湃新闻见习记者 徐祯曜
上海一家蛋卷小店最近因24小时自助售卖的模式走红。靠着一块无人售卖告示牌、付款码、零钱盒,店主郜俊鹏与顾客形成了“不见面”的默契。
一间7、8平米的小店,一架子整齐摆放的袋装蛋卷,一个写有“无人售卖、付钱自取”的告示,一切都一目了然。在上海普陀清峪路、同普路上,有两家时常24小时开放的沿街蛋卷店,无需店主在场,便能运转自如。
由于销售方式独特,这两家名为“黎园张村”的蛋卷店逐渐引起周围居民注意,而维系小店正常经营的关键,在于顾客自觉。
同普路上的黎园张村蛋卷店。本文图片均由 徐祯曜 摄
清峪路上的黎园张村蛋卷店。
8月12日傍晚,记者来到清峪路的黎园张村蛋卷店,门口正有顾客在扫码买蛋卷。“我已经买过好几次了。”一位带着小孩的女士说,“不过,每次都来都见不到老板,我们一直是付了钱自己拿的。”说话间,她熟门熟路地扫码付款,在货架上找起红糖口味蛋卷。
两家店里各摆放着一个用于现金找零的零钱盒。
这位在顾客眼里总是“不见其人”的蛋卷店老板,就是出生于1989年的郜先生。
郜先生从老家河南来上海生活已有14年,现在一边经营着两家自制蛋卷店,一边在一家西餐厅打工。由于他白天大部分时间不在店里,便决定采取“无人售卖”,让顾客自行扫码付款取货。为了推广他的蛋卷店,郜先生还通过直播、拍摄短视频分享制作蛋卷的过程和无人售卖的场景,没想到颇受欢迎。
在郜先生看来,上海是个讲诚信的城市,开店不用现场守着,也不担心出问题,“有时候甚至觉得,没人看店的情况下,大家反而更自觉了。”小店虽赚得不多,但人气挺旺,现在的状态他很知足。如果有机会可以发展得更好,他还想多开几家店,说不定哪一天就成了连锁品牌。
货架上有序摆放着的袋装蛋卷。
对话
澎湃新闻:“无人售卖”模式是怎么运作的?
郜先生:如您所见,就是没有人现场收银,顾客付钱自己取货。因为我除了蛋卷店,还有其他的兼职,平时白天会出门上班,到傍晚才回来,所以店里大部分时间没人照看。客人来买蛋卷,直接按照价目表上的价格扫码付款,自己拿走架子上的商品。
考虑到有部分老人可能更习惯用现金,我也在店门口准备了一个零钱盒子用于找零。有时店里会接到外卖预订单,遇到这种情况,我在离开小店之前,会事先把需要的蛋卷打包好放在门口,骑手到店后直接取走就行。我在蛋卷的包装袋上也留了我的手机号码,万一确有需要也可以联系。
郜老板正在制作蛋卷。
澎湃新闻:何时开始实行这种售卖方式?
郜先生:我开在同普路上的小店一年前就以这种形式卖蛋卷了,当时主要是因为没办法同时顾着两家店,所以我就设置了收款码,每天到同普路店补一趟货就行。清峪路这家店,是一个月前开始走“无人售卖”。
起初想到这种方式只是出于很随性的理由,就是我和我老婆偶尔想要出门吃个火锅、看个电影,也不能老守着店出不了门。反正店里卖的东西不贵,临时没人看着也问题不大。而且,最近天气越来越热,大家出门逛街的兴致都降低了,再加上疫情时有反复,小店的生意相对比较清淡,我心想反正闲着也是闲着,不如更好地利用这段时间做做兼职,赚点外快。
于是最近两个月,我都在外滩的一家西餐厅里当厨师,下班回到店里再做蛋卷。在我上班的时段,蛋卷店就以无人售卖的形式开在那里。
柜台上摆放着一部用于直播的平板,是郜先生的一个小小尝试。
澎湃新闻:我看到放在店门口醒目位置的零钱盒子里,硬币装得满满的。没有人守在店里,会不会担心有人不付钱就拿走货,或有钱物损失?
