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前,呷哺呷哺小火锅开遍了城市的大街小巷,它不仅价格接地气,还解决了一个人吃火锅的尴尬。但是日前,呷哺集团发布了2022业绩公告,年报显示关闭了81家呷哺呷哺餐厅。小火锅不香了吗?
△南京呷哺呷哺门店
呷哺呷哺业绩下滑,2022年关闭81家餐厅
作为1998年就成立的老牌火锅店,呷哺呷哺承载着不少人关于小火锅的记忆。在当年,一人一锅的小火锅,不仅成了年轻人聚会的好去处,也是一人食的最优选择。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目前呷哺集团旗下拥有呷哺呷哺、湊湊两大知名火锅品牌,为集团的核心竞争力。
日前,呷哺集团发布2022年度业绩公告,数据显示,呷哺集团在2022年实现收入47.25亿元,同比下降23.1%;归属于母公司的净亏损为3.53亿元,亏损同比扩大20.4%。其中,2022年,呷哺呷哺业务收入22.86亿元,同比下降35.1%;湊湊业务收入22.06亿元,同比下降6.3%。业绩公告还显示,2022年,呷哺集团关闭81家呷哺呷哺餐厅、3间湊湊餐厅。
对此,呷哺集团解释,这些餐厅关闭的原因是大多数产生亏损,多数不符合呷哺呷哺推广的“高性价比”模式的地区经营,且其模式不能够恰当反映品牌形象。
南京呷哺呷哺门店正常营业,食客年轻人为主
一年里关闭了81家餐厅,那么,南京的呷哺呷哺门店经营情况如何?
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目前在南京地区,共有7家呷哺呷哺门店。在雨花台区某大型综合性商场内,就有一家呷哺呷哺门店。4月4日,记者来到这里进行了探访,在工作日的中午饭点时间,门店里三三两两的食客,显得有些冷清。在探访中记者发现,来到这里的食客大多数为二三十岁左右的年轻人,点的餐食也是以单人套餐为主。呷哺呷哺单人套餐的价格从79-87元不等,双人套餐的价格也在150元左右。店员透露,他们店营业一切正常,中午的食客确实不多,如果到了工作日的晚上和周末,门店生意会好一些。
“我高中时候就特别喜欢和同学来吃呷哺呷哺,现在我都工作五年了。”消费者陈希坦言,呷哺呷哺小火锅的超高性价比,是吸引她的主要原因,不过这几年随着年龄的增长,她也不经常来呷哺呷哺了。有着和陈希一样经历的食客还有不少,王伟称,之前自己想吃火锅又找不到伴儿的时候,呷哺呷哺就成了最优选。“但是现在速食小火锅产品越来越多,超市里就可以很方便买到,加上现在呷哺呷哺涨价了,所以去的机会自然也就少了。”
呷哺呷哺客单价连年走高,翻台率却走低
高性价比曾是呷哺呷哺的标签,但如今这个标签却保不住了。在2016年,呷哺呷哺推出“品牌升级计划”,试图从快餐定位转型为“轻正餐”。不仅在门店装修和菜品上升级,客单价也随之上涨。
数据显示,2017年至2019年,呷哺呷哺客单价分别为48.4元、53.3元、55.8元,到了2020年人均消费突破60元,2020年达到62.3元,2021年继续升高至62.5元。呷哺呷哺在财报中称,客单价微涨原因是推出更多新品令顾客产品选择更为多元。
在人均消费提高的同时,呷哺呷哺门店的翻台率却在持续走低。年报数据显示,从2017年到2021年,呷哺呷哺翻台率分别为3.3次/天、2.8次/天、2.6次/天、2.3次/天和2.3次/天。而2022年上半年该数据从上年同期的2.3次/天下跌至1.9次/天,其同店销售额为5.63亿元,同比下降45%。
专家建议:放慢拓店步伐、均衡规划是必经之路
呷哺呷哺的业绩下滑,是小火锅不香了吗?
