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周杰伦最爱的machi奶茶,在武林路上;你知道吸引了罗志祥的蜜糖闪闪甜品店,在武林路上……但你知道,这里曾经的模样吗?
远的来看,武林路因古武林门而得名,最初被称为武林门直街、西大街,在宋朝已是市井繁华之地。至民国时期,两侧店铺林立、买卖兴旺,成为闻名遐迩的近代商贸街区。
近的来说,“中国女装看杭州,杭州女装看武林”,武林路女装街曾承包了半个杭城的衣橱。
如今,武林路正面临着华丽转型。悄悄告诉你:最近一个月,武林路南段(庆春路-凤起路)每周都会“上新”,最后彻底破茧化蝶,在10月前成为融潮流音乐、零售体验、金融集聚为一体的国际商业街区。
这一个月里,我们将持续挖掘武林路的故事,可能是陈年秘事,也可能是时新趣事,带你“遇见武林”。
武林洋大妈,助阵“杭州国际日”
她们的工作站,变成了一排集装箱
都说“北京有朝阳群众,杭州有武林大妈”。在杭州下城,哪里有民情反映,哪里就能见到武林大妈;哪里需要安全巡防,哪里就能遇到武林大妈……武林大妈,是一群热心肠人的代号,至今已发展到4.2万人。
这个暑假,来了5位“洋大妈”。
金发碧眼、高鼻深目的她们,是武林街道温德姆酒店、香格里拉酒店的上班族,也是街道成立亚运服务团队的“储备军”。在即将到来的9月5日“杭州国际日”上,她们将首次亮相,在友好城市展馆内提供场馆服务。
如果想要偶遇,可以来武林大妈微笑亭找她们。
微笑亭的定位,在武林路南面,浙江省文化馆对面。原本这个亭子“撞脸”普通报刊亭,路人们经过时,可以从窗口要一杯解渴的茶。
这会,武林大妈给我们捎来一句话“我们换新房子啦,不住锌板房,改住集装箱了,你说新不新奇!”
最新奇的是,这是一组集装箱,装进了5大主题空间:武林大妈服务空间、图书共享空间、文创IP空间、艺术家城市推介空间、生活美学体验空间。
一字排开的组合集装箱,占地约200平方米,成为武林路的新打卡点——美美艺趣空间。
临街一面嵌上了墨色的落地窗,在屋里能看到街上的婆娑树影。如果偶然路过,你也会注意到外窗上的开放时间及功能图标(问询定位、租借轮椅、免费wifi、茶水服务、休憩服务等)。
工作站迎来升级版,武林大妈将派出一支固定队,在微笑亭内驻点服务,除了开展日常的志愿服务,还肩负对外宣传的使命,向外来游客介绍杭州的湖山秀丽,以及武林非遗文化。微笑亭里的图书、报刊全部免费租借。
能买到“杭城IP定制棒冰”、体验美院的手作项目
是城市美学的老饕?来这里打卡没错了!
穿过武林大妈微笑亭,便到了文创产品展示厅。今后,这里将展售中国美院的独立设计师作品,以及杭州武林的衍生产品。
还记得去年美院毕业展上刷屏的“IP宣言棒冰”吗?美院校徽同款、20块一根、莫兰迪高级配色、酒酿桂花和榛子口味……到时候,只要来美美艺趣空间,就能吃到同款的“杭城IP定制棒冰”。
掀帘而出,在中间的“艺术家城市推介空间”停了一辆糖果色的IP能量车,是新锐艺术家杨毅弘的最新作品。它的能量,或许是“看到了,就有掏手机拍摄的欲望”。以后每个月,这里还会更新,换上不同的城市艺术品,以实体装置或图片文字的形式出现。
剩下最南边的生活美学体验空间。
按照设想,这里会配置各类体验包,打造一个好玩的手工作坊。每个月定期提供一种艺术体验,采取线上预约制,只需一点材料费,就可以亲手DIY。
具体体验什么呢?手绘T恤及包袋、丝网印刷、水彩油画、首饰制作、陶艺制作等,每天都有,一次可容纳15-20人。
“剧透”完一楼的布置,还有一个悬而未决的二楼。据了解,这个8.5平方米左右的小阁楼,将打造“互联网体验室”的概念,欢迎网红直播工作室、有声书吧入驻。
目前,美美艺趣空间的布置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在今年10月前将与大家见面。
通讯员 | 王明磊 苏琪骅 张雷
( 作者:见习记者 凌姝文 编辑:李师礼 )
田卓悦中心奢侈品高定婚纱品牌Vera Wang华南首店。
7月6日,深圳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扎实推动经济稳定增长若干措施》,当中提到,支持首店首发经济。对符合条件的企业在深新开设国内外知名品牌亚洲首店、中国(内地)首店、深圳首店、旗舰店、新业态店,按其店面装修、房租支出等实际投资总额的50%,给予最高100万元补助。对符合条件的企业在深举办的国内外知名品牌首发首秀活动,按其场租、设备、搭建、宣传推广等实际发生费用的50%,给予最高100万元补助。
首店经济作为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重要抓手,带动了城市就业、税收、区域投资增长,提升了城市的时尚度和影响力,促进了城市消费升级。今年2月,深圳市商务局官网发布的《深圳市关于加快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若干措施》中就提出,做强“首店+首发”经济。自2020年疫情进入常态化防控阶段后,为鼓励企业复商复市,推动商圈业态调整和品牌创新,深圳各类商圈通过引入首店经济,促进客流逐步恢复,商圈消费活跃度也在逐步提高。此次新政的出台,对于深圳的首店经济发展会有多大的促进作用?面对首店分布不均的局面,深圳各区又将如何发力?
