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巴巴和百联合营的逸刻便利店在上海开业了,它像是一个白领餐厅加上咖啡吧和面包房,当然也卖一些包装食品。
这家店开在上海静安区(原闸北区那部分)的大宁中心广场三期,在宁盛路沿街。这几天,如果你恰好路过,可能会看到一个白色为底,绿松石色作边的兔子头,位于餐厅长阳公馆和吉安汽车生活馆之间。
店面面积在 500 平米左右,因为有厨房和就餐区域,它显得比普通的便利店更大。三分之二左右面积都是鲜食或热食区域——从现制咖啡、当日烘焙面包到热餐,只有东侧三分之一的区域销售的是瓶装饮料和包装食品。
介于两个出入口之间,占总面积三分之一的热食区看上去是这家店的重点。下午一点半到店时,这里还有 10 例左右的热菜在售。不管是荤菜还是素菜,一律都是 3.9 元/两。在柜台的另一端,有串串可以自选,每串售价 1.9 元;这里串串的品种比专门做串串的餐饮店少。热食区还摆了一排扭蛋机,这可能是为了表现便利店年轻的一面。
< class="pgc-img">热食 摄影/董芷菲
>门店
>柜台一侧有预先配好菜的盒饭,价格在 20 元左右。这些便当都来自这家店的厨房,而非像快客或者罗森全家那样由中央工厂制作好送出。
2018 年 5 月,上海市食药监局发布了《关于小型超市(便利店)从事菜肴复热、分装类经营活动食品经营许可监管工作指南》。便利蜂等便利店品牌已申请了这类许可证。而此前,上海便利店中的盒饭都是在中央厨房加工包装好后再运至门店销售,和 7-Eleven 等便利店在北京的店内加工加热再出售的做法不同。
三十多个座位上坐了不少人,不过其中有不少是这家合资公司的员工。可能因为刚开业,这家店配了不少工作人员,咖啡吧后有至少 3 名工作人员,而热食的前台有 6 位,还有 1 位切配水果的工作人员,这还不包括后厨的工作人员。
< class="pgc-img">就餐区域 摄影/董芷菲
>咖啡吧和烘焙点心的区域占据了左侧约三分之一的面积。咖啡吧台前 Lavazza 的字样被放得很大,这家意大利公司是它们的咖啡豆供应商。除了 11 款咖啡,它还出售 5 种水果茶、5 款冰激凌和一种奶茶。在开业期间的非高峰时段,咖啡等饮品有 7 折促销。
下午一点半,逸刻还有 20 多款面包在售,可能因为是每天现烘的面包,它的价格比日系便利店面包稍高一点。
逸刻瞄准的是周边的上班族。大宁中心广场虽然有不少餐厅和便利店,但更多的还是影视和创意文化公司的办公室或园区。附近还有好几个园区例如“越界乐平方”。它营业时间多少说明了这一点:早七点到晚十二点。它从早餐到夜宵的生意都想做,打出了“很早到很晚 都很暖”的标语。
店内配备了 3 台自助结账机,它使用的是淘鲜达的系统,除了支付宝结账,它鼓励消费者使用百联钱包。开业期间,逸刻已经上线了外卖,附近的消费者也可以在淘宝上使用“淘鲜达”在逸刻下单。在店的后侧就“驻扎着”几位饿了么送餐员。
这是百联集团和阿里在 2017 年 2 月签署合作协议后合作项目的正式落地。
2018 年 11 月,“上海逸刻新零售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注册,注册金为 10 亿元。逸刻的大股东为百联集团控股的上海商投控股有限公司,持股 57%;而阿里巴巴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持股逸刻新零售 43%的股份。
二者的分工是:逸刻便利门店运营由百联团队来主导,后台系统则由阿里来开发(比如淘鲜达的结账系统)。据《北京商报》的消息,目前逸刻已在上海签下了 20-30 家网点。据说它打算在今年年终前开到 500 家门店。
在当月百联集团创新大会上,逸刻与百联旗下其他10 余个创新业态——包括 RISO、UMAX 价值百货、The Balancing 买手店、FOB 时尚中心、科创中心、百联优安、百联大宗、好美家、百联资控、商投公司一起做了汇报。
此前,百联旗下的便利店品牌主要是“快客”,它在全国有 1422 家店,大多在上海。快客在上海便利店激烈的竞争中表现并不好。据联华超市财报,2018年上半年,快客便利店营业额同比下降 0.7%,同店销售下降约 1.96%,它还亏损了 7038.3 万元。
来源:好奇心日报
作者:董芷菲
>业邦(ID:ichuangyebang)原创
作者丨王艺
编辑丨海腰
制图丨创业邦
在中国的语境下,创业通常是在科技行业,比如开发一款App,制作一款小程序等。
但在美国的语境下,创业通常是开一家连锁品牌的餐厅或洗衣房,也就是加盟。
对于普通人来说,加盟是一种门槛更低,成功率远比科技创业更高的创业形式。详见《加盟生意临近“引爆点”,有人年入2000万》。
随着疫情阴霾的逐渐散去,加盟行业,特别是餐饮加盟行业的热度正在上升。
