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年年度关键词:活着!断臂求生,大规模闭店……餐饮业度过了魔幻的一年。
似乎要为2020年的餐饮业做一次总结性发言,12月16日,一茶一坐在其官方微信公众号上发布公告,称由于出现门店关闭歇业,预付卡无法正常兑付问题,将开展预付卡的退卡工作。
一茶一坐再次登上舆论的风口浪尖,餐饮人再次感受到了嗖嗖的冷意。
闭店:
几近全军覆没
在公告发出后,《央视财经》在官方微博进行跟踪报道。播放量超过1.2亿,数千名网友加入这场热点大讨论。
《钱江晚报》、《河北日报》等主流媒体也对该事件进行了报道,引发网友热议。之所以引发大规模报道,其中关键在于一茶一坐的“大规模闭店”。
一茶一坐上海大本营,在美团收录的近20家门店中,除七宝万科店与江桥万达店显示暂停营业,其余全部均已歇业关闭。在今年4月份的相关报道中,一茶一座上海门店就仅剩七宝万科店、中山公园龙之梦店、虹口龙之梦店等8家门店正常营业,闭店率已近50%。
随着杭州黄龙店在门口贴出暂停营业的告示,一茶一座的杭州门店也全部歇业。石家庄曾经有3家门店,其中两家关闭,剩位于先天下广场的一家门店,称不会关店,使用储值卡仍可消费,但不办理退费事宜。
目前,一茶一坐在北京还有两家加盟店在正常运营,这两家门店可以代办退卡事宜。
曾经:
风光无限,引领茶餐时尚
一则公告,让人们猛然发现,一茶一坐早已风光不在。
曾经,一茶一坐是台式茶餐的代表品牌,是年轻群体中“用眼睛就可以吃饭”的时尚餐厅。
招牌三杯系列三杯鸡、三杯牛蛙、三杯豆腐,也曾是人气爆棚的网红爆款。即便时至今日,依然有很多顾客怀念三杯鸡的味道。红豆雪花冰更是很多80后的回忆,一份红豆雪花冰能与朋友坐在一茶一坐发半天呆。
在一茶一坐鼎盛时期,在全国有超过200家门店。
2000年,上海一茶一坐开始筹备,开曼一茶一坐和台湾旺旺集团各出资105万美元,分别持有上海一茶一坐50%的股权。
2002年,一茶一坐在上海开出首店,并迅速凭借“台式茶餐”的时尚标签与“三杯系列”爆品打开市场。
2005年,一茶一坐获得投资1400万美元;2006年,一茶一坐完成第二轮1068元美元的融资。在资本的助推下,一茶一坐迅速扩张。2006年新增15家门店,2007年增开26家门店。其后,至2015年,一茶一坐共完成了4轮融资,融资总额达到6168万美元。
借助资本的力量,一茶一坐直营与加盟双管齐下,迅速在上海、北京、杭州、武汉、深圳、石家庄等地布局门店网络。在扩张的同时,一茶一坐一直在谋求上市之路,在2011年的报道中,一茶一坐计划在三年内上市。
彼时,一茶一坐意气风发。
背后:
疫情加速,端倪早现
有招牌产品,有资本支撑,有精准粉丝受众,这样的一个餐饮品牌走向了败局,到底哪里出错了?
是疫情催垮了一茶一坐?疫情或许加速了一茶一坐的颓败,但并不是主因,近几年的一茶一坐早已一地鸡毛。连年亏损,加盟商集体控诉……由此看来,一茶一坐的颓败早现端倪。
迭代缓慢
“三杯鸡“能否支撑一个”老字号“?
打开一茶一坐的“大众点评“页面,会发现”三杯鸡“依然是出镜率最高的餐品。作为80后的青春回忆,这份三杯鸡有人吃了近20年。评论中不乏有人几年未吃,为”情怀“再次光顾的人群。
依然是记忆中的一茶一坐,依然是记忆中的“三杯鸡”,近20年未变,这在餐饮业是一件可怕的事情。如今,已经不是当年港台风盛行的年代,当时的港台风自带流量,如今,时尚已经是各类餐厅的标配,各类茶餐厅迅速崛起,当消费者有了更多的选择,很容易产生审美疲劳。
明显滞后的迭代机制阻碍了一茶一坐的持续获客。当点评网站里大批消费者开始消费情怀时,就意味着这一个曾经的流量网红出现了流量断层。
迭代缓慢,靠一份“三杯鸡”、一个台式茶餐的时尚标签很难支撑起一个品牌数年、数十年的发展。
战略跑偏
一张“王牌”带动一手“副牌”?