商业及战略管理专家卢步云认为,随着运营成本、食材、用工等成本的攀升,一向走亲民化路线的呷哺呷哺集团,在盈利空间上被不断压缩。近年来,呷哺呷哺集团还增加了凑凑、趁烧等高端品牌,从低成本往高溢价的战略转型,并以东部沿海和大湾区做开店的重点布局。
“在经营模式方面,把原来的大口锅多人聚餐,优化为满足单人锅和三两知己小聚的精致化场景,来实现收益和利润叠加。”卢步云表示,除了呷哺呷哺之外,集团还布局了高端线,以“多品牌+差异化”的方式把客群盘子做大。但随着疫情的影响及“偷工减料、涨价”等不良口碑的发酵,呷哺呷哺渐渐陷入收益下降的状况。
卢步云建议,“放慢品牌的拓店步伐,整理和平衡旗下各品牌火锅的占比和布局,应成为呷哺呷哺集团及时止损和均衡规划的必经之路。”
现代快报+记者 季雨 文/摄
者 | 马越
编辑 | 牙韩翔
疫情下的连锁火锅品牌呷哺呷哺,咽下巨额亏损。
8月15日晚,根据呷哺呷哺发布的盈利预警公告,该公司预期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6个月收入约为人民币21.6亿元,相较于截至2021年6月30日止6个月收入减少约29%。
同时,它的净亏损也同比进一步增大,相较于去年同期的人民币0.47亿元,集团预期于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6个月将录得净亏损介乎约人民币2.7亿元至2.9亿元之间。
对于收入下滑和亏损的原因,呷哺呷哺解释称主要为疫情。
这家公司表示在营城市116个,其中受疫情影响城市92个,占比约79%,尤其主要一线城市受疫情影响严重,如北京、上海、深圳、天津等。
疫情对于餐饮业的冲击不言而喻。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餐饮收入为2万亿元,同比下降7.7%。线下门店反复停业和客流锐减,但无法节省租金和人力成本,让大多数餐饮同行的业绩都遭遇打击,比如海底捞也仿佛成为“难兄难弟”——预计在上半年录得净亏损约2.25亿元至2.97亿元。
不过对于呷哺呷哺来说,它面临的增长乏力局面,也早在疫情前埋下伏笔。
在疫情到来前的2018年,这家连锁火锅公司就在面临增速放缓、增收不增利的情况。
根据年报数据来看,呷哺呷哺在2018年、2019年营收分别为47.34亿元、60.3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9.2%、27.4%;而随着近年来的扩张,净利润却在下滑,2016年-2020年,其净利润同比增长为39.7%、14.2%、10.1%、-37.7%和-99.4%。
2021年,呷哺呷哺收入实现61.47亿元,但遭遇了上市以来的首次巨额亏损——2.39亿元。
近年来品牌定位摇摆导致的消费人群流失,成为一大问题核心。呷哺呷哺于1998年在北京创立,早期在北方城市扩张,其主要的卖点就是高性价比和“一人一锅”的台式小火锅模式,30-50元的客单价一度吸引了大量年轻消费群体。
随着海底捞等一众特色火锅品牌的崛起,消费升级潮流之下,大众对于火锅行业的菜品、服务有了更深入的认知,呷哺呷哺门店扩张成本增加,其原有的低客单价模式,也无法为品牌带来更多的利润空间。
为此它在2016年推出“品牌升级计划”,试图从快餐定位转型为“轻正餐”。更为精致的门店装修、菜品升级、随之客单价也有所上涨。并且推出定位中高端的火锅品牌“湊湊”。
年报数据显示,呷哺呷哺的客单价从2017年的48.4元涨至2020年的62.3元,2021年为62.5元。
但呷哺呷哺涨价,并未实现消费升级,反而导致流失了不少价格敏感的消费群体。
翻台率的下滑成为它“排队不如以往火爆”的一个佐证。年报数据显示,从2017年到2021年,翻台率分别为3.3次/天、2.8次/天、2.6次/天、2.3次/天和2.3次/天。
2021年也成为呷哺呷哺的多事之秋。接二连三出现高层人事变动,比如原湊湊餐饮CEO张振纬离职、原行政总裁赵怡被解职,反映出其公司内部对于业绩承压和发展路线变化导致的利益冲突。
创始人贺光启在2021年8月重新担任CEO,并宣布了一系列经营改善措施,包括关闭200多家亏损的门店、让呷哺呷哺餐厅重回“大众消费路线”等。其中对呷哺呷哺品牌本身比较关键的点,在于让客单价保持在60元以内,并计划向二三线市场扩张,吧台、单锅也将重新出现。
而在已然成为红海的火锅行业竞争中,满足消费者的细分需求仍然是重点,这也是为什么呷哺呷哺在仍然在布局中高端品牌上发力。
定位中高端的湊湊依靠“火锅+茶饮”的模式,近年来成为呷哺呷哺主要的增长动力,2020年在集团中的占比已经提升至30.96%,实现收入16.89亿元,同比增加40.75%;2021年,湊湊实现营收23.59亿元,同比增加39.8%,收入占比也提升至38.38%。
