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职业餐饮网 刘妍
“人命没有狗值钱”事件已经持续发酵十天了。
事情愈演愈烈,徽州宴门店面临关停、员工失业,就连其他城市相同名字的餐厅也受到了“连坐”!
而纵观徽州宴对整件事情的处理过程,其危机公关与舆情应对能力也实在令人担忧!
这个案例足以让我们餐饮人从中吸取教训!
徽州宴为何引发众怒?
徽州宴事件如今已经在网上闹得沸沸扬扬,一纸道歉信、一则道歉视频,早已无法安抚大众对它的不满。随之而来的是门店生意大受影响,品牌口碑一落千丈。
徽州宴为何会引发众怒?在这件事情上大家生气的点究竟在哪里?
1、遛狗不栓绳,引发矛盾
近几年,因为遛狗未栓绳而发生的各种纠纷意外事故频频发生,每次一发生必定会成为热点事件。
为此,今年5月1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还明文规定,遛狗不栓绳是违法的。
在这种大环境下,遛狗不栓绳不但会受到道德谴责,还成了违法行为。
徽州宴老板娘邹某在小区遛狗没有栓绳,她本身已经违法了。如果只是违法的话,民不告官不纠,最多也就是被骂没有公德心。
可是,邹某的狗现在吓到了小孩,即使孩子母亲动了手,邹某也会处于舆论的弱势。最终,邹某被判拘留7天,孩子母亲邵某被判拘留3天。
< class="pgc-img">>2、说出“狗比人值钱”的狂言,挑战公众底线
矛盾进一步加剧之后,双方打了起来,之后邹某说出了过头话:
“你怎么敢动我的狗,敢动我的狗,老子就把你的孩子弄死!”
“你们家孩子没我家的狗值钱!”
< class="pgc-img">>这些“狂言”直接让邹某成了大众的公敌。在互联网的舆论环境中,孩子是最敏感的话题,每次儿童遭性侵、被虐待、被拐带等一类型的新闻一出来,大家都是零容忍的态度。
邹某说出“孩子没有狗值钱”这样的话,一下就触到了大众的敏感神经。
3、高调炫富,引发众怒
而让公众愤怒值拉满的除了邹某对人命的轻视,更关键的还有其高调的炫富行为,在炫富的同时还把自家企业给带了出来:
“不就是要钱吗,我有的是钱,好几个‘徽州宴’都是我干的,你们家孩子没我家的狗值钱,弄个几千万我也赔得起!”
这种炫富行为瞬间激起了大众的“仇富心理”,算是自己给自己贴上了“为富不仁”的标签。
遛狗不栓绳、轻视孩子生命、炫富,这些行为放在一起,公众的怒火已经如同滚雪球一般,无法遏制了。
4、短视频的推波助澜
互联网时代,人人都是自媒体,一句话说错就会被拍下来成为“网红人物”。
事情一发生,各大短视频平台就出现了无数现场相关的视频。徽州宴变成了流量中心,成了网红眼中的“香饽饽”,吸引着一波又一波的网红主播前去打卡。
事件本身已经“集齐”所有引发众怒的点,网红的推波助澜又彻底让舆论的势头造了起来。
网红们在直播获利的同时,进一步将事件的影响力扩大了,在传播的过程中,公众的愤怒如决堤之水,一发不可收拾。
“徽州宴事件”对餐饮人有哪些警示?
徽州宴是其创始人盛祝涛白手起家做起来的,辛苦经营多年,现在企业好不容易有了些成绩,却因为一个“败家”的老板娘走入了风口浪尖之上。
如今,徽州宴暂停营业好几天了,许多原本已经在门店预定好宴会的顾客都陆续取消了订单,企业还被人举报税务有问题,引发了税务介入调查。
徽州宴为此事付出的惨痛代价也给我们餐饮人“上了一课”!
