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店店面管理条例
< class="pgc-img">>一、现场管理规范
主要是创造良好的企业形象,增加来店顾客,扩大销售
1、卫生管理
确保店面场地整洁,过道通畅,设备、货架布局合理,时时保持设备、货架、柜台、等的干净、明亮,不擅自乱贴店内广告等。
2、陈列管理
商品丰富、货架丰满,根据商品保质期,先进先出,显而易见,易拿易放、商品组合陈列合理。
3、商品管理
灵活运用订货、补货,扩大畅销商品陈列空间,定期检查畅销商品的库存和货架卡,以确保畅销商品不断档。
二、 服务管理规范
1、 服务用语。服务语言:“您好”、“请稍等”、“对不起”、“让您久等了”、“欢迎再来”等。忌讳用“不知道”、“卖完了”、“不行”、“没有了”等语言。
2、对缺货的处理。发现顾客购买的商品缺货时,首先应表示道歉,然后应告知该商品何时到货,或主动建议其他能取代的商品,最后店员必须将缺货的商品作为下次订货或补货的参考信息,反馈给店内相关的负责人。
3、 客诉处理。处理客诉时,严禁对客诉推诿责任,应以诚挚的关心态度,耐心听取其陈述后,酌情处理,不能因此造成顾客流失。
二、门店收银员职责
门店收银员具有:熟悉商品的货区、商品基本价位、收银业务、结算小票管理业务、收集和提供商品销售信息、顾客信息、退货处理以及收银台安全职责。
收银员的具体岗职规范有:
1、做好营业前的准备工作:服饰、仪表、清洁卫生,做到举止大方,佩戴好工号牌。
2、营业前认领备用金并清点确认,营业前调试好收银机,准备好其他备用品,并了解当日变价商品和特价商品。
3、顾客进店时,应表示欢迎顾客光临。
4、登打或扫描商品价格时,应报出每件商品的金额,登打或扫描结束时,应报出商品金额总数;并主动将结算小票置于购物袋或交顾客。
5、收银时要唱票“收您多少钱”,找零时要唱票“找您多少钱”。
6、当顾客不多时,应替顾客做好商品装袋服务。要做到将生鲜商品、冷冻食品和其他商品分装,大且生的商品应先装入袋中;顾客多时,要以尽快疏散顾客为主,加快收银速度。
7、收银时要做到正确、快速、对顾客保持亲切友善的笑容,做到更好的接待顾客。
8、耐心地回答顾客的提问。
9、记录和保管遗失的物品。
10、发生顾客抱怨或由于收银有误顾客前来投诉交涉时,应通知店长或值班经理来处理,避免影响正常的收银工作。
11、在非营业高峰期间,听从店长或值班经理安排从事其他的工作。
12、营业结束后,按所收货款填写交款清单,现金、支票分别填写,本人签字后将货款交给核算员。
13、经核算员按收银机的存根审核后,如长款要写报告,短款自付。
三、服务人员职责
服务人员需要了解与理货员和收银员的基本岗位技能,同时掌握服务礼仪规范,还要了解和掌握门店商品分布情况、商品知识及有关知识,以便能流利地回答顾客的各种询问,掌握公司便民服务的内容和措施。
土老板$S p'I*K w/A/M ] p 土老板%c*\R @Q'B\ W&}I{:\j4bqLC/j7本店经营管来由店长担任,一切工作职员应身先士卒,严厉恪守上述划定。土老板Gruv8j%Sd.s*c5{土老板u^7jIq:XL5w v$M
(1)对所有来店的顾客,营业员都必须提供礼貌、热情、周到和高效的服务。
(2)营业员的言行必须规范, 充满活力。态度应明快热情,用语应简洁,动作应灵敏。
(3)不论顾客是否够买商品,都应抱以热情的服务。当商品脱销,或顾客前来投诉时,营业员也要通过自己的服务,使 顾客满意而归。
(4)营业员服务的最高境界,不是仅仅提供一次优质的服务,而是为顾客留下深刻的印象,使顾客自觉或不自觉地再次光临。 ?
