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来自云锋金融公众号(id:majikwealth),经授权发布,不构成投资建议。
我有一个开餐厅的朋友,人称发际吴。
有这绰号,一是因为他靠开餐厅发迹了,二则是创业艰辛,年少脱发的缘故。
我去过一次他的店,人头攒动,生意爆棚。连上学时经常被我们嘲笑不求上进的发际吴都能成功,看来餐饮行业真的很景气。
美团点评CEO王兴曾说过,“按每人一顿饭10元计算,一年在餐饮上的消费至少1万元。作为一门入口的生意,14亿人带来的就是14万亿元的市场。”
事实上,一顿饭十块钱这标准,现在连碗兰州拉面都吃不到,人们一年为吃的花费肯定要比14万亿元更多。而且好生意讲究的就是高频,人是铁饭是钢,你可以一年不买新衣服,你能一天不吃饭吗?
可问题是,这么大的一个行业,为什么在上市公司中却几乎没有存在感呢?
自从湘鄂情改名中科云网后,A股的餐饮企业就只剩下可怜的3家,占整个市场的市值比例只有万分之二。
好吧,就算因为餐饮企业现金交易多、财务不规范,难以登陆A股,可看看一江之隔的港股,情况也并没有很好。尽管本地餐饮连锁翠华(01314)、大家乐(00341)和大快活(00052)都已上市,主营业务在国内的呷哺呷哺(00520)、味千中国(00538)也前去助阵,然而上市的餐饮公司仍然只有19家,平均市值只有区区23亿港币。
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你就听他(王兴)吹吧。市场需求大,就意味着餐饮好做吗?too young too simple。”
当我把这个问题抛给发际吴时,他突然开启了吐槽模式。
“整个餐饮行业每年在以70%的比例洗牌。结构性过剩,门槛低,跟风严重,消费者喜好千变万化,一家店能存活三年就是胜利,还谈什么上市啊!
做餐饮行业的朋友,上辈子一定是折翼的天使。为了让大伙吃上更好吃的食物,费尽心机,绞尽脑汁,无所不用其极,结果还经常不知怎么就被拍死在沙滩上。”
事实上,餐饮行业一方面要面对高昂的店铺租金和涨势凶猛的人力成本,另一方面还要应付愈发挑剔的消费者,和他们变幻莫测的喜好。单看餐饮行业主要上市公司的利润率,10%左右的水平实在不像是个暴利行业。
低利润率意味着较长的投资回报周期,而现如今餐厅的生命周期又是有目共睹的短。如何能快速收回投资甚至稳定盈利?这是发际吴和他身后的投资人共同面对的严峻问题。
餐饮行业的大一统公式
发际吴最佩服的人是爱因斯坦,即使发际吴高数挂过科,物理红过灯。
爱因斯坦倾尽后半生寻找大一统理论,一条可以解释所有物理现象的公式。爱因斯?发际吴倾尽一头黑发寻找的,是一条可以解释所有餐饮现象的公式。
幸运的是,发际吴的一头黑发没有白白牺牲,尽管大一统公式难寻,但他最终还是顿悟了一条可以让自己的餐饮事业利润滚滚来的公式:
总利润(TR)=客户单次消费利润(R)X消费频次(F)X消费人数(Q)
所有餐饮企业要解决的问题,要么是让每个进店的顾客多花钱,要么是让他们更频繁的来店里吃,再或者,就是开更多的店,吸引更多的新顾客。
那么,什么又是决定这三个因素的关键呢?
上游供应链管理,提升单次消费利润的关键
当我们拿起香辣鸡腿堡送向嘴边,很难想到这背后融合了谷物生产加工、肉鸡养殖加工、蔬菜种植加工、酱料生产、产品包装、物流配送和餐饮加工服务等诸多企业的心血。
上游的供应链管理对餐饮行业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优秀的供应链管理不仅保证食材的品质,还能控制食材的成本。无论在单次消费利润(R)上,还是在价格优势带来的消费频次(F)上,都能增加总利润(TR)。
供应链管理并非简单的采购。对大型餐饮企业而言,每天面临数量众多且种类繁杂的采购需求,只有通过科学系统的管理,才可能满足并保证餐厅供应的高效、稳定和安全。
海底捞大家都不陌生。当年这火锅第一股想上市未果,无奈之下,2016年将旗下火锅底料供应商颐海国际(01579)推上了港股市场。
没想到无心插柳柳成荫,凭借海底捞餐厅的快速发展,和供应链上的良好管控,颐海国际的业绩以年均50%以上的速度高速成长,市场也心甘情愿的给出了40倍的估值。
上市以来公司股价一骑绝尘,一年多里从2块涨到11块,是妥妥的大牛股。
这么看来,那句“我吃火锅,你吃火锅底料”,不如改成“你吃火锅,我投火锅底料股”更合适?
