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行业竞争日渐激烈,身处互联网时代的我们,在社会高速运转的趋势下,餐饮行业也在不断受到冲击,同时,也在影响着餐饮行业的营销方式。因此,企业想要继续立足和发展,就必须要创新,而创新中最重要的一环,就是结合互联网的创新,打造属于自己的互联网+餐厅。
会员和泛会员是企业最重要的资产,会员的发展对餐厅的发展有决定性的意义,他的重要性对于企业来说可以算是战略性的。想要做好互联网+营销,就要学会如何利用智能餐饮系统做好会员营销。
会员营销可以说经历了3个时代
1.0时代,人工登记的纸质版信息,手工录入资料,需要投入较大的时间,人力和资源成本。
2.0时代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我们可以在互联网上进行注册,主要是跳转式页面,需要消费者自行在网站登录,填写资料进行注册。整个过程相对繁琐,无形中提高了会员注册门槛,容易流失会员用户
3.0时代,电子会员卡兴起,智能会员营销系统实现了付费即成为会员,存入用户的微信或支付宝卡包,同时,活动信息也可以通过微信支付宝直达消费者,大大节省了用户和商家的时间成本,操作成本,沟通成本和费用成本,也减少了会员的流失率。
真功夫在接入电子会员系统后,会员日均转化率为64.8%,相较于以前的33.85%。几乎翻了一倍,注册率提升率达到了833.26% 。除此之外,会员的渗透率也达到65%以上,整体上来看,会员营销对于真功夫长远的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接入微信会员后,真功夫会员消费比率大幅提升
闭环操作实现会员高效利用
微信支付宝的电子卡包实现了从领卡,激活,到支付的闭环转化,帮助达成整体会员营销的目的。而智能会员系统,则能帮助餐厅实现平台的统一管理和运营。
智能会员管理的优势:
提高各环节的效率:一键支付成为会员,降低准入门槛,线上支付的同时同步录入会员信息
降低管理成本:各平台统一管理,信息,消费,积分等报表一目了然,不再需要大量人工整理,同时也降低了错误率
打造自有体系的会员制度:建立属于自己的会员平台,打造自有体系
精准营销,打造会员个性化:会员权益的变动可实时到达,可以根据用户的特点以及近期消费情况推送营销活动或者发放优惠券和信息,增加用户粘性
为什么要利用智能会员系统推广会员营销?
作为日常比不可少的工具,微信和支付宝有庞大的用户群体,目前微信的月活用户已经达到了9.38亿,覆盖国内接近全部的智能手机用户,如果能将这部分人群转化为企业自有体系的成员,将对餐厅未来的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推进作用。
会员营销系统出了能降低会员门槛,提高会员转化率之外,更重要的是其提供的会员数据分析。会员数据能帮助企业分析用户特点,沉淀新旧会员,帮助餐厅做到用户的精准营销。这样做,在线上支付已经成为习惯的今天,能迅速壮大会员数量。同时,通过精准营销,会员活动和优惠券的发放,信息的推送,也能提高会员的忠诚度和粘性,增加消费转化率和消费金额。
智能系统给会员营销带来的改变可以说完全促进了餐厅的发展。从1.0时代到3.0时代,完全解决了传统会员体系发展效率低,会员活跃度低以及信息沟传达困难的障碍。不仅如此,除了降低成本,提高工作效率之外,会员系统所带来的数据信息的整合也是无可替代的。商家和客户都能实时了解到积分变动,信息变动,消费变动等,商家也能根据信息进行精准营销,增进会员的亲近感和信任感,促使会员达成新一轮的生命周期。
在流量时代留住消费者,会员营销系统将成为有力的助手。