一茶一坐CEO曾给出解释:由于定位不清,没有切中消费者需求,决策失误影响了盈利。
一茶一坐之所以迭代缓慢,与其副牌分散了巨大精力有着很大关系。近几年,一茶一坐相继创立了“鲁肉范”、“舞泽”、“咚咖滋”、“东鲔鲜”、“富鼓河豚”等7个子品牌。在被子品牌环绕的企业架构下在一茶一坐的“王牌”优势渐消,“鲁肉范”等副牌也并未真正成长起来。这相当于副牌没打好的同时还连累了主牌。
战略上的走偏,才是加速一茶一坐走向衰败的主因。
管理缺位
过不去的“白开水”梗?
在一茶一坐发出退卡公告后,有网友跑到一茶一坐官方微博2019年10月23日发布的一条微博下留言:“我要一杯白开水可以吗?”且关于“白开水”的留言还不只一条。“白开水”又是个什么梗?
这要追溯到罗永浩2008年的一条微博。罗永浩发文称在一茶一坐就餐时想要一杯白水,遭到服务员的百般拒绝,文章最后甚至还“祝福”一茶一坐早点倒闭。这段往事被网友重新翻出,罗永浩笑称:“那时候我太年轻了……后来……我都是祝福的”。
看似不经意的一次吐槽,却为今天埋下了伏笔;看似不起眼的一次服务,却代表着品牌的形象……翻开大众点评的评论,对一茶一坐服务的吐槽并不鲜见,这也从侧面反映出一茶一坐管理机制的缺位。
特别是在一茶一坐高速扩张的几年里,在加盟店对一茶一坐的诸多控诉中,也可见一茶一坐在管理方面的欠缺。除了对“加盟时遭欺诈”,“品牌控制加盟店”的控诉外,2016年,一茶一坐武汉加盟商发放储值后跑路,也被认定为一茶一坐管理的问题。当时,总部给出的回应是:加盟商私发未经总部同意的储值卡。
店面管理松懈,盲目扩张,加盟商失控等,使一茶一坐的品牌形象大为受损,为品牌没落埋下隐患。
高开低走的一茶一坐令人惋惜,同时也为餐饮人敲响警钟。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经营品牌,运营流量,是一个细节处见真章且一刻不得松懈的工作。一个品牌的短期流量,可以靠爆品、颜值、资本中的任意一个或多个元素,但长期流量,一定是凭借完善的管理运营机制,将爆品、场景、服务、供应链等进行有机融合,才能达到持续获客的目的,支撑起一个品牌的持续发展。
<>< class="tt_format_content " id="js_content">官方解决措施终于来了。
日前,一茶一坐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公告,针对因门店关闭歇业、预付卡无法正常兑付的问题给出了解决方案,表示消费者可以2021年3月19日之前进行退卡在线登记。
这距离其传出大规模关店已经过去近8个月。
一茶一坐来自中国台湾,是一家连锁品牌餐饮。2002年,其在上海新天地开出中国大陆第一家店,此后一度在中国大陆的33个大中型城市地标商圈开设近百家门店。不过,就在今年4月中旬,有不少消费者发现,一茶一坐多地门店暂停营业。在一茶一坐的官方微博中,不少办理过预付充值卡的消费者也在不断留言询问退卡退款的事宜。
《国际金融报》记者查询大众点评App发现,在上海区域,还有一家一茶一坐实体店显示新店上线状态,不过没有联系电话。就上海区域门店是否全部关闭一事,一茶一坐官方并未有过回应。
目前,预付卡的问题给出了解决方案,但品牌方面至今未公开其大规模闭店背后的原因。《国际金融报》记者为此致电了一茶一坐餐饮集团,但其官网显示的电话一直处于无人接听状态。
“我才知道一茶一坐到处都关店了,其上海仲盛店曾经是我和闺蜜最常去的餐厅。”12月17日午间,一名家住上海市闵行区的消费者这样向《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她说,正是因为一茶一坐官方公众号这次的更新,她才注意到这个餐饮品牌关店一事。