外卖不只改变你的生活,还扩大了餐厅的潜在客群
“上游供应链管理只是成功的一半,最终的收入还是得靠终端门店。如何跟上时代的趋势,提升店面的翻台率,是一个必须时刻思考的命题。”——发际吴的思考之一。
千百年来“坐下点菜,吃完走人”的餐饮行业在最近迎来了一个大变化,当互联网遇上人性的“懒”、“宅”、“馋”、“急”、“忙”,外卖行业迎来爆发。
根据艾瑞咨询去年发布的报告,2017年中国网络外卖行业总交易额超过2000亿,占整体餐饮行业比例高达20%以上。业务几乎覆盖全国所有人口10万以上的县,外卖成为餐饮业快速增长的最主要动力。
菜鸟死于常识,老将死于趋势,一个成熟的餐饮上市公司很难死于常识,却可能死于突然加速的变化趋势。
看着店里进进出出的外卖小哥,发际吴告诉我外卖是如何重构餐饮的。
“首先,外卖延长了经营时间,提高了后厨的资源利用率。
其次,堂食客往往集中在周边1公里,而外卖配送范围达到3-5公里,拓宽了店铺的服务辐射范围。
不过最重要的,还是外卖的顾客不占用餐厅的位置,翻台率趋近于无限大,对于餐厅来说,流水的瓶颈一下子被解放了出来,这是天大的喜讯。”
传统餐厅集生产、销售、服务于一体,需要短时间内处理大量人流、物流、信息流,对经营管理提出很高要求。而外卖不仅不占用管理资源,还不占用经营面积,只需提供产品,无需提供空间和服务。
因此,成功实现外卖策略的餐厅不管是坪效、人效都可以得到巨大的提升。不仅能够提升消费人数Q,还能提升消费频次F,给总利润提升带来巨大的空间。
能意识到外卖好处的餐饮企业才是好企业。香港品牌大快活、大家乐的内地分店纷纷开展线上外卖业务,唐宫连续三年在年报中谈到外卖的重要性,而拥有内地血统的呷哺呷哺更是轻车熟路,迅速融入外卖大军。
截止2017年6月,呷哺呷哺有177家店提供外卖服务,还开启了“呷煮呷烫”这样的外卖专门店。
这种快速应对变化趋势的能力,反映在报表中,便是在整体连锁餐饮行业增速不振的大势下,呷哺呷哺优异的业绩表现。
如果你经常去呷哺呷哺吃饭,等位的同时在有鱼股票APP里下单买入呷哺呷哺的股票,你就会知道,生活真的没有欺骗你。
酒足饭饱之后,这些上市公司已经为你买好了单。
如何提高消费频次?餐饮品质是关键
即使有了外卖,能够服务的潜在人群范围得到扩大,但如何保证顾客不是一次性光顾,而能成为回头客呢?
近几年各式网红餐厅的最终下场让发际吴背后发冷。
雕爷牛腩多次被爆店面关门,黄太吉只剩下加盟店,走红上海的“赵小姐不等位”去年底所有门店关门大吉,韩寒参与投资的“很高兴遇见你”只火了一年,首创无餐具的水货餐厅停止加盟,而刷新消费者三观的便所主题餐厅销声匿迹。
不是号称消费升级,营销先行吗?那为什么这些曾经话题满满的餐厅却如坐过山车一样直上直下呢?
发际吴为此专门去请教了一个餐饮界大咖,对方一边盘着手上乌黑发亮的串子,一边悠悠的说,
“消费升级大家都知道,但请不要把消费者当傻子,什么乌七八糟的玩意包上,适合拍照、玩噱头玩概念的幌子,就想成为经久不衰的招牌?
