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资料,全国餐饮业的月倒闭率高达10%,年复合倒闭率超100%,也就是说开了多少家,又倒了多少家。原因出在哪里?
餐饮老板有时候也纳闷,产品不比别家差,装修也下了大本钱!甚至加盟的这个品牌也是有一定知名度!但投资的这个餐饮项目就是一直在赔钱,还看不到希望。那这是不是该想想,是不是在投资的第一步就出了问题。
如果餐馆各个方面已经趋于完美,生意仍然不好,那么问题一定是出现在根子上:选址有误。
生意不好时,产品不好产品可以调整,经营有问题经营策略可以调整,宣传不到位,营销手段可以升级,但选址有误,那怎么办?没办法只能赔上前期所有的投资,卷铺盖走人!
< class="pgc-img">>餐饮市场是个千亿级的大市场,有餐厅赚钱更多餐厅在赔钱。选址是餐厅的DNA,选址决定一个餐厅命运。选址选好了,就如在战场中占据了有利地形,取得地利优势。选址没有选好,紧靠后天在经营、推广方面的努力,往往也无力回天。麦当劳这样的国际连锁餐饮品牌,产品、营销方式都是统一标准化,也仅会因为选址的不同造成年营业额几百万几千万的区别。
那我们该如何进行开发选址工作呢?
今天扑铺餐饮助手的开发部吴总监来和我们分享一下关于如何进行餐饮选址:
首先关于开发选址的三点原则:
原则一:专业人做专业事
很多企业都是老板自己在选址,还有很多企业是营运人员来选址,看似很占便宜,没多付什么成本就能干这活!这是不对的,选址一定要找到专业的人,去做选址评估,不但要做风险评估还要熟习整个物业法律条款。一定要找受过专业训练过的人员进行这项工作,选址这个行业水很深,很容易掉下去。
原则二:知己知彼
一定要先了解自己的产品、顾客,同时也要了解市场,了解自己的竞争对手,再做选址开发的战略!谋定而后动。
原则三:数字为王
如果挑了几个不错的店面,作为老板的该以什么来判断?凭感觉?凭经验?一拍脑门就定了?现在是数据时代的红利期,获取专业的数据容易了。我们餐饮老板在做最后的餐饮选址决策的时候应该是根据调研数据做最后的决策的。
整个选址开发工作,是专业性的,不是中介找铺源这么简单敷衍了事,要不很多餐饮老板最后开个店就赔钱了,这就很正常了。餐饮项目很多,一个好的位置可以开很多类型的品牌,优质的铺源更稀缺。
餐饮选址开发工作主要分五步:
第一步:市场勘察
第二步:地产勘察
第三步:获取地产
第四步:开发/建造
第五步:支援运作
< class="pgc-img">>扑铺餐饮助手的吴总监还顺便提到一些选址中的“雷区”
1、店铺地面与路面不平的地方,慎点
2、店面位置在斜坡上,慎点
3、快车道旁开店要慎重,因为这地方太影响车辆的停放。
4、居民稀少的地方开店一定要慎重,这种地方居民上涨率比较慢,没有固定的消费者。
5、门前有障碍物的时候地方一定要慎选。这个地方影响店铺的能见度,进而会影响客流。
6、车子匆匆的地方要慎重。
7、灯光暗淡的地方要慎重。因为这种昏暗的地方他会影响这种逛街的一个性质,间接影响我们的流量,在这种地方的选址的话一定要慎重。
< class="pgc-img">>小编这里听得一知半解,果然是专业人做专业事啊。
不过吴总监提到,今年3月厦门第一家专注餐饮行业的开发选址服务商“扑铺餐饮助手”已经正式入驻厦门,曾经在广州、深圳地区服务200+餐饮老板,解决选址开发问题。这将会是厦门餐饮人的福音,并且吴总监提到该平台不仅仅能够帮助餐饮老板解决选址问题,而且平台免费共享整个餐饮产业的优质资源,餐饮老板可以通过平台一站式解决餐饮投资的任何问题。
毕竟每一次餐饮项目的投资都要消耗很多的资金、精力和期待,每一次商业投资都是想要有回报。专业的事专业的方法去对待,重要的事更需要专业的方法去对待。选址是餐饮投资的命脉,餐饮老板们一定要如吴总监提到的这次“凡事谋定”而后动,避免掉入坑里!
>< class="pgc-img">>假回老家的这几天,亲朋好友见了一拨又一拨,故事听了一个又一个,辛酸泪抹了一把又一把……
很多声音说,这两年和2008年很像很像。
2008年危机后大放水,原本在同一起跑线上的人,手拿200万现金的越来越穷;而把200万换成核心城市房子的人,资产早就翻了好几倍。
但现在,完全不一样了!
