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校园食品安全万里行
强化部门联合,形成强大监督检查合力;借助科技力量,实现“互联网+明厨亮灶”全覆盖;邀请家长到配餐企业实地考察,定期进行配餐服务满意度问卷调查……不久前,天津市和平区鞍山道小学一名二年级学生的家长,因为孩子在校用餐“饮食安全、营养可口”,特地向区教育局赠送了一面锦旗。和平区教育局食品安全科科长程玉伟没想到,工作成效能被学生和家长看在眼里,他决心继续做好食品安全工作——“给孩子们营造更加安全、健康的饮食环境”。
天津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高度重视校园食品安全工作,今春开学以来,联合市场监管、卫生健康和公安等部门持续完善规章制度,强化监督检查,进一步压实各层级责任,严格校园供餐全链条管理,确保“师生舌尖上的安全”。
供餐模式改进了,用餐更加暖心了
一尘不染的厨房、精细优质的管理……走进静海区大邱庄镇长江道小学的食堂,记者看到,工作人员正按智能炒菜设备的操作流程,备菜、调味、翻炒,为学生制作美味、健康的午餐。
长江道小学于2021年建校,当时没有配备食堂,学校离镇区较远,很多家长反映孩子们中午用餐存在困难。“为此,学校专门建设智慧食堂,购入两台智能炒菜设备,每台设备占地不足1平方米。”该校校长郭大鹏介绍,这两位2023年“入职”的“新员工”,不仅不需明火、不需专门厨师,还解决了学校食堂面积有限的问题。
“智慧食堂通过粗加工前置、全冷链生产运输、校园内炒制生产,让师生吃上了新鲜饭菜。”静海区教育局局长刘风瑞介绍,今年,全区将推广建设6个智慧食堂,为今后的推广普及积累经验。
据统计,仅2023年,天津就新增中小学食堂59个。天津市教育两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教育部门今后还将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联合市场监管等部门,持续推动恢复校内食堂供餐,提升原材料成本在餐标中的占比,提升供餐质量。在此基础上,对于一些暂时不具备恢复校内食堂供餐条件的学校,通过推行“桶餐到校+校内自助分(取)餐”方式供餐,持续减少盒饭方式供餐,提升饭菜口感,减少餐饮浪费。
每天凌晨4点半,天津市实验小学食堂管理员王烁和食品安全员周婷都会准时出现在校园,他们同服务外包方、供货商代表一起清点食材数量,查验食材品质和规格。该校建立起校长负责制和“‘一把手’—食安总监—食堂管理员—食品安全员”责任体系。“食品安全有风险,品质提升就得靠奉献精神和尽职尽责。”王烁表示。
临近中午,随着下课铃响,热腾腾的饭菜送到了学生们手中,在这一刻,学校里充满了家的味道。
安全防线抓实了,家长更加放心了
为筑牢校园食品安全防线,天津市教育两委携手市场监管、卫生健康、公安等部门,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不仅如此,天津各部门间还建立了校园食品监督检查、风险会商、定期调度和部门协作等联合工作机制,确保责任层层落实,管理更加精细化,让校园餐桌更加安全、健康。
在宝坻区,最近一次历时一个多月的食品安全专项检查中,检查人员对照各项要求,对全区161所校园食堂进行严格排查,将“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制度落到实处。
“学校食堂不仅是营养的加油站,更是家校沟通的桥梁。”河西区平山道小学校长韩洪涛说。
平山道小学建立了学生膳食委员会沟通微信群,每个班级至少有一名家长在群内。食堂每周都会在群内公示菜谱,每天中午还会上传新鲜出炉的菜品图片,让家长们即使身在校外,也能第一时间了解孩子的午餐情况。“有效的管理,不仅让食堂饭菜更加美味可口,更让家长们对学校的食品安全充满了信心。”韩洪涛说。
用餐文化凸显了,学校更加贴心了
走进天津市实验中学滨海育华学校的智慧食堂,记者看到,师生只需轻松刷脸,便能享受自助取餐的便捷。人工智能设备精准地记录下每一份菜品的重量,一菜一价,精确到克,让节约意识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
