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O是Chief Operating Officer的缩写,意思是首席运营官,又称运营总监,是一个公司中具体管理运营的人,参与公司整体规划,完善公司运营管理等。
COO作为一个公司最高层的员工之一,像是一个家的大管家一样,统筹管理着整个公司,需要负责监测公司每天的运作,并将其直接报告给CEO。
COO主要是负责公司的日常运营,辅助CEO的工作。对CEO负责,负责企业的运营管理。COO在某些公司中同时任职总裁,但他们通常是常务或资深的副总裁。
公众认知最为广泛的企业高管是CEO,根据媒体发布的2020中国上市公司最佳CEO榜,腾讯董事会主席兼CEO马化腾排名第一,阿里巴巴的张勇排名第二,格力电器CEO董明珠排在了第43位。
< class="pgc-img">>公众陌生的COO,竟是企业的关键人物
相比台前风光无限的CEO,COO是CEO幕后默默无闻的一个群体,是CEO实现商业想法、战略、目标最为倚重的人。
COO这个职位出现在公众视线要归功于一个人,2018年5月18日下午,百度二把手COO陆奇突然宣布离职,消息一出立刻引发了人心的动荡不安,在之后短短两天的时间里,百度的股价连续下挫,市值跌掉了136亿美元,约合866亿元人民币。
一时间诸如陆奇是谁、什么样的人有这么大的能量等等疑问,迅速火遍网络。
1961年,陆奇在上海出生,1980年,考入了复旦大学,并顺利拿下计算机硕士学位。随后,陆奇留在了复旦任教。
因一次机缘巧合前往美国攻读博士。此后陆奇的职业生涯从IBM开始,后加入雅虎,并于2007年晋升为雅虎执行副总裁。
2008年,微软收购雅虎失败,转而挖走了当时已是雅虎的灵魂人物陆奇,由此陆奇进入微软。
在他效力微软的八年时间里,陆奇经历了微软两任CEO和数次高层架构调整,离职之前,其主要负责微软工程与应用部门的全球执行副总裁,领导着Office、Office 365、Skype、必应、Yammer等多个项目,更一度让必应的市场份额从8%一路飙升到20%。
相比陆奇在百度的失败,另一位COO可谓是功成名退,这便是阿里巴巴当年的COO关明生。
关明生,1949年生于香港,16岁进入英国剑桥工业学院就读,20岁大学毕业。
之后关明生就职多家跨国公司后于1986年加入通用电气,一干就是15年,他领导的通用医疗器械在中国市场实现了从零到7000万美元的增长。
到了2000年,51岁时他已经是通用高层,收入丰厚,马云以“新经济”吸引他空降阿里巴巴。
阿里巴巴最初的价值观“独孤九剑”,就来自关明生。独孤九剑分别是:创新、激情、开放、教学相长、群策群力、质量、专注、服务与尊重、简易。
不止价值观的名词本身,关明生还推动建立了每一条价值观背后具体的行为准则,作为评估每个员工的依据。
如此以“独孤九剑”为价值观的阿里巴巴,才用价值观统一了企业思想,形成了一个步调一致、有凝聚力、战斗力的公司。
< class="pgc-img">>COO是企业的运营主管、大管家
COO对于公司的整体经营有很大的权利, COO的职责主要包括:
- 制定管理细则:制定公司管理的各种规定细则,考虑全年的公司战略,制定年度计划,规范工作流程,主持公司重要工作的总体方案,对预算进行控制。
- 辅助领导决策:在CEO做重大决策时提供相关数据、资料等,并对CEO的决策提供建议,辅助其决策。
- 协调部门工作:协调部门间的合作,确保公司正常运转,让各部门正常发挥作用,出现重大问题及时上报CEO。
- 指导考核下属:制定员工的工作细则及考核制度,考核下属各个部门对工作任务的完成情况,指导和考核下属各部门领导的工作,按月或季度进行评分考核,并对下及时公布。
- 关注外界动态:关注整个行内国内外最新动态,评估其对公司的影响,引进先进的人才和技术。
- 做好上下衔接:接收各部门的工作汇报,对各部门存在的问题加以处理做出建议,必要时可请示CEO。
- 建立奖惩机制:管理及监督下属各部门的工作业务,帮助他们的提高工作质量,提高服务态度,制定奖惩制度。
COO是企业的“铁血丞相”是企业变法者、改革者
以实际工作而言,COO可谓是企业中最忙碌的人,但COO的价值还远不止于具体的运营工作!