1、失败公关的典型
品牌陷入舆论旋涡,餐企第一时间应该进行危机公关,力求将损失降到最小。但在邹某事件当中,徽州宴的处理方式堪称“失败公关的典型”。
事情发生的第二天,徽州宴对外发布了一封道歉信。然而整封信从头到尾都是抱着一种“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心态,关键是把公众当猴耍,将邹某说成是“普通员工”,想要隐藏其老板娘的身份。
< class="pgc-img">>此回应纯粹是侮辱围观者的智商,想蒙混过关!这让原本已经非常愤怒的公众再一次将矛头对准了徽州宴,几天过后创始人亲自出来道歉,大家也不接受了。
在这件事情中,徽州宴的反应速度也算很快了,可受众为什么不买账呢?为此,小编采访了品牌观察者梁玉巧,她从专业的角度给我们做了回答:
“每个企业都有可能会对公众发致歉信,类似于全棉时代的‘我错了我很棒’,特斯拉那样的‘我没错,我绝不妥协’,甚至于更多的‘临时工干的’,都会让舆论进一步发酵。
声明中说是员工个人行为和企业无关,这个锅甩得让人觉得很不舒服,等到大家穷追不舍,创始人出面亲自道歉时,就会非常被动。”
在梁玉巧看来,危机处理的5原则是一个系列有序连贯的动作:承担责任,真诚沟通,速度第一,系统运行,权威证实。
为此,“第一次致歉信是金,第二次是银,第三次是铜,如果第一次能真诚地告诉大家,我们错了,尽管是她的个人行为,首先也是我们企业的责任,也说明我们企业做的培训不到位,我们痛彻心扉,我们深刻认识到自己的问题,我们进行深入的反思,我们发自肺腑地向母女及公众道歉,我们今后会做出哪些改善,我们接受这个惨痛的教训,希望公众给我们机会,我们真诚接受大家监督……也许不至于到今天的地步。”
2、人人都是自媒体的时代,要注意自己的言行
在人人都是自媒体的时代,每一家企业甚至个人都是“透明”的,稍有不慎,就会成为网络上的焦点。
因此,无论是创始人还是股东,在公共场合都要约束自己的言行。
与人发生冲突时,一定要想着自己身后还有企业,千万不能为了逞一时之快让自己的个人纠纷波及企业。
作为成功的企业家,不要去炫富,要多给社会树立正面形象,这也是企业家的责任。
职业餐饮网小结:
这是餐饮业为数不多,不是因为经营不善、管理不善、食品安全等问题,而是因为老板娘个人的言行导致企业陷入危机的案例。
邹某作为餐企老板娘不但坑老公,还无形中坑了企业员工,让许多员工面临失业危机!
自媒体时代,公众是拿放大镜在看每一家企业。
“先做好人,再做好企业”,这是我们每一个餐饮人都要铭记的!
< class="pgc-img">>丨职业餐饮网 孙佳瑶
“开业搞促销,排队2个多小时,月底算账却亏了20多万!崩溃!”
“在重庆做养生火锅,想‘不走寻常路’,却得罪顾客,遭人‘嫌弃’!太惨!”
“大家都跟我说产品必须好,人均100元的店,我用人均500元的高端食材,卖一份就亏好几十块钱!血赔!”
……
一直以来,大家看了太多的正面案例,今天要为大家分享的却是一篇伤痕累累的餐饮“血泪史”!
这位“惨兮兮”的主人公,就是在重庆三四线城市开出8家直营店的椒爷火锅!
产品主义风靡全国餐饮业的当下,却让无数的创业小白甚至餐饮老炮踩了“坑”。
“做了几年餐饮,累计下来赔进去了7、8家店,现在自己的团队磨合走上了正轨,才把这些坑分享给大家,让大家借鉴!”
< class="pgc-img">>(椒爷火锅创始人 火哥)
一
第一坑:“原材料都用最顶级的,顾客却不懂,赔的我找不着北!”
“以前我一直信奉,餐饮产品是王道,所以我什么食材都用最好的,但是赔的我找不着北!”
“我之前看过好多好多成功的案例,都是因为好食材,毛肚、野生菌、都成功杀出来了!所以我天真的认为,只要什么都不计成本用最好的食材,顾客就会来,但实际上,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2014年火哥和所有餐饮老板一样,希望开一家好吃的店,于是在火锅市场十分拥挤的重庆,开了一家椒爷火锅!
但是,火锅有多么火爆,竞争也就有多么残忍,找不到突围之路时,火哥便开始从最近风靡的“产品主义”下手!
