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加盟网-免费发布餐饮招商信息!本站不提供任何加盟资料,如需加盟请去其官网了解详情

海底捞就涨价致歉:伤害顾客利益,菜品价格恢复到停业前标准

来源:餐饮加盟
作者:小吃加盟·发布时间 2025-10-13
核心提示:月10日,海底捞官方微博发布致歉信表示,海底捞门店此次涨价是公司管理层的错误决策,伤害了海底捞顾客的利益。对此我们深感抱歉

月10日,海底捞官方微博发布致歉信表示,海底捞门店此次涨价是公司管理层的错误决策,伤害了海底捞顾客的利益。对此我们深感抱歉。自即时起,中国内地门店菜品价格恢复到今年1月26日门店停业前标准。

此外,海底捞的致歉中还表示,海底捞各地门店实行差异化定价,综合考虑门店所在地的经营成本、消费水平、市场环境等因素,每家门店之间菜品价格会存在一些差异。海底捞各地门店推出的自提业务,目前提供69折或79折不等的折扣。我们将在4月25日前改良包装材料,并持续优化成本,希望顾客能够满意。

此前,海底捞被网友爆出门店菜品价格上涨,一片土豆1.5元,一碗米饭7元,人均价格从180元上涨至220元等,此事被社会各界所热议。随后海底捞承认此消息:涨价属实,由于疫情和成本上涨,公司调整了部分菜品价格,整体价格上涨幅度控制在6%,各城市实行差异化定价。

【相关阅读】

海底捞、西贝涨价引热议 餐饮自救靠涨价行不行?

近日,海底捞、西贝等涨价的消息引发热议。有消费者表示可以接受,但也有消费者表示涨价后就不会去吃了。目前,餐饮企业一直在突围、自救。各地政府部门也拿出真金白银,鼓励消费。堂食刚刚放开,餐饮企业就涨价,难免让消费者难以接受。

“本来海底捞涨价涨得就有点多了,转眼看了下西贝的外卖菜单,发现它也毫不逊色。”4月7日,家住重庆两江新区的彭先生对《工人日报》记者说。

疫情发生以来,餐饮行业受到很大冲击。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前两个月餐饮收入同比下降43.1%。记者在重庆名火锅秦妈集团了解到的数据更惊人:去年春节前后,重庆主城12家直营店营收1200万元,今年同期只有200万元左右,下降近90%。

目前,餐饮企业一直在突围、自救。各地政府部门也拿出真金白银,鼓励消费。堂食刚刚放开,餐饮企业就涨价,难免让消费者难以接受。那餐饮企业“自救”,靠涨价行不行?

涨价因疫情和成本上涨

一位北京的食客近日在微博说:“原本海底捞线下重新开灶令我激动不已,但一看价格顿时傻了眼,过分了啊。”他晒出的菜单显示:人均220元+,血旺半份从16元涨到23元,8小片;半份土豆片13元,合一片土豆1.5元,自助调料10元一位;米饭7元一碗;小酥肉50元一盘。

事实上,眼下涨价的不只是海底捞一家。同样身为明星餐企的西贝近日也被发现菜价上涨。西贝的外卖菜单上,土豆条炖牛肉80元,酸菜封缸肉80多元。

对此,海底捞公共关系科回应媒体称,由于疫情和成本上涨,公司调整了部分菜品价格,整体价格上涨幅度控制在6%,各城市实行差异化定价。

根据海底捞方面的说法,目前门店的营业时间为早上11点到晚上9点之间。出于疫情防控考虑,门店内桌椅间隔在1米以上,一桌不超过3人,因此开放餐位较少。

有业内人士指出,海底捞们涨价背后,折射出餐饮业因疫情造成的巨大损失。既然客流量减少了,提高客单价,似乎就成了餐饮企业的不二选择。

消费者对涨价很敏感

“你可以涨价,我可以选择不来呀!”家住重庆石坪桥的凌小姐笑着对记者说,疫情期间大家的收入也受到影响,涨价后恐怕就不会去吃了。凌小姐的说法,代表了大部分消费者的心声。

