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广西平果市的一起涉及学校食堂食材供应的腐败案件被曝光。
其中一家供货商通过向个别领导行贿的方式,成功获得了全市43所中小学和幼儿园食堂食材配送的独家供应权,并且这一合同长达12年之久!
< class="pgc-img">>哎哟,说到这个事儿,真是让人气不打一处来。你知道吗?有个供货商,就为了能给我们城市里43所学校的食堂送饭,居然不按常理出牌,走了点歪路。他们不是去竞标,而是直接去找市里的两个大头目,嗖的一声,私底下塞了好一大笔钱,多少呢?我也不清楚,但肯定够咱俩吃穿不愁到老的那种。
< class="pgc-img">>结果你猜怎么着?这两位领导人马上就答应了,不仅答应,还把全市学校幼儿园的食堂配送工作全扔给了这家供货商,还签了个12年的独家合同!真是,有钱能让鬼推磨,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 class="pgc-img">>但这下子苦了我们的小朋友们。学校的饭越来越难吃,一年不如一年。家长们都怒了,小孩子们吃不好,有时候还吃不饱,这样的日子怎么过啊?要是这些领导的孩子也吃这种饭,他们非得把天搅个地覆不可!
< class="pgc-img">>这事儿说起来,真有点让人哭笑不得。就像那句老话,乌鸦的世界里,天鹅是不受欢迎的,意思就是不管你多么特别,只要和大家不一样,就容易被排挤。就像电视剧《人民的名义》里面赵瑞龙说的,哪有什么真正的敌人呢,不就是自己人搞事情嘛。
< class="pgc-img">>说到学校,哎,学校的经费好像永远都是个“神奇”的东西。涉及到教育的地方似乎都特别能赚钱,特别是学校食堂,比城市里的快餐店还贵。而且他们有堂食规定,不准带饭出去,对外说是为了安全,对内呢?可能就是为了多赚点钱。
< class="pgc-img">>就在7月13号,广西的纪检委官网上爆出来一个新闻,说是某学校食堂的供货商因为行贿,居然包揽了12年的合同。这下可好,网友们一看这消息,都炸锅了,直说这种事十年前就有了,现在才曝出来,像是刚通了网络似的。真是,有些事,改也改不了,笑话一堆堆。
< class="pgc-img">>这家供应商能连续12年垄断学校食堂的供应合同,看似不可思议,但事实背后的原因却让人大开眼界。他们并不是因为提供了超低的价格或者一流的服务,而是得益于深厚的官商关系。调查显示,这家公司不仅一次两次,而是持续地行贿两任市委书记。每次招标都是通过搭线、打点,才能稳拿合同,这完全就是一幕官商勾结的典型剧情。
< class="pgc-img">>如果这家公司在拿到合同后,能确保食材质量,提供合理的价格,可能也不会引发这么大的争议。但他们偏偏选择了另一条路——牺牲质量,减少成本,结果就是食堂的饭菜质量每况愈下,引起了广泛的不满和投诉。
而那两位市委书记的行为更是让人愤怒。俗话说,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他们不仅没有保护民众的利益,反而觊觎孩子们的饭菜钱,这种行为简直是无底线的贪婪。
< class="pgc-img">>如果是他们自己的孩子在学校吃这样的饭,他们又会作何感想?我们可以想象,如果他们的孩子被迫接受同样的待遇,他们绝不会坐视不管。这样的双重标准,是我们任何一个家长都无法接受的。
< class="pgc-img">>想一想,挺让人心寒的。你家孩子每天在学校吃的那些饭,可能从小学一直到初中毕业,都是一个供应商在操控。这供应商不是靠质量和服务赢得合同的,而是走后门,塞钱给那些大领导。这种操作,简直就像是在做买卖,把我们的孩子当成了生意里的一部分。
< class="pgc-img">>一个"黑心"供应商,如果只看钱不看质量,那孩子们的健康怎么保证?从小到大,吃的每一口饭,每一筷子菜,都可能有问题。这样的情况下,我们还怎么能说学校是在教育孩子?更像是在利用孩子来赚钱。
< class="pgc-img">>而且,这不仅仅是一个学校的问题,这是整个城市43所学校的问题!这样的供应商如果不把质量放在第一位,那后果不堪设想。家长们知道了这些事情,肯定心里不会平静。毕竟,谁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在学校能吃得安全、健康呢?
