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隻立千古——红楼梦文化展》在国家博物馆开展。本次展览由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国国家博物馆主办,中国红楼梦学会和北京曹雪芹学会学术支持,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国家图书馆、故宫博物院、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协办。值得注意的是,本次展览中有两件文物是由昌邑市博物馆提供的,据文史专家考证,这两件文物与曹雪芹以及《红楼梦》关系密切。
两件备受关注的文物是:“存放李煦《虚白斋尺牍》的原盒”和“李煦之父光禄大夫广东巡抚李士桢暨李煦嫡母一品夫人王氏画像”。那李煦何许人也?他和曹雪芹又有什么关系呢?《虚白斋尺牍》又为何物呢?
李煦(1655—1729)原籍山东省莱州府昌邑县(今昌邑市奎聚街道东隅村),其父李士桢是清初知名疆臣。由于他“卫直禁陛,扈从出入,积节不懈,办事敏干”,受到康熙帝赏识。康熙三十一年(1692)十一月,曹雪芹祖父曹寅由苏州织造调任江宁织造,李煦以内务府员外郎出任苏州织造,至康熙六十一年(1722)十二月卸任,前后整三十年。凭借与康熙帝的特殊关系,李煦与曹寅先后四次办理南巡接驾事宜,并特命轮流担任两淮巡盐御史。康熙四十四年(1705),李煦因办理康熙帝第五次南巡,加大理寺卿衔。康熙五十六年(1717),又因“补完盐课亏欠”,加户部右侍郎衔,后以覃恩封光禄大夫。雍正二年(1742),因亏空公款三十八万两被革职抄家。雍正五年(1727),因曾为雍正帝政敌胤禩等购买苏州女子,定为“奸党”,发配打牲乌拉(吉林省吉林市北),雍正七年(1729)冻饿而死。
李煦与曹寅身份特殊,不仅长期共事,而且还有葭莩之谊,关系密切。故李煦不但是研究康熙朝政治、经济不可或缺的重要人物,而且“姑苏李家”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也逐渐成为了《红楼梦》及曹雪芹研究的新领域。但长期以来,对李煦及其家族的研究,主要依靠《李煦奏折》及后来陆续发现的《查抄李煦家产折单》、《查弼纳奏报查抄李煦家产及审讯其家人史料》、《李煦获罪档案补遗》及其他零星资料,使这一领域很难再有新的突破。
1996年,昌邑县北孟乡(今昌邑市北孟镇)池子村村民姜乃涛拆除祖屋,翻盖新房,于墙壁夹层发现一长条木盒,中有《李士桢暨配王氏影像》等画像共6轴,抄本《虚白斋尺牍》两册,以及敕命数件、印章两枚、族谱一套等。而本次进京参展的盒子正式当年存放李煦《虚白斋尺牍》的原盒。其中,《虚白斋尺牍》为苏州织造、两淮巡盐御史李煦部分信札稿本,共两卷,共计318件。不完全统计,《尺牍》所涉人物约为130人。其中有李煦山东、京都亲属,各地总督、巡抚、观察使、知府,两淮运使,李煦幕僚及江宁织造曹寅、曹颙、曹頫等。
作为《李煦奏折》之后发现的最大一宗与李煦有直接关系的新资料,其意义不言而喻,也为《红楼梦》研究提供了新的资料。1975年,赵岗、陈钟毅先生在他们合著的《红楼梦研究新编》中“红楼的素材”一节中,明确地提出了《红楼梦》创作中将大量姑苏李煦家的事迹穿插于书中一说。1979年,周汝昌先生在《红楼梦新证》“人物考”一节,1980年,徐恭时先生在《那无一个解思君——李煦史料新探》一文中也多有论及。1996年,丁淦先生《脂砚斋辩》一文中,指出“脂砚斋”极有可能是苏州织造府李家的子弟。总之,山东昌邑清代苏州织造李煦家族与《红楼梦》的密切关系已被学术界所认可。
近年来,结合“昌邑乡邦文物”征集工作的开展,昌邑博物馆已经征集与李煦家族相关的文物30余件,下一步,将结合新馆建设布置“昌邑寻梦”专题展厅。
