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昆明日报-掌上春城
掌上春城讯 几天前,火锅行业的标杆海底捞宣布将关停300家左右的门店曾引发热议。
11月10日,长沙奶茶之王茶颜悦色宣布已在长沙临时关闭了七八十家门店。茶颜悦色表示,这次集中临时闭店,是茶颜悦色今年第三次集中临时闭店了。第一次是年初的就地过年,第二次是七月底疫情反复,第三次就是最近这回。
小编注意到,10日晚间#茶颜悦色回应第三次集中临时闭店#的话题也登上微博热搜。其中不少网友为茶颜悦色加油,希望它能挺住:
不过,评论中也有不少网友吐槽茶颜悦色员工流失率高、下架多款饮品等:
87家店临时关闭
茶颜悦色:我们还撑得住
针对近期短视频平台发布多家茶颜悦色临时闭店的视频,茶颜悦色官方微博做出回应称:最近这次集中临时闭店,是茶颜悦色今年第三次集中临时闭店。此外,茶颜悦色强调,一些密度过高的区域临时闭店将是常态,并将“做最坏的打算,存最好的希望”。
回应内容显示,第一次是年初的就地过年,第二次是七月底疫情反复。这次长沙有七八十家临时闭店了,之前的密集布点在长沙的城市发展中赚到了红利,疫情之下,自然也要承担人流减少带来的结果。
图片来源:茶颜悦色官方微博
茶颜悦色方面表示,“活得不那么好是肯定的,但团队的心态还算正向。这两年跟疫情交锋以来,茶颜伙伴们在数次的调整中,做好了打持久战的准备。”
对于开拓新区,茶颜悦色方面称,布局浏阳、株洲、岳阳,武汉等城市也是面对疫情的自救策略。茶颜悦色希望通过快速调整团队策略寻求新出路。
茶颜悦色表示,“我们还撑得住,接下来我们会竭尽最大的努力,多做正确的决定,少犯错误,我们还在熬着等春暖花开呢。”
最后,茶颜悦色称,疫情的不确定性相当考验团队的信任程度与灵活性,一些密度过高的区域临时闭店将是常态,并将“做最坏的打算,存最好的希望”。
另外,据红网报道,茶颜悦色创始人吕良告诉记者,“疫情下临时闭店,茶颜人都习惯了,大家还没习惯。”
“这一次临时关闭87家店已经是今年集中临时闭店的第三次了,关的都是五一广场步行街商圈那些一个路口好几家、布局太密集的门店。”吕良说,今年第一次闭店是年初就地过年,第二次是七月底疫情反复。这一次临时关闭的门店会视情况逐步复开。
吕良还透露,今年茶颜悦色将在株洲、岳阳、浏阳开店,明年还将走进湖南其他市州。“外区开店会加速,长沙的社区也在正常开新店。现在共计近500家茶颜门店正常营业。”
股东再变动
腾讯快手小米间接持股
茶颜悦色是湖南长沙的网红新茶饮品牌,诞生于2013年12月28日,起步于长沙一家不到30平方米的小门店。目前仅在长沙、武汉、常德三个城市开店。
今年4月2日茶颜悦色快闪店首次登陆深圳时,不少年轻人顶着30度的高温排队买奶茶,黄牛代购一杯奶茶的开价高达200至500元人民币不等。在开业当天上午,还有代购拿着茶颜悦色饮品对着深圳文和友门外排长队的人叫卖,售价500元一杯。
甚至当时有网友为了喝一杯茶颜悦色奶茶,已经排队超6小时。
图片来源:深圳报业视频截图
当时一度火爆到深圳交警发文,“请市民朋友绿色出行。”有网友更是调侃称,坐个高铁去长沙都比排队快多了。
茶颜悦色的火爆程度引起了资本的关注,2019年7月,茶颜悦色与由雷军担任董事长的顺为资本进行了股权融资,8月,又宣布完成由元生资本、源码资本参与的A轮融资。另外,2019年8月,茶颜悦色的运营主体湖南茶悦文化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发生工商变更,苏州元初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成为新增股东,持股比例为6.32%。查阅苏州元初投资的股权结构发现,其股东之一为杭州阿里巴巴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这一消息曾被媒体解读为“阿里间接投资茶颜悦色”。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10月,湖南茶悦文化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发生工商变更,公司经营范围新增酒、饮料及茶叶、化妆品及卫生用品销售;家用电器零售等。此外,其股东新增南京五源启兴创业投资中心(有限合伙)。