< class="pgc-img">>真是气得不行!这些供应商整天就想着怎么偷工减料,怎么从孩子们的饭菜里削减成本,口口声声说是为了“控制成本”、“讲效益”,简直是荒谬!用这种办法糊弄孩子,他们的良心不会痛吗?孩子们是国家的未来,是我们老百姓的希望,这样做简直是在害他们!
< class="pgc-img">>你想想,要是他们自己的孩子也在学校吃这种饭,他们会怎么想?肯定受不了!所以我说,教育这碗饭,学校食堂的这口锅,真的关系到无数家庭的福祉,怎么能这样随便糟蹋!
幸好,这事终于被揭露出来了,相关部门也开始重视起来。结果呢?立刻就取消了那家公司的合同,换了新的供应商来供应食物。
< class="pgc-img">>而且政府还推出了个“透明监管”系统,让大家都能参与进来监督,确保孩子们的饭菜安全有保障。这才是正道,这才是应该给我们孩子的!
在调查和整顿之后,平果市的学校食堂食材价格有了显著的调整。基础食材像米、油、面粉价格平均下降了3.03%,猪肉类产品更是下降了12.58%,这一变化直接带动了食堂菜品价格的下降,为学生们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 class="pgc-img">>为了避免未来再发生类似的垄断问题,相关部门还引入了第三方公司,建立了一个智能的食堂食材采购及管理监管系统。
这个系统不仅提高了采购的透明度,还通过引入多家供应商参与竞价,有效地提升了食材的质量并降低了成本。
< class="pgc-img">>在处理个人责任方面,平果市的两位前市委书记黄志愿和罗成因为收受好处费并协助该供货商承包学校食堂供应项目而被严肃查处。他们因严重违纪违法被分别判处十四年六个月和十年六个月的有期徒刑。
< class="pgc-img">>所以啊,以后别想着靠歪门邪道搞垄断了,老老实实做好事儿,才是正道。要不然,迟早得像这两位一样,“吃不了兜着走”。
总的来说,这事儿告诉我们,想靠“歪门邪道”走捷径,最终都会付出代价。
希望以后类似的事儿少一点,咱们的孩子能在一个更加透明和公正的环境中茁壮成长。
那句话怎么说的来着?天网恢恢,疏而不漏,真是应了这句话啊!
件回顾
2021年1月9日,雇主老张雇佣了4名割菜工到老王的蔬菜大棚割芹菜。为确保蔬菜及早上市,老张让4名割菜工于上午6时许到达老王的蔬菜大棚。当时正值一年中最寒冷的三九时节,大棚的所有人老王便在大棚内点煤炉并燃放增温块来保温。老王怕自家蔬菜被冻伤,没有采取通风措施就让4名割菜工进入大棚开始割菜,老王于7点左右到大棚给雇工送毛巾、于8点左右到大棚给雇工送饭时,均未采取通风措施。10时许,割菜工感到身体不适,给雇主老张打电话说明情况,老张也没有指示割菜工停止割菜及时到大棚外通风透气,且老张后来到大棚现场时,仍未让割菜工停止割菜。11时许,4名割菜工头晕、恶心,无法继续坚持割菜,纷纷走出大棚,但刚出大棚便晕倒在地,之后被雇主老张紧急送往县医院抢救,因县医院无高压氧治疗设备,后又转院到济南市的医院抢救治疗。
经医疗确认,4名割菜工均系一氧化碳中毒。因抢救及时,4人才脱离危险,逐渐康复。4人的治疗共计花费6万元,由雇主老张先行支付。后,雇主老张将大棚所有人老王告上法庭,要求老王支付自己垫付的上述款项。
法院经审理后认为:本案中,原告老张向4名割菜工支付损害赔偿后,向导致损害发生的被告老王追偿,符合法律规定,法院予以支持。老张违反冬季大棚蔬菜采摘规律,过早组织割菜工割菜,割菜工感到身体不适向其说明情况后,其作为雇主未让割菜工停止割菜,未及时组织割菜工到大棚外通风透气,客观上加重了4名割菜工一氧化碳中毒的程度,亦应对他们所受损害负有责任。据此,法院依法判决被告老王于判决生效之日起十内向原告老张支付赔偿款3万元。
律师提醒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上述法律的适用,其条件是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劳务关系。《民法典》生效后,修订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删除了原先处理个人与单位之间劳务关系的法律依据,致使对于个人与单位之间形成的劳务关系应当如何适用法律存在空白。因此,在《民法典》施行后出现的相关侵权行为,人民法院需要参照一般过错侵权的要件来进行裁判,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劳务提供者的法律风险。因此,建议您谨慎选择与单位签订劳务关系的合同,建议通过签署劳动合同,与单位形成劳动关系,规避相关法律风险,保障自身的合法权益。
