损倒闭、加盟商抗议、明星集体退场……一地鸡毛的明星餐饮,给创业者们带来哪些警示和警醒?
近日,关晓彤奶茶品牌风波又有了新进展。
企查查显示,8月9日,成都天然呆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新增一则立案信息,原告为甘肃福聚德餐饮管理有限公司,被告为关晓彤、上海至丙品牌管理中心(有限合伙)、成都天然呆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案由为特许经营合同纠纷。
< class="pgc-img">>红餐加盟优选(ID:hongcanjm)调查发现,这并非是天然呆首次在加盟板块出事。品牌成立虽然只有短短2年,但天然呆已多次因特许经营合同纠纷被起诉,因非法放开加盟遭行政处罚2次。
< class="pgc-img">>行政处罚、合同纠纷,天然呆风波不停
企查查显示,天然呆奶茶关联公司成都天然呆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多次因特许经营合同纠纷被起诉。
从立案信息看,天然呆最早涉及特许合同纠纷是在2021年8月17日,原告是马磊,被告是成都天然呆餐饮管理有限公司、王劲松、金合土餐饮管理(江苏)有限公司。
< class="pgc-img">>今年2月、3月、4月,成都天然呆餐饮管理有限公司连续3个月收到来自加盟商关于特许经营合同纠纷的起诉。
而最近一次,则是前文所提到的,由甘肃福聚德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提起的诉讼。
红餐加盟优选查询发现,不止是源源不断的关于特许经营合同纠纷的官司风波,这两年来,天然呆还因为涉嫌非法开放加盟,收到地方市监局、商务局等相关部门处以的行政处罚通知书。
比如去年3月,天然呆就因“违规发布招商等有投资回报预期的商品或者服务广告”,被成都市锦江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处以罚款5万元。
< class="pgc-img">>△图片来源:摄图网
该行政处罚信息显示,“天然呆”奶茶官网上发布的加盟广告内容显示,“合作优势:直营保证,模式成熟。轻松开店,无忧管理。技术门槛低,培训时间短。区域经营,区域保护。回本迅速,复制快速。开放代理,迅速扩张。”对此,成都市锦江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认为其涉嫌违反《广告法》第二十五条。
《广告法》第二十五条的主要内容是,招商等有投资回报预期的商品或者服务广告,应当对可能存在的风险以及风险责任承担有合理提示或者警示,并不得含有下列内容:
(一)对未来效果、收益或者与其相关的情况作出保证性承诺,明示或者暗示保本、无风险或者保收益等,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
(二)利用学术机构、行业协会、专业人士、受益者的名义或者形象作推荐、证明。
除了罚款外,成都市锦江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依据相关证据,责令“天然呆”奶茶官网停止发布广告、并在相应范围内消除影响。
< class="pgc-img">>△图片来源:天然呆官博
今年5月,天然呆奶茶再次被罚。处罚事由为2021年2月7日首次对外订立商业特许经营合同后,未按照《商业特许经营管理条例》第八条之规定在15日内向商务主管部门备案,成都市商务局对其罚款3万元。
根据企查查信息,成都天然呆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成立于2020年8月,旗下的“天然呆奶茶”是携手关晓彤创立的新茶饮品牌。关晓彤的父亲关少曾全资持股的彤梦心缘(成都)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持有天然呆公司35%的股权。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在此前特许合同纠纷发生后,天然呆公司就曾发声明称,关晓彤从未参与公司经营管理工作,随后关晓彤工作室转发了该条声明。
< class="pgc-img">>频频暴雷、明星集体逃离……
明星餐饮势能减退
实际上,除了天然呆,像黄晓明的烧江南、孙艺洲的坎门灶卤味烧烤等明星餐饮品牌在开放加盟前也未通过商务部特许经营备案,并不具备《商业特许经营管理条例》对特许人开放加盟的资质和要求。
企查查数据显示,8月17日,烧江南烤肉关联公司成都烧江南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新增一则开庭公告,案由同样为特许经营合同纠纷。
这些明星餐饮品牌被诉背后,反映出的是加盟明星餐饮频频掉坑的事实。近几年,业内关于加盟商声讨明星餐饮的声音一直此起彼伏。