启信宝显示,南京五源启兴创业投资中心(有限合伙)成立于2020年8月19日,经营范围包含创业投资、股权投资,其股东包括北京快手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腾讯产业投资基金有限公司、天津金星创业投资有限公司(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全资持股)等。
新茶饮赛道“寒冬”来了
2015年以来,喜茶、奈雪的茶的诞生掀起了一股“新茶饮”风潮,茶饮品牌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疯狂开设线下门店。
根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发布的《2021新茶饮研究报告》,2017-2020年中国新茶饮市场规模已经从422亿元增长至831亿元,几乎翻了一倍;2020年底,现制饮品门店数约为59.6万家,新茶饮占比达65.5%,约为37.8万家;预计2023年新茶饮门店数可达50万家,新茶饮市场规模有望达到1428亿元。
不过,在疫情之下,新茶饮赛道“寒冬”来了。
近日,奈雪的茶发布三季度运营情况及盈利预警公告。公告称,受到下半年疫情反复、国内消费转弱等因素的影响,预计2021年全年收入的同比增幅将低于预期。在收入下滑的同时,门店成本短期内弹性较低,加之2021年新增门店数量超出计划,导致门店开办费用等成本增加,预计今年三季度经调整后的业绩将由盈转亏。
今年第三季度,奈雪的茶共新增90间门店,关闭3间门店,另有17间标准店转为奈雪PRO茶饮店,预计全年将新开约350间门店。截至9月底,奈雪的茶门店总数已达668间,其中超过一半为成本效益相对较低的标准店(474间)。
奈雪的茶预计,内地部分地区疫情持续反复爆发,预计可能对业绩表现带来持续影响,全年经调整后的业绩也将由盈转亏。在上市前,奈雪的茶就处于亏损状态,2018年至2020年亏损规模分别为6973万元、3968万元和2.03亿元,2020年经调整后业绩终于实现小幅盈利1664万元。
今年上半年,奈雪的茶收入同比增长80.2%,经调整后净利润0.48亿元,刚刚保持住去年底的增长势头,下半年就又将跌回亏损区间。
截至周三收盘,奈雪的茶每股报9.19港元,较上市首日19港元的价格腰斩,目前总市值157亿港元。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责编:张曦
编审:吴晨萍
终审:钱红兵
本文来自【昆明日报-掌上春城】,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 class="tt_format_content " id="js_content">几天前,海底捞宣布将关停300家左右门店曾引发热议。
11月10日,长沙网红奶茶茶颜悦色宣布已在长沙临时关闭了七八十家门店。
茶颜悦色表示,这次集中临时闭店,是茶颜悦色今年第三次集中临时闭店了。第一次是年初的就地过年,第二次是七月底疫情反复,第三次就是最近这回。
10日晚间,#茶颜悦色回应第三次集中临时闭店#的话题也登上微博热搜。不少网友为茶颜悦色加油,希望它能挺住:
不过,评论中也有不少网友吐槽茶颜悦色员工流失率高、下架多款饮品等:
87家店临时关闭
茶颜悦色:我们还撑得住
针对近期短视频平台发布多家茶颜悦色临时闭店的视频,茶颜悦色官方微博做出回应称:
最近这次集中临时闭店,是茶颜悦色今年第三次集中临时闭店。
此外,茶颜悦色强调,一些密度过高的区域临时闭店将是常态,并将“做最坏的打算,存最好的希望”。
回应内容显示,第一次是年初的就地过年,第二次是七月底疫情反复。
这次长沙有七八十家临时闭店了,之前的密集布点在长沙的城市发展中赚到了红利,疫情之下,自然也要承担人流减少带来的结果。
