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4日,海底捞国际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底捞”,股票代码:6862.HK)发布公告称将推行海底捞餐厅的加盟特许经营模式,以多元经营模式进一步推动餐厅网络的扩张步伐。此外,海底捞亦已成立加盟事业部,制定加盟特许经营相关模式细节及商务合作流程。
据了解,目前海底捞官网已开放加盟通道,有加盟意向的用户可登录海底捞官方网站【加盟合作】栏,扫描二维码填写加盟合作申请表单进行申请。
“本公司认为,引入加盟特许经营模式将在继续保证管理水准和顾客体验的基础上,增强营运能力,引入更多优质资源,提升营运效率,助力海底捞品牌扩展至更多城市,为更广泛顾客提供服务。”海底捞在公告中表示。
2023年以来,餐饮市场高速发展。国家统计局近日发布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餐饮收入52890亿元,同比上升20.4%,创历史新高;限额以上单位餐饮收入13356亿元,同比上升20.9%。
同时,中国餐饮连锁化率持续走高。2023年4月,中国连锁经营协会联手美团发布的《2023中国餐饮加盟行业白皮书》数据显示,从2018年的12%至2022年的19%,中国餐饮市场连锁化进程不断加快。不过对比美国54%的餐饮连锁化率,中国餐饮连锁化率仍然有较大提升空间。
公告内容显示,海底捞在发展过程中,按照直营模式,坚持自身连住利益、锁住管理的理念,实现门店数量的拓展。与此同时,海底捞一直保持对市场不同经营模式的关注与评估,餐饮行业近年来在连锁化经营、加盟模式上不断开拓、创新成长,海底捞认为目前按照以直营为主、适时引入加盟特许模式,将有助于公司实现进一步的适度扩张。
近日,海底捞发布的2023年年度业绩预告也展示了餐饮消费领域的澎湃势能。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12月31日,海底捞年度持续经营业务收入预计将不低于人民币414.0亿元,增加比例不低于33.3%,净利润将不低于人民币44.0亿元。撇除汇兑收益及损失的影响,相较2023年上半年,海底捞2023年下半年净利润预期增加不低于10.0%。
相较与海底捞2019年度的持续经营业务收入及净利润分别约人民币249.4亿元及人民币25.6亿元(剔除特海国际业务),2023年营收及净利润预期分别增加不低于65.9%及71.8%。
根据公告内容,海底捞加盟餐厅将获得集团统一提供的人员培训、供应链系统、管理经验、食安管控、品牌营销服务、绩效考核等中后台服务,从而确保食品安全以及顾客体验。加盟餐厅将因应市场规模、竞争格局、物业状况和地理位置等因素,以严谨而系统化的方式,探索海底捞的新商业模式。
“本公司对加盟商将采用多项标准甄选,包括对我们品牌及价值观的高度认同、愿景规划、行业经验、财务基础等,并在所有自营餐厅和加盟餐厅实行统一的运营及品质标准。”海底捞在公告中强调。
数据显示,2023年全年,海底捞共推出三百余款新品,而演唱会大巴车、洗头服务、打毛线体验、科目三等特色服务,让海底捞在过去一年“花式出圈”,校园店、露营店、牛肉工坊主题店以及羊肉工坊主题店等形式,也让消费者获得新鲜感和个性化体验。
丽丽 小风
面新闻记者 | 吴容
界面新闻编辑 | 牙韩翔
从九毛九西北菜起家,再到孵化太二酸菜鱼、怂重庆火锅厂、赖美丽藤椒烤鱼等品牌,九毛九集团一直采用直营模式发展,目前拥有直营门店超过730家。现在,它也想要加入中国餐饮市场的加盟浪潮。
2月4日,九毛九集团对界面新闻透露,将逐步开放旗下太二酸菜鱼和山的山外面贵州酸汤火锅的加盟业务。
从开放加盟的地区上看,中国市场部分,太二酸菜鱼开放新疆、西藏、中国台湾和机场高铁等交通枢纽的业务合作;海外市场部分,该品牌会先开放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加盟业务。山的山外面酸汤火锅则开放指定商场合作业务。
之所以聚焦于这两个品牌的加盟业务,九毛九集团表示,“因为经过内部评估后认为它们已具备了相对成熟的产品体系、运营模式和供应链支持。”
太二酸菜鱼品牌推出于2015年,作为川菜中的一个细分高人气品类,酸菜鱼因其麻辣酸香的口味容易吸引食客。其门店多位于人流量高的的购物中心,主打“轻社交”模式,强调“每天只卖100条鱼”“不拼桌不加座”等营销方式。截至目前,该品牌有超过550家门店。
山的山外面品牌同样是顺应中国餐饮行业细分化的趋势,主打性价比较高的贵州酸汤火锅,还供应如酸汤脆哨泡饭、豆腐圆子、黑糯米冰浆等贵州特色菜,人均客单价为80-90元。该品牌在今年2月1日正式开出,仅在广州、佛山拥有2家门店。从开店时间来看,也许并不符合九毛九集团所说的是打磨成熟的门店模型。