如确需签订劳务合同,各方在签订相关合同时,应在合同中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合理约定在第三人侵权、自身疾病损害时的责任承担问题。有条件的,还可以购买商业保险,以最大限度地保障各方的利益。
作者简介:朱政,执业律师,北京京师(合肥)律师事务所主任。
报记者 蒋政 封丘报道
看着反复发高烧、一直躺在封丘县人民医院病床上的儿子,杨静(化名)这两天一直揪着心。她的孩子本周二(11月23日)在封丘县戚城中学吃过午餐后就出现不适,并于周三(11月24日)前往医院就医。
同一病房里,还有2名戚城中学的学生。他们也是因为同样的原因在此治疗。
11月26日,戚城中学的3名学生在封丘县人民医院接受治疗。 蒋政/摄影
戚城中学校长王永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拥有300多名学生的戚城中学,当天餐后出现反胃、呕吐、拉肚子的学生有30多个。当天的午餐是封丘县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午餐项目的中标公司提供。
11月27日,封丘县发布情况说明,初步判定本次事件是一起食源性疾病事件,该县教体局副局长等4人被立案调查。
30多名学生出现呕吐
11月26日下午,王永在他的办公室,向前来了解情况的封丘县教体局领导回忆事件的始末:
11月23日12点,戚城中学的学生放学,并排队就餐。吃过饭大概一个小时,有人反映有学生拉肚子,并且越来越多。总体大概有30多个,男女生都有。有的学生是反胃,有的是想吐吐不出来,有的是拉肚子。得到消息的学生家长,很多选择将孩子接走回家瞧病。
当天16点多,教体局副局长王念四以及食管办负责人吕勇,还有卫健委和疾控中心的工作人员到达学校,提取了学生的呕吐物。
王永提到,当天中午吃的是蒸大米,菜有冬瓜炒肉和豆腐红萝卜。很多老师和学生都反映,当天的肉很腥气。
周三(11月24日),王永曾向王念四申请,当天中午配餐能否暂停一下,要给学生家长一个说法。未果。周三周四接连送了两天。因为部分家长情绪较大,以及媒体报道,周五(11月26日)没有配送午餐。
记者了解到,戚城中学位于封丘县赵岗镇戚城村西侧,是一家寄宿制学校,有六、七、八、九等四个年级,共计8个班。杨静的儿子就在七年级。年仅12岁的儿子,已经长到了1米7。杨静还有2个女儿,目前在郑州上大学。她们都是从戚城中学毕业。
“这么多年,学校也没出现过这种事。我担心即便现在孩子恢复了,以后在学校还敢放心吃饭吗?”杨静对记者说。
据王永介绍,在此之前,学生均在学校食堂就餐。学校与另外一家餐饮公司签订合同。在近四五年期间,并未出现过食品安全问题。自今年11月15日起,学校中餐由教体局招标的公司前来配送。
这是我国推行的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根据今年8月发布的《封丘县教育体育局封丘县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午餐采购项目-中标公告》显示,该项目中标区域(乡镇)配餐中心集中配送。其中供餐标准,根据学生营养膳食需要,向学生提供安全、营养的完整午餐。
其中,第四标段中标单位为北京志宏恒达商贸有限公司,总计覆盖学校24所,涉及3927人。戚城中学是其中之一。
多位受访者提到,该标段其他学校的午餐配送是从10月8日开始的,只有戚城中学是从11月15日开始配送。王永告诉记者,这是因为学生家长不愿意,学校才推迟配送了几天。
《中国经营报》记者注意到,北京志宏恒达商贸有限公司的配餐中心,位于封丘县赵岗镇南常岗小学校园内。该中心距离戚城中学的距离约10公里。