鲁网·闪电新闻12月20日讯 (记者 李涛 通讯员 马越川)20日,闪电新闻记者从潍坊市文化和旅游局获悉,为进一步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满足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和期盼,营造欢乐祥和的节日氛围,潍坊将于2019年12月31日、2020年1月20日、2020年4月(风筝会期间)在潍坊市音乐厅举办潍坊市民新年、新春和合唱三场音乐会,给市民送去精神文化大餐,使市民群众感受文化惠民带来的快乐和幸福。
潍坊市民新年音乐会
潍坊市民新年音乐会由潍坊市群星民族乐团演出,乐团始建于2013年,连续五年成功举办潍坊市民新年音乐会。自成立以来,多次在潍坊市音乐厅、潍州剧场、鲁台会展中心、潍坊文化广场、临朐广电大厦、高密大剧院、昌邑大剧院等地举办专场音乐会和文化交流活动。乐团秉承“参与公益、奉献互助、服务社会、共创文明”的宗旨为目标,立足于深厚的民族音乐根基,创编了《对花主题随想曲》、大型协奏曲《孟姜女》,成功演出了《春节序曲》、《庆典序曲》、影视作品曲目《红楼梦序曲》、《好汉歌》、《西游记主题曲》、《白毛女组曲》、《红色娘子军组曲》等,还有《春江花月夜》、《难忘的泼水节》、《瑶族舞曲》、《一枝花》、《丝绸之路》、《我的祖国》等经典音乐作品。多年来,乐团致力于公益文化活动,在弘扬民族音乐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潍坊市民新年音乐会由我市优秀指挥家吴光海、李云涛担任全场指挥。吴光海现为潍坊市群星民族乐团指挥;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山东省民族管弦乐学会理事;潍坊文华国际学校民乐团指挥;潍坊广文中学音乐部主任;高级教师。李云涛现为潍坊学院音乐学院讲师;中国音乐家协会竹笛专业委员会会员;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指挥专业委员会会员;潍坊市音乐家协会民族吹管乐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兼副会长。
潍坊市民新年音乐会将上演《花好月圆》、《二泉映月》、《瑶族舞曲》《闹雪灯》、《红楼梦》、《射雕英雄传》、《西游记》、《水浒传》、《庆典序曲》、《我的祖国》、《难忘的泼水节》、《丝绸之路》等经典民乐作品及影视作品。
潍坊市民新春音乐会
潍坊市民新春音乐会由潍坊爱乐青年交响乐团演出。乐团成立于2015年,是潍坊唯一的一支“民办公助”形式的专业化交响乐团。目前乐团人数60余人,成员由我市管弦乐领域最专业的青年演奏家们组成,这些演奏家平均拥有20年以上的学习和演奏经验,均毕业于目前国内外最为知名的艺术院校,如 美国朱莉亚音乐学院、奥地利柴可夫斯基音乐学院、韩国国立大学音乐学院、中央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天津音乐学院、西安音乐学院、沈阳音乐学院、四川音乐学院、山东艺术学院等等,许多演奏家与中国知名乐团有过密切合作,演出经验极为丰富,掌握目前中国最为先进的交响乐演奏理论体系,演奏家们对音乐有着无限的追求和认真的心,所演奏的音乐有着无可替代的感染力。自2015年起,潍坊新春音乐会这个名字就紧紧的与潍坊爱乐乐团联系在了一起,五年的时光里,潍坊爱乐乐团不仅让潍坊市民拥有了每年属于自己的新年音乐会,更参与了潍坊建市七十周年、潍坊市民文化节、山东省文化惠民消费季开幕式音乐会等众多的大型演出活动,致力于为我市群众提供全方位的交响音乐体验,为打造潍坊最专业的交响乐团而努力前进。
潍坊市民新春音乐会特邀著名指挥黄炎佳担任指挥。黄炎佳1983 年出生于中国上海,历任浙江交响乐团驻团指挥、上海师范大学青年交响乐团常任指挥,以及维也纳室内乐团、波兰 Wroclaw 爱乐乐团(Orkiestra Filharmonii Wroclawskiej)、意大利卡塔尼 亚爱乐乐团、比利时 Quartz 室内乐团(Quartz Ensemble)、山西省交响乐团、 长春电影制片厂乐团、四川音乐学院交响乐团、湖北交响乐团、贵州省歌舞剧院交响乐团、重庆市歌剧院重庆交响乐团、上海彩虹室内乐团等客座指挥。