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26日,卫龙正式官宣上市麻酱火锅味小魔女魔芋素毛肚新品。该新品自去年10月上市以来,市场反响热烈,备受年轻消费者喜爱。本次系小魔女诞生四个月后的火速再推新,卫龙以其强大的造血能力进一步满足了当下消费者的多元化口味需求,也让市场看到卫龙品牌将凭借新口味深入占位“魔芋素毛肚”产品类目,持续在魔芋品类中打造增长极的勃勃雄心。
作为中国辣味休闲食品行业领军品牌,卫龙一直保持着高度的市场竞争力,在“让世界人人爱上中国味”的使命驱动下,持续贯彻“多品类、大单品”的产品策略,不断用创造的力量赋予品牌鲜活的生命力。据了解,小魔女魔芋素毛肚源自卫龙对年轻消费群体的深度洞察,在魔芋爽的工艺基础上,运用低温急冻技术升级了素毛肚的脆感,同时升级了产品切割工艺,“35x35mm”的素毛肚真大片,可以更好地满足消费者不断升级的口感需求。
在品质把控上,卫龙精选高山魔芋,通过自动化设备,严格把控生产工序,确保了产品的口感和品质的稳定性。此外,魔芋素毛肚还富含膳食纤维, 一包(18g)热量相当于六分之一个苹果,让消费者吃起来无负担。
自香辣火锅味后加码麻酱火锅味,同样是卫龙基于深度的消费市场洞察作出的产品推新策略。据相关调研表明,以麻酱爆肚为经典菜品的老北京火锅店铺在全国的分布情况呈现出从华北向南扩张的趋势,菜系正经历从地域性向全国性的转变。而从麻酱线上销售情况来看,其在消费人数占比前十的收货省份中南方省份占了六席,北京、上海、辽宁对麻酱调料偏好度最高。显然,麻酱口味在南北地区均有市场,且具备全国性潜力。
通过精准的市场洞察,卫龙从麻酱火锅味切入研发,独家调配出黄金配比的芝麻酱和花生酱组合,使得麻酱火锅味小魔女魔芋素毛肚酱汁浓郁,香浓醇厚,回味绵长。
当前,小魔女魔芋素毛肚的线上线下市场销量还在逐渐攀升,不少消费者对卫龙这一子品牌产品给予了好评肯定。伴随全新的麻酱火锅味小魔女开始“俘获”消费者味蕾,市场有理由相信,新口味小魔女正进一步打通魔芋休闲食品的增量空间,为消费者创造更高质量的辣味休闲零食体验。
本文内容由企业供稿 仅供参考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第 3733 期
作者 | 餐饮老板内参 孙雨
跨年之夜
一场“2024,我们干杯”
彰显仪式感和情绪满足感
跨年夜晚11点钟,走在春熙路上,火锅锅底浓厚的辣香味儿扑面而来,周边都是亲友欢聚的欢声笑语。这条街上不缺火锅店,也不缺排队的火锅店。其中,有一家火锅店格外热闹,店中人影攒动,热闹非凡。
这家店是冯校长老火锅。巨大的门头招牌和超级朴素的市井风,返璞归真,独具烟火气息,让它在众多火锅店里脱颖而出。
冯校长老火锅门店里,一场《2024我们干杯》的跨年活动正在进行,人们沉浸在举起酒瓶、狂欢氛围里,准备迎接新一年。
内参君看到,在店里、街头免费给大家送酒杯上刻有冯校长老火锅品牌名字的啤酒,大家一起等待零点时刻举杯庆祝、合影拍照、共同迎接2024年。
有顾客调侃称,“这门头不想看见都不行,以后走夜路回家都不用打灯了。”一位外地游客称“两次来他家打卡,排了5小时还是没吃上,不过今天这场活动倒是被我赶上了,总算没白来。”
在品牌创始人冯明强看来,“一场营销活动的成功,在于后期的传播力量,传播则是来自顾客内心真正喜欢且主动表达分享的点,也许就是朗朗上口的一句话,这句话里带上了你的品牌名字,所有参与的人们重复做传播,这才是最高级的营销,所以我们这场活动更希望的是顾客自主二次传播为品牌做曝光。
因为,年轻人吃火锅,不只是一种餐饮选择,还是人们社交、调理情绪的重要方式,人们对餐饮的需求,已经从功能价值的吃饱,转为情绪需求的满足甚至于表达需求的满足。
再加上,火锅本就是社交聚餐氛围的品类,冯校长老火锅用一年多时间,在成都乃至全国打出品牌实力和口碑的快速传播,有其成都首店的位置和流量优势,吸引人们进店排队打卡,甚至从早上一直排到第二天凌晨三四点。品牌持续稳定出圈,在于顾客的真实感受和体验,在于大家的口口相传和在社交平台的好评不断,让冯校长老火锅成为2023年成都火锅排队王。
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1月1日,冯校长老火锅成都太古里店、深圳总店、长春红旗街店的单日营业额均突破10万,其中成都太古里店当天线上排队达918号。
1年新增7.2万家
内卷赛道从不缺火锅新玩家
年轻的冯校长老火锅,凭什么出圈儿?
