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企业陆续开放堂食服务,进店用餐的市民也在渐渐增多。 吕明 摄
餐饮企业陆续开放堂食服务。 吕明 摄
中新网福州3月13日电 随着疫情防控逐渐出现积极信号,福州市餐饮行业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基础上,开始陆续恢复堂食服务。堂食恢复,民众心理解封却仍需时日,餐饮企业各出奇招吸引顾客。
3月13日,福建省福州市一奶茶店工作人员正在制作5升“霸王桶”奶茶。豆腐入桶,上称;波霸入桶,再上称……“霸王桶”奶茶的豆腐、波霸、奶茶是平常的10倍。
疫情下,该店3月9日复工。“顾客反映‘想狠狠地喝奶茶’,于是12日推出了5升桶装奶茶。客户提前一天预订,第二天就可自提或外卖配送。”该店负责人表示,之前,太多老顾客问几时营业了。
在奶茶店门口,中新网记者碰到正在点奶茶的福州市民陈先生,他对“霸王桶”奶茶十分感兴趣。陈先生告诉记者,挺新颖的,也想尝试一下,感觉很特别。
相关人士表示,此次疫情给了餐饮行业一个反思的机会。疫情期间,不少餐饮行业出于“自救”作出各种探索,包括售卖生鲜食材和电商平台合作售卖半成品等。
提供快餐服务的“汀洲佬客家鸭肉粥”就探索出了新的思路,通过社群和直播吸粉,不仅提供快餐外卖,而且售卖该店的食材半成品。
“汀洲佬客家鸭肉粥”创始人林福水告诉记者,年前,他就已经考虑“两条腿”走路,线上线下一起销售,由于他觉得自己还没准备好,迟迟没有下定决心去做改变。
“此次疫情推动了我们转型、往前走,去做新的尝试。”林福水表示,2月15日复工以来,福州的20多家线下门店仅一半复工,那时只能接外卖,复工成本大,压力也增大。
“当时,很多企业还未复工,吃快餐的人比较少,更多的是在家自己下厨。由于我们的原料比较好,都是长汀老家放养的土鸡土鸭,便考虑加工为半成品在网络上售卖。”于是,2月20日,林福水从身边的朋友开始“下手”,以微信朋友圈、微信群为媒介去吸引顾客。
据他介绍,随着顾客和朋友的推广,此部分每日进项可达两三千元不等,而客户也从福州地区慢慢发展到了上海、广州、深圳、泉州等地。“虽然目前成绩还不算理想,但给我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
部分传统餐饮业有了“新变化”,但大部分传统餐饮业还是坚持以线下为主。随着餐饮企业陆续开放堂食服务,进店用餐的市民也在渐渐增多,福州餐饮市场正慢慢“恢复元气”。
记者在福州市一大型广场美食街内看到,福州市民三三两两结伴而行,在店内用餐时,隔着一米五,用餐前还需量体温和登记姓名、联系方式。
澳门国际牛杂档·牛旺旺(世欧店)负责人何礼龙告诉记者,店内每天会消毒四至五次;每个堂食的顾客都有量体温和记录姓名、联系方式;两个顾客之间的距离间隔一米五左右,确保安全。
“目前,外卖订单居多,由于店内位置有限,堂食的顾客需要等待的时间比较长。”何礼龙表示,与去年相比,堂食的客人确实少了很多,不过他们已经开始正常营业,相信会慢慢转好。(叶秋云)
日,福州出台《福州市贯彻落实稳增长稳市场主体保就业防风险行动方案》,内含52项措施,着力稳住经济基本盘,确保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记者探访福州餐饮市场发现,餐馆小份菜走俏、网络餐饮卫生和质量实现双提升、多家品牌餐饮企业发力网售业务……多方发力、多措并举之下,福州餐饮消费潜力不断释放。
榕城餐馆客流量持续回升,消费潜力进一步释放。记者 沐方婷 摄
餐馆里小份菜受毕业生欢迎
一年一度的毕业季到了,福州又迎来一波“租房热”。这个星期,负责东街片区的中介程舒豪已经帮三个大学毕业生租上了房子,刘沁就是其中之一。
租房消费同步拉动了周边的餐饮消费。因为公司没有食堂,每天中午,刘沁和同事会去附近的主打小份菜的快餐店吃午饭,从开始独自点餐饭后总会剩菜,到两人合点,一个托盘上两荤两素一汤,总能吃得干干净净,不浪费。
近日,类似刘沁一样的年轻面孔,省立医院附近的快餐店老板吴先生见得很多。“不少都是去医院实习的应届毕业生,针对这部分人群,菜品特点就是少而精,但品种要多。”吴老板说,店内每周一推出的10元一份柠檬无骨鱼卖得最好。
进店测量体温、提供消毒洗手液、无接触点餐……对于这届毕业生而言,几乎一半在校时间都是在疫情中度过。“对他们来说,防控措施要做到位。”吴老板说,为此,店内做了详细的防控预案,每天两次全面消毒,全员都按时进行核酸检测。
本轮疫情后,福州消费元气逐渐恢复。市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4月,福州市区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102.2,同比增长2.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1600.71万元,同比增长7.1%。
督导检查助力网络餐饮质量卫生双提升
