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温州新闻网
温州网讯 连日来,龙港市彩虹创业园内的不少包装企业都在热火朝天地加快生产。在万发印业的车间内,成垛的硬纸包装还散发着油墨的味道,不远处全自动机器阵阵轰鸣,一张张印着月饼样式的崭新包装正在生产线上快速产出。
“现在园区内几乎每家企业都是这样的场景。” 彩虹智慧园业委会副主任颜厥赛的话里透着自豪,从2019年底园区投用以来,龙港市委市政府通过平台集聚要素,帮助中小印刷企业一改原来低、小、散的状态,形成了完整的生产链。“我们开玩笑说,这是从‘游击队’一下子成了‘正规军’。”颜厥赛说。
特色印艺小镇 破解企业发展瓶颈
包装印刷是龙港的支柱型产业。在近40年的发展历程中,龙港始终坚持“城市化与产业化互动”的发展战略,以培育市场主体和发展民营经济为主线,走出了一条独具龙港特色的产业发展道路。
随着撤镇设市之后发展的脚步不断加快,原本粗放型的生产经营方式渐渐无法适应城市化的进程。企业分散、环保问题突出、无法形成集聚效应……一系列问题困扰着经营了数十年的印刷企业主们,也给年轻的龙港摆出了一道难题。
为破解小微企业发展空间瓶颈,加快高能级平台建设,龙港市委市政府结合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出台了小微企业园“1+X”系列政策措施,着力推进小微企业园高质量发展。撤镇设市以来,彩虹智慧园、龙港新城创业园、龙港时尚小微园、黄河产业园、新双鲸产业园、龙诚小微园、世纪科技创业园等7个小微园陆续建成并投入使用。
彩虹智慧园地处龙港印艺小镇。印艺小镇于2018年入选浙江省第四批特色小镇创建名单,是全省唯一一个以印刷包装产业为主导的时尚特色小镇。
“目前,小镇规划区内5个总建筑面积达127万平方米的小微企业园均已建成投用,初步形成中小企业‘铺天盖地’的发展新格局。”据龙港市经发局副局长薛纪广介绍,印艺小镇内现有工业企业1021家,其中规上工业企业45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7家,省级科技型企业34家。创建以来,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及配套生产性服务业总产值97.4亿元,实现税收收入2.91亿元。
“现在园区的环保设备和配套设施跟上了,企业的产值也大大增加了。我自己的文苍印业是入驻园区的第一批规上企业,入驻之前的年产值在1000万元左右,这两年已经增长到2500万元了。”颜厥赛笑着又补充了一句,“这还是不完全统计!”
获批省级经开区 加速产业结构跃升
从产业平台的集聚,到产业结构的跃升,“龙港速度”书写在每一寸土地上。在龙港市的东南侧,获批不到一年的龙港市经济开发区已经初露风华。
这座规划面积20.11平方公里的省级经济开发区,由龙港新城区块、龙江区块、湖前区块等三个区块构成。现有规上工业企业275家,超亿元企业34家,拟上市企业7家;2020年工业总产值430亿元,经济总量占全市比重达80%。
依托世纪大道、甬台温高速复线、228国道、城南大道、龙金大道、灵海公路等,龙港经开区构建了“四横五纵”的整体交通运输网络格局。同时,这里还拥有苍南、平阳、泰顺唯一的深水港口——崇家岙港,并通过甬台温高速复线与温州机场、深水海港等重大基础设施联结。便捷的交通更赋予了这里不一样的机遇。
为提速发展,龙港经开区紧盯重点行业,大力推进产业链招商。在新能源、新材料、医疗卫生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等重点产业谋篇布局。
作为产业链发展主战场,在推进创新提升方面,龙港经开区充分结合产业特色,围绕印刷产业关键技术以及重点环节,利用优势资源,加快推进现代印刷产业链的延伸,鼓励印刷企业向印刷新品研发、设计、创意等高附加值方向发展。同时加大科研投入,研发制造国产印刷设备。
此外,龙港还将以打造省级县域营商环境改革试点、县域营商环境标准化工程为“一座基石”,将开发区作为营商环境改革重点承载平台,打造集电子政务服务、公共服务、产业信息、数据资源共享于一体的数字化智能化服务新体系,实现城市化发展与信息化、数字化共融,提升龙港智慧服务设施能级。
