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7中国·南京金秋经贸洽谈会已进入尾声
截至9月14日,重大项目集中签约仪式上
75个总投资4523亿元的重大项目签约
其中,在商圈打造上有不少重磅消息
未来南京各区商业将更加繁华
众多的“新街口”来袭!
燕子矶新城,未来的城北“新街口”
在栖霞区金洽会专场活动上,该区签约的18个项目总投资额350亿元。其中燕子矶新城项目格外引人关注。
三大商业体齐聚燕子矶
200亿规模的万象汇项目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它将建设成为集购物、娱乐、休闲、餐饮于一体的一站式家庭体验购物中心,从而进一步拉动燕子矶新城的发展。
万象汇项目位于经五路门户区,总面积55.2万平方米,规划建设购物中心、写字楼、公寓、住宅等。
燕子矶花园城效果图
除此之外,燕子矶还将迎来花园城、大悦城两大商业综合体,一直以来缺乏大型商业综合体的燕迈商圈迎来巨变。
未来城北商业中心
燕子矶新城相关负责人介绍,新城规划人口近30万,未来开发建设规模达1500万平方米,将着力打造成为南京城北的商业贸易中心、地区公共服务中心、地区历史文化中心。
1934文化街区效果图
未来燕子矶新城范围内,将建设高品质的300万平方米左右的T形产业带。产业带将大力发展商务办公、企业总部等创意型服务业,还将广泛引进社会资本,打造经五路门户区商业集聚区:万象汇、“民国1934”、燕子矶老镇、东大科技园等商贸产业,将为社会提供多层次、全方位的创业平台。
秦淮区东铁管巷崛起新街口“新地标”
此次金洽会秦淮区活动上,新街口国际金融城项目将落户东铁管巷。
效果图
新街口国际金融城项目投资达130亿元,在新街口建设的26万平方米国际化大型金融商业城,项目将以金融为主导产业,融入部分高端商业,打造南京新的地标建筑。
项目投资方怡和集团香港置地南京分公司总经理赵军说,他们将在东铁管巷建设新街口的新地标建筑,楼高将达到318米。将引进香港等国际金融中心先进的设计理念,克服南京商业金融地产普遍存在的一些弊病,并引入国际一流金融机构的区域总部,进一步提升南京的金融产业发展水平。
新街口要建空中连廊串联各大商业体
在新街口金融商务区专场推介会上,新街口金融商务区管委会书记黄山介绍,作为“中华第一商圈”除了引进多个重点项目外,还将积极进行空间规划整合。
具体而言,在地上部分,整体将对标先进区域,大力建设空中连廊,实现新街口各大商业体间的串联,以减少地面人行不便,提升城市美感;地下部分则将整体消除地下通行断点,进一步让地下出行畅达新街口各商业综合体;地面部分:计划借助东铁管巷开发契机,在中山南路西侧打造步行空间,使其与东侧新街口广场相呼应,完善整体区域空间。
雨花“两桥”地区也要自己的“新街口”了
作为南京城南地区商业综合体的“洼地”,雨花台区的现代商务商贸业正在稳步提升。本次金洽会又传来好消息,在“两桥”地区,一个总投资150亿元,集住宅、养老、医疗、商业等多业态的城市综合体也将落户,这个项目将在商场楼顶上盖一座小镇。
这将是个楼上楼的设计,即在建造大厦的基础上,开拓出楼顶空间,造一座“空中花园”。意向投资方为深业华东,名称拟定为深业上城,载体面积有望超过120万平方米。
除了金洽会传来的商业利好
各区属于自己的“新街口”也在不断涌现
江东商贸区,未来河西的“新街口”
今年11月18日,亚洲最大的购物中心金鹰世界裙楼将投入使用,江东商贸区正在崛起南京新地标。未来,这里商业载体总面积将超过新街口!
作为建邺区四大功能园区之一,江东商贸区衔接河西新城和金陵古城,连接了奥体板块和龙江板块,其功能地位非同一般。
河西万达广场
目前,江东商贸区已建成万达广场、万达中心、金基广场、德盈广场、乐基广场等产业项目,其中万达广场是全市建筑面积最大、投资额最高的城市综合体之一。
此外,金鹰世界广场、涵碧楼酒店等在建项目,预计今年开始交付开业;世茂5号地项目、新城控股1号地项目、15号地项目等规划待建。
江东商贸区
据统计,江东商贸区载体高达360多万平方米,其中成熟载体120多万平方米,今年在建载体117万平方米,待建载体120多万平方米。未来,载体总面积将超过新街口。
鼓楼湖南路商圈重振雄风
湖南路商圈发展“夜经济”规划效果图
最新好消息!凤凰文化广场、新城吾悦广场开业时间确定,分别在今年的10月底和12月,湖南路商圈新貌初现!
