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社北京12月29日电 题:新华社驻台记者的“2018宝岛记忆”
新华社记者
2018年,新华社驻台记者深入宝岛城乡各地,观察社会阴晴冷暖,倾听基层百姓心声,用饱含真诚的笔触讲述台湾故事,记录两岸同胞守望相助的真挚情愫,传递台湾同胞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迫切愿望。翻看厚厚的笔记本,记者们回望采访历程,敞开心扉为“台湾2018”留下注脚。
花莲地震:两岸同胞悲戚与共
记者李慧颖(2017年12月23日至2018年3月21日在台):
2018年2月6日深夜,台湾花莲发生6.5级地震,造成17人罹难,其中9名为大陆游客。
我们赶到震灾现场云门翠堤大楼时,这栋12层的商住楼已倾塌成40度,底部楼层被压扁陷入地下。9名大陆游客均入住2楼的“漂亮生活”旅馆,当时已有4人确认遇难,正全力搜救其余被困大陆游客。
搜救人员不眠不休的努力还是没能改变残酷现实,这一家5口人最终被发现全部遇难。连续奋战100多个小时的搜救人员陆续撤出现场时,笛声长鸣,大家列队鞠躬,向遇难者默哀。桃园特种搜救队分队长杨肃强难掩悲痛之情地说:“很遗憾,愿他们安详地一路好走。”
我们在震区采访近一周,深切感受到突如其来的灾害带给两岸同胞的创痛。灾情传出后,大陆各界和在台机构、企业密切关注救援进展,通过多种形式向受灾同胞表达慰问、施以援手。两岸同胞守望相助,让我深深体会到两岸同胞在大灾大难面前悲戚与共,是密不可分的命运共同体。
关注青年:看见台湾新一代“西进”热潮
记者石龙洪(2018年3月21日—2018年6月18日在台):
驻点期间恰逢毕业升学季,我们看到与往年不同的“风景”:越来越多台湾青年希望到大陆求学、就业、创业。其中,报考大陆高校的台湾高中生人数激增,有学生已被岛内“第一学府”台湾大学录取,仍选择到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大陆名校就读。这一现象引起舆论高度关注,台媒形容“赴陆求学热挡都挡不住”。
我还采访了许多台湾青年,他们有的在大陆创业已小有成绩,有的正考虑“西进”到大陆发展。他们感慨最多的就是:台湾发展停滞、薪资冻涨已约20年,物价、房价却持续上扬,且岛内市场较小,发展空间有限。
过去,台湾青年常被贴上“小确幸”“草莓族”等标签。通过深入接触,我发现许多台湾新生代怀抱梦想,希望接受挑战,实现更好发展。通过互联网,他们了解到大陆快速发展变迁,发现与过往认知不一样的“对岸”。年初,大陆出台“惠台31条措施”,给予在大陆发展的台企台胞“同等待遇”。不少受访台青说,到大陆发展的条件环境越来越好,自己希望能把握机遇。
从这些勇于圆梦的台青身上,我看见两岸关系的未来,相信他们将成为两岸和平发展、共创双赢的新鲜力量。
两岸交流:台湾民众愿望普遍迫切
记者查文晔(2018年6月18日—2018年9月13日在台):
2018年恰逢改革开放40周年,大陆方面又推出“惠台31条措施”,岛内社会非常关心大陆未来发展以及将给他们带来的机遇。驻点期间,我们接触了台湾各行各业人士,真实感受到台湾民间社会对两岸经济合作、民间交流持续不减的热情。
我印象深刻的是,台湾商业总会理事长赖正镒在接受专访时回忆起30多年前第一次“登陆”时的见闻,感叹经过40年发展大陆已今非昔比,并且盛赞“大陆关心、服务台商是真心实意的”。
谈起“惠台31条”,赖正镒给予了充分肯定。“让台商在大陆经商更便利,让年轻朋友更愿意到大陆就业,我们工商企业界都非常兴奋。”他还直言,民进党当局不应牺牲大多数人利益,希望两岸各领域交流越来越频繁,彼此隔阂越来越少。
我们还采访了台湾中南部的农渔民、从事高科技和文创产业的青年等各阶层人士,了解到推动两岸交流合作、分享大陆发展机遇是他们普遍的迫切愿望。
县市选举:凸显岛内民心思变
记者刘欢(2018年9月13日至2018年12月11日在台):
11月24日,台湾地区“九合一”选举投票,选举产生的22个县市的县市长中,中国国民党获15席,民进党获6席,另有1席为无党籍。在民进党当局执政的背景下,这一结果被认为凸显台湾民心思变,反映了广大台湾民众希望继续分享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红利”,希望改善经济民生的强烈愿望。
民进党上台后沉迷操弄政治权谋,加剧了台湾社会的撕裂与内耗,严重制约了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持续引爆民怨。“九合一”选举前,多项民调显示民众对民进党当局施政深感不满,当局领导人不满意度屡创新高。