本文来自【温州新闻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018-11-20 00:01 | 温州日报
民国元年(1912),温州第一位被授予将军军衔的人,叫陈蔚。陈蔚人生道路跌宕起伏,有过辉煌,有过磨难,很不平坦。无论是身处顺境还是逆境,还是从军从政、皈依佛门,他为人正直,为官廉洁,一生为国家和百姓做了不少好事和善事,深受当地百姓的称赞和爱戴。
少有大志 投笔从戎
陈蔚(1876-1951),又名文章,字仲临,一字鲸量,号今亮,出生于平阳江南双排殿陈大屋(今苍南县龙港镇西排村)一个贫穷的渔民家庭。
陈蔚出生的年代,正是鸦片战争之后,中国深受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封建主义的压迫,广大农村中农渔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少有大志”的陈蔚 ,“用世有期管乐,读书有慕孙武”,19岁考入维新派人物梁启超和谭嗣同为总教习的湖南长沙时务学堂,在校深受梁启超的赏识。
1902年,陈蔚被选派出洋,就读日本成城学校,该校为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的预备学校,校长为日本参谋总长川上操六。陈蔚因成绩出众,居留日学生之冠,被选派到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深造,毕业后被授予日本陆军少尉衔。这一年,平阳名儒刘绍宽等赴日考察学务,偕他一起回国。刘绍宽后来在《东瀛观学记》记载“士官学校行毕业式,天皇亲临给授证书,此次清国留学毕业生九十二人,浙江十七人,吾郡四人:林赞侯(调元,后改名摄)、黄仲玉(瓒)、陈仲临(蔚)、游越凡(寿宸)也”。
1905年,两江总督周馥十分重视军备建设,在南京设立新军的管理机构——督练公所,电调陈蔚辅佐督练公所创军籍法,办讲武堂,培养造就军队人才,有学生黄绍竑(后任国民党浙江省长)、张发奎等人。次年,江苏巡抚陆元鼎久闻陈蔚名声,调任他为江苏教练处帮办兼理兵备参谋。因苏州新军中多次发生违法行为,当局考虑建设军事警察。陈蔚在日本学习过宪兵特科,被兼任宪兵司令官,成为我国创建宪兵制度的先驱者之一,他认真制订征兵新制度,创设将校研究所,使江苏省军政为之一新。次年晋升为督署边防总参谋长。
参加革命 反对帝制
陈蔚在留日学习期间,参加了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具有反清爱国思想,结识了留日革命党人黄兴、陈其美、秋瑾、宋教仁、陶成章等人,并和陶成章结为知交。
1904年,因陈蔚的关系,陶成章偕龚薇生(章太炎长女婿,后任浙江图书馆馆长)、陈大齐(后为北京大学教授、国民党考试院副院长)一度寓居平阳鳌江,与陈蔚弟弟陈华一起受聘于小成学校(鳌江小学前身),担任教员,学校教学焕然一新。小成学校因此被怀疑有革命党活动遭当局非难,校长辞职。学者胡珠生编著的《温州近代史》称温州“留日学生参加革命……最早就具有反清思想的有孙任(宋恕妻舅)、陈蔚、陈华”。
辛亥革命开始,陈蔚积极支持武昌起义,为推翻满清专制政府,建设民主政治尽自己一份力。1911年12月,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电聘陈蔚为高级顾问。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孙中山在南京辞去临时大总统,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此时南京陆军参谋处东西洋留学生与国内军校毕业的士官互相倾轧,遂设立陆军将校联合会,黄兴任会长,陈蔚任副会长,同年12月,陈蔚被袁世凯行赏论功,授为少将。
