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早已不止代表美食,更是年轻人社交的绝佳媒介。7000亿元的火锅市场,2019年该怎么掘金?
< class="pgc-img">>火锅应该是目前中餐中最成熟的一条赛道——最易标准化、增速最快、产业链较短易控制、量价利齐升。
在2019年5月28日隆重举行的“2019中国火锅产业发展大会”上,辰智科技中国餐饮大数据研究中心联合中国烹饪协会共同发布了《2019中国火锅产业餐饮大数据研究报告》。此份报告复盘了近几年火锅发展情况,深入调查发展现状,并对未来趋势做出预判。
《2019中国火锅产业餐饮大数据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重点从“六大维度” 为我们深度剖析火锅产业发展状况。
1.2019开店风险水平不低
经过2017年单品市场呈现爆发式增长,以及外卖跻身成为第三种常规就餐模式的行业大盘整后,2018年餐饮行业涅槃重生。其中火锅产业虽然呈现快速复之势,但整体开店风险处于中等水平。
作为餐饮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火锅市场份额占据全行业比例高达6%,其中不同业态发展也均为向好——大众火锅市场份额最高,高端火锅市场增长最快,火锅外卖正在被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所接受。
然而由于庞大的火锅产业整体连锁率相对较低,市场仍然十分分散,TOP50火锅门店主要以加盟形式经营,2018年的火锅市场虽然摆脱2017年严峻的关店潮,呈现快速复苏状态,但是2019年依然需要提高警惕。
< class="pgc-img">>2018年火锅行业开店率远高于闭店率,呈现快速发展之势;据辰智科技开店风险指数——辰智指数显示:
2018辰智指数为70.4(中风险区),餐厅饱和度50.6餐厅/万人,开店率7.5%/月,关店率4.8%/月,新店存活率58.1%/月。
因此开店处于中风险区,2019年需提高警惕。
2.低线城市火锅市场潜力大
高线城市流量红利见底,低线城市成为新一波流量红利,这已经成为餐饮行业整体走向,而其中火锅行业尤为明显——低线城市火锅市场潜力不断释放。
2018年火锅门店数量占据全国25.3%,主要集中于西南地区,四川、广东、重庆三地占比排名前三,其中四川、重庆作为火锅源头区域,它们成为火锅占比高区域并不太让人意外,但广东省在火锅行业的表现则让人惊讶,门店占比位居全国第二,而这与其文化包容性又同为经济强省分不开。
< class="pgc-img">>二线城市火锅产业发展态势迅猛,三、四线城市均已超过一线城市,低线城市已经成为火锅产业重要市场,市场下沉趋势愈加明显。
从海底捞在国内各线城市的数据当中,我们可以更清晰地看到下沉市场的潜力。
在海底捞的国内餐厅中,一线城市顾客平均开支最高,为98.3元,全年客流量为3000万人;
二线城市平均开支为92.6元,贡献收入占比最高,全年服务5650万人;
三线及以下城市顾客量增速最高,新增103.8%,并且在2016—2017年度,新增了37家餐厅。
海底捞首席战略官周兆呈曾透露,2019年将新开180~220家新店,其中大部分门店将开在二线城市。
3.川渝系火锅仍是主流
从火锅呈现形式来看,近两年来有两种细分品类表现不错。一是以旋转小火锅为代表的“小火锅”品类兴起,一是主打情怀和氛围的“市井火锅”再次回归并走红。
从地域属性来分,火锅又可以划分为泛北方系、泛川渝系、泛粤系、泛云贵系、泛江浙系、泛海外系和其他。
北派吃肉、川系香辣、粤系清美、云贵独特。
以清汤涮肉配麻酱为代表的北方系,以海鲜火锅、牛肉火锅为代表的粤系,是占比较大的两大细分品类。