< class="pgc-img">>△图片来源:摄图网
今年4月中旬,贤合庄多位加盟商集体赶赴品牌总部所在地成都维权;去年11月初,郑凯参股的“火凤祥”被曝遭投资人拉横幅维权。
更早之前,主持人李维嘉代言的“快乐方程式”同样遭多人维权,有加盟者投资150多万,只退了不到2万;马伊琍代言的茶芝兰虚假品牌奶茶招商网站吸引加盟商、虚构履约能力骗取加盟费的诈骗案,涉案金额7亿余元。
抛开明星餐饮品牌开放加盟是否为收割粉丝和加盟商不谈。我们观察到,事实上明星餐饮这几年的势能早已不如此前。从明星餐饮店的加速闭店可以看出,凭借明星站台/代言等方式带火一个品牌,但这样的明星效应为实际餐饮经营带来的助力正在逐渐衰退。
关晓彤的“天然呆”、孙艺洲的“灶门坎卤味烧烤”、郑恺的“火凤祥”鲜货火锅、杜海涛的“辣斗辣”火锅店、钱枫加盟开设的“井格老灶火锅”、陈赫参股的“贤合庄”等都出现了大量门店歇业关门的情况。其中,2020年10月才开出首店的天然呆,在第二年疯狂扩张到接近200家门店,而后大量闭店,如今门店已不足百家;贤合庄从顶峰时期的800多家门店也已减至目前的400多家。
< class="pgc-img">>△图片来源:红餐网摄
此外,还有像孟非和黄磊联合开出的“黄粱一孟”火锅店,在点评平台上已搜索不到相关信息;任泉、李冰冰、黄晓明、何炅等六位明星合资开设的“热辣壹号”火锅门店已全部关门;anglebaby杨颖在成都开的两家“斗鎏火锅”,点评网站上收录的商户里,已经找不到该品牌的相关信息;明星薛之谦的“上上谦火锅”的主体公司也已于2021年9月注销。
明星餐饮光环效应不再的另一面,是明星们集体加速“逃离”餐饮业。
比如林更新与“爸爸烤肉”的实际关联只持续了短短2年;郑凯退股“火凤祥”,离店铺被曝食安问题不到三个月。
此外,还有黄晓明退出有明堂企业管理有限公司投资人行列,该公司是奶茶店“沏沏堂”的主体公司;胡海泉退出旗下的巨说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及执行董事;黄磊从南京黄孟餐饮管理有限公司的投资人中退出;黄子韬退出北京好实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叶一茜退出贤合庄等等。
此前,网易数读就整理了一份关于“明星与餐饮品牌‘分手’,平均要几年”的图表,从列表披露的信息我们可以看到,自2017年起,明星们“逃离”餐饮行业就初现端倪。当年6月,任泉退出了热辣壹号的法定代表人、董事职务;黄晓明、李冰冰退出董事职务和股东,黄渤、何炅、井柏然三人也依次退股。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餐饮创业不易,
加盟明星餐饮需谨慎!
尽管在品牌出事后,明星极力与品牌撇清关系,甚至引发了明星“集体”退股潮,但我们依然看到,在一些品牌的官网上,借助明星流量邀请加盟商入驻的行为仍在继续。比如在火凤祥官网首页,郑凯依旧是其产品推荐官;在天然呆的官网上,关晓彤也依旧是该品牌的代言人。
< class="pgc-img">>△火凤祥官网截图
< class="pgc-img">>△天然呆官网截图
有业内人士指出,很多创业者选择加盟明星餐饮,很多时候是出于对明星流量的过度迷信,低估了餐饮创业的难度。
餐饮业本就长期面临人工成本高、原材料价格高、房租高、效率低的“三高一低”问题,再加上近两三年疫情的无差别冲击、残酷的行业竞争以及明星效应的反噬等,这些都让加盟明星餐饮的风险大大提升。
当明星光环不再,名人的泡沫被戳破,品牌走向“翻车”时,明星或许能全身而退,但过度依赖明星流量,在明星餐饮下了赌注的你,可能连身家都要输光。
亏损倒闭、加盟商抗疫、明星集体退场……明星餐饮已然落得一地鸡毛。这背后也给创业者们带来警示和警醒。
在此,红餐加盟优选也想提醒那些看中“明星效应”的投资者,无论加盟任何品牌,都应当擦亮双眼,对品牌的经营模式、投入产出比、盈利模式、经营指标数据等各个维度做详细的了解。综合评估自身承担风险的能力,切勿缺乏详细考察就盲目投资,更不要过分迷信明星流量,低估了餐饮创业的难度。
2月23日晚间,冯小刚和黄轩罕见亮相直播间,为上映不久的新片《只有芸知道》卖力宣传。期间更是大打亲民牌,大方向观众秀自己138元的靴子。
< class="pgc-img">大方展示鞋子的冯小刚。 来源:视频截图
>以往怼天怼地的 “小钢炮”在突然变得如此接地气,令许多网友有些不太适应。 原因并非只有新片票房表现不佳这么简单——连续两年对赌协议完成无望,让冯小刚面临再次向华谊支付巨额补偿款的后果。如今与华谊深度捆绑的冯小刚,拍片更像是商业动作,身份也更接近于商人,连他自己都曾说自己拍电影“就是想为华谊挣点钱”。 2019年生意难做的明星并非冯小刚独一个,另一位投资“老炮”赵薇的系列证券虚假陈述案也在2019年连连败诉;2019年,韩寒的“很高兴遇见你”武汉店因卫生问题被强制关停,赵忠祥开在南京的面馆也在开张一年后悄然关闭;黄晓明也在2019年6月退出了投资3年的奶茶品牌沏沏堂的股东序列…
2019年,明星投资开店变得更难了吗?