你再去看看身边,守着现金的直接躺赢;而拿着现金在股市、楼市、基金、创业里努力奋斗、刻苦投资的,却越努力越穷。
1
创业界的雷,餐饮踩了8成!
前天晚上,老家表哥来喝酒,诉了一夜苦。
其实在今年之前,他是老一辈最喜欢的孩子,高中不早恋、大学没走偏,一毕业就进了家还不错的单位,紧接着又遇上家里拆迁,同样二十多岁大家还在出租屋里加班的时候,他房子、车子、票子,孩子全都有。
但今年,一入餐饮门,让他从家族首富,一夜变成“首负”。
去年5月,他在县城商业大街搞了一个海鲜烧烤店,从门店接手到装修、设备、材料、人员成本等,初步投资接近100万。
12月底,他就彻底扛不住了,死活不干了,高价买的设备、家具全挂二手贱卖,上个月把所有东西处理完,他算了笔账:
苦忙6个月,赔了50万,这速度连房价、股价都被秒杀!
但其实,这在餐饮界并不是个例,早已成为常态。
80万本金开面馆,仅一周就崩溃!
前几天,上海一年轻小伙带着80万和拦不住的创业热情,一脚踏入餐饮界,在某商业区开了一家面馆,结果开业6天就濒临倒闭。
夸张吗?太正常了。
他租金一个月9万,押二付三,45万进去了。但一家面馆真正能营业,装修要花钱、设备要花钱、请厨师和服务员要花钱,水电气物业费哪样都要花钱。
结果嘞,开店后他日营业额平均连2000都达不到,租金都裹不住,铁赔。
上半年一窝蜂挤进去,下半年又一窝蜂撤出来!
去年因为刺激消费、鼓励大众创业,很多人一窝蜂挤进去,小成本的餐饮火到发烫,从奶茶店、烧烤店到火锅店,甚至街头遍地的移动摊位网红炸鸡、炸串等等,都昙花一现,赔的一塌糊涂。
成都多个商场负一楼餐饮区,隔三差五就有一家关店转租,很多店铺干不过5个月,平均每家至少亏损20万以上。
不承认没办法,餐饮,已成创业黑海,90%都赚不到钱!
这年头,创业小白选餐饮,你跟自己有仇啊?!
2
官方数据与个体感受的,极度撕裂!
前段时间,国家统计局发布了最新数据:
2023年,全国餐饮收入52890亿元,同比增长20.4%,首次突破5万亿元。
首破5万亿、增长20.4%,乍一看,这数据是真漂亮,也不枉费过去一年,拼了命的刺激消费、鼓励消费。
作为餐饮占比最大的火锅市场,火锅大佬“海底捞”,去年上半年取得了188.9亿元营收,同比增长了24.6%;净利润达到22.6亿元,已接近2019年全年净利润。
这数据,看着也不赖。
那只能说,山顶与山脚,温差太大太大了。
有人估测,只有10%的餐饮能赚钱,这里面1%的餐饮赚了整个行业60%的钱,其余9%都是毛毛雨。
不信你看,新开店的多,闭店的更多。
这张图,很清晰。
3、4月份,注册量爆棚!
去年3月份开始,餐饮新注册数量急速飙升,高达41.7万家,4/5月份,也都在30万家以上。
5、6月份注销吊销量激增!
前4月份,注销吊销量还是个位数,5/6月突然翻了一倍多,同比去年大涨3倍多,而且一直到10月份,都持续在高位上。
过去一年,新注册量创新高,达到318万家,但同时注销吊销量达到了惊人的地步,135.9万家注吊销。
这个真相太残酷,每新开5家店,就会倒闭2家。
这里面,奶茶店、火锅店、快餐小吃店,是重灾区。
单上半年,闭店大军里,奶茶店高达8万家,快餐小吃12万家,火锅店1.2万家。
包括虎头局、五爷拌面、家有好面、汉阳馆、大鱼海棠等多个知名餐饮品牌,要么全线关停,要么直接歇业,要么门店数量关到只剩一两家在正常营业。
3
大量餐饮闭店,反倒养肥了另一个生意:二手餐饮设备买卖。
如果放在以前,开新店哪有人用二手设备,但现在随着消费降级,大环境又是这样,开店创业再没人敢大手大脚,二手设备反倒吃香了起来。
2022年到2023年上半年,正值开店潮,餐饮设备二手市场火的一塌糊涂。
左手2-3折价格回收,右手5折转售,交易量翻倍式增长。
那时候的二手市场,90%都是餐饮设备,有些一周就能完成再出售,流转相当快,有人1000多平的仓库三个月就几乎清空了。
在二手回收榜上,第一名是烘焙店,紧跟着就是奶茶店和火锅店,还有烧烤店等等,都是闭店大部队。
下半年,闭店狂潮又来了,到8月底9月初,仓库又满了,但这次不一样,是大量回收后,卖不掉了。
有个老板,5000+㎡的二手仓库都在压货,到现在大部分都还没转售掉。
打开咸鱼和小红书,随便一搜二手设备回收,满屏的餐饮创业失败风。
每一次二手回收交易背后,都有一个赔了钱、又伤了心的创业故事。
用一位专做二手回收生意朋友的一句话讲:
太悲观了,整个行业都弥漫着悲观气息……
4
更过分的是,有些餐饮的门,本就是只为割韭菜而开!