差异化:
加大力度扶持首店经济
各区谋划差异化发展
此次推出的《关于扎实推动经济稳定增长若干措施》作为深圳今年以来为稳定经济增长出台的第五个“30条”,在综合开发研究院(中国·深圳)企业与市场研究中心副主任阮丽熔看来,深圳对于首店经济的支持力度更大了。支持首店经济发展,对于整个城市的消费拉动,也将带来非常直接的作用。“品牌首店对于商业设施会直接促进整体的销售额,消费者对于品牌商品的追捧,可能会带来这家购物中心的人流暴涨。消费者购物后,顺带再去吃个饭,或去看个电影,买个别的东西,连带的促销费作用在引入首店的商圈是非常明显的。”
阮丽熔认为,对于整个城市来讲,发展首店经济一方面能够直接促进消费,同时还能够提升这个城市的品牌效应。“首店的聚集度足够高,那么这个城市的商业服务能力和水平在区域范围内就处于比较领先的地位,意味着对整个区域的消费者都有很强的吸引力。”
根据赢商网统计,去年全市引进的首店从地区分布上看,南山区和福田区占据主城区位置优势,依然是众品牌入驻城市首选,分别进驻首店107家和72家。其次是罗湖区40家,龙岗区21家,宝安18家。而龙华区和坪山区录得首店11家和1家。从业态上看,餐饮和零售仍然是大热门。餐饮品牌首店达123家,占比46%;零售品牌首店112家,占比41%;文体娱品牌、儿童亲子品牌,以及生活服务品牌首店分别为20家、10家和5家。
面对深圳首店分布不均的问题,阮丽熔认为符合市场发展的规律。由于深圳的大型商圈主要集中在原特区内,导致了首店在进行选择时也会带有区域倾向性。而由于坪山、大鹏、龙岗等区域本身缺乏大型综合购物中心,产生了首店难以进入的局面。
随着目前深圳的商业发展正在逐步面向全市范围布局。如今的龙华和宝安都成为了不少首店布局的区域。对于坪山、大鹏等如何打破缺乏首店的困境?阮丽熔建议,各区可以根据自己的特色进行差异化发展。比如大鹏、盐田善于发展文旅,就可以尝试引导文旅体的首店品牌进驻。龙岗、坪山主打低碳绿色发展特色,引导绿色消费,绿色品牌的首店进驻,形成特色化发展方向。
福田区 首店最高支持500万 除传统餐饮外 购物中心发力潮玩新消费浪潮
“首店经济”获得快速发展,与政策的支持是分不开的。2022年,福田区推出《支持商业发展若干措施》,当中不乏对首店引进的支持政策,对在福田区落地的亚洲首店、中国(内地)首店、华南首店、深圳首店给予支持。分档次给予首店品牌授权代理商或品牌企业最高500万元的一次性支持;分档次给予引进首店的购物中心等经营主体最高50万元/家的支持,每年最高可支持200万元。”与2021年首店引进支持政策相比,增加了“亚洲首店”类别,意味着首店的规模正在提升。此外,提高了对首店的支持金额,从最高100万元提高到最高500万元;增加对引进首店的购物中心等经营主体的支持,最高支持50万元/家。
过去一年,福田区引进首店72家。在引进首进深圳品牌的存量购物中心中,福田区的COCO Park、卓悦中心、中航城君尚购物中心等成为2021深圳购物中心首店的吸纳主力。
作为福田区吸纳首店数量最大的商场,卓悦中心去年引入了LANCOME(全国旗舰店)、YSL(深圳旗舰店)、ARMANI(全球旗舰店)、TOM FORd(全国最大旗舰店)、ESTEE LAUDER雅诗兰黛(全国首家旗舰店)等9大美妆旗舰店。旗舰级美妆品牌的聚集,让该商圈的高端美妆布局路线更清晰,也进一步拓宽了消费者的选择性。
在零售业态方面,去年10月开业的奢侈品名表集合店“TIME VALLEE时光天地”也是深圳首家旗舰店,作为卓悦中心升级的关键一步,该旗舰店一次性引入了江诗丹顿 Vacheron Constantin、罗杰杜彼Roger Dubuis、伯爵Piaget、沛纳海Panerai、积家 Jaeger-LeCoultre、郎格A.Lange & S?hne、名士表Baume & Mercier、万国表IWC Schaffhausen、万宝龙MONTBLANC九大奢侈品腕表品牌。
从首店业态来看,零售和餐饮一直是大热门。自开业以来,不乏华南首店甚至全国首店的饕餮美馔进驻,令卓悦中心在市场上更具辨识度。南都记者走访该商圈发现,去年开业的巴奴毛肚火锅(华南首店)、泰香米(华南首店)成了人气“排队王”,每逢饭点餐馆门口的等位区都熙熙攘攘,消费热情颇高。