“十三五”后期,湖南路商圈发展地下夜间经济的空间体量将达26万平方米,位居主城之首。
明年下半年,该区将全面展开湖南路道路、立面、景观的高标准提升工程,以“街区即景点”的原则,形成融观赏、游览、休闲于一体的现代立体地上下城市景观。
届时,湖南路将成为串联两座公园(玄武湖公园和即将改造提升的西流湾公园)的欢乐购物游的微旅游线路。
王府井购物中心入驻江北新区
华东第一家、江苏第一家以及南京第一家的王府井购物中心正式入驻江北新区!计划将于今年10月开工,预计2019年下半年开业!
购物中心将引入南京首家室内外结合的“享·活家庭生活馆”,引进江北新区首家精品进口超市,引入南京首家空中跑道。打造特色情景化的消费空间及主题性内外街区,购物中心内还将建设一条长达460米的四层室内步行商业街,面积达5.5万平方米,将是南京最长最大的室内步行街。
溧水万达2018年建成
(溧水万达广场全景效果图)
溧水万达广场位于永阳街道崇文路与秦淮大道交汇处,处于溧水核心区域,总建筑面积超70万平方米,将建设融商业、娱乐、文化、居住于一体的超大型城市商业综合体,总投资达60亿元,预计2018年建成,届时将成为溧水区最大的综合型购物广场和高端住宅。
百家湖商圈,江宁的“新街口”
南京日报记者 崔晓 摄
近年来江宁区发展迅速,在商圈规模上更是创纪录,百家湖商圈综合体规模跃升至全市第二,仅次于新街口商圈。
度假式商业体“太阳城”位于江宁百家湖核心区域双龙大道和天元中路交汇处,地铁1号线百家湖站步行至商业项目大致10分钟,是一家潮流名品、环球美食城、主题游乐园、五星级电影院、精品家居馆等一站式商业综合体。
太阳城“有趣+全家庭”的定位将有别于其他购物中心,60%的品牌首次进驻南京,重新与周边购物中心形成差异化,打破千店一面。
景枫KINGMO开业
景枫KINGMO位于江宁区双龙大道及天元中路交汇处,定位为未来型时尚购物中心。
购物中心主体地上4层、局部5层、地下4层,地下1层到地上4层为商场部分,地下2层到地下4层规划了近10万平方的停车场,可同时停泊2100多辆机动车,同时拥有三个户外主题广场、大型屋顶花园。
这些商业综合体逐渐改变了主城商业对江宁消费的虹吸效应,甚至将主城区消费者吸引至江宁购物、休闲。
六合万达、苏宁广场来袭
(资料图)
据六合区政府网络发言人今年二月份透露:目前,万达商业广场项目规划要点已完成,土地预评估正在进行,条件成熟后,土地挂牌出让。
资料图
苏宁广场为苏宁置业集团有限公司投资在六合区雄州街道建设的商业综合开发项目,投资金额达到20亿元,规划建设集精品零售、金融服务、旅游生活、动漫体验、海外购、亲子主题、休闲娱乐、科技住宅于一体互联网020线下体验式商住综合体。
来源 | 南京区街一号、南京发布微信号
>要真正了解一座城市,往往要走进它的小街小巷,这里不仅有地道的风土人情,许多正宗的老字号也藏在里面。南京有很多藏在街巷里的老字号,每年都吸引许多本地居民及各地食客前来品尝。接下来,就为大家盘点一下这些的南京老字号。
1.南京同仁堂
在中国,同仁堂与胡庆余堂(杭州)、陈李济(广州)、叶开泰(武汉)并称“四大药店”。后三家的地区归属比较好交代,谈到同仁堂,人们则会感到有些麻烦,往往还要追问一句:您所说的是北京的同仁堂,还是南京的同仁堂?南京同仁堂在历史上本是北京同仁堂的分号,现在不但已没有这种本店分店的关系,其本身更已发展成为与北京同仁堂齐名,成为同样享誉海内外的生产中成药的著名企业。
2.南京云锦研究所
南京云锦是南京传统的提花丝织工艺品。其用料考究,织工精细,图案色彩典雅富丽,宛如天上彩云般的瑰丽,故称“云锦”。它与苏州的宋锦、四川的蜀锦齐名,并称我国三大名锦。
3.马祥兴