< class="pgc-img">>1、在重庆做喝汤的养生火锅:赔钱!
在重庆卖火锅要怎么突围呢?真的太难了!
洞察了很多餐饮老板的成功案例,他发现,很多的餐饮老板都会瞄准市场蓝海,直接就一炮而红。所以火哥就开始学习,开始做自以为的“蓝海”:“我想在重庆打破辛辣火锅的格局,做喝汤的养生火锅,顺便还可以扩大老年客群,简直一箭双雕!”
于是为了产品品质,火哥坚持每天现熬汤底:黑松露菌汤、土鸡汤、草本滋补汤……导致连灶炉都不够用!
本以为是一片蓝海,没想到却是一片死海!本来想做重庆火锅新时代的创新者和推动者,没想到却成了同行的“笑柄”。
因为重庆人不管男女老少吃火锅就是为了爽,刺激!做喝汤的养生火锅纯属脱了裤子放屁,多此一举!
于是,火哥取消养生火锅,全换成了麻辣锅底,才逐渐好转!
面对不同地域的客群,有的蓝海可以去尝试,有的却是九死一生!必须结合实际情况去做差异化,才有大概率的成功!
< class="pgc-img">>2、自种苗芽菜成本100元/斤,越卖越亏,赔钱!
“火锅口味的竞争力除了锅底就是食材,菜品上我必须也要做出差异化,鹤立鸡群!”
火哥发现,花椒苗、辣椒苗等苗芽菜特别好吃,别的火锅店刚好也很少见,那我就卖这些不是能让大家更好的记住我么!
但是一去采购傻眼了,这些菜的产量少,也没有人大面积的种这些苗芽菜,这该怎么办呢?
没关系,办法是人想出来的,没人卖我就自己种!于是开始包地、自己种、自己卖……
这一次他没有失望,顾客都很喜欢吃,复购率也很高,结果一算账,赔了!
因为这些苗芽菜费时费力,成本就要100块钱一斤,顾客点一份,也就几百克,捞一筷子就没,总是对量不满意,顾客又不知道这一筷子苗芽菜背后的付出,重点是又合不上价,结果火哥还是含泪下线这些苗芽菜!
餐厅用好食材没问题,但是必须要用相当的宣传包装出来,例如巴奴的毛肚,在各大综艺、广告、门店都花了大心思去教育顾客,所以成绩肉眼可见!好食材要让顾客看得见才行!
< class="pgc-img">>3、大师现做饮品、小吃,模式太重, 赔钱!
你以为火哥的“作妖”到此为止了?当然不可能!
作为一个重庆人,他亲手把自己的火锅店弄成了一个“四不像”!
为了提升产品的整体level,他把小吃和饮品都做成了可以单独开店的水平!特意从台湾找来奶茶师傅,在门店里现做奶茶,包括一些鸡蛋仔、野生菌包等小吃,都请了大师傅在门店现做!
但是,费了这么多的人力成本,又能回来多少呢?基本都是赔钱!
所以现在他把这些耗费大量人力物力的东西都缩减甚至取消了,整体利润带来了很大的改观。
也就是说,只要是无法带来利润的、花里胡哨的过程,都是扯淡!产品的现场感的确很重要,但是如果喧宾夺主,无法带来实际收益还倒搭钱的事,宁愿不做!
< class="pgc-img">>二
第二坑:“自己的创意被人剽窃出卖,反被顾客说抄袭!”
好不容易经过无数调整,产品过关以后,火哥进入了下一步的“升级打怪”!
经营的过程中,火哥发明了很多新鲜玩意,但没想到却被顾客说抄袭,这是怎么回事呢?
火哥在做火锅之前,可是下足了心思,在出品方面力求有创新。据火哥自己讲述,一开始的公仔火锅底料,他是第一家这样去做的,只不过是当时没有宣传的意识和头脑,没有和媒体打交道也不懂传播,一个月后,这样的创意却被供应商卖给了同行!
同行火锅店立刻大篇幅的宣传,瞬间成了网红火锅,从早到晚的排队,社交圈更是疯狂刷屏,瞬间带火了“公仔火锅”的风潮,而他的店却冷冷清清!
被人抢了风头也就算了,还被很多后到店里来的顾客误会说是跟风,实在是委屈!