在新消费浪潮中,Z世代的兴趣圈层成为一大消费主流,电竞圈、潮 玩圈等正在涌现。走进卓悦中心第一眼看到的奢侈品高定婚纱品牌Vera Wang华南首店最为亮眼,而地下的潮流圈层版块,则伫立着超1800㎡的潮玩动漫博物馆X11深圳首店、KNOWIN潮牌集合店深圳首店两大品牌——盲盒、手办、游戏盘等各种潮玩都汇聚于此。
同样将目光锁定潮玩的还有福田COCO Park。自引入华南首家乐高LEGO城市旗舰店后,成功在开业当天创造了超350万业绩的成绩。今年上半年,深圳唯一城市旗舰店潮玩梦工厂TOPTOY又落地该商圈,这家全新打造的电竞主题店,数次带起潮玩电竞粉丝圈层效应。
餐饮也成为商圈吸引首店的发力点。此前,福田COCO Park就吸引了华南首家日式烤肉牛角、国内首家日本甜品Chateraise、Lady M等30多家品牌首店入驻。今年,该商圈又引入了国内首家新加坡米其林美食地标泰珍荟旗下狮·拾久品牌、深圳首家米其林必登榜潮汕菜海门鱼仔等美食品牌,成为深圳年轻人社交打卡胜地。
南山区 市场与政府引导下的双向奔赴,南山“首店收割机”积极引流
7月11日下午3点,南山区万象天地的茅台冰淇淋店前,顶着似火骄阳排队等待购买冰淇淋的市民不在少数,这已是茅台冰淇淋深圳首店开业的第三天,而顾客的购买热情丝毫没有降低。这样的经济业态在今年深圳南山区呈现出一种欣欣向荣的发展态势。
据赢商网统计,2021年南山区进驻首店达到107家,在众多引进首店品牌的购物中心里,位于南山区的深圳万象天地以54家首店拔得头筹,也为商场赢得了“首店收割机”的称号。
2021年,该商场引进的首店中包括17个全国首店,28个华南首店,9个深圳首店,主要为餐饮业态和零售业态;2022年,万象天地新开业了ISABEL MARANT、老铺黄金、RADIANCE-BLUE华南首店、Hermes华南首家限时香氛快闪店、香薰品牌To Summer观夏华南首店等不同层级首店及新店。步入商场,不少正在装修的门店前也贴着首店开业公告,比如备受青年人关注韩国潮牌WELLDONE的全国首店即将开业。
“现在的人在线上购物久了,其实对实体店的体验会更加渴望,比如观夏的香氛,之前华南区域一直没有实体店,香味也是没办法想象的,如何让顾客买单,实体店很重要。”市民庄小姐之前每周四都在微信蹲观夏的商品,好多东西一上新就没了,这次来万象天地的观夏购物就特别满足,既能体验,也不限量,第一次就购买了近2000元商品,“首店还能让你体会到人无我有,人缺我足的心理。”
如果主打时尚潮流与创意生活的万象天地是商家主动尝试打造“首店”业态与矩阵,那在南山区的后海片区,在南山区政府的引导下,结合后海片区不同商业主体业态布局,引进不同类型首店的首店商圈已经形成。2021年,位于后海商圈的深圳湾万象城引进包括Chanel深圳首店,Hermes南山首店,Cartier南山首店,Van Cleef&Arpels华南首店、Goyard华南首店、Moynat华南首店、Harry Winston华南首店在内的7大奢侈品牌,今年上半年,又引进了Masion Margiela深圳首店、BUCCELLATI华南首店、JIL SANDER深圳首店;而同在后海 商圈的海岸城则在今年上半年引进了McDonald’s(麦当劳)RAY风格旗舰店、X joy运动街区全国首店等11家门店。
目前,南山区引进首店的以后海商圈为主,结合商圈不同商业主体业态布局不同引进不同类型首店,如深圳湾万象城以重奢首店为主。结合《深圳市关于加快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若干措施》中将后海商圈打造为世界级地标商圈的工作目标,南山区工信局在2022年新修订的《南山区支持商贸流通业发展专项扶持措施(送审稿)》中,拟新增支持后海商圈品牌引进相关政策,对国际品牌企业、本土自主品牌企业及授权代理商上两年在后海商圈开设中国(内地)首店、华南首店、深圳首店并纳统的国内外品牌企业,分档给予一次性店铺装修补贴;对引进上述类型首店的后海商圈商业物业运营商给予奖励,以此将后海商圈构建为国内外品牌新品首发和首店入驻的首选地。
罗湖区 超级文和友引燃“首店经济” 笋岗家居产业厚积薄发有新
开业当天取号50000+、排队8小时只为一杯茶颜悦色、奶茶代排队费用高达200元……去年4月餐饮综合体深圳超级文和友和网红奶茶茶颜悦色首次来深,便迅速蹿红成为全城爆款,开业首3天客流量均超过80万人次。
