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网北京11月25日电 (记者 杜燕)最新发布的《2021年中国连锁餐饮行业报告》显示,中国餐饮市场规模从2014年的2.9万亿增长至2019年的4.7万亿,受疫情影响2020年下滑15.4%至4.0万亿,但预计2021年市场规模将恢复至4.7万亿,2024年市场规模可达到6.6万亿。
今天,记者从中国连锁经营协会获悉,该协会与华兴资本联合发布报告。该报告整合21家上市餐饮企业数据、60余家连锁餐饮头部企业反馈的调研数据以及决策者判断数据,参考并引用相关报告和数据40余篇,历时3个月编撰完成。
预计2021年市场规模恢复至4.7万亿
报告指出,中国餐饮市场一直健康成长,市场规模从2014年的2.9万亿增长至2019年的4.7万亿,年复合增长率达10.1%。由于疫情的影响,餐饮市场规模2020年下滑15.4%至4.0万亿,但是预计2021年市场规模将恢复至4.7万亿,之后行业将重新健康成长,2024年市场规模可达到6.6万亿。
中国餐饮业按菜式可以分为中餐、西餐及其他菜式三个细分市场,分别占比79.4%、15.2%和5.4%(2019年)。中餐市场规模由2014年的2.3万亿增至2019年的3.7万亿,年复合增长率为9.2%。西餐市场规模自2014年的0.3万亿增至2019年的0.7万亿,年复合增长率为12.8%。
数据显示,中国餐饮市场门店数在波动中上升。截至2020年,中国餐饮门店数量达到653万家,同比19年下降11%,主要是疫情导致了部分中小型餐饮企业离场。
消费者最爱口味前三:辣、清淡和鲜
报告指出,中国餐饮业菜系丰富,消费者可选项极多。在众多菜系中,火锅是所有中式餐厅中市场规模最大的品类,川菜在所有品类中排名第二。
从用户的消费场景看,聚餐是最主要的到店就餐场景。朋友/同事/同学聚会、追求口味享受和解决日常餐饮是日常用餐最主要的三个场景,分别占31.2%、17.0%和16.3%,周中中午、周末晚上在外用餐比例更高。
根据消费者就餐关注要素调研,当前消费者在选择餐厅时最关注的前三大要素是菜品口味、餐厅性价比和内部就餐环境。菜品口味这个要素的占比达71.7%,明显高于其他要素,可见当前消费者外食的最主要需求还是追求口味。
根据消费者最爱口味数据,辣、清淡和鲜排前三。其中,喜欢辣口味的消费者占41.8%,喜欢清淡口味的消费者占23.7%,喜欢鲜的口味的消费者占20.3%。
外卖发展成驱动行业发展新要素
受益于年轻人的线上消费倾向,中国外卖行业不断快速增长。报告显示,2020年中国外卖餐饮市场规模达到6,646亿元,同比增长15.0%。
数据显示,2020年,餐饮线上订单整体保持高速增长,除疫情影响特别严重的2-4月,其他各月同比均实现正增长,且订单量同比增长在2020年第四季度基本维持在70%以上,在12月甚至实现了107.9%的翻倍增长。
报告指出,预计在当前疫情防控常态化的环境下,外卖行业可能仍将持续强劲发展。外卖的强劲增长也给了餐饮门店一个扩展自身收入、触达更多消费者的机会:根据实地调研,部分传统餐饮门店的外卖比例已经能够达到50%甚至更高。
餐饮资本化如火如荼进行
报告指出,基于外卖对餐饮门店收入的增益、餐饮行业更多的应用新社交媒体推爆单品、基础设施的完善使得标准化更加容易,餐饮的资本化正如火如荼的发展。
从融资金额看,2018年以前餐饮行业的投融资呈现整体增长的趋势,自2018年开始投融资热度逐渐下降,但在经历2020年疫情后资本热情再度高涨。截至2021年8月,中国餐饮行业投融资金额439.1亿元,已达2020年的2倍。
从融资数量看,2015年是餐饮行业投融资交易笔数的巅峰,此后一直呈下滑趋势。2021年交易金额超越2020年,但是交易笔数增幅有限,说明当前资本在餐饮行业的投资更加偏向单笔金额较大的有一定规模的餐饮企业。
从融资轮次分布也可以验证上述观点。与2019年相比,餐饮行业投融资在2020年和2021年最主要的特征是B轮、战略投资以及其他后期投资占比有明显提升;Pre-A轮、A轮等早期投资占比有所下降。
从细分赛道看,按融资数量排名,小吃快餐、咖啡、茶饮3个赛道最受一级市场追捧。按融资金额排名,茶饮、咖啡、火锅分别占行业1-7月融资金额的40.5%、15.7%、13.1%。
数字化变革正在发生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餐饮像所有传统行业一样,面临着这个时代赋予的新的机遇与挑战。目前头部餐饮企业早就在数字化升级上发力并吃到红利。
报告指出,在众多数字化技术当中,餐饮企业最为关注的是大数据、人工智能以及物联网,这些技术目前在餐饮行业中已经被广泛运用并初具成效。
