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岁的雷某
近1个多月总是感觉口渴,
于是猛喝奶茶、凉茶、
可乐等饮料,
可乐一天能喝1.5升,
然而口渴症状未见减轻,
体重却下降大约8斤。
突然有天昏迷不醒被家属送往医院,
才发现是2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合并急性肾衰竭、急性心力衰竭、
肺部感染、急性呼吸衰竭等多个脏器功能衰竭。
经过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肾病科、ICU、内分泌科等多个科室合作抢救治疗,迅速纠正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并且逆转多脏器功能衰竭。目前,雷某已返回家乡,继续工作生活,并没有出现任何不适症状。
5年喝1吨饮料,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导致急性肾衰竭
年轻小伙雷某28岁,最近感觉特别容易口渴,以为上火猛喝奶茶、凉茶等饮料,可乐一天能喝1.5L,奶茶随意点,但是不管喝什么都不能解渴,口干舌燥,频繁排尿,而且体重也下降了8斤左右,自己并未重视。这种状态持续将近1个多月,雷某渐渐感觉精力不足,容易疲劳、乏力,工作都没有精神,回家倒头就睡,2020年12月23下午4时,妻子发现雷某怎么都叫不醒,赶紧呼叫120送到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
“当时患者深度昏迷,呼之不应,呼吸困难,血氧饱和度持续下降,口中还呼出烂苹果味,根据检查结果我们马上诊断为2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进一步检查还发现合并急性肾衰竭、急性心力衰竭、肺部感染、急性呼吸衰竭等多个脏器功能衰竭,病情紧急危重,随时有生命危险。”肾病科聂晓莉说。
雷某才28岁,平常身体壮实,年纪轻轻怎么就会有糖尿病呢?聂晓莉指出,这主要跟雷某不良生活习惯有关。 雷某平常大量喝饮料、奶茶等,几乎很少喝水,把饮料当水喝,最近5年喝各种饮料加起来估计得有1吨(据此数据估算,5年来平均每天喝1瓶550ML饮料,且不间断),摄入高热量膳食会导致肥胖,随着体重的增加及缺乏体育运动,患者的胰岛素分泌能力及身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逐渐降低,血糖升高,导致患上糖尿病。
“病人在起病初期并未引起重视,没有去医院及时诊治,病情进行性加重而出现糖尿病急性并发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病人病情快速发展至急性肾衰竭。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导致急性肾衰竭主要原因是由于高血糖引起渗透性利尿,严重的脱水导致血容量不足,肾脏的血流灌注减少引起肾功能的严重下降。” 聂晓莉介绍。
多脏器功能衰竭,抢救2天才恢复意识
病人合并多脏器功能衰竭(心、肾、呼吸),生命危在旦夕,单纯药物治疗很难将病人从死亡线上抢救回来。肾病科主任聂晓莉迅速组织ICU、内分泌科、影像科多学科诊疗团队,第一时间为患者采用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不仅有效清除患者机体内小分子毒素,还能够快速纠正电解质及酸碱代谢紊乱,同时配合呼吸机辅助呼吸、抗感染、胰岛素降糖等综合治疗。经过积极抢救,雷某2天后意识恢复,1周后尿量恢复正常,停用血液净化治疗。2周后肺部感染好转,治疗效果显著。
治疗前胸片:双肺多发渗出灶。
治疗后胸片:渗出灶全部吸收
糖尿病呈年轻化,这些症状要及时就医
3月11日是第16个世界肾脏病日,主题是“与肾病共存,过美好生活”。随着我国青少年人群肥胖患病率增加,40岁前发生糖尿病的人数逐渐增多。糖尿病发病呈年轻化趋势。聂晓莉提醒,出现症状要及时就医:
1、糖尿病起病会有“三多一少”症状,即多饮、多尿、多食和体重下降,有的人则表现为乏力、疲劳、视物模糊、皮肤瘙痒等症状,这时候应及时就医。
2、糖尿病患者不论病情轻重,都应该进行饮食治疗,改善生活方式,谨遵医嘱,接受糖尿病相关知识,提高自我管理能力,调动患者本人的积极性,方能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3、糖尿病可出现大血管、微血管、周围神经等并发症,累及肾脏可出现糖尿病肾病,最终可能导致肾功能衰竭,严重时需要依靠透析/肾移植来维持生命。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致死的重要原因。
来源 |信息时报
来源: 潇湘晨报
到夏天
想喝饮料的心就蠢蠢欲动
冰雪碧、冰可乐、冰奶茶、冰咖啡……
不过,你知道这些饮料里
到底有多少"肥料"?
喝多了身体会有哪些变化?
最近,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营养科专家对市场上18种热销饮料做了一次现场测评。
01
Step1:抽血检测4位志愿者没喝饮料前的血糖
02
Step2:4位志愿者分别在3分钟之内,喝掉200ml饮料
03
Step3:半个小时后,再次抽血检测4位志愿者的血糖
正规饮料的包装上,都有"营养成分表",有些已经在碳水化合物项目下单独标出了糖的含量。不过,多数饮料没有标注。遇到这种情况,如果用饮料中含碳水化合物的量,除以测评参照物方糖的含糖量4.5克,一样能折算出饮料的含方糖量。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营养科专家赵卫玉和助手们,做了一次测评,结果显示:
含糖量第一名是维他命柠檬茶,它的含糖量相当于15块方糖;
第二名是乳酸菌饮料,它的含糖量相当于13块方糖;
第三名就是我们常喝的雪碧可乐,它的(含糖量)相当于12块方糖。
△18款参与测评的饮料含糖量对比 截图自“浙一医院”
那么,这样的"糖水"真能解渴吗?