超级文和友是结合潮流文化、挖掘地域民间小吃,拥有超高人气、汇聚多元品牌和新业态的餐饮综合体,给人以全新的消费体验。它首次在深圳落地则是“首店经济”概念,是罗湖区政府与市场联手打造“首店经济”的精彩样本。这里以生蚝为主打美食,现已更名为老街蚝市场,每天营业至晚上12点半,吸引了无数“老饕”和怀旧客。老街蚝市场处于“一河”之畔,靠近东门、蔡屋围、人民南三个商圈,与罗湖口岸、深圳火车站一箭之遥,为激活罗湖的“消费链”和夜间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正能量。
首店能否在某个区域落地,与该区域的营商环境和产业导向息息相关。早在2018年,罗湖区就提出了全域消费的理念,并发布了“一河六圈一带”全域消费地图。在罗湖构建“一主两区三带”产业空间新格局的战略布局中,国际消费服务核心区是重要一环。今年,罗湖区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要创建国际消费服务核心区,积极发展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推动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大力发展跨境电子商务、夜间经济,落地首店20家以上,孵化一批本地品牌。
2021年发布的《深圳市罗湖区产业转型升级专项资金招商引资实施细则》中就提到,鼓励知名高端或创新品牌在罗湖开设首店。经区产业主管部门备案,对上一年度在罗湖区开设罗湖首店的国际、国内知名高端或创新品牌企业,且品牌持有企业主体上一年度销售额(或营业收入)超过5亿元的,按门店经营面积给予扶持,最高100万元。
值得关注的是,罗湖笋岗商圈向来是“深圳家居产业策源地”,近年更是发展为辐射全国影响世界的生活美学产业,汇聚了来自全球各个国家的高端家居品牌首店。比如,据宝能·第一空间总经理杜华龙介绍,宝能·第一空间作为超大体量的全球品牌家居聚集地和新型艺术商业空间,聚集了全世界的高端精品家私,其中引入近100个首进亚太及中国的首进形象店,60多家品牌旗舰店。
就在这个月底,锚定“大家居+大消费”新赛道的深业泰富国际家居广场即将开启营业,多个国际高级家居品牌也将首次引进罗湖。此外,作为中国航天事业合作伙伴、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奥运冰雪五环创意显示屏出品方中国LED领军企业雷曼巨幕,也在深业泰富广场设下全球旗舰店(深圳首店)。
盐田区 主打旅游品牌,升级旅游资源,诞生多家炫酷珠宝概念店
盐田区的“首店经济”效应主要体现于旅游资源的升级。作为东部重视文旅发展的城区,首店经济主打旅游品牌,例如酒店、度假村等,首店产生的品牌效应对于旅游行业发展是积极而巨大的,同时也将是深远的,这些旅游品牌的首店或将在未来成为这里的城区地标。
2020年3月,小梅沙大酒店被拆除,酒店原址上将建设广东地区首座美高梅酒店,这将是深圳第一座美高梅酒店。据了解,深圳美高梅酒店将在现小梅沙大酒店地块上拆除重建,占据小梅沙的地标位置,紧邻新海洋世界。作为承载了几代深圳人时代记忆的海滨公园,在市、区两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特发集团拟将小梅沙片区进行整体改造,打造集旅、居、业于一体的国际化、世界级都市型滨海旅游度假区。
首店经济的辐射力也往往反映在城区多元化产业机构层面。位于盐田的周大福总部,众多全新的概念店也属于深圳首家。据了解,其中的概念店往往作为未来推向全国市场的测试样板,经过实践和调整,将最受欢迎的店面设计与形式推向线下各个门店。南都记者在走访时,对于周大福与故宫合作的产品系列印象深刻,其中一部分商品就被放置在“自助购物”机器中,昂贵黄金首饰与自助购物机这样颇具街头风情的组合,瞬间激发人的好奇心。这台机器在当年也是从盐田,从周大福总部被研发设计,首先被使用后推出到各个商场,一台机器也是名副其实的“首店”。相关工作人员介绍,正是在总部概念店内推出后受到消费者的喜爱,这台有名的自助购物机才得以推广。
以周大福为代表的一批珠宝企业,依托盐田港对外发展便利,把握辖区对人才与引进的扶植政策,在良好的营商环境的帮助带动下,将珠宝设计行业不断向更有创意、更国际化的方向发展,这些独特的从盐田走出的“珠宝首店”就是最好的证明。
宝安区 区域首店引领消费新潮,乘风迎来高光时刻
