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新闻记者 | 卢奕贝
界面新闻编辑 | 牙韩翔
8月31日,佳禾食品(605300.SH)发布2024年中报,营业总收入为10.73亿元,同比下降19.12%;归母净利润为6944.39万元,同比下降48.77%。
佳禾食品方面表示,报告期,公司净利润较上年同期下降 48.77%,主要系销售收入的下降及销售费用的增长所致。
佳禾食品成立于2001年,主要从事植脂末、咖啡及其他固体饮料等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业务。2021年上市之时,佳禾食品招股书披露的主要客户中,有很多大众耳熟能详的品牌,包括CoCo都可、沪上阿姨、古茗、益禾堂、蜜雪冰城、香飘飘、统一、娃哈哈和联合利华等。
那时还在拥抱植脂末的新茶饮品牌们令佳禾食品业绩一路高涨。
植脂末也被称为奶精,能够改善食品的内部结构、增香增味。由于性价比高、且便于保存和使用,植脂末已经成为制作咖啡、茶、饮料、烹饪和其他食品过程中重要的食品配料。
而植脂末正是佳禾食品主要的收入来源,其粉末油脂业务长期占据主营业务的七成。2021-2023年,公司粉末油脂业务收入分别为18.57亿元、17.5亿元、19.26亿元,呈上升趋势。
但在2024年上半年,佳禾食品的粉末油脂业务收入骤减,实现营收5.87亿元,与去年同期的9.41亿元相比减少37.59%,营收占比也由去年同期的70.91%下滑至54.7%。
从渠道上看,佳禾食品将渠道划分为生产企业、连锁、经销、其他,而2024上半年来自连锁渠道的收入出现大幅下滑,同比减少46.33%至3.82亿元,接近腰斩。
新茶饮界在2023年开始集体逃离植脂末,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个案例是茉酸奶。
成立于2014年的茉酸奶曾是2023年势头最猛的现制酸奶品牌,它一度让几乎所有新茶饮品牌上架了牛油果酸奶这款产品,也曾在一年内爆发式开出近千家门店。但一切停滞于2023年7月,茉酸奶因一系列关于贵价、使用植脂末等争议连环冲上微博热搜。
此后,尽管茉酸奶并未正面回应是否使用了植脂末,但却官宣产品升级,使用全新版本奶基底,并强调无植脂末、无氢化工艺、无人造反式脂肪酸。窄门餐眼数据显示,这个门店一度达到1500家的品牌,目前门店总数回到了1374家。
除了茉酸奶外,一众新茶饮品牌也在更换、升级奶基底。
2023年7月底,霸王茶姬宣布在门店使用新基底产品“冰勃朗非氢化基底乳”,并表示该基底实现了“0奶精、0植脂末、0氢化植物油”;8月,茶百道上新了真鲜奶茶系列产品,声称无植脂末、无反式脂肪酸,主打低脂轻负担;9月,喜茶甚至推出了新茶饮专用真牛乳,并强调这款牛乳“0植脂末、0添加”,同时蛋白质含量为3.8g/100mL——几乎所有知名茶饮品牌,都打出了“0植脂末”的标签,以消除用户对“科技与狠活”的恐惧。
植脂末奶茶也有其生存空间,蜜雪冰城便大张旗鼓地使用植脂末,但因其主要产品集中在10元以内仍能收获大量拥趸。在这个价格带上,消费者对于原材料并没有太过敏感。
而蜜雪冰城正是佳禾食品的大客户。2022年12月,佳禾食品接受投资者调研时称,蜜雪冰城是公司核心客户之一。公司也是他们的核心供应商之一。蜜雪冰城在逐渐扩大的话,公司的业务也随着门店扩张,对公司利好,具体对公司业务的影响以之后披露的定期报告为准。
但随着蜜雪冰城规模扩张到3万家以上,本就依靠极致供应链来压缩成本的雪王,逐渐将目光投向了自产植脂末这一环节。
2023年6月,佳禾食品在接受机构调研时被问及“一季度蜜雪冰城的需求量变化?蜜雪冰城还会更换供应商么?”公司表示,从去年的四季度到今年的一季度增长量都保持比较好的增速。蜜雪冰城未来可能会自建原料工厂,但是预计这两年蜜雪冰城仍是公司很重要的客户。
为缓解“植脂末”业务业绩可能下滑带来的风险,佳禾食品早已开始尝试转型。