(5)决不能背逆顾客意愿,议论顾客,或强迫顾客购买。
(6)在接待顾客时,须察言观色,了解顾客的心理变化,激发顾客的购买欲望。
(7)营业员应坚守工作岗位,无特殊情况不能 擅自离岗。
(8)针对顾客的提问,营业员必须对答如流。答非所问或含糊其词,只能导致销售的失败。
(9)不能不懂装懂,有些问题确实答不上来时,应请教周围同事或上司。
(10)顾客犹豫不决,反复挑选商品时,营业员丝毫不能流露出不耐烦的表情。
(11)顾客较多时,营业员尽量用简洁的语言同顾客交谈,或向正在等待的顾客表示 歉意,安抚顾客的焦躁情绪。
(12)对讲话 絮絮叨叨的顾客,尽量通过适当方式打断其讲话;反之,对于不善 言谈的顾客,需要多加以提示补充。
对工作成绩持续不佳及违纪员工,视情况给以经济惩罚、留职查看直至解除劳动合同处分,具体内容如下:
< class="tableWrapper">序号 | 违纪内容 | 处罚办法 |
1 | 上班迟到、早退,晚班不按时上下线,无及时回复 | 每月迟到三次(含三次)以上扣50元,超过三次后一次按40元扣除,超过六次劝退 晚班不按时上下线,按迟到记入考勤,无及时回复,每月两次(含两次以上)扣100元,超过两次后,一次按80元扣除,每月超过4次劝退 |
2 | 上班擅离职守、串岗 | 警告三次(含三次)以上扣50元,超过后一次按40元处罚,当月超过五次劝退 |
3 | 公共场所吵闹,干扰正常工作 | 警告三次(含三次)以上扣100元,超过后一次按80元处罚,当月超过五次劝退 |
4 | 在工作时间做与工作无关的事情 | 警告三次(含三次)以上扣100元,超过后一次按80元处罚,当月超过五次劝退 |
5 | 上班十分钟以内必须换上工作服 | 警告两次(含两次)以上扣50元,超过两次后一次40元扣除,当月超过五次劝退 |
6 | 未经批准擅自变动或缩短工作时间者 | 发现一次扣100,超过三次,劝退 |
7 | 未经批准擅自休假 | 按旷工处理并处罚200元,当月超过三次,劝退 |
8 | 工作懈怠,违反工作规定,无正当理由不服从上级指示 越权行事,独断专行,搞小团体,无事生非,扰乱工作秩序 | 头警告三次,留职查看,情节严重劝退 |
9 | 不服从主管指令、工作调动 | 头警告三次,留职查看,情节严重劝退 |
10 | 虚报冒领,假造证明(伪造病假单、发票及虚报加班等)隐瞒事故事情,谎报情报,诬陷他人 | 辞退,并追究经济损失 |
11 | 利用公司设施进行与公司无关的活动,侵占、挪用公司财产 | 追究其经济损失,情节严重者劝退 |
12 | 打架斗殴、妨碍公司业务者 | 赔偿他人损失,留职查看,情节严重劝退 |
13 | 滥用公司职权报复处罚职员,对于犯有违纪行为的职员不作处理的 | 扣除全月工资,留职查看,情节严重劝退 |
14 | 渎职或因其他原因,严重损害公司声誉及得益 | 扣除全月工资,留职查看,情节严重劝退 |
15 | 违法社会治安管理条例和国家政策 | 辞退或开除 |
16 | 盗窃公司财物 | 开除并追究经济损失 |
17 | 触犯国家法律 | 开除并追究经济损失依法惩处 |
?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品业又因食品安全上热搜了!
两天前,@人民日报微博发布记者卧底一家叫甘茶度奶茶店的视频,烂芒果好坏掺着用、臭香蕉直接榨汁、果汁兑水、隔夜茶…不到5分钟的视频看得人极度不适。
随后,@人民日报又连发两条微博质问:“这是甘茶度还是泔水?”
一到夏天,食品安全事件密集爆发,如何防范呢?今天整理了一些规范措施。
作者|政雨
人民日报严厉曝光:这是甘茶度还是泔水?
7月5日,@人民日报微博发布了卧底一家叫甘茶度奶茶店的视频,视频里“烂芒果、臭香蕉接着用,店员手抓完垃圾徒手切水果,茶汤隔夜还在用…”种种细节触及食品安全底线。
操作的过程中,店员一边切一边说“不要问”,最后坦言:“白给都不喝。”
查看视频
网友纷纷在微博下留言评论:“这种店就该查封!罚到破产!”
显然,人民日报对此事显示了高度重视。接着发布微评:这杯最肮脏的奶茶,装满了多少恶?