2019年新增公司仅56家,张庭一人占了3成
活跃在娱乐圈的800多位明星中, 有336人拥有自己的公司。天眼查数据显示,2019年新增的明星公司仅有56家,这个数字相比去年的136家缩水了大半,只有新增企业最多的 2016年(334家)的六分之一。
< class="pgc-img">>注册资本上看,2019年新增明星公司的注册资本总量仅有11亿,是继2014年以来的新低。
< class="pgc-img">>从性别角度看,男女明星创业的热情相当,分别是191位和144位。但从公司数量上,男明星以1143家的总量,超出女明星公司数量(744家)近一倍。从整个榜单来看, 跨界商业的男明星以60、70后的实力派为主, 一个羽泉组合就拥有96家公司,两人分去总量的近一成。黄晓明以60家公司排名第一, 胡海泉、任泉位列第二、三位。2019年情场失意商场得意的李晨, 以23家公司的成绩排名男明星No.6,比姚明旗下的公司还多一家。跨界商业的女明星整体则更为年轻,手握10多家公司的80后毫不稀奇。主持人成为最吸金的身份,李静、杨澜、金星均榜上有名。2018年纳税21亿的张庭2019年新开了17家公司, 占了全年新增公司总数的1/3,这让她名下的公司总数超过了任泉,排名总榜No.3,女明星榜No.1。
僧多粥少的2019年,明星工作室集体哑火
资本市场有很多玩法,但明星公司大致可分为明星工作室、成立实体店和投资三种模式,门槛从低到高,玩法难度也从易到难。
天眼查数据显示,在1887家明星公司里,明星的个人工作室占了533家,占比约1/4。明星个人工作室名义上是“个人独资公司”, 实际上是为了更好避税。据了解,规模较大的影视公司一般都会选择与明星工作室或者明星的经纪公司签约,因为工作室的税点非常低,双方都能得到实惠。根据“镜像娱乐”的报道,国内艺人经纪模式比较复杂,按照艺人话语权从弱到强依次为“保姆式”、“分叉工作式”、“家族式”、“多元经纪”、“个人工作室”、“股份绑定”。有了个人话语权和税收优惠,再加上“霍尔果斯”这样注册地提供的各种政策倾斜,成立工作室对明星的吸引力可想而知。
< class="pgc-img">>在来势汹汹的影视“寒流”之下,我们发现2019年新增的明星工作室只有1家,相比较2018年(84家)几乎是断崖式下跌。 僧多粥少的行业现状,让明星工作室也成了鸡肋。
实体行业也不好做, 前几年火爆的明星餐厅已经连续两年遇冷,2019年新增明星餐饮公司为零。
投资方面,从事商务服务业的新增公司数量已经连续两年超过了文化艺术业及广播电视业,在有记录以来的总量上,商务服务业的明星公司数量(548)也已经分别超过了文化艺术业(438),和广播电视业(266)的公司数量。
所谓商务服务业是指企业管理组织、市场管理组织、市场中介组织所从事的经营性事务活动。不过在中国语境下,商务服务业多指小商务,包括租赁业、企业管理服务、法律服务、广告、知识产权、市场管理等十个方面。 从公司名称来看,从事该行业的公司也多带了“投资”“咨询”“管理”等字眼, 即使是明星的个人工作室, 经营内容也往往涵盖了文化领域方面的开发、营销策划和投资管理等方面。