据说在清朝道光年间,河南孟县有个叫马思发的回民,带着刚满周岁的幼子马盛祥,来到南京中华门外的花神庙,开了一爿很小的饭摊子,以卖荒饭为生。十余年后,在马盛祥继承父业、入主经营时,他将饭摊子迁到雨花台附近,盖了一间既矮又小的铺面,又取了个好听的名字——马祥兴,“祥”字取之于自己的名字,“兴”字是兴旺发达的意思。辛亥革命后,中华门外人员嘈杂,市面日趋繁华,马盛祥又将店面迁到米市大街,添盖了两间店铺和一间灶屋,开始卖熏牛肉、牛肚、牛肉汤等“牛八样”和一些素菜。由于这里是水陆码头交集之地,整日人来人往,而中华门的长干桥畔就是菜市,各种肉类、蔬菜新鲜而便宜,加之店家的服务态度热情周到,礼貌待客,饭菜也清爽洁净,价廉物美,光临的食客渐渐多了起来,生意大见兴隆。
4.清真安乐园菜馆
南京清真安乐园菜馆目前是南京市单体最大的清真菜馆,被称之“江南清真第一家”。安乐园的历史要追溯到1920年,南京籍回民蔡继恒,在评事街64号(原水巷口)租用杨姓人家的房屋,开设了一家清真饭店,取名“安乐居”(名字源于《后汉书·仲长统传》“安居乐业,长养子孙,天下晏然”,颇有文人气息),后迁至评事街19号的江西会馆。
5.绿柳居
“绿柳居”始建于辛亥年间,当年位于夫子庙桃叶渡畔,因两岸杨柳依依,故名“绿柳居”。当年店堂的墙上一幅“八仙过海”的壁画,栩栩如生,仿佛在告诉食客,这八仙皆因吃素而得道。绿柳居的素菜上承六朝余绪,下应时令风尚,经过几代名厨的悉心创新,不仅菜肴造型逼真、口味独特,还进一步突出了“鲜、嫩、烫、脆、香”的五大特色。独创的不少金陵风味特色素菜,至今盛名不衰。
6.刘长兴
刘长兴的创始人叫刘国发,一个在馄饨面条店里为人帮佣的雇工,也曾做过挑担小贩。1911年,刘国发用赚得的一笔钱,租下南京城隍庙西边府西街和马巷的交汇处的一间门面,开了家夫妻饺面馆,取名“刘长兴”,并用“万年青”做标志,希望自己的这项事业能长兴不替。但此,时的刘长兴看上去实在微不足道:只有两张餐桌、一个雇工,既无阔气的门面,又无夺目的霓虹灯,甚至连一块像样的招牌都没有,与今日南京街头的饮食摊点几无二致;而且,饺面馆之所在亦非城内繁华兴盛之处,相反却显得格外僻静,毫无地利之势。就是这样一爿小面馆,开张不久却引得城南城北的食客纷至沓来,门前长队透迤、店内宾客济济的情形几乎无日无之。刘长兴的看家本领是做薄皮小包。
7.福昌饭店
1927年国民政府定都南京,1928年定南京为特别市,民族工商业者丁福成目睹日益繁华的城市和繁荣的经济,出资在当时的市政区新建了一座饭店,取名“福昌饭店”,意为“福泽四海,昌隆四方”。如今,福昌饭店一楼为大厅和商场,二楼为中餐厅,三楼为宴会小厅,四至六楼为客房。餐饮继承了淮扬菜的传统特色,客房设备现代,装饰典雅。小巧玲珑,古韵犹存,成为都市一景。这就是广大宾客选择福昌饭店的理由。
8.奇芳阁
南京夫子庙的奇芳阁酒楼,是目前夫子庙地区最老的、也是唯一一家清真老字号,不但老南京人喜欢光顾,外地游客也无不慕名前往,可谓名扬四海。
9.魁光阁茶馆
魁光阁是夫子庙古建筑组群中具有标志性的部分,也是秦淮风光带最著名的景点之一,又名文星阁,它在科举时代很富时望,是文人学士们“夺魁”的象征。据专家考证,魁光阁肇建于明代后期,距今已有四百多年历史。古人比较讲究风水,自宋代以来,夫子庙地区就是江南的文教中心,天下的文人墨客都要来此参加科举考试。魁光阁还接待过党和国家领导人荣毅仁、倪志福、王兆国、胡绳、陈俊生、王丙乾、任建新等,著名科学家钱伟长、杨振宁、吴健雄、袁家骝等也来此品尝过小吃。
10.老正兴菜馆
老正兴菜馆,坐落在贡院街119号,是20世纪30年代初自上海来宁的厨师、苏州人尤仲舫在“江南官书眉”的原址上创办的一家名店,以浙绍风味菜肴著称。浙绍菜以杭州、宁波、绍兴等地方风味为代表,其中又以久负盛名的杭州菜为主体。杭州菜制作精妙细致,花色品种繁多,具有清鲜、细嫩之特色,烹调手段包括爆、炒、烩、炸等;宁波菜以海鲜居多,既鲜又咸,讲求鲜嫩软滑,以蒸、烤海鲜见长;绍兴菜则擅长烹制河鲜、家禽,入口香酥软糯,汤味浓重,简朴实惠,在浙绍菜中最富乡村风味。
