,夏天围着火锅真和桑拿有一拼。他家的锅底够老,味自然也足。
鲜兔肉宽油炒后放锅底里煮,时间短的爽嫩,煮久的味足有嚼头。兔肉吃差不多可以去拿串串涮,兔腰一定得拿,然后牛肉和兔肚也不错,我自己喜欢加份苕粉。
再强调一遍,兔腰一定得拿。
这次也试咯两家新的串串店,均不大满意,暂且写上面三家吧。
第四章,不得不认的牛肉馆。
每次到成都,肯定来包家巷的皇城牛肉老店,而且不止一次。多年如一日的味道自不必讲,也喜欢老板的豪爽和亲切。
走到门口老板大声招呼一句,一位或两位,里面坐。然后我习惯回一句,谢谢。老板道,谢什么谢,赶紧坐,给你上我家的特色菜。对话,也一直未变。
粉蒸牛肉、肺片和清汤是一定有的,有时候也上盘小炒。是的,不点菜,老板安排。
粉蒸牛肉,加大量的芹菜叶和蒜末,裹粉均匀,牛肉软嫩有嚼头,火候拿捏得准。调味霸道,稍辣,微麻,略咸,拌饭一绝。
< class="pgc-img">>肺片特别爽嫩,配少量毛肚,加花生碎和芹菜,粗辣椒面重香不辣,似乎在二荆条和米椒的基础上加大比例的灯笼椒。
< class="pgc-img">>以上两道菜,真的是让我一直惦念,多少次也不厌。
萝卜牛肉略一般,萝卜虽多汁入味,但牛肉有些柴硬,不软烂。清汤里有加西红柿片,配芹菜,爽口,加分。
< class="pgc-img">>另一家也喜欢的牛肉店,在三桂前街,清真皇城坝牛肉馆。门面大不少,招牌的粉蒸牛肉在门口由专人做,但口味下滑咯。我去他家必点的,是葱蒸牛柳和番茄牛尾汤。
小葱牛柳,里脊肉腌入味上浆,过油后铺洋葱蒸,出锅撒大量葱花。牛柳爽口软嫩,嚼两口满嘴肉香。
< class="pgc-img">>番茄牛尾汤,番茄味足,酸甜口,牛尾软烂不缺嚼劲。汤底是提前熬的,上桌前再加大块番茄煮。
< class="pgc-img">>粉蒸牛肉不够嫩,调味也略咸。
< class="pgc-img">>肺片和包家巷的比,爽嫩程度差一些。
< class="pgc-img">>第五章,两代人的钟水饺。
第一次来82信箱吃水饺是三年前吧,彼时地图上搜不到,找大半天。如今呢,被各路美食号快吹上天咯。
这是一家二三十年的店,够老。婆婆从二十岁包水饺,一直包到六十多岁,脾气差,喜欢骂客人。但和张老二凉粉一样,有些捧杀咯。
< class="pgc-img">>我每次来,二两加一两和一碗凉面,有女孩的话,再煮二两即可。
水饺纯手工,老婆婆自己包。馅是肥瘦参半的猪肉,剁成蓉,稍有嚼劲。皮虽是手擀,但略厚。底料是菜籽油熬粗海椒面,加甜酱油和味精,配细细的蒜蓉,不加醋。
< class="pgc-img">>是不错的水饺,但不至于封神。倒是我一好友为本地人,喜欢来,因为有小时候的味道。
< class="pgc-img">>安安稳稳要一碗水饺,老婆婆真不至于凶你。另,凉面也很正。
< class="pgc-img">>长顺街三大封神的,海式包子,早不开咯;叶抄手,味道依旧,下一章讲;贺水饺,据传被小工接手,越来越差。
水饺的皮特厚,两边和中间垂直对折,看着大,但可以省不少馅料。搞不懂的是,猪肉也不是多贵,为什么不能把皮擀薄一点,多包些馅呢。
< class="pgc-img">>虽然调味稳定,但越来越不想专程跑一趟咯。
< class="pgc-img">>第六章,长顺街走出来的叶抄手。
刚提到的长顺街叶抄手,也是一家老店,因拆迁换地址,但招牌是立住咯,我每次必来。
有想去贺水饺的,不如来此点一碗红油抄手。
我喜欢他家的原汤抄手,汤是用猪骨和鸡架花时间熬的,难得。
< class="pgc-img">>抄手纵向对折包馅,再从两边折叠,一层皮一层馅,和云吞不一样。虽也讨巧省料,但因皮薄,不影响口味。
