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成都的第一地标春熙路,大家都会想起它的繁华和热闹。曾经在春熙路被拉客的服务人员问的最多的是“阿迪耐克3折要不要”、“妹妹要不要当演员要不要整容”,现在拉客的服务员说的都是“吃火锅哇?来我们这儿嘛!”
以前的春熙路是以购物为主的商业街,餐饮竞争还远远没这么激烈。IFS、太古里、银石广场和晶融汇也都还没有开,郁金香广场和旁边的中小企业也还是一副冷冷清清的样子,那时候春熙路最有名的火锅还是早就已经关张的绿满家。39元一个人的自助火锅,取菜偶尔需要靠抢,现在都还记得在那里给好多同学过过生日,仅仅是因为有长期的生日免单活动。
随着太古里、ifs的开业,又一次盘活了春熙路区域。休闲商圈的打造,吸引了更多本地人和游客来休闲消费。同时地铁中央枢纽的出现,让春熙路成为了重要的交通站,带来了巨大的人流和商流,直接推动了餐饮的发展。再加之小龙坎火锅春熙路店的排队胜景,更是让许多火锅品牌蠢蠢欲动。但这里的春熙路并不是我们传统的中山广场为中心的传统春熙路,而是向东偏移,以太古里为中心的“泛春熙路”。
所以,以太古里为中心的整个区域,都有了各种火锅的分店,即使离太古里还有几百米,也要取名XX春熙路店、太古里店。从红星路四段的蓝光时代华章到东大街的蓝光郁金香花园广场,不到200米的距离,马路两边就挤满了20多家火锅、串串品牌店面。
各大品牌火锅一家接着一家地在春熙路攻城略地,实属真正的贴身肉搏。随便走过一个路口,都能闻到扑鼻的火锅飘香,全国没有哪个地方的火锅江湖,能比春熙路还炙热了吧。据成都锦江区食药监局统计,在春盐商圈,备案的火锅店有58家。从2016年至今在春熙路核心区域新备案的火锅就已经达到了二三十家。从数据上看,春熙路的火锅店数量不停增长,但铺面早已饱和,常常一个铺子,会有三四个房屋中介在同时盯着。春熙路街道办事处步行街管理办公室的一名工作人员说:“近两年在我们这里来装修备案的餐饮中60%都是火锅,现在还有几家已经备案没有开业的呢。”也就是说,春熙路火锅店不断新开张的另一面,就是不断的有火锅店关门。
春熙路巨大的人流量,也带来了较高的“翻台率”,小龙坎春熙店的店长告诉我:“我们的铺面位置在二楼,租金比底商要低一些,店内服务人员大概有40多个,加上后厨和其他的工作人员,接近100人。虽然我们定价比较实惠,但我们每天的翻台率大概是九成到十成,每天的营业额能到10万,所以利润还是有的。”而附近的火锅老牌川西坝子和袁老四的翻台率虽没有小龙坎高,但经营情况也差不多。
我在这条火锅街走访几天,从工作日到周末,像小龙坎、大龙燚这样的品牌火锅店,每天从上午十点半开始营业,几乎十一点就开始排位,直到下午两三点结束中午高峰。从下午五点开始陆陆续续开始有客人进店,直到晚上九十点一直有很多客人排位,偶尔在凌晨两点依旧会有排位高峰。小龙坎的店长说:“春熙店不存在工作日和周末的区别,几乎每天都是这么多客流。”
所谓大树底下好乘凉,除了小龙坎、蜀大侠等知名的火锅品牌,在火锅周边也分布着一些名不见经传的火锅,比如重庆方竹笋火锅、火瞟火辣牛杂火锅、大柴门火锅等。尽管在口味和菜品上没有问题,价格上也跟小龙坎等火锅持平,许多网站上也有很多折扣券。但他们中午的入座率很难达到50%,极长时间排位的情况基本在周末才会出现。我猜想,是很多大牌火锅店的流失客人分散到这些火锅店里的。对于这些新兴的火锅品牌和不知名的火锅店来说,如果在口味和品牌形象上没有太大的区别,压力还是很大,毕竟房租、营销等成本会很高。
我在春熙路的铺面租赁机构看到,春熙路商圈的租金大概在200—300元/平米左右,一间500平米的店铺,一个月的租金在10万元左右,根据位置的不同,在此基础有上下浮动。加之这个地段高额的转让费,在春熙路开店的成本是其他地段成本的两倍多。相同面积的店面,在这里至少要翻三轮才能保本。在这条街,经营不善撤出的品牌,很快又会被有实力但错过进入时机的大品牌补充进来。
今年年初高调进蓉的重庆邓莽子火锅,一来就将成都的第一店,开在了竞争激烈的商业场二楼。在这个不足百平米的院子里,聚集了三家火锅店:蜀大侠、邓莽子、川谱会。然而不足一年,邓莽子已然低调退场,原本的火锅店现在已经成为了串串店。所以不是说知名火锅品牌向春熙路的进击就是绝对安全的,春熙火锅街的兴起,有着不可复制的天时地利人和,餐饮老板也要看懂城市规划与商圈转移,更不能盲目跟风。
当然,有些能加盟的大品牌火锅店开在春熙路,日常收支流水只能刚刚持平,利润很薄,但能作为一个广告和宣传,展示品牌实力,也未尝不可。上里巴人火锅店的负责人说:“火锅店扎堆是春熙路商圈的繁华、人流和消费力的支撑,没有谁可以一个人把生意做完,产业的集中更容易形成商圈的优势,打造目的性的消费集中地。春熙路作为成都的城市名片,是非常好的展示窗口,商家得春熙者得天下。”