茶颜悦色方面表示:“活得不那么好是肯定的,但团队的心态还算正向。这两年跟疫情交锋以来,茶颜伙伴们在数次的调整中,做好了打持久战的准备。”
对于开拓新区,茶颜悦色方面称,布局浏阳、株洲、岳阳,武汉等城市也是面对疫情的自救策略。茶颜悦色希望通过快速调整团队策略寻求新出路。
茶颜悦色表示,“我们还撑得住,接下来我们会竭尽最大的努力,多做正确的决定,少犯错误,我们还在熬着等春暖花开呢。”
最后,茶颜悦色称,疫情的不确定性相当考验团队的信任程度与灵活性,一些密度过高的区域临时闭店将是常态,并将“做最坏的打算,存最好的希望”。
另外,据红网报道,茶颜悦色创始人吕良告诉记者,“疫情下临时闭店,茶颜人都习惯了,大家还没习惯。”
“这一次关的都是五一广场步行街商圈那些一个路口好几家、布局太密集的门店。”吕良说,这一次临时关闭的门店会视情况逐步复开。
吕良还透露,今年茶颜悦色将在株洲、岳阳、浏阳开店,明年还将走进湖南其他市州。
“外区开店会加速,长沙的社区也在正常开新店。现在共计近500家茶颜门店正常营业。”
茶颜悦色成长沙游客打卡“标配”
图 / 图虫
茶颜悦色是湖南长沙的网红新茶饮品牌,诞生于2013年12月28日,起步于长沙一家不到30平方米的小门店。
目前仅在长沙、武汉、常德三个城市开店。
有统计称,茶颜悦色的门店数量或许已经超过了便利店,成为当地人的生活“标配”。
而这家至今仍只在武汉开设省外门店的中式茶饮品牌,经过网络媒体的传播,又成为游客来长沙旅游的“标配”。
用半小时排队点餐,再花上半小时等待制作,是节日期间获得一杯奶茶的必要流程。
(长沙某茶颜悦色门店,游客需要排队半小时以上点单)
而在机场和高铁站,茶颜悦色又打败了如湖南酱板鸭等美食,成为最受欢迎的伴手礼,游客们抓紧最后的消费机会,将打包好的奶茶装进保温袋中,几小时后,几千公里外的朋友们,也就能一起分享这道长沙新晋的“土特产”了。
今年4月2日茶颜悦色快闪店首次登陆深圳时,不少年轻人顶着30度的高温排队买奶茶,黄牛代购一杯奶茶的开价高达200至500元人民币不等。
在开业当天上午,还有代购拿着茶颜悦色饮品对着深圳文和友门外排长队的人叫卖,售价500元一杯。
甚至当时有网友为了喝一杯茶颜悦色奶茶,排队超6小时。
图 / 深圳报业视频截图
当时一度火爆到深圳交警发文,“请市民朋友绿色出行。”
有网友更是调侃称,坐个高铁去长沙都比排队快多了。
股东再变动
腾讯快手小米间接持股
茶颜悦色的火爆程度也引起了资本的关注。
2019年7月,茶颜悦色与由雷军担任董事长的顺为资本进行了股权融资,8月,又宣布完成由元生资本、源码资本参与的A轮融资。
另外,2019年8月,茶颜悦色的运营主体湖南茶悦文化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发生工商变更,苏州元初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成为新增股东,持股比例为6.32%。查阅苏州元初投资的股权结构发现,其股东之一为杭州阿里巴巴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这一消息曾被媒体解读为“阿里间接投资茶颜悦色”。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10月,湖南茶悦文化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发生工商变更,公司经营范围新增酒、饮料及茶叶、化妆品及卫生用品销售;家用电器零售等。此外,其股东新增南京五源启兴创业投资中心(有限合伙)。
启信宝显示,南京五源启兴创业投资中心(有限合伙)成立于2020年8月19日,经营范围包含创业投资、股权投资,其股东包括北京快手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腾讯产业投资基金有限公司、天津金星创业投资有限公司(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全资持股)等。
新式茶饮发展降温?