11.江苏酒家
在人文荟萃、商贾辐辏的南京城,许多事物都是盘根错节、缠绕密切的。江苏酒家也是如此,因为说起它,便不能不谈到另一家餐饮业老店——六华春。六华春始建于清末,原是夫子庙菜馆酒楼群中的翘楚,以正宗而高超的京苏帮烹调技艺名动全城,至今仍是玄武湖畔一家有名的大型综合菜馆。胡长龄还创制了一道名菜:“香炸云雾”。所谓“云雾”,指南京特产钟山云雾茶。此茶青绿香郁,助味解腻,其芽则鲜嫩无比甚宜入馔。
12.六凤居南京夫子庙的小吃名闻天下,小笼包子、烧麦、葱油饼、豆腐涝、鸭血汤、阳春面等,无不让中外食客唇齿留香、流连忘返。其中,有专售葱油饼和豆腐涝的小吃店,如五凤居、六凤居、德顺居等,都是坐落在贡院街上、比邻而居的知名店号。据说在清代后期,在贡院围墙外搭有3个小吃摊,专售葱油饼和豆腐涝,生意都很兴旺。这就是后来五凤居、六凤居、德顺居的前身。六凤居的名点小吃豆腐涝的制作非常考究。它以精心挑选过的、颗粒饱满的黄豆为原料,用水浸泡大约四小时后淘洗干净,去掉豆壳和杂质后上机磨制成浆,经吊浆后立即入锅煮开,倒入桶中,用盐卤点浆,一刻钟后即凝成豆腐涝。盛入碗内,上面撒木耳丁、笋丁、蘑菇丁、开洋丁、肉松丁、榨菜丁、香肠丁等小料,再加入麻油、酱油、味精、糖、葱姜末、辣油等佐料,才算做成一碗地道的豆腐涝。六凤居特制的豆腐涝,色白如玉,味美鲜嫩,清香爽口,食之胃口大开,很受顾客欢迎。
13.六华春
六华春原址在贡院东街上,始建于清朝末年,距今已有近1个世纪历史了。它的创始人名叫朱继林,是靠卖“柜酒”——简易柜台酒店发家的,攒够本钱和经验后,开设了这家菜馆。后来,古董商胡某见该馆潜力巨大,就带头入股经营菜馆,兼营酒坊。六华春开业不久,就以正宗的京苏帮烹调技艺饮誉南京城。它所烹制的菜肴,讲究色、香、味、形、器,注意保持菜肴的原汁原味,及京苏帮口的鲜、香、酥、嫩特色,口味平和,咸淡适中。在六华春出品的种种京苏大菜中,以芙蓉虾球、松子熏肉、清炖鸡孚、炖菜核四种尤为顾客欣赏,这四菜被誉为“四大名菜”。
14.大三元
说到南京的餐饮老字号,大三元不得不提。1937年日寇侵占南京后,烧杀抢掠,无恶不作,许多菜馆酒楼如奇芳阁等都毁于战火,因此,当抗战胜利时,南京城经济萧条,市场冷落,菜馆酒楼寥寥无几。有鉴于此,擅长粤菜的名厨刘苏、陈润等开设了一家酒楼。以经营粤菜、广式点心和面食小吃为主,取名“大三元酒家”。“三元”是指古代科举考试中举的前三名——状元、榜眼、探花的合称,意指文之魁首,借指店家财源茂盛,人气兴旺;同时,广州有家生意火爆、闻名南中国的酒店,亦名“大三元”,因此,刘苏等人借用这家招牌,希望能起步顺利。
15.得月台
夫子庙地区是南京茶馆最集中的地区,只要无战乱相扰,大小茶馆总有几十家。自清末以来,著名的即有雪园、问渠、奇芳阁、义顺、永和园、六朝居、迎水台、得月台、魁光阁、饮绿、万全、鸿福园等。这些茶馆大都历史悠久,虽然同是靠茶客养活,不可避免地存在着竞争的关系,却也各具特色,各自拥有一批固定的主顾,如义顺、奇芳阁、六朝居、雪园等,是古董、缎业、营造、建筑材料等行业人士茶会之地;得月台与迎水台、万全等则是文人雅集之所,他们在此饮茶品茗,吟诗填词,谈古论今,情趣盎然,往往流连忘返,乐不思归。
16.蒋有记包饺店