报告认为,大数据有助于精确餐饮行业市场定位,通过分析和调研市场数据,企业可以更好的对自己的品牌进行定位;大数据可以帮助企业充分了解市场信息,掌握竞争者动态,知晓行业竞争格局。企业可以通过消费者档案数据来分析顾客的消费行为和价值取向,以此来改进和创新产品,或者进行更为合理的菜单定价;人工智能让机器人和AI系统可以给顾客带来更好的用餐体验,而物联网技术可以赋能餐饮企业精简供应链进而降低成本。(完)
来源:中国新闻网
.现状
2021年,中国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加9.1%
那么2022年中国餐饮行业将触及反弹,迎来爆发。
< class="pgc-img">近五年人均支配收入图
>2.政府支持
< class="pgc-img">地方餐饮行业政策的实施
>现在即便是有疫情的地方,也不能随意关闭餐饮,这样的经营场所,国家对疫情越来越从容,越来越科学,可控性越来越强,大家对疫情也不再那么恐慌了。相对的,对餐饮的冲击也没有以前那么大。
3.同行竞争的降低
< class="pgc-img">>2021年疫情反复,很多商家弃店退店,以至于2022年餐饮行业的创业热情大幅减少,行业的竞争也慢慢趋于良性。很多餐饮关店,出现了很多不可多得的黄金门面。
二.未来发展的趋势
1.专业化
< class="pgc-img">厨师上课
>当任何行业足够强大,市场竞争足够激烈的时候,那么它一定会进入下一个阶段,叫做品类细分。
比如奶茶,成本低,但是它在竞争这样大的情况下,依然会有很多的奶茶店存活。像地域性的泰式奶茶,单品性的手打柠檬茶这种。
餐饮口味上面做小而美,而不是像原来的大而全,全时段的这种做法。
2.时尚化
< class="pgc-img">中餐前厅
>互联网媒体的传播加速了所有行业的创新速度,今天北上广深流行什么,那么到了下个月,可能市级、县级城市就流行什么。
不像过去,可能需要三五年,像抖音这样的平台也好,还有其他的主流媒体也罢,已经让所有的信息在网上能够快速的传播。
一个是市场的供给,再一个能够让用户接受,这个就是时尚化,潮流化。
任何的品牌,如果不去做品牌升级,产品老化,包括它的形象,都会被市场无情的淘汰,因为用户已经发生了改变,信息的传播速度太快了。
3.规模化
< class="pgc-img">客座
>竞争的核心最终还是效率的竞争。
同样的品质,我可以做到比你更低的价格,也就是成本的管控,提高我的效率,那它所有的核心的因素都是因为规模化。
< class="pgc-img">点心粤菜等集合
>现在所有的品牌,加盟连锁扩张越来越明显,夫妻老婆店越来越少,单独开店的存活率越来越低,所以准备做餐饮的人大多会去选择加盟一个好的品牌。再者,它的抗风险能力也大大提高了,所以规模化也是餐饮的一个非常大的走向。
我的观点可能有些片面,朋友可以在评论区补充,大家一起讨论讨论[比心][比心]
< class="pgc-img">>、商务部等11部门:六方面落实扶持政策,促进餐饮业恢复发展!
经济恢复的三驾马车,分别是“消费、投资、外贸”。现今“投资和外贸”想要大幅增长还是需要时间,而消费行业是目前最直接的经济恢复利器。所以,促进餐饮业恢复发展,就是促进经济恢复,这对于消费龙头白酒板块来说是利好的。
2、成本不到锂电池一半!新型电池不含锂钴,可用于EV和储能!
之前的氢能源没多久,现今又来一个不含锂钴的新型电池了。如果这个是真的话,那么对于锂电池板块来说,是有利空影响的。
3、人民时评:促进新时代新能源高质量发展!
新能源发展是必然的结果,未来几年新能源也会高速发展,所以对于新能源板块,大头还是充满信心的。
4、豪赌比特币,这个国家浮亏超55%!总统:熊市后会大涨,财政部长:没卖就没亏损!
这个国家是“萨尔瓦多”,大头想说的是,这个国家的领导人和我们散户有的一比,真的是“没有卖出,就没有亏损”,大头也是经常这么安慰自己的。
关于近期市场看法和策略
近期市场表现有点怪异,简单说就是海外市场上涨,A股表现偏弱,北向资金和外资加速净流出,这说明A股在走独立行情。不过,现今市场没有特别大的利空消息,所以大头觉得这样的逆势走弱行情持续不了多久。所以,近期市场还是重回上升渠道。
最后,大头每天都会花费很多时间去整理和总结市场,希望大家看完后,能够伸出发财的小手帮小弟点赞+关注,大头十分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支持,我答应大家后续会更加努力做好投资,祝大家投资愉快,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