春熙路可以说是外地游客打卡最多的地方,无疑对店口碑的形成以及传播,都有着天然战略高地作用。许多看好成都火锅市场投资者,几乎都会春熙路来实地考察。据2015年《火锅白皮书》显示,成都人一年在火锅店消费120亿,人均一年花费在火锅上的费用高达3540元,就此来看,成都的火锅市场是非常可观的。为了瓜分这个诱人的蛋糕,越来越多的人抱着钱一头扎进火锅行业,有人赚的金盆满钵,也有人亏得血本无归。
在短时间内形成的这条火锅街上,品牌店鳞次栉比,顾客往来如织,街尾还有一家新的火锅店正在装修。隔壁正在营业的火锅店里传来笑傲江湖的琴箫合奏,给热闹的火锅街又增加了一丝江湖味。这条街进驻的最好时机大概已经过去,这里的火锅江湖,又将迎来怎样的变化?
撰稿 | Yoko
图片来自网络
>源:环球时报
新加坡《海峡时报》9月2日文章,原题:“我们一年四季都有客人”,新铁路线将中国游客带到老挝古城在琅勃拉邦一个细雨蒙蒙的下午,一群满怀期待的人聚集在当地火车站出口周围。8月的雨通常会让游客远离这座老挝北部小城,但今年情况不同。这个国家已开通通往中国的铁路线,自今年4月老中铁路跨境旅客列车正式开行以来,一直在吸引越来越多的陆路游客。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下建造的老中铁路,连通中国昆明和老挝首都万象。从这条新铁路线上的车程看,琅勃拉邦距昆明不到8小时,离万象2小时。琅勃拉邦古城是世界遗产,老挝最大旅游景点。这也让当地火车站成为老中铁路老挝段客运站中最繁忙的一个。在弧形穹顶下的火车站,面包车司机、导游和其他迎接人员都伸长脖子,找寻从跨境班列上下来的中国游客。其中就有来自山东的张华双(音),今年她在当地开了家小旅馆,来到火车站分发名片吸引旅客,“有许多独立散客,带着孩子来这里度假,还有些人来考察,想在这里投资创业。”
自4月启动以来,客运服务已运送跨境旅客5万多人次,其中多数是从中国赴老挝。旅客可通过移动App购票,用微信、支付宝等支付,这些服务在中国很常见。如此便利的旅行吸引着中国散客。来自四川的一名女游客说:“这是我们第一次坐火车出国旅游。很棒,既方便又安全。”老中铁路也成为(老挝)游客前往中国的通道,只是规模小很多。在西双版纳,提供老挝风格火锅的火锅摊老板叶胜端(音)说,今年4月跨境客运服务启动后,他的销售额增加两倍,“夏季我们每晚通常招待二三十桌客人,而今年是80至100桌。”出售护身符、佛珠和其他小饰品的柴建丽(音)也注意到,来自东南亚的游客越来越多。
在老挝,涌入的中国游客普遍受到欢迎。当地人认为对这条铁路的重大投资令他们有理由乐观。在有60个房间的菲来莱克旅馆,雨季通常仅10个房间有人入住。但记者前往采访的当天,入住率超过70%。旅馆老板说:“自火车开通以来,我们一直生意兴隆,一年四季都有客人。”其他服务提供商也加倍努力迎接中国游客。在满家乐酒店,员工每周有三次中文培训。该酒店负责人通万·皮塔冯对中国散客越来越多感到高兴,“以前,当中国游客以大旅游团的形式到达时,往往只光顾中国人开的餐馆。如今,他们三五成群地来到这里,他们逛夜市,老挝本地生意人受益更多。”(作者Tan Hui Yee等,丁玎译)
<>学时期的好朋友国庆从魔都来成都凑个热闹,第一天我们就在春熙路选择了个看人头一日游。
这条成都最繁华的步行街,不管是风云雨霁,永远都是一派热闹非凡。从《道德经》里取出的“熙来攘往,如登春台”也恰恰符合一直以来的景象,熙熙攘攘,繁华太平。
“但凡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在拿到某火锅前面还有200多桌的排号单时,孟孟如是说。
于是我们就在拥挤的人潮里开始回忆起上学的时候,以前的春熙路美食江湖还远远不那么险恶,IFS、太古里、银石广场和晶融汇也都还没有开,郁金香和旁边的中小企业金融贷款中心也还是一副要死不活的样子,那时候春熙路最有名的火锅还是已经关张的绿满家。39元一个人的自助火锅,取菜偶尔需要靠抢,现在都还记得在那里给好多朋友过过生日,仅仅是因为有长期的生日免单活动。
而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绿满家关了,小龙坎、袁老四、大龙燚、蜀大侠等火锅一家接着一家地在春熙路攻城略地,随便走过一个路口,都能闻到扑鼻的火锅飘香。奇怪的是,满坑满谷的火锅店居然没有分散人流,几乎每家都大排长队。而小龙坎、袁老四、大龙燚这些早已经笑开了花,赚了个满盆钵。
大概,这已经是全世界最香最麻辣的商业街了吧。Emmmm,这个气质真的很成都。
春熙路的火锅店虽然多,但大多还是有差别的,在这里转上一圈,可以选出一年份额的火锅店。
现象级火锅店
在成都,没有两把刷子怎么敢称现象级呢?