餐饮企业的口碑是靠顾客实打实的每次光顾积累起来的,发达的网络营销可以让你一步登天,但也能让你瞬间被打回原形。想想看你开餐厅的初衷吧——口味才是你真正的护城河。”
不知是不是发际吴听了大咖的话之后有了顿悟,最近他的微信朋友圈再没有转发过各式稀奇古怪的营销活动,什么王者荣耀钻石免单啊之类的,而是开始踏踏实实的研究起各种食材的好坏和消费者的饮食习惯。
“44%的中国消费者认为自己体重超标;49%的人目前正在努力控制体重;75%的受访者通过改变饮食控制体重;82%的受访者愿意多花钱购买不含有不良成分的食物,高于全球平均的68%。重油、重盐、重辣口偏好降低,以中和健康为特征的甜鲜口感偏好背后是消费者的健康诉求。”——美团点评2017年餐饮行业白皮书。
对于中国的餐饮企业来说,麻辣和酸甜固然能带来吃货的赞许,但若想顾客一而再、再而三的惠顾,让“偶尔解解馋”变成“日常打卡”,维持健康和美味的微妙平衡才是关键。
无论是新元素、wagas等主打轻食的新兴品牌从一线城市逐渐向二三线城市的下沉,还是主流餐饮企业如肯德基和必胜客推出K Pro和Pizza Hut Bistro这样的子品牌来拓展白领市场,都是对健康趋势的一种捕捉。
“可惜的是,中餐企业大多没有意识到这种趋势,大多还抱着好味道胜过好健康的理念,实在是落伍啦。”发迹吴遗憾的摇了摇头。在他的店中,至少所有套餐都是包含蔬菜沙拉或者水果沙拉的,这也算是“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一种当代体现吧。
成就千亿市值?品牌才是护城河
能在餐饮行业做到发际吴这样,其实已经十分难得。在我的连声赞叹下,发际吴却愁眉紧锁看着门外。顺着他的目光,我发现店的对面有一家盒马鲜生刚刚开业,人潮汹涌,坐在店里的人正在享用现买现做的澳洲龙虾。
我瞬间明白了他的恐惧。
当奔驰开拉面店,宜家开餐厅,无印良品开咖啡馆,盒马鲜生开海鲜作坊,融合餐饮、零售、跨界品牌等多种业态模于一体的复合式店铺越来越多时,竞争就不只来自同行,更来自看不见的地方。
“虽然这些异想天开的店很可能会分流消费者,但最终能否在这个市场立足,还是得回归餐饮大一统理论。是否能把控住客户单次消费利润,消费频次和消费人数,而这其中最根本的只有一点——品牌和品质。”——发际吴的思考之二。
想吃火锅便想起海底捞,想吃洋快餐就想起麦当劳,想喝奶茶就想到喜茶,这便是品牌在食客潜意识中的闹钟响了,唤醒他们复购,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稳定地提高消费频次Q。
这与餐饮界的两句谚语是一脉相承的:“选品定输赢”,“寻找心智中有,市场上无的品类”。
“成功的餐饮企业必须要用一个特色的品类来打开市场,再用稳定的品质和稳步扩张的规模强势地入侵食客的潜意识,把品牌刻在他们脑海里,才有可能带来宽阔的护城河。”——发际吴的思考之三。
举例来说,现在北京和成都很多人说到喝早茶就会想起唐宫。事实上,直到2014年,唐宫(01181)在资本市场的表现都乏善可陈。因为之前在大陆的定位一直是相对高档的正餐酒楼,因此八项规定出台后,唐宫2013年的净利润应声下降三成多。
然而和湘鄂情就此一蹶不振不同的是,唐宫的管理层选择彻底改变市场定位,以大众和年轻化为核心,在内地开始推行早茶文化,创立了“唐宫小聚”和“唐宫茶点”这样的子品牌。
此外,在战略上趁着2015年租金低迷的时期迅速铺开分店,通过大宗采购控制供应链成本,推广会员卡制度并积极发展线上电商平台。
这三管齐下加速了RFQ的提升,从而刺激利润水涨船高。2016年,唐宫中报净利润增幅42.93%,年报增幅110.49%。
业绩反转确定,股价也走向强势,2014年至今,唐宫的股价翻了四倍,并在每一次业绩发布后都迎来大涨。
然而,有先发优势,甚至已经建立护城河也未必就能一直成功。作为入口生意的餐饮行业,风险也比一般消费品高得多。
味千中国,曾经红遍大街小巷的拉面店,在2011年“骨汤门”事件中被曝出汤底不是宣传的大骨熬制,而是汤粉制成。品牌形象就此一落千丈,结果业绩大幅下滑,股价更是一蹶不振。
如果这几年买了味千的股票,那确实是吃了好大一碗面。
尾声:什么样的中式餐饮才能成就千亿市值?