记者注意到,一茶一坐在预付卡退卡公告中指出,由于一茶一坐出现门店关闭歇业、预付卡无法正常兑付问题,为维护消费者权益,已委托上海市单用途预付卡协会开展预付卡退卡工作。登记期截至2021年3月19日,公示期为2021年3月23日至2021年3月29日,此后的3月30日至4月26日为退款期。
不过,这份公告并未提及门店关闭歇业的原因以及关店的规模。《国际金融报》记者在一茶一坐官方网站查阅到,如今有据可查的门店为53家,和高峰时期相比减少近一半。但查询具体门店,其中大部分实则已经关闭。
根据相关的媒体报道,早在今年年初,一茶一坐的北京两家分店都已易主。到了4月,一茶一坐已关闭上海约50%的门店,仅剩七宝万科店、虹口龙之梦店、星游城店等8家门店正常营业。
12月17日下午,记者致电了此次预付卡退卡公告中留下的电话。相关负责人表示,当前上海地区的一茶一坐门店已经全部关闭,上海外的一些市场还有部分门店。除此之外,其并未透露更多信息。
说起一茶一坐,相信消费者并不陌生。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其可以说是“风光无限”。在大型百货商场中还不流行餐饮消费的2002年,一茶一坐已经凭借其特色风味美食和“小而精美”的用餐环境受到不少消费者青睐。
“印象比较深刻的一次,一位同学的家长带着我们去这家店,点了四季豆和口水鸡,觉得超级好吃。”一位罗姓消费者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
市场的积极反馈让一茶一坐开始了扩张之旅。2011年,时任上海一茶一坐餐饮有限公司首席执行长的林盛智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采访时预计,公司三年内会实现上市。
天眼查信息显示,从2005到至2015年,一茶一坐共进行了4轮融资,总计6168万美元,投资者中不乏IDG资本和橡树投资等明星投资机构。
根据天眼查提供的信息,当前,上海一茶一坐餐饮有限公司司法风险缠身,其中包括服务合同纠纷、买卖合同纠纷、房屋租赁合同纠纷等。今年3月份,该公司发生法定代表人变更,林盛智不再担任公司法定代表人。同日,董事吴嘉林、马晓星以及监事曹斌离职。
CIC灼识咨询咨询经理柴代旋分析指出,一茶一坐最大的问题是它的获客能力有限,不足以支撑它的地段租金,入不敷出可能在疫情前就已经发生。“刚进入大陆市场时受资本关注度高,但随着餐饮业发展,在2016年左右遇到了发展瓶颈,并因此定位转型,从简餐升级到台湾休闲茶餐厅,但是后续仍然不温不火。”
对于一茶一坐过去所走的加盟模式,柴代旋认为无可厚非,尤其是对于走偏亲民路线的一茶一坐,加盟成本低,效率高,优势明显。但一茶一坐对加盟商的管理并不好。
未来,市场上还会有一茶一坐的机会吗?柴代旋向记者称,国内疫情已经平稳,餐饮业也在慢慢回血中,重生机会存在。“但是想要焕然一新需要大量的前期工作,如市场调研、定位规划和产品开发等,对于一茶一坐,它的口碑并不差,着力方向是要重拾客户的吸引力。现在公司高管大换血,新的血液注入可能会给一茶一坐带来新的变革动力”。
近一段时间来,餐饮品牌关店的消息不绝于耳。
10月底,新民晚报刊发了一篇报道,直指高峰期在全国开店近200家的“网红”冰淇淋品牌爱茜茜里陷入“关店潮”,上海门店仅剩一家。此后,上海市徐汇区商务委约谈品牌经营方上海仟果食品管理有限公司。据称,该公司因前期受疫情影响和董事会出资问题,资金链出现紧张。
和爱茜茜里情况有些相似,12月初,网红蛋糕品牌贝思客也被曝运营异常。不少消费者在社交媒体上反映,蛋糕券兑换不了、订单被取消。一时间,贝思客被传将倒闭,更有说法指其或已经跑路,相关话题一度冲上微博热搜。
不过,12月2日晚间,贝思客在其官网发布公告称:11月中旬以来,由于公司管理决策层的更替调整以及历时七年的供应链在疫情后需要升级,导致短期内用户下单系统无法正常使用。公告还指出,近期贝思客已完成了管理决策层的人员交替,计划于12月5日陆续恢复各地蛋糕的配送服务。
