柠应该是近两个月比较火的网红茶,珠江新城花城汇中区这边又新开了一家,进到店里点单看到外卖早已排成长龙,等外卖一波走光,趁人少赶紧去打包几杯,个人喝了觉得比较好喝的有:
手打柠檬绿:14块
一品青茶,用的是香水柠檬,小青柠,双打,喜欢喝挞柠的原因就是区别其他市面上柠茶识别度高、入口清新,适合夏天,用的是潮汕绿茶,没有传统绿茶的那么重的茶味。
< class="pgc-img">>五窨茉莉绿茶:14块
熏制的意思,把一大片茉莉花铺在绿茶上,只用一次,经过了五次花瓣熏制
玉凤青茶:14块
有玄米茶的口感清新中带点炒米味。
手打柠檬红:14块
用的是祁门红茶底,注重茶本身的风味,第一口感较轻身,放久了口感比较厚重。
原道手作碧根果奶缇
乌龙茶奶茶底,有颗颗的碧根干果粒,好喝,适合小朋友。
反正主打的几款闭着眼睛点都不会差,排队超久的人气奶茶店。
< class="pgc-img">>招牌是手打柠檬茶,挞柠出品的柠檬茶,用的茶和柠檬是比较好的,柠檬肉汁饱满,茶味清香不苦涩,柠檬茶里有很多手打的柠檬肉碎,口感佳。
99.9%挞柠粉都推荐的一品青,选用自家茶厂里研究出的发酵绿茶,既有绿茶本身的清香,还带着乌龙特有的回甘,加上清新的香水柠檬,一口就上瘾!
合作条件
1.认同挞柠品牌
2. 能够用心参与经营
3. 服从公司统一的营销推广策略
4. 严格统一装修风格
5.合法的自然人为法人
< class="pgc-img">>关于挞柠
品牌创建于2017年,挞(TA)捶打、击打,柠(NING)柠檬。挞柠的主打产品就是手打柠檬茶!用最新鲜的柠檬搭配精品茶叶,打造最好的柠檬茶!
不一样的挞柠,不一样的柠檬茶!
抛弃了传统港式柠檬茶的茶粉和浓缩柠檬汁,精心挑选了4种高档精品茶叶和4种不同品种的柠檬。我们为了做好柠檬茶买下40亩专属茶园和入股了柠檬园
4种柠檬+4种茶+25下暴击
每一杯柠檬茶都用手工现场打出新鲜、芳香、茶香一切融入在一杯柠檬茶里不苦、不涩,只有酸酸甜甜的幸福!抓住创业机会,想继续了解挞柠品牌的可点击了解更多。
>源: 红餐网
作者: 蒋文景
餐饮业从来不乏入局者,一批餐厅关闭,一批新店开张,是常态。而在新开张的门店中,茶饮店是其中常客,即使在疫情冲击之下,也丝毫没有影响茶饮市场的火爆。正所谓“才看老店成新鬼,门头变幻茶饮旗”。
然而,现在开茶饮店,真的赚钱吗?
< class="pgc-img">>茶饮无疑是疫后恢复最快的餐饮品类之一。
早在三月份,武汉重启后,短短3天时间内,奶茶外卖订单量增长近8倍;四月五月,全国多个城市茶饮市场已出现火爆现象。
根据外卖平台数据显示,目前全国大部分城市茶饮店已恢复八九成水平,一些品牌订单量甚至出现逆势增长。
而随着温度的不断攀升,茶饮店开店速度也越来越快。
- 5月11日,茶颜悦色官宣出圈,首家店落户武汉江宸天街。这个在长沙默默耕耘7年开出上百家门店的区域茶饮品牌,正式开启走向全国的步伐。
- 6月22日,在一个月内突击开店500家之后,蜜雪冰城宣布门店数突破10000家。
- 五谷茶饮品牌沪上阿姨向红餐网透露,2020年预计在全国新开500家加盟店。
与此同时,不少茶饮品牌加快了常规拓店的速度,加紧扩张抢夺市场。
一时之间,茶饮赛道热闹不已。
01.