有着“中国最美书店”之称的钟书阁深圳首店在宝安欢乐港湾亮相,这家钟书阁结合深圳人文元素,通过独具匠心的设计打造出“独一无二”书店风格,成为深圳又一文化打卡地。
乘着“首店经济”的东风,宝安商品零售、餐饮消费市场持续回暖,一大批全新购物中心和首店即将面世。此次钟书阁落户的宝安中心区,周围商业和文化氛围日益浓厚,不仅成为深圳的核心商圈,频频诞生网红新地标。
限时概念叠加首店组团效应,宝安刮起麦吉machi machi奶茶打卡风潮。“错过了周杰伦的演唱会,但不能错过他喜欢的奶茶。”正在排队等待购买奶茶的市民李星颐说。麦吉奶茶宝安首店融合了宝安年轻潮流的属性,显得更有质感。不远处,为了尝上一个新鲜出炉的麻薯,顾客们不惜排队一个小时。虎头局渣打饼行宝安首店掀起了一股前所未有的“国货潮牌”热潮。首店的“多点开花”,造福的不仅是消费者,也让各大商圈尝到了“首店经济”的甜头。在宝安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进程中,知名首店的招引、“首店经济”的培育已成为重要工作路径。近年来,宝安“首店经济”持续活跃,越来越多国内外大品牌选择宝安作为进军深圳乃至湾区的首站。作为宝安人流量最大的购物中心,前海壹方城已开业首店包括JORDAN深圳前海首店、精品女装COVEN GARDEN深圳首家艺术概念店;川味小吃集合店花盐街华南首店、Awfully chocolate旗舰餐厅、Ninethirty By Awfully Chocolate深圳首店等全国及区域型首店矩阵。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壹方城依然保持深圳购物中心年度客流总量第一、销售总额位居华南购物中心前五的业绩。
首店经济反映出了一个城市消费市场的敏锐度和成熟度,折射出营商环境的舒适度和开放度。优质的营商环境已成为宝安稳增长、稳预期、高质量发展的密码和名片,宝安区的企业办事像网购一样方便快捷。2021年以来,宝安区新增商事主体48133家,区域创新和营商环境跃居全国百强区第二位。
首店数字
据赢商网不完全统计,2021年深圳共开出品牌首店270家,同比上升178%。全国首店65家,华南首店84家,深圳首店121家。
声音
现在的人在线上购物久了,其实对实体店的体验会更加渴望,比如观夏的香氛,之前华南区域一直没有实体店,香味也是没办法想象的,如何让顾客买单,实体店很重要。——市民庄小姐之前每周四都在微信蹲观夏的商品,好多东西一上新就没了,第一次来万象天地的观夏购物就购买了近2000元商品,“首店还能让你体会到人无我有,人缺我足的心理。”
正是在总部概念店内推出后受到消费者的喜爱,周大福这台有名的自助购物机才得以推广。——相关工作人员介绍。周大福与故宫合作的一部分产品,就被放置在“自助购物”机器中。这台机器当年也是从盐田,从周大福总部被研发设计,首先被使用后推出到各个商场,一台机器也是名副其实的“首店”。
龙岗区 首店经济助力打造高端多元商业场景
缺乏高端、品质的消费场景,是不少深圳人对于龙岗区这个深圳东部中心的普遍印象。而如今,靠着首店经济,这一“刻板印象”正在逐步扭转。
龙岗万科广场,对于龙岗人来说,再熟悉不过。去年,这里被定位为高端商业中心。从停车场进入电梯厅,一块DIOR香氛彩妆概念精品店龙岗首店的广告牌尤为显眼。这家店位于龙岗万科广场的一楼,于今年3月3日开业,开业销售实现该品牌深圳第一。这家店也打破了包括DIOR在内的高端化妆品品牌对于龙岗消费实力的认知。
今年,在龙岗万科广场开出了深圳东部首店的多家国际高端化妆品品牌:GUCCI beauty、GUERLAIN限时店、VICTORIA’S SECRET等相继开业。其中,GUCCI beauty开业首日业绩华南第一,VICTORIA‘S SECRET开业首日业绩全国第一。他们均位于万科广场一楼,形成集聚效应。
对于龙岗万科广场而言,首店带来的客流效益十分明显。2021年,龙岗万科广场引入首店17家;2022年上半年,龙岗万科广场新开业品牌30余家,其中包括10余家首店品牌。数据显示,2021年,万科广场销售额26亿元,客流1851万人次。2022年万科广场年中庆(6.18-6.19)总客流同比增长17%,销售额同比增长29%,会员销售占比65%。消费品类是不少商场发力首店的主要品类,商场运营方工作人员介绍,龙岗万科广场将以国际高端化妆品矩阵,满足消费者的一站式国际轻奢体验,焕新片区的商业活力。