秦淮河畔经营风味小吃的名店星罗棋布,比比皆是,其中以牛肉汤、牛肉锅贴名噪金陵的,当推“蒋有记包饺店”。这是一家清真馆子,坐落在夫子庙贡院西街上,以开创人之姓而名其店。其老板名为蒋庆祺,上世纪30年代初,把店开设在南京明瓦廊的大香炉,门面不大,因其锅贴而名扬南京城,两年后便迁到贡院西街。当年上岁数的人每经过蒋有记,总爱在此一饱口福,品一碗牛肉汤,尝数十只锅贴,店里客人熙来攘往,极是热闹。抗战胜利后,蒋有记已经与六凤居、小巴黎齐名,合称“夫子庙三家”。六凤居以葱油饼、豆腐涝著称;小巴黎为酒吧间,以侍女招客;蒋有记则以牛肉汤、牛肉锅贴与两家角胜,且更胜一筹,上座率之高,远非六凤居、小巴黎所能望其项背。当时常有人借蒋有记开“流水席”招待朋友,随到随吃,随吃随走,光临者无不盛赞其小吃的美味。
17.韩复兴板鸭店
说到南京的鸭子,人们就会想到南京板鸭。板鸭之所以出名,主要因为它耐贮存、易携带,用现在的话讲货架期较长,便于异地贸易,是上好的礼品。据《南京建邺文史》和《南京商业发展史略》记载,1950年,南京有鸭铺168家,还有十多家清真菜馆也经营鸭肴,牌子最响的当属韩复兴板鸭店。韩复兴板鸭店建于清同治三年(1864年),其创始人韩荣贵是清朝同治年间从河南逃荒来的回民。他先是在水西门外做鸭子生意,沿街挑卖,并靠此起家。后在仓巷111号和夫子庙开了两家鸭子店,在牛首巷13号设一家工作坊,还有一个饲养场。夏秋两季做盐水鸭,冬春时节做板鸭。
18.魏洪兴板鸭卤菜店
魏洪兴板鸭卤菜店(简称“魏洪兴”)1910年(清宣统二年)创办于南京,由魏年宝始创。魏洪兴板鸭以其色、香、味、形的和谐统一而闻名遐迩,经久不衰。魏年宝原不是开鸭店的,而是七家湾宰牛坊的老板。因为经营有方,业务兴旺,所以气势很盛。一天,魏老板叫伙计到金恒兴鸭子店斩一碗鸭子喝酒,并叮嘱“不要多,要好的,不论价钱多少”。伙计将魏老板的话原原本本告诉了金恒兴的老板。时为南京八大鸭子名店之一的金恒兴老板不屑一顾,讽刺地说:“要吃好的自己开鸭子店。”伙计将金恒兴老板的话禀报魏老板,魏老板一听火冒三丈,一气之下便在金恒兴的对面买下一片60平方米的门面房,打出“魏洪兴板鸭店”的招牌,与金家对着干。由于魏年宝不懂板鸭加工技术,又无暇顾及板鸭店,于是聘请熟悉板鸭加工技术的表亲金某负责鸭子店,两家合资经营,利润分成。开业之初,规模不大,没有雇工,日宰鸭子几十只。
19.周益兴火腿店
在内秦淮河畔的大彩霞街上,有一爿百年老店,当年在南京以制作香肚最为出名,这就是周益兴火腿店。该店创建于清同治乙丑年(1865年),1922年,在繁华中心承恩寺南侧的驴子市口又开了分店。据1947年《南京文献(第二号)》中张通之的《白门食谱》记载:“彩霞街周益兴冰糖小肚与火腿,已有八十余年矣,分号在承恩寺南首。其小肚之著名,闻于江南北,远处人亦知之。”至于火腿,也是周益兴的一种“奇货”。据史籍记载,火腿在宋代就已开始生产了,当时称为“家乡肉”。传说火腿是北宋抗金名将宗泽发明的,所以火腿店开张,总要在堂前挂一幅宗泽公的画像,以纪念制作火腿的祖师,也表示本店的火腿是正宗货。
20.张小泉
张小泉是一家久负盛名的老字号。其所负之名,到了何种程度,我们从一段史实中可见大略:1956年3月5日,毛泽东在听取国务院有关部门汇报全国手工业工作情况时,严肃指出:“提醒你们,手工业中许多好东西,不要搞掉了。王麻子、张小泉的刀剪一万年也不要搞掉。我们民族好的东西,搞掉了的,一定要来一个恢复,而且要搞得更好一些……”王麻子是北方一家以制作刀剪著名的老字号,清顺治年间始创于北京;张小泉则享誉于南方,而其历史,更可上溯至明末清初。明末清初,安徽黟县人张思家逃难至杭州,不久即在杭州市中心的城隍山下大井巷开设了一刀剪铺子,打出“张大隆剪刀”的招牌。这就是大名鼎鼎的张小泉的前身。这爿刀剪铺虽然不大,却因选料精良、制作考究、待客和气,吸引了大批顾客,渐渐闻名起来。张思家之子
21.大华电影院
大华电影院堪称南京各大小电影院中的“盟主”,1936年建院至今,一直在规模、设备、信誉度等方面保持着优势。说它是南京城最大、最好的电影院,似乎并不为过。