>山东好食好客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专注餐饮行业19年,服务全国3万家商户。
致力于打造智慧餐厅,智慧酒店,智慧客房软件,帮助用户轻松实现赚钱理想。
刚刚公布真功夫的商标无效,我们小区的真功夫门店就关掉了!它不是出事了吧?”11月1日,多位广州天河东方新世界小区附近居民向记者报料,他们担心手中的消费卡会白买了。
2日,功夫集团的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真功夫目前的经营一切正常,不会受到商标纠纷的影响。
真功夫门店形象已有改变
门店为什么关了
1日早晨,许多前来天河公园附近的真功夫东方都会店的消费者发现,这个店已经关闭了。记者闻讯赶来时看到,店门口的招牌已经拆了,一些师傅正在拆除店里的厨房设备搬运出去。店门上贴着一个告示:“本店营业到10月31号20:30便结业,后续用餐可关注上社分店”。正在搬东西的一个小伙子告诉记者,租金贵,门前的地铁工程封闭旷日持久,所以做不下去了,如果要消费可去附近的棠下店。
东方都会店结业
门店正在进行拆除
记者注意到,就在不久前,附近的真功夫岗顶明轩店也关门歇业了。而现在各门店中,真功夫的商标图案也跟以前有明显的变化,门店里除了餐饮还卖起了大米和酱油等商品。
真功夫现在的LOGO与以前有改变
店里卖起了粮油品
真功夫棠下店的门店经理告诉记者,疫情对线下店的影响是显著的,这两年生意很艰难,做外卖的成本又很高,所以一些门店的调整是正常的,东方都会店是到期不再续租,但会在附近继续开。
此前,真功夫位于广州财富广场门店结业时,曾有舆论称真功夫营业额出现断崖式下跌,也有消费者在“大众点评”等平台发表感受:“不太明白为什么它不愿意换换菜单,虽然偶尔也会增加一些新的菜式,但是都太少了。这么多年连汤的品种也不换一个,真功夫也够节约成本的啊!”
商标为什么会被宣告无效
更受广大消费者关注的是近日媒体披露的一则消息:广州市真功夫餐饮管理有限公司的20件与李小龙的肖像及经典动作几近相同的争议商标,均在8月25日被国家知识产权局予以无效宣告。国家知识产权局审理认为,争议商标与李小龙的肖像及经典动作几近相同,作为商标使用在核定服务上,易使消费者对服务的来源等特点产生误认,已构成2001年《商标法》第十条第一款第(七)项所指情形(即夸大宣传并带有欺骗性的标志不得作为商标使用)。正是8月25日,李小龙有限责任公司诉上海真功夫快餐管理有限公司、广州市真功夫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广州真功夫快餐连锁管理有限公司一案,在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以一般人格权纠纷为案由开庭审理。
图片来自中国商标网
暨南大学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徐瑄认为,严格上说,本案法理上属于已故名人肖像的商品化权益纠纷,但由于目前民法并未对已故名人肖像的商品化使用作出规定,即对死者人格利益中的精神利益和财产利益作出区分,仍然是以涵盖在人格利益中进行保护,而人格权不能转让继承,即已故名人的人格商品化利益目前法律的规定是不能继承,但名人肖像的商品化权由继承人享有。“真功夫”未经许可擅自使用李小龙肖像作为真功夫的标识,构成对李小龙形象的商业化使用。这种对李小龙积极形象的商业化使用并没有侵犯李小龙肖像权及人格尊严,只是未经许可擅自使用侵犯了李小龙形象的商业化利益、财产利益。