王永在向教体局领导汇报时提到,这家餐饮公司是在10点钟开始分餐。因为我们学校是该标段唯一的一所中学,放学时间较晚,通常都是配送的最后一站。时间在12点钟。饭菜都是装在保温桶里,等送到学校时,饭菜凉倒不凉,但也说不上很热。
11月26日中午,一位学生家属在戚城中学校园内,正等待自己的孙女。她骑着电动三轮车专门过来送饭。 蒋政/摄影
多名戚城中学的学生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饭菜不是很热”,“吃起来不好吃”。
《封丘县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午餐采购项目招标文件》中的“合同条款”要求,乙方(即配餐公司)要保证饭菜出锅时间到学生用餐时间不得超过两个小时,全过程温度不得低于60℃,并做到品种齐全。
王永还提到,周二中午盛饭的工作人员是四个妇女,是配餐公司临时在附近雇的人,一人发20块钱工资。
不过,按照上述“合同条款”,乙方(即配餐公司)从业人员必须持有健康证并报甲方备案。
有业内人士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国家非常重视营养餐计划,并制定了缜密的配套制度。比如在就餐时,相关主管部门或学校方面要有专人陪餐。
王永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周二(11月23日)中午,自己请假前往郑州处理私事,未能在学校。平时都有老师以及学校领导陪同学生用餐。多名学生也向记者证实了这一信息。
王念四对记者表示,对其监督是日常监督,教体局是日常管理,每个季度不低于2次的遍查,每个食堂都要走到。包括市场监管也在做着检查。
换不动的配餐公司?
11月26日下午,记者来到北京志宏恒达商贸有限公司的配餐中心。其位于封丘县赵岗镇南常岗小学校园内。校园内部北侧有一栋教学楼,西侧为一栋2层的楼房,即配餐中心。配餐中心四周用铁皮围挡,与外部教学区域做隔离。
位于南常岗小学校园内部的配餐中心,目前已经叫停。 蒋政/摄影
在配餐中心1楼,有主食库、副食库、分餐间、操作间。主食库里存放部分米面,其他办公区域均未见到相关食材。
该配餐中心已被叫停。有多位在此上班的工作人员向记者“叫屈”:“我们自己的孩子午餐也是这里提供。怎么可能有问题?赵岗镇这么多学校的学生都没问题,咋就他们(戚城中学)有问题?”
上述工作人员表示,配餐中心有20多位员工,各个环节都是分工明细。包括送来的食材都是新鲜的。“比如说猪肉,都是前腿和后腿,都是好肉。”
不过,在记者采访间隙,有多位不愿具名的当地村民提醒记者:“不要轻信她们的话,事实不是这样。”
一位村民提到,她的嫂子曾在这里工作一段时间,用的肉都是碎肉,后来辞职不干了。
包括王念四在内的多位负责人,均不清楚北京志宏恒达商贸有限公司的老板是谁。他们对接的是配餐中心负责人李润杰。
天眼查信息显示,北京志宏恒达商贸有限公司在2018年3月13日成立,注册地为北京市昌平区沙河镇巩华大街西2幢202号。目前的法定代表人为徐耀华。在2021年11月5日,该公司法定代表人由薛志宏变更为徐耀华。
在今年8月23日发布的《封丘县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午餐采购项目结果公告》显示,彼时作为投标供应商出现的北京志宏恒达商贸有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为薛志宏,并附有其签名。
薛志宏目前还是三河市尚八弘瑄宾馆的法定代表人,曾在北京市阳光乐畅商贸有限公司担任高管。
记者在11月26日多次拨打北京志宏恒达商贸有限公司工商信息的留存电话,始终未能拨通。
《中国经营报》记者了解到,封丘县营养午餐采购项目的第四标段中标单位为北京志宏恒达商贸有限公司,预算约为942万元,服务期限三年。
也正是这家公司,目前饱受争议。外界有声音质疑为何不换掉这家企业,王永在接受河南当地媒体采访时哭诉,因为这家公司是教体局招标的企业,自己换不动。
王永告诉记者,自己以及学校领导曾多次给王念四、吕勇提建议。“我把配餐公司第一周(11月15日-11月19日)的饭菜拍了照片给两位领导。王局长说,‘照片不能反映出问题’。”王永说。
