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来源:时代财经 作者:王言
过去一年,港人北上深圳消费已经成为一股风潮,另一边,一众内地餐饮品牌也纷纷选择南下,在香港开出首店。
最近,有网友在社交平台晒出照片称,内地茶饮品牌书亦烧仙草即将开出香港首店,选址旺角东站闸外,开业时间待定。相比书亦烧仙草,“雪王”蜜雪冰城进入香港的脚步更快。去年12月,蜜雪冰城就在香港旺角开出首店,如今开业一月有余,其门外依旧大排长龙。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香港旺角地铁站方圆500米已经成为了内地茶饮品牌的集结地。除了蜜雪冰城外,这里还聚集了茶救星球、LINLEE手打柠檬茶、茉酸奶等众多内地品牌。此外,在香港各大商圈,太二酸菜鱼、农耕记等内地餐饮品牌也如同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
此前,因为高昂的租金和人力成本,内地餐饮品牌并未在香港有太多布局。但近几年,香港餐饮及零售业受挫,部分商铺租金持续下跌,内地餐饮品牌开始补上市场的空白。
拔高定价,仍是“性价比杀手”
蜜雪冰城在内地一直有着茶饮界“价格屠夫”之称。在香港,“雪王”风采依旧。
在旺角蜜雪冰城店,门口的电子屏不断播放着“雪王送福利,龙年乐淘淘”的宣传语,同时还滚动介绍几款人气热销产品,分别为售价17港元的“新鲜冰淇淋”以及15港元的“蜜桃四季春”。
仔细翻看蜜雪冰城在香港的菜单可以发现,虽然相比内地其产品定价已经有了明显的上调,但依然对当地竞品有很大的“杀伤力”。比如在内地售价为7元(人民币,下同)的珍珠奶茶,在香港售价为16港元;售价7元的雪王大圣代在香港售价为14港元;售价10元的草莓啵啵在香港卖到20港元。汇率换算后,蜜雪冰城香港店的售价比内地贵不少。
香港居民Jennie告诉时代财经,在当地,本土奶茶、咖啡品牌的产品价格在20-30港元不等,比如街边的一家普通糖水店,一杯珍珠奶茶价格一般在25港元左右。
总体来看,虽然相比香港本地品牌的定价要低,但内地餐饮品牌南下后大多选择不同程度地上调产品价格。
已经在香港开店的茶救星球、LINLEE手打柠檬茶等,定价逻辑大多与蜜雪冰城类似。例如,茶救星球的主打产品“苦瓜柠檬茶”在内地售价为15.8元,在香港为29港元;LINLEE主推的“招牌手打柠檬茶”在内地为18元,在香港为30港元。
早早把内地产品下调至20元以下的喜茶,其香港门店的产品售价则普遍在30元上下,比如其近期上新的产品“轻芝沫·龙跃红”在内地售价为19元,香港售价则为35港元。
在香港,内地咖啡品牌Manner最便宜的产品为浓缩咖啡和美式咖啡,单杯售价20元港币,其他产品价格普遍在30港元以上。相比之下,Manner内地门店的美式咖啡售价为15元,普通奶咖价格约在15-20元。
餐饮品牌同样如此。2023年9月,湘菜连锁品牌农耕记在香港佐敦新宝广场开业。其装修风格与内地门店相似,延续了“乡村怀旧风”,但客单价却存在不小的差异。大众点评显示,农耕记香港门店的人均消费为180元,内地为90元左右。
此外,呷哺呷哺旗下的高端品牌凑凑火锅在尖沙咀门店的人均消费为329元。同样位于尖沙咀的一家海底捞门店,人均消费也达到251元。而在广州,这两个品牌的人均消费分别为150元和110元。
内地餐饮品牌在香港采用与内地不同的定价策略,与当地更高的人力成本不无关系。据蜜雪冰城香港门店此前发布的招聘海报,其店长/调饮师的月薪在15000-22000港元区间,兼职店员50-60港元/小时。