记者走访岛内各地,民众诉苦声不绝于耳。有餐饮业者说,“收入一年不如一年,苦日子不知何时到头。”有计程车司机说,“以前常能载到陆客,现在少很多。两岸关系大环境不好,本就不好的台湾经济就更雪上加霜了。”
不久前,“翻”被台湾媒体评选为2018年度汉字。结合我们的采访观察,我想其中包含了台湾民众翻转乱象、翻新希望的愿望。
2:07
cript src="https://lf6-cdn-tos.bytescm.com/obj/cdn-static-resource/tt_player/tt.player.js?v=20160723">cript>
台湾青年陈立晴跟北京的义父母视频通话,送上中秋祝福。 视频来源:受访者提供(02:07)
“我想念娘做的打卤面、包的饺子,还有爹做的炸酱面。”中秋佳节,面对着视频通话那头的义父母,台湾青年陈立晴倾诉思念。
一顿团圆饭,是多少游子的牵挂。陈立晴出生于台北,家乡在苗栗县。她介绍,高山族是对台湾省原住民的统称,高山族细分为十六个族,她属于泰雅族。“其实在高山族文化里没有中秋节,随着族群的交流融合,我们也会在中秋节烤肉赏月小酌。”
十多年前,陈立晴遭遇原生家庭变故的痛苦,希望换个环境生活。2011年,她来到大陆, 一开始只是想看看课本和电影上的故宫、颐和园、长城,没想到爱上了北京这座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
她一待就是数年,在这期间,每逢过年过节还是会倍感孤独。因缘际会下,她参与了一些活动,认识了她的义父母。义父母是北京人,“因为他们也有与我同年的女儿,可能是一见如故,所以倍感亲切。”陈立晴说,一个人在异乡能够遇到一个向她敞开怀抱的家庭,让她感受到北京是她的第二个家。
陈立晴与义父母一家人。本文图片均由受访者提供
陈立晴与义父母一家人。
在大陆这十多年,她辗转到多个城市拼搏,最终在上海落脚,一直从事餐饮相关行业。她说,最大的收获是发现每个城市不同的美,也从很多朋友身上学到不同的闪光点。
近日,陈立晴跟着另一位台湾青年邱庆龄体验直播带货,其中有些产品来自宝岛台湾。她说,作为台湾人,她更了解台湾的文化和商品,现阶段致力于以文创交流为努力方向,希望借助新媒体红利期,向大陆网友介绍更多台湾的产品,参与到两岸直播经济的发展当中来。
跟她一起创业的,除了有来自台湾的朋友,也有大陆的伙伴。对于她而言,凝聚力与团结是所有工作的起点,“我在这里找到了归属感”。
面新闻记者 张奕丹 林珏瑶 综合报道
据多家日媒报道,当地时间4月16日,日本栃木县那须町伊王野一处河岸发现两具遗体。经调查,死者为55岁的日籍华人宝岛龙太郎和他56岁的妻子宝岛幸子,两人在东京经营多家餐饮店。
死者宝岛龙太郎夫妇(图源 NHK)
案发后已有4名嫌疑人陆续被警方逮捕,其中一人曾为日本童星若山耀人。
日籍华人夫妇遇害
生前经营多家餐饮店
据多家日媒报道,死者宝岛龙太郎和妻子宝岛幸子在东京上野经营多家餐饮店。事发前一晚(4月15日),宝岛龙太郎曾和妻子一起前往东京的东品川地区。
日本广播协会(NHK)报道称,调查人员后来在东京一处空置房屋的车库内发现死者的血迹。有嫌疑人多次被房屋附近的监控拍到。警方怀疑死者是在这一地点遭到袭击,随后被转移抛尸。
4月16日凌晨4时10分左右,监控曾拍到一辆黑色汽车开往后来遗体被发现的现场。约30分钟后,同一辆汽车从相反方向高速开回。大概3个小时后,两人的遗体在栃木县那须町一条林间小路的河边被发现,遗体被烧得面目全非。
4名嫌犯被捕
其中一人为日本童星
据日本广播协会(NHK)报道,案件调查人员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在受害人遗体被发现后,居住在日本埼玉县的25岁男子平山绫拳自首。
已有四名嫌疑人被捕(图源 NHK)
前述报道称,平山绫拳是一名建筑业从业人员,在接受警方调查时供述,自己只是受人之托,预备了汽车和便携式汽油罐。4月22日,平山绫拳被警方联合调查组以涉嫌焚烧损坏遗体罪名移送检方。
另据台湾媒体“中央社”报道,曾出演日剧《军师官兵行》的童星若山耀人在5月1日被捕。
据中央社援引日本媒体报道,目前尚不清楚20岁的若山耀人是否承认罪行,不过他已被警方怀疑为此次命案的参与者。包括若山耀人在内,目前当地警方已逮捕4名涉案嫌疑人。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关注:ihxdsb,报料QQ:3386405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