而位于龙岗区平湖街道的龙岗万达广场也正在主打“首店经济”。该商场于去年9月份开业,是全国第一家第四代万达广场,开业五天创造了超过1.1亿的销售额,吸引了100万以上的客流,吸纳会员11万。龙岗万达广场得以迅速出圈,其“首店”属性起到了不小的作用。
作为全国首家第四代万达广场,龙岗万达广场打造华南首个沉浸式社交生活中心,定位为城市微旅游目的地。商场运营方通过在空间设计和业态布局上持续加码社交,来提供多元社交生活场景体验。搭乘可从一楼直达六楼的超长扶梯,你能清晰感受到每一层的不同主题业态的变化。目前,龙岗万达广场首店及创新概念店品牌有150家。
龙华区 服务枢纽角色下 体验、餐饮为主导,美妆、轻奢齐发力
作为深圳市场经济活跃的区域之一,龙华区一直扮演着区域“商贸中心、服务枢纽”的角色。其中,各类市场主体超过47万户,2021年在国内疫情频发的背景下,龙华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依然达到1213.82亿元,增长14.2%,排名稳居全市第三。
以标杆式购物中心—龙华壹方天地为例,自去年C区壹方城开业以来,已带来90%以上龙华首店。其中,该项目引进的中国首店有iFLY风洞飞行体验店(总面积逾4000平米)、引入的深圳首店有娱乐品牌朗玩(总面积超6000平米)、运动品牌陈露国际冰上中心和餐饮品牌长沙一盏灯等。
作为商业活力的风向标,首店反映着消费市场的敏锐度和成熟度。据悉,龙华壹方城带来最显著的影响在于高层次的品牌对于区域消费的引领性,这也是促进商场业绩直线提升的关键因素。据龙华壹方天地官微透露,已开业的龙华壹方城带入新品牌超300家,推动龙华壹方天地整体品牌数量多达600家。其中,引入的19家国家美妆品牌和11家轻奢品牌,也针对龙华缺失的“美妆经济”与“国际轻奢”两大板块做了有益补充。
较之原特区内区域,龙华商圈引进的首店大多为区域型首店。今年,龙华壹方天地迎来了深圳连锁吐司品牌猪拉虎的龙华首店,并吸引男裤专家九牧王旗舰店首度登陆。该商圈今年上半年引入的龙华区首店主要为餐饮与服装品类,包括重庆餐饮品牌楠火锅、定位于新中式潮牌的虎头局渣打饼行、深圳本土柠檬茶品牌王柠、以中式快餐为特色的连锁餐饮品牌老乡鸡等,均为龙华首店。
首店为商圈带来了不小的人流量。数据显示,龙华壹方天地2021年全年总销售额31亿元,同比提升37%;全年总客流3218万人次,同比提升30%。其中,今年3月,在恢复营业后的首个周末(3.26-3.27),便创下了17万人次的日均客流。
坪山区 首家直营门店最高可获200万资助 新能源汽车领域首店落户
位于深圳东部的坪山区,商业配套正在趋向成熟,坪山区也积极制定奖励性政策措施,引导大型商业综合体开设“坪山首店”。
2021年6月,坪山区印发《深圳市坪山区服务业高质量发展资金支持措施》,支持大型商贸业发展、支持商贸企业快速发展等政策措施,其中增加知名连锁品牌首店支持。对在深圳已开设10家(含)以上直营门店的连锁零售、餐饮企业在坪山区大型商业综合体开设的首家直营门店,开设装修(含设备购置及配套硬件设施建设)投入金额不低于300万元的,按项目核定实际投资额10%,给予实际投资者最高200万元一次性资助。
去年12月开业的龙坪天虹所引进的坪山区域“首店”近30家,涵盖了餐饮、服装、艺术培训等各领域。而坪山区人气旺盛的益田假日世界,去年也引进了25家“坪山首店”,其中包括海底捞、农耕记、八合里等餐饮头部品牌,而今年上半年也引进了11家首进品牌,其中网红餐饮店“喜茶”正在装修中。
南都记者注意到,坪山首店多集中在餐饮行业,海底捞、奈雪的茶等热门餐饮品牌颇受消费者欢迎。除此之外,坪山区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也多有发力,益田假日世界去年引进了比亚迪、小鹏汽车“坪山首店”,今年引进了零跑汽车。而2020年开业的深圳首家华为延展设计授权体验店是华为东部旗舰店,除了卖数码家电,也卖新能源汽车。
光明区 “光明首店”频频落地 促进消费力释放
拥有约111.57万常住人口的光明区,其大开发大建设大发展折射到商业上,便是近年来一个个商业地标的兴起。在商业配套逐步健全的过程中,“光明首店”频频亮相,“首店经济”在聚人气、促消费上的效应明显。