< class="pgc-img">>第七章,依旧令人迷恋的锅盔。
曹家巷的明婷早不行咯,巷口的王记锅盔也搬到马鞍南路上,步行五六分钟。
锅盔内馅儿是小片的瘦肉加大量肥油,目测七成或更多。
< class="pgc-img">>面皮卷住肉馅再压扁,两面煎焦后放下面火炉烘烤收油。
< class="pgc-img">>入口外皮酥脆,里面因为肥油的缘故特别松软,麻味足微辣,肉片被一层一层夹着,嫩且多汁。
< class="pgc-img">>从曹家巷口到马鞍南路,多少年来,王记锅盔依旧让人迷恋。
他家的肥肠粉也不差,配一碗。
< class="pgc-img">>再走两步到马鞍北路,是有名的甘记肥肠粉。肥肠干净,但粉煮过头咯,调味仅是加油辣椒、盐和味精,真不怎么样。
< class="pgc-img">>第八章,十五年的蛋烘糕。
贺记蛋烘糕是一家族生意,起家是在文庙街,从四中毕业的人有感情在里头。贺爷爷年事已高,早歇着咯,如今打理的是一对年轻夫妇。
另一家,在小天中街,好像也是贺家人,用一块招牌。两家对比下来,我喜欢小天中街的。老板娘干十五年咯,动作特别麻利。出来的蛋烘糕,表皮焦脆,内里软和,蛋香扑鼻。
< class="pgc-img">>豇豆和肉松的必点,猪皮和怪味的卖得多。
< class="pgc-img">>我自己也喜欢山楂酱和芝麻糖的。
< class="pgc-img">>呃,手不是我的。
煎蛋烘糕用的是铜锅,导热快,易出焦层,但火候不容易掌握,得眼疾手快。老板娘同时用三口锅,技术真的是炉火纯青。
< class="pgc-img">>十五年的手艺,一个两块五,值得专程来一趟。
第九章,市井味十足的煎蛋面。
华兴街也走出不少老店,像雨田和自力,还有煎蛋面。雨田不多讲,越来越差,一年前来已经绕道咯。自力呢,做面的,也有水饺和抄手,偏一般。倒是华兴街煎蛋面,口味依旧能让我顺路来坐坐。
煎蛋面的汤是炝锅加番茄煮的,出锅前加味精,略寡淡。用的挂面,软绵绵的欠嚼劲。唯一加分的是煎蛋,外面煎到焦脆蛋黄依旧软嫩。蛋下面铺木耳菜,一种口感爽滑嚼着略黏的青菜,川渝地区喜欢拿来煮汤下面。
< class="pgc-img">>煎蛋以外,煮面操作简单,可能也是味道保留的原因。不必专程来,但路过的话,可以进去,来一碗从华兴街走出来的,市井味十足的煎蛋面。
他家的凉糕别点,有苦味。
< class="pgc-img">>第十章,茶社与采耳。
成都人爱喝茶,特别是下午,喝茶听戏或聊天。在人民公园里有两家茶社,一家是鹤鸣,另一家叫少城苑。直接用大盖碗喝,一份十多二十块钱。
茶是一般,图一氛围。
鹤鸣似乎已有小一百年历史,差不多成一景点咯。人很多,本地的外地的全有,临着湖,景色不错。
< class="pgc-img">>但也因为人太多,我每次来,更爱去少城坐一坐。少城不太知名,人也少,茶与鹤鸣差不多。闹中有静,喝茶的同时可让师傅采耳。
< class="pgc-img">>采耳是一特有的营生,持证上岗,一般是家传或收徒。在宽窄巷子有不少采耳的摊位,因为人多,师傅们不怎么用心。即便在鹤鸣,也有因为生意多糊弄人的。
来少城会舒服一些,花一百块钱,让师傅认认真真掏二十多分钟,再给你拍打拍打背活动下颈椎和手臂。
< class="pgc-img">>我蛮尊重手艺人,因为一两年才来一趟,师傅靠谱,也愿意多花些钱。
第十一章,鸡爪和泡饭。
二孃鸡爪爪,离太古里不远,已经开分店咯,鸡爪和泡饭一直美味,可当夜宵。
鸡爪卤煮的时间精准,绵糯而不烂,底汤是粗辣椒面熬的红油,再放鲜米椒和小葱,足味。