郜先生:这方面我倒不会太担心,要是担心的话一开始也不会采用这种模式了。
一方面,我觉得现在人的素质普遍都挺高,又是一线城市,能够让人放心;另一方面,可能也是我自己心比较大,不会特别纠结我到底摆了几袋,跟收到的钱对不对得上;再者,店里有监控。对我来说,只要总体上在盈利,就不用在意小细节。
结果证明担心确实是多余的,零钱盒子放在那里,大额纸币也就这么在盒子里,等着我收取。深夜也能接到顾客付款的信息提示,有时候我甚至觉得,没人看店的情况下,大家反而更自觉了。
不同口味的蛋卷
澎湃新闻:店里最受欢迎的口味是哪种?每天制作多少怎么确定?
郜先生:招牌原味蛋卷卖得最多,货架上摆的最多的也是这个味道,甜淡比较适中,符合大多数人的口味,价格也比较实惠。其他还有红糖、黑芝麻、抹茶、椰蓉等其他口味。
我的蛋卷都是手工的,对品质也有讲究,靠自己一个人在工作之余的时间里生产,产量不大,一天下来基本都能卖完,所以能够保证是新鲜的。我也会根据当天的生意情况调整制作的量,卖得多我就多做点,卖得少就少做一点。
店门口醒目地贴着“无人售卖,付钱自取”的告示。
澎湃新闻:一边打工一边经营蛋卷店,是否觉得辛苦?
郜先生:我在西餐厅的工作时间是从早上7点到下午3点半,做五休二。我一般会在5点多起床,6点赶地铁去外滩。下班后,我大概会在4点半左右回到店里,休息一会就开始做蛋卷,一直做到晚上10点。每天都要工作12个小时以上,要说辛苦确实也蛮辛苦,我现在天天要在西餐厅里站好几个小时,脚都站肿了。
但我觉得一份付出一份回报吧,毕竟小店生意不好,但家里的开销还是摆在那里。我和我老婆正处于备孕期间,还是希望能够努力挣到更多钱,也算是为了将来生养孩子做准备。而且,虽然身体上可能比较累,但我精神上却一点都不累。我觉得我现在的生活很充实,相比6月刚开门的那几个星期,精神状态好了很多。
6月刚开始时,确实几乎没生意,我天天除了吃饭就是睡觉,一整天坐在店里玩玩手机、听听歌、看看电影,整个人很萎靡。找了个班上以后,我的作息更规律了,也从焦虑散漫的状态里走了出来,开始认真对待自己的工作和经营,把每一件该做的事情都做好。
郜老板偶尔查收零钱时,会看到几张大额纸币取代了原本的硬币。
澎湃新闻:在上海生活、工作有多久了?
郜先生:我老家是河南的,在上海生活已经有14年了。2008年刚来上海时,我还不到20岁,已经辗转了几座城市。那会儿我姐姐正在上海读大学,我就想着去上海找她,拎了个运动包,里面除了几件衣服就只有二三十块钱。
到了上海后,我在一间网吧里度过了第一个晚上,第二天就拎着包出去找工作,我在上海的第一份工作,就是在一家西餐厅里做帮工。我的厨艺也是自那时学起的,几年下来,我做过沙拉、披萨、面包、意大利菜、西班牙菜,也换过好几家餐厅,从均价几十元的到上千元的都有。
后来,我虽然有过几次创业开店的经验,但都不是特别顺利。2016年前后,我跟两位朋友合伙开了三家连锁红糖馒头店,想着以后可以做大,成为像巴比馒头那样的知名品牌。但最后因为其中一家店的生意不好,在合作上出现了一些不愉快,结果分道扬镳。我后来决定出钱把剩下的两家店买了下来,变成我自己的店,又做了一段时间的红糖馒头生意。
直到两年半前,我发现自己的蛋卷做的还蛮好吃的,而且做蛋卷一来不用赶凌晨做早点生意,二来不用像馒头一样一直保温,我觉得是个不错的选择,所以转型开了蛋卷店。
澎湃新闻:如何评价自己的蛋卷店生意?除了无人售卖的点子,还想了什么办法有利于经营?