以连锁茶饮品牌柠季为例,2月初其创始人在微信朋友圈写道:“感受到了报复性创业,9天签约了62家”;根据壹览商业的数据,国内主要的16家连锁新茶饮品牌,2月份新开店总计666家,环比1月482家增长了38%;咖啡行业也不甘示弱,2023年2月份,国内21家连锁咖啡品牌一共新开门店445家,与上月相比增加58家,现存门店25352家。
对于有志于在餐饮行业创业的人来说,加盟一个品牌是门槛最低、最省心省力的方式,创业者可以获得成熟体系的赋能,对于普通人来说非常友好。
面对为数众多的品牌,如何选择最适合自己的那一个?在考察品牌时应该重点考虑哪些维度?哪些品牌最值得加盟?
创业邦联合懂加盟网,推出了“2023最值得加盟的100个品牌”榜单。
我们从门店数量、单店投资金额、品牌好评率等方面,结合专业评委的打分,对餐饮行业的3000多个品牌进行了综合排名,最终选出了100个我们认为值得加盟的品牌。具体榜单如下:
府捞面被业界称为“中式面馆第一品牌”,不过最近它的日子有点不太好过。先是三年累计亏损超7亿元,后来又曝出使用料理包以及裁员传闻。日前,和府捞面正式公布了其开放加盟方案,只需69.8万元就能开一家和府捞面。4月15日,现代快报记者梳理发现,近两年不少一直坚持直营的头部餐饮企业陆续开放加盟。加盟是不是一桩好生意?
和府捞面正式披露加盟细节,69.8万元就能开一家店
以一碗“书房里的养生面”出圈的和府捞面,所属母公司为江苏和府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在面馆赛道拥有超强的竞争实力。它从2012年创立以来,就一直采用直营的经营方式。相对于加盟店,直营店有更统一化的管理,利于企业进行成本把控。不过,近日和府捞面“松口”了,和府捞面在其官方微信公众号上披露了开放加盟的细节。
微信公众号文章内容显示,作为中式养生面开创者,和府捞面已经进行了2.0品牌升级,至今600+门店遍布全国80个城市,会员人数高达2500万。在大数据中,有这么一组数据值得留意,截至2023年12月,和府捞面草本猪骨汤、番茄汤、酸辣汤面累计销售高达7000万碗,十年开店成功率达94%,远超行业品牌平均开店水平,2023年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等多城市门店的单店月度最高营业额可达100万元。这对于投资人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诱惑。
在进行了一连串业绩和产品的介绍后,和府捞面还透露了开放加盟的细节。和府捞面的单店统包合作费(包括设计、装修、标配设备)为69.8万元;加盟店门店推荐面积为80~100平方米;加盟店运营采取托管式的合作模式,回本周期则在12~18月左右。消息一出,立即引发了网友们的讨论。不少投资人觉得69.8万元开一家名气很大的餐饮店,不失为一个好选择。更多的人则觉得,现在餐饮界内卷太严重,这个时候入局可能并不是一个好时机。
4月15日,现代快报记者走访了南京一家和府捞面门店。上午10点,门店刚刚开门,店内还没有食客。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午间用餐高峰从11点半开始,可以延续到1点半,周末的时候可以持续到下午2点多。因为所处的地段周围有不少写字楼,所以生意还是不错的。不过记者注意到,在同楼层中,就有同类型的面店2家。不过在这些面店中,当属和府捞面的客单价最高。
经历了预制菜风波,又流出裁员传闻
和府捞面被业界称为“中式面馆第一品牌”,但如今它发展得不太顺利。2024年,它经历了预制菜风波,还传出要裁员的消息。
2024年,在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期间,“和府捞面被曝含预制菜”的话题登上热搜。和府捞面号称“养生食材、健康不贵”,然而消费者认为,它的实际操作与定位严重不符。面对这样的情况,和府捞面工作人员给出了自己的解释:“捞面是每天现做,门店有自己的面食师傅;只是浇头小菜是总部统一送货上门,但也都是当天早上切好的,这点请大家放心。”对于这样的回复,消费者却不怎么买账,甚至直指和府捞面在玩文字游戏。
预制菜风波还未过去,和府捞面再被传出裁员20%~30%。面对外界的猜测,这次和府捞面发布了声明。
和府捞面在声明中表示,多个自媒体针对和府捞面发表消息称“裁员20%~30%”,该消息无事实依据,纯属谣言。和府捞面在声明中介绍,公司目前经营状况良好。2023年收入同比增长48%,实现三年疫情后首次扭亏为盈,2024年为精简组织裁员120人左右,比例为1.4%,非网传“和府捞面裁员20%~30%”。联营、出海、下沉、加密是和府捞面的未来战略,调整精简的人员为直营超配,联营板块仍在扩编。
头部餐企开放加盟,2024年这波“加盟风”要不要跟?
