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思念食品BP首届核心经销商会议暨新品发布会”在郑州召开。
会上,思念BP介绍了公司推出的10个系列30多个新品,包括酥皮馅饼、发面馅饼、小笼包、外卖水饺、烧卖等多款面点,还推出了彩糯小圆子、小芋圆等饮品原料。经销商品鉴过后,纷纷点赞下单。
考虑到BP事业部产品的消费场景,思念此次会场的布置上非常用心,搭建了四个餐饮消费场景,并为不同的消费场景搭配了相应的产品,让与会经销商更好地体会产品的应用场景。
此外,思念BP还根据产品的不同特性,做了组合套餐,比如一笼蒸饺或者小笼包,搭配一份用小圆子做成的甜品,就是一份完美的单身套餐。“我们推出了一些组合,而不再是某一个单一的产品,更好地契合消费场景。”思念食品一位工作人员介绍说。
据思念BP的公众号介绍, BP即BUSINESS PRODUCT项目,只为餐饮渠道甄选,主要针对连锁餐饮、团餐、方便熟食、酒楼宴席渠道,为餐饮客户提供优质、安全的产品。项目同时为客户提供包括产品开发、顾客需求研究及品牌联合推广在内的一系列服务。
? end ? 统筹丨王晓玲编辑丨梅换艺 美编丨何孟华
原创文章,转载请联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
— 合作丨转载丨爆料 —
电话/微信 18638259395
(加好友请务必备注:姓名+公司+职务)
证网讯(记者 董添)8月8日,记者从思念食品获悉,公司推出五大品类火锅产品,助力秋冬季业绩增长。
思念食品介绍,公司调整产品结构及发展战略,跟随行业趋势,大力布局火锅赛道,选择适当时机入局,为公司带来可持续的多极增长。
思念食品相关负责任人对记者表示,火锅是餐饮行业份额最大、增速最快的细分领域,拥有万亿级市场规模,想要长期赢得消费高地,必须回归产品本身。
思念食品介绍,除了火锅类产品,在蒸煎饺、饼类(微波饼类、淄博小饼)、米制品(烧麦、饭团)、油条、预制菜、空气炸锅小食、烘焙等方向均有布局,同时针对TO B 和TO C终端定制不同重量形态,预计将在2023年秋冬季集中发力。此外,公司通过数智化客户服务平台的加持,与经销系统的协同作战,深度配合市场,在提高营销资源的利用效率,销售额、新品销量、利润等各项方面均获得了持续增长。
从行业分布看,根据凯度消费者指数发布的《2022年品牌足迹》中国市场报告显示,思念食品的品牌渗透率高达36.7%,触及的消费者多达1.7亿,领跑速冻食品行业。
信达证券研报显示,火锅料行业顺应升级的趋势,低端产能被逐步淘汰,消费者对食品的需求已经不仅仅是为了填饱肚子, 更为了要吃好。火锅料品类创新以及新产品迭代,有望成为行业众多企业新的增长点。火锅料行业有望进入原料、形状全方位升级的阶段。
月19日,从油条产品切入餐饮业后厨的千味央厨向证监会递交招股说明书,就像是颐海国际傍上了海底捞,千味央厨的发展也一直紧抱着百胜的大腿,长久以来,向百胜的销售占比占千味央厨总营收3成左右,远高于其他公司。
其实,千味央厨曾隶属于思念食品,而从2017年5月开始辅导备案以来,千味央厨却一直在进行“去思念化”的工作,从双方管理层彼此退出,到去年以购买、断租等方式将生产厂区脱离思念体系。
此次上市千味央厨计划募资4.09亿,其中9成以上将用于新乡千味央厨加工建设项目,进一步扩大新乡千味的生产规模。
IPO前夜京东、绝味入股,
成立至今一直都在“去思念化”
千味央厨成立于2012年,起初是由郑州思念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思念食品)以货币资金和实物资产(生产设备)出资设立全资子公司千味央厨,定位于为餐饮企业提供定制化、标准化的速冻食品及相关餐饮后厨的解决方案。
直到2016年,为了把千味央厨从思念食品的体系中剥离出来,思念食品将所有股份转让给了其实控人李伟控制的另一家公司郑州城之集(后来更名为共青城城之集),同年公司改为股份制企业,至此千味央厨的“去思念化”之路正式开始。
其实,思念食品在更早以前就开始有toB的业务,即使目前据思念食品官网显示,也有与千味央厨重合度很高的企业客户,但思念食品的主要服务对象还是聚焦在家庭。而直到2012年,思念食品的toB业务才以千味央厨的形式开始独立运营,作为创始人,李伟也许从一开始就打算将“中央厨房”的概念独立于思念食品进行运营。
2017年5月,千味央厨就已经开始上市辅导备案,2018年底,赶在千味央厨上市前夜,京东、绝味食品进行了5000万元的投资,通过宿迁涵邦投资管理公司和深圳网聚投资有限公司分别取得千味央厨5.18%股权,据天眼查显示,二者并列第五大股东。
