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璟璟
今年以来,餐饮行业洗牌加速。数据显示,去年5月,上海人均客单价在500元以上的餐饮店占餐饮总门店数量为1.35%,约有2700多家。到了今年7月,这个数字已减少了1400多家,门店萎缩过半。越来越多的高端餐厅开始采取套餐降价等方式应对消费新动向。比如有高端餐厅推出了398元的“低价套餐”;有的将经典套餐的价格下调了近三分之一,菜式相差并不算多。(极目新闻)
高端餐饮市场,本身就有着极强的波动性。不同于奢侈品等品类,塔尖人群往往有着穿越周期的“消费信仰”与“购买力”。而值得注意的是,所谓高端餐饮市场前些年迅猛发展,其实有“前瞻布局”的意思在。也即,店家“先入为主”卡位,坐等相关的消费习惯、消费客群培育壮大。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供给走在了需求前面,并且还是远远走在前面。
上海等城市,如今出现的“高端餐厅收缩”,其实是相较于前些年,高端餐饮的扩张化、大众化而言的。这种“大众化”,并非指价格的大众化,而是指其目标客群的“下探”。高净值人群,其实就那么多。其作为高端餐厅的基本盘,是远远不够的。于是乎,此前一些年,不少餐饮经营者,试图复制“奢侈品消费大众化”的奇迹,乐观地期待着,能让更多的中产客群也走进高端餐厅。而事后来看,这一如意算盘,多少是失算了。
“去年5月,上海人均客单价在500元以上的餐饮店占餐饮总门店数量为1.35%,约有2700多家。”这其中,很多都属于是“押注式开店”。不少高端餐厅,往往是抢个好口岸、一番高级感的装修,加段神话般的“主厨故事”“创始人传说”,就敢开店揽客,坐等愿者上钩。这种自抬身价的“新贵”餐厅,一旦未能立住人设、稳住流水,那么后续的崩盘,也就是稀里哗啦了。
高端餐饮,讲究的是口碑积淀。并不是说店家自我宣称“高端”了,消费者就非得照单全收。值得质疑的是,最近一两年,去高端餐厅“探店”“评测”,一度成为短视频最火的赛道之一。博主们斥巨资吃得一言难尽、吃得一肚子气,看客们看得开心幸灾乐祸“不坑穷人”,有多少高端餐厅其实是装腔作势,拿掉滤镜、对之祛魅之后,当然也就无感了。大浪淘沙,高端不高端先不谈,至少做一家合格的、能吃的餐厅,再说其他吧。
16岁开始学做点心,在传统酒楼做了30多年,2019年出来创业,开了这间营业至23:00的港式点心店。以现代的经营模式,让更多人体验港式美食,更有机会学习传统手艺。”香港“必吃榜”新上榜商户——得闲饮茶的孙老板告诉记者,“上了必吃榜,内地客人明显多了,榜单让我们成了传播饮食文化的窗口。”
孙老板店里关于地道美食传承与文化传播的故事,也正发生在全世界更多角落。
8月20日,大众点评2024“必吃榜”发布会暨颁奖盛典(港澳及海外地区)在香港举办,共13座港澳及海外城市232家餐厅上榜,香港、澳门、东京、新加坡、大阪为上榜餐厅数TOP5。跟随大众探寻美食的脚步,今年榜单新增7城发榜,上榜餐厅数增长超6成;更多地道小店、本地老店出现在榜单上,10年以上商户占比达59%;榜单正成为食客的世界美食之旅指南,促进各国美食文化传承交流的“助推器”。
香港共39家地道餐厅上榜