她认为,真功夫系列商标是国家商标局审查后授权的,属于审查不严,因此撤销也是商标审查机关正常的纠错行为。在商标审查时,应该审查“真功夫”提供的商标虽非李小龙本人照片,但在武术动作、武术服装、武打面部特征都极具李小龙的个性特征和精神实质,特别是将其呈现为一个“展示中国功夫的男性”的设计,与食品生产并不吻合,应该看出是“对名人肖像抢注”,涉嫌侵权在先,不应给予注册。虽然真功夫商业成功不是营销李小龙肖像、形象得来的,但李小龙毕竟是一位家喻户晓、海外闻名的武打英雄,真功夫巧妙利用了李小龙精神形象进行宣传,产生的巨大的商业化效应该归功于把李小龙形象商业化效应变现。
公司回应:门店还在增加
2日中午,功夫集团公关负责人在独家回应本报的采访时称,为适应新一代消费者对于时尚、个性化的需求,真功夫于2015-2016年进行了品牌升级,逐步全面使用了新LOGO。国家知识产权局对20件老商标宣告无效,对真功夫的运营不会产生影响;因无效宣告申请人李小龙公司已向上海法院提起诉讼,至于被宣告无效的20件老真功夫商标是否违反《商标法》第10.1.7条款及其他争议,有待上海法院裁判;公司认为,开店和关店都是连锁企业的正常经营行为。真功夫目前经营一切正常,在疫情对餐饮业有着巨大影响的客观环境下,真功夫努力调整门店布局,今年已新开了30多家餐厅,到年底还会新增10多家新店。
【图文记者】项仙君
【作者】 项仙君
南方探针
前,李小龙女儿起诉至上海法院,要求真功夫立即停用李小龙形象并索赔2.1亿。
12月26日早晨,真功夫通过其官方微博回应称,真功夫系列商标已使用了15年,我们的商标是否侵权,多年前也曾有过争议,但我们的商标一直没有判定侵权或者撤销的行政或司法结论。时隔多年被起诉,我们也很疑惑,准备应诉。
索赔2.1亿!李小龙女儿起诉真功夫
真功夫官方微博的声明
12月25日,由于使用酷似李小龙形象图标长达15年,真功夫被Bruce Lee Enterprises, LLC(李小龙有限责任公司)起诉至上海二中院,要求其立即停止使用李小龙形象、在媒体版面上连续90日澄清其与李小龙无关,并赔偿经济损失2.1亿元和维权合理开支8.8万元。
据悉,目前,李小龙公司的法人代表为李小龙的女儿李香凝(Shannon Lee),她也继续发扬父亲的精神,也学武术。
12月26日早上8点,真功夫通过其官方微博回应:“我们的商标是否侵权,多年前也曾有过争议,但我们的商标一直没有判定侵权或者撤销的行政或司法结论。时隔多年被起诉,我们也很疑惑,我们正积极研究案情,准备应诉。”
真功夫餐饮管理有限公司,于1990年创立,是全国连锁发展的中式快餐企业之一。2004年,真功夫委托叶茂中营销策划机构为其进行品牌策划,随后开始启用酷似李小龙的“功夫龙”形象,并配合“真功夫”三个字,组合成了系列商标进行使用。
《界面》报道,李小龙公司代理律师叶芳向“娱理工作室”提供的说法是,真功夫曾委托叶茂中团队对其商标图案进行知识产权登记,登记书备注信息为,“真功夫图形”内容为由李小龙功夫造型图案及“真功夫”、“蒸的营养专家”文字组合组成的造型图案。
叶芳表示,从登记书的内容可以看出,真功夫知道他们是在使用李小龙形象。真功夫创始人蔡达标曾拒绝叶茂中公司“与李小龙后人联系取得授权”的建议,这种行为属于对李小龙肖像的恶意使用。
李小龙的女儿李香凝
李小龙的女儿李香凝,生于1969年4月19日,她出生于美国加州洛杉矶,祖籍广东佛山市顺德区均安镇的功夫明星李小龙去世时,李香凝只有4岁。
在美国上大学时,李香凝选择了演艺专业,并在父亲的好友、弟子帮助下,学习截拳道等武术。李香凝曾在洛杉矶电视台当过短期的节目主持,后来,飞赴香港参加由嘉禾公司投资的《浑身是胆》这部动作片,成为一名动作女星。