现为青岛市歌舞剧院音乐总监及交响乐团、合唱团首席指挥,是奥地利维也纳国立音乐与表演艺术大学乐队指挥专业最高学位获得者,最年轻的指挥维也纳室内乐团(Wiener Kammerorchester)音乐季音乐会的中国指挥家,也是首位带领维也纳室内乐团参加奥地利“Carinthischer Sommer”音乐节的中国指挥家,被奥地利最具权威的主流媒体《标准报(Der Standard)》、《皇冠报(Kronen Zeitung)》 与《微报(Kleine Zeitung)》称为“信心十足并具有超凡统治力和独特魅力的中国指挥家”。曾担任过第十六届中国文化艺术政府奖——文华大奖获奖作品、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参演民族歌剧《马向阳下乡记》指挥、第三届中国歌剧节、第二十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2018 紫金文化艺术节、2019国家大剧院歌剧节参演民族歌剧《二泉》指挥、大型交响组曲《贵州》首演指挥、韩国欧亚室内音乐节乐团(Euro Asia Chamber Orchestra)首席指挥。
潍坊市民新春音乐会将借祖国七十华诞的余热为潍坊市民献上关峡·第一交响曲《激情燃烧的岁月》作为音乐会的主题曲目。乐曲的主要旋律用在电视剧《激情燃烧的岁月》的配乐中而广为传播,家喻户晓。乐曲满怀激情地颂扬了改写中国历史进程的、无怨无悔奉献人生的老一辈特殊群体,并结合当代民众心态升华出昂扬向上的时代精神。除此之外,音乐会将为广大音乐爱好者带来《春节序曲》 、《溜冰圆舞曲》 、《春之声圆舞曲》 以及施特劳斯家族的经典波尔卡曲目等多首国内外经典乐曲。
潍坊市民合唱音乐会
潍坊市民合唱音乐会由潍坊飞扬合唱团演出。合唱团成立于2009年,现有团员70余人,平均年龄40岁。合唱团自成立以来,以公共文化服务为己任,既注重群众文化的参与性,又注重合唱艺术的专业性。近年来,合唱团应邀参加市里、县市区以及企业和部队的公益性大型演出活动百余次,参与过潍坊市庆祝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七十周年和建党九十周年大型文艺演出、潍坊电视台春节晚会、第三十届潍坊国际风筝会开幕式文艺演出、潍坊市民文化节、“劳动者之歌”全市职工庆祝五一劳动节文艺晚会等大型文化活动,连续5年参加潍坊市新年新春音乐会。2013年8月,合唱团赴台湾参加了以“两岸同根”为主题的宝岛情合唱音乐会,获得了团体银奖和特别贡献奖,2019年9月25日,合唱团代表我市参加了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的庆祝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合唱展演并以全省第二名的成绩获得优秀展演奖。2015年和2019年,合唱团成功举办了专场音乐会,受到了社会各界好评。
闪电新闻记者 李涛潍坊报道
<>红楼梦》和山东有关系吗?如果认真仔细考察研究,就会发现,还真有!
潍坊学院王宪明教授是较有影响的红学家。他认为:中国封建社会最后一个朝代的清朝,是山东文学史上最辉煌的时代。现代人最感兴趣的小说,清代山东作家的成就尤其值得一说。“短篇小说之王”非蒲松龄莫属,西周生的《醒世姻缘传》,被大诗人徐志摩奉为中国文学史上“五名以内”的名著。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小说名著《红楼梦》,其作者、题材,都与山东有重要关系,自道光年间安丘秀才张枞恒《评订红楼梦》开始,山东红学研究,在红学史上也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所以不仅研究《红楼梦》的文学背景离不开山东清代文学,《红楼梦》本身也是山东清代文学研究的重要课题。(第一个“红楼戏”,为山东衍圣公府孔昭虔改编的《葬花》一折,作于乾隆五十七年(1792),正是小说刊本问世的第二年。《红楼梦》最早被搬上戏曲舞台,是孔昭虔以其为题材的昆曲折子戏《葬花》,作于嘉庆元年(1796)。)