不过,也有消费者表示,疫情之后,人们对食品安全卫生以及外卖的美观度、便捷度要求提高。而餐饮企业面临房租、员工工资等资金压力,许多店是街铺,房东是个人,要减免费用很难。餐饮企业要挽回损失,适当涨价无可厚非。

此外,餐饮企业要想短期内恢复到以前的水平也不现实。小龙坎控股集团媒介公关经理邵茜告诉记者说,报复性消费可能没有那么快到来。其实疫情之后,人们更关注健康、家人,而对于消费、出去玩、大吃大喝能有多少实际行动,目前还很难说。

还有消费者表示,涨价可以,但也要提高服务水平。对此,海底捞方面表示,对部分菜品价格调整给用户带来的负担表示歉意。目前,海底捞还提供了自提服务,用户可以通过线上渠道或现场下单,自提服务也享有不同的折扣。4月25日海底捞也将对产品、包装材料等进行升级优化,争取为用户减少支出,提供更好的服务。

涨价是一把双刃剑

在采访中,多家餐饮企业老板对记者表示,随着疫情防控形势好转,许多餐饮企业都已复工,但是生意却还远远没有恢复。

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发布的《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国连锁餐饮行业的影响调研报告》显示,从2020年3月1日算起,5%的样本企业账上没有现金支撑运营;79%的样本企业表示,依靠自有现金无法支撑再过3个月;表示现金流储备丰厚,且能支撑6个月以上的样本企业占比仅为16%。

自救刻不容缓,但方式可以多样。就在海底捞宣布涨价的时候,麦当劳推出了一款周一会员半价桶,原价81元,售价39元。4月6日,闻讯而来的消费者蜂拥而至,抢到麦当劳小程序崩盘。网友们感慨,在这特殊时期,物美价廉才是王道。

重庆工商大学长江上游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莫远明认为,涨价是一把双刃剑。利好在于通过涨价消化成本,迅速补血,渡过难关,恢复正常经营秩序;不利之处在于,受疫情影响,市民消费实力下降,涨价可能导致市民更加捂紧钱袋,宅家消费,这样会加剧餐饮业洗牌。

对此,莫远明建议,餐饮业涨价,必须充分权衡自身、市场与消费者三者利益,寻求最大公约数,尤其需要把握好涨价的度。这时候,最需要抱团取暖,也特别考量餐饮业主的经营智慧和化危为机的能力。不能粗暴地把自己的损失,通过涨价变相让消费者买单。当然,政府的政策调控与引导也将发挥作用,如各地推出的消费券也将提振消费信心,帮助餐饮业渡过难关。(工人日报)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

源:每日经济新闻

据海底捞官方微博4月10日发布消息,海底捞门店此次涨价是公司管理层的错误决策,伤害了海底捞顾客的利益。对此我们深感抱歉。自即时起,中国内地门店菜品价格恢复到今年1月26日门店停业前标准。

报复性消费”还没来到,“报复性涨价”倒是先来了。

“点菜时没觉得什么不对,一结账发现贵了好多。”一位网友发微博称,自己所在地区的疫情防控一解禁,就迫不及待的去了一趟海底捞,结果点完菜一结帐,感觉比年前贵了不少。

随着复工复产的进行,许多餐饮行业也随之开门迎客,不过不少网友发现,许多饭店的价格好像比平时高出不少,海底捞就在其中之列。

本来就不便宜,涨价之后更贵了。

海底捞涨价

恢复堂食后,大家喜爱的海底捞竟悄悄涨价了。

这几天,多地网友在社交媒体上反映海底捞门店菜品价格上涨。

“涨价涨得满脸问号。”一位北京的食客在微博晒出菜单,原本海底捞线下重新开灶令他激动不已,但一看价格顿时傻了眼,“人均220+,血旺半份从16涨到23元,八小片;半份土豆片13元,合一片土豆1.5元,自助调料10块钱一位;米饭7块钱一碗;小酥肉50块钱一盘,过分了啊。”