目前来看,两者的门店面积均在200-300平方米。虽然九毛九集团没有透露开设一家这样面积的加盟门店需要多少投资费用,但根据官方加盟小程序上对合作方的要求,合作方“需要提供300万以上合法现金或2000万可变现资产证明”,由此大致可以推断出单店投资在至少在300万元左右。
此外,九毛九集团对加盟商有着严格的要求,除了上述财务要求,加盟商还需要熟悉市场,拥有商业经验,此外还要求“家庭稳定,最好已婚并拥有1-2个小孩”等。
与直营模式相比,加盟模式的税金、人员社保等成本都会更低,可以帮助品牌以更低成本的方式加速扩张。结合眼下大环境的变化,在低增长时期借助加盟发展模式,抗风险和灵活性都更高。“加盟潮”一样,这也是九毛九集团投身餐饮加盟大战的重要原因。
对于餐饮行业来说,开放加盟以及运行顺畅的基础在于供应链。
九毛九集团也在较早时候进行了供应链储备。2022年10月,九毛九集团公告称,将以996万元收购重庆涪陵区约3.32万平方米的土地使用权,使用期限为50年。这块地将主要用于建设火锅底料及复合调味料生产厂房和西南地区的中央厨房。这些上游的布局,能为门店规模化扩张提供支撑。
另外,从九毛九集团对太二酸菜鱼的一些调整动作来看,也许也是为了使之更适应加盟模式。
这个品牌在较早时候开启了降价。按照九毛九集团的说法,太二在2022年10月8日统一调价,一线及新一线的部分城市调至3元/碗,其他城市是2元/碗。“主要还是考虑环境影响,消费者能力这块。”九毛九集团说。
太二酸菜鱼也从过去“四人以上不接待”、“不做外卖”的模式,逐渐调整成在部分下沉市场上线六人桌,并根据区域市场的口味和习惯差异,进行菜品上的调整。“三四线城市的婚育年龄在25岁左右,比一线城市更早,意味着三四线城市的顾客一桌内就餐人数会更多。”九毛九集团曾表示。
而新品牌山的山外面贵州酸汤火锅更强调性价比(比如,其锅底比姐妹品牌“怂”火锅便宜),以试图迎合在经济周期变化中人们消费欲望降低的趋势。红餐大数据显示,火锅赛道的主流消费价位为60元-120元,人均消费价位在120元以上的火锅品牌不到一成。
借助加盟策略,或许能够帮助太二酸菜鱼走得更远。
经过过去几年来的门店加密,包括2020年进驻内蒙古、山西、辽宁、甘肃、广西等省份,2021年持续抢占高线城市及加密现有城市等,太二酸菜鱼在一线、新一线城市以外市场已经越开越多,而新疆、西藏和台湾等省份仍有空白市场可以借助加盟加密。
海外市场方面,太二酸菜鱼在美国、新加坡等地已经开出少量门店,如同大董、探鱼品牌出海时一样,开放加盟意味着可以借助熟悉海外当地餐饮环境的公司的力量,在选址、运营和推广上享受一定便利,以提升开店速度。
而对于山的山外面贵州酸汤火锅来说,开启加盟同样能帮助这个新品牌铺开,毕竟它现在只有两家门店。
希望通过加盟方式进行市场渗透的思路,无疑顺应了当下中国餐饮市场的加盟浪潮,而现在才开放加盟的九毛九集团,面临的市场竞争已越来越激烈。
太二酸菜鱼同行业中,较早走加盟模式的品牌们,目前都已经渗透到了下沉市场。
以专注于酸菜鱼快餐的“鱼你在一起”为例,在小红书等平台上,关于它的讨论围绕“性价比高”“人均30-40元”“平价酸菜鱼”等。疫情期间它快速拓店,已有超过2200家门店。另一个酸菜鱼快餐品牌的“小鱼号”目前门店数量超过500家。
这些酸菜鱼快餐品牌由于价格定位、门店轻小灵活等特点,更方便快速拓店。而作为客单价较高的正餐品牌,太二酸菜鱼无论在偏远省份、下沉市场,还是更追求快速就餐的机场高铁等交通枢纽,似乎都不太有占有竞争优势。
不仅如此,太二酸菜鱼、山的山外面贵州酸汤火锅似乎也不具备投资优势。
去年以来为了抢夺加盟商,快餐及茶饮品牌之间已经近乎贴身缠斗,策略集中在降低加盟门槛。更多加盟商对于在15万-20万元之间的投资标的表现出更高的意愿,而能出更高投资的加盟商不多。而动辄需要300万元单店投资的太二酸菜鱼,也许招商吸引力不够强。
出海层面来说,九毛九集团也深知不易。九毛九集团副总裁赵媛媛在接受《北京商报》采访时表示,“‘出海’并非简单地复制国内门店的模式,需要根据当地的法律、文化、习惯重新建立一个模型,并依托完善的供应链体系不断扩张。”
而如何与当地加盟合作方的磨合仍然需要一定时间和技巧。
“出海面临的最大困难,还是要看资金实力及当地合作方的精细化管理程度; 合作方的财力状况、对品牌的重视程度、市场推广程度和促销活动形式等,直接关乎品牌在当地的生存时间。磨合得不好,最后闹得不愉快、一拍两散的也不是没有。”在东南亚一家餐饮设计和策划公司工作的陈宇对界面新闻说。
底捞 IC 资料图
海底捞开放加盟,餐饮巨头加盟潮即将来临?