20米小巷挤了4家奶茶店,
茶饮再掀开店热潮
“琶洲城某商场,很多小店换成茶饮了,6家店居然有4家是茶饮......”
6月29日中午,红餐网(ID:hongcan18)小编来到广州海珠区琶洲城进行实地考察。只见在仅约20米的小巷一侧,就出现了TAKE柠檬茶、挞柠、一点点、益禾堂四家茶饮店,其中有三家紧挨在一起。
而在一年前,旁边除了一两家茶饮店外,其他的都还是隆江猪脚饭等快餐店。
< class="pgc-img">>△20米小巷挤了4家奶茶店
同样的情形,也在其他城市上演着:
长沙五一商圈,仅黄兴中路沿线及地下地铁商业国金街,就聚集了超过40家不同品牌的茶饮店,头部腰部品牌一应俱全。
在这里,茶颜悦色、瑞幸咖啡、喜茶、奈雪的茶、鹿角巷、CoCo、书亦烧仙草、一点点、快乐柠檬、MAMACHA等品牌,几乎是集体亮相。去年七月份才进入长沙的喜茶,目前3家店全部集中在五一商圈。
长春市桂林路美食街,50米之内,一芳、蜜雪冰城、谷芊、易阿姨奶茶、舍子茶等7家茶饮店也是扎堆亮相。
此外,红餐网(ID:hongcan18)了解到,随着茶饮市场的火爆,不少餐饮创业者纷纷瞄准茶饮市场,不少茶饮品牌品牌近期收到了不少加盟咨询的合作意向,而一些茶饮品牌的总部也趁热推出了加盟优惠政策。
< class="pgc-img">>传统茶饮品牌开店热火朝天,以娃哈哈为代表的一批跨界选手也开始行动。
前不久,娃哈哈在广州又开了一家新店,并首次对外公布了其“万店计划”,豪言10年内要在全国布局1万家门店,比蜜雪冰城的万店过程还要缩短一半。
紧锣密鼓的开店、头部品牌市场下沉、区域品牌全国化、加盟热潮不减......茶饮品类的热火朝天也再次吸引了资本青睐。
继喜茶、奈雪先后被爆获得大额融资后,近期网红奶茶店兰熊鲜奶获得了喜茶投资方IDG的投资。
总的来看,整个茶饮市场似乎充满了生机,异常火爆。然而,真的是如此吗?
02.
异常火爆的茶饮市场背后,
是虚假的繁荣
转角可能遇不到爱,但一定能遇到一家奶茶店。
< class="pgc-img">>△中国现制茶饮门店数增长迅速
据36氪研究院发布的《2019新式茶饮消费白皮书》显示,中国茶饮市场的总规模在2019年突破4000亿元,中式现制茶饮市场规模约1000亿元。2018年全国现制茶饮门店数达45万家。
但是,这些高速增长的数据背后,是无数茶饮创业者黯然离场的心酸。
上海小伙刘修虎和曹志伟,疫情以来一直在忙着回收餐饮设备,有时一天拆七八家餐厅。据他统计,从去年6月至今,公司拆除的几百家店铺中,排名第一的就是奶茶店。
一个金融白领小伙开奶茶店,两个月亏损40多万,9800元买的冰淇淋机一次都没用过;两个00后小伙子,刷短视频加盟奶茶店,加盟费+租金+设备+原材料+装修投进去50多万,倒闭后联系回收公司拆店;还有一个做美容的95后女生,开奶茶店半年赔了七八十万......
< class="pgc-img">>△抖音开奶茶店亏损的视频多如牛毛
“很多人不甘平庸,不想拿死工资,开奶茶店创业,结果大部分交了学费。”
一位行业人士表示,茶饮毛利率从以前60%-90%,下降到30-50%,其实很难赚钱了,更加不是创业的最佳选择。
招商证券曾经通过数据分析,得出了一个结论:在扣除原料费用、人工费用、房租及装修费用、水电及其他摊销的话,茶饮头部品牌只能维持在毛利率50%、净利率11%左右。
试问,有多少小品牌能够达到这个利润率?