图片来源:新浪微博

当然,这并非个例。社交媒体上吐槽海底捞涨价的帖子比比皆是,对比去年7月份的账单来看,目前海底捞的菜价确实有所上涨。

网友对比发现,同样的一份现炸酥肉已经从28元涨到了44元, 涨幅超过30%。更令消费者难以接受的是,涨价的同时,菜量还有所下降,“半份鹌鹑蛋21,12个,分量少了很多,下面都是白菜了,消费不起来了。”

对此,海底捞承认得很痛快:涨价属实。海底捞公共关系科回应多家媒体称,由于疫情和成本上涨,公司调整了部分菜品价格,整体价格上涨幅度控制在6%,各城市实行差异化定价。

这场特殊时期的涨价,引发争议。支持者认为,眼下成本都在涨,再加上疫情受到巨大损失,“海底捞有涨价的权利,吃不吃是你们的选择”。而反对者的声音是,工资没涨,消费却涨了,不可思议。

图片来源:新浪微博

面对消费者的不满,海底捞也显得很无奈。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这已是半年里海底捞第二次提价了。由于2019年冬天肉价上涨,海底捞也对翻台率高的热门地区进行过价格调整,上涨幅度3%到5%。

停摆近50天

3月25日,海底捞发布了2019年的年报。年报显示,2019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65.56亿元,同比增长56.5%;实现净利润23.45亿元,同比增长42.4%。实现了营收、净利双增长。

尽管去年的财报仍保持高速增长,不过在新冠肺炎疫情袭击之下,海底捞今年业绩表现充满着不确定性。

1月26日,海底捞在中国大陆地区的门店开始为期六天的暂停营业,此后又将停业恢复时间无限延长。在多个餐饮连锁品牌公开诉苦或使出浑身解数努力减少亏损时,始终不开店、不做外卖的海底捞,显得有些与众不同。

比起其它现金流吃紧的餐饮企业,海底捞在资金方面的忧虑相对较少。

2019年财报显示,海底捞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22.22亿元,同比下滑46.05%。不过在2月中旬,海底捞获得了中信银行北京分行和百信银行的信贷资金21亿元,首笔资金8.1亿元在2月19日到账,一定程度缓解了资金紧张。

但是,拿到钱后,过分依赖餐厅经营是海底捞不得不解决的问题。

中信建投的分析报告指出,如果海底捞关店15天,预计营收损失约50.4亿元,净利润减少5.8亿元;关店30天,预计营收损失约61.02亿元,净利润减少7.96亿元。

图片来源:海底捞官网

沉寂了20天后,海底捞外送在北京、上海、西安、深圳的部分门店恢复营业,提供“无接触配送”服务;而堂食服务的恢复,则在关店46天后,不过仅是中国内地15个城市85家门店率先恢复。截止至3月21日,海底捞在国内559家门店恢复正常营业。

2月29日,海底捞在多个电商平台上线半成品菜“开饭了”,提供酸菜鱼、宫保虾球、辣子鸡丁等中式菜肴,由海底捞食材供应链公司蜀海供应。不过海底捞去年调味品及食材销售收入4.49亿元,占比仅有1.9%,即使销量大涨,仍是杯水车薪。

而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3月17日,海底捞在美国的六家门店、在马来西亚的5家门店陆续关店,外卖和自提业务仍然正常运营。

是否带来普遍涨价

在餐饮业尚未完全回暖的状态下,参与涨价的餐饮业或呈增多趋势。

事实上,眼下涨价的不止海底捞一家。同样身为明星企业的西贝近日也被发现菜价上涨,“本来以为海底捞涨价涨得有点多,转眼看了下西贝的外卖菜单,才发现有点小巫见大巫了,土豆条炖牛肉80了,酸菜封缸肉80多。”