值得一提的是,2016年独立后,为了补充日常营运资金扩大生产规模,千味央厨引入前海新希望投资,目前其仍持有公司8.94%股权,为第二大股东。
事实上,同样从事速冻米面食品的生产和销售,千味央厨和思念食品一直存在着经营范围相似、部分产品重叠、工艺技术相通和部分供应商相同的情况。从人员配置上来看,千味央厨的核心技术人员全部来自思念食品,而高管、董事中大部分都曾在思念食品就职,在千味央厨身上很明显就能看到思念食品的影子,而此前一度,千味央厨租用的厂房、设备全部来自思念食品。
千丝万缕的联系难免要出现同业竞争,于是“去思念化”成为辅导期的主要任务,而在2017年刚刚申报辅导备案后,李伟就与王鹏等四位思念食品管理层达成协议,李伟退出思念食品,并向后者转让全部股权,同样,王鹏也退出千味央厨并将所持股权转让给李伟。
最终,2019年千味央厨先是从思念食品手里买下一直租用的红枫里生产厂区,又将租用的另一个英才街生产厂搬迁至河南新乡厂区,至此与思念食品的关系又淡薄了一些。
思念向C,千味向B
2019年速冻食品市场整体规模达到1467亿,其中速冻米面制品独占52.4%,而在速冻米面行业,三全食品、思念食品、龙凤食品和湾仔码头占据了绝大部分份额,据中国产业信息网数据,这四大品牌市占率分别为27%、20%、12%、11%,累计占据70%市场。
而头部的四家品牌全部都是面向C端消费者,虽然整体市场规模大,当行业格局也基本稳定,因此,千味央厨成立时瞄准的就是B端市场,目前来看,国内速冻市场90%以上集中在家庭消费,餐饮消费不足5%,相比发达国家60%以上的消费占比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
在各种大型连锁餐饮企业层出不穷的时代,4万亿的餐饮市场后厨很需要成品和半成品菜肴提高效率,在千味央厨聚焦餐饮企业时,近期消息显示,思念食品开始布局团餐业务,消费人群从家庭成员转向学生、白领等上班族,但总体依然瞄准C端市场。
目前,千味央厨形成的产品包括油炸类、烘焙类、蒸煮类、菜肴类及其他四大类,具体产品包括油条、芝麻球、蛋挞皮、地瓜丸以及卡通包等,2019年在售产品数量增长至305种。
从销售渠道上来看,三全食品、思念食品等皆以商超和经销商为主,水饺、汤圆等产品主要面向消费者,相比之下千味央厨则通过经销和直营两种模式面向餐饮企业客户,经销渠道以传统通用品销售为主,直营渠道则主要销售定制品,而整体来看,通用品和定制品销售分别占总营收65%、35%。
如今,除了百胜的体系外,千味央厨的企业客户还包括华莱士、九毛九、真功夫、海底捞、老乡基和杨国富等。
速冻油条起家,三成收入来自百胜
事实上,靠给餐饮企业做供应链发家致富有一个很好的例子,就是颐海国际,仅凭借海底捞这一个大客户就一跃成为火锅底料行业龙头,2019年年报来看,海底捞独占颐海国际营收38.8%。
而千味央厨的崛起则是抱上了百胜中国的大腿,百胜中国在国内拥有肯德基、必胜客和塔可贝尔三个品牌的独家运营和授权经营权,并完全拥有东方既白、小肥羊和COFFii&;JOY连锁餐厅品牌。
2012年千味央厨就是从油条切入餐饮后厨,早在2008年时,思念食品就与肯德基合作过油条产品,彼时成功的经验使得油条也成为后来千味央厨的重要产品,发展到今天,油条依然是千味央厨的重要产品,并且细分到火锅、快餐、早餐、宴席等场景。
2019年,KFC冷冻油条以6815万销售额为千味央厨第三大产品,此外,蛋挞皮、芝麻球分别以9107万、9034万销售额位居前列,而在销售额前十的产品中依然有4种油条产品。
另外,前十大产品中,仅百胜就占有了蛋挞皮、华夫饼面团和两种类型油条,事实上,百胜也一直都是千味央厨最大的客户,2017年-2019年,百胜通过必胜(上海)的采购额分别占千味央厨总营收的29.95%、30.2%和30.72%,华莱士、永和大王等也进入前五大客户名单,但销售额远不及百胜。
如今你去到肯德基、永和大王等品牌门店购买的买油条、华夫饼等产品大概率都由千味央厨供应。
正如千味央厨的名字提到的,李伟曾经表示不仅只是餐饮企业的供应商,而是作为“中央厨房”进行同一采购和配送,成立之时,千味央厨就开始包括菜肴类产品,不过目前从招股书来看,千味央厨的菜肴及其他系列产品还是以千页豆腐、土豆宽粉等火锅制品为主。
近年来,众多公司纷纷开始研发半成品菜肴,包括猫妹此前写过的三全食品、立高食品等,而千味央厨还并没有足够丰富的菜肴制品。
2006年思念食品最先登录新加坡证券交易所,成为国内第一家上市的速冻食品公司,6年后私有化时已成功套现20亿,如今千味央厨想要登录A股市场时,李伟又要怎么用资本讲好“中央厨房”的故事。
本文源自猫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