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上,控制餐厅服务质量有3种方法:即预先控制、现场控制和事后控制。
最理想的管理是事先预防,意思是,还没有到就餐高峰期,餐厅服务还没有开始,把所有的预备工作做好,餐厅服务人员只要按照既定流程行动即可。但是,做好事先预防,不可能做到百分百,需要有成熟的管理手段,完善的管理制度。
实际操作过程中,餐厅的管理是将三种方法综合使用。
下面具体介绍每一种方法的注意要点: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餐厅的经营管理者 ,要努力完善预先控制,习惯现场控制,重视事后控制。
一根毛巾抹到底”绝对不行
重庆餐饮住宿业有了服务规范
为进一步提升重庆餐饮、住宿业服务水平,3月1日,市商务委发布《重庆市餐饮业服务质量规范(试行)》(简称《餐饮业服务规范》)和《重庆市住宿业服务质量规范(试行)》(简称《住宿业服务规范》),作为重庆餐饮住宿企业品质提升的标准依据。下一步,重庆将根据相关规范,对全市餐饮、住宿服务人员进行培训。
规范涉及所有服务环节
近年来,重庆餐饮住宿行业市场主体不断壮大。截至目前,全市餐饮住宿经营单位共10万余家,吸纳就业人员100余万人,占全市商贸服务业从业人员总人数的26%,是非农行业中吸纳就业人数最多、贡献最大的行业之一。
“不少企业注重产品创新而忽视服务质量,行业服务意识欠缺、服务能力有限等,正成为制约我市餐饮住宿行业发展的一大问题。”市商务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基于此,市商务委牵头编制了《餐饮业服务规范》和《住宿业服务规范》,以提升重庆餐饮住宿行业服务水平。
重庆日报记者查阅发现,这两份规范涉及了餐饮、住宿所有服务环节,可操作性强。如《餐饮业服务规范》囊括了订餐服务、泊车服务、餐前服务、餐中服务、餐后服务的全环节服务规范。其中,餐前服务就包括了物品准备及摆放、迎宾服务、小毛巾服务等规范。
在《住宿业服务规范》中,也明确了前厅服务、客房服务、设施设备等全环节服务规范。
独创多项服务规范
重庆日报记者了解到,本次发布的餐饮、住宿业服务规范,不少都为重庆独创。
其中,《餐饮业服务规范》共有4项独创。如专门提出了外卖、外送服务的规范。规定在外卖送餐服务中,送餐准备阶段,外卖员要检查车辆安全状况及外卖箱的干净整洁,检查个人卫生。同时,我市还独创了差评处理服务,提出要积极回应顾客提出的问题,及时处理回复,并表达积极的整改态度。
《住宿业服务规范》则倡导企业要运用现代化信息网络技术,创建智慧型住宿系统,方便、高效提供服务等。
高标准规范提升服务质量
据介绍,此次发布的规范还针对当前行业服务存在的普遍问题,提出相应标准。且不少标准高于国家、行业和地方标准。
如《餐饮业服务规范》针对餐前服务,提出了小毛巾服务。在备受关注的后厨管理环节,规定企业要建立原料供应商管理档案,定期对供应商提供的产品质量和服务态度进行评审;在烹调质量控制上,厨师长或后厨主管要认真检查每道工序,按标准、按程序出菜。
针对此前多地酒店出现的“一根毛巾抹到底”问题,《住宿业服务规范》提出毛巾要分颜色、分功能使用。(记者 杨艺)
<>本报讯 近日,由重庆现代职业技师学院牵头,会同重庆市餐饮行业协会、重庆市火锅行业协会等7家餐饮行业组织编制的《重庆市餐饮业服务质量规范》在重庆发布,对餐饮行业的职业道德礼仪、服务质量规范、清洁卫生要求、订餐和外卖、投诉处理服务、差评处理服务等方面做了系统而准确的描述。
据介绍,本次编写的《餐饮业服务规范》,共7个章节,计8151个字。包括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基本要求、规范流程、后厨管理、附则。
该规范对餐饮业服务质量总体要求,职业道德礼仪、服务质量规范、清洁卫生要求、订餐和外卖、投诉处理服务、差评处理服务等方面做了系统而准确的描述。其中有4项为重庆市独创,5项高于国家和行业标准,技术操作难度一般,普通员工通过培训都能很快掌握,大、中、小型餐饮企业均适合。
据重庆市商务委介绍,本次编制的《餐饮业服务规范》有四大亮点。
一是按服务环节和服务岗位编写,通俗易懂,便于掌握,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第二,更加注重“绿色餐饮”,强调“绿色消费”。倡导自然、安全、健康、节约、环保理念,提倡光盘行动,增加了打包服务等新内容。
第三,增加了网络订餐服务规范。鼓励运用现代化信息网络技术,增加网络订餐服务等方式。
第四,订餐服务、泊车服务、外卖送餐服务具有创新性,更加体现人文关怀和消费体验。
重庆市商务委表示,餐饮业发展质量和水平直接反映一个城市的综合服务能力、经济发展水平、社会文明程度。近年来,重庆餐饮行业市场主体不断壮大,餐饮业多样化发展迅速,走出去发展步伐加快。但同时也存在发展方式比较粗放,注重创新产品而忽视服务质量,行业缺乏应有的质量规范。
重庆市商务委表示,“重庆火锅”“重庆小面”等特色美食名扬天下。起草和出台《餐饮业服务规范》,一方面是为了加快提升餐饮行业的服务质量和水平,不断宣传推广“重庆服务”,展示重庆城市的良好形象。同时,还为了用规范来引导和推动餐饮企业瞄准国际市场,苦练内功,强化意识、提高本领、做强品牌,实现重庆餐饮行业的高质量发展。
(李阳)
(文章转载于“中国食品报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