人民日报评论
>“这是甘茶度还是泔水?!”网友的质问,直击灵魂。食材令人作呕,加上“教科书”式的作假,就是货真价实的作恶。在“四严”守护舌尖安全的当下,这种丧心病狂的恶,不仅缺德,还涉嫌违法犯罪。而该挨法律板子的,仅是相关店员吗?
随后,甘茶度紧急发布通报,对这家门店停业关店,全面彻查。
< class="pgc-img">甘茶度回应
>7月5日下午,北京丰台区市场监管局根据举报,对位于大红门银泰百货的甘茶度饮品店进行现场检查,当执法人员到达时,该饮品店已停止营业。
经查,这家店是甘茶度加盟店,店铺名称为“北京李文虎饮品店”。执法人员检查发现,该饮品店没有自制饮品操作规程,食品安全信息公示栏中人员健康证明未及时更新,操作间水果(柠檬、橙子、苹果)未隔墙离地存放,食品原材料进货台帐记录不完整,未能提供榨汁机等的消毒记录。
针对现场检查情况,执法人员已责令这家饮品店停业整顿,并从美团、饿了么等外卖平台下线。丰台区市场监管局对该饮品店立案调查。
虽然这种极端情况属于行业个例,但是喜茶里喝出苍蝇、指套,奈雪的茶“徒手操作、未佩戴口罩”等等,关乎食品安全细则的事件不断发生。
食品安全这个紧箍咒不会因为是“网红”就不光顾。实际上,奥雪牌双黄蛋雪糕被检出菌落总数和大肠菌群超标,因长期使用过期发霉面粉而遭查封的网红法式面包店Farine,海底捞两家店因后厨卫生问题被关停整顿,都给风风火火的新茶饮敲响警钟。
食品安全是高压线,谁碰谁“死”。
饮品店基本操作规范整理
我们采访整理了一些饮品店,自己规定的常用食品安全相关规范细则,是不同品牌的不同标准和做法,可供参考。
1、基本标准:
店员佩戴口罩、工帽、工作服作业,进岗洗手。从物料开封开始记时,先进仓的,先使用;后进仓的后使用。
2、温度设置:
工作台冰箱、蛋糕柜冷藏冰箱,设置(2℃~8℃);冷冻冰箱设置(-15~-20)。
3、原料的储存方法:
- 茶汤:
茶汤泡好后,在桶里的保质期是2个小时,2个小时没用完就要倒掉。
冷泡茶,滴完装杯后,放于蛋糕柜冰箱保存期限:D+1天(D+1,指开封当日起,往后延1天,下同)。
- 果汁果酱类:
凤梨酱等果酱类,冷藏保存D+1天。
柳橙汁、草莓浆、芒果汁等果汁类,开瓶后冷藏D+14天,挤浆瓶D+2天。
- 新鲜水果:
切片柠檬、切丁芒果、切片柳橙、挖出来的西瓜都不能隔夜。
切掉一半带皮的西瓜可以冷藏保存D+1天。
小青桔整袋封口放冷藏(最佳),室温存放(次之)。
- 冻果:
冷冻百香果原汁夏季室温隔水解冻不超过2个小时,冬天在室温下隔温水解冻不超过1个小时。
解冻后冷藏保存D+2天。冷冻菠萝果肉、草莓果肉,解冻后冷藏保存3天。
- 乳制品:
奶盖成品冷藏保存:D+2天。
全脂牛奶开瓶后,冷藏保存D+3天;炼乳开瓶后冷藏保存D+14天;奶油干酪开封后冷藏保存D+4天;淡奶油、椰浆开瓶后冷藏保存D+3天。
未开封、未开瓶原料全部按保质期储存。
4、设备的清洗:
- 滤茶袋茶渍:
使用完毕就要清洗;一天关门前再用热水+洗洁精清洗;每周用小苏打+热水浸泡20分钟后,再用热水+洗洁精清洗。
- 茶桶:
下班前用热水+洗洁精清洗,倒置晾干。
每周用食品级小苏打+热水浸泡20分钟后,再用热水+洗洁精清洗。
另外,茶桶的出茶嘴极易留下茶渍,一不注意还容易把这些污渍落入茶里。所以,也要每周一次扭下把手清理茶渍。
- 抹布:
抹布分类使用,前区吧台毛巾、客座区清洁毛巾、备料间清洁毛巾、出杯毛巾。用过的抹布要用热水煮沸5分钟,起到消毒作用。
- 装茶的量杯:
每天下班前用热水+洗洁精清洗;每周用小苏打+热水浸泡20分钟后,再用热水+洗洁精清洗。
- 吧台水槽:
每天下班前刷洗表面污垢,每周用84消毒水+冷水进行泡洗。
