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原则:
首先记住第一原则:进入与身份对应的餐馆,就成功了一半!
第一、先要清楚所在地有哪些档次的餐馆,高档中档低档都在哪里;平时要关注。
第二、先去餐馆摸一下比较特色的菜,口味和价位;
第三、先评估要请的人的身份和口味,选择合适餐馆,重要的客人一定要点包间;
第四、如果要谈比较敏感的话题,一定要点包间或距离客人生活圈比较远的餐馆;
第五、如果客户身份比较高,又要考虑自己节约的时候,酒水最好自己带。在外买的比酒店里便宜的不是一点两点了。
点菜学问:
第一、请客人先选菜,如果客人谦让点菜权,主人也不必过于勉强;
第二、点菜过程要快,不要点了很久都没有定,重点菜和口味菜询问一下客人是否喜欢,尤其注意不要适合自己口味点太辣或者太油腻的菜;
第三、点菜要先评估预算,一般主菜要比客人多一个到两个,配一个冷盘和一道汤就足够了,特别的油腻的菜,一般点一个就可以,例如椒盐排骨,猪膀,扣肉,东坡肉一类,如果超过4道主菜可以考虑有鱼、有鸡或鸭 、有肉类,最后一定要有一道口味清淡的菜,例如青菜;
第四、点菜要上档次,只需点一到两个有特色,上档次的菜,不需要每个菜都很贵;
第五、点菜不要同时点几道同类型的菜,例如都是鱼,不过做法不同(我就吃过全鱼宴——18个菜用一条40多斤的鱼做的,口味不同),如果是肉类,种类和做法最好有区分;要注意客人是否有忌口——是否吃辣、是否回民、是否有孕、是否服药、是否海鲜过敏等等;如有老人、小孩注意点几个对牙要求不高的菜;
第六、点完菜要询问客人用什么酒水,如果不想喝酒,可以考虑来点啤酒或者红酒,如果完全不能用酒,可以用要开车,或者下午有工作安排不便饮酒,或者干脆说公司不允许午餐用酒来解释,可以点酸奶或果汁,有的客人认为果汁不卫生,要仔细确认下生产日期、厂家等信息。
第七,点酒注意事项。1.白酒的价格最好单瓶不要超过这顿饭预算的1/3—1/2(一般情况下,贵宾另算);2.喝红酒注意和菜的搭配,记住“红酒配红肉,白酒配白肉”的原则就好了。也就是如果是海鲜,尽量喝干白,中餐如油腻的食物,最好是干红; 点酒的学问大了去了,点不好,你这顿饭就算是白请了。
第八,如果是第一次去的餐馆,可以请服务员推荐几道特色菜,然后选择一些比较家常菜,估计味道差也不会差到哪里去;
第九,最后点主食;注意南北差异,北方只有面食叫主食,南方只要能填肚子基本不限,稀粥、米饭、面条、馒头、包子都可以,也是关键要有特色。
第十,如果吃饭时间紧张,一定不要点要费时间做的菜(往往是贵重主菜),不清楚的情况下可以找服务员确认;
第十一,没钱别上馆子,到了馆子就别尽点便宜菜;
第十二,锻炼自己的说辞,每个菜上来都能忽悠个几句,你就是“饭局之星”了!这样下来单也签的顺了,职也升得快了~~
><>许大家都有这样的感触吧,吃腻了家里所有的饭菜,就想到外面去换换口味,刺激一下家常菜的味蕾。吃惯了中餐也是一样这样的感触,也想中餐的味蕾换换,那最好的刺激就是去吃西餐,这样才能体现出你的味蕾是如何了?
我的味蕾也是一样,吃腻了自己做的家常菜,就想着换胃口了,某人老说有一家西餐厅的披萨好吃,想换胃口的心愿就是去吃披萨。好把西北胃清洗一些。
一家人就来到某人常提的西餐厅,吃货老说这里的披萨如何的好吃,这是一家在广场边上的西餐厅,得做电梯上去,餐厅空间感好,装修看似简单却精于细节,即使餐桌上一朵最普通的小花,都是精心摆放的
服务员很热情,见到客人就立马迎来,引导入座,拿来菜单
某人在点餐,我就顺手拍照,
哈,没想到这家西餐咖啡厅也入乡随俗了,还摆放了新疆的葡萄干,巴旦木、碧根果,不知道西餐的味道也入乡随俗了吗?
