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互联网的升级,人工智能技术逐渐成熟了,无人便利店凭借创新的商业模式,被市场广泛看好,不仅仅是吸引了巨头公司,更吸引中小型企业纷纷加入这个风口。当初兴起到一定阶段,商业管理不到位的公司将被其竞争对手淘汰,所以,资本盛宴过后的行业整合将会是无人便利店发展的必然趋势。那么谁先掌握到先机,谁就占领了市场的地位。
智能餐厅自助点餐机-_新零售自助收银机_无人便利店解决方案商_广州方派科技
如今人工成本高,许多传统便利店的铺租实际上是不高的,就是因为人工成本的问题,商家不能赚到更高的盈利,赚回来的基本绝大多数都发放工资了,有一些店铺甚至小亏。无人便利店对原本做连锁店或想做连锁店的商家更有市场价值,他们每个月的工作人员工资更加是一件早想突破,但始终找不着突破点的事,而无人便利店能为他们解决这个困扰。
因此,无人便利店在国内的发展前途可以说是无限大。和传统便利店相比,无人便利店具有建设快速、低成本、设点范围选择大的特点。在无人便利店投资创业这一圈子,大部分玩家都觉得,无人便利店只是零售业无人模式的一个简单形态,“无人”模式真真正正的目标,是把服务和商品由远变近。
解决方案 > 无人便利店_广州方派科技
新零售行业竞争激烈,未来也充满了各种变数,无人便利店面临着很多的发展机会。扩展了商业经营时间,让消费者体验更好的自助服务,这无疑会增加了上游商机,给更多商家发展带来全新发展机会。
< class="pgc-img">无人便利店
>人销售模式在国内逐步流行,南宁市区出现了无人售菜店、无人售花店、无人售书店、无人销售洗衣店、无人销售便利店。无人销售赚了吆喝赚钱吗?8月24日~28日,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对无人销售店进行了探访。
无人售菜店在拍摄当天的上午就卖光了果蔬。
【盈利】
无人售菜店:每天销售一空,日赚数十元
8月24日,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来到南宁龙胜街便民市场附近一家不足5平方米的果蔬店,店门口招牌写着“无人销售”的字样。招牌还显示,该店专卖绿色无公害农产品,品类有瓜果、青菜,顾客自选购买,扫码支付,不设找补。记者到达时,该店当天上午上架的果蔬已全部卖完。
据周边居民反映,该店果蔬比较抢手,常常上午就卖光。店内只有一个货架、一张桌子、收款码和现金投递箱等简单设施。
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采访店主了解到,这家无人销售果蔬店于2019年开办。店主每天早上将果蔬批发回来,先给附近的餐馆、菜市场送货,上午8时30分左右再给无人果蔬店上货,上货前做好称重打包,一般两元一份,便于顾客选购。
南宁一家无人售菜店内场景,菜品已打包,2元一份。
店主称,该店的果蔬基本上每天都能卖完,平均一天能赚五六十元。谈及开无人售菜店的原因,他说,每天给餐馆配送后会有一些果蔬剩余,用无人售菜店消化,不至于浪费,而且店址离家近,方便补货。
无人销售洗衣店:天冷时日收入可达1000元
8月26日,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来到南宁位子渌路城中村里的一家自助共享洗衣店。该店为24小时营业,店内摆放着十余台洗衣机。张贴的洗衣步骤和洗衣收费标准显示,该店常规洗涤价格为6~8元一次,烘干价格为8~10元一次。
南宁一家无人销售洗衣店。
店主告诉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这家无人销售洗衣店于今年2月开张,工作人员每周会对洗衣机消毒两次,刚开业的首月,该店推出一元洗衣服务,吸引了不少顾客,目前处于盈利状态,其中冬天日均收入700~1000元,夏天日均收入200元左右。
提及无人销售洗衣店开在城中村的原因,店主表示,城中村的居住率较高,租客的洗衣机配备率不高,这正是无人销售洗衣店的商机。
无人售花店:开在市中心,略有盈利