随着消费者品牌意识觉醒,流量越来越向头部品牌聚集,小品牌茶饮店销量和客单价触达瓶颈。但是原材料、租金和人工的成本并没有降低,奶茶店不再是好赚的生意了。
< class="pgc-img">>以茶饮头部品牌奈雪和喜茶的情况为例:
奈雪门店平均面积260㎡,打造奢侈品店风格,高品质出品......这些本身就需要高成本的投入;喜茶用料良心,杯子都是喝完洗洗还能继续用的。这一圈下来开店成本蹭蹭就上去了。
据雕爷孟醒揭秘,喜茶的加价率也就2倍而已,十几块的成本卖二十几块,利润率并不高。
奈雪的茶创始人彭心也说过,“这行没大家想的暴利。”
头部品牌的日子不好过,其他品牌即使能渠道下沉或者细分市场赢得一片蓝海,但是在后继者无数,竞争激烈程度倍增的情况下,要说赚钱也很难。毕竟虚假繁荣掩盖不了市场就那么大,进入者越多,蛋糕就会越来越小。
“我们经常遇到同一家门面拆几次,每次拆的时侯,下一家都跃跃欲试准备进场。感慨之余,只能心里默默祝福‘新人’好运。”刘修虎说到。
03.
隐忧多多的茶饮市场,
早已不是创业的乐土
好看的数据,火爆的市场景象,早已让不少心心念念的入局者迷昏了头脑。事实上,茶饮远没有表面看起来那么美好,市场暗流汹涌,没有好水性,弄不了这趟潮。
据相关数据,2016年下半年,茶饮店的关店数量开始超过开店数量;2017年,茶饮关店数量达到开店数量的1.3倍;2018年Q2与2017年同期相比,一线城市茶饮店的关店率高达55%,而二线城市的关店率为35%;2019年,可持续经营超过一年的奶茶店仅为18.8%。
天眼查数据检索显示,截至11月29日,2019年被吊销、注销的奶茶企业有3478家,同时茶饮行业中经营异常的企业多达2.18万家。现如今,九成茶饮店不赚钱,整个行业呈现“十仅存一”的状态。
< class="pgc-img">>△2019年关店率前十有8家是茶饮品牌
一边是利润的江河日下,一边是如过江之鲫的新开门店,千亿茶饮市场早已是隐忧多多,九死一生。
1)开店成本陡增,经营门槛越来越高
随着新式茶饮引发的行业升级,奶茶从原始的一勺粉末+一把珍珠简单冲泡而成,演变成茶基底+奶盖+各样新鲜水果配料,在原料品质、萃取工艺上都有重大升级。
升级的过程中,消费者对更好体验和产品的需求是不可逆的。要满足这种需求,成本就得大大增加。
不仅是原材料的成本增加,为了吸引客流和讨好消费者,茶饮门店越来越向繁华商业区聚集,门店装修高大上,产品讲究高颜值。这又造成房租和人工成本的陡增。
< class="pgc-img">>△广州琶洲保利广场喜茶门店外观
粗略估计,在一线城市加盟一家奶茶店需要投入50万元左右,这对抱着轻松入行想法的创业者并不友好,一不小心还会踩到快招加盟的坑。而如果自创品牌,那么品牌命名、选址装修、产品开发、门店运营、品牌推广等一道道门槛等着你,没有经验的创业者经常铩羽而归。
2)供过于求、过度拥挤
众多创业者盲目一窝蜂的涌入,导致了茶饮赛道的过度拥挤。
2018年,国内饮品销售额同比增长6%,而同期茶饮门店数从25万增加到45万家,同比增长高达80%,开店速度远远超过市场增长速度。整个行业出现了供过于求,在一二线城市尤其严重。
据界面新闻报道,截至2020年4月初,广州、深圳、成都、上海、东莞、重庆6个城市茶饮门店过10000家,其中广州近20000家。而东莞茶饮店分布密度最大,平均每1420人就拥有一家茶饮店。
< class="pgc-img">>广州味满多餐饮企业管理有限公司董事谢灿武表示,仅就柠檬茶这一细分品类来说,在广州就有1100多家店,市场已经比较饱和。
仅一个柠檬茶的细分赛道就已经如何拥挤,其他的赛道的竞争激烈情况就可想而知。
3)巨头凸显、头部品牌占位完成,品牌化竞争到来