< class="pgc-img">>而以麻辣口味闻名的川式火锅,则一直是火锅品类的主流,其收入占据火锅市场大半壁江山,比例高达64%。
市场的庞大,竞争的激烈,加剧了川式火锅的细分市场,这几年毛肚火锅、串串香、酸菜鱼火锅等主打单一品类火锅增长加速,它们相较于传统火锅店,差异化和个性化特征更加明显。
4.火锅加速年轻人打造圈层文化
火锅,唤起久违的社交“荷尔蒙”,一个人吃是很酷的个人享受,两个人吃是爱情的麻辣,多个人吃是五味的满足。
< class="pgc-img">>火锅不仅以美食而存在,更具有明显的社交属性。火锅的包容性极强,其氛围容易让人放松,回归本真,因此选择火锅主要是以聚餐、聚会这种社交为目的。
从报告来看,目前多以2人及以上人数为主,主要集中在25—34岁的年轻群体,女性比例高于男性,也就是说年轻女性是火锅的主要消费群体。
< class="pgc-img">>5.养生锅风尚正盛
少年养生、反油腻已成为90后(尤其是95后)新生代消费群体趋势,而这些特征在火锅行业更是表现得淋漓尽致。男性更喜欢海鲜锅,女性更喜欢菌菇锅。骨头锅占比也是居高不下。
养生正盛的风口下,火锅工匠们要在多元化消费需求的基础上增加创意性养生锅底,根据男女养生偏好,适当打造个性化、多样化的养生IP。
< class="pgc-img">>6.“功能性”饮料成火锅食客特宠
“餐+饮”结合已经成为一种新式消费场景,而火锅行业尤为凸显,其中饮品更注重“功能性”。
< class="pgc-img">>吃火锅必吃辣锅也是部分人的消费理念,但是火锅本身就是一种热行为,而冰凉的饮品则自然成为吃火锅必备伴侣。数据显示,能够解渴、解腻、解辣、消食和清凉去火是食客选择饮品的首要原因,“功能性”饮料成为火锅食客最受欢迎的饮料。
饮料供应商在今天愈发激励的竞争环境下,供应商渠道精耕任重道远。投食客所好,才是最佳拓展方式。
从趋势中调整策略,从数据中转变思维,2019年中国火锅在拼内力、抓根本、比创意、融科技的市场氛围中顺势而为,一定会在7000亿容量的火锅市场中实现流量红利的最大化。
报 告 全 部 内 容 目 录 如 下
>《2018~2019中国火锅行业发展白皮书》可知:火锅餐饮已经成为餐饮细分中的大哥,预计在2020年火锅的总收入会超万亿元。
有人说,火锅行业或能出现像肯德基、麦当劳一样的强势连锁品牌,在火锅这片竞争红海下,未来,整个行业将呈现怎样的发展趋势?
1、火锅健康化
麻辣火锅是中式餐饮成长最快的第一品类,但如今,越来越多的年轻消费群体开始从“吃调料”转向“吃原料”,从“吃味道”转向“吃健康”,在火锅健康化这个大趋势中,消费者的消费观念逐渐从“重油重盐重麻重辣”转向“少油少盐少麻少辣”。
可见,与麻辣火锅对立的清汤火锅,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品类发展趋势,将是一个大有可为的市场。
2、火锅快餐化
火锅作为标准化程度最高的餐饮品类,而火锅快餐化,堪称是标准中的标准。
在快餐火锅市场中,呷哺呷哺作为中国快餐火锅的开创者,以其“快”的特性,经过20年的聚焦发展,终于成为快餐火锅品类的第一品牌。
如今,一人食的快餐火锅市场已达到600亿元,虽比多人食的慢餐火锅市场仍有很大的差距,但这个数字在裂变式增长,存在着巨大的发展空间。
3、火锅零售化
零售是火锅行业一个重要的分化趋势,从售卖火锅底料、火锅周边产品到火锅外卖,火锅行业一直在探索和推动这个品类的分化。
海底捞、德庄、大龙燚等火锅连锁头部品牌纷纷降维意图封杀方便火锅品类,但方便火锅仍处于品类野蛮生长阶段,对初创品牌而言,先立后破,抢占最有价值品类,才能在未来的品类洗牌中胜出!
可见,方便火锅作为火锅零售化品类,千亿级年产值并非遥不可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