李香凝有个哥哥叫李国豪,曾子承父业,也像李小龙那样在影坛摸爬滚打,然而一场意外,年仅28岁的李国豪于1994年4月1日,因腹部中弹失血过多身亡,彼时李国豪正拍摄一部电影《乌鸦》枪战戏。对于父亲李小龙的印象,李香凝多是后来从照片及影片、妈妈琳达·埃莫瑞、还有从他的哥哥李国豪的回忆中得到的。
失去父亲、哥哥两位至亲,李香凝后来转入乐坛,后来又在木屋村之的协助之下,重新开设了李小龙宗师的大本营。为了纪念父亲,她曾制作了名为《李小龙传奇》的一本书,并帮助妈妈管理李小龙教育基金。
真功夫创始人之一潘宇海
真功夫在其官微声明中表示:“本案由法院立案,尚未开庭审理,我们暂不便发表意见,一切留待司法裁决。”此外,“声明”还表示:“真功夫系列商标,是由公司申请、国家商标局严格审查后授权的。”
有专家认为,李小龙公司的维权难度不少。目前,真功夫的系列商标已使用15年,而《商标法》第45条规定,侵犯在先权利的商标无效,应当在商标注册之日起5年之内提出。换句话说,维权案已过了诉讼期了。
另外。真功夫的“功夫龙”商标动漫形象设计,是否为李小龙个人形象的卡通化,在举证上恐怕也会争议不少,甚至是影响并决定后期案件走向的关键元素。
佛山“李小龙乐园”
顺带一提,顺德是李小龙的故乡,自2000年起,顺德当地陆陆续续有协会、机构、公司甚至个人申请了各式各样的“李小龙”商标,总数超过100个。
其中,均安某制衣厂曾向“李小龙”商标其中一持有人购买了“李小龙;BRUCE LEE”这大类下面的一小类商标,然2015年初其商标已被取消了。当时,制药厂负责人受访时表示:“商标原持有人没有和李香凝取得共识,得不到李香凝的同意。”
在李小龙家乡均安有“李小龙乐园”,据称是经过李小龙之女李香凝女士同意的,因此仍可继续运转。据《佛山日报》报道,李香凝此前曾专程来顺德均安探亲,她就曾表示,她很乐于看到家乡人开发李小龙品牌,“但一定要好好做,我不希望有挂着李小龙的形象而又可能存在瑕疵的产品误导消费者。”
《佛山日报》2015年的报道中说,获得授权是关键。“有法律界人士指出,根据国家工商总局回复,李氏后人享有其姓名开发利用的权利,在其授权后,企业才能注册商标,对李小龙元素开发利用。因此李氏可能拥有名人姓名权而非商标权,但企业想合法地打出和李小龙经历相关的招牌,都应获得其继承人授权。”
两创始人姐夫、小舅子恩怨难了,董事长职务不被合法认可
真功夫原董事长蔡达标一审获刑14年
合伙人制度,顾名思义,每个合伙人都是企业或一个经营项目的“老板”, 合伙人是企业的核心。假如做得好,大家同一条心,携手奔着公司的使命、愿景和价值观去持续发展,那就好了;假如在制度设计上有缺陷,或执行中卡壳了,合伙人制也会有风险的,甚至还会有难以控制的隐忧。
“真功夫,中国人的味道,更懂国人心!”谈“中国合伙人”,知名中式连锁餐饮企业“真功夫”就是典型案例之一,两创始人姐夫、小舅子恩怨难了,连董事长的职务都无法被法律合法认可。
2013年12月,经历了长达16个月的一审后,真功夫原董事长蔡达标等人被控职务侵占罪、挪用资金罪、抽逃注册资本罪一案宣判,广州市天河区法院一审认定蔡达标职务侵占1515万,挪用资金1800万,数罪并罚,判其有期徒刑14年。
该案中,除蔡达标,另外4名被告人分别为蔡达标弟弟蔡亮标、蔡达标大妹夫李跃义、真功夫总裁助理丁伟琴、真功夫原主管财务和IT业务的副总裁洪人刚。其参与创办的真功夫公司,现由真功夫副董事长潘宇海代理董事长执掌运营。
未与前妻潘敏峰离婚之前,真功夫的两创始人蔡达标和潘宇海是姐夫和小舅子的关系。真功夫是典型的家族合伙人企业,现由蔡达标的妻弟潘某海掌权,2006年,蔡某标与妻子潘某峰离婚后,真功夫走上蔡、潘两家十年内斗纷争的恩怨之路。
真功夫原董事长蔡达标