根据贺光启早前披露的消息,将在2022年推出的“呷哺X”是它的又一子品牌,人均价格在90元左右,与呷哺呷哺人均60元左右、湊湊120元左右的定位区隔开。
2021年12月,呷哺呷哺宣布将在上海设立第二管理总部,实施北京、上海“双总部”战略,并启动“东扩南进”的发展战略,未来三年,预计新增至少500家门店。截至2021年末,呷哺集团共经营1024家直营餐厅,其中呷哺呷哺餐厅有841家,湊湊餐厅有183家。
不过今年以来反复的疫情,显然拖慢了呷哺呷哺上述计划的速度。呷哺呷哺最新公告提到,上半年新开业餐厅21家,全年新开业餐厅预计约100家。
此外,界面新闻记者发现,呷哺呷哺旗下的“X火锅”也在2021年于上海开出首店,在大众点评与小红书平台上留下不少探店记录,但这家位于上海南京东路宏伊国际广场的门店目前已经关闭,并且并未有其他分店出现。而这一新的子品牌究竟何时正式推出市场,它的前景还不明朗。
<>编也是喜欢重庆火锅的。
一大锅红彤彤火辣辣的锅底,觥筹交错间
是同桌人的热闹活跃的气氛。
不过生活里,好像不是随时都能这么热闹
有时候也想抱着一个小火锅
二三人或是独自一人
各抱着一个温暖的小火炉
或许不那么热闹吧
但是温热简单,大概就是小火锅
喵の锅日式小火锅
韩家巷长江花园10号
人均:105元
既然是日系小火锅,喵の锅的室内俨然一副简洁明亮的日式风情,随处可见的猫咪元素添加了一点软萌可爱的气质。
店内可以选择的锅底种类很多,借鲜锅、魂牵麻辣锅、金遇锅,名字很有特色,口味选择很多~
肉类的选择不少,每种价格都不高,当然分量也会稍微少一点,这样反而能让食客有更多选择。田岛嫩牛肉粒、茴香牛排、牛眼肉卷都很推荐。
除了牛肉,还有各式蔬菜、海鲜、丸子类,就算是和普通的火锅店相比,喵の锅的种类也算得上很多了,而且菜品品质都很不错哦。
小青森
正洪街8号莱迪广场东门负一楼
人均:75元
冷色调的门头在莱迪有些嘈杂的环境里格外清冷显眼,主打台湾小火锅,算是新店吧,开店以来人气还蛮旺的~
锅底的选择也是蛮多的,可以直接点对应的套餐,比较有特色的大概是它家的台式烧酒鸡火锅。台式烧酒鸡本来就是台湾的特色菜,拿来做锅底温暖又醇厚,而且火焰真的很抢眼呀~!
其他锅底的话,猪肚鸡汤比较清淡养生,台式麻辣锅口味稍微重一点。
涮品的话比较推荐去骨鸡腿肉,肉质很嫩~还有肥牛卷啊蔬菜拼盘之类可以选择,种类也算不少,卤肉饭的味道也很赞哦~
呷哺呷哺
南京共12家门店
请自行搜索离你最近的一家哦~
人均:58元
在北京,呷哺呷哺有300多家门店,密集程度超过开封菜和金拱门...到了南京人气就差了些,12家门店,生意不算爆满。不过小编还是很推荐这家小火锅店,原因主要是...方便!性价比超高!
经典蔬菜拼盘价格18元一份,锅底价格4元到10元不等。厌倦了写字楼里油滋滋的外卖,二十多元就能吃到这份妥帖的小火锅。即使是肥牛套餐,价格也只有28元,价格感人且日常。
肥牛套餐和羊肉套餐给的肉量都不少,而且还有一大份蔬菜拼盘,女孩子应该足够吃了,如果只能推荐它家的一道菜...那小编应该选择的是...麻酱...麻酱真的很好吃~!
沸腾台式美人锅
来凤里25号
人均:26元
来凤里的平价小火锅~小编觉得这种平价的日常餐食不求口味惊艳,重要的是实在的性价比和妥帖的日常体验。
锅底的选择也有很多,番茄肥牛锅或者番茄龙利鱼,酸辣肥牛或者三鲜肥牛也很受欢迎,海鲜锅的用料也很足~还有驴肉可以选择~
有各式蔬菜和肉类可以另行添加,当然价格也很便宜,卤肉饭是免费的~食量大的小伙伴也不用怕吃不饱啦~
锅比盆大
中山路18号德基广场2期8层
人均:150元
德基8楼的咖喱小火锅~每次想吃咖喱锅时都会来这里~!
主要推荐的仍然是咖喱锅哦~咖喱浓郁但是毫不厚重,不会吃出油腻感,久煮也不会咸口,一顿小火锅咖喱的味道萦绕唇舌间,咖喱控真的会幸福死了~
涮菜可选的种类也很丰盛,龙利鱼鲜嫩无腥,肥牛肉质感人,黑豆皮必点~和咖喱锅底是绝配,吸收过汤汁后无比美味!
海鲨湾海鲜会馆
沈举人巷7号金轮华尔兹2楼
人均:320元
平价小火锅也介绍了不少,最后一家我们去吃点好的~海鲨湾算是南京比较有名气的海鲜火锅了,取的也是小火锅的形式,明档海鲜是能亲身验证的新鲜,菜品菜色也可以说是很丰富了~
不急着煮火锅可以先点上一份刺身品牌,这里的鱼生选择不少,三文鱼、北极贝、鲷鱼、甜虾都可以吃到。
国宴油条是推荐菜品,小小一个炸得酥脆,入锅后口感超好,雪花肥牛入口即化,小鲍鱼很新鲜,肉质鲜美,也很推荐。
总体上说性价比不算超级高,但贵在新鲜丰富~所以也很推荐哦~
不多说了,小编决定选一家
去吃小火锅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