“在香港,无处不旅游,无处不美食。”香港特别行政区文化体育及旅游局局长杨润雄先生说道。作为“环球美食天堂”,在今年“必吃榜”中,香港有39家上榜餐厅,为境外上榜餐厅数最多城市。其中28家为新上榜,小吃店占比接近20%;覆盖更多商区,天后、北角、西贡等地首次有商户上榜;包含12个品类,新增亚洲菜、西班牙菜等菜系,榜单成为更全面展现香港美食文化的“城市美食名片”。
观塘敬业街上,新上榜餐厅华嫂冰室(皇廷廣場店)就是一家“很香港”的地道小馆。“2010年开店时,一是想延续爸爸的手艺,二是想传承香港冰室文化。”在创始人华嫂看来,冰室的餐品相较茶餐厅更简单,仅仅包括一些冻奶茶、菠萝油、三明治等,但却蕴藏着五、六十年代香港社会的发展历程。“我们秉承父代的经营理念,坚持做冰室模式,把简单食物做到最好。”
冻奶茶中茶、奶配比要严格、“撞茶”功夫要到位、菠萝油需现烤...... 冰室是香港本地孵化出来的美食文化,直到现在,华嫂依然沿用六十年代父辈的标准。
除了传统地道美食外,香港美食文化也不乏创新。另一新上榜餐厅随变烧烤麻辣鸡煲(佐敦店),就将川渝麻辣火锅与港式鸡煲相融合。据黄老板介绍,店里坚持每天从惠州进货新鲜三黄鸡,选用港式传统砂锅作为容器。在口味上,既借鉴了川渝的麻辣口味,又基于香港传统味型做在地化调整,舍弃川渝汤底里的牛油,换用较为清淡的猪骨汤底,同时加入中药药材调味。登上“必吃榜”,小店不仅成为本地年轻人小聚的据点,更是外地游客体验港式麻辣味道的好去处。
“招牌果然好正,都是地道口味”“食材新鲜,虾饺里有大颗虾”“店小却又好味道,街坊客多。”......过去一年,大众点评用户“味蕾游”过后的真实评价,凝结成一张展现香港文化的“必吃榜”,将这里的地道美食文化传递出去。
跟随用户探寻美食
“必吃榜”境外榜单提质扩容
事实上,在今年“必吃榜”境外榜单上,香港榜单展现出的地道传承、创新兼容与文化交融并不是个例。
新加坡新上榜餐厅——陈生成山瑞补品,就凭借七十余年的美食传承故事,向游客展现新加坡的城市面貌。“新加坡多元的文化构成,带来了多远的美食文化。”第三代传承人陈老板告诉记者,店里的煲汤手艺源自祖父辈的家乡广东潮汕,每碗都需加入药材、山瑞骨、猪骨等食材,经过12小时慢炖而成,而汤里的“山瑞”则是来自印尼的新鲜甲鱼。
在陈老板眼里,新加坡好像一个“中央厨房”,美食家们汇集各地好食材、好手艺,在此孕育出兼容多元的美食文化。
在澳门,新上榜商户荣记牛杂,也已是一家四代传承的老店。据梁老板介绍,店里的牛杂均从国外进口,每天需经过清洗烹煮等多道工序,再经四至六小时熬制而成,秘制汤底则是由太公传承下来的独门秘方。此外,由于消费者日渐多元化的需求,后代们还逐渐研发出咖喱等辛辣酱汁,满足不同人群的味蕾需求。
平台用户寻味目的地的扩容,沉淀出更海量的评价数据,带领“必吃榜”来到了7座新发海外城市,新增近90家地道餐厅。2024年“必吃榜”成为全球更多地区的“城市美食名片”,带领食客透过美食了解一座城市。
以美食为媒
推动世界美食共融共通
美食是全世界共通的语言,一份“8亿用户吃出来”的“必吃榜”,是全球餐饮商户的“金字招牌”,助力商家发展。以香港为例,2023年榜单发布前后,上榜商户流量环比增幅接近30%。此外,榜单更进一步促进各国美食文化的传承创新、交流融合。
“登上‘必吃榜’之后,各个分店都迎来了更多的内地客人,尖沙咀门店的内地食客占比高达8成。”香港华嫂冰室的华嫂就提到,更多内地客人把华嫂冰室作为必打卡餐厅,就是在推动香港冰室文化传播。
香港西贡六福菜馆的老板也告诉记者,因为“必吃榜”,店里内地游客增幅超过三成,“更多食客可以透过我们,品尝西贡本地的海鲜特色,客家菜以及疍家菜两大菜系的文化精髓。”