3月4日,海底捞国际控股有限公司(海底捞,06862.HK)发布公告称,将着手推行海底捞餐厅的加盟特许经营模式,以多元经营模式进一步推动餐厅网络的扩张步伐。公司亦已成立加盟事业部,制定加盟特许经营相关模式细节及商务合作流程。
海底捞表示,公司在发展过程中,按照直营模式,坚持自身连住利益、锁住管理的理念,实现门店数量的拓展。与此同时,公司一直保持对市场不同经营模式的关注与评估,餐饮行业近年来在连锁化经营、加盟模式上不断开拓、创新成长,公司认为目前按照以直营为主、适时引入加盟特许经营模式,将有助于公司实现进一步的适度扩张。
海底捞称,引入加盟特许经营模式将在继续保证管理水准和顾客体验的基础上,增强营运能力,引入更多优质资源,提升营运效率,助力海底捞品牌扩展至更多区域,为更广泛顾客提供服务。
“海底捞开放加盟这个是意料中的事情。”在中国食品行业分析师朱丹蓬看来,如果海底捞不开放加盟,在其他企业提速的当下,海底捞想要力保行业老大的地位,仍然有一些不确定的因素。“所以它开放加盟应该就是让整个品牌效应,规模效应的红利持续释放,这对整个营收、利润以及股价有相应的加持。”朱丹蓬还表示,未来会有更多餐饮巨头开放加盟。
此前,2月20日,海底捞刚刚发布正面盈利预告称,公司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持续经营业务收入预计将不低于414.0亿元,增加比例不低于33.3%(以310.4亿元为基准,不包含特海国际营收);录得的持续经营业务净利润不低于44.0亿元。
在公告中,海底捞还将2023年业绩与2019年业绩进行对比。海底捞表示,相较于2019年度249.4亿元的营收及25.6亿元的净利润,公司2023年度营收和净利预期分别增加不低于65.9%及71.8%,而该增加主要归因于海底捞餐厅网络的扩张。
由于疫情、盲目扩张的影响,2021年海底捞出现了上市以来的首度亏损,全年亏损高达41.63亿元。为了减少亏损,2022年,海底捞继续放缓拓店速度,同时在下半年启动“硬骨头”计划以重开过往关停的若干餐厅。在营收比2021年同期的411.2亿元减少15.5%的基础上,将净利润转亏为盈,从净亏损41.6亿元增长至盈利13.7亿元。
2023年,海底捞的业绩进一步改善。海底捞2023年中期报告显示,2023年上半年,海底捞录得营收约188.9亿元,较2022年同期的151.6亿元增长24.6%;净利润约为22.6亿元,同比大幅增长3025.8%。与此同时,海底捞的开店速度有所回温。2023年上半年,海底捞新开5家门店,恢复前期关停的门店24家,同时关闭了18家经营表现欠佳的餐厅。截至2023年6月底,海底捞共经营1382家门店, 其中1360家位于中国大陆地区,22家位于港澳台地区。
不过相比近年来各大餐饮品牌开店速度,海底捞2023年上半年净增加11家门店的速度并不快。据呷哺呷哺餐饮管理(中国)控股有限公司(呷哺呷哺,0520.HK)2023年半年报数据,2023年上半年,呷哺呷哺集团于中国大陆新开设89间呷哺呷哺餐厅,于22个省份及自治区以及3个直辖市(即北京、天津及上海)共经营841间呷哺呷哺餐厅;集团亦于中国大陆新开设27间凑凑餐厅,于中国24个省份及3个直辖市(即北京、天津及上海)共经营237间凑凑餐厅。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2月,另一家餐饮品牌九毛九也宣布开放加盟。2月4日,九毛九国际控股有限公司(九毛九,09922.HK)发布公告称,将引进加盟及合作模式至太二酸菜鱼及山的山外面酸汤火锅。自2月3日起太二已开放新疆、西藏及台湾地区,以及其他省份机场、高铁站等交通枢纽,澳大利亚及新西兰的加盟模式。山外面将同日开放中国若干指定购物中心的合作模式,并于2025年2月3日全面开启加盟模式。
截至3月4日收盘,海底捞跌2.24%,收报13.98港元;呷哺呷哺跌3.57%,收报1.89港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