< class="pgc-img">>泡饭有加鸡油,配香菇和鸡丝,汤头醇厚,调味恰当。
< class="pgc-img">>汤面用的是挂面,口感欠一些,略咸。
兔头肉有些稀松,不耐嚼,一般。
< class="pgc-img">>另提醒一下,他家的凉菜和小龙虾什么的不怎么样。
第十二章,蹄花面馆。
在成都,有一条东城根南街,开满各种老妈蹄花。我也不清楚老妈蹄花什么时候火的,到底因为哪家火的。上次把东城根南街吃一遍,认准13号的老妈蹄花,这次的第一天夜里即跑来。然后,很失望,有些凑合咯。
蹄花并不难做,就看你料足不足,肯不肯耐心熬。而端上来的蹄花,汤是够鲜,但猪蹄不够软烂,芸豆居然是硬的。
< class="pgc-img">>红糖糍粑依然不错,但以后估计不怎么来咯。
< class="pgc-img">>有的店自砸招牌,有的店却知道坚守,比如隆兴街的口味鲜面庄。开在居民楼下,十多年咯,这次去仅仅换咯一块不太脏的门头。
他家的蹄花是下足功夫的,猪蹄打横刀炖至少三小时,一挑即烂。芸豆估计和猪蹄一起炖到软绵,捞出备用,上桌前再加到碗里。另外,老派蹄花会加的海带丝,提鲜。
< class="pgc-img">>汤够鲜,肉够烂,能喝到绵绵的芸豆渣,一碗值得专程来吃的蹄花。蘸料是红油加豆豉和花生,配猪蹄不错。
招牌的口味鲜面,面条筋道,红油够香够辣。脆绍面也是特色,肉臊加葱油,微微辣,合我胃口。
< class="pgc-img">>他家的藕汤也可以,另我喜欢让老板凉拌一碟五花肉,片得均匀,口感软弹软弹的,调味也满意。
第十三章,两家老牌酒楼。
写得有些累,拿两家老牌酒楼结束吧。
老牌酒楼的意思呢,像北京的全聚德或东来顺,自己平日里不去,但喜欢请外地的朋友来。在某种意义上来讲,已经成为一座城市的烙印。
第一次来成都,朋友在红杏招待我。第二次来,是一群人,在大蓉和。他们各自的招牌菜,也像北京的烤鸭和涮羊肉,烙在人们心里。
因为历史原因,一品天下美食街以前是高端宴请的代名词,里面有三家老牌酒楼,文杏、红杏、大蓉和。文杏我一直未去,红杏与大蓉和因为已有不少连锁,每次来多少会去一两趟。
来的第二天晚饭即在红杏,点咯熟悉的鳝段粉丝、糊辣肉花、开水白菜、鸡豆花、豆汤饭,我特别喜欢的红糖锅盔,再加一碗冰粉。
< class="pgc-img">>鳝段粉丝是招牌菜,酸辣口,可按小份卖。糊辣肉花刀工在线,芡汁有些厚,油也多。这次的开水白菜有些不满意,高汤酒味明显,菜叶又偏老。鸡豆花和豆汤饭依旧好评,喜欢的红糖锅盔怎么也吃不腻。
第二次去是中午,点招牌的红杏鸡和樟茶鸭,水准在线,菌菇捞饭和担担面也可以。但想吐槽的是,为什么拿尖椒炒回锅肉。
< class="pgc-img">>临走的最后一餐在大蓉和,差不多是习惯啦。一是因为他家招牌的剁椒鱼头,叫开门红,拌盘面条寓意风调雨顺。二是很固定地喜欢他家三样菜,炒圆白菜,糯米蒸排骨,开水白菜。
< class="pgc-img">>炒圆白菜是一绝,加瑶柱丝和猪油渣急火短炒,端上桌依然烫嘴。
< class="pgc-img">>糯米排骨,排骨腌后和糯米蒸,调味恰当火候又精准,可直接当主食。
< class="pgc-img">>开水白菜高汤鲜活,用的菜心,每次来均不会失望,竹荪汤也美味。
< class="pgc-img">>这座城市不仅有为人乐道的悠闲,也有从上到下的包容。
老跟人笑称,有些味道落在成都,有生之年,只能一次次去找补回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