者:王钟的
奶茶里有没有“奶”?这似乎不该成为问题,但消费者购买饮用奶茶时却不得不关注。不久前,某平价茶饮品牌正式预披露招股书,其中公开了一项年产10万吨植脂末的计划,意外地引发关注。有记者以消费者身份询问18家奶茶品牌的工作人员,8家表示奶茶中使用了植脂末,9家宣称用的是鲜奶,1家不清楚。
植脂末是一种仿乳制品,也被称为“奶精”。公众担忧,植脂末被大规模地应用到奶茶行业,是否会损害身体健康。有专家表示,生产植脂末会经过一个油脂加氢的过程,如果不能够完全加氢,就会产生一定量的反式脂肪酸。当然,消费者也无需过于担忧:随着植脂末加工工艺的进步,基本能让反式脂肪酸的含量保持在安全范围内,达到国家标准所提出的“零反式脂肪酸”的要求。
奶茶里没有奶,而是用植脂末替代,不管其是否有碍健康,这种名不符实的做法,还是出乎很多消费者的意料。在绝大多数消费者的观念里,奶茶里含有奶的成分应该是不言而喻的。可事实上,并非每一家奶茶品牌都会使用牛奶,甚至使用鲜奶已经不是行业的主流。
企业使用植脂末的主要理由,无非是降低生产成本。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价格战”成为企业取得优势的主要方式。在更低的价格下,使用鲜奶作为原材料极大压缩了企业的盈利空间。受这种行业生态影响,植脂末就成了许多奶茶品牌不约而同的选择。
按照《食品安全法》规定,预包装食品的包装上应当有标签,标签应当标明成分或者配料表等信息。如果是预包装的奶茶产品,正规厂家一般不会隐瞒使用植脂末情况。但是,很多消费者并没有仔细阅读配料标签的习惯,很多消费者以为自己喝的就是含“奶”的奶茶。
更关键的是,对于市场上流行的现制奶茶产品,法规并未提出注明成分配料的要求。自然,商家也乐于在这一点上打马虎眼,很少主动告知消费者产品使用的原材料。很多情况下,只有消费者主动询问,商家才会告知究竟使用了鲜奶还是植脂末。而且,这种告知是否真实,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企业及经营服务人员的自律。
知情权的模糊,导致选择权的丧失。尤其对价格比较敏感的消费者,他们选择奶茶产品只能凭借哪家更便宜作决定,而定价更低的奶茶往往使用的是植脂末;另一方面,尽管定价较高的奶茶有可能使用鲜奶,但如果奶茶行业不建立更加透明的生态,高价产品同样可能陷于无序竞争,也可能在原材料上“偷工减料”。据报道,上海市消保委曾在检验中发现,有奶茶品牌反式脂肪酸超标。
尽管适当合理使用植脂末,成为食品行业的普遍做法,但植脂末不是奶是一项基础事实。奶茶厂商有明确告知消费者的义务,应充分尊重消费者的选择权。比如,对于预包装的奶茶,应当以更明显的方式标注使用植脂末还是奶,而不是“藏”在小字标签里;而对于现场制作的奶茶,可以在店内招牌、菜单上明确标识具体产品所用原材料情况,尽最大可能尊重消费者知情权。
而在广告宣传上,更要防止厂商“挂羊头卖狗肉”,用“鲜奶”来宣传使用植脂末的产品。有的产品同时使用鲜奶与植脂末,但以植脂末成分为主,这就要防止企业夸大其词,将其产品包装成“100%鲜奶”。总而言之,知情权是消费者最基本的权利之一,企业不能以任何形式削弱消费者的这项法定权利。只有对消费者负责,对公众健康负责,奶茶企业才能不断提质增量,取得更长久的发展。(王钟的)
来源: 光明网-时评频道
茶店主需要明白的是:每个消费者在消费的时候,都希望能够接受到方便、快捷,且质量有保证的服务,所以奶茶店铺在做服务或者是选择服务方式的时候,首先是应该以消费者的便利性为主。
< class="pgc-img">>如果奶茶店在环境、服务、产品等方面具备良好的独特性,那么则可以更好的吸引消费者。这是因为消费者在消费的时候,对于新奇事物都是极为感兴趣的,并且也乐意尝试新鲜的事物。
< class="pgc-img">>一般情况下,消费者在选择消费的时候,会先考虑价格。需要明白的是:奶茶店铺在制定价格的时候,不论高低,都需要保证产品的品质。奶茶店在吸引消费者的时候,除了需要做好消费者心理信息的了解之外,还需要做好对消费者的关怀工作。毕竟只有暖心的服务,才能更好的建立回头客。
< class="pgc-img">>除去奶茶店经常来的年轻消费群体,可能还有一部分年龄层次高一点的,他们平时也不怎么买奶茶,所以他们如果想要买一杯奶茶,就会对这里的一切都感兴趣,不停地问哪款比较好喝,价格是怎么样的,并且希望能够得到满意的回答。所以这就要求收银员详细了解每款饮品的特色,能够针对中年人士的消费特点推荐菜单上适合他们的饮品,比如清口一点的水果茶等等,否则会令顾客感到失望。
< class="pgc-img">>以上就是蜜可兰淇小编分析介绍的奶茶加盟店应了解的消费者的需求,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茶这两年非常火,火到什么程度?我们来看看一点点、喜茶、奈雪の茶三家网红品牌的数据就可以知道。一点点迄今为止已经超过了4000家店,光2017年就开出了700多家,成都一个城市就接近开了200家店,据说全国开店成功率在90%以上。