21.大光明
南京历来就是金粉荟萃的烟月之地,文化娱乐业素来发达。电影这种独特的文化娱乐形式诞生后,很快就被引入南京城。但在20世纪30年代以前,南京放映电影的场所不但极少,房屋建筑和放映器材也都因陋就简,基本上乏善可陈。随着电影事业的发展和国民党政府在此建都,南京城市的娱乐功能的需要,也有条件被进一步强化,1930年前后即相继出现了多家新式电影院及兼放电影的戏院,不仅使南京迅速走在全国的前列,更直接促进了电影的大众化、市民化,使之成为南京人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些新式的影院、戏院中,以“中央大戏院”(今大光明电影院)的历史最为悠久。
22.老万宝银楼
“老万宝”字号历史悠悠。初出于600余年前的南京沈万三。沈万三是明朝初年江南首富。他在老家苏州周庄镇长期经营着“四店四行两坊”,生意范围十分广泛:四店(绸缎、铜锡器、金银珠宝首饰、寿器);四行(粮、木、竹、砖瓦);两坊(酒坊、染坊)。“老万宝”字号历史悠悠。初出于600余年前的南京沈万三。沈万三是明朝初年江南首富。他在老家苏州周庄镇长期经营着“四店四行两坊”,生意范围十分广泛:四店(绸缎、铜锡器、金银珠宝首饰、寿器);四行(粮、木、竹、砖瓦);两坊(酒坊、染坊)。
23.金春锅贴店
金春锅贴店据传始创于清朝末年(根据樊光昌职工登记表记载,该店最迟在1928年以前已招徒经营),店址原在中华门西沙湾口(原名为金春饺面馆)。以经营锅贴、蒸包、煮面等小吃为主,由于业主初创时尽心尽力,声誉渐佳。
24.三六九面馆
南京三六九面馆建于民国35年,店址原在新街口汉中路2号,以“三六九芳记点心总汇”商号示人。据传此前是由原民国时期在陪都重庆的部分军政人员,因不习惯川味餐饮而将南京三六九(菜馆)在重庆移植的,以经营江浙风味小吃为主,后随民国政府还都南京,故又有重庆三六九之名。当时经营小笼包饺、千层油糕、各式酥点、四色汤团、各式炒面、汤面、各式饭菜等。以应时小吃为(如:春卷、蟹黄包、银丝卷等)特色。该店的千层油糕每层薄如纸,小笼包夹到筷子上像小灯笼,名扬一时。
25.金陵春酒楼
金陵春酒楼是清末民初颇负盛名的“南京三问”(“问渠”、“问津”、“问柳”)之一的“问柳饭店”,由清末淮军张统领所创办。据1933年的统计,当时南京酒家、菜馆多达1151处。秦淮河畔的夫子庙更是著名菜馆和小吃店的荟萃之处。金陵春酒楼当时位于繁华热闹的夫子庙贡院东街,后厅紧靠秦淮河,门面有9开间宽,3层楼,是当时南京最大、最高级的一家酒菜馆,兼制西菜,也是南京第一家西餐馆,全称“金陵春中西餐馆”(后改称“太平洋西餐厅”),当时民间俗称“番菜馆”。清朝官吏、北洋军阀都爱来此招待外宾和洋商。其实,这个店内的“西餐”并非纯正西餐,而是“中西合璧”,著名的有“虾蓉猪排”、“松鼠桂鱼”,颇受食客欢迎。
26.南京冠生园
南京冠生园作为南京的食品老字号品牌,迄今已有近百年的历史。冠生园品牌创始人是1918年到上海经商的广东人洗冠生,他本着“本心、本领、本钱”的三本主义经营企业,使冠生园事业蒸蒸日上。1924年,冠生园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成立南京分店,其即是现“南京冠生园”前身。1934年,上海冠生园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南京分公司成立,其品牌月饼聘请影后胡蝶为形象代言人,广告词“唯中国有此明星,唯冠生园有此月饼”,产品一时名倾大江南北。
27.包顺兴
