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泉州人在夏天,会做一件有点奇怪的事。
明明天气热到爆炸,普通人恨不得和空调WIFI西瓜依偎到老,他们偏偏要大火烧开一壶清源茶饼,还要加盐和姜,咕咚咕咚喝下,让姜汁和茶暖透遍全身。
更神奇的是,这壶茶的消暑健胃功能又好的出奇,乌龙茶的茶香配上中药材的药香,喝上几次,就再也停不下来了。
“迎世遗·非遗传承健康生活”2020年八闽美食非遗购物节<泉州专场>,带大家走近这些别样的“非遗味道”,本期特稿的主角,就是武夷清源茶饼。
本次活动由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担任指导单位,三明市文化和旅游局、沙县人民政府主办,各设区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平潭综合实验区旅游与文化体育局协办,沙县文体和旅游局承办。
流落民间的宫廷茶饮
是盛夏时光,最温柔的养生之道
到了夏天,茶饼几乎是每个泉州人居家必备的饮品。在没有碳酸饮料的年代,武夷清源茶就是最时尚的“饮料”。
武夷清源茶饼制作技艺的文字记载,可追溯至清道光三年(1823年),至今已有两百年历史。据悉,其制作技艺师承宋元贡茶——北苑龙团凤饼。
武夷清源茶饼源自五代闽国龙团凤饼
曾被视为茶中珍品、饮誉朝野
龙团凤饼(茶饼)生产历史悠久、名声显赫。五代闽国龙启元年(933年),閤门史张廷晖在凤凰山开辟茶园,产茶进贡闽国皇族王延钧、王延政,从此开始北苑贡茶的历史。后来南唐后主李煜在北苑设立“龙焙”,制茶专分期分批皇家享用。
宋太平兴国二年(977年),宋太宗赵灵“特制龙凤模,取象于龙凤,以别庶饮”,派官员到北苑,专门监制压有龙凤图案的龙团凤饼,龙团凤饼由此诞生并逐渐兴盛。龙团凤饼在宋元时期被视为茶中珍品、饮誉朝野。
欧阳修的《归田录》载:“茶之品莫贵于龙凤团茶,……其价值金二两,然金可得而茶不可得”。能得到皇上赐一小块茶饼,便是一份殊荣。元大德六年(1302年元成宗铁穆尔将制茶中心由北苑移往武夷山),在崇安县九曲溪畔设立皇家焙茶局,精制龙团凤饼贡茶。
明朝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明太祖朱元璋为了减轻百姓负担,下诏罢贡龙团凤饼。历史似流水一般,冲逝的是糟粕,沉淀的是精华。龙团凤饼,其取媚哗宠之处,最终走向消亡,而其精湛的工艺却完好地被人们传承下来,为后来武夷清源茶饼的诞生奠定基础。
老一辈制茶师傅对传统技艺的初心
让曾经的贡茶得以延续
一些制茶师傅觉得如此精湛的制茶工艺就此失传着实可惜。后将制作工艺带进武夷山清源洞中“私焙”,并将茶饼名称更换为武夷清源茶饼。武夷山主要的产茶区和制作私焙,大多归佛教寺院所有。几经流传,龙团凤饼精湛的制作工艺最终归入佛门,从明初到清末的400余年间,一直在武夷山的佛教寺院中秘密传承着。
武夷清源茶既可作茶饮,又可作药用,具有祛暑解表,健脾和胃,消食导滞,理气止痛,止吐止泻的功效。蕴涵着“中华茶道”文化和“闽南民族”文化,也成为老泉州生活的记忆符号。
武夷山乌龙茶和中草药交织
只为那一抹沁人心脾的回甘
清源寺地处深山老林多瘴气,清源寺高僧先辈,为了摆脱病魔困扰的疾苦,结合传统中医学理论和龙团凤饼的制作工艺,采用当地盛产的武夷岩茶,配合木香、藿香、砂仁、小茴等40多味中药精制,研究创造了武夷清源茶饼。
茶饼以茶为主原料,茶叶中约占80%,中药材及及他约占20%,茶叶与中药材分别碾碎,研磨成粉,用适当面粉煮糊作为粘剂,经加工后印成饼状,烘焙足干。在制作工艺和使用方法上继承了龙团凤饼的古法制作工艺。经过时间的淬炼,才有了那一味沁人心脾的回甘。
正所谓慢工出细活,在生产过程中,从中药材的预选、加工炮制配方,再经蒸、榨、研、造、焙,再到包装成品,都是师傅们按照古方制作的,就连炒茶、蒸煮的设备都是仿造古时候的。
在配方投料上,得以武夷山乌龙茶为原料,配以多味中药材,而且先要对中药进行炮制,包括洗漂、净制、清炒、盐炒等,激发药性与风味,十分考验功夫。