奈雪创立一年多,便获得天途资本过亿元投资,估值达10亿元人民币。目前全国已经开店达到60多家,据说每家店日均接待顾客超1000人,日均营业额达10万元。
奶茶这么火,除了资本和媒体的助推,关键还是顾客的刚需在那里,新一代奶茶的出现满足了当下国内年轻人消费需求。
1、奶茶是以周为单位的高频次消费品
在大餐饮市场里不得不说奶茶真是一个高频次消费品,如果产品和品牌做的好,是一个可以持续规模化消费的品类,怪不得连IDG这样的资本也要来投资喜茶。
奶茶的高频消费决定了即时满足特性,想喝就要喝到,这样品牌奶茶店的顾客所在区域布店越多,互动就越频繁,进而粘性就越高,建议在年轻时尚女性逛街聚集的商圈、上班所在写字楼和大学餐饮街道尤其适合。
2、口味和用料最重要,品牌、装修和活动不能少
对于奶茶这样的高频消费品,顾客还是很忠诚于自己的嘴巴。口味不是我们简单意义上理解的味道好,而是能够同时满足大多数人口味需求,且不会容易喝腻的产品,这考验的是对顾客口味的深度把握,和对其中各种味觉度的把握,一款好的产品需要反复的试验和测试才能做出。
没有顾客认知和接受度的奶茶品牌会越来越难存活,这不是简单有好的产品和店面就可以的,没有强大品牌打造和推广能力的品牌几乎都是死路一条。
3、奶茶可以可以和这么多水果搭配
用料现在最热的就是加水果,不知道是女性顾客对奶茶和水果的包容性强,还是奶茶对水果的包容性强。奈雪の茶和喜茶的水果茶都非常受到顾客追捧,加水果既可以丰富了产品线,又给市场提供了多元化竞争的机会。如果你有在某些领域做出极致的单品,说不定还是切一个细分市场出来。市场可以看到柠檬、柚子、百香果、芒果都是大家的最爱。
4、最受欢迎的还是时尚简洁、生态田园和日式茶屋和北欧极简风
场景装修是现在餐饮消费非常重要的支撑要素,奶茶店最受欢迎的装修风格分别为时尚简洁、生态田园和日式茶屋和北欧极简风,奈雪的时尚北欧极简,一点点的绿色田园和喜茶的清新极简都是迎合顾客审美的好设计案例。
不管什么风格,都要巧妙的把茶的元素放进去,而且做出品质来。奶茶店不能没有茶,这是奶茶店的基础灵魂,目前不管是喜茶还是奈雪都应该还在初级阶段,如果在茶和奶茶店的融合度上做的更好,还有很大的挖掘空间,也是场景打造的升级空间。
5、买一送一真的很有吸引力
奶茶店搞优惠活动真的很有必要,奶茶的主流客群为年轻女性,便宜不是重点,但是占到便宜的心理真的很有用。透过顾客对优惠活动的洞察,可以看到买一送一吸引力超强,占到了66%,怪不得奈雪の茶卖茶送茶包如此受到欢迎。
建议在卖茶送小饼干、小甜点,卖豪华款送基本款,卖大杯送小杯方面做出更多创新,甚至还可以做一些有吸引力的小套餐,这些都是未来可以发展的方向。而免费品尝、折扣券和会员优惠都是常规提升复购、客单价的好活动,值得不定期做一些来增强客户互动和情感认同,方式上可以创新和娱乐性一点。
6、除了即时甜食需求,就是社交需求
奶茶店模式不管怎么搞,看数据就知道核心问题就是两个,要么是抓住顾客的即时甜食的关键需求,要么就是社交关键需求。三大网红品牌中,一点点是典型的满足即时甜食需求,你想喝的时候让你马上就能喝到;奈雪の茶是典型的让你有一个喝甜点的社交场所,享受环境中的放松,而喜茶则好像两种模式兼顾发展。想吃甜食、逛街累和天气热的时候,奶茶的需求就非常强烈,和朋友在一个不错的场所喝奶茶聊天也是非常应景的。
甜食和社交是奶茶最重要的两个需求点,不同的定位在选址和装修方面都存在明显的区别,建议要有自己明确的定位。前者只要在女性顾客流量大的区域都可以,小店+外卖。而后者一定要在具备舒适性、外部环境匹配的品质商圈一楼,空间要大,且场景打造有水平。
7、偏偏不喜欢和男朋友喝奶茶
奶茶最受欢迎的就是女性顾客,常见的是既可以自己买一杯边走边喝,也可以约着闺蜜,带着家人共享,同时还是下午茶同事们之间的最爱,唯独不太喜欢和男朋友们一起喝,真的很奇怪。男同胞们不知道知道这一点是开心还是难受呢?
8、到店、到店还是到店
大家还是比较接受喝现做的奶茶,不管是茶、水果还是调制的奶,现做出来的口感的确会好很多。如果想服务更多的顾客,看来最好的选择还是要开更多的门店,除非你有能力像奈雪の茶一样能把顾客吸引到店。数据中可以看到直接到店购买的占比真的高的吓人,占到了98.33%。
9、甜品、面包是奶茶的最好搭配
奈雪の茶的茶饮+茶包得到了很好的市场反馈,我们透过数据可以看到,奶茶最好的搭配就是甜品和面包。目前这个方面除了奈雪の茶,其他品牌还没有很好的产品搭配来来抓住这个市场需求痛点。
奶茶+茶包打开了产品组合的想象空间,如果能将茶包、甜点做的更精致和搭配丰富,会更加有顾客吸引力。
本文章鱼小数据授权封面新闻发布。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关注:ihxdsb,报料QQ:3386405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