2015年以来,喜茶、奈雪的茶的诞生掀起了一股“新茶饮”风潮,茶饮品牌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疯狂开设线下门店。
根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发布的《2021新茶饮研究报告》,2017-2020年中国新茶饮市场规模已经从422亿元增长至831亿元,几乎翻了一倍;
2020年底,现制饮品门店数约为59.6万家,新茶饮占比达65.5%,约为37.8万家;
预计2023年新茶饮门店数可达50万家,新茶饮市场规模有望达到1428亿元。
不过,新式茶饮面临的另一大问题是食品安全问题。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梳理发现,仅今年以来,包括茶百道、一点点、7分甜、熊姬、COCO、蜜雪冰城等新茶饮品牌都先后出现问题。
今年2月,上海奉贤区市场监管局执法人员突击检查奉贤宝龙广场茶百道门店,发现部分半成品未用盖子遮挡、部分原料未封口、工作人员健康证不齐全、佩戴口罩不规范等食品安全问题。3月,一名消费者在福州东百元洪城“1点点”店内购买的奶茶中,发现一条黑色虫子。5月,蜜雪冰城郑州永安街店、济南大观园店、武汉马湖商业街店被曝存在使用过夜冰淇淋奶浆、切片柠檬、奶茶原料等问题,一度引发热议。
业内认为,新式茶饮企业频现食品安全问题,根本原因在于管理没到位。
目前,新式茶饮品牌主要采取直营或加盟两种模式,前者以喜茶、奈雪、茶颜悦色为代表,后者则包括一点点、蜜雪冰城、COCO等。直营店模式,由总部投资经营,实行标准化经营管理,统一核算。一般来说,会比加盟模式更容易规范管理。
但随着新式茶饮近年不断扩张,门店数量众多,员工数量庞大,企业难以保证所有的员工严格遵守统一的规章制度和操作流程。因此,就算有统一的标准,但在实际的操作中,仍然存在诸多不确定性。
以奈雪为例,其招股书显示,截至去年底,奈雪的茶在全国66个城市拥有489家自营门店,并有9069名全职员工,每家门店平均员工数量为21位。其中,仅2018年一年,“奈雪的茶”新增门店179家,相当于“两天开一家新店”。
(奈雪官微声明)
此外,新式茶饮的供应链较长,供应商、加工商诸多,包括原物料供应商、原材料加工商、仓储空间及物流等。参与主体越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因素越多,食品安全的风险越大。加之新式茶饮多使用鲜奶、新鲜水果等不易储存的原材料,产品配料辅料众多,制作流程复杂,自动化程度低,制作过程需要借助大量人力,加大了食品安全隐患。
据奈雪的茶创始人彭心表示,公司设有稽查部门,除了做线下稽查,还有专门的线上摄像头稽查团队,全天检查门店的标准落地情况。但就算这样,还是出现了问题。
艾媒咨询数据显示,尽管2020年受到疫情影响,新式茶饮仍保有1840.32亿元的市场规模,预计2021年新式茶饮市场规模将会接近2800亿元。另有调查研究显示,2021年第一季度超过60%的消费者每周饮用多次新式茶饮,新茶饮已成为不少年轻群体的日常生活一部分。
朱丹蓬认为,接下来新式茶饮品牌要“降降温”,重新审视和规范管理流程,尤其是在较容易出现问题的门店操作环节,进一步加强员工日常培训和食品安全教育,才能尽可能地降低风险,保证食品安全。
来 源丨21世纪经济报道(jjbd21;记者:李果、叶碧华、冯畅、房子翔)、红网、新浪微博等
本期编辑 刘巷 实习生 张可
所谓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2021年12月,网红奶茶品牌茶颜悦色的“人设”崩塌了。起因是有员工在公司群里吐槽:到手工资由原本的5000元左右降低至2000元左右、提成仅8元。