陈生成山瑞补品老板也表示:“上榜之后中国客人多了将近4倍,榜单正推动传统‘山瑞汤’成为新加坡代表美食之一,鼓励我们继续传承与创新。”
巴黎上榜餐厅蜀园的程女士则谈到,榜单发布后,不少留学生还会照着榜单带着法国朋友来。“会吃川菜的法国人,面对一盘辣子鸡,连干辣椒也不会放过。”蜀园已不仅是在外游子“舌尖上的家乡”,更是弘扬中国美食文化的招牌,榜单正成为两国美食文化交流“助推器”。
数据显示,海外地区外,今年“必吃榜”共有108座中国城市2635家上榜餐厅,一众独具本地特色、兼具传统与创新的美食商户,成为中国美食文化的缩影。境内外榜单正成为全球美食爱好者的“味蕾游”出行指南,为食客们推荐“好吃、不贵、体验佳”的必去餐厅。
“美食是一种无需翻译、跨越国界的语言,所有人都可以靠味蕾去理解和欣赏不同的文化。”美团高级副总裁张川在发布会现场说道,美食也是文化的使者,人类的流动,带来文化的融合,传统美食也随之超越地理局限,得以在地化的融合和变革。“‘必吃榜’的责任,就是把中国美食推荐给全世界,把全世界的美食介绍给中国人。”
文字/图片:毛信慧
编辑:陈露
特别声明:本文经上观新闻客户端的“上观号”入驻单位授权发布,仅代表该入驻单位观点,“上观新闻”仅为信息发布平台,如您认为发布内容侵犯您的相关权益,请联系删除!
目新闻记者 周丹
8月21日,湖北首家橄榄油主题餐厅在武汉市千滋百味·蝶栖梧桐餐厅正式运营,来自黄冈蕲春李时珍医药工业园的橄榄油“东方神润”,将从这里走向市民餐桌,让更多市民吃上健康的本土橄榄油。
该餐厅总经理胡文恒介绍:“烹饪中,油以及相关调味品在菜品中的占比一般是千分之十五左右,调整为橄榄油之后占比达到千分之四十五左右。尽管橄榄油的价格是色拉油的5至8倍,让成本提升了很多,但是品质上也有所提升。”
现场来尝鲜的食客告诉记者,很多湖北菜重油重辣,从当日品尝的菜肴口味上来说,确实比用“大油”炒制得清淡一些。不过,大部分顾客表示,尽管口味略显清淡,但不影响美味的口感。
也有人提出“橄榄油是不是只能凉拌,不能炒菜”的疑问,认为橄榄油加热后其中的有益物质会被破坏,甚至还会产生有害物质,并由此认为橄榄油不适合做中餐。
对此,东方神润品牌负责人、湖北润邦农业科技公司董事长伊军解释:“在高温烹饪过程中,如果加热温度高于冒烟点可能有一些不利化学物质产生。特级初榨橄榄油的冒烟点是190℃-200℃,比生活中常用的精炼花生油、大豆油、葵花籽油稍低20℃左右,但比一些未精炼的花生油、大豆油要高,特级初榨橄榄油完全可用来炒菜,但和所有其他油一样,烹饪时间不宜过长,油温也不宜过高。”
当日,东方神润还发起了“认养一棵树”公益认养计划,融商创投、今楚仁和里、尚来物业管理等多家单位响应,希望进一步推进国内橄榄油行业的发展,践行“健康、环保、公益”理念。
中国粮油学会油脂专业分会副会长王兴国教授表示,橄榄油素有“液体黄金”之称,它富含油酸等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物质,但不含胆固醇,因此是健康用油。
(来源:极目新闻)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86777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