投资越来越偏离“主业”,可看作是明星们在影视行业不景气的环境下规避风险的措施之一。
譬如,2019年新增的明星科技服务公司一共就有14家,相比2018年(4家)有很大的增幅。
明星店缩水的背后:甩手掌柜越来越不好做了
明星开店的传统由来已久,早期,尤其是在粉丝经济爆发前明星开店很多是自娱自乐,走的也都是隐姓埋名的文艺路线。
导演叶京当年开在西四环的川菜餐厅天府酒家应该是明星餐厅的鼻祖;王朔与他的一群朋友在三里屯开过一家酒吧,江湖称之为“王吧”,几乎成为当时北京文化圈的沙龙,往来无白丁,最后也悄然落幕。李亚鹏召集一帮圈内圈外的哥们儿,三里屯泰悦豪庭开过一家名为“夜色”的酒吧,主打的招牌是“和陌生人说话”。 个人烙印重,难以复制是当年明星店的标签,盈利什么的,庸俗。
“京圈”文人王朔、冯小刚和叶京
>2010年互联网思维开始流行,再到后来粉丝经济的崛起,投资少,门槛低的餐饮业逐渐成为了明星走向商业实业的途径。明星开店不再低调,很多在店名中绑定自己的名字,因为这是最直观的广告效应。据统计,明星开店,61.7%都是餐饮行业。
来源:RET睿意德中国商业地产研究中心
>餐饮业虽然门槛低但竞争激烈,需要日常的维护运营。看似门槛低的餐饮业更讲究一个“勤”字,很多老板是从早到晚都在盯店,一年到头都在巡店。 即便如此,很多餐厅还是往往因为一个漏洞就导致不盈利甚至关店。2018年3月“很高兴遇见你”武汉店被爆出鼠患成灾,同年12月黄磊和孟非合开的火锅店“黄粱一孟”宣布闭店…管理不善、卫生条件差、菜品性价比低、服务差成了明星餐厅的标签。明星餐厅倒闭潮从2018年持续至今。明星餐厅辉煌不再,从本榜单中也可见一斑。
但这并不意味着这条赛道中没有成功例子。
把上上谦做出圈的薛之谦,也曾亲身监督前厅后厨,付出了不少心血;开出了14家直营店的“热辣壹号”, 除了在服务品质、菜品口味下功夫外,还推出电影主题风格的餐厅吸引消费者,其合伙人之一的任泉早已经退隐娱乐圈, 专心做投资和餐饮,演艺反倒成了副业。
明星餐厅并非注定短命,只是“两手抓两手都硬”没那么容易。
2019年是明星公司“祛魅”的一年,经济大环境起伏之下,资本市场中的明星光环正在加速失效,明星的商业眼光和投资能力正接受更严苛的考验, 2020年,明星在商业领域上恐怕只会更加小心翼翼而已。
编辑:董芷菲
本文数据支持:天眼查
人薛之谦参与投资的“上上谦”你吃过吗?近日,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显示,上上谦关联公司上海上谦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新增注销备案,注销原因为决议解散,清算组成员为李渊林、王彦军以及薛之谦父亲薛良园。实际上,除了上上谦之外,近年来,不少明星餐厅都陷入注销疑云,就比如贤合庄卤味火锅。明星和资本纷纷“逃离”餐饮圈?