有了这个前车之鉴以后,火哥把店里的首创物品都申请了专利,桌椅板凳、包括锅的设计,都得到了官方的保护,累计申请获批30余项专利!
所以说,餐饮人懂得创新是极好的,但是如果没有去合理的宣传,那么被冤枉和委屈也就无法避免了。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三
第三坑:“用‘赔本套餐’做引流,前3个月白忙活!”
为了成功吸引客流,大众点评这样的商家必争之地,火哥是一定不会错过的,所以就不计成本,设立了“赔本套餐”,4人餐才100多块钱!
这样赔本赚吆喝的行为确实让椒爷火锅得到了一大波的客流,但是却让门店前三个月完全没有任何的钱可以赚,直接赔钱!
无奈火哥只能抬高价格,但是顾客却不满意了,觉得他是有了客流就随意涨价,“店大欺客”,顾客心里又很不舒服,火哥两头为难,濒临崩溃!
现在调节了套餐以后,椒爷的所在门店都做到该区域大众点评、美团排名第一 !
其实,这样的例子也不少,之前还有过新闻,某商家为了吸引客流,设立99元随便吃这样的福利优惠,结果3天就关门了!
四
第四坑:“凡事亲力亲为,反倒成了管理的一大障碍!”
管理方面的坑,火哥也踩了不少!
和一般的创业者一样,火哥对于餐饮的热情像火焰般高涨,但是每天累的没人样不说,反倒让管理变的更难了,这是为什么?
1、每天至少4小时在高速公路上,效率极低!
由于椒爷火锅主打的是三四线市场,所以门店都是在重庆周边的很多县城,但是火哥人却住在重庆,这就形成了很遥远的管理半径!
所以,每天火哥的行程就是,早上7点出门,两个小时在高速上,在门店解决一点问题再去另一个县城,回到家就是大半夜了。
每天所有的时间基本都浪费在高速公路上了!这就导致管理半径过长,每个门店只能解决一点点问题,还没说透,就要走了,效率也极低!
所以下一步,椒爷火锅预备向市中心靠拢,离核心团队的距离要更近一些,这样至少可以缩短管理半径,提高一些效率!
2、大幅度“减员增效”,没时间培养管理型人才
在管理方面,火哥还有过一个误区,就是为了节省成本,扩大利润,疯狂的裁减人员,搞起了“减员增效”!
300多平的店就10个左右的员工,每天都是极高强度的工作,根本没时间做培训考核等等。
一家两家还好,现在火哥的店已经开了8家,急需管理型的人才,却一个也出不来,少了领头羊!
资金并不是决定品牌扩张速度的绝对因素,优秀的管理型人才才是重中之重!所以现在椒爷火锅正在大力培养员工,为继续开店做准备!
< class="pgc-img">>3、原材料涨价预备案不足,导致3月所有门店集体亏损
今年猪肉涨价让餐饮人有苦难言,但是火哥却更加心急如焚。
因为很多有经验的餐饮老板基本可以预判未来的价格走向,就直接大批量的囤货,利润只是轻微压缩。
但是火哥没有资深的餐饮经验,对于原材料上涨并没有预判,导致成本急剧上升,利润被压缩的所剩无几!
3月份所有的门店都处于集体亏损状态!后来经过大批量的囤货才得以活过来!
职业餐饮网小结:
的确,做餐饮踩坑是最正常的事了,每个餐饮人当初都是一脸憧憬的踏入这个圈子,紧接着就被一个又一个的坑打的神智不清。
但是这时就出现了一个分水岭,被击晕而退的从此就被淘汰了,而一路坚持下来不断的“升级打怪”的餐饮人,大部分都能看到自己理想中的彩虹!