郜先生:我对我的蛋卷店还是很有信心的,别看店小,几年经营下来也积攒了不少老顾客。疫情前生意一直不错,相信等到高温天气一过,这座城市焕发出更大生机,店里的生意很快就会再次火热起来。
我的小店优势就在于“船小好调头”,做馒头不行了,我就改做蛋卷;生意不好了,我就出去打工,一边打工一边无人售卖;如果生意再差一点,我还可以再想别的办法。
我是从农村出来的,从小就比较自立,遇到什么困难都是自己想办法解决,总归有办法。只要能挣钱,我不怕吃苦。你看我店里的这个柜台上,摆放着一部总是开着机的平板,这是我用来直播的,算是一个小小的尝试。我还尝试过把自己制作蛋卷的过程拍摄下来发在网上,也有一定点击量。也许有人看到这种直播无人售货的场景,会觉得有点意思,说不定就会想试着买点我家的蛋卷吃,这也算是一种宣传方式吧。我在社交软件上也说了,上海夜不闭户,路不拾遗,开店也可以像我一样不用现场守着。
澎湃新闻:有没有想过小店今后的发展?
郜先生:如果以后有条件、有机会,我也希望可以到人流量更大的地方开更多的店,甚至将来做成连锁加盟品牌。我可以在这边的店里做好了送过去,也可以在那边少做一点卖,不愁没生意。
不过,如果没有机会改变,也没关系,我对现在的生活很知足。如果是年轻时的我,可能会比较大胆,敢借钱敢闯荡,当然也吃过不少亏。现在,我有自己的家庭,就觉得稳扎稳打地经营两家小店,顺其自然就挺好,我很知足了。
我的两家小店相隔也不远,离自己家也很近,上下班时就可以顺便经过看看,很方便,每天做做蛋卷也是乐在其中的,家里人觉得挺好。来店里的顾客,见不见面没关系,能感觉到他们的喜欢,知道我做的糕点能带给大家开心,我也开心。
来源: 澎湃新闻
源:扬子晚报
冯丽可以单手做引体向上
生活中的冯丽,右图是她那令人艳羡的8块腹肌
近日,一位宁波大学大四的女生火了,她在宿舍凭简易器材练出8块腹肌,能一口气做30多个引体向上、两个单手引体向上、十个双力臂……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联系到她,原来她是抖音上的街头健身达人,还曾经参加过中国达人秀。她告诉记者,其实自己不是专业搞健身的,锻炼是业余爱好。“能练出腹肌全靠从高中开始每天的坚持,我也喜欢喝奶茶,吃火锅和烧烤,运动也是为了更好地吃呀!”
高中开始健身
第一次做“腹肌撕裂者”很痛苦
黝黑的皮肤,清秀的面庞,娇小的身形,却有着轮廓明显的八块腹肌,近日,这位宁波大学大四的学生冯丽火了,她在宿舍健身的视频赢得了不少网友的点赞留言:“好厉害的小姐姐”“太羡慕了”“自律的人真的闪闪发光”。
近日,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联系到冯丽,活泼健谈的她说自己一觉醒来发现微信炸了,很意外自己发在抖音上的视频竟然上了热搜。今年21岁的她,是江西上饶人,现在是宁波大学物流管理专业的大四学生。聊起健身,冯丽告诉记者,她从高中开始就接触健身了,“我一直挺瘦的,高中的时候觉得练出腹肌很好看,晚上回去之后就在网上搜练腹肌的视频,照着上面做。刚开始是做很火的腹肌撕裂者,一组17分钟,强度很大。第一次做非常痛苦,做完差点吐了,第二天起床都起不来,肚子太酸了。”但是随着一天天坚持练习,不久后,冯丽发现自己已经可以轻松地适应这套动作,“高中每天练这个,练了三年,那会儿就有腹肌了,还是挺有效果的。”
从2014年9月开始健身,到现在冯丽已经坚持了6年时间,她擅长的动作也从最初简单的卷腹到现在能够一口气做30多个引体向上、两个单手引体向上、十个双力臂……对于能够完成高难度的引体向上,冯丽说:“可能臂力方面我还是有点天赋,记得我第一次做,就能做两个反手引体向上。练了半年的样子,能够做三四个正手引体向上。”