这就是我们的位置,4个人,一边可以坐两位
里面也有包厢,环境还不错,毕竟在二楼,光线很不错,可以看到外面的广场
外星人还点了薯条,我说就和肯德基一样的味道,真是不值,来这里要是披萨和牛排
一共点了两份披萨,其实一份服务生说是这里的招牌披萨,墨西哥田园风味的,好像就是这么说的。等的时间很长,都饿的不行,把我嫌弃薯条都吃完了,才上来,服务生解词说都是现做现烤,吃西餐就的耗时间
黑椒牛排,两份,就是这么精致,还没有新疆手抓肉一块大,可是价格是它的两倍多,3倍都差不多了,88元一份好像,我把结算单找不到了,要不真的贴上价格
这是一个人的份量,可惜我这西北胃,真的享受不了 ,居然没吃完,可是也没吃饱
墨西哥田园风味十足,好几种蔬菜在里面多多的
烤鸡翅,我自从用大众点评的600元的免费消费码,买了600元的肯德基,再也不吃鸡翅了
别看很普通的披萨,黑胡椒牛排,薯条,可是价格就是中餐差不多几个素菜都有的价格,如果你真的吃腻了中餐,或者吃腻了自己做的家常菜,就去吃西餐吧,这样你才知道什么适合你的胃,才知道中餐,家常菜多么的物美价廉,好吃的不得了!!!!!!
这是另一份披萨,什么名字不记得了,外星人吃的,说是很好吃,要不怎么说,父母和孩子有代沟呢?就从饮食上来说,这就是很大的区别
后来才知道木瓜酥是这里的王牌,可惜都点来尝尝,如果有下一次,一定要先点王牌尝尝,要不白来吃一次西餐了。。。。。。
这是西餐咖啡厅餐厅,可惜也没喝上一杯咖啡,真是一次差不多是白来的一次西餐体验。。。。。
><>< class="pgc-img">>好一家餐厅,着实不是件容易事,特别是在消费不断升级,竞争越来越激烈的当下,每家餐厅开业前都在门店设计、菜品创新、菜单规划、顾客服务方面下足了功夫。
然而,我们发现几乎所有的门店都忽视了非常重要的一项:顾客消费流程。
很多餐饮创业者认为,顾客消费流程只要清晰、顺畅就可以了 。因此,对顾客消费流程没有深度的思考、研究,更没有想过做什么创新。甚至有的餐厅,试营业出现流程混乱,才发现流程本身就存在着逻辑错误。
事实是:好的顾客消费流程,不仅是清晰、顺畅、高效,而且可以带来巨大的收益。
和府捞面是典型的顾客消费流程创新的受益者,本文通过解析和府捞面的顾客消费流程创新,就很容易让读者对顾客消费流程重构有直观的理解和感受。
1
颠倒一下消费流程,客单价大幅提升
虽然和府捞面卖的是一碗慢生活的“书房|养心面”,但其业态依然是快餐。这类快餐店的顾客消费流程,大家再熟悉不过,无非就是两种:
快餐常见的两种顾客消费流程
A 流程
1
顾客到收银台,开始点餐(先点主餐,再点辅餐、饮品)
2
顾客结账,入座
3
顾客等餐(也许是自取)
B 流程
1
顾客入座
2
服务员拿菜单顾客点餐(也许是扫码点餐)
3
顾客等餐
4
用餐后或用餐前结账
这两种流程在成千上万家快餐店用了几十年,甚至几百年,大家墨守成规,从未想过改变流程,只是在流程既定的前提下,在菜品展示、点单推荐、套餐组合、菜单规划方面下功夫。
和府捞面是怎么做的呢?
1
顾客经过自取餐台,选取辅餐、饮品
2
顾客走到收银台前点主餐
3
顾客结账,入座
4
享用辅餐的同时等主餐
这样做有什么好处呢?