者丨小訢
来源丨三茅网
< class="pgc-img">>最近餐饮界的惊雷一道接着一道落下。
先是海底捞、西贝等企业悄悄涨价引起众怒,为了平息大家的怒火,特地出来道歉并降价,为自己赚了一大波流量。
就在大家都把注意力放在“喜茶、奈雪的茶还未表态”的事情上,美团又爆出被广东省餐饮协会警告。
大家都很清楚疫情期间对餐饮业的打击,前有海底捞、西贝等企业涨价踩雷后,想要快速回本,依靠涨价基本上是不可能了。
各个企业都还在拼命思索对策中,看似能够带来求生之光的美团却提高了平台佣金,让老板们的处境更加雪上加霜。
4月10日上午,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20年3月CPI数据显示,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4.3%。
其中,食品价格上涨18.3%,食品中,畜肉类价格上涨78%,影响CPI上涨约3.44个百分点。
其中猪肉价格上涨116.4%,影响CPI上涨约2.79个百分点,牛肉、羊肉、鸡肉和鸭肉价格涨幅在10.7%-21.7%之间;
水产品价格上涨2.8%,影响CPI上涨约0.05个百分点;蛋类价格上涨1.9%,影响CPI上涨约0.01个百分点;
鲜果和鲜菜价格分别下降6.1%和0.1%,合计影响CPI下降约0.12个百分点。
大数据却展示的很直接,食品类普遍上涨,尤其是肉类,直接提高了餐饮行业的成本;消费者们因为之前停工停产的缘故,现在也都是口袋空空,生活成本的上升让本就不富裕的家庭,无异于火上浇油。
苦不堪言之下,矛盾激化。
2020年4月10日下午,广东省餐饮协会在官方微信公众号上发布《广东餐饮行业致美团外卖联名交涉函》,表示美团外卖在举国抗击疫情期间,依旧坚持高额佣金以及排除公平竞争的独家条款,让众多餐饮商家不堪重负,餐饮协会在3月10日向美团发函后并未得到正式回复,不得已将此事公开化。
如美团在4月17日前拒不回应交涉意见,并调整策略,广东省、市、区餐饮协(商)会将联合全省各地餐饮企业、全国各地餐饮协会采取进一步维权行动!
敏感时期,如果美团处于收支平衡或者亏损状态,相对而言也不会引起众怒,但是一直亏损的美团却宣布首度扭亏!
2020年3月30日美团点评(03690.HK)发布的最新业绩公告显示,2019年度,其收入975.29亿元,同比增长49.5%,经营溢利26.79亿元,而去年同期则为亏损110.85亿元。
面对这样的报告,也难怪商家们不满意。作为下游企业,如果美团不能够积极正面的协商,广东省的餐饮界将会率先做出表态,正面硬扛。
< class="pgc-img">>本想赚一笔的美团,虽然在餐饮界有着龙头老大的地位,但是如今也面临骑虎难下的局面。
不降,自己可能将会被赶出广东省,或者是被“饿了么”取而代之。
广东省餐饮协会表示,美团外卖在广东餐饮外卖市场的份额高达60-90%,已达到《反垄断法》规定的市场支配地位。
正因为处于垄断地位,美团外卖对餐饮企业涉嫌垄断定价,收取高额外卖佣金,新开餐饮商户的佣金最高达26%,大大超过广大餐饮商家忍受的临界点。
简而言之,广东省对于美团外卖来说,是绝对的肥肉一块。如果放弃将会对自己产生极大的影响,甚至直接动摇自己的地位。
可是如果选择妥协,自己又会面临另外的问题。
首先,就是全国商家的联合。佣金降价不可能单单只给广东省降,否则同样会给自己带来更大的风波。
全国都降佣金,自己将会舍弃好多的利润,舍不得。
据公开信中的数据,目前美团对新商家的抽佣甚至高达26%;而微博网友对交涉函的评论中,有许多商家表示,目前美团的提点最高甚至能达到30%!