冯校长老火锅,诞生在2022年口罩特殊时期。2023年年初,品牌创始人冯明强立下决心——“我想挑战用20万,在太古里开一家比对面都好吃的火锅店”。
于是,2023年3月份,冯校长老火锅太古里首店正式开出。单日最高排队量达1300多号,接待量315桌,翻台率达15轮次,200㎡门店,20张桌子,单店曾创造月营收300万。
提到品牌初衷,冯明强表示想要做成都老火锅的旗帜标杆,但前提是要有回归餐饮本质的初心。在聊天中,能够强烈感受到他对成都老火锅、正宗锅底、口味口感的坚持和执着。
只是,在千亿规模的火锅市场里,从来不缺火锅新势力品牌,他们凭实力、产品、还是花式营销、商业模式出圈儿,尤其是以冯校长老火锅为代表的川渝火锅新玩家层出不穷。
企查查平台显示,近一年“在业、存续”的火锅新注册企业超7.2万家。抖音生活服务《2023火锅品类数据报告》显示,川渝地区仍是火锅界霸主地位,重庆、成都分别占据订单量最高城市的TOP1和TOP2。
同样,大赛道里也不缺火锅老牌,火锅在冬季迎来消费黄金期,门店排队猛增,客流量明显增加。公开报道数据显示,11月6日至11月12日,海底捞门店接待人次同比前一周增长超40万;呷哺呷哺在11月的总体业绩,同比2022年同期增长超1倍。
但市场大,竞争也更大,内卷、同质化...…都在寻求差异化。
作为新势力火锅品牌,冯校长老火锅是如何成都火锅排队王的?走进这家品牌,我们发现了背后的一些秘密。
第一,回归火锅本质,还原成都老火锅本真味道;坚持产品导向,用产品做复购。
“经过口罩时代,我觉得务实理性回归餐饮本质才是最重要的。”冯明强说道。“现在的火锅市场,需要迫切回到火锅餐饮本身该有的样子,而不是花里胡哨,不要用太多附加流量产品覆盖火锅最本质的样子和产品食材新鲜感,而是要做口味突破和产品力创新,所以我们团队用9个月时间研发了这款最适合本地人的锅底味型,做成都本地人更爱吃的回归本质和烟火气的品牌。”
在菜单上能看到,一共有红锅、鸳鸯番茄、鸳鸯菌汤三种锅底。一口铁锅,上等牛油质地醇厚,经典的三斤牛油一斤料,煮开后有一股浓郁的牛油香气,红锅是感受成都老火锅风味的最佳选择。大众点评顾客的好评中,大部分表露出对锅底、菜品口味和口感的喜欢,终究是得到了人们在口感和味觉上的共鸣,打动顾客为品牌买单和复购的依然是产品力。
“餐饮完全用流量思维做品牌的时代正在过去,大部分火锅品牌重视曝光、打卡、颜值和流量,却忘记做餐饮的本质是用好产品做复购和流量。因为打卡是一次性,复购才是终身。”冯明强说。目前冯校长老火锅整体门店的复购率达到40%左右。
冯校长老火锅坚持以季度为产品上新周期,曾用一道创新猎奇的“烧椒菊花残”菜品,在全网传播量超一亿次;招牌菜系里还有耙系列如大坨耙牛肉、卤香耙鸡爪等富有特色的吃法,卤制入味,在锅底加持下,丰富口感;野菜糍粑则是一道别出心裁的菜,糍粑外涂抹着红糖酱,内里混合着新鲜野菜,色彩搭配和口感都格外出众。用一桌经典的新鲜食材,锁住食客味蕾。
“产品首先要做到不踩雷,每一道菜的新鲜度和口感度最佳,在此基础上做菜品摆盘或搭配来提升颜值和差异化,或是有营销点的样子,最后把所有菜品放在一桌上,去看整张桌子的菜品呈现是否能出圈,带动顾客主动拍照打卡和传播,满足人的眼睛和胃都要吃饱。”冯明强解释。
第二,区别于其他重装修,冯校长去繁存真,保留传统火锅的烟火气
要说冯校长老火锅最引人瞩目的还得是巨大无比的门头招牌,和颇具烟火气、社交氛围的场景,轻装饰、轻装修,裸露的墙壁上张贴着新奇的大字标语,视觉上颇有冲击力和记忆点。同时,门店里也别有一番浓厚的社区氛围,靠近居民区附近,熟悉的周围环境,和复古的用餐氛围,给人一种亲切感,覆盖更广泛群体,实现场景多样化,满足家庭聚餐、朋友小聚、情侣约会等等。
对于年轻人来说,消费体验感上既能满足吃饱吃好,有不乏有情绪价值的满足。在冯明强看来,火锅市场的教育足够高也足够普及,所以冯校长老火锅的消费群体定位是被市场教育过的火锅爱好者,尤其是40岁以下的年轻群体更愿意体验和聚餐吃火锅,能够接受人均100元左右吃一顿火锅,毕竟去吃火锅是要体验功能、情绪甚至表达上的需求满足。