发际吴转身离开,准备去和供应商谈判。看着他退到后脑勺的发际线,我再次感慨餐饮行业的艰辛。
面对上游冗长复杂的供应链,要有高效的管理,严格把控原料的成本和品质。
还要不断更新自己的认知水平,跟上时代趋势,利用互联网工具节省人力成本,扩大潜在客户群。
最关键的是要绞尽脑汁将品牌植入消费者心智中,让消费者欲罢不能,从而提升客单价和复购率。
只有三个全做到,才能在残酷的餐饮业竞争中立足,甚至走向资本市场。
而这才是第一步。
相比麦当劳肯德基这样流水化生产的西式快餐,以及海底捞呷哺呷哺这样只靠原料和服务,不靠厨师和手艺的火锅品类,传统上十分依赖厨师手艺的中式正餐行业,注定难以成为一个千亿级别的大生意。
这也是为什么发际吴的下一家店剑指过桥米线店——另一种可以流水化生产的中式餐饮,而其他连锁店也在想方设法的摈除后厨对于餐饮品质和效率的掣肘。
“中国餐饮企业的千亿市值梦就靠你了!”我向那个坚毅的背影喊道。(编辑:胡敏)
<>着苏州地铁开通,为市民出行提供方便之余,催热了地铁沿线美食,最近苏州地铁周边都有哪些新开的美食餐厅呢?小帮就把这份乘地铁吃遍苏州的“新版吃货秘籍”公之于众,吃货们拿走,不谢!
水货餐厅 观前街店临顿路站
第三家水货餐厅将在观前街碧凤坊时尚莱迪购物广场1楼落户,观前街店相比先期两家餐厅,面积将更大,装修也更独具匠心,改变以往空旷的大厅模式,取而代之的是更加私密、轻松的一个个隔断包厢。
开业期间所有到店消费的客人均可享受“吃100元,送100元”、“水货派红包”游戏、以及精美礼品等超大力度优惠。水货,就是这么任性!
继“水货”无餐具餐厅在印象城、万达广场开业后,凭借独特的品牌名称、个性的餐厅装饰和欢乐的用餐体验受到苏城吃货们的热情追捧。万众瞩目的水货餐厅升级店,环境升级、菜品升级,火速围观啦!
地址:地铁临顿路站4号口,观前街碧凤坊时尚莱迪购物广场1楼,电话67773752
鲜脆衣 时尚餐厅星海广场
烤鱼和烤串的结合体,环境很高大上,是大家都很喜欢的小资情调餐厅,关键是里面还有驻唱歌手,让人觉得更有情调。
烤鱼很入味,主打炭火烤鱼、石锅海鲜与滋味烤串。菜相很好上面红红的铺满了辣椒,肉比较鲜嫩,就是比较辣。烤串肉很多,火腿肉、牛肉、玉米,荤素搭配。
地址:地铁1号线星海广场4号口往西250米,凤凰书城5F
朝南七十二候锅物料理星海广场站
真皮座椅、全铜锅子、日式器皿,居然是吃火锅的!原来朝南餐厅确实是环球188里小有名气的餐厅,不过最近以开放式小火锅的性质开始试营业咯!