而根据外卖第一课数据,餐饮商家在外卖平台上每进行一笔交易,根据不同的服务方式,平台将采用不同的提点方式,如选择独家专送,平台提点为10-18%,选择双平台专送,平台提点则会提高至15-23%。
一个是商家提供的数据,一个是专业平台提供的数据,无论看哪一个,美团的抽佣都不低。
按照中国人的砍价习惯来说,最起码是砍一半以上,否则完全没有必要闹得这么轰轰烈烈,这就意味着一旦美团松口,自己将可能会损失一半的利润。
美团点评2019年业绩公告显示,餐饮外卖业务的收入为548.43亿元,占总收入的57%,同比增长43.78%,餐饮外卖业务的交易金额3927亿元,同比增长38.9%。
外卖收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佣金收入为496.47亿元,同比增长38.99%,成为了美团扭转疫情局面的颓势,让自己盈利的关键。
利润如此可观,看似两条路两种选择,实则哪一种都让他肉疼。
< class="pgc-img">>针对这一话题,美团也在昨日作出了回应:
4月13日,针对近期引发关注的佣金话题,美团外卖方面今日首次对外透露了部分真实数据:美团外卖从诞生以来,持续亏损5年,即便在刚刚盈亏平衡的2019年,第四季度外卖平均每单利润也不到2毛钱,平台的绝大部分收入需要投入在帮助商户提供专业配送、获取订单和数字化建设中。
疫情期间,美团按不低于3%至5%的比例返还外卖佣金,覆盖全国商户数量超过了60万家。
美团外卖在公告中表示,2019年美团外卖八成以上商户佣金在10%-20%,真实的数字远低于各种传言和想象。
这段回复含糊其辞,先是继续卖惨,哭诉自己之前赚钱的不易,多年亏损、利润低等博取同情,大打感情牌,转移大众的注意力。
接着,避重就轻的说明自己在疫情期间体谅大家赚钱不易,返还了部分外卖佣金。
最后又直指报道中抽佣金额的虚假,说明这些都是谣言。但是到最后,抽佣究竟是多少,美团并没有明确说出来,反而留给大家很多想象的空间。
这一系列声明下来,美团的态度避重就轻。
美团外卖在成立之初,为了吸引商家入驻,佣金仅仅只有4%左右,如今几年过去,佣金早就不是最初的价格。
之前已经展示出了美团外卖的利润,如果按照美团的这段回应来说,自己是微利且水平合理的,无疑是自相矛盾。
< class="pgc-img">>如何评价美团这种杀鸡取卵的行为?
还是那句话,不懂得共情,只会让自己的企业死的更快。
美团外卖作为美团的支柱型产业,要面对三个“客户”:餐饮业老板、外卖员和消费者。
看似凌驾于三者之上,但其实只是充当了“传递使者”,既不能真正处理消费者遇到的质量问题,又不能缓解外卖员的生存压力,更无法降低餐饮老板的成本,如果把自己的位置摆的太高,只想割三方的韭菜,必然会引起失衡。
疫情期间,外卖费用上涨,消费者普遍可以接受。毕竟出一趟门损失一个口罩,费用本来就不低,更何况是冒着生命危险呢?所以大家都觉得应该多给外卖员一些酬劳,至于外卖员真正是否拿到全部佣金,这个我们不得而知。
消费者呢?疫情期间很多企业停工停产,很多人都没有收入,但是好在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中有一项就是节俭,所以大部分人可以挺过去,但是日子拮据并不是富裕,这时候出现任何的“额外成本”,不仅会引起大家反感,更会引起激烈反抗。
餐饮界老板呢?疫情期间,他们是最焦虑的一群人,既要依靠外卖生存,但是又要受各种条件的限制,如国家政策、物价上涨、平台抽成等。很多企业的现金流紧张,卖,亏本但是有回笼资金;不卖,甚至连这个月都抗不过去。
这三方,只要有一方出现问题,这个看似稳固的“三脚架”,就会摇摇欲坠。
美团在面对这三个“顾客”,疫情期间狂薅三方羊毛来盈利,根本就是在砸自己的口碑。而在中国式人情社会中,口碑与服务一直是大家最看重的。
毕竟他还有很多竞争对手,此时风口的大意如果让他失了口碑,替代企业将会很容易崛起。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古人诚不欺我。如果妄图于凌驾所有人之上,态度强势肆意妄为,没落只是时间的问题。
现如今,“三脚架”中的一条腿,隐隐有断掉的趋势,是釜底抽薪彻底换掉,还是修补修补,能拖一天是一天,美团最好还是想清楚再做决定。
外卖改变了现代人的生活,相信每个人都不希望看到美团自己毁了自己。
小互动:你是自己做饭还是经常叫外卖?觉得美团这次处理事情的态度如何?欢迎留言!
- END -
作者简介:小訢,三茅网主编,运营老司机,职场新司机,车速略快系好安全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