2023年5月,佳禾食品公布定增募资公告,公司拟定增募资不超过7.5亿元,其中5.5亿元用于咖啡扩产建设项目,2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对于扩产目的,按照佳禾食品的说法,公司咖啡业务正处于快速成长阶段、将紧抓咖啡市场快速增长的机遇。
此次财报中,佳禾食品也表示,以茶饮市场需求为导向开发出 4 倍浓缩的“卡丽玛”浓醇牛乳产品以及浓郁顺滑的咖啡饮品浓缩奶油等产品,并顺势推出面向 C 端渠道销售的“非常麦”燕麦奶、“金猫”咖啡、“苏小丸” 预制甜品等产品,快速扩张渠道,提高企业盈利能力。
但这些业务仍未能成佳禾食品的业绩支柱。
除粉末油脂外,公司业务按产品分类还有咖啡、植物基、其他产品,今年上半年咖啡业务实现收入1.14亿元,同比微增3.36%,营收占比为12%;植物基业务实现收入4083.17万元,较去年同期减少近两成。
其他产品则成为了佳禾食品的“救命稻草”,这一业务指为茶饮、咖啡、烘焙、大餐饮等渠道开发的标准化产品,包括果冻、布丁、预制无菌豆花、烧仙草以及浓缩奶油等,今年上半年该业务板块收入增长25.13%至2.06亿元,营收占比19.18%。
华鑫证券发布研报表示,佳禾食品可能面临食品安全风险;大客户合作终止风险;咖啡销售不及预期风险;产能利用率提升不及预期风险;C端市场开拓不及预期风险。
马消费 陈晓京
当新茶饮快速迭代,集体“0植脂末”时,中国粉末油脂行业龙头佳禾食品,立马感到了寒意。
今年上半年,公司粉末油脂业务收入大降37.59%;来自连锁渠道(主要为新茶饮)的收入骤降46.33%。
新茶饮告别植脂末的大趋势已不可逆转。佳禾食品转而加大对咖啡、植物基等业务的投入,并从B端向C端延伸,由此带来的销售费用大增,进一步侵蚀了公司整体利润。
< class="pgc-img">>业绩闪崩
兴也植脂末,衰也植脂末。
过去几年,乘着新茶饮的风口,一路飙升的佳禾食品,突然猛踩一脚刹车。
上世纪50年代,美国卡纳森公司,利用植物油等原材料,开发出了一种固体粉末。它易溶于水,且有超乎乳制品的风味和口感,迅速以“咖啡伴侣”的身份走红。
在雀巢等品牌的带动下,“咖啡伴侣”进入中国市场,和速溶咖啡一起,培养起了中国初代咖啡用户。
咖啡伴侣俗称奶精,也就是植脂末。
佳禾食品,是中国本土最早的植脂末市场参与者之一,后发展成为行业龙头。2021年4月,公司登陆上交所主板,成为“植脂末第一股”。
直到现在,植脂末仍是公司最核心的收入和利润来源。
早期,佳禾食品(605300.SH)的产品主要用于冲泡奶茶、烘焙等行业,香飘飘、统一、娃哈哈等企业,都是其主要客户。业务较为稳定,但规模没有太明显的提升。
直到新茶饮行业在中国快速崛起,佳禾食品顺势站上了风口。
植脂末使用和储存方便,且价格相对低廉,还能改善产品风味,几乎所有中端新茶饮品牌发展之初,都少不了植脂末的功劳。
在招股书中,佳禾食品曾披露,“CoCo 都可”、“沪上阿姨”、“古茗”、“益禾堂”、“蜜雪冰城”等,都是公司重要客户。当时,其内销的前五大客户,几乎全部来自奶茶行业。
然而,今年佳禾食品的经营情况急转直下,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同比下滑19.12%至10.73亿元;归母净利润更是大降48.77%至6944万元。
抛弃植脂末
数据显示,2018年,佳禾食品的植脂末产品,就以14.33%的国内占有率、26.85%的出口占有率,稳居行业头部。
最近几年,公司植脂末的年销量持续上升,从2019年的14.43万吨增至2023年的16.87万吨。2023年,公司粉末油脂(主要是植脂末)产品收入19.26亿元,占比公司总收入的67.78%。
今年上半年,情况急转直下,尤其是粉末油脂,收入从去年上半年的9.41亿元骤降37.59%至5.87亿元。
在公司的主要销售渠道中,降幅最大的是连锁渠道,收入同比大降46.33%。这主要是因为,连锁茶饮行业,正在集体抛弃植脂末。