显然,海底捞们正摩拳擦掌,要把疫情下的损失赚回来——既然客流量减少了,那就提高客单价。

海底捞涨价背后,折射出餐饮业因疫情造成的巨大损失。

中国烹饪协会最新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今年春节期间93%的餐饮企业选择关闭门店,损失惨重。相比去年春节78%的餐饮企业营业收入损失达100%以上;9%的企业营收损失达九成以上。

“只要疫情没有完全得到控制,防疫工作还要继续,餐饮消费不能完全放开,就会有越来越多的餐饮企业遇到这类问题,参与涨价的企业也很有可能会越来越多。”餐饮业内人士判断。

然而,就在海底捞宣布涨价的时候,麦当劳推出了一款周一会员半价桶,原价81元,售价39元。4月6日,消费者蜂拥而至,抢到麦当劳小程序崩盘。网友们感慨,在这特殊时期,物美价廉才是王道。

图片来源:新浪微博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表示,从海底捞涨价也看到了餐饮行业的发展趋势,头部企业趁势而为进行涨价,在消费端,涨价对消费者有一定情感因素的影响。但对于消费能力来说,没有太大的影响,因为海底捞的粉丝、重度消费人群是中等偏上的消费人群。所以涨6%其实对于这些消费群体来说是可以忽略不计的。但对企业来说,利润将会有所提升。

很多人表示,海底捞、西贝有点“趁火打劫”,疫情刚开始时,哭穷获得贷款,如今又双叒叕的偷偷涨价,左右都是他们的道理,最终把成本都摊到消费者身上。

“我会选择在家吃火锅,而不再去海底捞了。”这可能是很多顾客面对海底捞疫情后涨价的第一反应。

图片来源:新浪微博

没想到,疫情之下,餐饮业的“报复性消费”还没来,“报复性涨价”先到了。

而相对于报复性消费,网友纷纷感叹,还是让“报复性存钱”来的更猛烈些吧。

只是,疫下的餐饮业仅靠涨价就能度过难关吗?海底捞们“捞钱”,可别捞伤了消费者的心!

综合自:投资界、时代财经、界面新闻

作者:乒乓一言

如果您对此项目感兴趣,请在此留言,坐等企业找您(成功的创业者90%都是通过留言,留言只需5秒钟)
  • 知名招商项目汇聚平台

    汇聚海量知名、高诚信度品牌招商项目,随时为您提供招商信息

  • 事实和口碑胜于一切

    千万创业者通过这里找项目、迈出成功创业第一步;

  • 诚信的商机发布平台

    请你在加盟留言时,选择有实力、 加盟店多、成功案例多、合法资质、 证照齐全、诚信经营的品牌.

郑重承诺:本公司郑重承诺尊重你的隐私,并承诺为你保密!
随时 上班时间 下班时间
您可以根据下列意向选择快捷留言
  1. 加盟费多少
  2. 我们这里有加盟店吗?
  3. 我想了解一些加盟资料
  4. 我对这个项目感兴趣,尽快联系我


创业专题



热门创业项目

精品推荐

餐饮项目分类

联系我们

微信扫一扫
第一时间推送投资小回报快利润高的项目

合作伙伴

我们也在这里

关注微信关注微信

您身边的财富顾问...

扫一下
客户端客户端

iPhone/Android/iPad

去下载
关注微博关注微博

官方微博随时分享...

加关注
手机看hbdrt.cn手机看hbdrt.cn

随时随地找商机...

去看看

温馨提示

  • 1在找餐饮项目的过程中多对比同类项目。
  • 2了解项目时多打电话,进行实地考察。
  • 3投资有风险,请谨慎加盟。
  • 4本网站对投资者的风险概不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