此前,不少知名餐饮企业采用的是直营方式。一方面可以树立品牌的形象,另一方面方便企业进行成本把控。但直营模式有一些短板,例如占用的资金量很大,管理起来也比较复杂。4月15日,现代快报记者梳理发现,近两年不少一直坚持直营的头部餐饮企业陆续开放加盟,如海底捞火锅、奈雪的茶、乐乐茶等。
2023年4月,乐乐茶两家加盟小店开业测试,其间净月销都在35万元以上,即便在10月进入淡季后,两家门店的日销也能保持在1.2万元以上。当年11月,乐乐茶启动2.0加盟模式,并循序渐进在全国铺开。同年7月,奈雪的茶正式开放事业合伙人业务,进入“直营+加盟”的模式。截至2024年1月底,已开业加盟门店超150家,已完成选址的门店突破300家,缴纳10万元意向金的加盟商已突破1000人。
2024年3月,海底捞火锅发布公告称,将推行海底捞餐厅的加盟特许经营模式,以多元经营模式进一步推动餐厅网络的扩张步伐,目前海底捞官网已开放加盟通道。不过海底捞的加盟门槛比其他餐饮店要高得多,在海底捞的加盟申请表里有一项必填的调查——“可投入海底捞事业的资金”是多少?有四个选项,分别为“1000万元以下”“1000-2000万元”“2000-5000万元”“5000万元以上”。据此推测,一家海底捞门店的投资额应在1000万元以上。
专家:开放加盟可带来资金支持,也带来一些挑战
为什么头部餐饮企业陆续选择开放加盟?中国城市发展研究院·农文旅产业振兴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袁帅分析,一直坚持直营模式后选择开放加盟,这背后有多方面的考量。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消费者需求的多样化,直营模式可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品牌的快速扩张和市场份额的进一步提升。”袁帅称,因此和府捞面等店家选择开放加盟,可能是为了借助外部资源,加速品牌的市场布局和门店扩张,以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同时,开放加盟也可以为它们带来更多的资金流入,支持其进一步研发和市场推广。
袁帅认为,以和府捞面为例,69.8万元的加盟费用,对于有一定实力的投资者来说,是一个相对合理的投入。而且,和府捞面提供的整店运营方案,包括经营管理支持、选址支持、市场推广支持等,也可以帮助加盟商降低经营风险,提高成功率。当然,开放加盟也会带来一些挑战,比如如何确保加盟商的经营质量和服务水平、如何维护品牌形象和口碑等。“因此,和府捞面需要在开放加盟的同时,加强对加盟商的管理和培训,确保他们能够按照品牌的标准和要求进行经营。”
此外,随着餐饮行业的快速发展和变革,一些新兴品牌不断涌现,它们可能更加贴近消费者的需求,提供更加实惠和美味的产品,这也使得一些传统高端餐饮品牌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袁帅表示,对于高端餐饮品牌来说,要想在市场中立足并获得持续的发展,需要不断调整自身的经营策略和产品定位,以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和期望。同时,也需要注重品牌形象的塑造和维护,提高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现代快报/现代+记者 季雨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