包顺兴茶社是1937年6月由包思志建立的。初建时地址在武定桥的桥棚内,后移至桥尾和大油方巷的交界处,长乐路230号。所谓“桥棚”,即是在桥上建棚屋开店,是秦淮河上一个特色,从宋朝开始,秦淮河上有四座桥上建有棚屋,那就是长干桥、镇淮桥、饮虹桥(今新桥)和武定桥。据史料记载,南京城最早的小笼包饺为包顺兴茶社首创,被誉为南京“早点四绝”。
28.宝庆银楼
据老艺人世代相传,宝庆银楼始创于清嘉庆年间。创建之初,宝庆设于浙江宁波,工匠们来自江浙一带,之后不久迁至南京。清光绪十二年(1886),宝庆银楼在南京商贸繁华地段驴子市街(民国时为建康路136号,今为16号)开设宝庆银楼裕记,前店后坊,制作、经营金银首饰和金银器皿。
29.四鹤春
四鹤春创建于1932年8月,当时由孙锡第老先生联合其他三位股东王兆云、王松怀、冯光明,成立合记四鹤春大菜馆。当年成立时,四鹤春总股本为4000大洋,地址设在秦淮大彩霞街56号,面积约160平方米,坐东朝西。后发起股东由原先的四人变成七人,即:张德全、孙永寿、王兆义、王兆云、冯光明、孙锡第、郭文福七位股东。四鹤春的传统小吃小笼包,这几年在师傅们的精心制作下是现在特有的精品,得到了广大顾客的欢迎和称赞.
30.韩益兴
韩益兴,开业于民国十六年元月,坐落于夫子庙贡院西街27号,即贡院西街中段奇芳阁后巷内清真小吃一条街西南角,大概就是现在宝祥金店的位置。三开间门面是前堂,可容纳十几张方桌,二楼是包厢。韩益兴,开业于民国十六年元月,坐落于夫子庙贡院西街27号,即贡院西街中段奇芳阁后巷内清真小吃一条街西南角,大概就是现在宝祥金店的位置。三开间门面是前堂,可容纳十几张方桌,二楼是包厢。
31.高淳羽毛扇作坊
羽毛扇是高淳的传统工艺品。据史料记载,高淳羽毛扇制作已有600多年的历史,在国内外久负盛名,国外也有一定的声誉。明代曾列为贡品,清代高淳已有许多羽毛扇作坊,民国初年(1914年)被选送巴拿马“万国博览会”展出。建国后,由于党和政府的关怀、扶持,高淳羽扇业得到了很大发展。1957年后,高淳羽毛扇开始大批出口海外,行销前苏联、加拿大等23个国家、地区。
32.中央饭店
中央饭店开业于1929年,当时国民政府刚刚定都南京,古城金陵人口骤增、商机无限;它的老板江政卿,曾在上海、南京、浙江一带担任税务局长,与大小官僚、工商巨子多有瓜葛,并因此广获支持;它的地理位置极为优越,与今称“总统府”的国民政府隔路相望,堪称中央之中央。中央饭店的创办者江政卿原籍苏州,长在上海,是个极善经营、八面玲珑的人物。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各种历史原因,饭店停止营业,楼舍改作居民居住之用。1995年,南京军区后勤部迁走了住户,投资5000万元,按三星级涉外旅游饭店的标准对其老楼进行了装修改造,同年8月18日工程告竣,9月19日开门迎客。重获新生的中央饭店,仍然保持了三层回字形结构和浓郁的欧式风格,正南面迎街客房的铸铁阳台仍是民国时期的原物,楼内楼梯、扶手、栏杆及大部分客房的地板也都一仍其旧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南京市委市政府一系列促消费文件精神,树立南京餐饮企业新形象,打造南京招牌菜新品牌,满足百姓消费新需求,持续推进南京餐饮消费市场繁荣。江苏省餐饮行业协会美食家委、饮食文化委、名厨委对100+酒店餐饮企业,100+地标美食进行访谈,为大家带来南京招牌菜。
鱼是咱们老百姓餐桌上的常见食物。因为鲜嫩的口感,和“年年有余”的好寓意而广受喜爱。鱼的做法也是五花八门,不同地域呈现出的鱼也是千滋百味。而山水大酒店的至尊鱼头王三吃,可谓是融合了其它地域文化,将淮扬菜创新到极致的一道美味。至尊鱼头王三吃,实际上有三道菜。鱼身一分为二,鱼头从中间劈开,这样可以使鱼头更加入味。做成至尊鱼头佛跳墙,这是第一种吃法。鱼身部分去除鱼皮和鱼骨,一半片成大小均匀的蝴蝶片,放入特制的葱、姜、蔬菜汁中浸泡入味,做成手撕黄金羊排,这是第二种吃法。另一半打搅成泥状送入了面点间,做成什么?总厨黄勇神秘的说道,这第三种吃法先保密,稍后做成了再揭开谜底。