时代财经注意到,香港本土餐饮品牌谭仔米线在近日发布的招聘启事显示,其店员月薪最高可达1.7万港元,厨房/洗碗工最高1.75万港元,兼职店员收入为60-65港元/小时。
租金回落,内地品牌“抄底”
除了人力成本外,租金成本也一直是餐饮品牌布局香港不得不面临的问题。不过,在过去几年,香港零售及餐饮业受影响较大,不少老字号食肆先后结业,各大商圈店铺的租金也处于多年来的低位。
根据中原地产的数据,2023年12月香港市场共有约292宗商铺租赁成交,同期的商铺租赁总金额约3135万港元,金额较2023年11月下跌约19.5%。
这也成为内地餐饮品牌以更低成本进军香港市场的好时机。
一位中原地产中介告诉时代财经,过去两年,香港物业的租金成本已经滑落至相对较低的位置,核心商圈的商铺租金对比2018—2019年的高点接近腰斩。他表示,从去年开始,一些内地餐饮品牌就一直活跃在铜锣湾、旺角等人流量较大的商业区,待到店铺租金达到其心理价位,以便开设门店。
香港经济日报报道,去年6月,香港尖沙咀新港中心一零售区域以大约每月700万港元的价格租出,交易涉及三层楼,合共8万平方英尺,租客为一家餐厅及娱乐集团。而在2008年,快时尚品牌H&M曾以每月700万港元的价格在同一位置租下两层楼。
另据界面新闻报道,2023年入驻香港旺角的广东网红茶饮品牌“林香柠”,店面承租价格约为每月13万港元,而在4年前,该铺位的月租金为25万港元。
在香港从事消费品牌策划工作的Waston告诉时代财经,香港黄金点位的店铺租金已从三四年前最高点大幅滑落,即使目前消费复苏,但租金上涨有限,此时在香港开店,仍可省下不少成本。他举例称,在旺角地铁站附近,一间10多平米的小商铺,最高月租金曾达到18万港元,如今可能只需要不到10万港元。
除了租金等因素外,内地餐饮品牌南下开店,也与当地政府不遗余力招揽内地餐饮品牌赴港开店有关。
去年10月,香港投资推广署就与香港驻京办联合北京市商务局,举办面向北京市餐饮类企业的投资香港推介会活动。该活动就香港营商环境、香港餐饮行业投资机遇、赴港投资备案审核要点、香港各类人才入境计划等进行专题宣讲。
2017年8月,在香港投资推广署的协助下,内地餐饮品牌绝味食品在港铁旺角站内开设首间香港分店。截至2023年末,后者在香港已有47间分店。
近日,香港投资推广署也发布公告称,其将协助九毛九旗下品牌“太二酸菜鱼”在香港开设4家门店,并称太二巨资落户香港反映当地饮食业蓬勃景气。
是门面,也是出海跳板
对内地餐饮品牌来说,香港地位特殊,其既与内地文化相近,同时国际化程度较高,可以作为出海的跳板。
Waston表示,对于内地品牌而言,香港市场体量虽然不大,但其国际化的视野和平台,对于前者建立品牌形象也有一定的帮助。此外,通过在港开店,内地品牌可以在饮食文化、消费习惯、食品安全和消防安保等方面进行相应的调整。但他也指出,香港餐饮行业水准较高,竞争激烈,一旦过了消费者的新鲜期,而品牌方未能建立起知名度和口碑,也很难长期生存下去。
目前,已经有不少内地餐饮品牌将香港作为跳板加速出海。同时,在香港开出一家门店,对于不少内地餐饮品牌来说,也可以起到吸引市场目光的作用。
零售行业专家王国平对时代财经分析称,有融资需求的餐饮企业,希望通过在香港开店增加与潜在投资人的触点,树立样板以吸引资本目光;另一方面,则是有加盟需求的品牌,可以通过在香港开店证明其实力并增加话题性,吸引内地投资人的加盟。