2018年6月底,真功夫十年内斗仍未消停,恩怨未了。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对真功夫董事会决议撤销案作出了终审裁决,现任董事长潘宇海在真功夫公司内的职位,不被法律认可。
据《南方都市报》报道,一份落款时间为2018年6月29日的判决书显示,广州中院对潘宇海、真功夫公司等提出的上诉申请均予以驳回,维持一审原判,即撤销《2013年度真功夫餐饮管理有限公司第二次临时董事会会议决议》,该决议的重要内容之一是,选举潘宇海为公司董事长的议案。也就是说,潘宇海作为真功夫董事长是不合法的。
对此,真功夫公司方面表示不服该裁决,正在进行申诉,将向人民法院申请再审、向人民检察院申请抗诉。同时,该公司强调,该公司的最高权力机构是董事会,董事长只是执行人,“董事会至今一如既往地支持公司创始人潘宇海先生所领导的经营团队。”
此前,真功夫创始人之一的蔡达标,曾就《2013年度真功夫餐饮管理有限公司第二次临时董事会会议决议》,将潘宇海、潘敏峰、今日资本方华及真功夫餐饮管理有限公司一并告上法庭,请求法院撤销董事会相关决议。
蔡达标、潘敏峰两人以前的合照
2011年,蔡达标东窗事发后,曾委派其妹妹蔡春红女士担任公司董事、董事长。不过,由于真功夫另一创始人潘宇海的阻挠,蔡春红一直未能真正行使董事长的职责,因此,大权始终掌握在潘宇海手上。
到2014年6月6日,广州中院维持一审判决,真功夫前董事长蔡达标终审获刑14年,没收个人财产100万元。
当很多人以为蔡达标在内斗纷争中可能“一败涂地”时,事情又发生了新的变化,2016年7月20日,广州市天河区法院对此案做出一审判决:撤销该董事会决议。这意味着一审法院没有认可潘宇海担任真功夫董事长职务的合法性,也就是说,在双方争抢董事长一职上,潘宇海一方并未获胜,去年法院终审继续维持了这个状态。
股权结构,是家族企业治理的基石,那真功夫的股权架构到底是怎么样呢?相关资料显示,2016年,真功夫的股权结构大致如下:二位创始人潘宇海与蔡达标分别持有41.74%比例的股权,此外,润海公司和中山联动各持有3%股权,还有,由潘宇海、蔡达标各持50%的“双种子”公司持股比例为10.52%。
当然了,2015年底,蔡达标所持有的14%真功夫股权开始被拍卖还债,使得原来的股权架构又出现了新的变化。
真功夫的发端,在东莞长安开业的始祖店“168甜品店”
真功夫家族内斗始末,这里简略说一下。
1990年,潘宇海在东莞创办中式快餐店,当时店名为“168甜品屋”,即真功夫“始祖店”。
1994年,潘宇海的姐姐潘敏峰与其丈夫蔡达标加入快餐店经营,且合伙后股份平分,并将快餐店更名为“168蒸品店”,1997年又更名为“东莞市双种子饮食有限公司”,开始了中式餐饮连锁扩张。
蔡达标与潘敏峰、潘宇海姐弟,都是东莞人,1991年1月27日,21岁的蔡达标和20岁的潘敏峰结婚,同年底蔡慧婷女儿出生。蔡达标夫妻最早时在东莞长安镇开五金店,后来因生意不好关闭。
在东莞长安镇霄边村107国道旁,合伙后的蔡达标夫妇和妻弟潘宇海各出资4万元,将潘宇海1990年就开始经营的168甜品屋改名为168蒸品餐厅,开始了合伙经营时代。
2006年9月,蔡达标夫妻感情破裂,维持了15年的婚姻结束了,随后,围绕着合伙企业真功夫的内斗纷争接踵而来,一幕幕戏码上演:夫妻反目,兄弟成仇,对簿公堂,蔡、潘二家又陷入旷日持久的争斗中,迄今仍未平息。
1994年创办的双种子蒸品餐厅
今年49岁的蔡达标,曾带领真功夫连创市场佳绩,一时风光无限。2006年9月,蔡达标和潘敏峰协议离婚了,当时真功夫正准备引入风投资本。至于婚变原因,潘敏峰曾接受《南方人物周刊》采访中表示,蔡达标与不止一两个女人产生了婚外情。