2000年互联网泡沫破裂,阿里当时盲目扩张、组织混乱、没有盈利模式,总部设在美国硅谷,国内总部设在上海,香港、韩国、欧洲都有办事处,以及一大批高新的外籍员工。按照当时每月200万美元的烧钱速度,从软银拿到的投资只够坚持半年时间,阿里巴巴这艘大船即将沉没,关明生临危受命,扶阿里大厦于将倾。
关明生实行收缩战线,压缩成本,提出三大战略,Back to China(回归中国)、Back to Coach(回归沿海)、Back to Center(回归中心)关闭海外公司,总部迁回杭州,代号“杀人放火”行动由此展开。“铁血丞相”关明生,没有他阿里巴巴难有今天。
马云湖畔大学时演讲提到 关明生,关明生加入阿里的第一个任务就是“封闭战场” 裁员。
当时马云、蔡崇信等人争论不休,是大裁还是小裁,最后关明生拍板:要杀就要杀到骨头里,要裁就要大裁!并亲自担起了“杀手”的角色。
当时正值农历春节,大年初一开始他就和蔡崇信一起奔赴世界各地封杀战场,在马云后来的湖畔大学演讲上也说过这段经历。
关明生相比陆奇的幸运是遇到了马云,得到马云的鼎力支持,这位“铁血丞相”对阿里进行了成功的变法和改革。
在现实里很多企业家都想对企业进行变法、改革,想要突破企业发展的瓶颈,但苦于找寻不到像关明生这样的“铁血丞相”。
能够对企业做到变法、改革的COO的人才,极度稀缺,是企业家可遇不可求的。
如果离开COO,企业家能否自己实现变法和改革呢?
这就像抓着自己的头发,要把自己提起来一样,不是非常困难,而是根本不可能!
企业家一般是企业的CEO,是企业的正面人物,对外界和对企业内部做出各种宏伟的蓝图和承诺,可以说CEO是企业的红脸人物,让这么一位红脸去唱黑脸的戏,不仅唱不好,还会把自己的形象给彻底搞砸!
< class="pgc-img">>COO职位之殇:企业兴、功在CEO,企业衰、罪在COO
COO职位上的人才之稀缺,是有文化根源的!
在我们的文化中,管理者要能做到企业高管的位置,必定需要高超的人情世故能力,管理者必须能够左右逢源,是太极高手,才能逐步晋升直到企业高管。
于是这就形成了一个局面,这么一路晋升上来的企业高管,极大概率不会是一位有着“铁血手腕”的
“丞相”,而是一位集阴阳文化于一身的太极高手。
这也是为什么在COO这个职位上高级的人才往往出自外企的原因,因为没有受过太多国内企业环境的熏陶,敢于公事公办,敢于铁血。
但是即便如此,从外企挖来的高管也很难在国内企业COO的位置上干得长久,这是因为:
- 国内企业竞争激烈,企业需要快速做出调整,对运营管理的要求更高
- 国内企业家往往想法多、个性强、易变化,COO落实CEO的想法往往是疲于奔命
- 国内企业内部关系、利益错综复杂、牵一发动全身,企业家未必真的有变法改革的决心
- 自古以来变法者皆没有好下场,企业兴盛、功在CEO,企业衰败,罪在COO,让人才对COO这个职位胆寒、回避
感言
我们需要优秀的企业家CEO不断涌现带给大家惊喜,也需要更多优秀的COO能够落位在各个企业,成为企业稳定、良性运营的基石和支柱。
唯有如此,那些CEO吹过的牛才能真正落地实现,从而让企业活的更好,走的更远、飞得更高,也让我们的生活能够越来越美好!
头条号作者:策划人子禾,灵魂人物?创始人,15年商业策划人,帮你兴趣和事业齐飞,价值与灵魂共舞!
在这个月,国务院刚刚发布《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将深圳定位从“先行先试的特区试验田”上升为“先行示范区”,四千多字,立意极高,多处提到“粤港澳”,而与香港一水之隔的深圳要分三步跻身“全球标杆城市”。
媒体解读,深圳喜获“特大政策红包”,堪比1979年那个年代的惊天巨变。消息一出,深字头股票全线涨停,房产中介一片刷屏。
看到这则新闻的我,也是欣喜的,因为我今年刚刚在深圳买房落户了。说来也真的是幸运,赶上时代洪流的我因为搭上了自媒体平台发展的顺风车,收获了第一桶金,也因此在深圳买了房。这会儿,似乎又赶上了人生的第二波机遇。
被访人丨90后的罗湖小辛
写作者丨孙小乖
01.
1993年,我出生于一个普通的职工家庭。2011年,我如愿考入了南京的一本大学,第一次离开了生我养我的家乡——江苏某县级市。就在这段时间,老家宅基地被政府要求拆迁,拿到拆迁款后,我家在城乡结合部买了栋二层小楼房,父母在家做了个小本买卖,日子过得还算安稳。
大三的时候,南京房价开始涨了。寄托于留在南京的打算,我趁着还没就业之前,将南京各区市场探了个底。经过一番比较,我发现城中的房龄都普遍较老,加上市区交通拥堵,实际居住体验不佳。相对来说,仙林和城东的购房性价比更高,除了城市配套基本成熟之外,新房数量也不少,当时还没被过多抬价。
后来,我把买房的想法告诉了爸妈,他们手中存了有60多万,但是大多是5年期的定存,就算都拿出来也不够买房。而我由于还没毕业没有工作,可以说是一无所有。
02.