校长夏恩伟拿起手机向记者介绍:“手机端实时推送每餐的菜品、单价、总价、营养分析等大数据,让食品安全隐患无处遁形,引导学生吃出健康、吃出品质、吃出文化。”
而在北辰区普育学校的餐厅里,记者看到,自助式的用餐环境让学生得以从丰富菜品中挑选喜欢的食物。食堂负责人的严格把关,确保了食材的新鲜和营养的均衡,实现了从“吃得饱”到“吃得好”的转变。
北辰区普育学校负责人表示,学校对餐厅的管理细致入微,定期的安全检查和对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为食品安全保驾护航。学校的用餐文化,不仅让学生学会了珍惜和选择,更让他们在自我管理中获得成长。
作者:本报记者 徐德明
《中国教育报》2024年06月29日第1版 版名:要闻
本文来自【中国教育新闻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新网湖北新闻4月30日电(卓张鹏 董盼 崔桢桢)花椒鸡、牛肉沫麻婆豆腐、麻辣兔头、毛血旺、泡椒腰花、万州烤鱼……4月29日中午,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晓湖园一楼快乐食间餐厅,餐桌上摆放的川渝美食吸引大批师生前来观赏,这是该校正在举行的第一期“名厨进校园”活动现场。
本次活动由该校后勤保障部和校团委联合举办,通过邀请社会著名餐饮企业顶级大厨走进校园,制作美味佳肴,并以低于成本价售卖给学校师生品尝,旨在推广健康饮食理念,提升饮食服务质量,增进师生对中华美食文化的了解和热爱。
活动除川渝美食观赏区外,还有名厨做菜观摩区、川渝美食售卖区以及特色才艺表演区。
“牛肉沫麻婆豆腐要三道芡,第一遍是包烧芡,第二遍是收汁芡,第三遍是补芡,这样才能让汁水包裹住豆腐,吃起来麻、辣、鲜、香、烫。”在名厨做菜观摩区,学生代表观摩中国烹饪大师、工匠食神、国家特级厨师张强演示铁山坪花椒鸡和牛肉沫麻婆豆腐的制作过程。
在川渝美食观赏区,该校副校长徐涤宇和师生驻足观赏川渝特色菜品。一道道色香俱佳的川渝特色美食,为师生们呈现一场饕餮盛宴,让大家近距离感受川渝麻辣滚烫的饮食文化。
铁山坪花椒鸡5元/份,牛肉沫麻婆豆腐3元/份……在铁山坪花椒鸡和牛肉沫麻婆豆腐的售卖区,就餐师生排起长龙,购买名厨新鲜出炉的两道菜肴。
据悉,本次菜品售卖的全部收入,加上活动承办方快乐食间餐饮公司的配捐资金,共计1万元,全部捐赠给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学基金”,用于资助学校研究生支教团服务地和学校定点帮扶地区的乡村孩子到武汉研学。
“这笔捐赠可以让更多西部地区的乡村孩子通过研学走出大山、开阔眼界、丰富成长经历。”曾因毕业论文致谢感动全网的支教大学生苏正民也参与此次菜品售卖,他对学校和企业情系公益的善举表示感谢。
该校后勤党委书记陈佳表示,“名厨进校园”是学校后勤保障部精心打造的美食文化品牌“舌尖中南”校园美食节的重要系列活动。下一步,该校将推动“名厨进校园”活动常态化,把学校对师生的深情厚爱藏进一粥一饭,一菜一汤,努力让师生在校园吃得好、吃得开心。(完)
融界6月21日消息,有投资者在互动平台向正元智慧提问:智慧食堂菜品识别场景,是否可以在结账便利化的同时,增加对师生膳食均衡、热量摄入等方面的的AI辅助识别功能,自动生成餐饮日志,形成科学饮食建议,并结合运动数据和基础代谢等,给出师生健康建议。
公司回答表示:公司通过完善的全托管云平台,使互联网、人工智能、AI算法等技术相融合,形成以智慧晨检、智能验收、后厨行为管理、物联接入为系统架构体系的IOT应用整体解决方案,实现餐饮流程全闭环,打通食材管理、进销存管理、食品安全、行为分析到智慧配餐、点餐、结算的全链路餐厅场景业务建设,对餐务服务流程、食堂原料采购、掌上订餐购物、健康营养分析等环节进行数据化管理,形成了菜品货源可控、人员违规可防、检测样品可溯,保证了校园食安业务功能实现,大幅提升校园食安管理智治水平,提升客户就餐体验,同时利用边缘计算平台上的AI算法,提供校园餐厅及食品安全规范化操作的监测预警。
本文源自金融界AI电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