第三,自建流量池,玩转社交平台赋能品牌爆发
冯校长老火锅迅速出圈,离不开前期对品牌力的积累,在B端、C端市场打造创始人个人IP形象;中期阶段,随着短视频、内容等各类社交平台飞速发展,冯校长老火锅旗下的自有孵化账号,全平台粉丝超百万,全网超10亿次曝光,引来各路网红博主进店打卡,通过精通运营社交平台, 做适当合理得投放。
而在冯明强看来,他所打造的老板个人IP形象,核心在于给所有合作伙伴传递强烈的信心。“我想让他们知道,创始人与品牌是深度绑定且密不可分的。”
内卷赛道,火锅模式越变越小
正餐火锅如何扳回一局?
未来一年,冯校长老火锅或将迎来爆发的阶段。
目前,品牌在成都开出三家直营店,在深圳、北京、青岛、武汉等多个城市陆续落地新店,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比如,深圳的260㎡门店做到了单日10万营业额,东北辽阳的300㎡单店月营业额做到80万左右,最高能够做到100万。
同时,逐渐跑通了一二三四线城市的门店模型。比如一二线城市选择A类商圈,线上线下做巨量曝光,让年轻人看到和喜欢你;三线城市则主要考虑餐饮集中区,因为三线市场更讲究用餐的集中性,但在门店展示面上有更高的要求,必须是十米以上的门头展示,达到视觉影响。
冯明强还提到,2024年的签约计划是300家店的目标。但是,物以稀为贵,随着门店数量增加,冯校长老火锅将怎样保证每个门店的生意持续火爆?又如何与其他火锅同行做竞争?
针对开店速度,他强调,虽然目标是企业发展的动力,但不是盲目扩张。比如在同一个城市开店,需要合理规划区域性布局,把人口密度调查清楚,在一定程度上保证每个门店覆盖一定的群体规模。据他反馈,针对不同城市的门店,锅底和菜品体系将100%延续成都门店,锅底味型保持不变,但菜品上会增加5%到8%的当地人喜欢的新品。
此外,面对人们更注重高性价比的用餐需求,以及再度走红的旋转小火锅、一人食小火锅模式,有人预测这或许给正餐火锅带来一定冲击。但是在冯明强看来,高性价比不代表纯粹便宜,而是超出消费者的消费心理预期,用产品品质、服务、体验给顾客带来的额外价值。
“火锅是轻社交或社交消费餐饮,只要价格带定位和顾客画像准确,你的目标人群自然会进店消费。比如他花100元却享受到哪怕110元的菜品质感和服务,就是高性价比;相反你的人均60元,却只有50元的体验价值,在顾客心理就没有性价比。”他表示。
始于成都,沸腾全国,冯校长老火锅的愿景是“让每一位食客都吃到本地人更爱吃的火锅,做四川火锅的烟火名片,让世界感受成都烟火。”
期待这个年轻的成都火锅品牌,能坚守餐饮初心,为消费者们带去更正宗高品质的火锅。
1月15日,新京报记者了解到,由湊湊火锅前CEO张振纬创办的谢谢锅多家门店关闭。大众点评等网站显示,上海、深圳、广州、武汉的谢谢锅门店均显示“歇业闭店”。
据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显示,今年11月初,谢谢锅母公司上海谢谢锅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由张振纬变更为廖方,张振纬从主要人员中退出。
新京报记者联系张振纬了解闭店等相关情况,截至发稿对方暂未回复。
一线城市已无在营门店,张振纬从主要人员中退出
新京报记者在大众点评等网站搜索发现,谢谢锅上海港汇店、七宝万科店、静华店三家门店均显示“歇业关闭”。其中,七宝万科店最近的评价停留在10月11日,有多位网友留言称谢谢锅上海静华店今年9月关闭,因此来该店就餐。深圳、广州的谢谢锅门店也是相同情况。大众点评上,谢谢锅深圳皇庭广场店、卓悦汇店、谢谢锅广州天河城店均显示“歇业关闭”。