古代没有现在的著作权、版权法概念,小说的地位也不高,在小说流传的过程中,传抄者、出版者有进行反复修改、再创作的自由。这就使古代小说作者问题非常复杂。程伟元在乾隆末年萃文书局《红楼梦》初刊本的序言中说“作者相传不一”,《红楼梦》中提到顽石纂述《石头记》,空空道人抄录问世,改名《情僧录》,吴玉峰题名《红楼梦》,东鲁孔梅溪题曰《风月宝鉴》,最后曹雪芹批阅十载、增删五次,纂成目录,分出章回,题曰《金陵十二钗》。空空道人、吴玉峰、孔梅溪连书名都改了,谁敢说他们对正文不会染指?这便为研究者们广寻作者,提供了口实。对《红楼梦》有重要影响,与山东也有重要关系的《金瓶梅》候选作者已数十人,《红楼梦》的候选作者将来或许超过此数。
查阅资料发现:山东桓台人刑部尚书王渔洋是清初文坛宗师泰斗,撰写和编辑著作不可胜数,门生遍天下,高祖、曾祖、祖父们也都是明朝高官,也是“笏满床”家族。《红楼梦》有很多稀罕玩意儿,如“六足龟”、“孔雀裘”等,这些奇异物品非常少见,但是王渔洋都有记载。羽纱羽缎,出海外荷兰、暹罗诸国,盖缉百鸟毛织成。又满刺加哈烈出锁袱,一名梭服,鸟毳为之,纹如纨绮。“纹如纨绮”这四个字,暗含《红楼梦》三个人名李纨、李纹、李绮,而且有特殊意义。
更让人吃惊的是,早在明朝万历年间,王渔洋家里就已经有了“长春园”别墅和“大观楼”。现在桓台王渔洋家的“忠勤祠”里,有诗和石刻为证。“大观”二字正式用于园林建筑命名,这里可能最早。当时有王渔洋的祖父就有程氏学生,如诗人、戏曲家程可中,王渔洋也是,很多著作就是靠门生程哲等整理,在江南出版的,现在海南三亚的“天涯”石刻,就是时任崖州知州的程哲所题。另一个门生,曾任山东学政的北京大兴人黄淑琳,其实也是程氏后人,小名“伟元”,和乾隆年间的《红楼梦》出版人“程伟元”同名,渊源颇深。至于这个出版人“程伟元”是不是王渔洋徒弟的徒弟,还很有必要进行考证。
从目前掌握的情况看,王渔洋在《红楼梦》成书过程中,很有可能参与了撰写,可能性更大的是他的文友或者弟子们,进行精心创作和多次修改,而且从创作到出版时间长达数十年甚至上百年之久。事实上,清初几大文学名著,如洪昇的《长生殿》、孔尚任的《桃花扇》、蒲松龄的《聊斋志异》,王渔洋都曾过目,还对《聊斋志异》做了数十条点评,而且这几个人都是王渔洋的学生或者接近朋友关系,在三大名著基础,再多指导出一部《石头记》或《红楼梦》也应属于正常范围。起码比要其他人更靠谱。
红学泰斗周汝昌认为,曹雪芹上世,自周武克商,其弟叔振铎封于曹,在济水之阳,本是山东人。经过了长期的繁衍流迁,曹氏遍于南北各地,后来一支出关,俘为旗奴,是为雪芹五世祖,及清入关,旗兵南下,故此又有一支自辽东回到了“老根”济阳(定陶一带)。山东是曹氏的最早发祥地。这一史实值得重新大书特书——因为数千年后,又诞生了特异天才伟大文星小说家曹雪芹。 希望山东重视发掘抢救各种曹氏族谱工作。
山东大学的马瑞芳教授对《红楼梦》和《聊斋志异》这两部著作进行了比较学的研究,发现了两者之间有着很多共通之处,好像有种“小说之魂”先是附在了蒲松龄身上,让他创作出了《聊斋志异》这部优秀的文言短篇小说,而在蒲松龄死后,这“小说之魂”又附到了曹雪芹的身上,让他创作出了《红楼梦》这部优秀的白话长篇小说。
目前风头正劲的新派红学家土默热认为“东鲁孔梅溪”其实就是王渔洋。土默热说,对《红楼梦》中出现的文人及其作品的考证分析,书中绝无康熙中期以后的人物和作品出现,只能说明,《红楼梦》创作于康熙中期。从林四娘的故事看,《红楼梦》记载的林四娘与山东人王渔洋《池北偶谈》、蒲松龄《聊斋志异》、安致远《青社遗闻》、李澄中《艮斋笔记》等著作中记载的林四娘,如出一辙,说明出自同一来源。
《另说红楼》的作者张志坚女士经过多年研究,更进一步指出,博山人赵执信就是《红楼梦》的主要作者。《红楼梦》成书牵扯到多位山东人,如王渔洋、赵执信、孔尚任、黄叔琳、卢见曾等。另外,在邹城的峄山上,张志坚女士还发现山上石刻“宝玉”匾额,时间是“雍正三年乙巳”,她认为“宝玉”碑刻诗词非常少见,这从“硬件”上探讨红楼梦和山东的关系,又提供了一个旁证。(吴修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