茶饮行业经过这些年狂飙突进,大浪淘沙,市场格局基本已定。
首先是喜茶、奈雪的茶牢牢占据着茶饮排头兵的位置,依靠各自的品牌优势稳扎稳打;其次是茶颜悦色等个性鲜明的区域茶饮品牌,依靠自身的鲜明特色俘获了当地消费者心智;再就是蜜雪冰城、一点点、COCO等,依靠快速开店,抢占全国市场。
此外,还有众多“陌生人”跨界闯入茶饮,如娃哈哈、便利蜂等跨界巨头杀入,更是使得茶饮市场竞争加剧。
在这种情况下,市场将是品牌化、规模化、专业化茶饮企业的天下,缺乏品牌力的自营个体、杂牌军将越来越没有生存空间。
4)市场细分趋势明显,但同质化也越来越严重
喜茶奈雪之后,细分赛道正成为茶饮的最大机会。
品类深耕或自身特色明显的品牌开始有声量,比如瞄准现煮五谷茶定位的沪上阿姨,主打原叶茶、风味煮茶的煮葉,定位烧仙草饮品的书亦烧仙草,走日式茶饮美学概念的伏見桃山......
但在众多餐企瞄准细分市场、聚焦品类的同时,茶饮产品同质化问题越来越严重。
< class="pgc-img">>△去掉logo,你认得出这是哪个品牌的茶吗?
出现一款爆品,很快市场就会出现同类产品。黑糖珍珠火爆,一下子大家都推黑糖珍珠鲜奶;答案茶成了网红,一堆人开始跟风;看到柠檬茶火了,突然间冒出上千家。
口味雷同。随着茶饮市场发展成熟,加上信息流通的加速,能够创新的点越来越少,各家产品的口味也越来越趋同。纯茶、奶盖茶、水果茶,全糖、半糖、七分糖......今天你一推出,明天就铺满全世界。
就连包装也越来越相似。把任何一个商圈所有奶茶店都点一杯放在一起。撇去头部品牌,普通消费者根本没法分清谁是谁。
因此初创品牌如果不能找到自己的独特定位,做出差异化,就很难得到消费者的认可,在纷繁的茶饮品牌里脱颖而出。
(5)山寨成了不少品牌最为头痛的问题
山寨是困扰茶饮行业的顽疾。经常是你开了一家XX奶茶店;如果火爆,那我换个牌子开第二家;紧接着是第三家、第四家、第五家......而且往往扎堆开在一起,最后大家一起死掉。
拿广州市场火热的柠檬茶来说,不少品牌在门店规模、店面布局、产品类型、包装和定价各方面都极为相似,就连消费者都吐槽,“外观差不多,味道也一样。”
鹿角巷创始人邱茂庭在接受采访时曾告诉红餐网,山寨问题是他们目前最大的挑战,他认真统计了山寨店的数量:“全盛时期有7000家,现在也有2000~3000家,而我们正牌门店才100来家。”今年四月,行业还发生过“茶颜观色”起诉“茶颜悦色”的事。
< class="pgc-img">>△茶颜悦色官方公众号发文吐槽
一方面,山寨猖獗,对正牌的利益和信誉是极大侵害;另一方面,大量出品低劣的仿冒店充斥市场,混淆了消费者的认知,会让消费者对茶饮市场失去信心。
6)茶饮淡旺季明显,行业气候严峻
进入八九月后,随着天气转凉,茶饮行业也将迎来传统的淡季,在北方地区尤其明显。虽然不少奶茶店都会根据气候调整产品结构、推出热饮,但是由于热饮在产品上的局限,还是不能让生意回到夏季的表现。
这是茶饮店不可回避的问题。
与自然气候相比,疫情所造成的行业气候寒冬,是更加致命的。疫情防控、客流不足、消费力下降等对餐饮业的影响何时过去,还是未定之数。
茶饮店是否能仅靠夏季的收入就能撑过去呢?谁也不能保证。
结语
茶饮行业门槛越来越高,竞争日益激烈,强者恒强的局面愈发凸显,中小品牌生存艰难。如果冒冒失失一头扎入,很可能发现等待你的不是“小确幸”,而是“天坑”。
本文节选自NCBD(餐宝典)的餐饮测评系列报告之《“TANING手挞柠檬茶”茶饮加盟深度测评报告》。)
一、行业介绍