此事引发激烈讨论,创始人吕良与妻子甚至下场与员工直接对线,并动辄打电话辞退。事后官方发布道歉信进行情况说明,但网友并不买账,认为公司亏钱是战略失误,不应由员工买单。
< class="pgc-img">>公开资料显示:茶颜悦色成立已有8年,从门店设计到奶茶包装,走的都是古典中国风,“声声乌龙”“纤纤马卡龙”“凤栖绿桂”等命名充满诗意。在某种程度上,它已成为长沙的美食名片。这得益其单城密集开店模式,在中心商圈以及人流量密集处开出近500家门店,渗透到城市的每个角落。
不过这也是一把双刃剑,一旦客流量减少,饱和式开店就成为巨大的资源浪费。继年初、7月底之后,茶颜悦色在11月时进行今年第三次集中临时闭店。87家门店大部分位于长沙,这也意味着公司直接少了近15%的收入来源。据悉,相较高峰期其业绩下滑超过50%,每月亏损2000万元。
< class="pgc-img">>茶颜悦色在尝试走出去。去年12月进入武汉,因开业排队8小时上了热搜。今年4月在深圳开出快闪店,共有4万人参与排队,催生的黄牛代购高达200元一杯。目前还在株洲、岳阳、浏阳开店,明年将走进湖南更多的城市。
但想要复制长沙的成功经验并非易事,而且茶颜悦色还要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比如喜茶、奈雪的茶、蜜雪冰城,正在蚕食其大本营的市场份额。这一次的口水仗,不仅暴露出管理和组织能力方面的问题,还给外界、消费者留下了负面印象。如何扭转口碑,还有待时间观察。
< class="pgc-img">>中国茶饮行业的竞争日趋白热化,“十店九亏”并不只是调侃。公开数据显示,截至去年11月底,停止营业的茶饮企业超过13万家,占行业总数的43%。不过大浪淘沙之下,依旧涌现出书亦烧仙草、7分甜、沪上阿姨等特色茶饮。而红餐网发布的《2021中国茶饮十大品牌》,无疑是观察行业的一个窗口。
排在榜单5-10位的依次是茶颜悦色、1點點、茶百道、古茗、甜啦啦和新时沏。其中,茶百道、新时沏是今年新上榜的品牌。作为主攻下沉市场的茶饮品牌,甜啦啦从安徽蚌埠起家,6年时间已开出超5400家门店,遍布全国28个省份、108个城市,每年服务顾客超2亿人次。
排名第四的coco都可,97年创立于台湾地区,07年进入内地市场,目前门店数量已经超过4000家。他们将茶叶和小料的原料健康化升级,凭借着“奶茶三兄弟”“鲜百香双响炮”“鲜芋青稞牛奶”圈粉。
< class="pgc-img">>新式茶饮三巨头已经形成。蜜雪冰城排名第三,这是一家以新鲜冰淇淋-茶饮为主的连锁企业,成立已有24年。去年6月,其门店达到1万家。而到了今年10月,这一数字突破了2万家。也就是说,仅仅一年多时间就完成此前二十年的开店总量,速度之快令人咋舌。
排名第二的奈雪的茶,凭借“高端茶饮+欧包”模式加日系小清新店面装修风格,俘获众多年轻人的心,目前已在全国80多个城市开出700多家门店。今年6月份,成为第一家上市的新式茶饮公司。不过仍未能实现盈利,过去三年净亏损分别为6972.9万元、3968.0万元、2.03亿元。
喜茶(HEYTEA)稳居第一,品牌指数978.6。根据第三方机构灼识咨询数据显示,以2020年零售消费总值计算,它在中国高端现制茶饮市场排名第一,市场份额达到27.7%,领先于奈雪(18.9%)。
今年7月,该品牌完成新一轮5亿美元的融资,投后估值高达600亿元。目前已开出800多家门店,并进行一系列业务扩展,包括推出果汁茶、乳茶、柠檬茶等瓶装饮料,投资精品咖啡“Seesaw”、柠檬茶品牌“王柠”、分子果汁品牌“野萃山”等,寻求第二增长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