些年,国富民强,线上线下各类新零售层出不穷。尤其是一些网红奶茶店,更是风靡全国,大江南北,排队取票,只为喝一杯奶茶的现象也到处都有报道。不过奶茶虽然好喝,但是还是建议那些想要体型好看的人,少喝奶茶哦。
对于那些经常参与健身房锻炼的人,也最好不要喝奶茶,不然你流出的汗水就白流了。为什么这么说,且听我给你细细道来。
< class="pgc-img">>第一点:糖分高,热量高
奶茶许多人店,为了追求口感,往往都会加入许多糖分(毕竟,苦茶虽好,但是受众较少),尤其是到了冬天,暖暖的奶茶喝在口中,会感觉特别舒服,加上甜甜的味道,似乎更加减压舒适。
但是根据检测,普通一杯700毫升的奶茶,热量大概在300-400打卡之间。简单换算一下,就是一份大碗的米饭,如果换算成卡路里锻炼消耗方式,举个例子,一个成年人跑步,需要至少跑步40分钟以上,才能抵消这份能量。
那些想胖的瘦子,倒是可以多喝奶茶;而热爱健身的人,你想想你这40分钟,需要流出多少汗水后,再去享受那份奶茶的甜香吧。
< class="pgc-img">>第二点:奶茶几乎没有多大营养
一杯奶茶,为了口感,加入最重要的两个秘诀就是多家糖,多加油,这样可以滑而不腻,为了口感,再加上一些人工合成的激素。奶茶几乎很少蛋白质,碳水、脂肪占多数。与其想要解渴,还不如多吃水果,或者干脆和矿泉水,不仅让你营养均衡,还能让你更瘦哦。
亚洲天王周杰伦,许多人调侃他变胖,就是因为奶茶喝多了。
< class="pgc-img">>第三点:奶茶的奶是奶精,而不是牛奶
不少人都想要小孩长高,于是在儿时时候,想要他们每天都一杯奶。长大之后,牛奶不喝了,于是换奶茶。但是这奶茶的奶,并非是牛奶,儿时奶精。牛奶容易分解单糖后,被身体快速吸收,而奶茶的奶精,经常喝,不会立刻更有精神和力量,只会慢慢变成脂肪,然后变胖。
< class="pgc-img">>第四点:奶茶非茶
有些茶可以助眠,有些茶可以瘦身,但是奶茶,上面说了,非牛奶,也非茶。因为为了抓住消费者眼球,更多的奶茶会弄谢谢新花样。比如加入奶盖、冰淇淋、双皮奶等,这些都是脂肪,热量十分高哦。虽然我们国人爱吃爱喝,而且品味不低,虽然偶尔喝喝其实也没多大关系,但是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如果你想要减肥、提升力量、体型变好看性感,尽量少喝或者不喝奶茶哦。
>者 | 梅玫
12岁的小玉因近2年来体重急剧增加,从58公斤增长至83公斤。爱女心切的父母赶紧将孩子送到了长沙市第三医院。
在内分泌代谢科,经过简单评估后发现,小玉身高159厘米,但体重却达到了83公斤,腰围95厘米,体重指数则为32千克/平方米,体脂率51%。
根据儿童生长发育曲线,12岁女孩体重指数(BMI)大于23千克/平方米即为肥胖,体脂率超过35%为重度肥胖,小玉已达到重度肥胖的程度。
除此以外,血液检查中发现,小玉的血尿酸值高达702微摩尔/升,谷丙转氨酶210单位/升,谷草转氨酶94单位/升,甘油三酯2.41毫摩尔/升,全部高于正常值。
在排除了遗传因素后,医生询问饮食情况时,小玉的父母透露出这样一个细节:自从爱上喝奶茶后,小玉平时每天要喝1-2杯奶茶。不爱运动、食欲不错的小玉近几年体重连年上升。
最终,小玉被诊断为肥胖症、胰岛素抵抗、高尿酸血症、高脂血症、转氨酶升高。
无独有偶,27岁的男青年小何,身高172厘米,体重高达105千克。2个月前因突发昏迷,被120救护车送到了长沙市第三医院。
急诊入院后,抽血检测血糖达到55毫摩尔/升,血尿酸高达1000微摩尔/升,属于糖尿病性酮症酸中毒。
经医护人员的全力抢救,2天后,小何终于转危为安。
清醒后的小何告诉医护人员,自己平时非常爱喝奶茶。近2年来双足、双手指、腕关节多处出现疼痛,并伴有白色“石子状”突起;更甚的是,右腕关节稍一活动便显得很吃力,局部还有卡压感。
原来,小何在入院前2个月已经出现了口干、多饮、多尿的症状,但小何不以为意,为了解渴,每天喝1、2杯奶茶,最终导致了糖尿病性酮症酸中毒的发生。
内分泌代谢科主任黄德斌介绍,《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中建议,人体每天摄入反式脂肪酸不应超过2克。而部分奶茶中,一杯500-700毫升的奶茶中,反式脂肪酸含量最高可达6.2克,是标准值的3倍多。反式脂肪酸超标可能会造成引发心血管疾病、损害记忆力、诱发糖尿病、影响生育等严重后果。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反式脂肪酸,奶茶中的含糖量也远超标准值。以500-700毫升的奶茶为例,其含糖量在11~62克之间,平均每杯含糖量34克,而在《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中建议,应控制糖的摄入,每天最好不超过50克,最好控制在25克以下。