NCBD(餐宝典)的《2020—2021中式新茶饮行业发展报告》显示,2020年中式新茶饮市场规模达到865亿元,预计到2021年突破1000亿元大关。在门店数量上,2020年中国现制茶饮门店数量预计达到48万家,2021年达到52万家。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总体来看,中国茶饮行业的市场现状呈现出如下特点:(1)市场空间巨大;(2)市场竞争惨烈;(3)进入门槛较低;(4)产品易被模仿;(5)关店率非常高;(6)疫后复苏最快;(7)积极拥抱资本。
本次测评的对象“TANING手挞柠檬茶”,其主打产品为柠檬茶。柠檬茶以柠檬片加茶等配料冲制而成,起源于英国(一说是俄罗斯),距今有100多年历史,上世纪五十年代传入广州。在粤港澳地区,由于气候偏暖,具有降温消暑功效的柠檬茶因而很受欢迎,几乎成了所有港式茶餐厅的标配饮品。
随着茶饮行业的快速发展,茶饮企业纷纷致力于挖掘各种原材料,柠檬作为一种富含维C、顺应健康消费潮流的水果,自然也受到了很多关注,市面上也出现了很多柠檬茶专门店。这些专门店与港式茶餐厅的一大区别,是融合了台式柠檬茶的“手打”特色,主打新鲜、健康。
大约到了2017年,柠檬茶正式成为茶饮的一个细分品类。截至目前,全国共有超过2500家柠檬茶专门店。此外,古茗、沪上阿姨等也都上线了柠檬茶相关的饮品。
二、公司及产品介绍
公司介绍:TANING手挞柠檬茶(以下简称“挞柠”)2017年成立于广州,目前门店数突破350家(其中直营店45家),入驻了国内27个省份的61座城市,是门店数量最多的柠檬茶品牌。此外,挞柠的身影还出现在了中国台湾省以及越南等地,颇受欢迎。
挞柠一直致力于推广广府饮茶文化,2020年,挞柠在广州陆续推出几家广府文化特装主题店,让人一进入其中,就能直观感受广府风情韵味。其中,首家“TANING挞柠造食研究所”在广州云门云里开业,引入老广茶档文化,成为广府文化体验点。同年,挞柠携手广东广播电视台举办广府话大赛,推广粤语文化。
挞柠积极投身公益,比如去年疫情期间,他们多次慰问环卫站点和临时疫情防控点,捐赠口罩和茶饮;今年春节期间,挞柠联合广州佳兆业广场开展“献爱心·共同战疫”活动,向天河区周边的快递员们送去慰问;今年3·8妇女节,挞柠联合广州北京路街道总工会,为女同胞们送上鲜花和鲜柠茶。
在私域流量方面,截至目前,挞柠的微信公众号粉丝15W+、微信好友粉丝130W+、微信客户群350+。其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正逐渐提升,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产品介绍:“好茶鲜柠,一切配得刚刚好”,是挞柠的slogan。自成立以来,挞柠一直聚焦柠檬茶饮品,如今一年卖出超8000万份柠檬茶。其中一款招牌柠檬茶,在外卖平台上半年卖出29.4万杯。每个季度,挞柠都会推出1~3款新品。
< class="pgc-img">△图自挞柠
>挞柠对柠檬的品种(香水柠檬和尤力克柠檬)、土壤(指定果园)、树龄(5~10年)、果实重量(120~150g)、采摘条件(72小时鲜摘直供)等都有着堪称严格的筛选标准,它也很早就开始在柠檬供应链方面做了布局。正是得益于此,在2021年香水柠檬因不利气候而大幅涨价的时候,挞柠能够将影响降到最低。
除了柠檬,挞柠在茶叶供应链方面同样颇有底气,不仅在广东潮州凤凰山拥有40亩茶园,是国内为数不多的自有茶园的茶饮品牌;而且还与单丛茶上市企业天池茶业签订战略合作,共享单丛茶优质资源。
面对不同的市场环境,挞柠也会做出相应的调整。比如在粤港澳以外的市场,挞柠会推出占比不超过1/4的奶茶饮品;在冬季,挞柠的柠檬茶饮品占比,会由夏季的75%调整至60%左右。
