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三四线开外的小县城,有些人从事着看似并不复杂的小生意,脚踏实地干活,依然能达到大城市白领的收入水平——月入过万。
这些是他们的故事。
河北省沧州市泊头市人民政府附近,有一对“80后”夫妻经营着一家83平方米的早餐店,每月纯收入3万余元。
泊头市位于河北省东南部,市域总面积1008.9平方公里,总人口63.6万,其中市区人口23万。2024年一季度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713元。
夫妻月入3万的收支账
做生意就是收支两本账,收大于支就是挣钱。
快餐店老板贾明主动打开用于收款的微信和支付宝账户,从春节至今平均每月收款在8万元左右,加上每个月还有一万多元的现金,平均每个月总营收9万余元。
< class="pgc-img">>略显拥挤的点餐窗口。 国是直通车 赵斌 摄
以5月为例,看下这家小店的支出:
每个月雇帮工6000元、水电燃气1792元、炖肉用牛肉27600元、汆丸子牛肉2000元、羊杂1000元、面粉3600元、色拉油2669元、黄豆1375元、鸡蛋1440元、面酱1000元、麻酱360元、酱油醋800元、海带1700元、木耳和黄花菜600元、土豆450元,葱、姜、蒜、香菜、洋葱、鲜粉皮等500元、淀粉360元、盐150元、味精500元、饮料800元、方便面216元、小米等杂粮300元、食品袋120元,餐巾纸、洗洁精、筷子500元、设备维护折旧150元、房费2700元,总支出58682元。
房子是自己的,但算账的时候也把房租费用按市价算进去,如此算来夫妻二人单靠这家小店每月纯收入3万余元,平均每人超16000元。
一个月9万元营收,按每单15元计算(包括打包外带),每天需要接纳200人到店。这对一个一天实际营业时间仅3个多小时的早餐店而言已算得上红火。他们有何诀窍?
每天让200人到店消费
“首先是口味,要好吃。”贾明说,做餐饮业,口味和卫生最重要。小店叫“老石快餐”,最早是贾明的岳父创立的,做了二十多年后把店传给了女儿女婿。老爷子打磨出来一套独特的炖肉秘方,因为烧饼夹肉好吃,每天都会有人在门口排队。
小店老板娘石良娟表示,贾明原来在县城的官方接待机构做厨师,有一定功底。加上老父亲倾囊相授,贾明不仅继承,还改良了老人家的秘方,肉的味道也更符合当下食客的口味,烧饼也变得更酥了。另外,贾明还独创了老豆腐浇汁用的豆腐汤,也成了县城的独一份,经常有人端着锅来买豆腐汤。
< class="pgc-img">>小早餐店坐满了食客。国是直通车 赵斌 摄
选址也很重要。贾明说,他们小店儿周边有多个单位,还有在县城里档次不差的居民小区和当地最好的一所小学。
石良娟说,当年在她父亲开店时来吃饭的小学生,现在都领着孩子来店吃饭了。还有些当年的小食客,可能已经远在他乡,但只要回来就会带着爱人和孩子来吃饭,到小店来上一波“回忆杀”。这些老顾客的支持让她度过老店新开的忐忑期。
另外,石良娟认为产品和价格拉开层次很关键。在他们店里最少花2.5元就能吃得很好,还有免费的小咸菜供应。但是,顾客想提高品质,吃烧饼夹肉、烩菜,一人三五十元也花得出去。
贾明夫妻都认为,做好早餐店,上述这些都不难,他们不介意分享经验。真正困难的是太辛苦了。
开早餐店得过这个“坎”
开早餐店属于“勤行”。贾明认为,做这行唯一的“坎”是能否吃得了这份苦。他们夫妻二人无论春夏秋冬每天凌晨3点40分起床,到店就开始和面、磨豆浆、做豆腐汤、点老豆腐、炖肉、熬粥……
雇的三位帮工大姐在凌晨5点左右到店。5个人从进店那一刻起,一直到上午11点多都一刻不得休息。三天炖一次肉,炖肉的时候两夫妻还要忙到下午两三点才能回家。
< class="pgc-img">>在选购牛肉的早餐店老板贾明。国是直通车 赵斌 摄
贾明说,之前他在单位上班,一个月收入2000元左右;石良娟开店前在当地最大的一家商场做售货员,一个月收入也是2000元左右。一家三口,日子过得捉襟见肘,夫妻俩经常为钱闹别扭。
石良娟的父亲因为身体原因,小店不能继续支撑,贾明因为过够了拮据日子,决心接手老岳父的店改变生活。一开始也有很多问题:肉炖糊了,四五百块钱的肉就都送了朋友喂宠物;3点40分起床,夫妻二人也是在干了一年半之后才逐渐适应。每天早晨眼皮都粘在一起很难睁开,俩人都有过一起床就栽倒在地的经历。
石良娟还说,她之前不会做饭,突然开店干活手忙脚乱还总被爱人嫌弃,俩人为此吵过多次,她也经常被气得夺门而去。
“她走了我就得自己干。”贾明一脸无奈地笑着说:“当厨师习惯了,帮厨的人不顺手我上火是自然反应,她觉得我说她了,很生气。后来我慢慢习惯了她的节奏,也觉得她其实一直在很努力地提高干活儿效率,越干越熟练,现在她干活儿比我还麻利。”
石良娟说,两个人都看着对方的确不容易,也就能互相理解。自从开店以来,夫妻感情越来越好了。关键是收入高了,家庭、亲戚、朋友之间的很多事情都会发生一些变化,少了很多让俩人产生矛盾的因素。
两人对现在的生活非常满意,而现在的好生活离不开这个店,要把这个店干好不仅俩人谁也离不开谁,还需要越来越默契。
“原来我们还做午餐,但是看她身体撑不下来,就放弃了,现在也挺好。”
来源:国是直通车
县城餐饮竞争的两点要诀:一定得有自己的招牌菜,二好吃不贵,经济实惠,才能够增加顾客的消费次数。
说得很有道理吧。
在小县城的餐饮市场中,拥有招牌菜确实是吸引顾客的关键之一。独特且美味的招牌菜能够让餐厅在众多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给顾客留下深刻的印象。
同时,做到好吃不贵、经济实惠也符合小县城消费者对于餐饮消费的期望和需求。这样的经营策略能够满足大多数消费者对于性价比的追求,从而增加顾客的消费次数,培养忠实的客户群体。
如何做到好吃不贵,经济实惠?