初期创业那阵子,他们合伙创办的蒸品店很成功,在东莞长安镇一连开了三家连锁餐饮,并改名为“双种子”。大家忙得团团转时,特别是勤勉、事必亲为的小舅子潘宇海,更受员工欢迎。可有段时间,潘敏峰发现店里常不见丈夫的影子,担忧蔡达标是不是很郁闷,于是她劝说弟弟潘宇海,将“双种子”董事长职务让予姐夫,并口头承诺两人5年一换。
当上董座,蔡达标开始在外抛头露面,俨然成为公司“发言人”。受访时,潘敏峰对周刊记者说:“男人有钱后地位提升,可支配的资源增多,有一些行为可以理解。但每个人都应该守住自己做人的底线——有所为有所不为。特别是一个男人成功后不能忘本。”
婚变后,2008年,事情骤变起风波,身为真功夫董事长的蔡达标,突然停发前妻潘敏峰,还有时为公司监事、潘宇海的太太窦效嫘的工资和社保,而这一年也是“五年轮流坐江山”的年份,妻弟、创始人潘宇海不单没有接任总裁职务,还被排挤出公司日常管理。
2009年4月1日,一名声称被蔡达标包养的“二奶”带着“私生子”,在广州闹市公开求助,一时闹得满城风雨。这年8月,蔡、潘两家反目为仇,前妻潘敏峰和哥哥潘国良被拦在广州天河城“真功夫”连锁总部门外,双方曾对峙多达5小时。
2005年,在广州中华广场开业的真功夫第100家连锁店
协议离婚时,蔡达标和潘敏峰夫妻二人有一儿一女,儿子比女儿小5岁。2011年,潘敏峰一纸诉状将前夫蔡达标告上法庭,要求蔡达标返还其应得的真功夫25%的股权,或折价赔偿4.7亿元人民币。
当时,真功夫的创始人之一蔡达标,已被广州公安机关以“涉嫌经济犯罪”的名义带走。据媒体披露的相关司法材料,最初源于潘宇海之妻、公司监事窦效嫘向公安机关报案,广州天河检方指控其多项犯罪。(包括:蔡达标等人通过虚假合同或预付款方式分别将500万元、720万元、1000万元转入蔡达标实际控制的广州天河金培商务咨询中心,及其家族成员控制的其他公司;侵占并挪用真功夫的总裁备用金共48万元,用于给公司真功夫董事发放薪酬;以预付款的方式,挪用真功夫800万元,转入真功夫旗下的科普达公司后套现供个人使用;抽逃资金并重复注资1500万元等。)
据网易财经等媒体报道,由于争议较大,此案从2012年8月31日开始,多次开庭,2013年12月13日一审宣判后,中国二十余名著名刑辨律师组成律师团,无偿为蔡达标一方提供法律援助,然最终仍未改变蔡达标的命运。
而蔡达标身陷囹圄,潘敏峰这宗引发国人极大关注的“天价离婚案”也迟迟未定案。
2011年,真功夫推出的全新概念“中国味道”
多年来,真功夫纷争,一直被作为商业教科书式的案例,其中不少争议及看法至今不同学界人士仍是各持一词,看法不一。
自1990年创业至今,真功夫历经初创期、标准化运作期、品牌运作期、资本运作期,实现了由个体企业 向现代化企业集团的飞跃,30年真功夫在商业上的成功有太多可圈可点的地方。
真功夫在官网上宣称其远期规划:真功夫致力于成为“全球中式快餐第一品牌”,至2030年,真功夫全球门店总数将达到20000家,年度营业收入超过1500亿元,与麦当劳、肯德基在全球范围内并驾齐驱。
可我们也要看到,创始人蔡、潘二家在家族企业治理方面存在太多缺陷,特别是早期经营的“人治化”弊端明显。家族间信任和忠诚,是一把双刃剑,无论是蔡达标,还是潘敏峰、潘宇海姐弟,早期创办公司时都疏于现代企业管治机制及制度的搭建,并为日后纷争埋下“地雷”隐患。以亲情代替制度,连董事长、总裁职务都是口头约定的。
此外,引入风投资本,对真功夫也造成一定影响。总之,真功夫的创始人内斗悲剧,是很多家族式企业问题的缩影,也是一种两败俱伤的结局,其成功和失败的原因值得好好来总结。
本文内容为一波说原创内容
未经授权严禁任何形式的转载和摘录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