挞柠产品的包装除了杯装,还有袋装,这是它有别于其他茶饮品牌的一个特色。
< class="pgc-img">△图自挞柠
>另据了解,挞柠在餐饮零售化方面也有涉足,在一些门店已有相应的冲泡产品及其他周边推出。
三、实地测评
为进一步了解挞柠的产品、服务以及实际盈利能力,餐宝典探店小分队针对广州不同区域的三个门店进行了实地探店,分别是:海珠区万科里店、天河区时尚天河中二街店以及海珠区江南西店。下面以时尚天河中二街店为例进行详细介绍:
1、探店测评
A:TANING手挞柠檬茶(时尚天河中二街店)
< class="pgc-img">△图自餐宝典
>- 测评时间:3月14日(周日),17:05开始,共持续1个小时
- 店铺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路体育中心时尚天河中二街123-125号
- 选址特点:商场位于天河路商圈,这个店位于商场的入口,周末人流量非常大
- 竞争情况:商场内有多家奶茶店,该店附近就有书亦烧仙草、CoCo都可、1點點等,竞争激烈。根据观察,测评期间这家挞柠店的生意明显要旺一些
- 员工数量:4人
- 店面面积:18㎡左右,没有座位
- 外卖月销量:美团1174,饿了么无
- 现场出单:测评时间段内共卖出90杯
- 备注:这个店的装修很有广府特色,与周边民国时期的装修风格浑然一体,吸引了很多人驻足停留。
全部测评门店信息如下:
< class="pgc-img">>针对以上三个门店的测评结果及分析如下(毛利率:73%,企业官方数据):
< class="pgc-img">>特别说明:1、以上数据为餐宝典现场测评所得,可能跟实际运营数据存在一定差异;2、利润的计算未包括各项折扣与摊销以及损耗等。
2、测评结论
(1)本次测评的挞柠的三家门店既包括商场店,也包括街边店。三家店均盈利,且盈利情况良好;
(2)在测评的三个门店中,挞柠时尚天河中二街店的人流量最大。这家店采用了广府文化装修风格,古朴雅致,对于柠檬茶这种在粤港澳地区有深厚消费基础的饮品,二者可以说是相得益彰;
(3)在门店现场,(测评期间)有超过70%的顾客通过小程序下单,店员也会主动引导用户扫小程序下单;
(4)店门口摆放的代言人的人形立牌,和挞柠创始人的海报,吸引了很多人停留并下单;
(5)在门店现场购买柠檬茶的,以逛街的朋友、情侣居多,也有少部分是买给小孩或老人的,一单常常是2杯或以上;
(6)柠檬茶作为粤港澳地区有一定历史的特色饮品,不单吸引了很多年轻的女性消费者,而且也吸引了一些中老年人。换言之,在粤港澳,柠檬茶比其他奶茶的受众要更广;
(7)挞柠门店内约80%的产品提供冷/热选择,这让门店做全年的生意不再有什么困难;尤其是在粤港澳,一年之内没有特别明显的淡旺季之分;
< class="pgc-img">△图自餐宝典
>(8)据观察,测评的三家挞柠门店的吸管基本都是可降解PSC吸管。其相关负责人表示,与纸吸管相比,吸管的成本并没有增加太多,“多卖出两单就覆盖掉了”;
(9)全国柠檬茶看广州,广州柠檬茶看江南西。在江南西润汇大厦附近,方圆50米内,加上挞柠2家直营门店共有近10家柠檬茶店,而且几乎家家生意都很火;
(10)从产品来看,挞柠的产品分为手挞柠檬茶、原叶现泡奶茶、Taning特饮、原道手作、Taning鲜果等,单杯价格在14~21元之间;
(11)挞柠每个季度都会推出1~3款新品,门店菜单上会对新品作重点推介;
(12)在挞柠的产品包装方面,袋装是其特色,同时门店也都提供了杯装,供消费者选择;
(13)由于在柠檬和茶的供应链方面都已深耕多年,挞柠的产品稳定性较高,而且毛利也较高;