“光明首店,光明首店,光明首店,重要的事情说三遍。”“惊喜来袭,你们要的光明首店来了。”在光明区极具代表性的商业项目对外推广中,不时可以看到“光明首店”的字眼。2019年9月,光明区首家大型商业综合体大仟里开业,光明大仟里营业面积超过15万平方米,开业之初有近200家品牌入驻,当时商家打出“70%知名连锁品牌首进光明”的旗号招徕顾客。打卡网红餐饮店,逛新零售超市,看IMAX电影,该项目引入的一批品牌店作为光明区的“首店”,激发了消费者的热情,吸引了大批人前往尝鲜体验。开业至今,该项目的业态品牌、场景体验在不断迭代升级,2021年8月,该项目新开了“里巷寻味”美食主题街区,商家再以知名美食品牌首进光明的概念吸引顾客,同样切中消费者的需求,促进了消费力的释放。
光明区另一个具代表性的商业项目是光明蓝鲸世界。2021年12月,面积10万平方米的光明蓝鲸世界正式开业。来自商家的数据显示,该项目引进的超220家品牌中,30%为首进光明,在品牌的引领下,该项目开业5天销售了3500万,日均客流10万+。
在光明区居民林小姐看来,一批“光明首店”开业带来的最直接好处,就是光明的消费者直接把消费留在光明。尤其是网红餐饮这块,对线下消费“引流”起了很大作用,有了“家门口”的便利,会促进光明的消费者更多地消费。“首店经济”应该是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相匹配的,光明区的整体发展处在加速上升期,相信接下来会出现更多不同形态、高端化的品牌“首店”。
大鹏新区 突出特色发力旅游品类,全球最大乐高落户
同样发力旅游品类的还有大鹏新区,号称“全球最大乐高乐园”也将是深圳第一个乐高乐园落户于此。乐高乐园是专为2-12岁亲子家庭打造的乐高主题乐园和酒店综合度假区,设有9大主题区、超过100个游玩设施、剧场表演和玩乐景点。今年6月,乐高乐园深圳度假区乐园区域启动,这是整个度假区的核心区域,标志着度假区进入纵深推进阶段。项目建筑面积约26.7万平方米,包括乐高主题乐园、乐高水上乐园、探索乐园、短途景点及游客服务区等。建成后,有利于提升大鹏新区旅游品质,优化旅游人口结构,为新区建设世界级滨海生态旅游度假区提供支撑,促进深圳旅游业发展。
02-04版 统筹:南都记者 张馨怡
采写:南都记者 陈紫嫣 谢宇野 刘诗豪 颜鹏 吴春熠 王睦广 曾海城 张馨怡 见习记者 林敏儿
星效应的兴衰:从排队王到“无人问津”
明星代言在商业推广中一直被视为一把“双刃剑”。在新式茶饮行业中,这种策略更是被发挥得淋漓尽致。2018年,马东的“谢谢茶”凭借其在《奇葩说》中的高人气以及米未传媒的强大宣传资源,迅速成为热点话题。
首店开业的那天,三里屯的大街小巷挤满了期待一尝“明星奶茶”的消费者。巨幅海报、明星站台,再加上社交媒体上的疯狂打卡,“谢谢茶”一时风头无两,甚至一杯奶茶被炒到了近70元的天价。
< class="pgc-img">>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消费者的新鲜感逐渐消退。最初的狂热粉丝逐渐减少,排队长龙消失得无影无踪。明星效应的光环开始暗淡,销量急剧下滑。这一现象不仅仅发生在“谢谢茶”身上,其他网红奶茶店如麦吉machi machi等也经历了类似的命运。明星代言曾是这些品牌快速崛起的秘密武器,但它们忽略了一个关键问题:消费者最终关注的还是产品本身的质量和体验。
明星代言能够瞬间吸引大量流量,迅速提升品牌知名度,但这种效应往往是短暂的。消费者的忠诚度并不建立在明星的光环之上,当他们发现产品并没有想象中那么优秀,失望和反感随之而来。
< class="pgc-img">>品牌如果不能在短时间内通过产品质量和服务体验来维持住这波流量,最终只能沦为昙花一现。明星代言如同一剂强心针,虽然能在短期内让品牌焕发活力,但一旦药效过去,品牌很难再找到新的增长点。
这种现象在新式茶饮行业尤为明显。消费者逐渐醒悟,明星代言并不等同于产品质量。市场的残酷性让这些依靠明星效应的品牌迅速跌落神坛。曾经风光无限的“谢谢茶”如今已是门店全关,成为了茶饮界的一个悲壮案例。品牌方似乎忽视了一个基本的商业逻辑:产品才是王道。无论有多少明星背书,消费者最终还是会用脚投票,用钱包来决定谁能在市场中生存。
< class="pgc-img">>明星代言的“魔咒”给市场上了生动的一课。品牌方需要认识到,依靠明星效应并不是长久之计。真正能吸引并留住消费者的,是持久的产品创新和稳定的服务质量。新式茶饮行业的竞争日益激烈,只有那些能够不断提升自己核心竞争力的品牌,才能在市场的大浪淘沙中立于不败之地。