记者了解到,从2018年开始,冯丽断断续续地在抖音短视频平台上更新自己健身的视频,除了常规动作的训练外,她还会拍摄一些搞怪的内容,比如一手拉着吊环做引体向上,另一只手拿着书本呈看书状,再比如边做单手引体向上边拧瓶盖……高难度的动作加上鬼马的情节设计,视频内容十分接地气,吸引了不少粉丝。2019年,她和一同健身的朋友们参加了中国达人秀,舞台上一组流畅的动作展示惊艳众人,引来现场观众欢呼不断。
宿舍自备器材
随时随地练上一组
如此硬核健身的冯丽,是不是大部分时间都泡在健身房呢?冯丽告诉记者,目前大四在读的她,由于学校比较偏远,附近没有健身房,所以上学期间她只能在操场上或者宿舍里用简单的器械进行锻炼。
“我在宿舍的床边拉了两个吊环,还准备了指腕引体球之类的,有空的时候就在宿舍拉两组。”冯丽介绍,其实健身并没有大家想象中那么麻烦,只要利用碎片时间,做个几组训练,都能得到相应的锻炼,“我一般都是玩会儿手机就拉一组,然后刷个牙洗个脸再拉一组,一天大概能练到一个小时。”冯丽说,这样间隔着锻炼,一个小时的训练量在不知不觉中就达到了,也不会觉得很枯燥。
冯丽告诉记者,很多健身动作都是她在网络上找健身教程然后跟着学习的,自己也因为爱好健身在网络上认识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有些较为专业的动作也会咨询朋友。除了在寝室进行锻炼,冯丽会和朋友们一起街头健身,还会参加一些街头健身或者引体向上的比赛。
冯丽说,街头健身其实也是在倡导一种理念,运动是随时随地的,并不是说一定要去健身房,一定要固定在某个时间,相反地,利用信手拈来的简单器材和自由的时间,反而能让运动真正地融入生活。
收获的是成就感
明白了坚持的力量
记者了解到,身高156厘米的冯丽,体重只有83斤左右,体脂率很低,不仅拥有大家都很羡慕的八块腹肌,她的背肌、肱二头肌的轮廓也很明显,线条流畅而健美。那么除了保持运动,饮食上面是不是也要忌口呢?
对此,冯丽坦言,自己的目标不是练成健美舞台上的“金刚芭比”,所以没有刻意忌口。“像奶茶、火锅、烧烤之类的,自己馋了也会吃。但总体来说,会比较注重蛋白质的摄取,同时大吃大喝还是会控制一个总量的。”冯丽笑着说:“运动嘛,就是为了更好地吃呀!”
对于为什么能够坚持不懈健身这么多年,冯丽表示首先还是出于对健身的热爱,因为喜欢运动,才会有动力去做。同时健身的过程里,是能感觉到自己的身体在一点点变化的,比如说轮廓越来越明显,腹肌越来越结实。
“等到有腹肌的时候,你自己摸着腹肌会很有成就感,而这种成就感,就能支持我进行下一轮的坚持,如此保持一种很良性的循环,也是在健身的过程里,感觉到给自己定一个目标,慢慢地就会实现,更有恒心也更有自信了。”
冯丽笑着与记者分享了因为腹肌带来的趣事,“同学们上课时喜欢忽然来摸下我的腹肌,高中有个同桌,大冬天的,很喜欢用冰冷的手来偷摸我的腹肌,好像比我自己还沉迷于腹肌呢!”
对于同样想要用健身来维持好身材的姐妹,这位健身达人也有自己的建议:“运动前一定要多做热身,直接运动会很容易拉伤。也建议大家先从简单的动作开始练起,引体向上之类的对于一般女生来说还是很难的,可以锻炼了一段时间再尝试。”
紫牛新闻记者 张冰晶 受访者供图
全国连锁的千家粗粮王汇聚国内外美食二百多余种
川味火锅、韩式烧烤,法式甜品,披萨、日式寿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