植脂末是我国法规允许使用的一种食品配料,其本身并无食品安全问题。但是,植脂末的主要原材料氢化植物油,由于不完全氢化产生反式脂肪酸,过量摄入会对人体产生危害。
早在2018年,世卫组织就推出了“REPLACE”(“取代”)行动计划,支持世界各国到 2023 年从全球食品供应中消除工业生产的反式脂肪酸。
随着用户食品安全意识的提升,对反式脂肪酸越来越恐惧。尽管,植脂末不能与反式脂肪酸完全划等号,但人们仍然“谈植色变”。
为应对市场变化,佳禾食品也在不断提升,逐步减少含反式脂肪酸产品收入占比。近几年,旗下粉末油脂产品,已全面实现0反非氢化。
可它曾重度依赖的新茶饮行业,远离植脂末的大趋势,已无法逆转。这,是市场的选择。
如今,几乎所有知名茶饮品牌,都打出了“0植脂末”的标签,以消除用户对“科技与狠活”的恐惧。
头部茶饮品牌中,仍在坚持使用植脂末的,恐怕只有雪蜜冰城了。“雪王”作为佳禾食品最重要的客户之一,一直加大自身的植脂末产能建设,势必影响双方的合作。
新业务还没长大
为摆脱对植脂末这一单一产品的依赖,佳禾食品很早就开始在食品行业进行多元布局。
早在2015年,公司就引进德国设备和技术,建立起了从烘焙、研磨到萃取的咖啡加工全产业链生态平台,推出了全系列咖啡产品。
此后,公司又快速涉足植物基领域,已推出有机燕麦奶,燕麦浆,燕麦粉以及厚椰乳、椰浆产品等。
近几年,在平价咖啡的带动下,中国现磨咖啡行业快速崛起。据相关机构数据,截至今年8月,全国现磨咖啡门店数量已超过20万家,比上年同期增长了22%。
佳禾食品表示,正在抓住机遇,与大型食品及饮料企业合作,进一步提升公司在B端的市场占有率。
与此同时,公司正尝试从B端走向C端,通过燕麦奶、冷萃咖啡等产品,直接与用户对话。
由此产生的直观变化是,今年上半年,公司在收入大降的情况下,销售费用大增72.35%。主要原因,就是宣传费、电商平台等费用增加所致。
2023年,佳禾食品旗下咖啡业务收入为2.61亿元,跻身公司第二大业务板块。今年上半年,咖啡业务也已明显进入瓶颈期,收入仅同比微增3.36%。同期,植物基更是同比下滑19.63%。
作为“植脂末大王”,佳禾食品上市之初,曾受到市场的强烈追捧。2021年7月,股价一度攀升至32.95元的高位,总市值达到130亿元。
今年以来,受到大盘和公司业绩的双重影响,股价持续走低。4-7月,公司累计出资近6000万元回购,仍无济于事。
8月23日,公司股价跌至10.21元的历史低位,上周五收盘,总市值仅剩42.24亿元。
|快乐的艺术佳
编辑|快乐的艺术佳
奶茶现在大街小巷随处可见,无论是小孩还是大人都喜欢喝奶茶,你们平常最喜欢喝哪家呢?面对这么多层出不穷的奶茶店,大家觉得哪家最不好喝呢?喜欢喝奶茶的可以收藏起来了!
沪上阿姨没想到投票第一名!我喝过一次觉得还不错,不过确实没有其他家开的店多
< class="pgc-img">>茶颜悦色真的太火了!不知道火的理由是什么,之前去长沙玩儿,几乎每个店门口都在排队
< class="pgc-img">>提到霸王茶姬,就不得不说他家的醒时春山!
我上午十点多喝的,一晚上没睡着,第二天早上七点才有睡意,突然知道它为啥叫醒时春山了……
< class="pgc-img">>Coco还是三四年前喝过,一般般觉得,便宜倒是便宜,味道不太好
< class="pgc-img">>一点点在18年的时候是真的火呀!现在好像不常见了,好久没喝过了
我们公司平常下午茶点的最多的是:茉莉奶白、霸王茶姬、喜茶、茶理宜世
< class="pgc-img">>突然发现没人说古茗,看来古茗还是不错的
< class="pgc-img">>哈哈益禾堂被吐槽的也很多
< class="pgc-img">>现在的奶茶大部分都是茶叶+奶,我记得小时候喝的是奶茶粉冲泡的,学校门口2元一大杯,没有珍珠,好像会放点椰果,冰冰凉凉很好喝,有蓝莓味儿的,草莓味儿的,没有很复杂的名字,就叫奶茶
现在很多奇奇怪怪的名字,什么伯牙绝弦、一升桃,霸气橙子、一朵茉莉花……虽然好听但是有的不知道到底是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