要做到好吃不贵、经济实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食材采购方面:
1. 与稳定可靠的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以争取更优惠的采购价格。
2. 批量采购常用食材,降低单位成本。
3. 关注市场价格波动,选择当季、本地的食材,既新鲜又能节省成本。
●菜品设计方面:
1. 制定合理的菜单,避免过于复杂和昂贵的菜品组合。
2. 推出套餐或组合菜品,既能满足顾客多样化需求,又能控制成本。
3. 精简菜品数量,集中精力把主打菜品做到极致,提高食材利用率,减少浪费。
●成本控制方面:
1. 优化厨房流程,提高烹饪效率,降低人力成本。
2. 合理控制食材的用量和损耗,精确计算每份菜品的成本。
3. 节约用水、用电、用气等,降低运营成本。
●定价策略方面:
1. 充分调研周边餐饮价格水平,制定具有竞争力的价格。
2. 可以采用薄利多销的策略,适当降低利润率,吸引更多顾客。
●服务方面:
1. 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让顾客感受到物超所值。
2. 营造舒适干净的就餐环境,提升顾客的用餐体验。
●营销方面:
1. 利用社交媒体、线下传单等方式进行宣传,提高知名度,吸引更多客源。
2. 适时推出优惠活动、打折促销等,但要注意控制成本和利润。
希望以上分享的内容对于在小县城里做餐饮生意的老板们有所启发。
关注大秦商道,每天分享实用干货,为您解惑,帮助您赚钱。
非常感谢您的阅读和支持!
县城餐饮:挑战与机遇并存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小县城的餐饮市场也日益受到关注。本文将探讨小县城餐饮现状与前景,分析其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一、小县城餐饮现状
1.?市场竞争激烈:小县城餐饮市场相对较小,但竞争却异常激烈。同质化严重,缺乏特色和品牌是普遍存在的问题。
2.?消费能力有限:相比大城市,小县城居民的消费能力相对较低,这对餐饮企业的定价和利润空间产生了一定的限制。
3.?人才短缺:小县城餐饮行业面临人才短缺的困境,优秀的厨师、管理人员等难以引进,影响了企业的发展。
4.?经营理念落后:许多小县城餐饮企业经营理念较为传统,缺乏创新意识,难以满足消费者日益多样化的需求。
二、小县城餐饮前景
1.?消费升级带来机遇:随着小县城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升级趋势明显,对品质、环境、服务等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为有特色的餐饮企业提供了发展空间。
2.?地方特色美食潜力大:小县城往往有独特的地方特色美食,如能加以挖掘和推广,有望打造出具有地域特色的餐饮品牌。
3.?互联网+餐饮模式:互联网的普及为小县城餐饮企业提供了更多的营销渠道和发展机会,通过线上平台可以扩大客源,提高知名度。
4.?政策支持:政府对小县城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餐饮行业也将受益于相关政策的扶持。
三、发展建议
1.?突出特色: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突出特色是关键。通过打造独特的菜品、环境或服务,吸引消费者。
2.?提升品质:注重菜品质量、食材安全,提供优质的消费体验,是赢得消费者信任的基础。
3.?创新经营:结合互联网思维,创新经营模式,如开展线上订餐、外卖等业务,拓展市场。
4.?人才培养: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
5.?品牌建设:注重品牌建设,通过良好的口碑和形象,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
总之,小县城餐饮行业虽然面临诸多挑战,但也蕴含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只要企业能够把握机遇,不断创新,提升自身竞争力,就一定能够在这个市场中脱颖而出,实现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