入座一杯生姜红枣茶,每人一锅,烧的燃料是植物油,火头稳定没有异味。最重要的这里的食材大部分都是手工制造,看到下面的丸子,有没有妈妈做的感觉!可餐厅大厨曾是香格里拉总厨,深度君有幸碰见,很和善。综合用料、味道、环境,非常值得一吃得小火锅。
地址:地铁1号线星海广场站1号口往南250米,环球188购物中心2楼
源泰东南亚风味餐厅石路站
开在炉鱼对面的东南亚餐厅,自开业以来生意很是火爆,完全不受对面炉鱼的影响。没入餐厅,远远就能看到门口泰国装扮的美女,一声声“萨瓦迪卡”叫的甜的咧!餐厅的环境肯定是东南亚风情,里面还有一个小舞台,吃饭的时候还能看到泰国舞蹈。
从一开业就如此爆满,菜的味道肯定是不错。泰国菜嘛,冬阴功鲜虾汤、招牌咖喱皇炒蟹、泰式明炉鱼都是每桌必点菜,尤其是咖喱皇炒蟹,咖喱与蟹肉的绝配美味让人欲罢不能!
地址:地铁石路站3号口,新苏天地6楼
香天下火锅旗舰店星湖街站
目前魔都乃至全国最火爆的火锅餐厅之一,它火爆,不仅仅因为菜品,还因为它的“明星缘”,就连英国首相都专门来这里吃了一顿地道的麻辣火锅,据说首相最爱这家店的红汤和香菜丸子,首相套餐也因此产生。
九宫格还是一样辣的让人害怕,但却是最正宗的四川味道;蹄花鸳鸯锅冬天吃最好,白汤暖心暖胃,里面的猪蹄好吃到不行。
地址:地铁星湖街站1号口往西300米,金鸡湖商业广场南广场F101
>商专栏:高端羽绒服、动漫潮玩、超市、螃蟹餐厅、复古风的江南菜系餐厅、港式与广式茶餐厅近期颇受市场欢迎,新品牌首店不断破土而出的同时,这六大细分市场又有哪些新看点,联商网上海商业情报专栏带大家一起看看。
一、高端羽绒服首店代表品牌
Canada Goose华东首店上海ifc 11月5日开业
Canada Goose上海ifc店占地面积约215平方米,并配置品牌特有的恒定气温零下25摄氏度的低温体验式/试衣间COLD ROOM——让顾客可在寒冷环境中切身感受Canada Goose产品的功能性,并为自己的出行挑选最为合适的产品与款式。店内陈列众多畅销款式及2019秋冬新品,包括男女装Canada Goose 加拿大鹅黑标系列、派克大衣、轻量羽绒服、针织系列、配饰以及专为亚洲人体型研发的“Fusion Fit”版型。
< class="pgc-img">>高端羽绒服细分市场众生相:
加拿大鹅联手香港ImagineX 俊思集团开拓大中华区市场,并将地区总部设在上海,2018年10月中国首家直营精品店进驻香港国金中心,11月内地首店登陆北京三里屯太古里,2019年3月内地第二店/东北首店入驻沈阳万象城,11月大陆第三店/华东首店进驻上海国金中心。
在此之前,称为羽皇的Moncler法国奢侈品羽绒服品牌——MONCLER于2009年率先进入中国并在上海恒隆广场开出首店,如今已遍布全国各大城市的高端商场。今年十月,法国奢靡羽绒服Nivose在上海港汇恒隆广场开出中国首店,随着11月Canada Goose进驻上海ifc,上海的高端羽绒服品牌达到了三家。此外,加拿大Moose Knuckles高端羽绒服品牌则于今年年初在上海恒隆广场开设过快闪店以测试市场。
二、动漫潮玩首店代表品牌
IPSTAR|潮玩星球X IQ 即时美术馆艺术主题店 上海环宇荟 11月10日开业
IPSTAR|潮玩星球是艾漫旗下 IP 衍生品线下零售品牌,继二次元动漫展之外,其线下体验零售店潮玩星球,已在上海、北京、广州、成都、南京、杭州、武汉等城市设有多种不同类型的20 多家门店,今年更是全面加速发展。