至尊鱼头王
满怀期待的心情终于等到三道菜端上桌的时候,眼睛立刻被第一道鱼头佛跳墙里的配菜海参吸引了,说实话见过很多海参,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大的海参。黄勇介绍说这是海参中最大的品种,来自大连的梅花参。选用这款海参主要是卖相很好,另外口感上肉质肥厚,软糯弹牙,配至尊鱼头相得益彰。除了海参,配菜还有大虾、牛肝菌、竹荪、羊肚菌,真的都是名副其实的山珍海味。除了选用这些珍贵的食材之外,其实对于每一个配菜的处理也都充满了黄勇的奇思妙想,羊肚菌里塞满了虾胶,一口下去菌头部位不再是真空,嚼起来有绵密的质感,配合着虾胶的Q弹,像肉又不像肉,但是又有肉的感觉。
如果说食材的独特是这道菜的精髓,那么汤汁则是至尊鱼头的灵魂。据黄勇介绍,这道菜的秘制料汁是在淮扬菜的基础上改良的,为了适应现在的食客口味偏重的趋向,加入了自制的豆瓣酱。具体做法是先提前熬制好料汁,待鱼头煎至金黄后,倒入料汁用小火慢烧,再加入海参、鲜虾烧制20分钟,让料汁的香味浸润到鱼头的每个角落,实现与鲜虾、海参的鲜嫩完美融合。赤汁浓酱,回味鲜美微辣,至尊鱼头是黄勇引以为豪的“代表作”。
至尊鱼头王三吃之鱼头佛跳墙
手撕黄金鱼排是由鱼身部分制作而成的,虽然是油炸,但吃起来却一点都不油腻,整体外酥里嫩,咸香美味,由于事先浸泡腌制入味,所以不需要任何额外的蘸料也非常的好吃。初吃不觉明历,越吃越香,恨不得连手指都吮吸一遍。
至尊鱼头王三吃之手撕黄金鱼排
最后一道是山水石炖芙蓉鱼饺。神秘的饺子馅让我早就按捺不住想一探究竟。我迫不及待地咬一口,一股清香味瞬间充满口腔,没想到居然是在鱼肉泥中加入了芦蒿。这种搭配真的是出其不意,但却意想不到的好吃。芦蒿的清香配着鱼肉的鲜美,让我脑海中浮现了汪曾祺先生对芦蒿的描述:“坐在河边闻到新涨的春水的气味”,还附带垂钓的画面。在谈到鱼饺旁边还搭配了雨花石汤圆时,黄勇表示,因为山水大酒店是中国首家赏石文化酒店,所以把汤圆做成雨花石的造型。
至尊鱼头王三吃之山水石炖芙蓉鱼饺
对话南京招牌菜
殷秋月:我的感觉是三吃中的每一吃都很精彩。
黄 勇:这道菜原先是鱼头佛跳墙,我在这基础上改良成了一鱼三吃,不仅味道好,而且分量足,寓意好,山珍海味。
殷秋月:很想知道您创作这道招牌菜的灵感来自于哪里?
黄 勇:我17岁开始学厨,对烹饪一直心怀敬畏。平常喜欢研究菜品制作,下班了也会约上同行大厨去特色的餐馆吃饭,边吃边聊各自的心得,然后开始研发菜品。虽然是一个普通烹饪工作者,但是我要让食材完美地绽放,制作成我最喜欢的样子,体现它最大的价值。
殷秋月:您是怎么想到在鱼饺里加入芦蒿的呢?
黄 勇:芦蒿非常有地域特色的。
点 评
过去的厨师做菜有很多条条框框,几乎没有人敢打破这些条条框框。现在不一样了,厨师间的交流互动已成为常态,功底扎实的年轻厨师正在主动释放他们创作能量。不过说过去没有人敢打破这些条条框框,不代表创作停滞不前。实际上事物都是在不断的创新中成长发展的,在美食这件事情上没有永恒的经典。佛跳墙已不是从前江河湖海一锅炖的模样;一鱼三吃,也要和别人吃的不一样。菜、点结合,追求视觉呈现,发掘滋味多样,满足华美、大气,正是新生代创造力所在。从故步自封,到实现做菜自由,我们真的感受到了新美食时代已款款而来。
【山水大酒店】
地址:南京市龙蟠中路118号
订座电话:025~84898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