11月26日晚间,王念四对《中国经营报》记者表示,王永确实反映过菜饭质量问题,自己也同配餐中心负责人李润杰沟通,让其整改,口味不行就换厨师。
“王校长在视频中说‘换不动’。我当时给他提供过一个路径,那就是由他向教体局党组提出申请,然后我们再向县级领导小组提出申请。如果县级领导小组同意了,那就可以批准。我作为一个副局长,我有那个权力换吗?”王念四说。
不过,王念四也坦承,学生周二出现呕吐,周三周四还继续送了2天,这是群众不满意的地方,也是自己工作失误的地方。
他告诉记者,事发当天,教体局协同市场监管局、疾控中心等工作人员调查。根据现场接触到的学生和家长的表现,市场监管局的工作人员认为不是食物中毒。“我们几个根据得到的消息综合研判,问题不那么严重,就没上报。”王念四说。
“之所以不敢停送,是因为学生吃一天就有一天的补贴。不吃的话,那个钱也不能回来的。你如果再给学生这个钱,那就是套取国家资金了。我是一天都不敢停,只有加强监管。”王念四说。
只是,此后事情的发展超出了他们的预期。
11月27日,封丘县再发情况说明,初步判定本次事件是一起食源性疾病事件。对11月23日事件发生后没有及时上报并负有监管责任的王念四停止执行职务并立案审查调查。
营养午餐计划
今年7月,封丘县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午餐采购项目发布招标公告,其中预算金额三年为8339.28万元。此次招标共分为11个标段,覆盖封丘县乡镇区域的中小学。共有来自封丘、郑州、北京、西安、周口等地的11家企业中标。
根据招标文件,该项目的供餐标准是根据学生营养膳食需要,向学生提供安全、营养的完整午餐。价格为X+4元每生每天,X为学生自愿承担数额,4元为财政资金每生每天,供餐天数每年200天。配餐标准为荤素搭配,主食不限量供应。如学校有早、晚餐需求(本次招标不含本项),由中标服务商负责供应。
这是一项民生工程。在此之前,学生的午餐通常是加餐,主要是面包、牛奶等。王念四在11月26日晚间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河南省要求加大午餐的配送力度,要求封丘县今年的午餐配送比例要超过80%,追上全省平均水平。在8月份招标之前,封丘县的午餐配送占比约为23%,其余都是加餐。封丘县推行午餐配送,是因为本地之前有4个试点,已经运营了2年多,整体表现不错。另外就是上级的要求。
“8月份招标之后,午餐配送占比具体数字还未统计。有几个标段废标了,因为有人质疑。”王念四说。
11月26日11点50分。诸多家长等待放学,接送孩子回家吃饭。 蒋政/摄影
新乡市公共资源交易管理中心在9月8日发布《封丘县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午餐采购项目复审结果公告》,原结果第3标段的中标人郑州康捷餐饮管理服务有限公司、第5标段的中标人深圳市丹江情餐饮管理有限公司、第9标段的中标人河南鑫荣餐饮管理有限公司三家公司投标文件未实质响应招标文件要求,投标文件均为无效投标文件。复核第1标段中标人西安红风车餐饮有限责任公司证件时,其提供的社保资金缴纳证件证据不符合国家规定,投标文件为无效投标文件。
河南政府采购网在11月16日发布的封丘县财政局投诉处理结果公告显示,河南鑫荣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向封丘县财政局进行投诉,投诉对象是封丘县教育体育局和采购代理机构大成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内容包括该标段复审专家不是原评审专家;投诉人未收到代理机构或采购人以书面形式通知的质疑;投诉人投标文件开标一览表完全实质响应招标文件要求。不过,最终处理结果为驳回投诉。
根据封丘最新发布的情况说明,目前正对采购项目招投标过程和涉事企业经营行为进行深入调查。
截至11月26日,仍有3名学生在当地人民医院接受治疗。杨静给儿子就医已经支付了4000元的治疗费用。在周边县城打工的老公也在病床前陪护。他们也在等待一个结果。
(编辑:于海霞 校对:颜京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