此前张振纬在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曾透露,谢谢锅首先将以北上广深一线与准一线城市为布局重点,随后在华东、华南地区下沉至二三线城市布局,预计2022年开设50+家谢谢锅门店。目前,该品牌尚未进入北京市场,而上海、深圳、广州的门店已全部关闭,谢谢锅在一线城市已无在营门店。
在一线城市之外,谢谢锅门店同样在闭店。2022年5月,谢谢锅在武汉万象城开设武汉首店,开业时曾吸引多位美食博主前去打卡探店,“烤涮一体锅”一度成为品牌宣传的卖点。而今门店原址的招牌已变成另外的餐饮品牌,据该餐饮品牌门店工作人员介绍,今年5月之前,谢谢锅就已经歇业关闭。
新京报记者查阅国家企业信息公示系统了解到,谢谢锅武汉万象城店所属公司为上海谢谢锅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武汉万象城店,于今年2月10日被注销,谢谢锅上海七宝万科店所属公司为上海谢谢锅餐饮管理有限公司上海漕宝路店,于今年10月30日被注销。
公开资料显示,谢谢锅的母公司为上海谢谢锅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为2300万美元,成立日期为2021年5月,今年11月初,该公司法定代表人从张振纬变更为廖方,张振纬也已从主要人员中退出,其此前为公司执行董事。新增主要人员廖方。
多业态融合或为双刃剑
在张振纬的微信视频号上,今年3至5月曾发布多条视频展示上海静华店的盛况,其中5月14日,谢谢锅静华店曾登上抖音吃喝玩乐帮·火锅收藏榜第一名,大众点评全上海美食热搜第一。
新京报记者此前在谢谢锅深圳皇庭店了解到,为吸引流量,消费者在18时进店后可免费续酒,58元的酒品套餐可免费续至次日清晨6时,有8款酒品可供选择,晚间特定时间段会有音乐现场表演。此外,谢谢锅在店外开设了饮品窗口,出售大红袍奶茶、谢谢锅自有饮料等。除了酒品和奶茶,谢谢锅将涮锅改造成涮烤一体锅,除了火锅之外,还可以在涮锅周围烤肉。张振纬曾向新京报记者介绍,谢谢锅将打造全时段运营模式,谢谢锅不仅仅是一家火锅店,而是要成为“火锅+酒吧+奶茶”等多元餐饮业态。
谢谢锅在成立之初颇受资本的青睐。有报道显示,谢谢锅获得了1.5亿美元的天使轮融资,资本方为红杉资本。彼时的火锅投资市场也正火热,2021年下半年,约35亿元融资涌入火锅赛道,巴奴、朝天门等火锅相关品牌接连获得上亿元的融资助力,火锅成为仅次于茶饮的热点投资领域。
有观点认为,谢谢锅的产品、服务种类多、门店体量大、选址与产品相悖是谢谢锅快速闭店的原因。谢谢锅融合火锅、烧烤、酒吧、茶饮、甜点等多种业态,虽然可以满足不同消费场景,但是也需多种供应链和人力成本,备货、压货、资金周转就会变得很笨重。此外,谢谢锅选址商场,这与谢谢锅全时段运营相悖,商场营业时间较短,需高翻台率维持营业成本。
和弘咨询总经理、和君咨询连锁经营专家文志宏在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此前曾很看好谢谢锅的未来发展,原因在于创始人张振纬有“操盘”湊湊火锅的经验,张振纬已积累一定的市场运营经验和能力。对于而今的接连闭店,文志宏表示,疫情后,很多餐饮品牌的消费开始复苏,但恢复较好的主要是“成熟”的餐饮品牌,谢谢锅作为新品牌,消费者对其认知少,导致该品牌门店业绩没有得到很好恢复。
谢谢锅所处的火锅领域目前十分“内卷”。文志宏认为,相对于其它餐饮品类,火锅品类相对简单,模式也易复制,因此火锅业态在国内快速发展。“今年以来,已出现多个新的火锅品牌快速拓店。”火锅品牌多会以火锅为核心增加其他非餐饮性项目、体验性服务,比如音乐现场、酒饮,“这些创新项目不一定被市场所认可,有些仅是短时间网红效应,不能持续。”
新京报记者 于桂桂
编辑 王琳
校对 柳宝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