然后就是关键的一步,按药材的药用部分进行归类,混匀打碎成细粉。经过严格的灭菌后,将干粉、辅料和茶末混均匀。
之后的环节更费工夫,匠人要对生姜和大腹皮分别进行两次煎煮,提取姜汁和大腹皮煎煮液,将煎煮液加入混合后,药、茶末和辅料干粉搅拌成均匀的软材,仿佛一个个乌青团。
有了这些图案后,通过手工方法,用印制器将软材做成方块状,然后烘焙。必须用纯净的炭火,还不能使炭冒烟,否则“茶香尽而烟臭不去也”。
制作完成后可以直接开水冲泡或水煎,水煎时加盐、姜功效会更好。不少泉州人在夏天,会熬两块茶饼,喝一碗茶汤,以温柔的养生方式,回敬炎炎烈日。
茶饼手艺人百年传承
泡出浓浓“乡愁味”
清朝光绪年间,在武夷山清源洞为僧的南安人郑清松得到了制作茶饼的秘传手抄本,就和徒弟倪志远在武夷山开始制作茶饼。
1930年,倪志元、庄密娟夫妇从武夷山回到故乡泉州,并在南大街(今中山中路)创设了“倪鸿记”茶店,专售“武夷清源”茶饼。
1956年,泉州茶叶全行业公私合营,“倪鸿记”茶店归泉州市茶叶总店(泉州市茶叶加工厂前身)管理。倪郑重先生将珍藏的武夷清源茶饼秘传手抄本献给国家。庄密娟也亲自到泉州市茶叶总店向部分职工传授制作工序,使得武夷清源茶饼在泉州得以传承发展。
2007年,“武夷清源山牌”武夷清源茶饼经福建省经贸委认定为福建省第一批“福建老字号”,制造技艺是福建省第五批非遗代表性项目。
武夷清源茶饼在长达近200年期间畅销不衰,是一代代泉州技艺传承人对传统制作技艺的追求和无私奉献,具有显著的历史、文化、科学价值和医学价值,蕴涵着深厚的“泉商”文化。
老一代的华侨华人更忠于这种味道,他们把武夷清源茶饼作为在海外思念家乡、记忆家乡、回忆家乡的“儿时味道”,把茶饼当成“乡愁”来传承。
线上商城边看边买
互动福利边玩边拿
6月13日-30日
2020年八闽美食非遗购物节
关注“沙县文旅”微信公众号
本次活动线上会场
还为大家准备了超多互动福利!
参与指定互动就可以赚取相应积分
积分可兑换包邮好礼!
还有非遗传承人“空中课堂”
手把手教你做正宗非遗美食
八闽非遗美食巡礼
泉州篇
安溪县成珍桔红糕
崇武鱼卷
春生堂酒
衙口花生
源和堂蜜饯
关注“沙县文旅”订阅号
为你一一道来
更多美食敬请期待
“小吃名都,崇绿乡土”
“实说实干,敢拼敢上”
么有质量的奶茶培训基地,你确定不来打卡一下吗?
奶茶技术培训推荐:味洲餐饮奶茶技术培训机构,为您展示产品提供奶茶技术培训、饮品培训专业的师傅面授教学。不想打工就来味洲学个饮品小吃技术投入小,经营方式灵活多样,可摆摊可开店。还可外卖销售,简单易学,上手快,不限学习时间,心动不如行动!
< class="pgc-img">>这么有质量的奶茶培训基地你确定不来打卡下吗?福建省味洲餐饮管理有限公司,联系视频,最后抖音号免费试吃试喝报名吧!
< class="pgc-img">>ART 01.
人均8元,全场料任选
冬日的多巴胺补给站来了!这换谁不心动!招牌西米捞/烧仙草,冷热都可以做,快乐值加满!
新鲜现煮的芋圆、现切芒果、软糯芋头和滋补桃胶等,小料丰富而又健康,无论怎么搭配,都十分奈斯!
西米捞和烧仙草都用的是优质鲜牛奶,奶茶底丝滑顺口,精选取材至臻品质,这样的糖水谁不爱呢~
PART 02.
招牌西米捞/烧仙草,用料满满
冬日来一碗暖暖的西米捞或烧仙草,整个人都变得温暖起来!
·1·
「 牛奶烧仙草 」
烧仙草加了芋头、芒果、芋圆、红豆等,满满当当的一大碗,真的很快乐,一口下去,牛奶味浓郁,畅快无比!
整份烧仙草超有料,一勺一勺像在挖宝,牛奶香醇甜蜜、薯果QQ弹弹的,水果新鲜有滋味,吃完太舒服了!
·2·
「 奶茶烧仙草 」
招牌仙草冻,香甜的芋头,Q糯的花生,润弹的椰果等,一股脑全盘,最后注入满满的醇香奶茶,与各种配料组合带来丰富口感。
小料浸润在乳感醇厚的奶茶底里,口味层层递进,滋味丰富饱满,每一口都是幸福甜蜜的享受,一碗下肚,饱腹感满满!
·3·
「 黑糖西米捞 」
》》》
这碗刨冰的灵魂之处,就是加入了古早味十足的黑砂糖,黑糖味道浓郁,让整碗刨冰都升华了!
【营业时间】
12:00-23:00
【店铺地址】
泉州市鲤城区东街1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