对进军香港的内地品牌而言,近年来的市场变化的确为其“南下”开店提供了良机。不过,随着香港本土品牌的逐步复苏,商场租金提高,它们也将迎来更大挑战。
眼下,香港消费复苏的趋势已十分明显。以商铺空置率为例,据中原地产统计, 2023年度香港多个核心消费区商铺空置率出现改善,其中港岛区商铺空置率的改善情况较为明显,湾仔区2023年12月的商铺空置率仅有5.7%,较2022年同期的12.87%大幅下跌约7.17个百分点,中环区目前的空置率为8.18%,较2022年同期的12.9%减少4.71个百分点。香港特区政府统计处1月4日公布的2023年11月零售业销货额则显示,2023年11月香港零售额同比增长15.9%。
如何在消费者的新鲜期过去之前打开市场,是内地餐饮品牌们在香港立足的关键。
源:新民晚报
蘑菇汤9元
鸡翅18元,披萨20元
凭借低价的路线
人均30元就能吃到饱的萨莉亚
近年来门口等位的队伍
越来越长
多位萨莉亚员工透露:
如果是周五周六周日
几乎全天都要排队
萨莉亚部分菜品涨价
回应来了
近日,网络上有消费者表示,萨莉亚部分菜品涨价。此前售价18元一份的牛肝菌鸡肉芝士烤饭,价格小幅上升至20元;此前售价11元一份的金枪鱼沙拉,价格上涨至12元。此外,水果沙拉、鸡胸肉沙拉也出现了1元的价格涨幅。
记者就此事致电萨莉亚,对方表示:“因为原材料成本上升,供应商涨价了,所以我们只能是对个别菜品进行了小幅价格调整。”
年销近百亿元,销售额屡新高
“平价套餐”萨莉亚有多火?
近日,萨莉亚公布了2024财年(2023年9月至2024年5月)前三季的财报。数据显示,公司在报告期内的销售额达到1632亿日元(约合人民币74.5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4%,创下历史新高。
值得注意的是,萨莉亚的亚洲业务表现尤为突出,营业利润同比增长66%,达到82亿日元(约合人民币3.7亿元)。
萨莉亚是日本连锁餐饮品牌,定位为意式餐厅,于2003年进入中国市场。靠着“平价意餐”的定位,萨莉亚在全球高速发展,目前萨莉亚全球门店总数超过1500家,中国门店数量超过400家,并且门店数量仍处于高速增长的状态。
记者了解到,像北京、上海这样的城市,萨莉亚单店全天排队数可达300桌,节假日等高峰时期排队人数更多。
光明正大卖预制菜
7成菜品定价低于20元
萨莉亚成功最大的秘诀就在于“低价”,翻阅萨莉亚的菜单可以发现,几乎找不到单价25元以上的菜品。据统计,在萨莉亚100道菜里,有72道定价在20元以下。
对比动辄几百上千元的西餐厅,人均消费不到50元的萨莉亚,让不少消费者感叹“难以想象这是2024年的物价”。
由于人均消费较低,萨莉亚有着“意大利版沙县小吃”“西餐界蜜雪冰城”之称,也有不少消费者称之为“穷鬼套餐”。
在社交平台上,还有不少网友分享自己在萨莉亚的“隐藏吃法”
在低价的策略下,萨莉亚依然可以实现60%的毛利润,这背后得益于其高度标准化、规模化运营系统。
在萨莉亚,餐厅里没有厨师,厨房里没有一把菜刀,食材多为半成品和预制菜,员工只需要将其进行加热处理便可快速上餐。日本电视台曾特意报道过萨莉亚的上菜时间,“完成15道菜品只需要9分58秒”。
使用预制菜、降低人工成本,提升翻桌率,标准化流程大大增加了门店的运营效率,这也是萨莉亚长期低定价还能保持高利润的原因。
在社交平台上,萨莉亚的粉丝还会自称为“萨门”,不少人会调侃:“人均30块吃西餐,你还要啥自行车。”
有网友表示喜欢萨莉亚
也有网友表示不吃预制菜
你爱吃萨莉亚吗?