在南宁三街两巷有一家无人售花店。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在现场看到,该店主售包扎好的满天星等干花花束和多肉等盆栽植物,现场利用长廊式结构,将包扎好的干花陈列在一侧,另一侧则装扮成花墙,吸引了不少游客拍照打卡。
无人售花店吸引游客拍照。
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了解到,该店店主在三街两巷开了两家店,除了上述无人售花店,还开了一个花艺培训点,主营花艺DIY、花艺沙龙、婚礼策划等业务。8月28日,店主透露,无人售花店经营两年多来,盈利状况不稳定,总体略有盈利。
【平本】
两家相邻无人销售店:开业不足一年“不亏不赚”
南宁金湖广场有两家无人销售店互为“邻居”,成为市场一大亮点,这两个店分别是无人销售服装店和无人售书店。无人销售服装店面积约4平方米,主售女性衣服和配饰,内置简易试衣间,价格都在100元以内,顾客自主选购,扫码下单。
据店主介绍,该店于今年4月开业,营业时间不限定,顾客可随时购买,目前经营情况总体处于“不亏不赚”状态,曾有过月收入达不到店铺租金的情况,但也只有一两百元的金额差距。店主称,开无人销售服装店主要是因为自己比较喜欢这个模式,经营者比较自由,平时不去店里也可以,不会耽误自己其他工作。
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了解到,无人销售服装店的创办参考了旁边无人售书店的经营模式。记者在无人售书店看到,店内并排设置了5个U型书架,上面摆放着书籍供消费者自行选购,书籍平均5元一本。消费者通过微信小程序扫描书籍背面的条形码,就可支付购买。该店店主告诉记者,书店已开业11个月,目前能做到收支平衡。
南宁一家无人售书店颇受欢迎。
三家无人销售店:已搬离或关闭
无人销售便利店在国内发展较快,受到人们关注,有人将此类经营模式引入南宁。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查询了解到,南宁出现了两家无人销售便利店,分别是罗文大道的智慧点24小时便利店和民族广场的新梦24小时便利店。8月25日,记者走访发现,这两家无人销售便利店都已不存在。据相关卖场管理人员透露,前者已于一年前搬离,后者于今年上半年关闭。
随后,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探访了一家生鲜配送类的无人销售店,该店位于南宁西耐路。记者从附近商业街招商中心处了解到,该店已关闭数月。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饮食材供应链大火!前天,我们在《规模超万亿!食材供应链的风口来了?》一文中分析了餐饮食材供应链产业的诸多痛点。
今天,我们来探讨一下,在这条万亿级别的赛道里,还有哪些破局之道。
本文转载自新经济100人(ID:qiyejiagc),作者:李志刚。
民以食为天。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0年国内餐饮行业收入达到4.9万亿。抛开2020年疫情这一导致短期剧烈波动的因素,餐饮产业值得长期看好。以过去平均每年10%增速预估,5年后,应该是6-8万亿的市场规模。
前天,我们分享了餐饮食材供应链文章《规模超万亿!食材供应链的风口来了?》提到,餐饮业经营最大的成本是食材,平均占到总成本的30%-40%之间左右。所以未来5年,餐饮食材及其供应链至少有2万亿以上的市场规模。
今天,我们就探讨一下餐饮业上游食材供应链领域的创业机会。
< class="pgc-img">>△图片来源:摄图网
01.行业现状及问题:巨头+小贩
只要有人类就有餐饮,有餐饮就自然需要相适配的餐饮食材供应链。《水浒传》里的酒肆就有卖牛肉的,牛肉怎么来的?是牛肉贩子卖给他的。这是中国最古老的行业之一,酒旗迎风招展几千年了。
然而,餐饮供应链这个领域一直没有诞生大的创业公司,究其原因,主要是巨头和小贩占领着市场,创业公司只能在夹缝中艰难求生。
一方面,比如像米、面、粮、油等需求量大、易销售、易运输、损耗可忽略的标品,都有巨头公司掌控上游,可以大批量生产和销售,所以创业者往往没有机会做大。创业者如果低价竞争,一桶油100元的成本,卖给餐馆102元,再扣掉物流、人工、营销等,那还怎么赚钱?