敢在同一个商圈连开三店的火锅,除了小龙坎火锅可能也难找到其他了,给人的印象就是从上午十点到凌晨12点,永远都在排队,已经成了很多外地人在成都必到的打卡之地了。
就算是千百万个不愿意排队,时不时也要带着外地朋友一起去朝拜一下。
“万锅蒸腾闹九霄,小龙亦能翻大江。”宽窄巷子的小龙翻大江火锅酒楼俨然已经一处景点,而春熙路的小龙翻大江也是一处场面恢弘壮观的火锅店,即便是自诩见过世面,第一次去也会被壮大的场面所震惊。一条正在翻腾的巨龙悬在上空,繁复古老的雕花长廊,像是走进了壮美的古装片场景,每天都有传统的川剧和乐器表演。
能与小龙坎媲美的还有同在一个片区的大龙燚火锅和袁老四火锅,一个带火了原来奄奄一息的时代华章,一个激活了死气沉沉的中小企业贷款中心,如果没有早点去拿号,就等着排队排到天荒地老吧。
传统川西民居火锅
中式风的火锅有着经典永恒的魅力,永远也不会过时。成都大大小小的火锅店有上万家,传统的川西民居式风格至少占一半,充满古朴的韵味,很符合火锅沸反盈天的气质。只要有外地朋友来成都吃火锅,带去中式风的火锅店才算是身临其境,有着热闹团圆的感觉,极富成都特色。
在春熙路商圈,传统的川西民居式火锅店也不在少数。
多年的老品牌月满大江火锅,一炮打响的川谱会火锅,新都来的老火锅品牌蜀韵蜀味火锅,有二十年历史的重庆火锅邓莽子火锅,特色老火锅味道的水八块饕餮火锅,菜品融入了码头文化的醉码头火锅等,都是颇为经典的中式风格。
主题火锅店
川渝的二地的火锅早已玩出了千百种花样,各种各样的主题火锅特色鲜明,总是很受欢迎。
武侠主题的蜀大侠火锅充满江湖豪情,在热闹毫不做作的氛围中,恰好也体现出了火锅独有的热辣奔放和不加掩饰的江湖气。
除了大气的武侠风骨,年轻人喜欢的星座主题也被糅杂进火锅里,于是就有了精致的觅矢纪星座主题火锅。从丰富的四象锅到菜品,再到精致到不忍破坏的甜品,这里满足了很多人关于颜值的想象。
还有更加细分的牛莽莽全牛火锅,以牛肉为主的火锅店里有很多新派的元素,让传统的牛肉火锅也变得更潮更有范儿。
高颜值新派火锅
在很多人眼里,颜值即正义,偏爱各种美好的东西,就算是火锅这么接地气的美食也不例外。所幸火锅店越来越多,特色也越来越丰富,环境好、颜值高的要求可以分分钟满足。没有火锅一贯的油腻,吃火锅也可以拍个360张图片不停歇。
泮棠火锅是一家环境很有逼格的火锅店,270的观景平台眺望繁华的太古里,在惬意的下午茶、热闹的火锅和慵懒的Lounge之间可以无缝切换。
还有像花园一般的花开藤蔓火锅和野兽花园火锅,都是超级有仙气的地方,与其说是火锅店,还不如说是一个秘密花园,据说这些地方美女出现频率很高。
皇城老妈旗下的壹小馆应该算是火锅里的小清新了,小锅小碟的特别精致迷你。不像传统火锅那样喧闹嘈杂,有点日式的感觉,就算是一个人吃火锅也不会显得寂寞,慢慢悠悠吃得怡然自得。
春熙路繁华了好几十年,就算是现在东南西北都有了不少大型的商超,这里依然是成都人流量最大的商业街,永远都是一派繁华的景象。
春熙路的繁华沾染了火锅的热闹,带给无数人独特的成都记忆。春熙路变成了火锅街,对好吃嘴们来说未尝不是一件幸福的事,闭着眼睛选一家都不会太差。
文 | KI KO
>