< class="pgc-img">>继今年国庆在上海三邻桥开出IPSTAR|潮玩星球·美食星球与食然自怡面包店,此次全新开设的旗下首家艺术潮玩实体店—— IQ 即时美术馆艺术主题店,汇聚电影,设计,插画...各个领域的奇思妙想,感受艺术潮流的魅力所在。在这里,可以领略奈良美智,村上隆,草间弥生等当红艺术家们稀奇古怪的头脑风暴;也可以看到BB熊,Kaws,Rick & Morty等最in的艺术文化世界。
动漫潮玩细分市场众生相:
近期以泡泡玛特POP MART与潮玩星球为代表的新型潮流文创动漫二次元品牌大幅扩张,POP LIFE、模玩之魂、野兽王国、anime prpr、超急番、大赞光合、Animate等大量动漫二次元首店也不断破土而出并获得购物中心的邀约,相关品牌的进驻能为年轻化定位的购物中心带来一定比例的年轻客源增量,从而降低购物中心顾客的年龄结构,究竟哪些品牌能在这场争斗年轻人的商战中更能赢得购物中心与市场的同步青睐,让我们拭目以待。
< class="pgc-img">>三、超市首店代表品牌
苏鲜生超市上海首店 五角场苏宁易购广场 11月1日开业
多元化的综合零售大鳄苏宁集团旗下苏鲜生,与阿里的盒马鲜生、京东的7-FRESH、永辉的超级物种并称为“超市+电商+餐饮”的超市新零售四少。2017年4月,苏宁集团在徐州推出了全国首家“SU FRESH苏鲜生”精品超市,主营蔬果、牛奶、肉类、海鲜、鲜花等商品。与阿里的盒马鲜生类似,苏宁的苏鲜生苏鲜生提供3公里范围内半小时闪送服务,为大家带来全新、极致、贴心、便捷的购物体验。
伴随五角场苏宁易购广场的改造,苏宁集团旗下苏鲜生超市、苏宁极物、苏宁易购电器、苏宁影城、苏宁小店便利店联袂进驻,彻底颠覆原有的“苏宁电器商场”印象。
< class="pgc-img">>超市细分市场众生相:
虽然传统大卖场风光不再,苏宁、物美今年分别收购了家乐福与麦德龙两大外资超市龙头企业,但民以食为天,超市始终是商业地产不可或缺的主力店。据联商网上海商业地产情报专栏数据统计,上海今年已吸引了美国Costco开市客量贩式会员店、德国ALDI奥乐齐超市、苏鲜生、集市生活(永辉超市旗下)、Deli life食和家精品食品馆、盒马菜市、本来鲜(本来生活网旗下社区生鲜)、广州钱大妈社区生鲜、盒马mini、美团买菜线下站(美团小象事业部)、逸刻Ego便利店、谊品生鲜24小时折扣店众多模式完全不同的超市新首店,哪几家能够在竞争中胜出呢。
四、螃蟹餐厅首店代表品牌
美国Shaking Crab中国首店 上海长宁来福士 10月31日开业
这是家拥有15年历史的美式手抓海鲜餐厅,由一对得克萨斯州的渔民夫妇在达拉斯创办,Shaking Crab主打Cajun(美国网红酱料)风味的海鲜料理,虾、小龙虾、蟹、龙虾、花蛤等各类海鲜应有尽有而风靡全美,其最大特点为不设餐具,铺上油纸、食物装在塑料袋里、带上手套上手直接开吃,简单点说就是国内前几年风行一时的美式海鲜餐厅——水货餐厅的正宗美国鼻祖。Shaking Crab在全美共有17家门店,被誉为“美国旅游必吃餐厅”,如今第18家分店来到了上海长宁来福士。
< class="pgc-img">>螃蟹餐厅细分市场众生相:
美式手抓海鲜餐厅曾在国内大行其道,但在此类餐厅大多已在内地偃旗息鼓的今天,Shaking Crab凭借其优质的海鲜货源与独家酱料依然有望在中国市场胜出。事实上,美国网红餐厅近年来纷纷选择上海作为进驻中国大陆的首站,例如之前美国海鲜国民品牌Red Lobster(红龙虾)海鲜餐厅和纽约网红蛋糕店Lady M 进驻上海金融中心ifc开设中国内地首店,美国神级汉堡店Shake Shack内地首店登陆上海新天地均赢得极大的反响。