新民晚报综合时代周报、蓝鲸财经、上海新闻广播、网友评论
菇汤9元
鸡翅18元,披萨20元
凭借低价的路线
人均30元就能吃到饱的萨莉亚
近年来门口等位的队伍
越来越长
多位萨莉亚员工透露:
如果是周五周六周日
几乎全天都要排队
萨莉亚部分菜品涨价
回应来了
近日,网络上有消费者表示,萨莉亚部分菜品涨价。此前售价18元一份的牛肝菌鸡肉芝士烤饭,价格小幅上升至20元;此前售价11元一份的金枪鱼沙拉,价格上涨至12元。此外,水果沙拉、鸡胸肉沙拉也出现了1元的价格涨幅。
记者就此事致电萨莉亚,对方表示:“因为原材料成本上升,供应商涨价了,所以我们只能是对个别菜品进行了小幅价格调整。”
年销近百亿元,销售额屡新高
“平价套餐”萨莉亚有多火?
近日,萨莉亚公布了2024财年(2023年9月至2024年5月)前三季的财报。数据显示,公司在报告期内的销售额达到1632亿日元(约合人民币74.5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4%,创下历史新高。
值得注意的是,萨莉亚的亚洲业务表现尤为突出,营业利润同比增长66%,达到82亿日元(约合人民币3.7亿元)。
萨莉亚是日本连锁餐饮品牌,定位为意式餐厅,于2003年进入中国市场。靠着“平价意餐”的定位,萨莉亚在全球高速发展,目前萨莉亚全球门店总数超过1500家,中国门店数量超过400家,并且门店数量仍处于高速增长的状态。
记者了解到,像北京、上海这样的城市,萨莉亚单店全天排队数可达300桌,节假日等高峰时期排队人数更多。
光明正大卖预制菜
7成菜品定价低于20元
萨莉亚成功最大的秘诀就在于“低价”,翻阅萨莉亚的菜单可以发现,几乎找不到单价25元以上的菜品。据统计,在萨莉亚100道菜里,有72道定价在20元以下。
对比动辄几百上千元的西餐厅,人均消费不到50元的萨莉亚,让不少消费者感叹“难以想象这是2024年的物价”。
由于人均消费较低,萨莉亚有着“意大利版沙县小吃”“西餐界蜜雪冰城”之称,也有不少消费者称之为“穷鬼套餐”。
在社交平台上,还有不少网友分享自己在萨莉亚的“隐藏吃法”
在低价的策略下,萨莉亚依然可以实现60%的毛利润,这背后得益于其高度标准化、规模化运营系统。
在萨莉亚,餐厅里没有厨师,厨房里没有一把菜刀,食材多为半成品和预制菜,员工只需要将其进行加热处理便可快速上餐。日本电视台曾特意报道过萨莉亚的上菜时间,“完成15道菜品只需要9分58秒”。
使用预制菜、降低人工成本,提升翻桌率,标准化流程大大增加了门店的运营效率,这也是萨莉亚长期低定价还能保持高利润的原因。
在社交平台上,萨莉亚的粉丝还会自称为“萨门”,不少人会调侃:“人均30块吃西餐,你还要啥自行车。”
有网友表示喜欢萨莉亚
也有网友表示不吃预制菜
你爱吃萨莉亚吗?
↘来源:新民晚报
阅读推荐
上海这一幕冲上热搜!26人被拘!
10万张票一分钟售罄,凌晨3点就有人排队!上海这里又火了!
热搜第一!明星夫妇自曝卖掉所有房产
有人刚到上海就懵了:你到底在哪?网约车司机无奈:我也不清楚!记者实地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