过去一段时间,受疫情影响,海内外餐饮企业均遭受重创。此前,日本连锁餐厅吉野家的母公司吉野家控股即宣布,将在2021年2月前关闭全球150家门店,其中100家为日本本土门店,50家为海外门店。据称,此次关店首要考虑的,是由于疫情现状而不得不暂停营业或产生亏损的店铺,这部分门店的数量已占到所有门店的5%之多。
此外,一些餐饮企业也开始向资本“低头”。曾对外界宣称“永不上市”的西贝就在本月初表示其确实正在筹备上市,具体的时间和地点尚未敲定。
一位本土餐饮企业高层向记者表示,疫情发生后,那些本身质地并不好、缺乏创新以及集团资金支持的企业自然就会“掉队”,门店大批量关闭在意料之中。在他看来,这对于强者来说可能就是机会,可以从商业地产商处获得更好的门店位置和更低的物业租金,进而扩张盘面。
柴代旋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餐饮业本身的技术门槛不高,可复制性强,市场周期快,想要做好做大需要在价值链上每一环都下功夫——后端供应链的管理整合与SKU选择、前端产品的不断创新和营销,以及总部与各门店的管理经营等。“餐饮业是一场永不停息的战斗,为了存活企业需要不断打磨自己的价值链,随时为变化做好准备”。
记者 王敏杰 实习生 吉文磊
编辑 沈玉洁
责任编辑 孙霄
所周知,市场上的当红茶饮品牌不仅在品质上具有特色,在营销上面更是独具创新!网红茶就是玩出来的一款“互联网产品”!
基于强大的互联网平台,做品牌是一件充满了挑战和乐趣的事!挑战在于要和同行进行激烈的竞争、乐趣在于不断的创新上给自己不同的新思路,因此在很多茶饮创业者的眼里看来,做茶饮是一种艰苦的幸福!
广州融时代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对于茶饮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在庞大的市场体量下,成功打造了一款新锐茶饮——一座一茶!
当大街小巷都是茶饮店的同时,一款新的品牌又有何特色呢?它是凭借什么来打破了竞争,赢得自己的席位?综合一座一茶的所有特性来看,广州融时代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基于味道、颜值、差异化这三招,成功把一座一茶推向市场!
味道。味道一定是第一位的,因为做餐饮,好吃好喝是最重要的。一般茶饮大都是奶精勾兑、劣质原料,而一座一茶对于原料的选用异常苛求,从海南到内蒙、从台湾到西藏,在茶叶、奶源的选用上花了足足三个月,同时又派遣研发师到西方学习先进的技术,在各个环节的紧密配合和不懈努力下,一座一茶做到了高味道、品质上乘!
< class="pgc-img">>颜值。这是一个看脸的时代,年轻人对漂亮的东西会好奇,会产生尝鲜的心理。通过颜值初期客户就会慢慢的沉淀下来。一座一茶在饮品杯的选用上独具创新,选用较为特色的冷泡杯,让消费者第一印象深刻,经常被消费者们拍照发朋友圈!不只是餐具用心,茶饮的搭配也是如此,颜色丰富、让人垂涎三尺!
< class="pgc-img">>差异化。我们不能跟大咖们做正面的竞争,因为它的品牌够大,供应链也有优势,那么我们就做差异化的产品,这样更容易胜出!比如喜茶主打奶盖,而一座一茶以冷泡茶为核心推向市场,这就完全诠释了差异化这一概念。喝腻了奶盖后,冷泡茶反而显得更加的真实,更加受欢迎;同时一座一茶冷泡茶系列主打健康养生的理念,相比糖分和热量较高的其他饮品,一座一茶就完全占据了优势!
< class="pgc-img">>通过味道、颜值和差异化这三个方面的完美塑造,一座一茶也已晋级成为大家心目中的“品质网红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