另一方面,中国有成千上万的小商贩,比如牛肉贩子、猪肉贩子、鱼贩等等,从古到今,存在了几千年。
< class="pgc-img">>△图片来源:摄图网
这样的小商贩往往都是很小规模,甚至就是夫妻两个人,经营成本可以压缩到极低。基本上100元买,102元卖,他还有可能保本或者微利。
而餐馆老板作为采购方,往往没有长期忠诚度。昨天张三卖的价钱是104元,今天李四卖的价钱是102元,餐馆老板自然会选择李四,张三的生意就被抢走了。所以创业者进入供应链领域,必然要跟成千上万的小商贩竞争。
因此,标品被巨头垄断,末端小店又被小商贩占据,这样的双重竞争,导致过去餐饮供应链公司一直做不大。
02.餐饮半成品的创业机会
既然上有巨头竞争打压,下面还有无数个小商贩抢生意,那餐饮供应链还有什么创业机会呢?我认为未来餐饮供应链的机会在餐饮半成品。
这里我们先大概明确一下概念,给B端供应的餐饮半成品是指经过初步加工的食材,包括比如净菜(洗净的生鲜菜品)、半成品菜(洗净、切好、搭配好的生鲜菜品)、成品生鲜(加热即食)等等。
< class="pgc-img">>△图片来源:摄图网
对于下游餐馆来讲,这样的半成品主要有以下好处:
1. 降低餐馆成本。
传统模式中,大批量采购蔬菜水果后,需经过择菜、清洗、刀切等处理环节,需要好几个专门员工,而且过程中难免都有一定损耗。而加工好了的半成品,餐馆几乎可以直接使用,既节省了员工成本,也降低了损耗。另外,即买即用的半成品也极大降低餐馆的储藏成本。
2. 提高效率。
餐饮半成品往往可供餐馆直接使用,能极大地提升餐馆的后厨效率,甚至会促进未来餐馆的自动化、无人化。
3. 更加健康卫生。
标准化加工的半成品,卫生、品控等工作也更加完善。尤其是疫情之后,无论是餐馆还是消费者都会更青睐健康卫生的食品。
餐饮半成品能帮助餐馆降低成本,增加效率,所以餐馆会愿意买单。
03.为什么创业公司有机会做?
我预计,未来半成品食材大概能占餐饮供应链市场的20%,规模近五千亿,市场很大,创业者可以避开餐饮巨头和小贩的夹击。
第一,为什么巨头不愿意做?
首先,这是一个劳动密集型的“重”行业。餐饮半成品公司一定要深度掌控上游的供应链,需要自己开工厂,或者说至少在整个管控过程中要投入大量人力。这往往是偏好轻、标准化、快速规模复制的巨头们不愿意做的。
其次,餐饮上游的供应链其实是一个非标生意,它的价值就是通过餐饮半成品把非标变成标准化。
巨头不可能上山下田,把一堆水果蔬菜采摘回来,再打包,按一斤、半斤地分好。货物不是标品,这不是巨头擅长的;处理过程甚至涉及物流、仓储等环节,战线太长了。巨头宁愿选择投资这样的公司也不愿意自己亲自下场去干。
< class="pgc-img">>△图片来源:摄图网
比如2020年上半年,美团就曾投资一家这样的公司,将非标的上游供应链标准化。他们将萝卜蔬菜采摘出来以后,进行清洗、切块、打包,变成标品,再卖给美团的餐馆。我觉得未来这样的链条是合理的。
第二,小商贩能不能干?
前面提到的为小店供货的小商贩,本质就是低买高卖,他们既没有加工能力,也没有资金能力,更没有工业化管理能力。所以说,经过初步加工的餐饮食材半成品,恰恰是创业公司与小商贩形成错位竞争的机会。
04.给创业公司的建议
既然巨头不愿意做,小贩做不了,那餐饮供应链创业公司应该怎么做?我觉得有这几点建议供创业CEO们参考:
1. 餐饮半成品创业的核心是研发能力。
餐饮产品的研发,需要对餐馆很了解。包括餐馆的品类、SKU、规模,甚至他什么时候需要什么样的食材等等。通过技术驱动,给餐馆进行画像。然后研发满足餐馆需求的半成品。
< class="pgc-img">>△图片来源:摄图网
其次,选品很关键。要避开附加值很低,或已相对标准化的品类,而选择这个市场比较空缺的,客单价相对比较高的单品类切入。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 这也是CEO必须亲自抓的。
2. 充分发挥社会化供给的力量。
未来的创业一定要充分发挥社会化供给力量。
创业者精力有限,餐饮食材半成品创业的核心是做好产品的研发。其他的事情,包括工厂、仓储物流、销售等等,都可以充分发挥社会化供给的力量来解决。
3. 供应链上下游思想、价值观统一。
创业者作为供应链的整合者,需要做好理念和价值观的输出。
对内部团队,需要激发创造性;针对供应链的上下游伙伴,也需要统一思想,保证品质和效率。这样内外才能够齐心协力,形成竞争力,否则就是一群乌合之众。对于长远发展来讲,价值观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