另一方面,以螃蟹为主打单品的餐厅也日渐增多,新加坡、斯里兰卡、美国、日本、中国不同品种不同口味的螃蟹一起在上海市场争奇斗艳,诸如来自新加坡的螃蟹之家House of Seafood、科伦坡Ministry of Crab 螃蟹部餐厅、美国Shaking Crab、耕海蟹将军、日本蟹的冈田屋,以及中国大闸蟹专卖餐厅的蟹尊苑、成隆行蟹王府、蟹家大院,香港龙码头螃蟹王与桥底辣蟹,且看主打阿拉斯加帝王蟹与加拿大雪蟹的美国Shaking Crab如何在这场螃蟹大战中建立自己的差异化优势。
五、复古风的江南菜系首店
拾紫餐厅中国首店 上海来福士 10月12日开业
近日,堪称枚青的升级版——拾紫进驻上海来福士开出了全国首店。 拾紫宋宴以宋代深厚的文化底蕴为基础,带来美轮美奂的东方美学。传统复古与现代风格相结合的拾紫餐厅以宋代文人生活情趣为基调,餐厅环境的色彩来源于宋人的“清绿山水画”,整体空间的建筑架构以宋代园林造景为灵感,结合宋代文人雅士的生活四大趣事,还原了宋代文人的风雅生活。
国潮复古风的江南菜系餐厅细分市场众生相:
国潮复古风已进入各行各业,杭帮菜中主打宋朝风的桂满陇、虫二酒肆、枚青临安酒肆、拾紫均收获拥趸无数。黛月·耕碾工坊、米桃十里春风、江南里、浙里、暗恋桃花源、黛瓦里巷、南京大排档等以不同朝代中国文化元素进行主题装饰的古色古香视觉系餐厅纷纷开拓购物中心市场成为独特的风景线并大获成功。
六、怀旧风的港式/广式茶餐厅首店
敏华冰厅华东首店 上海来福士 9月28日开业
香港的老牌网红餐厅其前身是火爆旺角46年的文华冰厅,非常受各路明星的欢迎!今年7月,敏华冰厅大陆首店开进广州天河城六楼并一炮而红,9月乘胜追击进驻上海来福士广场,同样凭借浓郁的香港怀旧风情与出色的出品而赢得大批粉丝。
陶陶居江浙沪首店 上海新天地11月25日试营业
创立于清光绪年间的陶陶居是广州饮食业中的百年老字号,主营广式茶点、粤菜小炒、粥粉面饭。目前,陶陶居餐饮业务由食尚国味集团运营,陶陶居自2017年首次将店开出广州走进厦门SM新生活广场,2018年陆续进驻深圳海岸城、卓越中心,2019年首次进驻上海登陆新天地大获好评!陶陶居高端品牌金牌陶陶居则进驻广州太古汇、深圳万象天地。
< class="pgc-img">>港式广式茶餐厅细分市场众生相:
粤式点心茶楼茶餐厅始终是上海最受欢迎的菜系,广州和香港的茶餐厅进驻上海也总能收获粉丝无数,故而上海吸引了大量茶餐厅首店品牌,例如香港太兴集团香港老牌茶餐厅敏华冰厅华东首店——上海来福士广场,香港FCC餐饮集团旗下誉八仙兄弟首店——静安大悦城,得龙烧腊首店——长宁来福士,广州点都德华东首店及利东餐室首店——中海环宇荟,粤来记茶室首店——卢湾日月光,逸点首店——凯德晶萃,合兴发茶冰室首店——汉口路,靠得住茶餐厅首店——环球港,东发道茶冰厅首店——福州路等均大获成功。
上海颇具知名度的粤式茶餐厅还包括,避风塘、新旺、太兴、翠华、龙记、唐宫茶点、查厘士、查餐厅、港岛金沙、衡山小馆、永祥烧腊茶餐厅、小龙凤、大马头、维记、美誉餐室、马马地茶餐厅以及上海本地老字号杏花楼与新雅茶室均粉丝无数。具备品牌及出品优势的陶陶居与敏华冰厅进驻上海市场必然火爆,且看两者下一步如何在上海及华东拓展。
(来源:联商高级顾问团成员、联商网上海商业情报专栏 郭歆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