2015年快毕业之际,是留南京还是去上海工作,我选择了后者。没想到,这就为我三十岁之前靠自己买房打下了夯实的基础。
那时候,自媒体时代公众号生态开始呈爆炸式增长,我入职了其中一家小公司,初期也就不到十个人。我把房子也租在离公司步行20分钟的地方,三室一厅,我租了朝北的那间,2200元一个月。
可以说,那两年真的是“躺着涨粉”的流量红利期,什么咪蒙90后助理月薪5万、什么同道大叔卖公司套现1.78亿元,都是自媒体创业浪潮的缩影。
我在公司从实习做起,主要负责内容,在写出第一篇10万+文章之后,我被升职了。
好在自己做的岗位,有付出就有回报,玩命般的工作不到半年下来,我居然工资破万了。
再后来,2016年初的时候,公司拿到了A轮融资。我的工资又再度上涨了之后,手头上逐渐宽裕了些,买房的意愿也就更加强烈。
只不过,没想到的是,上海2016年出台限购新政,将外地户籍购房人缴纳社保或个税年限从2年调升至5年,加上我还是单身,也买不了房。
好在,手上的钱变多了。
03.
2017年底,我谈了恋爱,男友比我大两岁。
更加难以想象的是,公司的规模从原先的不到十人,增长到五六十人,北上深三处公司;我也从刚进公司的实习生做到了COO,年收入40万,还不算上分红。在同龄人中,倒也真的是幸运。
由于父母开始催婚姻大事了,我们开始思考结婚后定居的问题。他是厦门人,我们把买房的目光转向了离得不远的深圳。
有句话说的好——“来了就是深圳人”。
2018年4月份的时候,我申请了去深圳的公司工作,这样一来,社保、落户和买房就方便多了。
大半年后,我直接在深圳落了户,还拿到了本科生落户补贴发的1.5万元。
接下去买房的事情就变得简单了,到2019年,我的收入加上炒股赚的18万,再加上比特币也小赚了一笔,我存了大概差不多60万左右,男友也有80万,我们将买房预算定在了总价400万以内。
大概是2019年过完春节后,我们在罗湖看中了一套二手房,靠近9号线园岭站,房子之前重新装修过,地板和厨房很新,只需要再刷一下墙壁就行。单价约6.5万元一平,58平,小两室,原本总价要380万元,由于户主要移民了,我们提出多给首付,总价便宜点,房东让价到375万。最后,再加上其他杂七杂八的费用和中介费,算下来不到400万。4月底拿到房本,心定了。
终于,在深圳买了房。
之前,有在网上看到“有为了补贴入户深圳的年轻人,转深户的后悔了 ”的讨论和报道。
在我看来,2015年来上海择业,2018年来深圳落户,2019年买房,我真的是“一波操作猛如虎”。
虽然现今,微信公众号的红利已不如从前,同行中有人转身离开,有人努力拓宽边界,我也不知道我还能享受这个红利多久,但是好在至少我买了房了,月供也在我们的能力范围之内。
而且,深圳土地资源非常稀缺,不是说2019年7月份深圳商品住宅成交均价55685元/平方米,高居全国首位么?所以说,毫无疑问的是,深圳获得“特大政策红包”,堪比1979年那个年代的惊天巨变,这点我很坚信。(来源:丁祖昱评楼市)
重要又复杂且专业,高工资
重要性一般,复杂且专业,较高工资
重要但不复杂,大部分一般工资
相对不重要,又不复杂,低工资
供应链范畴很大,大部分职能工作都在第三类 (采购)和第四类(物流仓储,生产运营)
其次 对于重要性的定义,供应链确实重要,但这个重要是相对而言的,对于技术开发和销售职能而言。供应链在企业内部并不是顶级重要的
关于重要,另外一个重点在于,一般来说,供应链在企业内部地位非常重要的公司所在的行业,普遍利润率都不是高的行业分类
最后解释一下专业且复杂性。我说供应链岗位不复杂或专业度要求不是特别高,是相对而言。其实大家只需要想象一下,技术开发岗或金融行业里博士的比例,相对于供应链中的博士比例。这不是唯文凭论。只是说明一下对于专业知识的投入产出比。专业且复杂的职能,一般需要高智力和技能投资,且长期投资
综上所述,供应链大部分的工种都不是高工资。极小部分因为其相对重要性,可以拿到相对较高的工资,但也有其上限。个案不在讨论范围,总不能拿个供应链背景做COO的工资来举反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