这里面最典型的就是大批加盟店——
你想跟着它赚钱发财,而它从见你的第一眼开始,就一心只想收割你的品牌加盟费、设备费、装修费、材料费、培训费……
一家麻辣烫,各项加盟费用高达20万,一家明星火锅店要高达50万以上,就连普普通通一家钱大妈小店,我曾算过需要38万起步……
还有明星餐饮加盟店,更是从一开始心思不纯,失败后,正在疯狂撤离。
韩寒因餐饮亏损上亿;港星吴志雄在内地连开5家餐厅全部关门,亏损数千万;陈赫的贤合庄火锅,巅峰期800多家,现在只剩100来家……
说白了,80%的加盟餐饮,都只是一场资本收割游戏。
曾经一次饭局上,一位餐饮大佬的感慨分享给大家:
首创者,千万不要轻易选餐饮!
跨行创业、搞副业增收,不要轻易选餐饮!
资金不多、抗风险能力不够强的,不要选餐饮!
那谁适合干餐饮?要么成功经验够多,失败概率就远比别人低;要么钱够多,不怕赔、也耐赔。
今天写的是餐饮,但又不只是餐饮,眼下大多创业都相当难。
因为一些众所周知的原因,去年开始,似乎全社会都在劝年轻人去创业。
浙江鼓励公务员下海创业,杭州等很多城市一直大力鼓励大学生创业,某省会鼓励工龄10年以上公交老司机自主创业……
我只想说,这年头,越是别人使劲儿劝的事儿,坑越大,越不要做!
要是好事儿,至于从上到下轮番劝,就差挨个约谈了嘛?
尤其是,餐饮界的“勇士”,比大a 里的散户还孤勇……
< class="pgc-img">>争加剧,“内卷”严重,餐饮业的洗牌还在进一步加深。
本文由红餐网(ID:hongcan18)原创首发,作者:景雪。
“价格在降,利润在降,旺季不旺、冬季难熬正在成为一个危险的信号,你前半年挣的钱到了冬天可能会亏个精光。千万别以为赚钱的日子在后面,往后可能只会更难……”
近日,南城香创始人汪国玉在一则短视频中这样说道。
视频中,汪国玉坦言,今年上半年南城香的经营数字很难看。同时,他还强调,如今餐饮业持续卷的结果就是大家都不挣钱。“要做好长期应对的准备,不要指望过几年就会好。”
汪国玉的这番言论无疑切中了很多人的痛点。上半年,每一个餐饮人大概率上都已经切身体会到了“到处都在卷”的艰难境地。
到底还会卷多久?何时才能走出这个漫长的困顿周期?恐怕谁都说不清。但大概率上,已经到来的下半年可能会更难。
< class="pgc-img">>上半年,可能没有赢家
事实上,经营数字难看的,不止南城香。随便举几个例子:
星巴克公布的2024财年二季度财报(1月1日-3月31日)显示,星巴克中国门店数从去年同期的6243家增长至7093家,但收入却从7.63亿美元下降至7.05亿美元,同店销售额同比下降11%。
瑞幸2024年第一季度财报显示,总净营收62.8亿元,同比增长41.5%,但净亏损8320万元,而去年同期净利润为5.64亿元。
同样是第一季度,肯德基的经营利润为3.72亿美元,餐厅利润率为19.3%,同比下降1.9%;必胜客经营利润为0.47亿美元,去年同期为0.55亿美元,餐厅利润率12.5%,同比下降1%。
自媒体“海鲜指南”的报道中也提到,在与国内某烤鱼餐饮头部品牌的供应链总监交流时,对方直言营收同比下降20%,而烤鱼餐饮同行们上半年整体营收普遍也都同比下降10-20%。
彻底卷不动了?北京、上海餐饮收入出现“负增长”!