1915年,陈蔚升任陆海军大元帅统率办事处军事顾问谘议。此后他暗识袁世凯有称帝野心,愤然离京,呼吁海内同志共同兴师讨伐。他在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的同学、云南都督蔡锷将军,高举义旗,首倡反对袁氏称帝。陈蔚驰书浙江当道,及时响应。袁氏在国内一片反对浪潮中亡命,称帝美梦破灭。后来,张勋有复辟之举,陈蔚同样极力反对,齐声讨伐。
袁世凯覆灭后,在黎元洪总统和冯国璋代总统时期,陈蔚继续担任军事谘议,并升为中将。
解甲隐居 长斋奉佛
军旅生涯一帆风顺之时,陈蔚的独子陈鹏不幸夭折,一向爱好吟诗的他悲痛万分,先后写了六首《悼鹏儿》诗,其中两首曰:“半生辛苦望儿孙,堂构相承世业存。最是凄凉身后意,晓风残月忆凉温。”“百年事业付谁当,玉树凋零六月霜。莫大功名为有后,不堪心事哭儿殇。”
独子的殇亡,加上之后同僚在革命中遭受暗杀,陈蔚身心受到极大刺激,萌生退隐向佛之念。1920年,他隐居杭州西湖宝石山巅,日事净修。当时浙江都督卢子加是陈蔚知心朋友,拟任其军职,他以军人多有杀戮行为,不是学佛者所为而谢绝。1922年,南北军阀分裂,北军要用武力统一南方,重兵压境,陈蔚恐百姓遭殃,出面周旋主和,深得浙江省长夏超器重,召其任杭州关监督,并总办全浙硝磺局。他在职三年,仅取俸禄,洁身自好。
1927年蒋介石背叛革命后,陈蔚与蒋介石政见相左,借故谢绝蒋介石任命的独立师长一职,告老回乡,筑室于平阳鳌江,额曰“横海楼”,以种竹栽花吟诗来养性陶情,过着平静的晚年生活。平时长斋信奉佛教,多做善事,捐资助学,创莲池会于当地崇福寺,又办居士林于当地普照庵,对县中寺僧产业被人侵占的,设法极力保护,还将一尊1915年的缅甸国雪花玉佛,献给鳌江横海寺,该寺因此现名玉佛寺。
由于致力修行与弘扬佛教,1940年,平阳县佛教协会成立,陈蔚担任佛教协会首任主席。
资助红军 倡议和谈
晚年的陈蔚闲居家乡,在国内革命战争和抗日战争时期,出于正义感,利用自己的人际关系,为平息内战和阻止家乡国民党镇压革命做了很多好事。
据《苍南党史资料》记载,1930年,中共地下党浙南临时政府主席林珍在福建被捕,平阳地下党派人向陈蔚借300块银元作为营救活动经费,他不仅借钱,并亲笔给自己的原部下、福建国民党军政要人写信说情。1935年,浙南红军游击支队在平阳云头垟坑口成立,缺乏经费,也得到陈蔚的银元资助。
1936年秋,国民党剿共四省总司令张发奎带着两个独立师驻扎在平阳鳌江一带,准备炮击平阳山门刘英、粟裕率领的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及闽浙边临时省委的驻地。地下党得知张发奎是陈蔚在南京讲武堂时期的学生,就派人找到陈蔚,陈蔚即对张发奎进行停止内战的说服,化解了一场战火。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蒋介石发表了停止内战的八项抗日救国主张。刘英、粟裕等中共代表到陈蔚住处与张发奎谈判,陈蔚主持会议。和谈后没几天,刘英、粟裕带领挺进师北上抗日,陈蔚不顾年老,亲自欢送到平阳县城北门。刘英、粟裕走后,张发奎感谢陈蔚对他的栽培,命令在鳌江原老菜场原地建造新菜场,表示感恩纪念。
总结陈蔚的一生,刘绍宽的赠诗可谓道出他的心声:“诗笔淋漓横海楼,元龙豪气世无俦。却看西第皆新主,自笑东陵老故侯。卌载功名惊历劫,千声梵偈悟浮沤。腐儒白首犹占毕,曾记扶桑共胜游。”
(原标题《龙港人陈蔚:温州民国首位将军!》。编辑 吴昱燊)
在龙港,项目落地速度非常快。我们的项目6月底立项,目前已经启动建设,计划一期建好后引进德国布鲁克纳的生产线与技术,生产高性能薄膜。”看中龙港撤镇设市后的发展潜力,今年,安徽金田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在龙港上马了“年产16万吨高性能薄膜新材料研发生产项目”,总投资20亿元。谈到龙港的营商环境,该公司负责人连声称赞。
金田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体验到的高效审批服务,正是源自龙港市率浙江省之先推行的“一枚印章管审批”改革。市委十二届十二次全会强调,要以争先意识谋划共同富裕。改革开放初期,温州率先推进市场取向改革,在“先富”上走在前列。踏上新时代共同富裕新征程,要继续发挥温州民营经济、改革先行等方面的独特优势,形成一批标志性成果和最佳实践案例。