(14)挞柠目前有超过350家门店,在柠檬茶领域处于领先地位。而作为广州起家的茶饮品牌,挞柠的门店将近一半分布在广州,密度相当大。
四、加盟政策
2021年挞柠持续稳步扩张,除了直营店之外,它还有三种合作模式,分别是托管(合作商只出资金,当“甩手掌柜”)、代管(品牌方出店长,与合作商共同运营)和特许经营;合作的门店类型则有旗舰店(饮品)和复合店(饮品+小食)两种。
五、TANING手挞柠檬茶的NCBD指数:81.72,评级:A
本次评级依据NCBD(餐宝典)餐饮企业评级规范开展。本方法的评级逻辑依照评级目标展开,依次对市场环境、产品与服务竞争力、盈利能力及支撑能力进行分析,得到初步测评分数,再通过调整项调整,得到所要测评主体的最终级别。
- 市场环境:市场环境分为宏观环境与行业环境,宏观环境又分为政治环境与经济环境。
- 产品与服务竞争力:包括产品能力(产品品质、产品结构、SKU等)、服务能力、品牌实力以及综合实力等。品牌实力包括品牌的曝光度,消费者的评价,网络的口碑等传播情况进行监测并最终给予评分。
- 盈利能力:盈利能力以线下实地测评数据结合线上的数据为主要依据进行综合打分。
- 支撑能力:从培训、督导、考察、营销等各个方面考察品牌方对于加盟商的支持力度,并同时核实商标等关键要素,最终进行评分。
根据NCBD评级模型,针对TANING手挞柠檬茶的最终测评,其NCBD指数为:81.72,级别为A。
< class="pgc-img">>NCBD指数说明:NCBD指数为餐宝典按照加盟品牌的综合测评得出的分数,为加盟商提供辅助性决策参考。NCBD指数满分为100分,其中:
- A级:80—100分,测评结果为优秀,风险较小,可以加盟
- B级:60—80分,测评结果为良好,可以加盟,需要做好评估
- C级:40—60分,测评结果为一般,需要慎重
- D级:40分以下,测评结果为较差,风险较大,不建议加盟
注:创业有风险,投资需谨慎。以上测评结果仅供餐饮创业者加盟决策参考,餐宝典不对因此产生的一切后果负责。
六、综合点评
进入2021年,因为气候条件严重不利,国内香水柠檬全线大幅涨价,涨幅一度接近400%,柠檬茶饮企业普遍遭受了较大影响。对于单月柠檬消耗量超过200吨的挞柠来说,这次大涨价也给他们带来了不小的挑战;而挞柠能平稳度过这一阶段,则不能不归功于它在供应链方面的提前布局。
如前所述,挞柠在果园、茶园方面深耕多年,供应链已经成为了其核心竞争力,也是支撑它快速发展的基石。据了解,2021年挞柠将继续深耕珠三角,大举发力深圳等国内市场,同时积极拓展东南亚等海外市场,到年底门店数量预计接近550家。
在挞柠等品牌的带动下,柠檬茶作为茶饮的细分品类,近两年得到了飞速发展,在两广以外的其他地区,也陆续出现了一些柠檬茶专门店;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古茗等立足于华东的知名茶饮企业,也推出了柠檬茶饮品,这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整个茶饮行业对柠檬茶比较看好。
柠檬茶走向全国可以说毋庸置疑,只不过需要时间。在这个过程中,如今处于品类领先地位、拥有供应链优势、兼具广府文化特色的挞柠,无疑会有广袤的发展空间。
不过与此同时,也需要提醒的是,快速扩张对企业的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对特许经营门店的管理,需要企业给予足够的重视,确保给用户持续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