如果先点主餐,这份主餐的分量已经记在顾客心里了,再点辅餐时,顾客心里会有一层顾虑:吃不下。
如果先点主餐,这份主餐的售价已经记在顾客心里了,再点辅餐时,顾客会在心里衡量这一餐的花费,会有一层顾虑:超预算。
和府捞面只是把点餐的流程颠倒了一下,就消除了顾客的这两层顾虑。
< class="pgc-img">>2
3个小细节优化产品呈现方式
说到这里,和府捞面的流程创新似乎解析完了,看起来也十分容易学以致用。然并卵,我们看到很多学习和府捞面点餐流程的餐厅,并没有创造同样的价值。所以,我们还要再进一步解析。
普通快餐店,点辅餐的顾客总是只占少数,而和府捞面恰恰想反,是不点辅餐的顾客占据少数。除了流程的颠倒,餐品呈现也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视觉:黑色底衬托,菜品好看又新鲜
黑石板:炸品、煎烙类小吃都是放在黑色石板上,以黑色为底,最能突显产品;
食品灯:灯光对产品的视觉效果,有着明显的加强作用;
少陈列:看到就能想到产品随卖随做,所以酥、脆、焦、香。
< class="pgc-img">>温度:遵循“凉的极凉,热的极热“原则
通常情况下餐厅的餐食,需要遵循的温度原则是“凉的极凉,热的极热“,那些不太凉也不太热的产品,往往会表现平平。
和府捞面为取餐台的冷饮设置了冰块,冰雾萦绕的感觉真是透心凉;蒸品直接放在蒸炉上,热气腾腾的感觉真是暖到胃。
< class="pgc-img">>份量:论个卖
炸品、煎烙、酱卤类小吃,售卖单位都是“个“。
而且每个份量都不大,小凉菜的份量也是极小,完全可以做单人用餐的配搭,进一步消除了”吃不下“的顾虑。
同时也极大地争取了,单人用餐的顾客点辅餐。
< class="pgc-img">>有了这些“武器”,极少有顾客在视觉、嗅觉的双重刺激下,空着托盘走到收银台点主餐。
3
顾客消费流程重构的3个步骤
顾客消费流程重构是有方法、有规律可循的。
第一步:消费流程拆解到最细
把顾客的消费流程拆解到最细。比如,和府捞面就是把顾客点单这一个步骤拆解成点主餐、点辅餐、点饮品三个步骤。事实上,还可以更细。
第二步:流程重新排序
流程重构,把拆解后的步骤,重新排列顺序,将所有排列的可能全部罗列出来。
是全部罗列出来,不要只是在既定的思维框架内列出你认为可能的。
第三步:基于消费者行为分析,确定最终流程
4
流程创新中的心理学知识
最后,我们再解析一下和府捞面在流程创新的过程中都运用了哪些营销心理学呢?
预期效应
如果我们事先相信某种东西好,那么它一般就会好,反之亦然。
和府捞面的辅餐、饮品在取餐台直接取成品,所见即所得。
从众效应
人们会采取他们喜欢或信任的人的观点和行动,也就是从众效应。
比如在募捐的场所,如果我们看到里面已经有钱,我们就会更有可能往里面放钱;如果里面没有钱,我们反而更不可能往里面放钱。
顾客在和府捞面端着托盘,顺序地走向收银台时,会观察到一个现象,就是每个人托盘里都放了三两样辅餐,即使没有其他原因,在从众心理的影响下,也会对辅餐有所选取。
5
阻碍创新的是创业者自己
为什么成千上万家店用了几百年的流程,又被跨界而来的创业英雄颠覆了呢?因为思维的自我禁锢:习惯了,已经形成了贯性。不是没有勇气创新,是从来没想过要创新。更多的思考都是在:用模型呈现,还是用菜单呈现?卖什么比较好卖?怎么推荐,怎么促销更有效?这些都是在既定的框架内思考。
所以说,有效的创新很多时候都是颠覆性的。而阻碍创新的不是顾客、不是同行,是创业者自己!
小结:
所有门店的流程都值得重构一遍,顾客消费流程创新方案的落地细节直接影响结果,跳出既定思维框架,颠覆贯性思维,把流程拆解到最细,再重新排列组合,运用营销心理学,基于顾客行为分析,确定最终流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