负面新闻不断
说到明星餐饮,必须提到的就是薛之谦曾参投的时尚火锅店上上谦,凭借人气和口碑,上上谦的生意一度非常火爆,用餐高峰期排队已是常态。有网友透露,很多人排队排到100多号都要等着去吃。然而近日,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显示,上上谦关联公司新增注销备案。小编搜索后发现,如今,上上谦的关联公司已从原先的上海上谦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变更为上海弘和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变更原因不得而知。此外,小编注意到,近年来,上上谦火锅店的负面新闻屡见报端。
据媒体报道,去年11月,上海上谦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成被执行人,执行法院为上海市徐汇区人民法院,执行标的超61万元。彼时,“上上谦火锅店关联公司成被执行人”的话题迅速登上微博热搜,话题阅读一度超过1.1亿。事情发酵三日后,上上谦官方微博发布声明称事由为房屋纠纷,但据天眼查公开信息显示,该公司在与上海麦威尔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房屋租赁合同纠纷一审中败诉,在二审当中则被驳回上诉。
< class="pgc-img">天眼查资料图。
>同年9月,在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公布的第33期省级食品安全抽检信息中,上海锦谦餐饮管理有限公司第一分公司消毒使用的热水杯和调料碗被抽检不合格,产品被检出大肠菌群。同年6月,上海尚渊餐饮管理有限公司第三分公司(上上谦火锅南京东路步行街店)同样被检测出餐具中存在大肠菌群。
事实上,除了上上谦之外,近年来不少明星餐饮品牌都“翻车”了。陈赫、叶一茜联合朱桢开设的明星火锅店贤合庄,不仅被爆出牛肉变质,还因安全问题备受关注。今年4月,一对年轻夫妻在贤合庄火锅就餐时头顶上的天花板突然坠落,女方被砸中了头部和手臂,造成右臂骨折,其丈夫则被天花板砸翻的火锅锅底烫伤。而近期,贤合庄又陷入了闭店风波。
先有媒体爆出,近期国内多家贤合庄火锅店变更企业状态,由存续变更为注销。企查查显示,目前有关贤合庄餐饮店已有30家注销。还有门店负责人表示,门店开业后“火爆只持续了一个月”“利润率不及很多餐饮企业。
一石激起千层浪,面对质疑,贤合庄发布声明称“福州地区门店全部关闭”为夸大其词,因为福州有且只有一家门店,并称全国已开业的贤合庄门店均在正常运转。对此。网友并不买账,甚至有网友表示,对倒不倒闭其实并不在意,在意的是自己对贤合庄服务、口味的吐槽有没有被顶到热评前列。小编注意的,在社交媒体上,“味道不敢恭维”“锅底偷工减料”“服务态度差”的评论不在少数。
< class="pgc-img">网友评论。
>明星“逃离”餐饮圈?
贤合庄的闭店或许还有待考证,但不可否认的是,近年来,明星们确实在“逃离”餐饮圈。小编查询发现,从2019年开始,这场餐饮“大逃离”已初现端倪:黄晓明退出有明堂企业管理有限公司投资人行列,该公司是奶茶店“沏沏堂”的主体公司;胡海泉退出旗下的巨说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及执行董事;黄磊从南京黄孟餐饮管理有限公司的投资人中退出;黄子韬退出北京好实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叶一茜退出贤合庄等等。
近日,根据天眼查App数据,北京本宫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发生工商变更,胡海泉、陈涛(陈羽凡)等人从股东中退出,新增股东赵振峰。
从起初的蜂拥入局到如今的“逃离”,明星和资本为何不再热衷餐饮“小事业”?
根据天眼查去年9月发布的数据,2015年至2017年为明星开设餐饮企业的集中爆发期。仅2017年就有约13家明星餐饮企业注册成立,但截至数据发布,其中已有约10家明星餐饮企业的状态为注销或吊销。此外,超过30%的明星餐饮企业曾存在过经营异常,10%以上的相关企业曾受到过行政处罚。
另据《RET睿意德中国商业地产研究中心》的数据,餐饮在明星开店中占比达61.7%,餐饮业投资少,相对风险小成为明星跨界搞副业的首选。但不过多久,菜量少、价格贵、看不到明星老板、服务态度差等问题就会使这些明星餐饮店口碑急转直下。加之餐饮业原本就是个淘汰率极高的行业,明星无法长期全身心投入餐饮经营。同时,有业内人士透露,明星餐厅的话题性仅有半年,在这半年中餐厅会以攻城略地之势扩张,广邀加盟,但高速扩张的背后往往伴随着管理缺失,虽然明星或许并不直接参与经营,但消费者仍会将任何一家门店出现的问题归咎于明星,天长日久,明星的号召力及好感度就会被削弱。因此,许多明星在获利后,为了获得公众的好感度,自然选择“逃离”。
虽然明星餐饮问题频出,但是也有部分明星餐厅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存活下来。比如钱枫的井老灶火锅店,直到2018年钱枫的母亲在综艺中提及,公众才熟知这竟是一家明星餐饮店,虽然此前没有明星光环,但这家店仍在竞品林立的火锅圈站稳了脚跟。
因此,业内普遍认为,明星餐饮店只有扎扎实实地做产品做服务,才能在行业中脱颖而出。你如何看待明星餐饮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