- 开水机:
每季度拆开开水机顶部,清洗内部水垢,先用毛巾清理水垢,再进行冲洗,切记把水位感应针擦干。
- 果糖机出糖嘴:
每天使用前用100ml量杯接80ml热水烫出糖嘴1分钟左右,直至出糖嘴不再有糖流出来。这是为了把残留清洗干净。下班不使用时要用毛巾清理掉所有污渍。
- 制冰机:
主要清洗冰室和水垢,1~2个月(主要看地区水质,北方1个月)拆洗一次,清洗时要冲洗制冰格内的水垢,还有挡板污垢。
- 封口机:
上面的托盘在下班前要用热毛巾擦掉所有污垢;封口机封口环的污渍在高峰期之后,就要随手清,闭店前用热水浸泡,再用纸巾擦干。
电风扇、排风扇、电视机等等店内设备,每周定期处理灰尘,以免飘散、落入饮品中。
说来说去,基于每一个设备的管理标准都是简单的。但是培养员工的食品安全意识、知识和责任心,建立完善自己的运营体系、门店清洁体系,并按规范遵守和操作细则,才能将食品安全事件发生的概率尽可能降低。
当然,这很难,需要持久的毅力和严格要求。
统筹|政雨 编辑|孙超 视觉|江飞
文章为咖门原创,未经授权严禁转载。
了解更多行业资讯,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咖门(KamenClub)
>< class="pgc-img">>借低价爆品抢占市场的蜜雪冰城,是许多消费者熟知的网红茶饮品牌。不过,最近将这一品牌推上热搜的,是其出现了令人担忧的食材质量问题。
据报道,蜜雪冰城个别门店存在篡改开封食材日期标签、随意更改或不记录食材“效期追踪卡”备制截止时间、违规使用隔夜冰淇淋奶浆和茶汤等食材、柠檬表皮不清洗等食品卫生问题。如郑州永安街店员工将应于3月28日12点废弃的纯牛奶,重新贴上3月29日10点废弃的标签;济南大观园店店员将新的奶昔粉掺入已过夜的奶浆中进行制作。5月15日,蜜雪冰城发布致歉声明,称已责令涉事门店停业整顿,并调查上述门店的严重违规行为。
过期食品存在安全隐患,食用后很可能危害健康,这是人人皆知的基本常识;商家不得经营超过保质期的食品,也是食品安全法的明文规定。蜜雪冰城店员使用多类过期食材制作茶饮,不可能是对此常识、条款一无所知。报道中曝光了一名店员的心声:“如果过了有效期就倒掉的话,那得扔多少,谁愿意呀,及时更改时间就行了”,道出了涉事门店不惜降低食品质量的共同原因,即节省食材总量,减少经营成本。事件曝光后,不少食客表达后怕、不愿再喝等失望、愤怒之情。可见,通过侵害消费者权益减少经营开支,在消费者心中的信誉度也会大打折扣,最终影响的恰恰是经营效益。与这家公司铺天盖地投放的宣传推广相比,使用过期食材恐怕是一场更易传播的广而告之,对企业形象造成更大的负面影响。
蜜雪冰城公开道歉、决定整改的态度值得肯定,但是下属门店如此漠视消费者的健康权益,不能以道歉了事。奶浆、茶汤、奶茶过期了照用不误,是不是涉事门店的惯例?郑州、济南等多家门店出现问题,是不是更多门店的潜规则?公司的管理层面为什么没有发现?
如今,街头茶饮风生水起却也鱼龙混杂,被曝光食品质量问题的品牌,远不止蜜雪冰城一家。先靠低价、噱头或推广贴上“网红”标签,又因质量问题给自己“蒙灰”,不能成了网红茶饮的经营之道;被曝光的抬头道歉,没被曝光就闷头赚钱,更不可作为所谓秘制茶饮杯中的雷同“秘方”。除了企业自身整改,监管部门也要加大检查力度,把一杯杯不符合安全标准的茶饮直接拦截在售卖窗口。给消费者喝用过期材料冲泡的奶茶,那就必然要喝监管部门依法端出的“罚酒”。
来源 北京晚报 | 记者 殷呈悦
编辑 贾亮
流程编辑 刘伟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