“您的外卖已接单!”中午12点左右,每隔几分钟,福马路上的凸莉土沏餐饮店就会响起外卖接单声,高峰期一小时甚至可以接到30多份订单。
该店负责人洪晓欢告诉记者,自从去年福州监管部门启动网络餐饮百日专项整治,该店全面整改后,卫生、产品质量双提升,生意也更好了。
“帮助餐饮企业复苏,关键是提升企业安全供餐的能力。”市市场监管局一名工作人员说。针对企业安全供餐,福州监管部门一边指出问题,一边同步提供指导,直到企业真正规范经营。
走访福州餐饮企业的同时,市场监管部门也了解企业发展中的实际问题,并检查防控措施。“我们呼吁餐饮企业倡导推行分餐制,使用公筷、公勺,拒食野味、餐前洗手等。”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说。
此外,为促进餐饮消费回暖,各方也在行动。福州启动文旅消费季,派发千万元消费券,餐饮企业纷纷推出时令菜品、储值优惠、打折促销等活动;全省启动“全闽乐购·福见商旅”亿元消费券嗨购福品、畅游八闽,促进居民消费。
餐饮企业转型上网拓商机
前日,家住晋安区后浦路的王女士通过手机下单,购买了清口清汤面店的食品。“以前总去店里吃,现在外卖也方便,可以选择自提或预约配送,全程无接触。”她说。
外卖是很多企业在后疫情时代开展的“新业务”。相关数据显示,2021年福州外卖订单量达到1.5亿单。“为保持口感,不少外送食材都采用保鲜箱配送,同时使用环保包装,保证食物新鲜、口感醇正、安全卫生。”饿了么相关负责人介绍。
餐饮企业还拓展了线上营销渠道。老福洲徐记、醉得意、同利肉燕等多家品牌纷纷试水网络直播。“疫情防控的大背景下,是危,更是机。无论是街边小店,还是线下堂食商户,如今都开始尝试借助互联网工具,补上数字化这一‘课’,我对未来商业潜力充满信心。”一家近期试水外卖服务的餐饮商户说。
(福州日报)
新社福州3月21日电题:福州餐饮市场慢慢“恢复元气” 餐企“花式”自救
作者 叶秋云
鱼面、虾饺、芋泥……21日中午,在福建省福州市一商场美食街内,两位“主播”正带着网友“云”品尝福州特色小吃。
随着疫情防控逐渐出现积极信号,福州市餐饮行业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基础上,开始陆续恢复堂食服务。堂食恢复,民众心理解封却仍需时日,餐饮企业各出奇招吸引顾客。
这场直播很特殊,参与直播的“主播”是商场的普通工作人员,他们“临时上岗”,面对镜头介绍美食、陪网友吃饭。“直播间内,商家有提供优惠,网友可以直接下单。”福州世欧广场天虹百货营销部经理康女士说。
在几公里外,福州市一奶茶店工作人员正在制作5升“霸王桶”奶茶。豆腐入桶,上称;波霸入桶,再上称……“霸王桶”奶茶的豆腐、波霸、奶茶是平常的10倍。
疫情下,该店于3月9日复工。“顾客反映‘想狠狠地喝奶茶’,于是12日推出了5升桶装奶茶。客户提前一天预订,第二天就可自提或外卖配送。”该店负责人表示,之前,太多老顾客问几时营业了。
相关人士表示,此次疫情给了餐饮行业一个反思的机会。不少餐饮行业出于“自救”作出各种探索,包括售卖生鲜食材和电商平台合作售卖半成品等。
提供快餐服务的“汀洲佬客家鸭肉粥”就探索出了新的思路,通过社群和直播吸粉,不仅提供快餐外卖,而且售卖该店的食材半成品。“汀洲佬客家鸭肉粥”创始人林福水告诉中新社记者,年前,他就已经考虑“两条腿”走路,线上线下一起销售。
“此次疫情推动了我们转型、往前走,去做新的尝试。”林福水表示,2月15日复工以来,福州的20多家线下门店仅一半复工,那时只能接外卖,复工成本大,压力也增大。
“当时,很多企业还未复工,吃快餐的人比较少,更多的是在家自己下厨。由于我们的原料比较好,都是长汀老家放养的土鸡土鸭,便考虑加工为半成品在网络上售卖。”于是,2月20日,林福水从身边的朋友开始“下手”,以微信朋友圈、微信群为媒介吸引顾客。
据他介绍,随着顾客和朋友的推广,此部分每日进项可达两三千元不等,而客户也从福州地区慢慢发展到了上海、广州、深圳、泉州等地。“虽然目前成绩还不算理想,但给我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
部分传统餐饮业有了“新变化”,但大部分餐饮业还是坚持以线下为主。随着餐饮企业陆续开放堂食服务,进店用餐的市民也在渐渐增多,福州餐饮市场正慢慢“恢复元气”。
记者在福州市一大型广场美食街内看到,众多商家的餐桌上还安置了隔离板,上面写着:“此处可堂食;为了您和他人的健康,用餐时请尽量不谈话;限坐一人”等文字。福州市民三三两两结伴而行,在店内用餐前还需量体温和登记姓名、联系方式。
正在一餐饮店内打包的福州市民陈女士表示,有了隔断板,确实安全了很多。“春季是病毒高发期,希望平时商家的安全意识都能这么强。”
有着“烟火气息”的餐饮业复工是一座城市复苏的重要体现,目前,福州市餐饮行业开始陆续恢复堂食服务。福州市餐饮烹饪行业协会秘书长陈伟杰指出,现在能够恢复堂食的企业,消费者都可以放心去消费。不论是政府的层层管控,还是经营业主的责任心,都不允许恢复堂食的企业出现问题。(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