南通市中医院内分泌科主任中医师瞿伟表示,喝饮料其实是达不到解渴的效果,因为饮料里面大部分是有糖的成分。“含糖饮料喝进去的话,让体内的渗透压比较高,渗透压一高容易更渴。而且,饮料里面含糖量特别高,容易得糖尿病。”瞿伟说,很多孩子肥胖就是因为长期喝饮料,饮料里面含的热卡比较高。
不仅如此,冰镇后的饮料还会影响胃肠道功能。那么,炎炎夏日,大汗淋漓之时该如何解渴呢?
瞿伟建议,夏天解渴的时候,除了白开水以外,可以加一些对身体有益的食药结合的东西,“比如说藿香、佩兰,适量地放了,泡泡水。另外一些绿豆汤、金银花都有清热解毒的作用。”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红奶茶,因为颜值高、口味好而受到年轻人的追捧,有人甚至不惜排队半个小时甚至一个小时。不过,有网友指出,网红奶茶看着热闹,其实并不健康。那么,事实果真如此吗?为了验证真假,记者从南京采购了七大品牌14款网红奶茶,并请南京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的实验室,对它们进行了一个全面检测。结果到底如何呢?
记者采购7大品牌14款网红奶茶,为保证科学,每款奶茶不少于两杯,总量不少于1000ml。14款网红奶茶分别是:
【1点点】
波霸奶茶
冰淇淋红茶加奶盖
【素匠泰茶】
招牌泰椰奶花
招牌泰满足奶茶
【coco都可】
17岁清茶
珍珠奶茶
【一芳水果茶】
一芳水果茶
金钻凤梨绿
【奈雪の茶】
霸气芝士草莓
冻顶乌龙鲜牛乳
【口渴了】
桃气彩虹1000
芒果果粒鲜奶茶
【喜茶】
芝芝芒芒
满杯水果四季春
记者将样品送至南京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国家食品及食品添加剂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根据奶茶的种类,工作人员决定对其中10批次检测:茶多酚、总糖、脂肪、蛋白质和咖啡因等五项指标,另外4批次色彩较鲜艳的水果茶则检测甜味剂和色素等添加。南京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国家食品及食品添加剂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检测人员刘晓萌介绍:“要先通过氧化镁对称量的样品进行净化,净化过后再采用过滤的方式把需要的滤液过滤出来,然后才可以上机检测。”
检测结果显示,以水果为原料,色彩较鲜艳的4批次奶茶,均未检出甜味剂和色素等。而其余10批次有些虽然口感较为相似,但检测数据却大不同:10批次奶茶均检出总糖,含量从0.98%到12.04%不等,素匠泰茶的这款"招牌泰椰奶花"总糖含量最高,每100克含糖12.04克。而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建议,成年人每天总糖摄入量不超过50克,最好控制在25克以下。
刘晓萌分析:“这样一杯奶茶如果按500克来算的话,总糖含量就已经达到了60克,远高于《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要求,所以对于一些控制体重或者三高人群就要慎用这款奶茶。”
这样来算,至少有两款奶茶喝过之后,都超过了一天累计总糖摄入指标。而不同品牌所谓的"微糖"、"五分糖"、"七分糖"也不具有横向可比性。比如喜茶的芝芝芒芒五分糖,实测总糖含量10.41%,高于同时测评的多款正常糖奶茶的总糖含量。而这款声称"无糖"的1点点冰淇淋红茶加奶盖,实测含糖量高达 7.15%,检测人员分析有可能是冰淇淋原料带入。
根据检测,9种奶茶中含有脂肪,素匠泰茶招牌泰椰奶花脂肪含量最低,仅为1.45克每100克。而1点点冰淇淋红茶加奶盖,脂肪含量最高,达到了7.57克每100克。
根据《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18岁至49岁成年人一天推荐摄入的脂肪67.5g。如果饮用一杯500克的奶茶,脂肪摄入量几乎达到40克,超过日推荐摄入量的一半。咖啡因检测方面,除素匠泰茶摘牌泰椰奶花未检出咖啡因,其余9款奶茶均检出咖啡因,检出值含量从43毫克每千克至288毫克每千克不等,其中素匠泰茶摘牌泰满足咖啡因高达288.27毫克每千克。
刘晓萌说:“2015年欧洲食品安全局提出过人体每天单次摄入量在200毫克一下,全天在400毫克以下不会影响人体健康,但是对于一些特殊人群,比如对咖啡因会有过敏反应的会发生亢奋,拉肚子,恶心症状的人群,就要对这种饮品慎用。”
对人体有益的蛋白质和茶多酚也是此次检测的重点内容,不过,检测下来发现,多款奶茶均不达标。根据国标《茶饮料》规定,调味茶饮料(奶)中蛋白质含量应≥0.5%,茶多酚含量应≥200毫克每千克,而检测发现3批次奶茶蛋白质含量不达标,均低于0.5%。2批次奶茶茶多酚含量不达标,分别是素匠泰茶招牌泰椰奶花和喜茶芝芝芒芒。
蛋白质含量不达标奶茶:
茶多酚含量不达标奶茶:
这样看来,有些网红奶茶不是像描述得那么美,对身体健康有影响的成分往往多,而对身体有益的成分反而偏少,有糖尿病、三高症状或者肥胖体质的人还是应该慎喝!
(责任编辑:李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