除此之外,奶茶中的脂肪和咖啡因含量也不容小觑!根据上海消保委的调查报告,奶茶中脂肪含量达到7.8克/100毫升,《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中建议,每天烹调油建议25-30克。一杯奶茶中,咖啡因的平均含量达0.27克,最高的含量为0.428克,约等于4杯咖啡中咖啡因的全部含量。
黄德斌解释,糖进入到人体后,一部分用于人体所需要的能量,另一部分则以糖原的形式储存起来,以备急用。
然而,人体合成糖原是有上限的,过多的糖就会转化成脂肪,储存在体内。时间一长,就会导致肥胖、胰岛素抵抗等,引起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癌症(比如胰腺癌、乳腺癌、子宫内膜癌、大肠癌、黑色素瘤)等疾病。
另外,奶茶中的果糖可以在人体内转换为嘌呤,导致嘌呤的最终代谢产物——尿酸水平升高。当人体的血尿酸长期超过420微摩尔/升的时候, 将形成尿酸盐结晶,并广泛沉积在骨骼、关节、韧带、皮下组织,导致痛风石的形成。
来源: 潇湘晨报
日,有多位网友在社交平台反映,自己喝了某知名奶茶品牌新品后,出现心慌、心悸、失眠等不适症状。对此,品牌方客服回应,该款新品是红茶茶底,可能顾客是对茶多酚过敏了。
其实,除了茶多酚过敏,奶茶中的咖啡因也可能是造成不适的“元凶”之一。那么,摄入过量茶多酚与咖啡因可能带来哪些健康风险?面对目前市面上红茶、绿茶等多种茶基底,我们应该如何挑选更适合个人体质的奶茶?今日,记者采访四川省人民医院临床营养科专家,为大家喝奶茶提供“健康快乐双全”法则。
热点回顾:
爆款奶茶上新
多位网友“尝鲜”后出现不适反应
铁观音、龙毫茉莉、大红袍、鸭屎香……伴随食品饮料的健康化趋势,许多奶茶品牌更加注重采用纯茶作为基底,搭配鲜奶或植物奶以及低糖配方。近日,以原叶鲜奶茶为主打的知名奶茶品牌推出新款产品,许多网友“尝鲜”。
但连日来,有多位“尝过鲜”的网友在社交平台反映,喝完奶茶后自己出现了心慌、心悸、失眠等不适症状,甚至出现“有人饮木兰连夜去医院测心电图”的情况。该网友分享帖中表示,自己因为体质不好贫血,喝完浓茶后有心悸的反应。
< class="pgc-img">>对此,品牌方客服也做出回应:该款新品是红茶茶底,可能顾客是对茶多酚过敏,“如有不适症状,请立即暂停饮用,并建议去医院检查。”
记者通过品牌官方“健康计算器”查询该茶品的茶多酚与咖啡因含量,发现700毫升容量奶茶中,含有356.1毫克茶多酚,与184.4毫克咖啡因。与同品牌、同等容量的其他产品相比,新产品的茶多酚含量并不算最高(最高的茶多酚含量为697.7毫克),但咖啡因含量却排在前列。
< class="pgc-img">>由此可见,咖啡因或许也是造成许多网友喝完这杯奶茶后心悸、失眠的“元凶”之一。“中午12点喝,凌晨2点还清醒着”“奶茶是下午6点喝的,认识凌晨6点还没睡的”……在因为一杯奶茶而失眠的深夜里,网友在社交平台上纷纷吐槽着。
< class="pgc-img">>专家解读:
茶多酚与咖啡因均有兴奋神经作用
奶茶一天一杯即可
那么,摄入过量茶多酚与咖啡因可能带来哪些健康风险?面对目前市面上乌龙茶、红茶、绿茶等多种茶基底,我们应该如何挑选适合个人体质的奶茶呢?四川省人民医院临床营养科主治医师余雪梅表示,奶茶中的茶多酚与咖啡因都有兴奋神经中枢的作用,建议成年人每天一杯奶茶足矣,不要“贪杯”。
余雪梅告诉记者,的确存在品牌客服回应的茶多酚过敏情况。“对于茶多酚过敏的人群,摄入之后会有不同程度的症状,比如皮肤过敏反应、心悸、气道梗阻等,这种要尽快就医进行抗过敏治疗。”除过敏反应外,茶叶中的茶多酚和咖啡因一样,具有兴奋中枢神经,消除疲劳的作用。“但是过量摄取会令人出现心跳加速、手颤、抑制食欲、呕吐和影响睡眠的情况。”
而目前市面上的奶茶大多同时含有较高含量的茶多酚与咖啡因,后者也是造成不适症状的“元凶之一”。余雪梅表示,一杯237毫升的咖啡,咖啡因含量在80-180毫克,等量的茶水咖啡因含量在20-100毫克。但目前市面上奶茶的茶汤多为浓缩茶粉冲泡,其咖啡因含量会高于传统冲泡的茶水与瓶装茶饮。“还有现在的食品中的抹茶其实咖啡因含量也不低,1克抹茶粉的咖啡因含量为32毫克,喝奶茶、抹茶饮料,一不小心就容易咖啡因摄入过量。”她补充说。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推荐成年人每天摄入的咖啡因量不超过400毫克,余雪梅建议一天一杯奶茶或两杯咖啡即可。同时,还要综合考虑个人对茶多酚、咖啡因的敏感度,对茶底以及喝奶茶的时间进行选择。一般而言,红茶的咖啡因含量高于绿茶,“可以选择以绿茶为茶底或去茶底的奶茶。睡眠不好,对咖啡因敏感的人群尽量临睡前不喝奶茶,否则可能会影响睡眠质量。” 另外,12岁以下人群与哺乳期3个月以内的女性不建议喝任何含有咖啡因的饮品。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 记者 朱馨月 责任编辑 刘杨 编辑 张朝杰 图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