作为全国首个“镇改市”,自挂牌成立的那天起,龙港努力以独具龙港标识的改革推动共同富裕高标起步,奋力打造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县域样板。
发挥改革优势
激发民营经济促“共富”活力
市委十二届十二次全会指出,为确保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要聚焦民营经济共兴,筑牢共同富裕的根基底盘。作为“中国印刷之都”,龙港高度重视引导和支持印刷产业的转型升级。“我的企业创办不到三年,今年升级为规上企业。”龙港温盛包装有限公司负责人温积好告诉记者,为做大做强企业,今年公司加大技改力度,投入两千多万元买新设备,“政府对技改创新非常支持,补贴了300多万元。”
目前,龙港市持有印刷经营许可证的企业有741家,规模以上企业238家,超亿元企业19家,从业人员约3.5万人,带动相关就业十余万人,印刷包装年产值将近150亿元,上下游产业链年产值超500亿元。
为全面激发民营经济促“共富”活力,让龙港市民在这座改革之城获得更多就业、创业机会,龙港建成华鸿智造、新双鲸、天成、国鸿等15个小微园区,这些园区正成为龙港企业发展的“孵化园”和“助推器”。眼下,各园区多家印刷企业发展态势良好,订单纷至沓来。
支持本土产业发展之时,龙港发挥改革优势,以投资项目审批和商事登记为“一枚印章管审批”改革的突破口,于去年年底即重构相关审批流程,大幅压缩企业投资项目审批时间。目前,龙港1146项涉企审批事项全部“一章”搞定。
记者从龙港市投资促进中心获悉,今年1月到7月,龙港市共完成招引内资14.95亿元、外资1549万美元,落地亿元产业项目15个,落地“251项目”4个。
聚焦民生需求
把百姓获得感作为工作落脚点
“我们中对口是个典型的农村社区,以前开车到龙港城区大概要20多分钟。现在公共服务跟上了,每天有两路公交从社区经过,随时能上车到市中心。”说起自己家现在过的小日子,中对口社区居民吴世准觉得“很有盼头”,“因为要照顾老母亲、抚养两个女儿,我不方便外出打工。正好社区成立了绿鑫物业公司,我和邻居在公司里找到工作,既能顾家又有收入。”
龙港市相关负责人表示:“在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县域样板过程中,龙港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摆在重要的位置上,把专注于百姓获得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按照“群众提、代表定、政府办”的理念,龙港市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投票表决,确定了龙港市人民政府2021年度民生实事项目。龙港市政府第一时间将10方面内容分解为51项具体指标,逐项明确目标任务、具体点位、进度安排、牵头单位及责任人,并实行全过程跟踪落实。截至今年8月底,龙港市2021年度民生实事项目综合实施进度达到83%,其中22个指标已提前完成(含基本完成2个),交出了一份漂亮的民生答卷。
为进一步破解城乡二元结构,带领全体龙港人走向共富,设市以来的龙港,已经在全域人口市民化、公共服务均等化、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农村宅基地全域流转、未来乡村建设、控规全覆盖等方面先行先试,在推动全域城市化、农村社区化和就地市民化方面做了积极探索。下步,龙港将争取在共同富裕体制机制和制度体系建设上率先取得突破,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路径和做法。
记者 李艺
(来源:温州市人民政府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