< class="pgc-img">>国家统计局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6月,全国餐饮收入26243亿元,增长7.9%;再往前发布的数据则显示,今年前5个月全国餐饮收入21634亿元,同比上升8.4%。
数据看着不赖,但要深究,可能还有另一层含义。中国烹饪协会此前就对1-5月的全国餐饮收入数据分析称:“5月份全国餐饮市场呈现恢复态势,‘五一’假期呈现出了餐饮消费的高峰。但与此同时,餐饮行业出现了增收不增利的现象。”
营业额起来了,利润不见得起来,这可能才是真实的现状。
而这还不是最残酷的。
7月初,红餐网走访调研发现,今年以来,广州、上海、北京、成都等城市的热门商圈、街区,餐饮店连片倒下,不少商场的餐饮区空置率高企。
< class="pgc-img">>△图片来源:红餐网摄
很多新店频繁更迭,生存周期短。不少难以维系的餐饮店甚至挂出转租信息后,经常长达数月,甚至一年多都无人接手。
另有相关数据统计显示,2024年1-6月,超100万家餐饮相关企业黯然离场,远超去年同期。
“1条街10天关了7家餐饮店,今年的餐饮真的太卷太难了!”有资深餐饮人发帖表示,上海浦东新区,有商业街10天陆续倒下了7家餐饮店,并且这些店的开店时间都不长:卖烤串的“喆加友串”去年暑期才开业,现在已经关门了;“粥星港式茶餐厅”去年国庆后开业的,只经营了短短半年……
随便翻一翻各大社交平台,也可以看到,从咖啡店、奶茶店、烧烤店到火锅店,甚至街头摆摊的网红炸鸡、炸串等等,赔的一塌糊涂的案例不少。
几乎所有餐饮人都能明显感觉到,今年赚钱更难了。
为什么?
< class="pgc-img">>价格战冲击之下,
挣钱越来越难了!
很多餐饮人可能会不假思索说:“太卷了,到处都在卷!”
卷这个动词,实际上脱胎于“内卷”。
内卷简单而言,就是指某个领域中发生了过度的竞争,导致大家进入了互相倾轧、内耗的状态。而餐饮业陷入内卷的原因老生常态,无外乎就是“经济环境”和“市场竞争”的叠加所致。
举个例子,假设一条街上,最开始的时候只有一家品牌面馆、一家奶茶店,凭借临街的地理优势,大家都能拥有不错的客流量,各自沿着不同的方向发展。甚至于新开的一些其它类型的餐饮小店也都能活得不错。
但是,这条街道就只有一公里长,类似的面馆、奶茶店却越开越多,甚至连原来开面馆的也开始卖起了奶茶,那这时候大家就要争夺起有限的客流了。
< class="pgc-img">>△图片来源:红餐网摄
市场空间有限,入局者又在不断增多,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进入了存量竞争时代。
当行业方兴未艾时,可能到处都是泼天的财富。但到了存量时代,还想要捡到黄金,那就只能从别人那里抢了。
更可怕的是,当整个社会经济开始下行,消费者在花钱方面变得更保守、更理性,某种程度上还会对自己生活的信心开始下降,甚至降低餐饮消费的欲望、追求。这个时候,餐饮企业要面对的可能都谈不上存量市场,而是减量市场的竞争。
进入减量竞争时代,大家能想到的“抢金子”最容易的方法,就是“降价”。
所以,我们看到,进入2024年,餐饮行业的价格战愈打愈烈。
3元早餐、4元奶茶、6.6元咖啡、9.9元的汉堡,还有层出不穷的“穷鬼套餐”……大连锁的花式价格战早已打得让人眼花缭乱。
< class="pgc-img">>更甚者,直接喊出口号“价格回到几年前。”
7月,八合里牛肉火锅,在其官方微信上发布《价格回到10年前!》。调价的产品包括精品嫩肉、招牌肥牛、生牛丸、熟牛肉丸、熟牛筋丸、潮汕墨鱼丸等多款热卖产品;紧随其后,主打牛杂煲、牛腩煲的牛小灶也迅速跟上,同样打出“价格回到10年前”的口号。
6月,乡村基村基发布产品降价通知,宣布门店的4款产品降价,价格回到2008年。
一只蝴蝶扇动几下翅膀,就可能会引发一场风暴。而拥有几百家、几千家乃至上万家门店的连锁品牌带头“降价”,会让身处其中的人心态和选择都发生变化,引发整个餐饮市场的连锁反应。
呷哺集团创始人贺光启前不久接受《中国企业家》采访时,就曾坦言呷哺不得不降价。“整个餐饮市场都在降价,我们不调也不行。这个市场你不抢就只有饿死。”
确实,降价能帮助品牌吸引更多对价格敏感的消费者,以低价换销量。但这也意味着利润的变少,更甚者可能是赔本赚吆喝。