新式茶饮赛道的大洗牌:资本热潮退去后的残酷现实
2018年被誉为新式茶饮的“黄金年”。那一年,资本像洪水一样涌入茶饮市场,仿佛每个街角都在冒出新的奶茶店。数据显示,当时全国现制茶饮门店数激增至41万家,年增长率高达74%。这个数字令人瞠目结舌,仿佛一夜之间,奶茶店成为了创业者的“香饽饽”,人人都憧憬着在这个赛道上分一杯羹。然而,这种繁荣景象只是表面,背后隐藏的危机正在悄然酝酿。
随着市场逐渐饱和,竞争变得异常激烈。品牌要想在这种环境下生存,需要的不仅是资金,更需要创新和差异化。资本的热潮一旦退去,裸泳者便暴露无遗。
< class="pgc-img">>数据显示,2024年5月,奶茶饮品赛道的门店总数达到了418403家,然而近一年内净增长仅有29917家。这意味着有近14万家店在这期间关闭,市场的残酷性可见一斑。茶百道、奈雪的茶等品牌在上市后股价暴跌,进一步反映了资本市场对茶饮行业的信心不足。
资本的冷却让很多品牌难以为继,大量门店的关闭成为了不可避免的结果。新式茶饮的繁荣景象背后,是一个个品牌的黯然离场。那些没有核心竞争力、依靠资本推动的品牌,最终难逃市场的洗牌。资本市场对新式茶饮行业的信心不足,这种情绪传导到市场中,反映在股价的暴跌上。茶百道、奈雪的茶等品牌在上市后,股价纷纷跳水,投资者对行业的未来表示担忧。
< class="pgc-img">>在这种环境下,小品牌的生存空间被进一步挤压。没有雄厚资金支持的小品牌,要么被迫退出市场,要么转向小而美的经营模式。小而美的品牌依靠独特的产品和贴心的服务,在激烈竞争中寻找生存之道。
相比之下,那些依靠资本推动的品牌,往往在资本退潮后显得格外脆弱。市场的残酷性告诉我们,品牌的核心竞争力才是生存的关键。只有那些能够不断创新、提升产品质量和服务体验的品牌,才能在市场的大浪淘沙中立于不败之地。
< class="pgc-img">>地域特色品牌的崛起:新茶饮市场的另一条生存之道
在新式茶饮赛道的激烈竞争中,一些地域特色品牌反而找到了独特的生存之道。洛阳的“小芳茶卖部”、贵阳的“去茶山”、安徽的“卡旺卡”等本土茶饮品牌,凭借与当地文化的深度融合,赢得了本地消费者的喜爱。这些品牌没有明星代言,也没有大规模的资本注入,但它们通过独特的产品和服务,形成了自己的竞争壁垒,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
“小芳茶卖部”,这个名字乍一听就充满了亲切感,仿佛一下子把人带回了儿时的记忆。这个品牌立足于洛阳这座历史文化名城,通过推出以牡丹花为原料的特色茶饮,迅速在本地市场站稳了脚跟。每一杯茶都融入了洛阳的文化底蕴,让消费者在品尝茶饮的同时,感受到浓浓的地方特色。正是这种与地方文化的深度结合,使得“小芳茶卖部”不仅受到本地居民的喜爱,还吸引了大量游客,成为洛阳旅游的一大亮点。
< class="pgc-img">>同样,贵阳的“去茶山”也走出了一条与众不同的发展道路。依托贵州丰富的茶叶资源,“去茶山”推出了一系列以贵州名茶为基底的创意茶饮。无论是都匀毛尖还是湄潭翠芽,都被巧妙地融入到茶饮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产品线。
品牌还将贵州的山水风光和少数民族文化元素融入品牌形象和店面设计,让消费者在享受美味茶饮的同时,仿佛置身于贵州的青山绿水之间。这种深度的本土化策略,使得“去茶山”在贵阳市场上异军突起。
< class="pgc-img">>安徽的“卡旺卡”则依托安徽丰富的茶文化资源,推出了一系列以黄山毛峰、祁门红茶为基底的茶饮产品。品牌还通过举办各种茶文化活动,增强消费者对茶文化的认同感和喜爱度。凭借独特的产品和丰富的文化体验,“卡旺卡”在安徽市场上迅速积累了大批忠实粉丝。
这些地域特色品牌的成功,说明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差异化和本土化是品牌生存的关键。相比那些依靠明星效应和资本运作的品牌,这些小而美的本土品牌反而展现出了更强的生命力。它们通过挖掘地方文化特色,打造差异化产品,赢得了本地消费者的青睐,并在旅游消费火热的背景下,吸引了大量游客,成为当地的“奶茶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