更严重的是,通过竞相降低商品的价格而展开竞争的价格战策略,并非长久之计,今天你比别人价格低,明天还会有人打出比你更低的价格。价格低导致利润低,利润低导致企业很难在创新上加大投入,产品竞争力低下,最后不得不向原料、人力等成本压缩,进而形成一个怪圈,甚至彻底摧毁自身。
所以,中国烹饪协会也才会发出呼吁:停止价格战,转向良性竞争。
不得不说,这轮残酷的价格战,正全面冲击着餐饮业。从餐饮品牌到上游供应链,价格下跌,整条产业链的人可能现在都不赚钱、甚至亏本。如果价格持续长期下探,那可能就会“要命”。卷死了同行,最后又卷死了自己。
< class="pgc-img">>△图片来源:红餐网摄
当然,让餐饮人心惊肉跳的还不止“价格战”,永远居高不下的房租、高昂的人工……餐饮业头顶的几座成本大山也一直都在。
败给了残酷的竞争,败给了越打越烈的价格战,败给了高昂的成本……这些都是餐饮企业增收不增利,甚至亏本倒闭的主要因素。
< class="pgc-img">>别以为赚钱的日子在后面,
往后只会更难
利润、收入减少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
那么,这样的困境还会持续多久?什么时候才能走出这轮价格下行周期?
目前,恐怕很难有人说得清。
单从价格战的影响来看,这波冲击可能还没到最高点。
当消费者逐渐习惯于3元的早餐,9.9元的咖啡,20元以下的快餐……那么,企业只要涨价一块,都有可能刺痛消费者的敏感神经,甚至遭来骂声一片。
这样的前车之鉴不是没有,麦当劳的“1+1随心配”套餐曾因涨价2元而被“骂”上热搜,瑞幸9.9元一杯活动缩水也曾引来不少网友的口诛笔伐。
长期低价,在消费者心中形成了价格锚点,日后想要再涨价,可能就会面临被“抛弃”的风险。
放眼整个消费领域,如今各行各业都已变得异常“卷”,几乎都出现了价格战,消费者低价消费习惯开始加速养成,未来势必还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
所以,汪国玉才会说,千万别以为赚钱的日子在后面,认为过几年就会好。往后可能只会更难!
远的不说,就拿下半年来看,可能会有越来越多企业在疯狂内卷之下,因生存空间进一步受到挤压而熬不下去。
< class="pgc-img">>△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毕竟,客流量下滑、收入付不起房租、同行大打价格战……种种现象都暗藏“杀机”,随时都可能变成压垮一家餐饮店的“最后一根稻草”。
而那些上半年挣到微薄利润的,到了下半年也可能会亏个精光。毕竟上半年还有那么多节假日的消费高峰拉动。
多年前,阿里曾喊出一句话叫:“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然而今天,我们会发现,天下似乎没有好做的生意了,包括餐饮。
寒冬难熬,最终能活下来的可能只有那些方方面面都很强的企业。
资源会越来越多向头部靠拢,流向资源更集中的地方!行业的洗牌就会进一步加深。
迭代速度越来越快,“挤出”效应明显。这可能是接下来餐饮业发展的必然!
< class="pgc-img">>耕好一亩三分田,
做好长期应对准备
餐饮人正在经历磨难,但也别完全灰心。
某餐饮品牌创始人最近在跟红餐网交流时,就提到眼下也不是完全没有生机。“这个阶段可能是最重要的,因为如果现在出局了,未来可能就再也上不去餐饮的牌桌了。”
本质上,无论有没有价格战,有没有残酷竞争,餐饮都会是一场持久战。提升产品的价值;优化原料采购、储存等环节,减少损耗;提供更具情绪价值的服务;打造差异化的体验空间……在价格战之外,餐饮人还有很多值得发力的空间。
做餐饮还是要秉持专业、务实、长期的精神,把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耕好,把经营管理做好,不管什么时候这都是永恒的主题,非常重要。
好产品、好企业,终归还是有机会的。毕竟,汪国玉也说了:“市场还在,老百姓还是会该吃吃、该喝喝、该花花。”
封面图来源:图虫创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